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漫和姜大夫人一走,谢老爷子就对谢大夫人说道,“以后多跟姜三郎的小媳妇来往,可怜见儿的,瘦瘦小小,还这么有本事,帮了咱们一个大忙。一看那姜洪氏对那小媳妇就不善,若她有为难之处,你们一定要帮她。”

原来他是故意当着姜大夫人的面说那些话。

谢大夫人笑道,“很是该这样。”

谢煜笑也道,“这话祖父私下跟我们说就好,你当着姜大夫人的面说,岂不是让展唯弟妹以后更难做人。”

老爷子骂道,“小兔崽子,老子怎么做还用你教?”又冷哼道,“那个府里,也就三个女人能干…不过,那姜三郎也说不准。”骂完去看孙子,孩子已经被乳娘抱进屋喂奶去了。

谢煜又劝道,“祖父这话在家里说说就好,得罪人。他们家男人虽然不喜习武,但文能治国,有大用…”

看到老爷子的眼睛又瞪了起来,赶紧走了。听说谢大奶奶已经被移出产房,他忙进屋去看媳妇了。

谢大奶奶还没清醒,头发依然湿漉漉的,脸色苍白,已经穿好衣裳,闭着眼睛睡得很香。

谢煜想到刚才屋里传出来的惨叫声以及“保孩子”的喊叫声,还有陆漫的那些话,心里感慨万千,眼圈都红了…

马车上,大夫人用审视的目光看着陆漫,挤出一丝笑意说道,“真没看出来,你一个小媳妇,连孩子都没生过,居然有这手本事。”

陆漫知道大夫人讨厌自己,解释再多也无用。说道,“我是在书里看到的法子,想着试一试。”

“哎哟,人命关天,还试一试!”大夫人冷哼道,“这是你运气好,谢大奶奶命大。若谢大奶奶今天真有个好歹,我们府跟谢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年纪轻轻,惯会说大话,做事一点不过脑子。我们家可不是小门小户,一个人做错事了连累的是整个家族。”

陆漫只得说道,“是,下次不会这么莽撞了。”

回了公主府,陆漫本想回兰汀洲沐浴,却被人直接把轿子拦去了鹤鸣堂。

长公主已经得到了消息,正坐在西侧屋里乐着呢。见陆漫回来了,把她拉在罗汉床上坐下,满意地看着她,别提有多得意了。嘴里直说,“真好,真好…”

长公主看陆漫那种眼神,是长辈看晚辈有出息时才露出的宠溺。陆漫在前世一考了好成绩,妈妈就会这么看着她。

陆漫的心猛地跳了跳。她现在的心情很矛盾,既希望长公主疼惜她,将来能给她想要过的生活。又怕老太太太喜欢她,或者说太看重她,将来不愿意放她出去。

但看到一旁的大夫人,陆漫又放了心。等不到姜展唯功成名就休妻,大夫人就会想办法把她弄出去的。

陆漫跟长公主大概讲了一下生产过程。

长公主饶有兴趣地听着,还不时啧啧两声,又是感慨谢大奶奶受了苦,又是得意陆漫有本事。

而大夫人却是越听心里越不舒坦,这陆氏不仅出生小门小户,上不得台面,还脸皮忒厚。一个没生过孩子的小媳妇,有些话也好意思说出口,天呐,羞死人了。但看到长公主一脸的兴味盎然,也不敢把内心的不屑说出来。

陆漫走后,大夫人又把谢老公爷的话跟长公主说了。

长公主一听也不高兴了,冷哼道,“那个莽夫,又丑又粗鲁。不要搭理他,若他敢当着本宫的面混说,本宫对他不客气…”

她只骂了谢老国公,却并没有牵怒陆漫。

大夫人郁闷不已,又笑道,“展唯媳妇什么都好,我也心疼她。只一样,她啊就是不知道压制情绪。当着一大院子的人大哭不已,还让谢家大郎要对她的媳妇好,啧啧…”

她的话还没说完,长公主就呵呵笑道,“那孩子真性情,心肠软。定是看谢大郎的媳妇受了罪可怜,才那么说的。看她平时对小玖儿的态度,就是个好的。”

大夫人也不好继续说了,笑道,“是,儿媳也这么想。”

