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明知这事难为,想着侄女至少叫我一声大伯的份上,也盼着她得良缘。齐大非偶,侄女配梁家才子,才气上面,还是稍逊了太多。

如今有机会各自安好,你们女家主动提出退亲,有面子,又能得到别人家感恩。

那家人应承过,他们家的人,一定会为侄女再挑一门绝好的亲事。”

苏镇磊气极而笑道:“你这样能说会道,把烂泥地,说成繁华大道的人才,我也算认识你了。

我们两家的亲事,由不得人,就这样二言三语给毁了。哼。”

苏镇磊把那人那事说给唐氏听,她皱眉头不己,说:“我让人,把这事说给梁家听一听,等梁家那边的动静吧。”

唐氏心里面明白,那人说的人家,是有那样一个女子,只怕是有了劫亲的打算。

唐氏把这事原由写下来,交由常顺娘说:“天气冷,坐马车去。看一看,舅夫人可有什么交侍你的事。”

常顺娘把纸条珍重放好,她急急的走了。

苏镇磊瞧着唐氏提醒说:“这时候去你娘家,会不会太晚了?”

唐氏涩涩的笑着说:“这些年,我对外面的事情,一向不太关注。如今遇事,也只能跟娘家人打听一二。”

顾镇磊有心想说什么,他突然记起什么,他佷快闭嘴不言。

唐氏有交好的朋友,后来,好象是他们夫妻情变的日子,她们的交情淡了,现在有来往,瞧着象是泛泛之交。

唐氏没有心情去注意苏镇磊的神色,她只想着万一梁家那边有变故,她要如何来宽抚苏青葙。

那家人,论条件门第都比苏家现状好。那个女子听说小有才女,一点都不弱于自家女儿。

唐氏悠悠叹息一声,长女一天未正式成亲,这门亲事只怕是风波不断。

苏镇磊到这时候反而心平静下来,他安抚唐氏说:“玉儿,儿孙自有儿孙福,是葙儿命定的姻缘,谁也抢不走。”

这个道理,唐氏心里那有不明白的,只不过事情来了,她心里一样弊屈难受。

她叹气说:“梁家那孩子样样都不错,只是太招人爱了一些。我先前不愿意这门亲事,就是因为这一点。”

常顺娘回来的时候,她的神色轻松自在。

苏镇磊和唐氏都不曾料到她会这么快回来,夫妻两人相视之后,只觉得安心下来了。

常顺娘满脸欢容笑着说:“大夫人看过夫人的条子之后,她佷快的写了回话给夫人。”

唐氏打开唐大夫人写的条子,她看完之后,佷快释怀笑着跟苏镇磊说:“大爷,大嫂说,梁家对那人家那女子无心。

大嫂让我明日回一趟娘家,她跟我说一些事情。”

这一夜,东园,烛火熄得早。

第二天,大雪纷飞,唐氏悄悄跟苏家老夫人透了消息,老人家让她早点去唐家,早点回来,她也能听一个放心消息。

唐氏去了唐家,唐家老夫人见她,叹息道:“玉儿,你是当家的人,日后,也要常出来,去亲近人家转一转,听一听闲话,多少能听出一些东西出来。”

唐氏羞得低头闷声说:“母亲,日后,我会多与亲戚朋友家来往。”

唐家老夫人此前也委婉的开导她多次,只是唐氏那时节失意,她不喜别人看到她失落的一面。

唐家老夫人见这一次劝动唐氏,她欢喜起来说:“孩子们也要出来多走动,大家会面次数多了,他们也能交到好朋友。”

唐氏缓一会点头:“母亲,两个大的,现在带他们去交好人家走动,我还是放心。

只是芷儿那个不省心的,她还是不能把心思走野了。”

唐家老夫人不高兴瞧着她说:“玉儿,芷儿一向不错。你们夫妻心眼偏了这么多年,可不能再偏下去。

你的心里应该明白,当年那事与芷儿无关。”唐家老夫人瞧着唐氏脸色变幻,最终不忍心再说下去,她只轻悠叹一声。

唐氏闷声辩解说:“母亲,我从来不曾亏待过她。算了,她年纪也不小了,有葙儿瞧着她,我也不担心她会犯大错。

至于小错,她要是不犯一犯,那是不可能的事。反正熟悉的人家,都知道她的不讨喜。”

