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原猛地回头,神色怪异地飞快盯了一眼还在地上的温兰,转身急忙往东厢院大步而去,迎上道:“娘,我回来了。”

马氏夜间睡得也不深。方才迷迷糊糊间听到外面一声尖叫。虽短促,却也立刻被吵醒了。急忙起身摸到隔壁温兰的屋子,发现里头没人,心中不安,这才摸了出来。刚听到温兰的回应声,心中一宽,正要叫她回来,忽然又听见盼了多日的自己儿子的声音,知道他终于回来了,顿时喜笑颜开,急忙一把抓住儿子伸过来的手,急急忙忙道:“你可算回来了!你不在时,你表妹三娘过来了。三娘你还记得吧?小时你也见过的。如今她出落得好模样,你们表兄妹赶紧地认下……”说罢又朝温兰喊:“三娘,三娘。你表哥回来了。赶紧来见过。”

温兰顿时满头黑线……闹了半天,这个自己乍一眼看去觉着已近中年的男人居然真的就是那个传说中的表哥!真的不怪她反应迟钝啊……这表哥,长得未免也太过着急了些……

温兰挣扎着从地上爬了起来,心里此刻的沮丧难以用言语来表达。这个糗出得过大了。自己受伤疼得要死不说,还颜面尽失,这副样子与“表哥”相遇。他会怎么想?

“姨母我晓得了,马上就来……”

温兰听马老太太叫得急,勉强应着,拖拖拉拉着始终不进去。

谢原见母亲催促那个突然冒出来的表妹和自己相见。记忆里,这个表妹给他的印象,一直还是小时候那个黑黑瘦瘦的小女孩,实在无法和刚才见到的那女郎相连起来。脑海里又浮现出她方才衣衫不整春光大泄的样子。虽知道她不是故意,想必是自己的突然出现吓到了她。只心中的那种怪异感觉还是挥之不去。想来她也不愿再这样出现在自己面前,所以才拖着不进来,便扶住母亲道:“娘,我刚和表妹见过了,有话明日再说也不迟。”

马氏一听有道理。虽有意撮合他们,但毕竟多年未见面了。现在又是深夜,确实有些不便。便改口问儿子:“那你肚子饿不饿?娘去给你做碗面吃。”

谢原道:“我吃过才回来的。夜也深,你去歇了。我扶你回房……”

温兰听着里头动静,确定那个表哥已经扶着老太太进屋子了,急忙忍着痛,连刚才丢在井台边的鞋子也来不及捡,做贼般地溜回了自己屋子。一关上门上了闩,心这才落地。一瘸一拐地到了桌前点了灯,看见双手膝盖都擦破了皮,渗出了血丝。这便算了,更糟的是刚被水桶砸到的右脚脚面一道淤青,已经肿了起来。怕伤到骨,小心扳了下,顿时一阵疼痛,但好在似乎并未伤到脚骨的样子。

温兰只能自叹倒霉。虽然知道事出凑巧,不该怪在那个表哥身上,只心里终究还是有些不平。吹了灯坐在床上,仔细听隔壁屋子的动静。隐隐约约似乎听见他们母子说了几句话,一阵门被关上的轻微吱呀声后,脚步渐渐离去。知道是那男人走了。

温兰终于长长舒出一口气。

刚才本来是因为热,这才出去想打水降温的。一番惊魂下来,后背热汗加冷汗,整个人就像从水里捞出来。只不过现在却没心思再去打水了,便是打了,这被砸过的脚也提不了重。她也不想再惊动老太太,便打算对付一夜,等明天春芳来了,找她去买点伤膏涂涂就行。

温兰胡乱擦了□上的汗,重新躺了下去。却怎么也睡不着。不止受伤的地方一阵阵抽疼,更为刚才发生的事感到郁闷。也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去和这个表哥正式相认。正闭着眼胡思乱想,忽然听见窗子外的走道上又传来脚步声,一惊,侧耳听去,听见自己门口似乎有什么东西被放下。

“原儿,是你吗?”

