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要说下去,唐氏己经冷笑起来说:“她有病,服待不了你。你放心,我会上心安排人。母亲身边有两个丫头,她们做事一向仔细。

平常大爷空时,也喜欢和她们说一句两句话,我跟母亲去说一说,就成全你们彼此的心意,我们这一房也应该有两个妾。”

苏镇磊睽大眼睛瞧着她,他不相信他听到的话,却见她转身就走了。

第十九章 求

苏镇磊先是傻眼看着人走了,过后,他心里有些暗喜起来,唐氏的心里面,还是有他,只是她妒心重。

苏镇磊认为唐氏只是跟他说说而己,单单丫头一人,她就和他斗气这么久。

苏镇磊想着寻机会要让唐氏下楼梯来,他会跟她说,他并不想纳妾,就是丫头也是一个意外。

他们夫妻就此和好如初,日后,也别这样一年两年的生气不理人,他们还是跟从前一样的好好过日子。

只是这一次唐氏执意要做一个贤良的女人,她转身去寻苏家老夫人说话。

她很自然的打量苏家老夫人身边的两个丫头,她们年纪都不小了。

此前,唐氏就听苏家老夫人提过,她有心为两个丫头寻找合适的人选,只是两个丫大都舍不得苏家老夫人,执意要在她身边多服侍几年。

唐氏刚刚跟苏镇磊说那样的话,完全是神来一笔。如今她坐在苏家老夫人这里,心思却微微一动。

那人算计了她,她先前是伤心愤怒而无心去处置那人。当然也有她舍不下苏镇磊的心思,今天,她和他直面过后。

唐氏发现她变了,她面对他的时候,竟然不愤怒不生气,就是提及为他纳妾的时候,她以为她会心如刀割般的疼,则不料会那般的平静。

苏家老夫人瞧见唐氏舒展开去的眉头,她心里轻舒一口气,儿子儿媳不合,她在一边瞧着也心累不己。

如今她瞧着唐氏明显心情不错,她笑着说:“你刚刚自我这里走后,在路上,遇见了什么好事,这才回头来我这里。”

唐氏笑瞧着她,说:“母亲,我在路上碰见了大爷,我们说了话。”

苏家老夫人听她的话,她喜过之后又惊诧不己,儿媳妇在此前明明是抱有一种夫妻生死不再往来的态度,她这么快就想通想明白,她能把心思回转过来,两人就能好好过日子。

苏家老夫人欣慰不己,她含着泪,笑着连连点头:“好,你和磊儿夫妻两人,日日好好的过日子。”