唐家老夫人脸色暗沉下来,唐氏寻机会告辞去寻唐家夫人们说话。

唐家老夫人悠悠叹声:“亲缘薄啊。”外面风雪声音太大,唐氏走得太快。

唐家大夫人二夫人三夫人正等着唐氏过来说话,迎她进房之后,互相关切问候过后,大家才一脸正色说话。

唐氏仔细说了苏镇磊说的事,她一脸不解说:“听那人意思,此前两家人有心过,我们家象是占了别人的道?”

“哧,玉儿,那家人也只是面上行事大方光彩,暗地里行事,总是行小道,做些不能说的事。”

“呵呵,那家人做的事,我都不好意思说出口。那家小女子偶尔见外男,就执意想纠缠上去。

给人委婉拒绝之后,那一家人还齐心纠缠。只是梁家人从来沒有瞧上那家人,请人直接推拒之后,梁家单方面绝了两家来往。”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梁苏两家定下亲事,一般情况下,那人家都会为女儿另择一门好亲事。

只是这家人怪异,竟然会卷土重来一样。唐家大夫人摇头说:“梁家如果有心,那就不会有苏家的事。

玉儿,你只管安心为葙儿备嫁妆。葙儿总不能因这点小事就不出门,她的身边,再放两个忠心大力的丫头。”

第八十章 希望

快过年的时候,粱启明专程来苏家送年礼,他待唐氏的态度恭敬有礼节。

这一次,苏青葙没有陪伴在唐氏的身边,而唐氏也仿佛没有瞧见粱启明的盼望眼神一样,跟他又细细的说了几句话。

粱启明和唐氏说了好几句话之后,他起身跟唐氏告辞说:“伯母,这一次没有见到葙儿妹妹,伯母,帮我跟葙儿妹妹说一声,我家堂妹约她灯节时一块出去玩耍。”

唐氏想起唐家老夫人的话,她笑着应承说:“行,一会我跟她说。”

只是对于两人相会的事情,唐氏的心里面,多少还是有些抵触不已。

当年,她和苏镇磊如果少相会几次,或许她在家人委婉劝说下,就不会再执意要嫁给他。

如今粱启明瞧着是很不错的一个年轻人,只是他太能招惹了人。

唐氏的心里面,还是想要多护一护苏青葙。

粱启明有些失望的走了,去送行的苏丰道说,他几乎是一步一回头的离开苏家。

这个时候,苏青葙听到粱启明来送年礼的消息,刚刚赶到唐氏这边来。

她听见弟弟的话,她的眉眼动了动,却看到唐氏的眼里,并没有多少高兴的神色,她立即收敛起她面上的欢喜神情。

苏丰道是有心想要跟苏青葙多提一提粱启明,他认为粱启明待他如同大哥哥一样的周全。

可是他刚刚开了头,唐氏就说话转开了话题。

过后,苏丰道也能感觉到唐氏的排斥,他就不提这个话题,反而提及苏青芷有好几日没有出门的事情。

唐氏对苏青芷好几日被雪困得没有出芷园的门,她的心里是不太介意。

反正苏家老夫人和她见到雪下得大,就吩咐下去,说不让孩子们过来请安。

别的孩子们,一样的听话,只是他们还是会隔两天到她们面前来露面,只有苏青芷老老实实遵从她们的吩咐,就这般听话不出院子门。

苏青葙瞧着唐氏的神色,她笑着说:“芷儿在房里帮我制帕子,我跟她说了,要一百多张帕子,她啊,是老实孩子,只怕只记得做事,不记得出门。”

唐氏听苏青葙的话,她皱眉头说:“葙儿,她做事,你还是要细心检查几遍。”

苏青葙笑着点头,苏丰道有些不平的说:“母亲,芷儿做事一向细心负责任,她答应给姐姐做的事,是绝对不会让姐姐多操心。”

