“我们安家为了救人,差点儿散尽家产,到底是何人要害我们?”

安家的两个嫡子也哭起来,其他女眷更是早就哭成了一团。

“冤枉?等安惜时露面,你自然就知道有没有冤枉你们。”李元晋冷笑回答。

武义侯府几个主子不敢说话,只能眼睁睁看着禁军开始抄家,府中贵重的物品全都被一一搬出装箱,下人也都被赶出来集中站在一旁。

到处一片哭声,但安夫人和武义侯还无比坚信,安惜时是无辜的,只是被人嫉妒而被人陷害,皇上一定会让人查清楚还他们一个清白公道。

“禀王爷,安惜时不在府中,武义侯府中四个嫡系小孩也消失不见。”片刻之后,一个禁军过来禀报。

“潜逃?”李元晋冷笑。武义侯还敢嘴硬,安惜时分明提前得知消息带着几个孩子跑了。

她倒是知道她自己罪大恶极,会连累家中亲人,还将几个孩子带走了。

“不是潜逃。”安夫人用力摆手辩解,“她今日说要带几个孩子去街上玩,她并不知王爷和郡王来府中。”

“检查一下,府中少了几个下人。”翎王板脸吩咐。

禁军连忙下去检查。

武义侯府在京城中也算是不小的世家,府中下人众多。

要检查出是否少人,需要一定的时间。

禁军很有经验,半个时辰后,结果就出来了。

“禀王爷,安惜时身边少了两个婢女,府中同时还少了五个侍卫,几个孩子身边或少了奶娘,或少了婢女。”禁军一五一十将检查的结果上报,“同时,府中的马车也不见了。”

“衣物呢?”

“衣物不见少,不过安惜时房中的首饰全都不见了。”

“立刻带人全城搜查,关照城门口守卫,不得放过任何嫌疑的人。”翎王下令。

几个禁军得令后立刻匆匆地离去。

武义侯和夫人此时也感觉到不妙,夫妻两个隐约感到安惜时可能真的出事了。

如果安惜时只是带着孩子出去玩,没有必要带上屋子里所有的珠宝首饰和银子。

难道老天真的要灭了他们安家不成?

翎王向来以铁面无私出名,他出面自然不会徇私。无论武义侯怎么喊冤,他也没有手软。

不过一天时间,武义侯就被抄家,府中所有珠宝全都被收刮干净不说,安家九族也立刻被捉拿归案。

因为官府并没有张贴出武义侯府为什么被清查,不明真相的很多百姓都为安家鸣不平。特别是得过安惜时恩惠的人,更是心有不甘。

不少文人甚至暗暗觉得这是一场阴谋。

安惜时对惠王的感情就被人拿出说事,更有甚至,觉得安家招人记恨,就是因为惠王妃在中毒事件中没有出力,名声受损,被安惜时比下去而心生不甘故意找安家麻烦。

当然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大家只能在私下里传传,并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议论。

护国公府和惠王的势力太大,虽然美人的清誉重要,但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脑袋说事。

但也有一批不怕死的人存在,被安惜时救下的那批小乞丐就抱着必死的决心敲响了府衙门外的鼓,他们发誓要为安家讨回一个公道。

乞丐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几十个乞丐,满城的乞丐跪在衙门前,却也很壮观。

衙役和霍七七私下关系好,他们见这些小乞丐不知好歹,居然映射霍七七不好,一个个顿时满腹气愤,就想要用武力将人驱散。

但就在衙役要出动的时候,惠王府的人送来霍七七亲笔信,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随百姓折腾不要理会即可。