又说了几句话,大夫人便起身告辞。

一回到兰汀洲,陆漫就急急忙忙去净房洗澡。泡在大木桶里,舒适而满足。今天下午的那几个小时,她像打了一场大仗,最终虽然赢了,可她也累得不轻,吓得不轻…

她刚把头发擦干,准备吃晚饭,长公主的赏就送了来,是两匹妆花罗,一个琥珀佛手小摆件。陆漫笑得极是开怀,前世接生孩子或是做刨腹产,哪里有什么奖励,累得贼死还得赶公交车转地铁回家。后来买了一辆小车代步,才没有那么辛苦。

刚吃完饭,谢嬷嬷又领着谢府的几个婆子来了,她们是来送谢礼的,礼物用车装,还是两辆车。婆子呈上来礼单的同时,又呈上来一个贴子,是邀请陆漫参加孩子的洗三宴。

陆漫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收这份礼,见钱嬷嬷跟她点头,就知道长公主是让她收下了。

她很是有些开怀,在这一世,她能光明正大的收受病人家属送的重礼了。

送走那个婆子,陆漫看了眼礼单,谢府的手面还真是大。有提花锦缎、素色软缎各五匹,羊脂玉头面一套,掐丝赤金镶猫眼一长两短三支簪子,红珊瑚、红玛瑙大摆件各一尊,双面苏绣鸡翅木座围屏一架,粉彩大花瓶两个。

她去院子里看了一下实物,哦天呐,精美无比,比她的那些嫁妆好多了。想想长公主府当初送的聘礼也够马虎的了,也只有没见过世面的陆家人当宝贝,当然也包括她自己。

再看看贴子,自己在大楚朝的上层社交活动即将开始了?这东西是陆漫目前最需要的。

谢家能出个北征大元帅,谢煜不到三十岁就当上了从三品的参将,再看看谢老爷子敢当着大夫人的面损长亭长公主府,这家人应该是有本事的,还颇得圣心。而且,谢老国公和谢煜一看人品就不错,特别是那个老头子,多可爱啊。跟他们家搞好关系,将来也是自己的一个倚靠。

第九十一章 药膏

陆漫想想今天下午也没白忙活,没白担惊受怕,不仅救了两条人命,还挣了这么多好东西,抱了根大粗腿。她直觉,谢老国公和谢世子应该是正直记情的人,不会像许多豪门贵族那样,把别人的帮忙看成理所应当。

王嬷嬷喜得直念佛,几个丫头也高兴得嘴巴咧多大,指挥着粗使婆子把礼物小心翼翼抬去后院库房。

几人正忙碌着,就听见姜玖的声音从院门外传进来,“三嫂,你真的救了谢大哥的媳妇和儿子吗?”

小兄妹跑得小脸红扑扑的,旗长跟在一旁伸着大长舌头。

陆漫笑道,“也不能说救,只是帮了一点小忙而已。”又把姜玖拉进怀里说,“我得了这么多好缎子,给小玖儿两匹做漂亮衣裳。”说着,指了一匹锦缎一匹软缎留下。

此时已经暮色四合,院子里的灯笼都亮了起来。那些缎子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是泛着五色光芒。

姜玖高兴得眼睛都笑弯了,扯着陆漫的裙子说,“谢谢嫂子。”

姜展魁则是注意到了陆漫手里的贴子,问道,“三嫂要去谢家作客吗?”

陆漫点头道,“嗯,后天是孩子的洗三宴。”看到小兄妹羡慕的表情,又笑道,“那天咱们一起去。”那天是八月三十,姜展魁休沐。

这两个还是孩子,不需要贴子,自己就能带他们去。

两个孩子几乎没出门做过客,还是去他们喜欢的谢家,听了,更高兴了。

姜玖激动地问,“三嫂,我能穿这个料子做的新衣裳去做客吗?”

