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来的人,其实在那些人再返回来的时候,心里面,还是想听一听他们的解释,毕竟他们先前是不曾跟他们提过,这一次会带姐妹跟随同行。

结果他们一直不想给大家一个解释,在大家提醒之后,他们一个个的言语当中,还有些怨怪林望舒和那损友为人太过小气了。

他们两个大男子,竟然跟几个小女子计较言语上面的小事情。

林望舒是瞧着他们若有所思的笑了笑,而他的损友,则是冷笑着怼:“你们别把大家当成傻子对待,你们事先要说带家中姐妹来,我们还不会来凑这个热闹。

我觉得望舒说得对,他要是不抢先说,轮到我来抢先说,我更加不会有好话。”

第一百一十章 方便

申时,唐家一行人坐上马车离开。

他们走的时候,先来的一行人,还在河边钓鱼。

秋意浓,秋风凉,唐明勇低声说:“这样的天气,比早上更加的冷,只怕到了变天的日子。”

为了空一辆马车放置鱼,唐明勇挤到苏丰道兄妹这一辆车来,而唐明桢还是陪伴着他的朋友们。

唐明桢的几个朋友,都是非常安分的少年人,至少苏青芷过后,都不太记得这一次外出同行,还曾有过那么几个人。

至于河边偶遇过的另一行人,苏青芷习惯与很快的忘记路人。

唐明桢送苏丰道兄妹回苏家,他见过唐氏,送了一条大鱼和几条小鱼给苏家人品尝鲜味。

等到他走了之后,唐氏两言三语问了问苏丰道,她很快的就打发掉苏丰道兄妹两人。

苏青芷心里面觉得奇怪不已,平时,唐氏待苏丰道那是仔细又周全,对有关他的事,那是问得非常仔细。

这一次,苏丰道和苏青芷兄妹都想好要如何交待这一天在外面的事情。

反正,苏青芷钓鱼那些事情,是不曾发生的故事,她只是陪伴在兄长身边的乖妹妹。

结果他们兄妹把话理了又理,唐氏结果只初初的问过话,就这般的放手不管。

苏丰道和苏青芷行了出来,在院子里面,遇见常顺娘。

苏丰道主动问她:“今天我们这一房有事吗?”

她笑着说:“少爷,今天我们这一房无事啊。”

他们兄妹两人又去看了苏丰君和苏青荨两位小朋友,他们正在用小点心。

他们瞧见兄姐来看他们,两人欢喜的端着甜点心,请兄姐跟着一块吃用。

苏丰道兄妹陪着弟妹们在一处说话,瞧着两张笑脸闪烁着的星星眼,他们跟着欢喜的笑了笑。

临走的时候,苏青芷悄悄的问了问苏丰君身边的大丫头,她嘴里说着无事,低垂下来的手,悄悄的比了一个‘三’。

苏青芷的眼光落在她的手上,她悄悄的吸了一口气,她瞧着大丫头,比她也只不过大丙三岁,她已经能把一个孩子照顾得妥当。

苏丰道和苏青芷出了东园的时候,苏青芷悄悄跟苏丰道说:“哥哥,是不关我们这一房的事情。

这个家里的事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母亲解决不了的难题。”

苏丰道笑瞧着苏青芷说:“我一会来陪母亲用餐。今天你累了,就别过来了。”

苏青芷笑着轻点头,她可不会主动去招惹苏镇磊和唐氏这对夫妻。

她和苏镇磊唐氏还是这样远着相处,远着,彼此还会有牵挂的余地吧。

苏青芷回到芷园,守门妇人瞧着她,那眼里亮晶晶,只是她到底还是能容事的人。

两个大丫头和常顺直接在院子里转圈圈,她们看到她,三人一脸欢喜的迎上来。

常顺行过来之后,她突然抽一抽鼻子,低声说:“小姐,我们给你准备沐浴水啊。”

苏青芷笑瞧她一眼,她见到两个大丫头行礼之后,已经往小厨房的方向走去,她的心里很明有些舍不得。

如今她明白自已先前那些想法,是实在太过拧过头。

怎么能为还没有来到的现实,而拒绝现在能得到的所有。

苏青芷在内室的梳洗过后,她穿着家居服出来,只有一个大丫头在房里,她拿着几块干布巾过来给苏青芷擦拭头发。

她低声跟苏青芷解释说:“小姐,听说厨房里今天有新鲜的鱼吃,她们两人先去厨房里排队等一等。”

苏青芷眼睛含笑的在镜子里望一眼她,说:“常顺不在,你说一说,今天家里出了什么事情吧?”