隔壁老太太也没睡着,听见脚步声近,便问了一句。

“娘,是我。我过来瞧瞧你门关好了没。这就走了。你睡吧。”

温兰听见那表哥应了一句,脚步声很快再次消失。

不知过了多久,等四周都安静了下来,隔壁老太太在床上翻身的声音也停了后,温兰再次起身,蹑手蹑脚到了门口,轻轻推开房门。借着月光,赫然看见门口放了盆水。一怔过后,立刻便明白了过来。想是这表哥先前看到自己在打水,最后水没打成,便送了过来。

温兰有些意外。急忙端了水进来。正要关门,忽然又看见边上还有个小瓶子。俯身拣了起来,打开瓶塞一闻,一怔,一股药味。

刚才见他送水来,温兰已经意外了。不想他竟还看出她受伤,连伤药也一并送了过来。真真没有想到竟有心细到了这种地步的男人,尤其他还大胡满脸看着十分粗豪的样子。

温兰压下惊异。点了灯就着水擦了身子,又把药膏抹在手心膝盖和脚背上,一阵凉丝丝的,整个人终于感觉好了不少。

这个“表哥”,虽然和自己气场不投,相见就是灾难,但看起来,应该还是个不错的人……

这一晚,温兰终于睡过去的时候,心里模模糊糊地这样想道。

第9章

温兰这一晚睡得不大安稳,次日一大早就睁开了眼,见外头天才刚蒙蒙亮的样子,隔壁老太太还没醒。坐起来看了眼自己的那只脚,比昨夜时又肿了些,淤痕也更深,瞧着有些可怕。想来确实砸得不轻,虽抹了药膏,但估计至少要几天才能消下去。

温兰发了片刻的呆,忽然想起昨夜有只鞋似乎还掉在井台边。春芳估计等下就会从家里过来赶着做早饭,怕被她看见了要问,急忙从床上爬起来。脚踩在地上时,立刻又觉一阵疼痛。

温兰咝咝了两声,穿好衣服对着镜子随意理了下长发,便轻手轻脚开了门,趿着双拖鞋一瘸一拐出了院子,拐过那个弯,便看见晨光中的井台边已经有了个人。那个表哥谢原居然比自己还早,正在洗漱。地上放了自己的那只鞋。

温兰略一迟疑,那边厢谢原已经抬头看见了她。目光掠过她的脚,便抬手示意她不必过来,自己擦干手,俯身拣起她的鞋子朝她走了过来,停在她面前时,把鞋子递给她,道:“我正准备等下帮你带过去的。”

老实说,她起先刚看见他时,说没一点儿尴尬,也不太可能,毕竟昨夜太过狼狈。现在见他竟这样坦荡,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对自己说话时的样子,极是自然,就像是个时常见面的兄长,顿时松了口气,从他手里接过鞋子,望着他微微笑道:“谢谢表哥。”

晨光中,距离这么近,温兰总算看清他的样子了。眉目英挺,眼睛很是明亮,鼻梁也挺,只是嘴和半张脸被胡子遮了,所以到底长什么样,也不太好说。但与昨夜夜半三更乍见时的第一印象相比,确实要显年轻些。

谢原微微点了下头,目光随即落在她脚上,问道:“脚怎么样?自己别胡乱走动。我今日会叫个跌打郎中来给你看下。”

温兰忙道:“不必了。你昨夜送来的药膏,我已经在擦了。”

谢原道:“那只是普通皮肉伤的药膏。还是叫郎中看下才放心,万一伤了骨便不好。”

温兰想想也是,便垂着眼,道:“也好。谢谢表哥。”——这是她一早第二次说这话了。样子谦柔,和昨夜判若两人。

谢原看她一眼,踌躇了下,终于还是道:“该当的。说起来还是我不好,昨夜吓着你了,你别见怪。”

温兰听他主动提了昨夜的事,抬眼偷瞟一下。见他说话时,语调和刚才一样,颇是平淡,听不出多少情绪,但脸却微微侧了过去,视线并未落在自己身上。

“表哥言重了。是我不好才是。表哥勿要见笑。”她的神色更恭敬了,“我先回房了。”

谢原唔了一声。温兰转身,踮着脚走了几步,忽听身后他又道:“等等!”