唐氏颇有些感叹的说:“母亲,以前是我心眼小,误以为大爷会是特例。如今我想明白过来,男人重色,是男人本色,大爷自然一样。

我身为他的妻子,要事事为他着想。妾,是什么?那是为我解忧分担服侍大爷的人。

只要进来的妾,她们安守本分,大爷欢喜,我一样也会欢喜。”她一边说话,一边抬眼去看两个丫头的神情,见到她们面有娇羞欢喜神情。

唐氏在心里冷冷的嘲笑起来,幸好,她没有执迷不悟下去。她想起娘家人对她的关心和惦念,她庆幸之后,更加不想牵累娘家人。

唐氏的嫂子悄悄透过话来,唐氏如果实在不想在苏家度日,她可以和离归家。日后,嫁与不嫁,都由她自己去选择。

唐氏却再也不是那个不知事的人,她的天真无忧,葬在苏镇磊隐瞒之后,又护着那的情形下。

唐氏仔细的想过,在苏家,她是嫡长媳妇,苏家老大人夫妻都是公道人,她们婆媳又亲近,苏家老夫人在那事情发生之后,不管明里暗里面,都偏帮着她。

唐氏想着她己经有儿有女,她的年经不小了,这个世间,不知多少女人,她们过的日子不知她,还不是一样安然过一生。

苏家老夫人听她的话,她心里的喜意淡了许多,她瞧着唐氏面上释怀神情,她心里有了浅浅的悲意。

她的长子明明对妻子情深意重,可是伤起妻子来,一样手不曾软过。

苏家老夫人想着长子后来做下来的事情,她心里反而觉得唐氏这样也好,她早日释然,日子一天天,也能平静的过下去。

苏家老夫人顺着唐氏的眼神望过去,瞧见那两个丫头的神情,她的心里不喜起来,她的好意,让人白白掷在地上污了。

唐氏转头笑瞧着苏家老夫人说:“母亲,你一向很会调教人,你瞧,大爷身边如今无人服侍,你就赏大爷两个妾吧。”

两个丫头欢喜不己,她们又心里着急不己。苏家老夫人一心一意想着把她们嫁出去做正头娘子,挑选的那些人家里穷苦不己。

两个丫头宁愿不嫁,也要守着苏家老夫人身边,过现在这种衣食无忧的日子。

她们心里自然希望苏家有那位老爷,能够相中她们,能把她们要过去做身边人。

现在她们听见唐氏的话,哪怕知道万一成事之后,苏家老夫人会不喜,她们都想捉住这个万中选一的机会。

她们悄悄抬眼瞧一瞧唐氏,两人很快低垂眉眼,装出非常听话乖顺的样子。

苏家老夫人瞧见两个丫头的反应,她脸上有明显失望神情,她的心里冷笑好几声,不识抬举的人,不知好坏,是怎么也扶不墙去。

苏家老夫人无心在她们身上继续花心思下去,她笑着提醒和暗示唐氏说:“玉儿,房里多两个人,就会多许多的是非。”

唐氏笑着说:“只要母亲不偏心她们,她们又听话不多事,我这一房自然安稳。”

苏家老夫人见唐氏执意要给房里添人,她无心再多事去反对。苏家老夫人觉得经过事情的唐氏,日后处事不会再那样温厚有余,杀伐之心全无。

现在的唐氏,反而有些担得起事情。苏家老夫人笑着跟她说:“你只管放心,出了我的门,就不是我的人。她们即然选了那条路,自然要明白,我们之间主情意也终止在那日。”

唐氏微笑起来,有苏家老夫人的话,她还会拿捏不住两个妾室吗?

两个丫头快速交换眼神,她们有心想说话,可是又不敢出声。

苏家老夫人此时跟唐氏说:“玉儿,芷儿大了,不用你日日守着她。我如今精力不如从前,这两天我交一些事情给你。”

唐氏欢喜起来了,她笑着说:“我听母亲的安排。大爷身边的妾,我也听母亲的安排。”

苏家老夫人叹息着说:“不急,慢慢来。做妾,这种事,也要让人好好的想一想。”

两个丫头急了起来,夜长梦多,苏家大老爷这些年下来,身边只有一个送上门来的丫头。

两人娇羞不己的说了,苏家老夫人叹息之后,决然成全她们,也直言主仆情意就到此为止,日后,她们寻上门来,她也不会理会她们,哪怕是他们的生死大事。

第二十章 只要她

傍晚,苏镇磊回来,他的神色里面,满满的期盼神情。

只是等到他听说,苏家老夫人赐给他两个妾,唐氏己经把新房安排妥当。今夜明夜,他可以连着做新郎,他的脸色微微的发白。

他距离那个院子,己经那么的近。这一时,他却怎么也抬不起脚步,只能遥望那一处。

苏镇磊去了主院,苏家老夫人听了他的寻问,她笑了起来说:“原来你对那丫头这般的上心,竟然不愿意身边多两个体贴人。

我的儿子,原来对那个丫头,这般的情痴。你不愿意收人,我会跟玉儿说明。这两个丫头,她原本己经喝了她们敬过的茶。”