霍七七早就摆脱了纨绔之名,她不爱好琴棋书画,但她的字在京城里却是千金难求。

衙役们接到她的亲笔信,一高兴,大家将她的书信撕下平分了,当然也就没有人愿意管外面瞎折腾的小乞丐了。

文人见小乞丐们有情有义,心中的热血顿时沸腾起来。加上有心人在边上推波助澜,很快,各处书院中的文人也开始出微薄之力。

府尹大人案头上堆满了厚厚的请愿书,这些请愿书全都是为安家说好话,请张大人上呈给皇上,严查安家通敌下毒案子,还安家一个清白。

此时武义侯一家在牢狱中却是万念皆灰。当他们知道安惜时消失在京城时,他们就知道一切完了。

好在安惜时还有点儿良心,将几个侄子和侄女带出去躲藏起来,不至于让整个安家绝后。

“蛇蝎之心,当初就不该让她回府。”

“安惜时,你不得好死。”

安惜时的哥嫂在牢狱之中不停咒骂,丝毫不念安惜时救出他们孩子的情义。

京城百姓文人和乞丐折腾两天后,皇上终于让人贴出皇榜,上写了安惜时下毒的真相。下方不但有皇上的玉玺,还有神医谷的印章。

接着太医院那边也站出来说明,当初水源有毒,是霍七七和惠王派人在水源中放入解药,温炳川更是直接解释,他手中用来解毒的方子,也是惠王妃所出。

这些解释,百姓们将信将疑,并不是十分相信。

江亭姐妹都是真性情,在得知百姓们的质疑后,姐妹两人干脆偷偷出了惠王府,在闹市之中力挺霍七七。

“我是神医谷的人,自小和安惜时一同长大。她晚上去会见毒教的人,她亲口承认是她在水源中下了毒。后来我和她对质,她居然联手他人将我刺杀,还在我身上下了毒。如果不是我命大,遇上惠王派出的人,我根本没有命站在大家面前。”江婉眼泪簌簌直往下落,“我将她当成亲姐姐看,她却是那样心狠手辣。”

“师妹没有说谎,她的眼睛也是因为中毒才失明。”江亭声音很大,“毒教下的毒十分古怪,如果安惜时不了解毒,她哪能那么快找到解药的方法。她不过是我们神医谷的一个记名弟子而已,她的医术最多也就比普通郎中好一些罢了。”

第一卷 第674 章 理由

“安惜时早就因为品行不端而被逐出神医谷。因为谷主念在她年纪太轻,所以并没有废掉她一身医术。”荣盛忽然现身。

“师父。”江婉激动地叫一声。

众人一阵哗然。

“我以神医谷的名义发誓,以安惜时的医术,并不足以能解开大家身上所中的毒。”荣盛身体瘦削,不拘言笑,让人看着无端有种信服的感觉。

有人认出荣盛师徒的身份,在边上帮着证明。

“你们真傻。”江婉摸到一个小乞丐身边怜惜地开口,“安惜时总是利用别人的弱点去达到自己的目的,我这些年就她骗得好苦呀。你们感激她什么?你们身上的毒本来就是她所下,然后再当众治好你们,目的不过是想利用你们成全她自己的名声罢了。如果不是她,你们根本就不会中毒啊。”

说着说着,她的眼泪又下来了。

众人一阵沉默,神医谷几个人的话,让绝大多数全都相信了。

“你们住在惠王府,又能如何证明你所言是真的。”有人在人群中大声问。

神医谷的人再厉害,也不是官府的人,有些人并不怕江婉几人。

“你们是在质疑惠王妃?”江婉苦笑,“安惜时偷袭我,不但在我身上下了毒,她还和毒教、南诏会下蛊的人联手,我身上中的毒,就是师父也没有把握解。惠王妃救我的条件就是我们师徒三人这辈子得当她的下人,直到她愿意放我们走,我们才能离开。她在京城里独来独往,这些年来你们何尝见过她在意过名声?”