陆漫摇摇头,笑道,“怎么好马上穿着他家送的料子去他家做客。我还有别的料子,再给你设计个新样式,保证好看。”

她想着前世看过的电视,又想着这个朝代的服饰特色,回屋画了一件童装出来。让王妈妈裁,柳芽做。几人又讨论了一下怎么配色,并让她们明天必须做好,后天去谢府小姑娘穿。

陆漫也不会什么设计,但前世喜欢漫画,还专门利用假期学过,所以画素描很不错。她知道大人穿衣不好太特立独行,但小姑娘稍微奇异一点不要紧。

现在绣花来不及了,完全用提花缎太花哨,完全用素缎太古板,便决定用素色一点的提花锦缎做上衣,朱红色软绫做长裙,再用这种软绫做压领。上衣稍稍短一点,裙子要蓬松一些,之所以选软绫做裙子,也是因为它的坠性没有绸缎好,有蓬蓬的感觉。再做一个带有流苏的大蝴蝶结斜挂在领口,有点韩服的异域风情,也不会显得小姑娘过于瘦弱。

一看到纸上的衣裳,姜玖就喜欢上了,激动得小脸通红。急吼吼地说道,“哎呀,好漂亮,玖儿都等不及想穿了。”

逗得众人一阵笑。

陆漫又问姜展魁道,“八爷想做新衣裳吗?”

姜展魁摇头道,“我有新衣,不需要另做。”

府里对这两兄妹的吃穿倒是从来没有克扣过,主子该有的,他们都有,新衣裳当然也有不少。

其实,陆漫还想给那个小婴儿做几身这个时代没有的连体婴儿服,在顺胎位的时候也跟谢大奶奶吹过牛了。但想到古人喜欢把婴儿用包被包成小辣椒,做了也用不上,而且时间短,也做不了多少。以后多做几身三个月以后穿的,等到孩子满月时送去。

两兄妹还想赖在这里住,陆漫没同意,她还有重要事做。便说她们要忙着给小姑娘做衣裳,没空。

小姑娘一听这个理由,赶紧拉着小哥哥走了,生怕耽误了她们给自己做衣裳。

把小兄妹送走,王嬷嬷和柳芽开始给小姑娘找料子裁衣裳,陆漫就领着绿绫去后院西厢查看这些天储备的药材。她翻了翻,还好,她需要的十一味药都有。她要制些妇科消炎的膏药出来,洗三那天带去给谢大奶奶。

古代生孩子,孩子再大也不会侧剪什么的,生的时候硬生,容易造成会阴破损。严重的,会撕出好几道伤口,不容易愈合。产妇既遭罪,也影响以后的夫妻生活。何家医书里有个方子,制成膏药能帮助会阴快速愈合,也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她还知道前世的两味中药,对消淡止痛有作用,也加了进去。

如何制膏药,医书里有简要的说明,陆漫之前也请教过付御医,前世也听说过一些。虽然比较费事费时,但操作还算简单,她也自认为应该做得出来。

她用小称把药按量称出来,让今天值班的黄婆子把药剪成小段,再拿油泡上,明天备用。

第二天早晨,陆漫吩咐完绿绫该做的,又让桃儿和高大伯一起去外面买些制膏药的沿粉、松香等东西,才去了鹤鸣堂。

长公主看陆漫来了,笑眯眯地把她拉着去了西侧屋,陆漫猜到肯定有事不想让老驸马听到。

老太太神秘的样子把陆漫逗笑了,老太太真是越来越可爱了。

长公主说谢府也给她送了贴子,送贴子的婆子对陆漫又是一番猛夸,说谢老公爷和谢大夫人如何感激。本来两府的交情一般,她完全没有必要去捧这个场。但她现在有求于谢国公,又觉得孙媳妇让她极是有脸面,还是决定去。而且,还专门派人去跟谢府说了,洗三那天会让自家的戏班去唱堂会,算是给足了谢府颜面…

听了长公主的一通念念叨叨,陆漫经过脑补,也大概知道了姜谢两家的过节。

姜家祖宗和谢家祖宗是结拜兄弟,两家可以说是世交。但是,谢老公爷和姜老驸马的关系却非常不好,主要是谢老公爷瞧不上姜老驸马“像个妇人”,经常说些戳姜老驸马心窝子的话…

原来姜家老祖宗曾经那么辉煌,一百多年前,姜家祖宗是辅佐楚高宗推翻前朝的大功臣之一,还是最大的那种。

因为怕功高盖主,姜家老祖宗极力推拒了楚高宗封他为异姓王的提议,只承了一个侯爵,后来连实缺都辞了。为了以防万一,他在世的时候,就主持分了家,把二儿子、三儿子分了出去。还把那两房分别弄去了几千里之遥的岭南和湖洲,后辈也在那里扎下了根。而京城只留了这一支…