苏镇磊怔忡的望着苏老夫人,他眼里迷茫神情,让苏老夫人心疼之余,她又感叹不己。

在唐氏亲口提出为苏镇磊纳妾之后,苏老夫人便瞧得明白,儿媳妇侍儿子不复从前。

将来他们夫妻就是有机会覆水重回,唐氏也不会再毫无保留的对待苏镇磊。

她的态度,同时决定了唐家人对苏镇磊的态度。苏家老夫人觉得苏镇磊的心里不是不明白,他只是坚信唐氏这一生只能有他。

当苏镇磊接受两个妾之后,他又从外带面带回来几个女子,唐氏非常爽快的接受了她们的敬茶。

最后,那个庶长子病亡,那个丫头病重,唐氏派身边人知会苏镇磊,她愿意成全他的心愿,提那个丫头为妾。

苏镇磊拒绝唐氏的好意。唐氏后来听人传说,苏镇磊跟那个丫头说:“你误了我,而我更加误了自己。

如果有来生来世,我们永远不相逢不相识。”

唐氏听了传言之后,她竟然微微的笑了起来。那两个人,到底是谁误了谁,她的心里,对此,连波纹都不曾起过一丝。

苏镇磊有了庶女,唐氏按规矩对待。那时节,己变成苏镇磊回避面对唐氏,他不想直面那个待他越来越淡然的妻子。

那个丫头没有了,苏镇磊让人处置妥当,他亲自知会唐氏。她淡然开口安抚他:“你别太过伤心,日子总要过下去。”

苏镇磊看着她,好一会说:“我不伤心。”唐氏听后,她不在意的点了点头。

如今苏家老夫人把大半内宅事务交给她,从早到晚,有事可做,又有三个孩子,苏镇磊对她来说,早己经没有那么重要。

苏镇磊办心了半天,说:“你当年就是那么想,日子总会熬下去?”

唐氏愣一会,她明白他的话。她笑了起来说:“那时,我太年轻,心眼太小,才会那么的看不开。

换到我现在的年纪,我自然分得出轻重,也会感恩大爷那时候对我的关怀。”

她一脸感叹年轻时太傻的神情,让苏镇磊瞧得什么话,都不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

他那时候的想法,此生只会成为她心里的结。他唯一想倾述的人,事隔多年之后,她完全拒绝听他的解释话。

苏镇磊又有好些日子不见唐氏,而她则象是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

只是唐家人无法接受唐氏这种生活状态,她这么年轻,就过这种守活寡的生活。

唐氏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和离再嫁,二是夫妻在一起,再生几个孩子。唐家人希望唐氏选第一种,有唐家人的倾力扶持,她还是能再嫁得好,只是要远嫁。

唐氏心里纠结不己,苏镇磊听到风声,他跑来跟唐氏说:“玉儿,我们和好吧。”

唐氏瞧着他,微笑着说:“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坏过。”苏镇磊瞧着她的神色,只觉得,这几年,他变了,她也变了。

他脸色变了变,他神色严肃说:“那你别起不好的心思,否则,我宁死,也不会成全你的心思。”

唐氏瞧着他苦笑起来,说:“大爷,我年纪大了,孩子们也大了,我还能起什么心思。你只要给我和孩子们应该有的身位和地位,我会全心全意侍你。”

苏镇磊只觉得心里苦浪翻腾不己,他无数次想跟唐氏说:“玉儿,我想回家。”

然而他心里的那个家,门,早己对他关上了。他如今想回到唐氏的身边,他想和她还来及重建一个崭新的家。

苏镇磊纠结好一会后,低声说:“玉儿,我不想再住在书房了。”

唐氏那有不明白他的意思,她笑了笑,说:“可是她们几个房里差了东西,让大爷睡得不舒服?

我一会招她们来问一问,总要让大爷有几个舒适的住处。”

天下乌鸦一般黑,唐氏己经绝了再嫁的心思,可是她一样不会去跟几个妾去争什么男人。

唐氏在心里轻叹不己,她当年因苏镇磊喜而喜,因他悲而悲。如今,不管他如何曲折的表达心意,她的心,泛不起一丝的喜意。

苏镇磊面对唐氏,他还能強自镇静面上的神情。等他独自面对苏家老夫人的时候,他面上露出近乎崩溃的神色。

“母亲,玉儿对我,再也没有从前那种情意。我对她从来没有变过心,她为什么对我会变了心?”