苏青葙伸手抚头不已,她是年纪越大越能瞧明白一些事情,父亲母亲待大妹妹有很深的成见。

旁人越说苏青芷的好,父亲和母亲的心里面越发会恼怒的认为苏青芷喜出风头。

苏青葙有时还是想试探一下,看苏丰道能不能让母亲稍稍转变一下态度。

然而她很快的失望起来,唐氏的脸色很是不好看的跟苏丰道说:“道儿,你现在功课越来越重,你的心思别放在旁处,还是要用在正道上面。”

苏丰道还有心想要说一说,苏青葙悄悄伸手扯一扯,冲着他轻摇头。

苏青葙笑着跟唐氏说:“母亲,我好象听见荨儿会说话了,只是有些说得不太清楚。”

唐氏注意力转换开去,她笑着跟苏青葙说:“她象你,在这个时候,已经会说话,再过一些日子,就能更加清楚的叫人。”

唐氏顺势把粱家送来的礼物的单子,交到苏青葙的手里,她笑着说:“我看粱家人,还是很器重你。”

她又说了粱家人要商请她一块去灯节玩耍的事情,苏青葙笑了起来,说:“母亲,你许我们出去逛灯节吗?”

唐氏瞧着苏青葙眼里的欣喜神情,她轻轻点头,说:“你问一问你大哥哥他们那一日出去,你与人就约那一日吧。”

苏青葙笑着点了点头,说:“母亲,那我一会去芷园跟芷儿说一声,她一定会欢喜赏灯。”

苏青葙说话的同时,很是仔细的瞧着唐氏面上的神情,见到她轻皱眉之后,并没有开口反对,她轻松一口气、

她笑着跟苏丰道说:“道儿,那一天,你可要好好的照顾我和芷儿两人。”

苏丰道挺起小胸膛,说:“姐姐,我一定照顾得了你和芷儿两人。”

唐氏见到儿女商量好出行的事情,她在一旁笑着说:“你们还是去跟家里的兄弟姐妹仔细商量吧,大家一起出门,我们长辈们也能放心。”

苏青葙和苏丰道两人出了东园的门,两人商量过后,苏青葙去跟家里姐妹们商量,而苏丰道去跟兄弟们商量出行的日子。

唐氏站在屋檐下,瞧着一对儿女,她的眼里闪过欣慰的神情。

她跟立在身侧的常顺娘,说:“仿佛在一转眼之间,他们两人就长大了。

再过三年,葙儿要出嫁。那时候,又要忙着道儿的亲事。

然后孩子们还是会一天天大了起来,到时候,就不会需要我。我一天会比一天清闲下来,我现在反而有些舍不得。”

常顺娘在一旁笑着说:“夫人,你还能再添一两位少爷在家里,那时节,有小少爷相伴着你。小少爷大了,那时候,夫人就有孙子孙女相陪。

夫人,我觉得你不会有闲着的时候。这个家里面的人,最离不了的是人,就是夫人。”

常顺娘瞧着唐氏的神色,总觉得她这几日心情有些不太舒畅。

她有些怀疑,唐氏不会是又有了?

可是她想到唐氏的小日子,总是会迟上几天,她又觉得大约没有那么快。

常顺娘有时候也想过,她是不是要再生一个或两个孩子。

然而她想得仔细之后,觉得她还是不要再生下去,免得将来要过骨肉分离的日子。

常顺这边是唐氏答应过,常顺绝对是不会做苏青芷的陪嫁丫头。

可是她要是再生一个,万一是丫头,将来就未必有常顺的好运气。

她的这种小心思,是不敢对任何人说,但是她想她身边的男人,大约多少是知道她的想法,所以从来不曾跟她说,两人还要再多生一两个孩子。

唐氏听常顺娘的话,她笑过之后,又摇头说:“已经有这么几个孩子,再有孩子的事情,我觉得希望不太大。”