大丫头笑了起来,说:“小姐,我们不是有心要防备常顺,只是她的年纪太小,有些事情,实在不方便给她现在就知道得太多。”

原来苏家三小姐今天在厨房里大发神威,把厨房里的人员上上下下都训斥了一遍。

苏青芷很是惊讶的抬眼瞧着大丫头,说:“按理说,三小姐可不是这样冲动的人。事后,她有没有说原由?”

大丫头笑着说:“三小姐说,自从她打理厨房事务以来,厨房里的人,从来不曾把她的吩咐放在心上,一直是她说东,厨房里的人做西。”

苏青芷想一想,就知道这些都是表面的原因,只怕内里是涉及到银子。

苏青芷低声问大丫头:“你们跟三房那边的人,有交情吗?”

大丫头同样低声说:“不敢有,三夫人和三小姐都是对下面人要求严厉的人。

我们就是在院子里遇见,哪怕主子们不在场,别房的人,大家都会互相打招呼,只有三房的人,一个个是只跟自已那一房人说话。”

苏青芷轻舒一口气,说:“我从来不曾想过三婶婶管家理事的本事,瞧着是要超过我母亲许多。”

大丫头轻舒一口气,低声说:“原本我们先前是要分到三房去,三夫人嫌弃我们两人笨拙,再说我们年纪也大了,就把我们给推了出来。”

苏青芷从前当苏家是客居,可是现在她越发明白,苏家与她,纵然是她出嫁之后,苏家也是她永远扯不开去的娘家。

苏青芷微微皱眉头说:“我听说三夫人娘家人如今的差事很不错,三小姐也不是那种斤斤计较的性子,她闹这么一场事,总不会是面上的原因。”

大丫头咬了咬嘴唇,好一会低声说:“我听四房的扫地小丫头提了两句话,这一阵子,三房和四房来往的多,听说与儿女亲事有关。”

苏青芷想起苏家四老爷夫妻,这一对夫妻在苏家都不是一个太打眼的人。

只是苏家老大人没有在苏家四老爷成亲的时候,把他打发出去,那他还是有能让苏家老大人看中的地方。

苏青芷想起苏家暗地里的传说,大家面上不说,她们做小辈的人,其实也不太清楚。

而下人们则不同,有时候她们要知道的那些旧日事情,是要比家中小主子方便得多。

苏青芷两眼闪闪发光的瞧着大丫头说:“我知道我三叔是因为庶长子的身份,他成亲之后,跟我父亲和大叔一起排行。

那我四叔是因为什么原由,在他成亲之后,在他有机会另居出去的时候,他给留在家里面?”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交往

大丫头的脸色发白瞧着苏青芷,见到她还是盯住她不放松,她讪然笑着说:“小姐,我的年纪没有多大,家里面的旧事,我是真的不知道。”

苏青芷瞧着她的神色,她轻轻的点头说:“行,不知道就不知道,我也不是一定要事事皆知的人。”

大丫头一下子放松心思之后,苏青芷瞧着她说:“你在芷园做过事,你是我身边亲近的大丫头。有些事,不用我多提点,你出嫁之后,也应该知道轻重,最重要的是要平安过日子。”

大丫头瞧着如同小大人一般吩咐她的苏青芷,她低声说:“小姐,我不惹事,我只想安生过日子。”

苏青芷瞧一瞧她,想一想说:“再缓一些日子,母亲就会安排你出芷院的事情。我想过了,我给你们每人三两银子添妆,只是这事情,你们两人知晓就行,不用再给旁人知道。”

大丫头赶紧摇头不已,苏青芷手里有多少银子,她的心里面还是知道。

她摇头说:“小姐,再缓上一年两年,你要用银子的地方,就会多了起来。我们两人知道小姐待我们的好,我们嫁的人,也不是那种花用太多的人家。”

苏青芷轻摇头说:“只是我的心意,你们诚心待我,我愿意给你们一份防身银子。”