苏家老夫人听着他的话,她不管活到多大的年纪,都永远闹不明白男人们脑子里的条条道道。

苏镇磊怜惜体谅了那丫头的不容易,他相继纳了好几个妾,与她们分别生了庶子女。

这几年,他们夫妻关系名存实亡,这是众人知道的实情。除去苏镇磊之外,是没有任何人,会认为他对唐氏还能有几分情意。

唐家派人来探他们夫妻的意思,就是不愿意唐氏继续过这种心苦的日子。

苏家老大人自然是希望长子能有一个圆满的家,他坚决的态度,让中间人瞧得太清楚。

苏家老夫人相对而言,还是有缓和的态度,只是她一样坚持,唐氏只能在苏家,才会有自在的日子。

这样的消息,苏家老夫人默然无语,而苏家老大人佷快寻长子说话,要他为了孩子们的末来着想,他也要想法子留下唐氏。

苏镇磊是从来没有想过,原来唐氏还能有別的选择。他震惊之后,他坚决说:“父亲,这一辈子,我只要她当我的嫡妻。”

第二十一章 顾及

苏家老大人听苏镇磊的话后,他深深的瞧他一眼。

这几年,苏镇磊不曾踏足唐氏的居处,他流连于几个妾室之间。苏家的人,皆知他们夫妻失和离心。

苏家老大人对此不曾出过声,只要长子不宠妾灭妻,房里的事,他一个做父亲的人,也不能押着他去行事。

现在,苏家老大人瞧出苏镇磊侍唐氏,还是有好几分真情。可过去的那几年,他实在没有瞧出他对他妻子还有几分情意。

苏家老大人的惊诧眼神,苏镇磊直接感受到,他羞愧的红了耳朵。

这几年,他一直故意侍唐氏不太好,其实内里,他还是关心着唐氏。苏家人几乎人人以为唐氏失了他的心,只是唐氏是他的嫡妻,才能安然生活在苏家。

男人是一个女人在夫家生活的支撑,唐氏在苏家的日子,这几年也只有面上的浮光,也幸亏苏家老夫人一直相信支持她。

就是这样的情况,也免不了私下里的那些传言与不屑,唐氏在苏家内里日子过得并不容易,只是她有儿有女,谁都动不了他的位置。

这几年,苏镇磊心里暗藏着秘密,他一直默然盼着唐氏主动来他面前示弱,等着她为了他身边的那些女人们,来跟他吵闹,他能借机与她恢复住来,慢慢也能等到她在他面前柔情相向。

有些事情,是他故意做给唐氏看,只是唐氏瞧见后,她也是一脸淡然平静态神色。

唐这样漠视他的神态,让苏镇磊悲愤之后越发的往死路上作下去,他更加努力在表面上待妾室们亲近。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等到那个丫头和那个孩子没有了,其突他的心里暗舒一口气,他认为,他跟唐氏可以重新再来。

只是他有这个心思,唐氏则对他是绝然放手。她笑对他身边添了一个又一个的妾室,她不曾有过妒意,更不曾生气。

直到这时候,苏镇磊也能感觉到唐氏对他完全的放弃。

她的生活里面只有孩子,她把她的生活独立在他生活之外。

苏镇磊暗自心急起来,他从来没有想过他和唐氏之间,有一天会走到相见不相识这种地步。

他们曾经是世上最亲近的人,如今两人纵有机会面面相对,却有种遥遥天涯的感觉。

苏镇磊是不会放唐氏离开,他对她是用了真情。他对别的女人,从来不曾动过真心,都是在逢场作戏。

这几年,他浪过放纵过,可是他从没有从中能得到几分的快乐,反而,那心一天比一天觉得空落无比。

他怀念和唐氏初婚时,夫妻伉俪情深,那时,他们是快乐的。他再也不想跟唐氏赌气,而一次又一次将就自己进那些女人的房。

他和唐氏之间,己经有了很深的隔阂,她对他,无忧又无喜。他们之间,有接触也是因为孩子们。

苏镇磊面对苏家老大人质疑的眼神,他的那些解释话,再也说不出口来。

他细想自己做过的糊涂事,他自个心里都会鄙夷自己的品行和担当。

女人,现在还是自己的,而将来,有儿有女,她能去哪里?