第八十一章 守本分

唐氏自从生过苏青荨之后,她也不再那么执着夫妻的感情,反而有一种看开的情怀。

她是有心想要再多生两个孩子,这样一来,足以证明对外面人证明他们夫妻感情深厚。

她也觉得她生的孩子聪明,再多,都是一种福气。

苏镇磊的三个庶女,如今慢慢长大,不管是长相还是别的什么,瞧上去只有不出色太过平庸。

唐氏待苏青芷都是淡淡而已,她待那三个庶女自然是以不饿着她们就行,至于别的什么,那就是苏镇磊的事情。

唐氏瞧得分明,苏镇磊面对那三个不出色的庶女时,只怕心里暗自悔恨太多。

唐氏暗喜在心里,她的孩子,哪怕就是最不出色的苏青芷,有时候,都显得比一般的孩子多几分的机灵劲头、

苏镇磊因苏青葙的亲事,思及他别的女儿亲事,只觉得前路漫漫其修长。

然而他的心里面,还是希望他和唐氏能再生儿子。

苏丰道和苏丰君的表现,他心里暗自觉得儿女聪明与否,也要看生母是谁。

苏家各房里暗流都藏得深,平时,大家都是一家亲。

苏镇磊如今又表现出好夫君的风范,他待妻儿体贴周到。

只是不管是唐氏还是苏青葙姐弟,对他都是抱着且行且慢慢看的心态。

那个时候,苏镇磊和那个丫头的事情,也是突发事件。

正因为如此,唐氏才会一直到今天,还有些缓不过神来,她那时候是干脆的无法接受那种现实。

所以现在苏镇磊在她面前做得再好,唐氏的心里面,对他还是不能再象从前那样宽敞的相向。

苏镇磊如今清楚的认识到,在仕途方面,他只怕是进不了多少,他的心思有些转往家里面来。

可是唐氏非常的精明能干,只有苏丰君还是需要他这个父亲帮着来启蒙。

苏镇磊在外面只求无过的心态,反而让他跟同僚相处得融洽起来。

苏家过年的时候,气氛显得非常的详和,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在一处用餐。

过年的时候,苏家的庶子们和庶女们会出来一块坐在主厅里过年团聚会。

就是各房的妾室,有的也会得到嫡妻的许可,在这样的场合露一露面。

只有这样的日子,苏家未成年的庶子庶女才会让家里人瞧入眼。

苏家的男人们对庶子们会稍稍的上一些心思,有聪明的庶子,通常是这时候入了家里长辈的眼。

至于那些平庸的庶子,通常是成亲之后,会从公中出一些银子,由着他们在外成家立业过自已的小日子。

苏家对庶女们是不会用太多的心思,而且苏家的长辈们,好象不曾动过儿女攀高的联姻心思。因此家里的人,对庶女们的容貌,也不会过多去关注。

每年,也只有这样的日子,苏青芷会关注的瞧几眼三个庶妹妹。

随着她们年纪的增长,苏青芷从她们的面相上面,实在是瞧不出她们的生母,年轻的时候,能有几分的姿色,才会吸引住苏镇磊。

还是那时候苏镇磊已经饥不择食,只要是一个女人,他就能直接上。

无意当中,苏青芷的心里面,对苏镇磊又看低了一层。

当然苏镇磊待她,还是一样的跟从前一样视若无睹。

苏青芷觉得现在的她,是有一颗极其坚强而宽大的心。

所以她面对嫡亲父母的冷眼相待,她只当是夏天里刮过的一阵风,恰巧的清凉一阵子。

苏家老大人坐在主位上,瞧着满堂的儿孙们,他的面上比平日多几分笑容,显得很是慈爱不已。

苏家老夫人的身后立着一个老妇人,那是苏家老大人的老姨娘,如今还打理着苏家老大人的一日三餐、

苏青芷是佩服苏家老夫人的心胸宽大的足以撑船行走,她面对那位老姨娘还能笑意盈盈不已。

苏家大大小小在一块,也把主厅坐得满满的。

唐氏打理家事上面,每每总能让苏家老大人夫妻赞赏不已。

苏家老大人跟苏镇磊笑着说:“老大,过几年,道儿的亲事,不求女子容貌如何的美妙,只要求那个女子贤良通情达理。”

苏镇磊的心里很是骄傲不已,他自然明白苏家老大人的意思,他笑着说:“那个时候,还要请父亲赏眼瞧一瞧人。”

苏家老大人待长子多少是有些不同,哪怕这个长子的资质普通,可是他会生聪明儿女啊。

他笑着跟苏镇磊说:“过年的时候,你去唐家见泰山泰水的时候,一定要恭恭敬敬。”