苏青芷瞧一瞧大丫头的神色,她是诚心诚意为她在着想。

她笑了笑,说:“不管如何,我知道我姐姐给她的大丫头出嫁添妆银子就是三两,你们两人又不比别人差,我给你们这个数,是想让你们夫家知道你们的品性优良。”

最初这两个大丫头只是在芷园得过且过,可是后来她们是诚心诚意在芷园过日子。

大丫头一脸感激神情瞧着苏青芷,她咬了咬牙跟她说:“小姐,日后,我们听到什么消息,都会知会婶婶一声。”

苏青芷笑着瞧向她,说:“好,只是记得不管如何,要先保住自已,别去打听那些不能知道的消息。”

大丫头笑着点头说:“小姐也不需要那些不能知道的消息,我只是把听来的大家都知道的消息,跟婶婶说一说。”

苏青芷这一下放心起来,说:“我们这边人来得少,闲话也少,只是通常是别人都知道的事情,我们这边要晚上好几天,或者是就这样不知道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小事,有时也会造成大的影响。先前的时候,苏青芷一直误以为唐氏和苏家二夫人关系不错,毕竟她们都是嫡子媳妇。

可是这一年两年看下来,她慢慢发现她们之间,也不过是面和心不和。有利益需要,两人在一处多相处,无利之时,各顾各的生活。

反而苏家二夫人和苏家三夫人因为两个长女的有关系,瞧上去,还看得到有几分真感情。

苏青芷再瞧得仔细一些,她发现唐氏瞧上去和妯娌们个个都是亲近,其实也是个个都不太亲近。

当然这也与她管家理事有关系,只不过唐氏享受这样的家居生活。苏青芷也不曾觉得妯娌们一定要捆在一处,才能证明是真正的亲近。

等到常顺和大丫头提着饭盒回来,两个大丫头互相交换一下眼神,大家各自都有新发现。

苏青芷用餐的时候,她不喜欢有人旁观。再说她们的饭菜,也一并提了回来,她便示意分开两桌用餐。

苏青芷觉得苏家三小姐管理厨房,至少在吃的方面,还是要比苏家二小姐大方许多。

苏青芷每天都能吃到新鲜菜,而且在这方面,苏家三小姐也没有把嫡小姐们分成三六九等相待,而是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待遇。

就是这一面,苏家三小姐得到妹妹们更加好的赞同。

苏青芷把吃的菜分了分,多的菜,她直接让常顺拿去一块吃。

饭后,守门妇人来跟苏青芷说了她今晚归家的事情,苏青芷自然许可。

守门妇人把芷园的院子门关紧之后,在门外跟大丫头招呼说:“晚上,你们可千万不要乱打开门。”

大丫头笑着说:“婶婶放心走吧,我们会看守好门户。”

守门妇人终是走了,她每月里有几日能够回家,她还想着家里的男人和孩子。

常顺这时候已经在跟苏青芷提及去厨房里发生的趣事,苏家三小姐身边的大丫头,正在训斥大厨房里小管事。

常顺笑着说:“那位姐姐很会说话,说那位管事的眼里,从来没有嫡小姐,只有那些娇媚的庶小姐们。”

苏青芷微微笑了起来,说:“是那一房的庶小姐去惹了事情?”

大丫头瞧一瞧四周,恰巧关了门的那一位走回来,她笑着说:“门,紧关着了,你们说吧。”

大丫头轻松一口气,她瞧一瞧苏青芷面上的神色,低声说:“是三房那位最受三老爷喜爱的庶小姐,听说她姨娘又有了,她听说厨房里有新鲜的鱼菜,也想尝一尝味道。”

苏青芷听后微微笑了起来,唐家人给的鱼还是有这么,只是家里这么多人分,也只不过是能分到的人,每人一小碗而已。

苏青芷见到那位庶小姐,她的容貌的确是生得娇好,苏家老夫人都赞过她容貌绝美,将来亲事上面,要苏家三老爷夫妻好好的挑选,可不能委屈了人。

而苏家三老爷面上和苏家三夫人恩爱情深,苏青芷瞧过他们夫妻相处的情形,总觉得两人太过客气了一些。

至于那位三房最宠爱的妾室,容貌自然生得美,瞧上去性情温顺,事事顺从苏家三夫人的安排,才能让苏家三夫人许她再怀一个。

苏青芷想一想,问:“那一位,我记得年纪不大,从前不是说,三房的庶小姐最为懂事吗?”