温兰心咯噔一跳,第一个念头就是他是不是发现自己是西贝货了,猛地站住回头,却见他面上带了和煦的微笑,望着自己,柔声道:“三娘,你家的事,昨夜我听我母亲略微提过。你放心,往后这里就是你的家,尽管安心住下,我会把你当亲妹妹的。”

温兰注意到他说到“亲妹妹”时,咬字特别重。

原来是他怕自己这个表妹万一想多了,特意在替昨夜的尴尬打圆场,好和自己撇清关系。这正合她意。急忙点头再次道谢:“我晓得的。我也把你当亲哥哥看。谢谢表哥。”

“好,你去吧。”谢原像赶小孩似地挥了下手,直到目送她背影消失,终于微微吁了口气。

昨夜这个从天而降的表妹给他带来的震撼,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惊吓加尴尬,直到这一刻,总算消失了。这才是他想象中的表妹,和小时候差不多。既乖巧又懂事。他会很快把昨晚忘掉,往后就像自己对她说的那样,把她当亲妹妹看待。

~~

春芳从家里过来,很快便发现温兰手心脚背的伤,惊乍起来,温兰拦都拦不住,老太太自然便也听到了,追问缘由。温兰只好推说昨夜自己去打水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老太太心疼死了,打发春芳去叫郎中时,郎中便也被常宁给带来了。

郎中推捏数下温兰的脚板,便拿出块黑糊糊的饼子,往上啐啐地吐了几口唾沫,拍成饼状,在火上烤热后,就要朝温兰脚面上拍去,温兰吓得忙不迭缩腿,那郎中显得有些不快,只碍于身份,哼哼了几声,边上看得一脸心疼的常宁忙劝温兰道:“他可是咱们这最好的跌打郎中了。这是祖传伤膏。我小时候爬墙头摔断过腿,就是他给治好的。你看我现在,一点事都没!”说完还在温兰面前用力跳跃几下以资佐证。

温兰只好把腿伸出去,看着郎中把那块混合了唾沫的药饼贴自己脚面上,缠了绷带。道了谢,那郎中脸色才好了些,叮嘱了几声注意事项,被送了出去。

~~

谢原在前头衙门处置了多日积下的一些事务后,便按照惯例去了太监公馆回报。吴三春也等了他多日,见他终于回了,说那批贡珠已经顺利上交皇宫内务处,递过来纳条,看了眼,顿时松了口气,把纳条折了起来收好,笑容满面道:“好,好,我就知道事情交托给你,必定不会出岔。若再像上回那样,大家谁都别想有安生日子过!”

吴三春之所以这么紧张,是因为前次送贡珠往京师时,半路被人打劫了。朝廷规定白龙城一年须纳春秋两次珠,每次重不少于一百两。而事实上,即使是在盛产母蚌的珠母海域中,也不是每只贝中都有珍珠,有时数百,甚至上千只贝蚌中才能获得一颗珠。所以每到快要纳贡的时候,必须驱使珠民超负荷地下海劳作,往往以命换珠,才堪堪凑够数量。

正是因为采珠艰难,上次失了贡珠,短时间内决计无法再次凑够数量。结果内务怪罪下来,吴三春作为直接负责人,本是要领杖的,他以银疏通关系,这才勉强混了过关。有了前次教训,吴三春不敢大意,这次的纳贡,便交托给了本不在职责范围内的谢原。现在见送贡安然无恙,自然高兴。最后只是道了一句:“此去京师,一路有快马驿站,咱家以为你上月便应回的。等了这许久,心焦不已。”

谢原道:“吴总管怪罪的是。只我怕走大道显眼,惹贼人眼目,特意选了小路走,这才耽误了日子。下官以为,安全才是第一要务。”

吴三春一想也有理,点头道:“还是你细心。”

谢原微微一笑,道:“我听说前些时候,抓了乐民寨里十几个逃跑的珠民,可有此事?”