“惠王妃向来不屑沽名钓誉。我是南平人,大家都知道南平大前年发生过瘟疫,皇上派了好些太医和名医过去,但真正解决瘟疫的人,你们知道是谁吗?”一个商人模样的人站出来。

“难道是惠王妃?”有人脑子转得很快。

“不错,就是惠王妃。如果你们不信,大可找人去南平去问。凡是南平的百姓,全都知道此事。惠王妃不但解决了南平的瘟疫,她和惠王看南平百姓生活清苦,还特意为百姓出谋划策,找到了谋生的方法。”南平商人很高兴有机会展示南平的特产和货物。

他绘声绘色将霍七七、惠王在南平的事迹讲述一边,他边上随行的小厮还时不时补充几句,他们每一句话都流露出对霍七七和惠王的感激之情。

这些事,京城中的民众并不知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原来霍七七私下里是那样一个无私的人。

随即大家想到护国公府的名声,以及惠王的为人。也对,护国公府一门忠烈,霍七七是护国公府的姑娘,人品岂会太差?惠王是大云国的英雄,是多少名门闺秀的梦中佳婿,但惠王偏偏看中了霍七七,如果霍七七真的像传言那样不堪,惠王又怎么会看中她。

转眼之间,风向就变了。

跪在地上的小乞丐都傻眼了,他们年纪都还小,忽然的变故,他们还没有转过味。

“大哥,怎么办?”其他的孩子都看着其中最大的那个。

“你们将消息告诉安姑娘后,她什么表情?”大孩子问。

“她脸色变了,然后匆匆回去。”

“不久我看到她带着几个孩子出了府。”

几个孩子七嘴八舌讨论起来。

众位的人却听明白了,敢情就是这几个乞丐给安惜时通风报信,才让她逃出了京城。

“你们怎么知道官兵要捉拿安惜时?”李元晋从柱子后闪出,他满眼阴霾,看着十分吓人。

“我们是听醉仙楼伙计随口说的。”几个孩子战战兢兢地回答。

因为小乞丐们已经基本确定安惜时下毒,李元晋几乎不用吹灰之力就审问出缘由。原来江婉中毒的消息传到护国公府后,护国公府的小厮到醉仙楼取食材,他们看到几个小乞丐在后巷中找吃的,他们就帮忙将剩下的饭食分了。

醉仙楼一向这样做。

等小乞丐走了以后,几个人就是随口议论起安惜时的事情。

哪知道其中一个小乞丐肚子痛,他比同伴来得要晚,正当他要出去的时候,在拐角处就听到了几个小厮随后的感慨。

他连忙回去告诉同伴,大家都觉得护国公府的人是在胡说,于是就跑到了安惜时面前通风报信。

二十多个小乞丐战战兢兢看着李元晋,他们隐约知道他们做错了。

李元晋想打人,但他看到胆怯的小乞丐时,火气又泄了,“散吧。再围在府衙门口,信不信本郡王将你们全都抓起来。”

“谢郡王。”乞丐们听了,吓得立刻给他磕头,然后相携离去。

围观的人像听了天书一般,今天的故事太精彩了,比茶楼中说书说得那热闹。

最后大家慢慢散去,但安惜时下毒的事不用官府出面,就传得人人都知道了。

也就在这一日,安惜时头顶上多了个新称号-------大云国最毒妇人。

“本王妃好不容易积攒的名声全让你们给败坏了,你们要怎么赔?”江婉和江亭回惠王府时,心情要放松许多。她们终于能为霍七七做一点儿能所能及的事情。可是,当她们兴高采烈回到惠王府后,霍七七却一脸凶恶瞪着他们。

荣盛师徒有些发愣,他们什么时候败坏霍七七的名声?

