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听了丁玉盈的问话,笑得更加眉目舒展,他伸出一只胳膊搂住她的腰说道,“我正要跟你说呢。皇上准备封我为和亲王,册封亲王的圣旨和册封亲王世子的圣旨会同时下,就这两天。以后,默儿会是和郡王,其他的儿子会是镇国将军。”

丁玉盈大喜,起身给宋明福了福,笑道,“我先恭喜和亲王爷了。”

宋明朗声大笑,起身抱拳道,“夫人同喜。”

两人正说笑着,外面传来下人的声音,“禀郡王爷,郡王妃,晚饭已经摆好了。”

丁玉盈怀孕,老和王妃极是欢喜,还免了丁玉盈的辰昏定省,让她满了三个月再去,还让他们两人在自己的院子里吃饭,宋默去陪她即可。

丁玉盈上午还是会去给老王妃请安,下午没去,晚上同宋明一起吃饭,饭后宋明再去陪老太太说说话。

丁玉盈的胃口一直不太好,喜酸,若是酸味大的菜还是能勉强吃几口。

每次她吃饭,宋明都会讲一些她喜欢听的甜言蜜语,或是她感兴趣的事,她听高兴了,不知不觉就能多吃一点饭。

丁玉盈皱眉看着碗里的饭菜,宋明又夹了一块胭脂鹅进她的碗里,说道,“雍城来了八百里加急,”

丁玉盈果真来了兴趣,问道,“姜三爷到了吗?”

她见宋明看着她的碗里,她赶紧夹了一块什么肉放进嘴里,又问,“他们什么时候出征?”

第七百二十四章 番外二·盈盈2

宋明看丁玉盈把那块肉吞下去,笑得扬了扬眉,又继续道,“姜大帅率领的五万铁骑已经于昨日到达雍城,与先期到达的五万铁骑汇合,会练一阵子兵,等待钦天监官员选好吉日就出发。”

古代人迷信,许多日子都要算过再行动,包括出征。钦天监也有官员去了,他们不光是算吉日,也会看天气。

丁玉盈又吃了一口饭,说道,“还好你没有去打仗,我不会有姐姐的那种牵肠挂肚。姜三爷走后那几天,姐姐的满面愁容我看到都心痛。”

爽朗的小媳妇难得皱起了眉头,宋明呵呵笑道,“除了开国的太宗,咱们大楚的皇家就没出过能带兵打仗的武将,我这辈子是没有那个机会了。”说完,又给她的碗里夹了两片松菇。

丁玉盈把松菇吃进嘴里,眼里充满了向往,说道,“若你真的能带兵打仗就好了,我才不会在家里傻等,我会跟你一起去策马扬鞭,上阵杀敌,当一对战地夫妻…”

她还想背诵几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忍住了。

宋明朗声大笑,说道,“真是傻话。我即使真的带兵打仗,也舍不得让媳妇去前线杀敌,又苦又危险。”

两人说说笑笑,丁玉盈居然吃了大半碗饭和一些菜,比晌午吃的多多了。

莫忧等下人见了,都喜不自禁。

饭后,丁玉盈由丫头扶着在院子里散步消食,宋明去了老王妃那里。

烛光下,丁玉盈做着一件男子的白绫跨栏背心。宋明的贴身衣物,她从来不假手于人。

突然,寂静的院子里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这是宋默的。

宋默笑得眉眼弯弯,一看就有什么喜事。小少年已经长到一米五几,俊秀的脸庞也越像宋明了。

他给丁玉盈行了礼,看看屋里的几个下人,欲言又止。

屋里的人很知趣地退下。

丁玉盈掏出帕子给他擦了前额的汗水,笑道,“听你父王说了那件事?”

宋默笑道,“嗯,父王说了,祖母高兴得直念佛呢。”张了张嘴,似乎有什么话不好意思说出来,脸涨得更红了。

丁玉盈问道,“默儿还有什么心事要跟母妃说?”