吴三春转怒道:“正是!还吊在刑台上示众。杀鸡儆猴,看这帮贱民下回还敢跑不!”

谢原道:“下官以为,略施惩罚便是,不必闹出人命。珠民人数本就日益在减,我听说吴总管你也上过几回呈,请求减少贡量,无奈内务不准。多死一人,可供驱使的人数便少一人。且此地民众颇为刁顽,一味重刑未必压得住。下官以为,恩威并重,才是上策。”

吴三春被派驻此地多年,自然也知道这里有种说法,所谓“人人可以为贼,户户可以藏奸”。他虽是京中皇帝指派下来的,在此地的诸多事宜却都靠谢原这样的本地官员去执行。人虽贪财,却也不是愚顽到底。知道谢原在本地威望颇高,见他这样说了,便顺水卖他个人情,道:“既如此,由你处置便是。”

谢原道了声谢,见无事了,正要告退而出,吴三春忽然又道:“咱家前些日听说,新任两广提督要操练水师剿杀海盗。又说独眼龙如今势力不足为惧,防那个横海王最为要紧。”话说着,自己咯咯笑了起来,不屑摇头道,“咱家一听就要笑。咱家在这里当了十年总管,这提督来来去去换了不下七八个,哪个新来的不是这样放大话?他不知道他手下大大小小的官里,十个恐怕就有七八个暗地里跟海商勾在一起做买卖,把那横海王当菩萨一样供着。还防他?咱家瞧着,是要供着这帮海盗,让他们帮着抵住倭人别来袭境就烧高香了呢!不是我小瞧了他,就凭他手下那几条破船,拆了都没几两铁钉,拿什么去跟人家斗?过些天要是派人下来,你应付个几天打发了人就行,别当回事!”

谢原点头称是。出了太监公馆,径直便去了出事的乐民寨。忙碌了一天,到傍晚时才回巡检司后宅。问了声春芳,知道一早常宁便照他吩咐带跌打郎中来看过了,说歇息数日便好,这才放心下来,去见母亲马氏。

马氏那念头在心里翻来覆去了多日,早熬得成了一锅滚汤,现在见儿子终于有空能坐下来听自己说话了,哪里还按捺得住,命他关了门坐自己对面,笑眯眯道:“原儿,表妹你也见了,生得可好?”

谢原被母亲一问,脑海里登时又跳出昨夜井台边背对自己的那个女子背影。当时乍跃入眼帘时,月光迷离,花影斑驳,而她腰肢曼妙,双腿修长,人似无骨,自己甚至生出了一种井中妖魅所化的骇异错觉。好在早上再次遇到,一番话说下来,见她实际甚是贞静,心中才大定。

谢原回过神,便应道:“好。”

第10章

马氏喜笑颜开,道:“我就知道。我虽看不见,只摸也摸得出来。你喜欢便好,娘挑个日子,给你们把喜事办了,也算了了我一桩长久心愿。”

谢原一惊,立刻摇头道:“娘,此事不妥。”

马氏一听,不乐意了,沉下脸道:“原儿,你都这岁数,我本该早就抱孙子了。可你就是不成家。我跟你说,从前的就算了,这次老天爷既把三娘送来了,那就是天定的姻缘。”

谢原道:“娘,你听儿子说。儿子现在在外做事,尚不稳靠,过了今日,明日如何还不知晓,娶了表妹只怕害了她。再说我与表妹自小相识,一直就把她当亲妹妹看,从未想过这事,叫我如何娶得了?”