第九十二章 契机

陆漫却想到了另一层,姜老驸马被庶兄整得这么惨,说明他父亲就是个渣。那可不可以这么认为,姜家老祖宗是故意把自己的孙子,也就是老驸马的父亲养渣的,为的是不让皇家怠惮,让子孙的路好走。而老驸马不愿意让子孙从军,也是基于老祖宗的考虑…

这些烧脑子的事情陆漫想想就头痛,也不愿意再往深里想,就说了想带姜展魁和姜玖去做客的想法。

长公主点头说道,“去吧。之前因为老驸马和老二不待见,那两个孩子也受了些委屈。展魁好像还出过两次大门,小玖儿连二门都没出过。祖母看得出你心善,又聪慧,好好待他们。他们没有亲娘,爹爹一根筋,嫡母又不耐俗务,你对他们好了,他们会记你的恩,展唯也会记你的情。”又道,“展唯还想给小玖儿找个教养嬷嬷,只是本宫身边的这几个人年纪大了,都上了五十岁。以后本宫再寻摸寻摸宫里放出来的宫女,既能教导小玖儿,以后也能陪她去婆家。”

陆漫笑着表示感谢,姜玖的确缺个教养嬷嬷。特别是以后去婆家,这个嬷嬷更是要当大用。

至于报恩什么的,她没想过。她对他们好,倒真不是巴望他们能记恩。甚至,她和他们到底能相处多久,她心里都没有底。

她对他们好,有一部分原因是他和姜展唯的合约夫妻关系,她对他们好了,姜展唯也会更尽心地帮自己。更多的原因则是她喜欢他们,同情他们,希望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不要像姜展唯或者原主那样,因为童年的不幸和沧桑,造成性格上的一些缺陷。

陆漫又跟长公主请假,下晌她要给谢大奶奶做药膏,只得让婆子给老驸马按摩。

长公主同意了。

陆漫去跟老驸马请假的时候,却看到他的几根胡子又翘了起来,忙笑着哄道,“哎呀,祖父好小气,您这样是会被九爷和大少爷笑话的。就耽误今天下晌,”想到明天要去做客,又道,“再耽误明天半天。好了,莫生气,改天孙媳专门给您做一样好吃食让您闻个够,只单给您,不给他们…”撒娇的同时,还轻晃着他的胳膊。

看到脸色有些潮红的老驸马,长公主都被逗笑了,“真是个老孩子。”又愁道,“驸马爷看似好多了,却总是醒不过来啊,也不知道还要等多久。”

这点陆漫和两位御医都没办法,也百思不得其解。或许,他还需要一个什么能彻底把他唤醒的契机吧?

陆漫无奈地捏着老驸马的胳膊说道,“是啊,祖父还要我们做些什么才愿意醒过来呢?真急人…”

哄好老驸马和长公主,陆漫急匆匆回了兰汀洲。她直接去了后罩房的厨房,绿绫把各项准备工作都做好了。

炒药,熬油,加铅粉等混合物,不断搅拌,直至成膏,放在冷水里去“火毒”…一直忙到傍晚,才把膏药摊抹在狗皮上,等到晚上把它们装进瓷盒里就大功告成了。陆漫擦了一点药膏在手背上,凉凉的,感觉挺舒服。

由于药少,也就能弄一小瓷盒。这个瓷盒是陆漫之前装香膏的。

陆漫刚洗完澡,姜展魁和姜玖以及旗长就来了兰汀洲。他们不仅要赖在这里吃晚饭,还要赖在这里住。理由是,明天要同陆漫一起去做客,姜玖要在这里把自己打扮漂亮些。

陆漫哭笑不得,现在这两个孩子黏她得紧,总是找各种借口跑来这里住,也只得答应。

王嬷嬷和柳芽等人一听他们要住在这里跑得疯快,尽心服侍着。

第二天清晨,陆漫一睁开眼睛,就看见姜玖睁着大眼睛看着她。

陆漫揉了揉她垂下的黑发笑道,“怎么醒得这样早?”