宋默想了想,还是鼓起勇气说道,“祖母想把我跟悦儿的亲事定下,可父王不同意,说我要以学业为重,等到我满了十五岁再去提亲。可是,”他抿了抿嘴,又说道,“谢开沛仗着他们两家离得近,几乎天天都去大长公主府玩。他说是看望干娘和俊哥儿他们,可我知道他是去找悦儿的…事情没定下来,我怕生变。母妃,你帮我跟父王求求情呗。”说完,还拉了拉她的袖子。

丁玉盈一直知道宋默有这个心思。他的确非常喜欢姜悦,但这种喜欢不是爱恋,他还没有成熟到那个地步,而是孩子之间的两小无猜。他如此着急定下亲事,应该是他一直以来对陆漫的依恋,想跟陆漫的关系更近一步,或者说让陆漫真正成为他的母亲。

而老王妃一直着急把这门亲事定,主要是对丁玉盈这个继母有所防范,希望宋默有个强硬的靠山。或许宋明知道老王妃的这个想法,才不愿意过早去提亲,这也是他对自己的一份信任。

丁玉盈暗叹,自己没有陆漫的那个本事,能把长辈哄得开开心心。跟老王妃相处这么多年,婆媳关系虽然不算坏,但也没有那么亲密。非常奇怪,在前世,除了爸爸和陆漫,她不愿意跟任何人打交道。活了两世,性格变得爽利了,也愿意与人相处了,可依然不善于跟中老年妇女打交道,也不讨中老年妇女的喜欢…

她看到宋默眼里的期盼,这孩子对自己这个继母是信任的,总算她这些年没有白付出。这件事她和陆漫曾经悄悄谈起过,做为现代人,她们都不赞成过早把两个孩子套劳,这对他和小姜悦都不公平。陆漫也喜欢宋默,说若他们长大后真的两情相悦,肯定愿意宋默当她的女婿。

她还不好说的是,谢开沛小盆友绝对不会跟姜悦有结果,谢国公和姜展唯是大楚朝目前最具韬略的将领,还都手握重兵。为了让皇上放心,两家也不可能联姻。

丁玉盈不能跟他说真话,只得把宋明抬了出来,为难道,“你父王的话,母妃也不能忤逆。”见宋默失望不已,又笑问道,“我和你大姨的关系好不好?”

“当然好了,任谁都知道,你们比亲姐妹还好。”宋默有些纳闷,母妃怎么问这种问题。

丁玉盈又笑道,“我们这样好,我的话她肯定听了。放心,在你满十五岁以前,我不让她给悦儿定亲。还会时时提醒她,选女婿的时候一定要把我家默儿排在最前头。”

这虽然是下下策,但目前也只能这样了。宋默又作了个揖,说道,“谢谢母妃。”

母子两个闲话几句,宋默才心满意足地走了。

宋明回来,丁玉盈跟他说了这事。

宋明哈哈大笑,“那小子倒聪明,还求到了你这里。”又道,“你不能食言,一定要把我儿子的未来岳母看住了,不能让她招别的小子当女婿。”

说着,他的手伸了过来。嘴里还说道,“你这里大了不少。是胸罩加厚了,还是那里又长肉了?”

丁玉盈拍了一下他的手,嗔道,“讨厌!若你忍不住,我贤惠些给你找个通房丫头?”

宋明收回手摸了摸鼻子,说道,“咱们满府上下,别说年青丫头,就是母蚊子,都不敢往我身上扑。”见丁玉盈斜眼瞄着他,又笑道,“当然,就是她们往我身上扑我也不会要。”

第二日晚上,皇上册封宋明为和亲王,册封丁氏为和王妃,册封宋默为和王世子的圣旨就来了。

宋明一直得太上皇和当今皇上的喜爱,又因为他在打击赵氏一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皇上早就想封他为亲王。只不过皇上对宗室的这个封赏比较慎重,又等了一年多,才册封。

番外三、盈盈3

和王府的风头一时无二,送礼恭贺的勋贵大族挤破了门坎,两天后王府还请了一天客答谢。

几天折腾下来,丁玉盈便有些不好,夜里突然见了红。宋明吓坏了,连夜让人去请陆漫。

陆漫得知消息也唬了一吓,赶紧坐马车去了和王府。来到正院,刚到侧屋,就听见珠帘另一面宋明着急的声音,“…盈盈莫难过,这孩子若实在跟咱们没缘分,咱们以后再努力…”

丁玉盈的声音,“呜呜呜…你怎么能这样说,你这哪里是开解人,明明是在给我添堵嘛…”

又是宋明的声音,“是,是,是我不好,快别哭了,你哭成这样,我难受…”