马氏没想到儿子竟又推脱,口气虽委婉,那意思就是不娶。她年轻时,也是个暴躁的脾气,积压了许久的失望与怒气涌上心头,顿时不可遏止,重重顿了下拐杖,朝儿子的方向狠狠呸了一口,斥道:“你当我是瞎眼老太婆好糊弄是吧?你做的这事,一不用领兵二不用打仗,说什么稳靠不稳靠?你当你是海盗头子横海王啊?你要是的话我就不逼你成亲,免得祸害了人家造孽。还亲妹妹,什么亲妹妹!你们俩小时统共也就见过那么几回,这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哪里来的一个亲妹妹?你屡次三番地推脱不愿成亲,娘一年到头见不了你几回,莫不是你在外养了见不人的□?”

谢原忙道:“母亲息怒,没那样的事。”

马氏哼了一声,道:“没就最好。若是真有这样的事被我晓得,我打断你的腿!我告诉你,三娘这个儿媳我要定了。这一回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谢原见母亲情绪激动,知道再说下去也没用,只怕她会更生气,想着先缓一缓,等她过了这阵儿气再说。便起身扶了她,劝道:“娘,这事也不急于一时,先放放,我扶你去吃饭。”

马氏坐着不动,一把拍开他手,冷冷道:“吃什么饭?儿子大了,翅膀硬了,眼里就没我这个瞎老婆子。早点饿死去见你那个地下的爹才好,省得心烦。”

谢原无奈,只好道:“那我□芳把饭送来。”说罢起身开门。正趴在门口竖着耳朵听的温兰闪避不及,两人差点撞一起。

其实温兰倒也不是故意跟踪来偷听老娘骂儿子的。只是晚饭好了,她来叫他们去吃饭而已,到了走道前时,远远便听见老太太的咆哮声,中间似乎又掺杂了自己的名,这才忍不住,蹑手蹑脚靠近趴在门上偷听。现在被人发现,也晓得偷听不耻。顿时有点耳热。见他似乎微微皱眉地看着自己,只好厚着脸皮,装作若无其事,冲他笑道:“表哥,饭烧好了,我刚来,想请姨母和表哥去用饭。”

谢原嗯了一声,简短道了句:“你陪我母亲用饭。”便从她身侧走过。

马氏听见温兰的声音,原本虎着的脸松了下来,招手叫她过来。温兰道:“姨母,好去用饭了。”

“不急,我肚子不饿,气都气饱了。你过来坐下,姨母有话说。”

温兰有点猜到老太太要说什么了。只好坐下。

马氏道:“三娘,刚才我和你表哥说的话,你可听见了?”

温兰含含糊糊道:“只听见几句……”

马氏叹了口气,道:“你既听到了,姨母也就不瞒你了。三娘,姨母和你娘是亲姐妹,她命苦,不幸这么去了,把你送到我身边,我这个做姨母的,自然要替她照顾你。你还没人家,正巧你表哥也没娶,姨母便想做个主,让你们俩成亲。”

“你表哥这个人呢,”马氏不等温兰说话,自顾又道,“我自小养大,自然清楚他的品性。你听我方才虽在骂他,那也是气话。不是我自夸,他自小到大,除了迟迟不肯成家外,别的,从没叫我操心过,更没那在外拈花惹草的臭毛病。你若是嫁给了他,不止姨母了了件大心事,便是你娘的在天之灵,想来也会高兴。”

温兰小声道:“姨母,表哥的好,我自然知道。可是他……好像不大乐意娶我……”

马氏一想起这个,又来了气,顿了下拐杖,哼了声道:“三娘你放心。姨母心里有数。只要你听我的话,不怕他不娶你。”

温兰和这表哥虽不过只碰了三回头,只以她的理解能力,怎么会看不出来他的意思?分明就是表哥表妹一家亲,但是没有半点娶她的意思。只要他不愿,自己这个投奔过来的外甥女就没必要在老太太这里说不。否则不但显得不知好歹,也不合情理。便低声道:“好的。我都听姨母的。”