姜玖说,“玖儿早就醒了,不忍心叫醒三嫂,一直等着呢。”

陆漫好笑,孩子都是这样,知道要出去玩,头一天就开始惦记,觉都睡不好。

饭后,陆漫同灵芝就开始给小姑娘打扮。

穿上那套新衣裳,包包头上插了一支小小的玛瑙红鲤挂珠钗,还给她画了个淡淡的妆。

小姑娘漂亮得不像话,陆漫稀罕的捧着她的小脸猛亲了两下,逗得小姑娘咯咯直笑。

连姜展魁都不淡定了,瞪着眼睛直夸,“妹妹真俊,跟三嫂一样俊。”

陆漫穿得比较素雅,又化了个不浓不淡的妆容。即使这样,玻璃镜里的美人也是脸若桃花,眼若秋水,气质如兰,如画中走出来一般。

不是陆漫自恋,这张脸真的连她自己都欣赏不够。

两个小家伙自然又嘴巴抹了蜜一样夸着陆漫,特别是姜展魁,连“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陆漫笑道,“八爷的嘴儿这么甜,以后你的小媳妇天天都像吃了蜜一样。”

姜展魁认真地说道,“若我以后的媳妇没有三嫂好看,我也不会这样夸她的。”

陆漫正面教育道,“以貌取人可不好,若是心里美,更应该夸奖。”

姜展魁呵呵笑着没吱声。心道,不漂亮,我干嘛要娶她。

旗长知道主人不带自己去做客,都难过得落泪了。他们也没办法,这是去吃洗三宴,还是去内院,怎么能带这么凶的大狗呢。

姜展魁把它拴在院子里,又给了它两根卤猪骨头,哄道,“你也莫气,以后我找机会让三哥领咱们去山里玩。那里宽畅得紧,随你怎么跑都跑不到边…”

几人直接去了鹤鸣堂。今天休沐,几位老爷和世子爷、四爷、五爷又站在那里敬孝。

长公主看到这一大二小,笑眯了眼地说,“哎哟,就像画里走出来的三个人儿。小玖儿真水灵,展魁…”她忍下了想说的话,又叹了口气。

这个八孙子和三孙子长得像老二,而老二长得又最像驸马爷。看到姜展魁,就能想到老驸马小时候的模样。看到姜展唯,就能想到老驸马年青时的模样。连生气皱眉抿嘴的样子都像,可老驸马就是不拿正眼瞧他们。

第九十三章 作客

姜二老爷余光看看这一对儿女,特别是漂亮的小玖儿,虽然面上不显,目光也柔和了一些。

姜展玉更是笑得开心,低声对姜玖说,“二妹妹这身衣裳真好看,改天哥哥再给你买几样漂亮的首饰回来。”

姜玖跟姜展玉已经很随意了,笑着低声说,“谢谢五哥。”又扯着大蝴蝶结显摆道,“这身衣裳是三嫂帮玖儿设计的,玖儿也喜欢得紧。”

然后,又偷偷瞄了好几眼二老爷,见他没有看自己一眼,失望地低下头扭着手指头,眼里的喜气也淡了下来。

陆漫才弄明白,原来姜玖想把自己打扮得特别漂亮,不是为了作客,而是要给二老爷看。

这二货老爷,虽然看姜玖的眼里有了些温度,但小孩子哪里看得出来。自己的闺女,多看两眼,说句软和些的话能死人啊!

陆漫心里严重鄙视他。

她又跟老驸马聊了一会儿,见三夫人、姜九爷,还有大奶奶、宇哥儿来了才起身。和姐儿和敏哥儿太小,不宜带出去做客。大夫人、二夫人都有事,不去。

长公主一辆马车,三夫人和九爷一辆,大奶奶和宇哥儿一辆,陆漫同小兄妹一辆,再带着礼物和几车下人、戏子,在众多护卫的保护下去了谢府。

因为有最尊贵的长亭长公主,还因为陆漫救了谢大奶奶和孩子,所以他们一去便受到了众星捧月般地欢迎。特别是长亭长公主,虽然是女人,却是要走正门的。谢老爷子和在府里的二老爷、五老爷等男主子都亲自来到门口迎接。

