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仪移动起来,帝王家嫁娶有不鸣锣的规矩,御道两旁早有锦衣卫拉妥了路障,所以一路都是静悄悄的。

婉婉先前心里倒还有些波澜,坐进辇车后反而尘埃落定了。一个女人的一辈子分成两个阶段,闺阁里是前半截,出阁后就是后半截。她的前半截算是走完了,后半截从今天开始,可以让自己好好经营,也算是一个新的开端吧!

闭上眼睛,发髻间的珠翠在耳边叮当,脑袋有点沉,她怕弄乱了妆,手都不敢去扶额。下降要用的福船停在通州码头,走了很久,大约夜半时分才抵达。终于有人来打帘子了,她抬眼一看,竟是皇帝亲自送嫁,之前还打定主意不哭的,到这里就再也忍不住了。

连天的火把照亮了福船庞大的船身,兄妹两个在码头上泪眼相对。皇帝嗫嚅:“朕对不住你…”

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倒不如痛痛快快撒手。

婉婉裣衽,舒袖跪下,磕了个头,“臣妹拜别皇兄。临行前仍是那几句话,请皇兄保重龙体,一切以社稷为重。臣妹虽远嫁,心一时都离不开紫禁城,唯日夜焚香祷告,愿我主万寿无疆。”

皇帝忙弯腰搀她,“你心怀天下,皇父在天有灵看得见。你劝谏朕的话,朕都记在心上,你安心启程吧!”

是啊,京里的一切都该放下了,不管是人还是事,该道别的道别了,该舍弃的也舍弃了。

福船的船帮有几丈高,得从上面放下阶梯来,她以前没坐过船,心里有些生怯。肖铎送她,趋步架起手臂让她搭着,她到了台阶下,还是把他放开了。

不知道怎么话别,一再微笑,让他看到她很好。他的脸色却十分难看,蹙着眉头说:“京中事务繁杂,臣不能送您,殿下一路多保重。臣点了东厂最精锐的人马,公主府内承奉余栖遐,也是臣最信得过的,往后一应事宜都交由他和铜环打点,殿下只管放心。”

婉婉说好,“各自珍重吧。”

一个穿朱红曳撒的太监呵腰上来接应,她隔着一面罗帕,把手搭在他腕上,没有再回头看一眼,自此与京畿相隔天涯。

第25章 花晴影红

北京到南京,要走很久。婉婉不识水路,看了地图才略有些着落。船上兵卒多,可以日夜兼程,她就坐在舱里的那把玫瑰椅上看日升日落,暂时忘了烦忧,一切倒还尚可。

余栖遐说,赶得不急,大约需要一个多月,但若是像现在这样,二十来天应该就到镇江了。

她扭过身看,矮几上供着一个磁碟,是先前靠岸时小酉拿两个大子儿换来的毛尖。平常宫里是没有这种贡茶的,规格低了点,算不得上品,即便有,也是装在袋子里,塞进箱笼角落熏衣裳。现在赶路,公主的那身娇贵毛病霎时没有了,她拿手指在茶堆里搅了搅,白毫纤纤,绿衣娉婷,点上一个小火炉,可以慢慢煨着吃。

她揭开壶盖,投了一撮茶叶进去,“到镇江后怎么去南京?是坐车还是乘船?”

余栖遐道:“上年督主全是走的水路,这样不至于太劳累。殿下不晕船,这是再好没有的,督主早早儿通知了地方上,怕有些水域河道太窄,福船难以通行,责令他们造新画舫,好供殿下使用。”

造新画舫,造起来务必华贵精美,这是肖铎的周到,却也委实铺张。自己这趟出降,南北相隔太远,也管不上那些,只觉得时间在船上度起来飞快。有时候出舱看看,福船的船头太高了,走在船舷边上,像凌空站着一样,有些瘆人。到后来却也好了,没人的时候悄悄在甲板上坐一下,很快站起来,害怕被管家嬷嬷发现,又要聒噪。

