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房人,渐渐的只有面上的来往,私下里,苏家三夫人也不去唐氏那里说话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听劝

芷园里,在冬雪渐渐大起来的时候,两个大丫头离了芷园。

苏青芷想着她们两人的尽心尽意,按着规矩给她们了红封。

当然红封,还是唐氏让常顺娘来过来的,顺带还有唐氏给两个大丫头的红封。

两个大丫头感动不已,心里暗忖着,她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唐氏到底是九小姐嫡亲的生母,那心里面还是有这个女儿的存在。

苏青芷很是诧异不已,只是唐氏要帮她做这个面子,她自然是感激不已。

她特意带两个大丫头去东园谢恩,她仔细的瞧了瞧唐氏的神情,她待她,其实还是一样的淡淡。

两个大丫头谢恩走后,唐氏面对苏青芷没有别的话说,只吩咐她去跟弟妹说话。

苏青芷轻轻行礼告别之后,唐氏面上绷紧的神色松缓下来,常顺的娘瞧见之后,她赶紧移开了视线,瞧了瞧那刚刚闭合上的门。

苏青芷是乐意陪着弟妹说话,他们两人的天真无忧,让她觉得这个世界是无限美好,人生,可以盼望的东西还有许多。

她或许能想一想她未来的孩子,至于夫婿这种容易变来变去的东西,她是不敢去想,只怕一想,处处皆见狼人。

苏丰君和苏青荨在一处,他正在给她念数字书,而苏青荨在一旁笑着拍巴掌,她的小嘴里吐出兄长厉害之类的话。

两人见到苏青芷的时候,都是欢喜的直接扑了过来。

苏青芷弯腰抱扶住他们两人,笑着问:“君儿又认识了多少字?荨儿可听哥哥的话?”

苏丰君小脸红红自信的说:“姐姐,我认识了半个书册的字。”

苏青芷冲着他,很是骄傲的竖起拇指说:“我家弟弟就是聪明,认识好多的字。”

苏青荨在一旁着急的叫嚷起来:“听话,姐姐,我听话。”

苏青芷领着他们两人坐下来之后,她又伸手摸一摸他们两人穿的衣裳。

苏青芷瞧得出来,唐氏这一胎好象怀得艰难,她的气色有些不太好。

苏丰君笑嘻嘻跟苏青芷说:“姐姐,母亲跟我说,再过几个月,我们就会有一个小弟弟。”

苏青荨也是一脸欢喜的笑容,说:“姐姐,当姐姐。”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好,荨儿会是一个好姐姐。”

苏青芷听苏丰君数了一串的数字,他口齿伶俐,每数一个字,还会示意苏青荨跟着他念一遍。

苏青荨到底年纪小,前面跟着念,后面立时忘记前面的数字。

苏丰君瞧着她的时候,她会笑嘻嘻一脸可爱的样子瞧着他。

苏丰君跟苏青芷解释说:“姐姐,荨儿年纪小,等到大了,就会跟我一样的聪明。”

苏青芷笑着点头说:“君儿说得极是,君儿这般的聪明,荨儿大了一些,一定会表现得又聪明又可爱。”

苏镇磊进院子的时候,就听到小儿女们的欢喜笑声,他的面上自然浮现出笑容。

只是他的心里记挂着唐氏的情形,还是先进了主房。

唐氏瞧见他进来,她神色疲惫的瞧着他,说:“大爷,这样的天气,你在外面,一定要记得穿厚外套。”

苏镇磊很是高兴听到唐氏说这样的话,他认为唐氏的心里到底是有他。

如苏家老夫人所说,他是唐氏儿女的父亲,唐氏的心里自然是有他的。

苏镇磊坐下来之后,常顺娘就赶紧送上热茶水上来,又送上热帕子给苏镇磊擦拭手。

常顺娘收拾好东西退下去之后,苏镇磊低声关心的问唐氏:“玉儿,你今天可有好一些?”