门口丫头禀报的声音他们两人都没听到,还在诉说衷肠,陆漫已经走到了床边。

她见宋明坐在床边没有让自己的意思,提醒道,“和王爷,请让让。”

宋明才反应过来,赶紧松开拉丁玉盈的手,起身站去一边。

陆漫坐下给丁玉盈摸脉,丁玉盈又拉着陆漫的手求道,“姐姐,你一定要救救我肚子里的孩子。她是个闺女,我们已经在梦里见过面了,可爱极了,还叫了我‘妈妈’…”

陆漫制止她道,“不要激动,不要说话,好好躺着。”

丁玉盈上辈子身体就特别好,自从陆漫认识她只得过一次感冒。病少的人一旦得个病可不得了,就是一个小小的头痛,她都以为脑子里长了肿瘤,吓得抱住陆漫大哭。这辈子丁玉盈之前依然没得过什么病,这次疑似小产是她前世今生的第二次“生病”。

陆漫诊了脉,脉向不稳却没有大毛病。又问了出血量,内裤上只有两三滴。

陆漫松了一口气,宽慰道,“放心吧,孩子无事。”

丁玉盈又问,“不会残疾吧?”她前世的一个同事,因为怀孕时见了红,孩子生下来一只眼睛没有瞳仁。

陆漫道,“不会。胡思乱想什么呀。”

陆漫留在和亲王府一整天,亲自给丁玉盈施了针,开了药,命令她静养一个月。还把小南留下来给她当保健护士,直到她生完孩子再回东辉院。

怕丁玉盈不听话,陆漫又跟宋明说了一些注意事项,让他把天生好动的丁玉盈看好。

宋明不仅嘱咐下人要看好王妃,他自己上衙也是迟到早退,还装病请过假,恨不得天天把丁玉盈拴在裤腰带上。

陆漫每隔几天就会去和王府给丁玉盈检查一下身体,还好她的各方面情况都不错。

一晃到了九月初,丁玉盈的预产期就在这几天。

陆漫不好在王府里长住,就派绿绫住过去。

九月初五晚酉时,丁玉盈开始发作。绿绫、小南,还有两个接生婆赶紧把她送进产房,又让人去通知陆漫。

等到陆漫急急赶紧到和王府,还没进产房,就听见屋里传来嘤儿的啼哭声。

从发作到生下孩子,不到一个半时辰,丁玉盈这辈子的福气不是盖的。

陆漫几步冲进产房,绿绫已经给孩子剪了脐带。笑道,“王妃,是个闺女,姐儿漂亮极了。”又道,“王妃的梦真准。”

她把孩子抱过去给丁玉盈亲了亲,笑道,“跟娘亲挨挨。”

小家伙的小脸挨了挨丁玉盈的脸,立马即止住了哭,还伸了伸小粉舌头。

丁玉盈看到孩子,眼眶都温润了,哽咽道,“姐姐,你看看这孩子,真的很像‘我’呢。”

她口中的“我”,是指她前世。

陆漫已经净了手,接过孩子看了看。孩子长得一点不像这一世的丁玉盈,有些像宋明,还有些像前世方盈盈小时候。

有些事真的说不清道不明,这就是缘分吧。

陆漫也是喜欢得不行,亲手把孩子洗净,过了称,六斤九两。用红绫包被包好后,交给等在屋外急着抱孩子的老王妃。

老王妃喜笑颜开,“我没有福气生闺女,可我儿媳妇生了闺女。”

宋明在一旁急得不行,伸了几次手想抱一抱孩子,可老王妃就是不给他。见孩子咧开小嘴哭起来,又交给乳娘,说道,“孩子饿了,快给她喂奶。”

孩子被乳娘抱去侧屋喂奶,宋明极是沮丧。见丁玉盈被收拾好抬进了另一间屋,他又赶紧跟了进去。

孩子取名为宋芳芳。这个名字当然是丁玉盈起的,有纪念意义。

老妃觉得名字不太好听,可宋明坚持,说期许孩子将来言芳行洁,芳华绝代。

芳姐儿洗三那天,陆漫一家,还有长公主和老驸马都去了。

彥哥儿一见芳姐就喜欢上了,闹着让她给自己当小媳妇。

众人笑得不行,丁玉盈还真听进去了,想着以后要多培养培养两个孩子的感情。古代大家庭里的门道多,恶婆婆也多,陆漫给女儿当婆婆她放心。

添完盆,皇上的圣旨就来了,封宋芳芳为芳华郡主。

众人又是恭贺声不断。

晚上,丁玉盈见宋明从净房里沐浴出来,口不对心地撵起了人,“你不要住在这里,婆婆会不高兴。”