只要他的父母不应承唐家的要来,直接以长辈身份压制他做下决定,他是不管如何也会保住自己的女人和自己的家。

苏家老大人原本就觉得唐氏为人大气处事妥贴细致,唐家的家风良好,家里人皆懂进退规矩。

这样的一家人,他们上下拎得清世事,实在是一门需要常走动的姻亲。

苏家老大人想到唐家以前侍苏家的亲近,越发觉得苏镇磊的不长进,叹息着,他的仕途艰难,对他其实是一种保全。

苏家老大人答应苏镇磊的要求,他绝对不会应许唐家人,就这样的拆散一个家的请求。

苏家老大人语重心长跟苏镇磊说:“你有心留人,至少要在明面上做一些事来,让唐家和唐氏看到你的诚意。”

苏镇磊眼睛明亮起来,他瞧一眼苏家老大人,立时明白,在这方面给不了好意见。

苏家老大人是不屑花心思在男女感情上面的大男人。这一辈子,他对苏家老夫人从来就没有培养出来深厚感情,他对她,更多是敬重是尊重是体谅。

当然苏家老大人对别的女人,他一样也是没有用过多少的感情。正是因为他对女人们的态度端正,他的后院清平安乐。

苏镇磊觉得还是去寻苏家老夫人说话有用,他匆匆忙忙赶到主院,恰巧苏家老夫人这一会很是空闲。

苏家老夫人听了儿子的一番话之后,她眼带审视神情瞧着他,说:“磊儿,玉儿现在生活平静。

你别一时心血来潮的哄了她,过几日,你又厌了她,那你要她该怎么办?那时候,我们两家不成仇都不行,最可怜的是孩子们,他们要夾在大人们中间为人处事。”

苏镇磊一直知道他母亲和妻子婆媳关系亲近,他以为苏家老夫人会欢喜,他现在愿意顺从心意,他不怕低头弯腰也要和唐氏和好如初。

他辩论说:“母亲,父亲都赞同,我和玉儿重新来过。你一定愿意也支持我们夫妻能和美相处。

如今我和她,就差一个相劝的中间人。”苏镇磊又挪了挪坐位,距离苏家老夫人近了。

“你是怕玉儿执意要和离,另外再嫁他人。你是宁愿此生不碰她,也容不得她重新过上受夫婿爱重的好日子?”

苏家老夫人的话,让苏镇磊直接低声嚷嚷起来:“是我不愿意碰她吗?是我稍稍接近她,她就是一脸我很脏,她嫌弃的神色。

哼,她想出苏家,我就是死也不放手。这么多的男人,一样有妾室,夫妻还能和美过日子。”