“王爷,怎么办?”霍七七看到李元白身影,立刻奔过去告状。

李元白秒懂,他在来时的路上,已经知道江婉他们所为。

不过就算神医谷师徒几人做得再多,惹霍七七不高兴,就是他们几个不对。

李元白冷冷地看了荣盛师徒一眼开口,“王妃什么时候需要别人为她正名?她愿意做什么样的人,还轮不到别人指手画脚。嘴长在别人身上,你们说得越多,别人就越觉得她虚情假意,是故意为了博得好名声。”

“王爷,说重点。”霍七七轻轻拉拉李元白的袖子。

李元白扭头看她。

霍七七叹口气,得了,一点儿夫妻默契感都没有。今后得加强双方默契度的培养呀。

“关键是我觉得好人难当。人性使然,顶着好人的名声会活得很累,人人都会用圣人的标准去要求你监督你,万一哪一天我泄气做了什么不着调的事,就会被人骂死的。如果人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前进,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霍七七叹口气,“王爷,我说得对不对?”

“本王的媳妇当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谁敢给你脸色看?”李元白十分霸气。

第一卷 第675 章 各回封地

“安姑娘可真行,我说你们神医谷是不是有遁逃术?”霍七七果然是坏人,上一句她还和李元白当众撒狗粮,下一句就往荣盛心窝子插一刀。

霍七七果然适合当坏人。

不过,他如今也多少知道霍七七性子,所以他选择无视。

霍七七见他沉默以对,顿时觉得无趣。

“可惜了一对漂亮的眼睛。”她又去逗江婉。

江婉苦笑,“我有眼无珠,罪有应得。”

霍七七目瞪口呆,完蛋,这位更狠。小丫头真无趣,以前多好玩呀。“原来你喜欢当瞎子呀,那就省事了。不过你应该早点儿告诉我,白瞎我配了那些药。”

话不用说得透明,她抱着李元白的胳膊就往里走,浑身软骨头一般。

远远看他们的背影,就像李元白拖了一只无尾熊。唉,这对夫妻实在是?

荣盛想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来形容。古代人比较含蓄,但在霍七七和李元白身上,荣盛实在找不到含蓄二字,就算是夫妻,大庭广众之下也该矜持一些才对呀。

江亭见荣盛皱着眉头术,就猜到荣盛的想法。她叹口气压低声音说,“惠王对惠王妃上心,是好事。他们从不拘小节,何曾在意过别人的目光,师父又何必徒增烦恼。而且惠王并不是一个招蜂引蝶的人,他们是夫妻呀。”

荣盛闻言,叹口气点头,“他们的事,我们不必理会。婉儿以后,她说什么,你听着就是,千万别回嘴。师父能为你逼毒解毒,却没有把握解掉你眼中残余的毒。就算师父全力以赴,以后你的眼睛视物也会模模糊糊,惠王妃刚刚的意思好像是她已经找到解毒的方法,你千万别激怒她。她的性子最难琢磨,要是她不高兴,又得故意晾你几日。”

“师父,我说的是实话。我有眼无珠,要了眼睛又有何用?”江婉心灰意冷。

“又说傻话了,别说你没发现安惜时狼子野心,就是我和师父,还有谷中的其他人,也没有发现她是黑心肝呀。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看人还是别凭义气用事才好。惠王妃的性子虽然难以捉摸,与他人不同,但她是个好人,心地善良。她故意刺激我们,也是我们自作孽才造成的。”江亭劝慰她,“你想报答惠王妃,只有先将眼睛治好,才有机会报答王妃呀。否则话,你拿什么报答她?”

是呀,以什么报答惠王妃?江婉有些茫然。

别看霍七七成天嚷嚷,说救了她亏本了。但实际上,从没有真正逼着她还钱,也没有真的讨要过银子。霍七七的铺子日进斗金,惠王府财大气粗,哪缺她那点儿银子?医术吗?她在霍七七面前最多算是半吊子。利用神医谷的名声?惠王府和霍七七在乎那点儿名声吗?