没看到谢国公,长公主极是失望。说道,“谢国公添了个大胖孙子,都没回来看看啊。哎哟,国事重要,也要顾及身体不是。”

谢老公爷敞着大嗓门说道,“谢谢长公主的体恤。皇恩浩荡,让他担此大任。现在正值紧张时刻,他必须肝脑涂地,一心为国,方不辜负皇上的信任,救百姓于水火…”

说着,还向北拱了拱手。

老爷子一通慷慨陈词,长公主也不好再说别的,又夸奖了一番谢国公一心为国。

老爷子转头看看陆漫,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说道,“侄孙媳妇,哈哈,又看到你了。还是之前那句话,有事了,甭客气,尽管差人来找我,老头子欠你一个大人情。”

老爷子还挺精,当着长公主的面,他自不会说姜家的不是,话也说得很委婉。

陆漫屈膝谢过,笑道,“谢谢老公爷的厚爱,真若有事,晚辈自当相求。”

长公主嗔笑道,“孙媳妇有事,告诉祖母就行了,还需要来求谢老公爷?舍近求远了!”

陆漫抱着长公主的胳膊撒娇道,“祖母,多个熟人多条路嘛。”

长公主极是享受陆漫的撒娇,特别是在外人面前。

谢老国公哈哈笑道,“小丫头比你相公聪明,识进退。那小子,就像老姜,又臭又硬,喜欢自找苦吃。”

听到谢老头又开始埋汰姜老驸马,长公主不高兴了。笑骂道,“这么多年了,老公爷的嘴还是没有遮拦。我家老头子的脾气再臭再硬,还硬得过老公爷的臭嘴?”

长公主也厉害,说笑间,也回骂了谢老公爷。

老爷子是个聪明人,再挤兑老驸马,也不会直接跟长亭长公主对上。哈哈笑了几嗓子,说道,“长公主莫生气,下官是开玩笑哩。你这个孙媳妇像你,最是知书达理。”

告别这几个男人,她们坐轿直接去了正院,谢家大夫人领着几个女眷在垂花门口迎接。

谢大夫人又跟长公主表达了谢府上下的谢意,把陆漫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还说,“本来大郎要亲自上门致谢,但他军中事务太多,忙着回了军营。他说,他定会抽时间同老公爷一起去贵府向您和驸马爷致谢,谢谢你们讨了个好孙媳妇,在那么为难的情况下还救了他媳妇和儿子。”

长公主笑得极是开怀,说道,“国事重要,大郎客气了。”又笑道,“展唯媳妇是个好孩子,不说本宫,她祖父也极是喜欢她。”

陆漫说想去看望大奶奶和孩子,谢大夫人便让人带着她和姜玖去。姜展魁是男孩,不好进大奶奶的房间,就留在正院跟长公主等人在一起。

因为两家关系一直不太好,姜大奶奶同谢大奶奶虽然同是世子夫人,又是当家奶奶,却不熟悉,更不热络,所以也没有提出单独去看她。

陆漫走进谢大奶奶卧房,看到几个贵妇和三个姑娘坐在里面。

陆漫一去,斜靠在床头的谢大奶奶一下坐直了身子,向陆漫伸出手来,笑道,“陆妹妹,我一直盼着你呢。”

不是姜三奶奶,而是陆妹妹!这个称呼让陆漫倍感亲切和温暖,也一下子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

陆漫紧走几步,来到床边拉着谢大奶奶伸出的手,笑道,“杨姐姐今天瞧着好多了。”

既然人家都叫她妹子了,她也不能叫得那么疏离,她知道谢大奶奶娘家姓杨。

谢大奶奶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头上包着帕子,脸若银盆,清秀白皙。虽然脸色苍白,略显憔悴,但跟那天那个躺在床上等死的产妇判若两人。

坐在床头椅子上的那个中年贵妇笑着起身让座,还把陆漫按着坐下,坐去了旁边。

两人寒暄几句,谢大奶奶又介绍了屋里的几个人。那位让座的中年妇人是谢大奶奶的娘杨大夫人,另两个妇人是她的娘家弟妹,杨二奶奶,杨三奶奶。

那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是谢煜的妹妹谢姝,陆漫见过她,她就是那天取笑谢老公爷说小孩是小猪的那个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