苏家老夫人在心里暗叹好几声,苏镇磊的话没有错,只是他面对的是,唐玉的确倾尽所有的爱过他。

如今,唐玉不爱了,她放下。却换成苏镇磊放不下,他经过那些女人之后,方发现他最爱的人只有唐氏。

唐氏跟苏家老夫人交了底,她只要能在苏家活下去,公婆慈爱支持她,她没有那些外心,就守着孩子们过下去。

缓过十年,她的孩子自立了,她更加不用多去顾及苏镇磊的想法。

第二十二章 和好

苏家老夫人此后出手清理大房内宅事务,苏家一直流传说是她受唐家所逼不得已的行事。

苏镇磊的心里明白,那是母亲因为他的请求,而不得已只能出这么一次手。

唐氏自然明白唐家是绝对不会干涉苏家的内事,唐家的人,此时都有些盼着她能归家去。

这些年,苏家老大人得罪了不少的人,而苏镇磊的前程,已经不用旁人来说什么,就是唐氏这个内宅女人,都看得出来,他能提升的空间太小。

唐氏从来不会因为男人的仕途艰难什么的,而小瞧了任何的人。

她只是不太耐烦去和苏镇磊相处什么,两个大的孩子教育问题,是让她特别上心的事情。

她就是不喜苏青芷,可也不会就这样放手不管她。只是那个孩子的性情,在她的眼里,总是显得阴沉了一些。

苏青芷如果知道唐氏对她有这种评价,她一定会三呼冤枉。

唐氏每一次瞅见她,都是一种类似看见苍蝇的神情。

苏青芷又不是真正的孩子,自然不会更加的去做让她讨厌的事情。

苏青芷在唐氏的面前,她很自然的收敛起性格里面那活跃的一面。

苏家老大人夫妻表现出来的诚意,而用是多年不去唐家的苏镇磊,这一次,他又亲自去唐家表明了心意。

唐家早已听唐氏说明了心意,如今只不过顺水推舟默认下来。

唐家的人,对苏镇磊很是有些不些不屑,哪怕听他说了,他的心里面其实一直有妻有子女,唐家对他一样没有多大的信心。

不过,唐家的人,这一次,愿意这般让步,也是跟苏家老大人和苏镇磊达成一致的目标,将来唐氏所生儿女的亲事,一定要经唐家人订可之后,方能定下亲事。

唐家人是不信苏镇磊一再许下的诺言,只觉得他只有一时的诚意。

当年他来求娶唐氏的时候,年轻而羞涩的他,那时也表白了许多诺言。

时光才几过光华,他却变成早忘记诺言的人。

唐家的人,只要唐氏能过下去,他们也不会去多理苏家的事情。

他们只是生气苏镇磊表现出来的态度,那种得意都张扬在面上,好象唐氏只能依着他生存一样。

苏镇磊经这一次的事情之后,他的心里放明白过来。

再说他的年纪也不少,他在官里上下人脉经营不错,上面的人,已经悄悄的跟他透过风声。

他的父亲苏家老大人得罪的人太多,别人斗不过苏家老大人一心为公的作法,可是却能拦一拦他的前程大事。

唐家明面上从来没有说不支持他,可是暗地里,大家都明白,苏镇磊待嫡妻不太好,唐家的人,早已经对他放手不管。

如今唐家对他还有余的不多情份,也只不过瞧在要继续生活在苏家的女儿和外甥们,

苏镇磊上面的人,只差没有明说,要他回家来,好好的把唐氏哄了回来。

苏镇磊一直等着人给他递梯子,如今就是等来这样一架几乎要爬着上的梯子。

他的心里面,还是欢喜起来,至少,他能对自我的骄傲,有一个好的交待。

苏镇磊有了心思,可是那些妾室们,有心思灵巧的人,一个个心里面很是恐慌,一个个想法子来挽留他。

苏镇磊待妾室,如果要说好,也实在说不上来,他每月花在后院,轮着来,也不过是十天之多。

他待妾室比较冷淡,完全没有外面人传说的那般重视妾室们,他仿佛是来这里交差一样,交过了,就起身走了。

那种什么良人温良如玉,他的妾室就不曾感受到。

唐氏不搭理苏镇磊的妾室们,自然不会去做磨杀她们的事情。

唐家老夫人私下里,她一直劝说唐氏要柔顺的挽回苏镇磊的心。

唐氏却冷了那颗心,她跟唐家老夫人直言:“母亲,变了心的男人,就跟夏天里过夜的饭菜一样。

远远的瞧着,过夜饭菜的品相还行。可是,近了,就能闻到那股浓浓的变了的味道。

母亲,我的肠胃不太好,我实在是享受不了那变了味的饭菜。”