往南这几日没有别的感触,就是天气相较出发的时候暖和了不少。南方的空气比较潮湿,雨水也多,晴朗了六七日,忽然遇上一场大雨,那时正在水面最开阔处,风里夹带了隐隐雷声,万道雨箭笔直扎进水里,溅起层叠的涟漪和半尺来高的回响。

小时候她喜欢听流水的声音,常常扒着段虹桥的栏杆看白玉龙首吐水。那是雨后紫禁城里千万个涵洞汇聚而成的的雨,声势惊人,却远不及眼前景象壮丽。

婉婉站在窗前感慨:“如果一辈子不出紫禁城,永远看不到这山河…皇上也应当到处看看。”声音渐次低下去,隔了会儿回望余栖遐,“余承奉,你以前在哪个职上?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你?”

关于太监长相的描述,宫里以前闹过一个笑话,十二衙门经常有人进出买办,宫门上要核实身份,掏出名牌一看,打头一句就是面白无须,十个里面有八个符合。这余栖遐的长相,差不多也就是那样,年纪比肖铎略长一些,容长脸儿,眉目很温和,说话的语速总是不紧不慢,不论多紧急的事情,到他这里全能迎刃而解似的。

他拱手,十分拘礼的模样,“回殿下的话,东厂提督锦衣卫后,臣一直在外替督主承办镇抚司,所以殿下不常见到臣。”

这么说来就不奇怪了,只不过镇抚司专管侦察、逮捕、审问等事,干惯了那些活儿的人,怎么能上公主府当内承奉呢?

“到我这里来,怕是屈才了。”

余栖遐的身子又矮下去半分,“不敢,臣本就是宫中内侍,如今长公主出降,督主信得及臣,才派臣照应殿下饮食起居,臣受宠若惊,怎么敢言屈才!殿下此一去南京,人生地不熟,臣曾经在江南待过三四年,还有些人面,万一殿有用得上的地方,不至于慌了手脚。”

婉婉轻轻一笑,不再说旁的了,只是眯着眼远眺,眼里隐隐有水色,不是波光倒影,是说不尽的愁绪。

铜环问过她的打算,因为出降前接二连三遭遇打击,要嫁的人处心积虑,自己的哥哥又有拿她当探子的意思,她在夹缝里生活着,怕她不堪重负。

她低头看那松鼠,只听啮齿啃咬松子,啃得热闹非常。隔了好半天才怏怏回答:“既然到了金陵,婚仪还是要如常的,不能叫皇上为难。至于那位南苑王,心思深沉倒没有什么不好,厂臣也是个一眼望不到底的人。不同之处在于厂臣不会算计我,他却正相反。可见他不过为了攀龙附凤,一心把我当成赏赐的物件罢了。”

所以即便不是盲婚哑嫁,也没什么用。人心要是能窥得见,哪里来那么多的怨偶。

公主有公主的身不由己,她的婚姻一旦定下,几乎再也不会有任何转机,就算夫妻不相和,也要做足表面文章,毕竟宇文良时是藩王,不是一般不起眼的小吏。

在运河上航行,中途遇上两场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雨过天晴后那一片澄澈,几乎能让人溺毙在其中,福船就在万里晴空下到达镇江,那是个别致娟秀的小城,有石头垒砌的城墙,还有空气中隐隐带着的,一丝甜而酸的味道。

可惜她没能有机会好好见识,在岸上停留不过一炷香时间,然后在重重的华盖遮蔽下登上画舫,摇摇曳曳,向西而去。

江南百姓鲜少见到宫里出来的人,所以他们途经的河道两旁聚满了看热闹的,摩肩接踵地,扬着帕子向画舫挥手。

婉婉有点不好意思,躲在楼上不愿露面,揉着衣角问铜环:“他们都知道我下嫁南苑王,南苑王有妾有子,我一个长公主填那窟窿,他们会笑话我吧?”