唐氏的手轻抚肚子,她笑着说:“我觉得每一天都好了一些,这孩子太聪明了,只怕是想要我多注意他一些。”

唐氏认定这一次怀的是男胎,只不过她事情,她只跟唐家老夫人说了说。

唐家老夫人也觉得孩子不曾生下来之前,还是不要说那样确定的话。

苏镇磊瞧着唐氏明显不太好看的神情,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起来。

他低声说:“我去寻大夫提过,等到你这一胎生下来之后,我就用药。日后,我们不要再生孩子了。”

唐氏是一脸震惊的神情瞧着苏镇磊,她想一想轻摇头说:“我年纪大了,如大夫所说,我这一胎反应这般的重,只怕越往后,生育方面不会太顺。

还是我生过孩子之后,我请大夫给我用药吧。”

苏镇磊瞧着唐氏的神色,他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跟唐氏说:“我打听过,我用药的话,对我的影响不大大。

而你用药的话,日后,也许还是有机会再怀上孩子。”

唐氏是坚决反对苏镇磊的行事,她不想苏镇磊日后因此来后悔,到时候,他们两人不成怨家都不行。

她轻摇头说:“大爷,你是在外面要交际行事的人。我一个内宅女子,寻最为合适的大夫,配置最安全妥帖的药,对我的影响不会太大。”

苏镇磊瞧着唐氏面上紧张的神色,他很快的笑了起来,轻摇头说:“如今孩子还在你的肚子里面,那事,还不用着急定下来。”

唐氏瞧他一眼之后,她想一想苏家三夫人母女的事情,她低声跟苏镇磊嘲讽的笑着说:“原本是小三儿的错,如今我瞧着三弟妹和小三儿的行事,反而是我们这一房错了。”

苏镇磊听唐氏的话,他并没有把事情放在心上,他笑着说:“谁都明白,我们这一房是大人大量,不跟下面的弟妹和侄女计较这样的小事情。

三弟妹扲不清楚是非,老三是一个聪明人,他的心里面明白对与错。”

唐氏不太在意的笑了起来,说:“家里妯娌们相处这么多年,我们能一直相处得不错,也不过是互相体谅各自的男人在外面的不容易,我们在家里不能扰了男人的心思。

三弟妹先前瞧着还是识大体的样子,只是母亲容不得她留下那两家人,她怪不到母亲的身上去,最后只能怨了我和小九两人。

还好小九儿一向是粗心的人,她是不会计较这些她三婶和三堂姐的冷脸相向。

再说,她虽说不是那种目下无尘的人,却也不是谁都能让她亲亲近近的当成嫡亲的兄弟姐妹来相处亲近。”

唐氏最终还是听了唐家老夫人的劝,她不能让苏镇磊一直这样的冷落苏青芷,她所生的孩子,应该在她父亲的面前,得到她应该有的权利。

第一百二十三章 解释

或许是经过一些事情之后,唐氏释怀了许多,然而却比从前显得计较起来,她也不介意让苏镇磊把她的小心眼瞧得更加明白起来。

苏镇磊的妾室和三个庶女,原本就由他供养着,如今唐氏偶尔会笑着跟他说:“大爷,孩子们都大了,女儿们的嫁妆,公中出一些,我从嫁妆里拿一部分出来。

只是等到儿子们成亲的时候,我可不能从我的嫁妆里拿东西出来,毕竟我要顾虑到大爷和苏家的面子。”