唐家老夫人后来不再为难唐氏,她只是跟唐家老大人转了唐氏的话。

唐家老大人杀伐果断,他起了心思要把女儿从苏家拉出来。

只是唐氏心里面已经没有了斗志,她觉得在苏家,面对苏镇磊的时候,已经用尽了她一生所有的热情。

唐家老夫人听着女儿的话,当着她的面笑,背着她的面,她跟唐家老大人说:“绝对不能容那人仕途平顺,他把我们女儿磨成这般心如死灰的样子。”

唐家老大人一直觉得自家夫人什么都不错,就是太过关注一些小情小意。他认为唐氏如今才是正常的表现,要是每天想着风花雪月的事情,那有心思去做正事。

当然他的这种想法,自然是不能说给唐家老夫人听。他一脸正色跟唐家老夫人说:“他是有些小聪明,可是都不曾用在正处。

他的人脉经营得不错,可惜是眼光差了那么一些。我看他,还没有他父亲一半的上进心和野心,他能往上爬的事情,我瞧着有些险。”

当年唐家老大人为女儿挑选这一门亲事,就是瞧中苏镇磊是一个没有多大野心的人,认为他的品性温良,正是女儿良人的最佳人选。

当然,他那时也觉得苏镇磊为人处事,内心太过骄傲,然而本性是有些太过温良了一些,有些不太果敢。

可是唐家老大人瞧见过有野心的男人,他们有上进的机会,哪怕是踩着嫡妻,他们也会争着去上位,从而去做下来许多让人不能目睹的事情。

真是胜败都在一点上面。唐家老大人是男人,他自然瞧得明白,苏镇磊待那个丫头只是同情,他待女儿不是没有感情,只是他做下来的糊涂事情,让人无心开口帮衬他去说一句好话。

唐家老大人不会跟唐家老夫人去解释一些事情,只是由着她吩咐家里的孩子们,日后绝对不许再伸手去扶持一把苏镇磊,哪怕他们夫妻日后和好。

第二十三章 责任

苏青芷五岁这一年,唐氏怀有苏丰君。苏家暗地里有传言,苏镇磊这是被唐家所逼,一时的回心转意。

苏青芷却瞧得很是分明,苏镇磊是有心回头来跟唐氏好好的过日子,只是唐氏面上表现得兴致勃勃,实际上却多了几分应付神情。

例如只要苏镇磊一来,唐氏待苏青芷更加的亲近起来。她会跟他回忆起,当年怀有苏青芷的时候,她喜欢吃的食物。

唐氏笑意深浓的忆起当年的不容易,苏青芷乖顺的在一旁倾听父母说话,她一脸乖孩子的神色。

苏镇磊则觉得满口的苦涩味道,他就是有心想要跟唐氏说些什么话,偏偏转头瞧见苏青芷明亮的眼睛,他总觉得这个孩子的目光洞若观火。

他折回头叹息着跟唐氏说:“芷儿年纪尚小,还有些不知事。等到她再大一些,你多提及你当年的辛苦,她一定会感念生恩深深。”

唐氏瞧着苏镇磊轻笑了起来,她笑着说:“是啊,怀芷儿那一年是我最艰难的一年,我自个走过了,日后,再也不会有别的事情,能够让我难过了。”

苏镇磊脸色微微变了,唐氏瞧在眼里,她心里暗叹起来,果然流光带走了许多的东西。

从前苏镇磊只要面上神色微微有些不对劲,她就会想法子来哄他高兴。

如今她明知道苏镇磊瞧见苏青芷,就会记起那年那时的事情,她还是会想法子留苏青芷在面前。

唐氏有时瞧着苏青芷的眼神,她觉得这个孩子大约是懂得她的用意,只是由着她去行事。

苏青芷在一旁瞧着唐氏暗地里打苏镇磊的脸面,而他一脸无可奈何的神情,她在心里只觉得暗叹不已。

唐氏待苏镇磊的情意,只怕也只有淡淡的夫妻之情。

苏镇磊待唐氏,反而有一种情深不悔的情意。

苏青芷只觉得他有今天,也不过是自作自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