年纪大的大丫头瞧着年纪小的大丫头,只觉得她要好好教一教后来的丫头。

常顺笑着说:“小姐,那一位年纪只比三小姐小一岁,她生得美,三夫人有时待她比三小姐还要来得好。”

苏青芷轻轻的笑了起来,苏家三夫人能待庶女胜过嫡女,除非她是继妻。

只是那个女子那样的容貌,只怕苏家三夫人将来会用上她,自然是不会得罪这个庶女。

到底是别房的事情,两个大丫头觉得苏青芷年纪还小,有些事情,她们原本也是一知半解,要是说得多,说错了事,只怕大小姐日后知情,也不会放过她们。

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意

两个大丫头有心把话引开去,芷园里人小,苏青芷待常顺亲近,常顺的性情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纯。

两个大丫头很快把话风转到旁处,苏家这么大,各房大事传不出来,可是小事还是多少有一些,会外放出来。

她们说到热闹处,常顺自然的追问下去,苏青芷顺带听了听丫头们相处的趣事。

芷园里曾经有过几天的热闹,三个丫头们因此还是交了一些朋友。如今,遇见了,互相之间还是能说上话。

苏青芷如何去对待常顺,她的心里曾经是有过纠结不已。

只是后来见到常顺的娘,都由着常顺的天性生长,那就就不用去费这个脑子。

常顺的娘在唐氏对身边的丫头失去信任之后,她能继续让唐氏重用她相信她,那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在内宅里生长的最佳管事。

苏家三小姐在这个夜晚里,她趴在苏家三夫人的腿上,已经哭红了一双眼睛。

苏家三夫人手轻抚着她的头发,她面上一样是难过的神色。

她低声说:“你生在我们这一房,心就不要太高。

你瞧一瞧大小姐,她就是非常识趣的人,知道事事按你大伯母的旧例行事。

而你,明明事事想着姐妹们,最后,她们一个个得到好处,还无人帮衬你说一名句好话。”

苏家三小姐满脸诧异神情瞧着苏家三夫人,她明明不是为那事伤心。

何况家里的妹妹们,如今都赞成她多管几日大厨房的事情。

她管理大厨房开支是有所超出,可是她寻唐氏说话的时候,唐氏也承认她是无私心,愿意从公中贴补一二。

只是唐氏跟她很是诚挚的教导她说:“小三儿,厨房的事,你管得有条理。

只是在娘家,你可以如此行事。日后,在夫家如果有机会管理内宅事务,一定要把握住平衡,千万不要太超过支出。

免得你那时候的夫家人,会占了你的便宜,还要你来贴补嫁妆银子。”

苏家三小姐深有感触的跟苏家三夫人说:“母亲,大伯母待我很好,她还教导我如何管家理事,跟我说,要慢慢的把厨房的开支调整下来。

千万别急在一时,这样会伤了我先前待姐妹们的爱心。”

苏家三夫人听一听外面的动静,她低声说:“傻孩子,你管厨房的时候,你让大家天天都吃得好,将来,你大伯母再接手过来,她让大家吃得差了一些,家里的人,只怕是不会乐意。”

苏家三小姐愿意动脑子的时候,她还是不太笨,她轻摇头跟苏家三夫人低声说:“母亲,我想听大伯母的话,这样,她也许日后还会愿意教导我管家理事。”

苏家三小姐瞧得很明白,她的母亲是无法插手苏家的内宅事务,她是庶子媳妇。

苏家三夫人瞧着苏家三小姐的神色,她的心里只觉得唐氏厉害,就这么短短的几句话,就让自家孩子心里偏了她。

然而唐氏听了厨房大管事的话之后,她的心里生气不已,只觉得苏家三夫人太过不懂事,她就是有心要教导女儿讨好家里人,也不应该用这种方式。

唐氏跟常顺娘低声说:“幸好大管事这一次聪明,没有想着要替小三儿隐瞒下去。而是让人提点她来跟我说一声。”

常顺娘笑着说:“夫人,你待侄子侄女一向是慈爱心肠,我见三小姐还是能听人劝的。”

唐氏轻轻的点了点头,她的心里如何不明白,厨房大管事行事的意思,只不过嫡与庶的区别。

唐氏下午看帐本的时候,她的心里很是生气不已。

可是等到用了晚餐之后,她的心里也想得明白,至少苏家三小姐还是懂得大家一块吃好一些。

唐氏轻轻叹息一声,她的手摸一摸肚子,家里又要添人口,然而进益却不曾多了起来。

再说苏家老大人夫妻年纪大了起来,如果要是生病的话,只怕公中更加的紧张起来。

她跟常顺娘说:“你上次跟我说,你男人瞧过的那间店铺,位置还不错?”