苏镇磊大约是经她提醒之后,方想到儿女们一个个都大起来的现实。

苏镇磊的心里面,其实那有不知道,长房这些年在许多时候,是靠着唐氏嫁妆生活。

他们初成婚的时候,唐氏心疼他在外面不容易,那时他的心里是抵触过家用,大部分用的是妻子嫁妆,只是后来,他有些习惯了。

后来夫妻失和之后,唐氏就不曾管过他的事,而他还是照旧不曾管过妻子和孩子们的事情。

如今两人和好起来,唐氏一样不曾管过他的事,只不过,苏镇磊感觉得到唐氏对他,再不如从前那般的大方,反而有些计较起来。

苏镇磊觉得那是因为孩子们大了起来,唐氏开支大了起来,她待他有心,才会跟他计较这些事情。

唐氏如今多少有明白,男人和女人的思路,原本就容易两极分化。

她对苏镇磊的误会,只是轻轻一笑而过。

年轻的时候,她太笨了。现在苏镇磊再用银子砸她的时候,她是欢欢喜喜的接过来,再不也会去追问来源。

如他们这样的夫妻,有一些误会,是恰巧的好。

唐氏无心可以再付出去,也欢喜苏镇磊的误解。如唐家老夫人所言,不管如何她是要与这个男人走到底,何必一定要追究得太过仔细,以至于让自已无路可以走。

唐氏瞧着苏镇磊,多少类似有些象在瞧着活动的银子仓库,虽说给的不多,可是细水长流还是能撑得住。

唐氏有了这一个孩子之后,她想得多了起来,她对苏青葙置办的嫁妆,都有些变得舍不得起来。

只是她到底是特别疼爱苏青葙,在这方面还是舍不得委屈了她。

如今她认为,她所生的孩子,一样应该有享受父亲给予东西的权利,而不是由她这个做母亲的人,一肩全担负。

她有,这不是她的错,自然也不会是她儿女的错。

唐氏跟苏镇磊很坦然的提及苏青葙嫁妆的事情,她认为既然苏青葙是他们的长女,那么嫁妆一定要丰厚。

她愿意拿出她的一半嫁妆给予苏青葙,她余下的嫁妆,将来还要再分给她所生的女儿。

至于儿子们的亲事,那所有的开支,除去公中给予的银子外,那就需要苏镇磊买单付出。

或许对这个男人无多少情意之后,唐氏跟苏镇磊说话,就不再象从前那样总是给他留有余地。

她如今跟他说话,是有什么话,就直言说出来。

她笑着说:“葙儿这些孩子,他们也是大爷亲生的孩子。你那三个女儿尚且还穿过你置下来的衣裳,我所生的孩子们,他们身上每一根纱,都是出自唐家那边的恩典。”

苏镇磊的脸羞愧得红了起来,自从唐氏怀了这一胎之后,待他,那是他那里痛,她就用力往那里狠命的去踩。

苏镇磊的眼光落在唐氏的身上,她的家居衣裳用料,都是挑选那些平实的布料。

苏镇磊脸红着解释说:“那一日,那孩子跟我说,她姨娘有好几年不曾置下衣裳,而她身上的衣裳,我瞧着也不太象样子。

我想着你现在身子重,也不想让外人瞧见后,非议你待人不宽和。

我就让人送了布料进来,分给她们三人去处置。”

唐氏瞧着苏镇磊冷冷的笑了笑,这个男人始终会被表面虚浮所骗。

她年轻的时候,那眼睛是有多么的瞎,才执意认定这样的一个人。

唐氏瞧着苏镇磊轻轻的笑了起来,她轻轻拍一拍巴掌说:“每一年,公中都会给有妾室名号的人,四季置一身衣裳,至于你那三个庶女,那是每季两身衣裳。

这几年,家里经济有些困难起来,我当着家,也不曾委曲这个家里的人。

或许是下面的人,隐瞒了我。多亏大爷提醒我,我招人来问一问实情。”

她再用力拍一拍巴掌,一会之后,常顺娘推门进来。

唐氏把事情跟她说明之后,常顺娘一脸诧异神情瞧着苏镇磊好几眼之后。

她一脸正色说:“大老爷,三位姨娘和三位小姐那里,是由我带人亲自送过去的布料。

以前是做好衣裳送过去,只是三位姨娘嫌弃家里针线房里的人,待她们不够用心,她们跟大夫人请示之后,就直接换成布料和针线直接送过去。

这一季,刚送过去没有多久,三位姨娘和三位小姐那里,还派人来感恩过。

这事情,大老爷走出去,随便寻人问,都能问出一个长长短短出来。”

唐氏黑着脸瞧着常顺娘说:“只是要你跟大爷解释一下,你那来的这么多话要说,下去吧,别再进来让大爷瞧着你就心塞不已。”

常顺娘一脸不安的神色瞧着苏镇磊,低声说:“大老爷,是我的话太多了,我这就下去了。”

唐氏见常顺娘退下去之后,她瞧着神色不太好看的苏镇磊说:“大爷,你也知道常顺娘就是一根肠子到底的人,她的话,你随便听一听。

想来,也是她们想你了,寻一个借口来见一见你。她们也是你的孩子,你不如现在就过去瞧一瞧她们吧。

日后,她们嫁了,你就是有心想多瞧几眼她们,也没有如今她们在家里来得方便。大爷,你去吧,我再歇上一会。”

苏镇磊站起身来,他瞧着唐氏解释说:“我去瞧一瞧君儿和荨儿,他们兄妹就在院子里面,这一天到晚,我见他们的时辰都少。”

唐氏轻轻的点了点头,笑着说:“他们早上的时候,还跟我说,想要和你说话呢。我就怕他们太过吵了你,刚刚你回来,就没有跟你说。”

第一百二十四章 支持

苏镇磊见到苏青芷的时候,他很平常的皱了皱眉头,一脸正色道:“小九,天色不早了,你早些回去吧。”