所以到底还是在意的,年轻的女孩子,谁不希望婚姻完满?过去就成了别人的嫡母,对她来说甚为尴尬。

她已经够委屈了,只有尽量宽她的怀,不能增加她的负担。铜环说:“这倒不碍的,又不在一个府里,譬如那些宫里的皇子一样,当那两位小爷是侄儿就成了。您头前可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如今心思也不能窄。”

她腼腆笑了笑,“对一个人没有挑拣,什么都可将就;有了嫌隙,自然就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她说的都是实诚话,从来不伪装的人,不懂人和人之间为什么要使那么多的手腕。现在算领教了,伤心之余,脑里眼里还是惘惘的。

从镇江入金陵,水路虽不远,但比起运河的宽绰来,分明逼仄了许多。御用的画舫,造得又高又大,排场是有了,速度也得放慢。毕竟用来游山玩水的船,总不能叫它跑得哨船一样。于是这么荡悠悠顺流而下,三日之后才到桃叶渡。由水路换成陆路,早有藩司禁卫清了道,她从船上下来的时候,见卤簿都已经筹备妥当了,道路两旁的法扇华幢交错而立,满目皆是帝王之气。

朱红的灯笼拿曲柄杆儿高高擎起来,灯下所有人都敷了一层胭脂似的。她略站了站,道路的尽头有人只身而来,穿绛纱袍,戴通天冠,及到面前伏地顿首,然后直起身来,眼中光华微漾,竟比帽上的金博山更为辉煌。

小登科,果然满身意气风发,如果以前是一片宁静的海,那么如今就是一泓跳跃的泉。

婉婉透过障面打量他,本来就不大相熟的人,因为彻底有了成见,已经再也待见不起来了。他向她行礼,她寥寥一欠身,就算应付过去了。照规矩他不应当出现在这里的,公主府里有执事,一切礼仪需择吉时再行,现在打乱了计划,她有些不悦,更觉得这人狂妄唐突了。

她扶着铜环的手往前,脚下铺陈的毡子踩上去绵软,像踩在云端似的。没有理会他,也不愿意开口说一句话,连眼角的余光都很快收了回来。

她不是个有城府的姑娘,所以一旦拒人千里,就从每一节骨骼,每一个动作散发出来,狠狠凿在人心上。他早知道她已经不肯看他的信,连提都不愿意提起他。至于从何处开始,他细细查问过,结果岔子出在音阁那张靠不住的嘴上。早知如此,赐婚的诏书颁布以后就不该留她,徒然生出这些波折来。

使了那样的心计逼她下降,她生气也是应当的,虽然有些不厚道,却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他到现在也不感到后悔。他看着她的背影,料想这回恐怕不太好善后。自己在南苑如何呼风唤雨,面对这位骄傲的公主,终究挺不直腰杆。就算是夫妻,也从来不是平等的,总有一方强势,一方学会示弱。

他苦笑了下,匆匆跟上去,亲自在一旁打轿帘,伺候她上轿。临放下帘子的时候想看她,又迟迟未敢,她却倨傲地别开脸,大概连多瞧他一眼也觉得不值。

銮仪依旧静悄悄的,只有衣裳窸窣,和马蹄敲击地面发出的声响。

他为她开道,只差没给她扶轿了,可惜她并不领情。三月的天气,夜里还有些微凉,他转过头看路旁,梨花因灯笼的映照晕上了一层水色,有一瞬竟和桃花分不清了。

迎亲的仪仗蜿蜒了几里远,公主下降进的是公主府,并不需要屈尊到他的藩王府,更没有入家庙、拜宗祠的需要。最繁杂的程序全在宫里完成了,他要做的就是恪尽一个臣子的本分,因为长公主即便下降,她的身份还是必须仰望的。