常顺娘笑着点头说:“是啊,他说地方位置不错,只是那家的兄弟还没有说定下来,到底店铺是转让还是租出去。”

唐氏笑了,说:“那家的老人,只怕没有想过,家里还是有败家子吧。

由着去吧,时日长了,那家店铺要转让的时候,让你家男人去商谈价钱。

如果那家兄弟们合起来要价太高,就放手吧。”

唐氏清算一下自已的嫁妆银子,想着粱家二夫人一再提及起来,希望苏家这边别多苏青葙一年的事情。

唐氏的心里面其实有些动摇起来,她当年因为唐家舍不得,是多留了两年。

而那两年里,她的心里一直担心过苏镇磊会不会就这样收了丫头做通房。

后来,苏镇磊一直没有,她才会在初嫁过来的时候,对他是那样的放心,以至于大意了身边人。

如今粱启明的年纪不小了,男子在这样的年纪,女色就是一把修骨的刀。

唐氏心里很是纠结,粱家二夫人说得明白,绝对是不会让儿媳妇在十六岁前有身孕。

唐氏跟苏镇磊提过长女的事情,他沉默许久之后,他低声说:“既然已经定下亲事,启明那个孩子也不错。下一次,粱家二夫人再与你提及起来,你缓一缓态度吧。”

苏镇磊悄悄跟唐氏说:“我听说粱家老大人近来身体不太好,而粱家老夫人因为早年太过操劳,后来又因为家里人多,便一直不曾得到过好的调理。”

唐氏听了苏镇磊的话后,她跟他叹息说:“父亲那边的意思呢?”

唐氏想起苏家老夫人的态度,她早就说过,女子过了十五岁,成亲可以,生育一定要再晚上一年。

唐氏想一想跟苏镇磊说:“大爷,你先去问一问父亲和母亲的意思。他们要是不介意葙儿早一年出嫁,我也不想葙儿的亲事不顺。

毕竟她的夫家如今求着提前成亲,又许诺晚生育,还是表现出诚意出来。”

苏镇磊见到唐氏面上闪过舍不得的神情,他劝道:“通常女子到了十五岁,就是官府定下来出嫁的年纪。”

第一百一十三章 各有各的长处

秋意浓浓,距离下雪的日子,不远了。

苏青芷珍惜去学堂读书时光,她比平日去得早了一些。

近来,学校气氛特别的不错,教导她们弹琴的女傅,因为近日发现有身孕,已经不来学堂教导学生。

大家猜测着会有谁来暂时顶上来,猜了许多的人。

今天新夫子第一天来,听说是林家的绝代佳人。

这一日,大家不约而同的盼着上琴课,只是她们不曾等来了那位佳人,而是等来一位老夫子。

苏青芷略略失望之后,她很快的接受了老夫子的教导。

至少这位老夫子面貌慈和,瞧着就不是那种执意要把每一位学生教导成琴之大家的夫子。

老夫子笑瞧一瞧坐下的众人,他笑着说:“天气越发的冷起来,距离你们放假的日子,不远了。”