苏镇磊笑着点头,这几年,他对唐家人的眼色,已经释怀许多,毕竟当年是他错得多。

苏家老大人瞧着别的儿子们,他反而没有太多的话说,只是叮嘱他们,一定要教导好孩子们。

苏家老夫人在一旁笑瞧着他们父子在一处,她回头跟老姨娘说:“你年纪也大了,去寻一个地方坐下来用餐吧。”

老姨娘笑着说:“夫人,一年到头,我也只有这样的日子才能服侍你一回几回,你就由着我吧。”

苏家老夫人便没有极力劝阻下去,反正如她所言,一年到头,她从来不曾难为过一直懂得守本分的老姨娘。

苏家老夫人瞧着满堂儿孙,她觉得日子过得好快。

唐氏瞧着苏家老夫人的神色,她走过来,问:“母亲,可还有吩咐?”

苏家老夫人轻摇头,说:“好象一晃眼之间,孩子们大了,我老了。”

唐氏轻声笑了起来,说:“母亲,前几日,我瞧着葙儿和道儿,我也是这样想的。”

苏家老夫人侧头瞧着她,低声训斥说:“你啊,还年青呢。葙儿未嫁,道儿未迎亲。”

“母亲,我也只是这样想一想而已。其实母亲也年青啊,还能瞧着孙儿们一个个成亲立业,能多瞧几代人。”

在这对婆媳说话的时候,老姨娘识趣的退让开去。

苏家老夫人被唐氏的话,开解得笑了起来,她连连点头说:“是啊,我那时就是老祖宗了。”

唐氏见到苏家老夫人的神色跟从前一样,她在心里暗松一口气,刚刚苏家老夫人面上那种什么都不在意的神情,实在让她惊吓了一跳。

如今她笑了起来,原来只是老人家的一时感怀而已。

第八十二章 放下

一家人看上去团团圆圆团聚在一起,瞧上去,妻妾嫡庶儿女一家亲。

然则苏青芷瞧着那低垂眉眼的妾室们,再瞧一瞧那些神态小心翼翼又暗含好奇不平的庶子女们,再见一眼那时不时瞅向自家男人的嫡妻小眼神。

果然真相是不能听人说,只能现场目睹,才能多少发现一些本质。

唐氏神情淡淡的瞧着三个妾室,她发现她竟然不妒忌了,她的心里有着一种释然的快乐。

苏镇磊小心翼翼的瞧了瞧唐氏的神色,他见到她眼里神色平和,他的心,只觉得无着处可以去。

苏青芷觉得年度大戏,都不如苏家现在这一场人生大戏来得精彩。

只不过那些戏,是看别人的人生。而苏家这一出戏,则是悄悄的观察了与她有关联人的人生路。

苏青葙轻拉一拉明显眼光盯在三个姨娘面上的苏青芷,她提醒说:“她们有什么好看?”

苏青芷这时节,已经快快的看过叔叔们的妾室,她实在没有从她们当中寻到任何一个绝色。

她的心里微微有些失望起来,纳妾为色,苏家的男人们纳妾,难道只是为了应付了事吗?

她的眼光扫一扫老姨娘,那妇人瞧上去很是平和姿态,无小妾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

她的年纪已老,瞧上去,也不是年青的时候,只怕也不是什么美女人。

难道苏家是一脉继承,男人们对妻子的美貌要求高,而对妾室们容貌则是随意则行。

还是他们其实对妾室是有暗里有别的要求?

苏青芷的眼光,实在忍不住,她细细瞧了瞧苏镇磊三个妾室的胸部腰部,也瞧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苏青芷是叹息着,她从来不是那种会识人的人,如今想学这样的本事,只怕还寻不到合适的人来教导一番。

她回头跟苏青葙惋惜说:“我觉得婶婶们一个个都生得美,而那些女人则生得不美,为何叔叔们都能将就了事?”

苏青葙的脸涨红起来,这样一个小女子,跟她来讨论这样的事情,这是什么好事情?