苏青芷顺势跟弟妹们挥别,然后向苏镇磊行礼离开。

行出东园的院子门,苏青芷轻舒一口气。

在她的心里面,苏镇磊相比唐氏来说,她还是宁愿信一信唐氏,至少唐氏还愿意顾忌母女之间的面子情。

苏镇磊对她的父女情分,实在是太过稀薄。苏青芷觉得他待三个庶女,瞧上去都要比待她还要好一些。

当然这一会,苏青芷不知道唐氏明晃晃的给下暗绊子的庶女,进行了连坐的告了明状。

苏镇磊是羞愧着当着唐氏的面承认,他再一次怜惜错了人。

苏镇磊看了看小儿女之后,他便跟唐氏说一声,他有事去寻苏家老大人说话。

苏家老大人坐在书房里,他见到苏镇磊的时候,面上无任何的惊讶神情。

苏镇磊瞧着苏家老大人镇静的神色,他的心情跟着平静下来。

苏家老大人瞧着苏镇磊一会之后,他轻摇头说:“你年纪小的时候,我正是最忙碌的时候。

我平日瞧着你母亲很会教导人,如今方知慈母败儿的话,多少还是有些道理。

她让你在年少的日子,一直见到的是世间比较好的一面,你那时从来不曾接触过面对过现实。

在这一点上面,唐氏比你母亲做得好。她是不管好好坏坏,都由着孩子们自行去观察。

哪怕是你这个父亲不好的方面,她也不会在儿女面前帮着你用力去遮掩,反而是大方的任他们自行去断定。”

苏镇磊的面色稍稍有些不太好看,他其实愿意儿女的心里面,他就是一个伟大的父亲。

苏家老大人抬眼瞧明白他的想法,他笑了起来,说:“你的母亲,当年要是如唐氏一样由着你知道我身边那些女人的性子,你那时就不会被一个丫头这般轻易就哄骗过去了。

你们夫妻之间的感情,也不会闹到如今这种地步。”

苏家老大人这一辈子是喜欢过无数的女人,他却也是一生不曾象苏镇磊那样的动过情。

大约是年纪老了起来,他反而替长子惋惜起来,他错失了夫妻重新和美最佳时期。

苏家老大人的眼睛,自然比苏家老夫人瞧得明白,唐氏待老大是失了心,她如今心里最重要的人,是她所生的儿女。

苏家老大人认为苏镇磊生活在他想象的生活里面,反正又伤不了苏家的筋骨,他能够待唐氏如从前一样好,是对苏家有利的事情,大家就一块掩耳盗铃吧。

苏镇磊一直认为苏家老夫人是女人的楷模,她是贤良之事慈爱宽容之母。

他听苏家老大人的话,面上微微露出不赞同的神色。

苏家老大人瞧着他面上的神情,他只是微微的笑了笑,说:“你现在来寻我,有事吗?”

苏镇磊面露难色的跟苏家老大人说:“父亲,今天苏家老大寻我说了他母亲如今身子不太好的事情。”

苏家老大人端茶轻淡的饮一口,说:“那又如何?唐氏一向在这方面处事周全,你听唐氏说过去拜见时的详情吗?”

唐氏那一日和苏青葙前去粱家,她回来之后,跟苏镇磊提过,粱家老夫人的身子是瞧着不太好,但是好好的养着,还是能再活上几年。

苏镇磊把话说给苏家老大人听,他听后微微笑了笑,说:“有些事情,还是要男方主动,我们女方,可不能表现得太过心急了。”

苏镇磊听明白苏家老大人的意思,他是不反对苏青葙婚期提前。

苏镇磊反而在这一时舍不得起来,他闷着声音说:“十五和十六又差不了几月,粱家人也太着急了一些。”

苏家老大人轻抬眼瞧一瞧他,说:“两家既然定下亲事,我们家又不打算毁亲。粱家有诚意,早几个月和晚几个月,又有什么区别?”