所幸公主府里一切都现成,时辰也刚好,益嫁娶,益安床。普通人家结亲有高堂可拜,到了这里拜过天地就是夫妻交拜,然后公主入洞房,大授大带,环佩叮当,那份尊荣,多少人穷其一生都难以想象。

这就算嫁了,云里雾里似的。所有的精力都花费在路上,等真正行大礼的时候又仿佛不那么重要了。婉婉坐在床上,幸亏她在宫里也睡拔步床,不至于缺了火炕就发愁。可是这床的褥子铺得太厚了,床架子花式她也不喜欢。摸了摸被面,成堆的枣儿和花生,简直让她束手无策。

“小酉。”她皱了皱眉,“把床扫干净…”

精奇嬷嬷见小酉没头苍蝇似的找笤帚,忙把她拦住了,回身道:“我的主子,这是好彩头,祝愿您早生贵子的。得等王爷进来喝了交杯酒,吃了子孙饽饽,临要安置的时候才扫床。您这会儿急吼吼儿的,别叫人笑话。”

她不遂心,总显得闷闷不乐,本以为时间过去这么久了,自己不至于那么没风度,可见了他,依旧百爪挠心。她可以接受他无趣平庸,不能接受他步步算计。原就比她大了八岁,使起心眼子来,岂非活脱脱一个老奸巨猾!

正满心的不耐烦,门外有脚步声传来,她瞥了眼,一个颀秀的剪影落在绡纱上,新房内的全靠人立刻扬声高呼起来:“新郎官至,共牢而食,尊卑同,同尊卑,相亲不相离。”

第26章 梅英疏淡

大概有很多女孩儿设想过自己成婚时候的样子,觅得一位良人,从此琴瑟和鸣,平安喜乐。婉婉也期待过,不过并不细致,大方向就是过好日子,没有波折,像在宫里时候一样。但是自由方面又比在宫里时候强些,没有人管束她了,她可以随便出门走走。

所以她想要的从来不复杂,可惜越不复杂,越难达到。她的出身早就注定她得不到普通人那样的幸福,也许一辈子都得在大风大浪里挣扎,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驸马进来了,文质彬彬,气度宏雅。婉婉透过朱红的轻纱看他,她曾经以为相由心生这句话是有些依据的,没想到还是值得推敲。看似光明磊落的人,其实不过如此罢了。

她掖起两手,端端正正压在小腹上。直觉自己肩背松垮了,重新武装起来,今晚算是头一回正面交锋,她绝不能落了下成。

要说紧张,还是有一些的,她一直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这样嫁了。她的婚姻起始于阴谋,最后如何了局,尚未可知。回头想想,走到今天像梦一样,仿佛随时一个惊雷就会醒过来似的。可惜这梦魇是真的,她看得见这新房里鲜艳的色彩,触得到裙上繁缛的刺绣,也听得见他一步一步走近的声音。

他到她面前,覆面的盖头模糊了她的轮廓,只看见博鬓下的耳垂小巧莹洁,即便看不见脸也不觉得惊惶,他知道一定是她。

婢女送来喜秤,他牢牢握住了裹着红纸的那一截。牵袖来挑,盖头的边缘缓缓升高,露出精致的下巴,小巧的红唇…他脸上隐隐有了一点笑容,渐次扩大,挡也挡不住的欢喜。

尚公主,是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事,或者别人是为那份殊荣,他在很大程度上确确实实是遵从自己的心意。当然不能说一点目的没有,藩王加上驸马都尉,随公主下降而来的,还有那件刺了金的黄马褂,意味着日后出入京城再不必受限制了…但抛开政治不说,公主的到来,他还是全心全意渴望的。

他人在江南,洞悉京中一切。曾经她只占据密函里很小的一部分,可是不知不觉篇幅越来越大,以至于不得不专门辟出一卷来,再不与时事混杂。他心里明白,权利和爱情应当清楚区分,他需要这样一位血统高贵的福晋,伴他日日夜夜,同他生儿育女。

可是她性子太强了,单看她的人,温婉柔顺,很难和什么忠君事主、心怀天下联系起来。她笑容腼腆,玉手纤纤,本该在闺阁中乐天知命着,然而她又有那样一个名字,雷霆万钧,伤人伤己,孝宗皇帝还是苛求她了。

他的视线在她脸上流淌过,从现在起应当是个新开始,即便她不情愿,日子久了,渐渐就会喜欢上他吧!