她低声警告说:“芷儿,大人们的事情,你可休得胡说。”

苏青芷瞧一眼苏青葙眼里的紧张神情,她望一眼与她们相隔几步远的姐妹们。

她悄悄说:“姐姐,你放心,我也只会跟你说一说。

这些事情,想来姐姐也不了解,只是我替婶婶们觉得委屈而已。”

苏青葙瞧着苏青芷的神色,她轻摇头说:“你啊,就是爱多想事情。”

苏青芷冲着苏青葙笑了起来,说:“姐姐,我瞧久了,觉得还是舅母们的日子好过许多,家里事情少。”

苏青葙微微笑瞧着苏青芷,说:“等到年后,我跟母亲说,等到学堂里放假的时候,还是要由着道儿陪着你四处转一转。”

苏青芷眼睛闪亮的瞧着苏青葙,过后她轻摇头说:“姐姐,算了吧。哥哥功课要紧,我啊,再过两年,我自个跟母亲去请示出门。”

苏家的女子,在十岁之后,每月可以向父母请示之后,许两次出门机会。

苏青葙如今已经定下亲事,而那位粱家少爷喜招人,为了安全的大事,唐氏是不会轻易许苏青葙出门。

苏青芷如今不觉得粱启明生得特别美,只是那人有一种笑如春风的气质,特别的暖人。

苏青芷瞧着苏青葙面上的神情,情窦初开的女子,有一种格外的娇美。

苏家一家人团团圆圆用过餐之后,自然不能就这样散开去,大家还要欢欢喜喜一起守岁。

各房的妾室乖顺的候在各位主母的身后,而主母们端坐着喝水品甜点。

苏青芷坐在苏青葙的身边,做姐姐的挡着妹妹那时不时往长辈们那边瞧去的眼光。

苏青芷其实已经没有兴趣瞧下去,她已经瞧见唐氏眼里的淡漠神情。

原来一个女人最后释怀就是这般的神色,而唐氏如今还年青着,日后,漫长的日子,就要守着那样的人,就这般的过下去。

然而她的眼光落到苏家老夫人的身上,苏青芷觉得果然有对比,就会有幸福的感觉。

相对苏家老夫人儿孙满堂,还要面对苏家老大人在外面因公事惹来的麻烦,要面对他房里的那些旖旎的事情,她这般的风雨不惊,瞧着老姨娘的时候,她的眼神平平。

或许是不爱吧,女人只有不爱男人,才会容得下男人这般的行事。

苏青芷一直觉得苏家老夫人大约是从来不曾爱过苏家老大人,所以夫妻这么多年,他自在,而她舒服。

苏家老夫人有时候对苏家老大人是如同是待孩子一般的容让,由着他在内室里待妾室通房放肆。

而唐氏如今则是一种大彻大悟之后的释怀,这样的日子,她难得冲着三个妾关心的问候起来。

三个妾室一脸惶恐的神情,有心想向苏镇磊请示一番,她们的眼光刚刚望过去,就被他冷眼逼视瞪了回来。

三个妾室怯怯的说,什么都好。

也是什么都好,唐氏从来不曾真正的苛待过她们,让她们衣食继续无忧。

当然这些供应全由苏镇磊付出,唐氏是不会如妯娌们一样,私下里还用嫁妆帮着夫婿养他房里妾室。

唐氏的眼光顺着妾室们的眼光扫了扫苏镇磊,她瞧见他眼里的容忍神情,她冲着他笑了笑。

苏镇磊越发的心情烦闷起来,只觉得唐氏距离他越发的远了起来。

他们夫妻和好之后,唐氏待他心里总是有几分介意,苏镇磊心里都明白,只是想着他们夫妻还有几十年在一处的光阴。

时光,总能悄悄改变一些事情。可是苏镇磊没有想过,时光,也能让一个女人从有情变成无情,从妒忌愤恨变成如今的释怀放下。

在这样热闹的晚上,第一次,唐氏真正觉得在苏家度日,对女子来说是非常不错。

她珍惜这样的日子,所以瞧着给予这样日子的人,她的眼里多了几分感激神色。

唐氏觉得她是糊涂了好几年,既然夫妻两已经没有了情意,那就同旁的夫妻一样,只当作伴一样的过日子。

第八十三章 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