苏青芷瞧见他眼里的不以为然神情,他果然只是来代一代课的人。

老夫子坐下弹一曲之后,就连苏青芷这种天生不是婉约性子的人,都能听出他琴音里面深深的情意。

果然行家一出行,外行只有速速退的份。

这位老夫子的功夫,是比先前的女傅功力深厚。

坐下几位在这方面有天分的人,一个个眼睛亮起来。

林家姐妹更加是一脸欢喜的神情,她们在老夫子提议各自琴一下,给他听一听她们学习的程度的时候,林家姐妹是用了十二分的功力去弹琴。

苏青芷也比平日里用了心,只是她的资质就是那样,只是指法没有用错。

老夫子一会舒展眉头,一会皱了皱眉头,然而他还是认真听着大家弹琴。

过后,老夫子点评的时候,也是顾及了各人的感受。

对大多数的人,他明说还需要花费心力用功,也点明将来在推辞不了的场合,各人能弹那类的曲风。

苏青芷得到一句,弹得还行,只是听上去太过跳跃,日后,到了实在要弹琴的地方,最好弹孩童调应付过去。

苏青芷轻舒一口气,她是要多去练习几首孩童的琴曲。

而别的人,大家都是失望过后,又有一种释怀下来。

林家姐妹却是真心的失望不已,在她们的感觉里面,她们肯在学业上面用功,资质又比同学强,而且她们弹得的确不错,为何落在老夫子的耳朵里面,却没有更多的夸赞。

老夫子反而说她们的琴音还要往下沉一沉,方能习得当中的妙处。

课,很快上完了。老夫子洋洋洒洒的评论之后,他携琴而去。

课室里面,顿时起喧哗起来。苏青芷对琴棋书画的最高要求,就是能应付得过去就行。

刘美蒶直接趴到苏青芷的桌面上,跟她很是失望的说:“我这还是第一次弹得这么好,夫子说我,换那种清平调,我会弹弹更加好。”

苏青芷笑了起来,其实老夫子是说刘美蒶的性情太过跳脱,不太适全弹这种婉转的曲子。

这个时代的清平调,节奏感强,也的确适合刘美蒶来弹。

刘美蒶瞧着苏青芷,她转而笑了起来说:“你也是适合弹那种童调的人。”

苏青芷笑了起来,她悄悄的跟刘美蒶竖了竖拇指,低声说:“夫子是大好人,知道童调短小精悍,正适合我这种人。”

课室里面,还有好几人也得到老夫子跟苏青芷一样的提点,她们面上的神情,却有几分的不自然。

刘美蒶瞧着苏青芷的神色,她很是感叹的摇头说:“青芷,你大了,一个大人,日后在人前,只能弹童调。

夫子说那样的话,是转着弯在说你在弹琴方面,再无进益了。”

苏青芷瞧着她的神情,她笑了起来,果然这个时代的女子早熟。就是平日里一直表现得无忧无虑的刘美纷,也比她认识得来得有深。

然而苏青芷其实对弹琴什么,还真的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与兴趣。

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在下棋和书画上面多一些天分。

可惜她家里的兄姐太过出色,她早早的就熄了那在才学上面攀高的心思。

刘美蒶最受不了苏青芷这样的神情,仿佛她是大人一样的瞧着人。

她伸手推一推她,说:“苏青芷,你的心眼不会这么小吧,我好心提醒你一句话,你就记了我的仇?”

苏青芷这一次是真正笑了起来,她伸手把靠得太近的刘美蒶轻推开一些,说:“我没有那么的小心眼,再说,你说的是实话。

夫子那样高深的人,只怕是我们的手指往琴上一放,再弹上一曲,他的心里就明白,我们在这方面有多少天分。

夫子提议得对,我以后就多练几曲童调来。万一遇见一定到了大家都要弹琴的时候,至少我也能弹一曲应付过去。”

苏青芷是不求有功,只求无过的想法,让刘美蒶沉静下来。

谁都不想在人前丢脸,然而有的时候,强中自有强中手,要总是与人去比,就是同一课室的人,都是各有各的长处。

刘美蒶轻轻的点头,说:“青芷,你说得对。我父亲跟我说,他和母亲让我到学堂来是读书识字,学得通情达理,用不着事事跟人争输赢争长短。”

苏青芷冲着她轻摇曳一下手指,说:“你父亲和母亲很是疼爱你。”

刘羡蒶笑瞧着她说:“能进林家族学女子学堂读书的人,都是家里受宠爱的人。”

刘美蒶瞧着苏青芷,她突然想起偶然听来的传言,她低声不好意思说:“青芷,你哥哥和姐姐很是出色,你父亲和母亲多疼爱他们一些,我觉得正常啊。

你看,你父亲和母亲也没有不管你,你一样可以在学堂读书读到十岁。

我母亲跟我说过,你母亲是唐家人,你外祖家很会教导人。等到我十岁之后,也是要回家养一养性子。”

苏青芷笑瞧着刘美蒶说:“那我们出了学堂之后,有机会,可以约一约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