宋明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住在这里的小书房,谁说我跟媳妇住一起了?”说完,扫了一眼屋里服侍的人。

几个下人赶紧屈膝道,“是,王爷的确是住在小书房。”

丁玉盈抿嘴笑起来。宋明跟姜展唯一样离经判道,无视这个时代的礼教,只是他隐藏得要更深一些,考虑得周到,也讲究方式方法,当然还有他与生俱来的身份。所以,自己远没有陆漫活得辛苦。

下人吹灭了烛,才退下去。

秋夜的星光格外灿烂,明亮的清辉透过厚厚的纱帘,把屋里照得蒙蒙胧胧。

丁玉盈的手被宋明握着,暖暖的。她侧头看了一眼宋明,嫁给他这么久,已经习惯了他守在身边。有他在,她就安心,甚至连睡觉都踏实得多。

自己今生何其有幸!

之前,她一直以为自己穿越到这个世界,是因为她看到陆漫的灵魂,来找陆漫的。现在才知道,她是通过陆漫来找这个男人的。

想到这里,丁玉盈伸过头亲了宋明一下。

宋明没有睁眼睛,把她的小胖手握得更紧了。

番外四、玖儿

景仁四年正月。

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灰色的天空更阴沉了。穿着素服的姜玖久久站在廊下,眼圈红红的,手脚已经冻麻,可还是不想回屋。

陪她在冷风中站了许久的罗嬷嬷再次劝道,“姑娘,回屋暖和暖和吧。若八爷回来,丫头会来禀报的。”

姜玖也实在冷极了,刚要转身回屋,就见丫头蜜饯跑了过来,“二姑娘,八爷回来了。”

姜玖听了,急步下了抬阶,向竹轩快步走去。

从晨轩去竹轩要经过正院。正院里静悄悄的,陆漫领着几个孩子去了何府,刘惜蕊的二儿子何荣今天满月。

旗长大前天死了,东辉院的人都极其难过,也包括老驸马和姜悦。姜展魁和姜玖没有心思去喝满月酒,陆漫母子几人却不能不去。

今天早上,姜展魁带着旗长的尸骨去了京郊沙平县西北坡村,把它埋去那里的后山,三哥就是从那里把它抱出来的。一起去的还有豌豆黄、黄豆豆、豆圆圆、酥心糖,豆圆圆是黄豆豆的儿子,豌豆黄的孙子。

本来姜玖也想去的,陆漫和姜展魁都不同意。天太冷,路上不好走。

姜玖来到竹轩,厅屋里蹲着三豆一狗,姜展魁怀里还抱着一只小狗。小狗土黄色,长得有些像旗长,可爱极了。

姜展魁举着手中的小狗,笑道,“这是郑大哥送我们的,是旗长的侄孙子。我给它起了个名,叫把总。”其实他更想叫它将军,怕别人说他有侮辱将军之嫌,还是起了个低级军官的名称。

姜玖接过把总,把总比三豆的体形大些,好像刚刚断奶。它喜欢香香的小手,伸出舌头舔了舔,被顺了毛后更舒服了,又眯了眯眼睛,叫了几声。

姜玖的心情似乎也好过多了,说道,“长得像旗长,以后肯定会跟旗长一样威风。”

姜展魁点头,又说道,“我和郑大哥把旗长埋在山里的一棵松树旁,还做了记号。那里风水好,风景好,等到春天我领妹妹去,再在小坟边上栽些花,以后…”

后面的话他没好说出口。他看看蹲在那里冥思的豌豆黄,它已经有些老迈了,不愿意再出去野,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窝在三嫂的身上。因为今天要去埋旗长,所以才跟了出去。以后,家里的动物们死后就都埋在那里。