见外甥女言听计从,老太太这才舒心了些,吁口气,道:“你附耳过来,听姨母说。”

温兰附耳过去,听见老太太低声说:“你表哥的性子,我也知道些。只这样跟他说,他决计不会应下,须得使出些手段,吓吓他才好……”

温兰听老太太在自己耳边嘀嘀咕咕完了,点头称是。

~~

谢原数月在外,白龙城和下面十寨里积下的事多,又有总督派下的总兵来检视海防,自然日日早出晚归。那天被马氏抓住骂了一顿后,这几日早晚向她问安时,见她不过冷着张脸,却没再开口逼自己娶表妹,也就不大放心上了。这日正好事结得早,便想着早点回去哄她开心。不想一跨进宅门,却见春芳迎了上来,哭丧着脸道:“大人,不好了。老太太今日没起身,躺那里什么也吃不下。这一天了,水米未进,可怎么好?”

谢原一怔,道:“一早我出去还好好的,怎的会这样?”

春芳道:“你去了后,她便嚷着不舒服躺回去了。三娘子叫我去请郎中,郎中来了,说些什么肝火郁积的话,开了药。只她不肯吃,说不想活了,在房里哼哼唧唧。”

谢原皱眉:“药呢?”

“刚煎好一服,我这就去拿。”

谢原亲手端了药往东厢去。一推门,见母亲果然和衣躺在榻上,病恹恹的样子。表妹坐边上,正在细声细气地劝,见自己进来,站起来,道:“表哥,你回来了。”

谢原点了下头,也无暇与她说话,径直到母亲榻前,刚要开口,却见她侧脸向里闭上眼睛,一脸厌烦的样子。便坐到温兰先前坐过的床榻边,劝道:“娘,你身子不舒服,就该吃药才对。我听春芳说,你也一天没吃饭了,身子怎经得住?想吃什么,你跟我说……”

“我都这岁数了,还没抱上孙子,你就是给我端龙肝凤髓我也没嚼头。吃什么药,吃什么饭,早些闭了眼才好,省得惹人嫌!”

他话还说完,已经被马氏打断了。

谢原讨了个没趣,只好起身看向温兰。眼神里的意思就是说:表妹,我娘喜欢你,还是你上阵吧。

温兰忍住腹中暗笑,朝他轻轻点头,从他手里接过药,重新坐了下去,装模作样柔声劝道:“姨母,表哥说得对。你身子好不起来的话,表哥在外也不放心。快些吃药吧。”

老太太这才转过脸,颤巍巍睁开眼,对着温兰有气没力地道:“乖孩子,还是你贴心。这样的一个可人儿,要哪个有福气的人才能娶到。偏有人白长了双眼珠子,却比我这瞎老婆子还没眼色。你且放下吧。姨母虽瞧不见,只有那样的人杵在跟前,还是咽不下。”

谢原被老太太一阵冷嘲热讽,无奈只好对温兰道:“表妹,那我娘就交给你了,我先出去。”

温兰点头。

谢原一走,马氏问道:“他真走了?”

温兰起身开门,四顾看了下,回头道:“真走了。”

马氏立刻一骨碌从床上坐了起来,脸上哪里还有方才半点的病容。只听她低声道:“饿死我了。赶紧把吃的拿来。”

温兰急忙到隔壁自己屋里提来方才藏好的小食盒摆出来,扶老太太起身坐到小桌前。

“明日打发春芳去做什么都好,别让她老在我跟前晃,万一被她晓得,说漏了嘴就不好……”

饿了大半天的老太太往嘴里塞进一块糕,喝了口水,直着脖子吞下后,道,“你方才表现很好,是个聪明孩子,就这样。等姨母再躺着绝食个三两天,我看他还敢不敢说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