他俯身拱手,“殿下一路辛苦,良时原本应当另择吉日迎殿下下降的,但桃叶渡离公主府有段路,我不来相迎,终究不能放心。”他说话的时候尽量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很好,唯恐有一点造次,吓坏了她。

她慢慢抬起眼来,眼睛里没有什么温度,略顿了一下才道:“一路顺遂,多谢王爷。”

客气里透着疏远,她不会满脸娇羞扭扭捏捏,和别的新娘子完全不一样。不一样好,他仍旧心满意足。

全靠人端来酒壶和金爵,他斟了一杯,自己先饮一口递与她。她站起来,蹙眉看着那金爵,合卺酒后,就真的是夫妻了。

心里还是感到彷徨,可事到如今又能怎么样?她伸手去接,爵和一般的杯子不同,如果是酒杯,转一圈还能避开他接触过的地方,爵却不能。她只好硬着头皮把流口压在唇上,略抿了点儿就递还回去,再由他一口干了。

这个流程必须重复一次,不过斟酒人调换过来,以示举案齐眉。婉婉不擅饮酒,以前吃糟虾曾经醉过,刚才那口已经是鼓足了劲儿了,接下来恐怕得再饮半杯,实在没办法了,也打算豁出去。可是倒还好,他把一大半都喝了,最后只剩润口的一点点,算是在细微之处不动声色地包涵,使她免于出丑。

合卺酒过后得吃子孙饺子,通常象征性地在滚水里过一遍,捞出来后是生的,没法吞咽。喜娘问生不生,两个人要异口同声说生,将来必然子孙满堂。这些规矩精奇嬷嬷事先教过她,她心里都有数,可是她咬开的那个饺子不知怎么是熟的,又不好追究,只含含糊糊说生,把饺子吐进了痰盒里。

驸马和公主的地位,就像他以前说的,分属君臣,合卺过后仍旧要行礼。全靠人上来搀她升座,她在面西的宝座上坐下,驸马整理冠服向她两拜,她起身站在脚踏上回两拜,这样婚礼就算完成了。

帝王家一般当日不设筵席,所以他并不需要应酬宾客,也没有喝得醉醺醺的必要。全靠人安排他们并肩坐下后,纷纷行礼,退出了新房。

人一去,屋子就显得空了,身处一个陌生的环境,婉婉心里只有惊,没有喜。之前嬷嬷曾经大略和她交代过洞房的经过,似乎是个极其神秘的勾当,当时听得一头雾水,也因为知道共渡的人是他,倒还觉得安全。可是现在这人和她想象的相去甚远,她除了恐惧,还能有旁的什么?

她很不自在,悄悄往边上挪了挪,和他隔开一段距离。她设想过见到他后应该怎么发泄她心里的不满,至少得厉声质问,但是真到了这种时候,又觉得一切都是多余,她已经懒得开口了。

他大约也纠结,转头看她,欲言又止的模样。半晌才道:“时候不早了,殿下…安置吧!”

公主和驸马的婚姻,同一般的婚姻不一样。公主府设长史司,其中有一局,相当于宗人府的职责,驸马奉召见公主,留宿行房都要严格记录。所以驸马入公主府并不是随意的,如果冲撞了公主,管家嬷嬷还可以训诫斥退。当然这是在驸马完全没有权势的情况下,到了南苑的地面上,这些都不是大事,遵守到底是因为敬重她,所以相聚就变得非常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