江婉不禁茫然了。

“师妹,别想得太多。我们有一身医术,只要有心,总能帮到惠王妃。”江亭给她鼓劲。

江婉迟疑下,缓缓地点点头。

霍七七挂在李元白的胳膊上回到自己的院子,一路上,王府的下人见了,脸色未变给他们行礼。大家见多了王妃的“与众不同”,早就免疫了。

而且主子的感情好,做下人的也跟着受益,最起码府中没有那么乱七八糟的事发生。

对于霍七七这个女主人,绝大多数人从心里维护认同。

霍七七成亲第二天,她就和管家商量,然后指定了一系列的后宅工钱改革方案。按照多劳多得,多费心多得,多危险多得的薪酬制度,将各个院子里的下人重新分配了月银。

当然这个举措,霍七七也征询了府里的一些老人的意见。

这样一来,极大调动了府中所有人的劳动积极性。也有不服者,比如有些管事的亲近家属,就是仗着有关系在府里混,被霍七七这么一搅和,再想混下去,根本行不通。

但没有人敢和她叫板,因为府里的人全都知道,王爷宠王妃没底线,简直宠上天了。

王妃和普通女子又不同,霍七七行事作风谁也摸不着,有时混账起来简直比男人还要男人。大家只要一想到霍七七以前大纨绔的名声,就算有些小心思的人也歇菜了。

这位王妃,今后可是王府中唯一的女主人呀。王爷都放话了,这辈子他身边只会有王妃一个人,也就是说,万一王妃命短,王爷也不可能再娶。

“过些日子我们要去北地。”回到屋子里,李元白先和霍七七透气。

“理由?”霍七七斜睨看着他问。

“北国已经忍耐不住,开始在边境骚扰。北地几个村子都遭到了他们的偷袭。百姓物品也遭到打劫,好在暂时还没有人员伤亡。”李元白回答,“北地是我的封地,我们也成亲,按照宫中惯例,我们也该离京回封地去。”

“也就是说,我的好日子到头呢?”霍七七托腮看着他。

“到了封地后,你就是那儿的女主人,你想怎么横就怎么横,没有人敢对你指手画脚。”李元白轻笑。

“这还差不多。”霍七七表示满意。“其他几位呢?”

“按照惯例,他们也应该离京。父皇不会厚此薄彼让人诟病。”李元白回答。

“都离开,要是京城出了什么事,怎么办?”

“京城之中有三公和翎王叔坐镇,不会乱。”李元白回答。

“我就奇怪了,皇上怎么对翎王这么信任?”霍七七附在他耳边轻声问。

“翎王曾经在祖庙前当众发誓,这辈子对皇位绝无想法,如果他们这一脉对皇权有过分想法,天下英雄可诛杀。”李元白轻笑。

这么狠?霍七七惊呆了。无论翎王当众发誓是为了什么目的,单他这份狠心,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和敬佩。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想开的不是?

就在李元白和霍七七透底后三天,皇上下旨,所有封王的皇子半个月后都必须离京回封地去。

众位大臣一片哗然,几位成年的皇子全都离京,难道皇上中意的人选并不是这几位皇子?已经选择站队的人个个都担忧不已,下朝以后大家都偷偷书信询问情况。

而没有站队的大臣,心里却充满侥幸。

晚上,怀王气急败坏地冲到了皇后宫中。

第一卷 第676章 中秋前夕

“母后,要是离开京城,想要再回京城可就难了。”他气急败坏地冲着皇后发怒,“离京后还有什么机会?”

说完,他颓唐地跌坐在一张凳子上。

皇后摸着手上的指甲套淡淡地看了他一眼,“这么长时间,你还没有学到什么叫沉住气?本宫就是这样教导你的吗?”

“母后,儿臣不能就这样离开京城。你得给儿臣想想办法。”怀王带着急迫看着皇后。

皇后挥挥手,屋子里的宫娥和太监全都退了出去。

“想要留下?”她冷冷地看着怀王问。

怀王轻轻点点头。

“想留下也简单。”皇后嘴角挂着阴狠的笑容。

“儿臣愚笨,还请母后明示。”怀王大喜,如果其他的几个弟兄全都离京,而只有他一人留下,那么他成为储君的机会就要大得多。

皇后严厉地看着他,“如果想要得到,首先得看你要付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