两人正说着,就听见外面热闹起来,是陆漫一家和老驸马回来了。

老小孩子听说家里又来了一个新成员,都冲了进来。打头的是老驸马,紧跟着俊哥儿和彥哥儿,再后面是悦儿牵着快急哭了的雪儿,陆漫走在最后。

看到那条小狗,陆漫恍然,真的跟当初的小旗长一模一样。

吃过晚饭后,老小孩子又去竹轩看把总,怀抱豌豆黄的陆漫把姜玖和姜展魁叫去了上房,嫁妆已经基本准备好了,单子也理好了。

姜玖五月二十出嫁。夏起光三年前已经考上了举人,为了保险起见没有参加第二年的春闱,准备明年再考。

姜玖接过厚厚的嫁妆单子,里面有当初分家时给她准备的嫁妆,包括这些年的出息,有三万多两银子。哥哥嫂子还另送了四万多两,加起来总共八万两银。

她感激地说,“谢谢嫂子。”

几人正说着,院子突然传来突兀的跑步声,以及叫喊声,“三奶奶,三奶奶,不好了…”

陆漫几人起身出去问道,“什么事这么急?”

那个婆子说道,“太上皇驾崩了,大长公主晕过去了。”

几人都唬了一大跳。

陆漫把豌豆黄塞进姜玖的怀里,说道,“我现在去鹤鸣堂,你们让人把家里重新布置一下,再换上素服。把老驸马安抚好,让他住去竹轩…”

陆漫边说边向东小门走,樱桃拿着斗篷追了上去,绿绫等人又拿着医药箱随后赶去。

近几年,太上皇的身体一直不好,随时有驾崩的可能。

姜展魁和姜玖对望一眼,知道姜展魁准备今年秋天考举人是不成了,秋闱肯定会延后。姜玖的婚期在五月,还是能够如期举行。

五天后,又传来一个震惊朝野的消息,以大楚为盟主的多国联军取得了全面胜利,占领了于孙国,斩杀了于孙国的国王及其儿子和兄弟。若是善后事宜顺利,今年秋就能搬师回朝…

已经快死了的长亭大长公主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竟然又活了过来。本来府里已经准备好要办丧事了,姜玖的婚期也不得不推后了,这真冰火两重天哪。当然,高兴也只能心里高兴,不敢表露出来。

长公主虽然没死成,但身体已经垮了,绝大部分时间躺在床上。

陆漫一直在鹤鸣堂服侍大长公主,很少回东辉院。姜展魁去了国子监,东辉院就是姜玖管着侄子侄女,还有老孩子老驸马。

天气渐热,草长莺飞。人们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大长公主的身体也好多了,姜玖的婚期也在悄然临近。

五月初六,夏家送来了聘礼。夏家虽然清贵,但到底不像勋贵世家富得流油。聘礼大概有一万多两银子,陆漫又把能带走的都加进了姜玖的嫁妆里。

五月十八,从早到晚,安静的晨轩一片喧哗。添妆的,看望姜玖的,络绎不绝。连从来没有屈尊来过晨轩的二老爷夫妇,都一起来了。

二老爷说了一堆如何孝敬长辈、服侍好夫君的话,又给了她一张两千两银子的银票。二夫人几乎没说什么话,她知道,自己这个母亲的话将会由陆漫来说。

当晨轩彻底安静下来,已经戌时初,陆漫来了。

“嫂子。”

姜玖起身,走过去拉住陆漫的手晃晃,像小时候在跟嫂子撒娇。

望着姜玖红红的眼圈,陆漫的鼻子酸酸的,她也舍不得这个自己从小带大的妹妹。本来想说,想家了,就多回来走走。但想到夏家是个大家族,她嫁过去的行动肯定没有那么自由。又改口道,“你嫁去夏家后,我们换着去你家看你。”

陆漫把姜玖拉着坐下,又嘱咐了一番如何在大家族中过好自己的日子。这些话,陆漫之前教了姜玖许多次,现在又郑重地讲了一遍。

最后说道,“不管如何,你做到该做的了,若还要受气,不要自己忍着,让人带信回家。”又嘱咐了罗嬷嬷和丫头们一番。

哪怕夏家是陆漫寻了好多人家才找到的,她还是不放心。

姑嫂两人说到戌时末,陆漫便要走了。她示意了一下,下人们都退了下去。

长嫂如母,陆漫要对小姑娘进行“性教育”了。

她把一本这个时代通行的婚前读物交给姜玖,说道,“晚上好好看一看,明天不要害怕,放轻松便不会那么疼…”

做为一个现代灵魂,陆漫似乎也只能这么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