苏镇磊瞧着苏家老大人的神情,明明之前,是他一再申明,苏家的女子十六方许正式出嫁。

苏家老大人一眼瞧出来长子的神情,他眉头轻掀,只觉得这个儿子太不成气,明明外面暗处风声不少,他在官场里,还总是反应慢上好几拍。

苏家老大人皱眉头说:“粱家那孩子是一个有孝心的人,我看他家父母也孝顺。我觉得事出有因,葙儿提前嫁过去,粱家也会感念她的孝心。”

苏镇磊反对的话语,直接就给咽了回去。他也知道粱家老大人的身体不太好,如果粱家人要借着喜事给老人家添寿,他们家太过反对,将来对女儿在夫家的处境不太好。

苏镇磊惆怅不已的跟苏家老大人说:“父亲,我想多一些时间,能为葙儿寻一些好东西给她做嫁妆。”

苏家老大人眉毛都不曾抬起,直接说:“她是家里嫡长孙女,她的嫁妆自然要比下面的妹妹厚上三分。

我已经跟你母亲说过,她也觉得应该如此。葙儿自小聪明懂事孝顺,她出嫁的时候,我们做祖父祖母的也会送一箱嫁妆给她。”

苏镇磊欣喜不已,苏家老大人夫妻的手里,还是有些珍贵的物件。

只是他想着家里的弟弟们,一个个都是有宠爱的女儿,略有些不安的劝慰说:“父亲,家里的孩子们多,你和母亲手里的东西不多,还是不用给葙儿备一箱的东西。

只给她一样两样东西,她就会感恩不已。”苏镇磊委婉的推辞起来,苏家老大人瞧着他笑着说:“你当着我的面,就用不着这般的口是心非。

再说,我们自个的东西,我们想给谁,现在还是能做主定下来。

老大,我想好了。我今年的体力不如从前,我已经想要上书给皇上,想要早一些退下来。”

苏镇磊一脸震惊神情瞧着苏家老大人,他听说朝中是有一两位老大人上书给皇上请求退下来,让年青力壮的能干人顶上去。

苏镇磊这时候瞧向苏家老大人的头上,他的头上早就有了白发,只是现在显得更加明显起来。

苏镇磊沉沉的点头说:“好,父亲,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们兄弟都会支持你。我们兄弟如今也养得起家,也不能再让父亲这般再为公事和家事煎熬下去。”

第一百二十五章 变化

苏镇磊来的时候,他是有许多想法要跟苏家老大人提一提,可知晓苏家老大人有心退下来之后,他就不想再说那些话。

他神色恍惚的回到东园,唐氏小睡醒过来,见到他的神色,也没有去想什么。

过后,唐氏听常顺娘的话,知道苏镇磊不曾去见过妾室和庶女,她的心中竟然也掀不起一丝的波浪出来。

唐氏很有感触的跟常顺娘说:“从前我一直不明白,老夫人如何受得了跟老大人同住一院,两人不常见面,她待老大人还是一样的一往情深体贴周全。”

常顺娘低垂眉目下来,有关主子们的事情,她其实不想听。

唐氏也没有去瞧常顺娘的反应,她笑着继续说:“如今我明了,淡了心,那人和那事,不来烦扰自已,我也能在外人面前,表现得一往情深和体贴周全。”

常顺娘抬眼瞧着唐氏那沉静的眼眸,她的心里滋味有些难受。

然而她想起苏镇磊私下里给妾室和庶女们购置的布料,她又认为唐氏能够想得明白放得下,或许对她是大有好处。

这一夜,唐氏笑着跟苏镇磊说:“大爷,我的身子越发重了,我明日让人,给你在旁边理一间睡房出来。”

烛火已熄,苏镇磊瞧不清楚唐氏面上的神情,他却能感觉到她话里的认真。

苏镇磊想起唐氏有长子和长女的时候情形,那时,她不是这样的待他。

他也记起有苏青芷的时候,唐氏如何的绝裂对待他。

他略有些厌烦神情跟唐氏说:“我今日瞧见了小九,她怎么总是一副不太长进的样子。”

唐氏不愿意跟他在这样的夜里去讨论有关苏青芷的问题,她只是应付的说:“她年纪小。”

然而苏镇磊却不愿意就这样放过这个话题,他沉声音说:“不小了,葙儿在她这个年纪,可比她讨喜许多。”

“哧”唐氏轻笑一声说:“虽是嫡亲的姐妹,可是人不同命不同。大爷,你要是实在厌烦与她,也只要再忍下六年。

你放心,我会招呼她,无事,轻易不要来东园。现在天气冷了,只要叮嘱下去,她实心眼会遵守到底。

大爷,这个冬天,你见她的日子不会太多。日后,她嫁人之后,一般的情况下,她是不会回娘家来面见娘家人。”

苏镇磊听着唐氏的语气,她仿佛待苏青芷要好了许多。

而苏青芷此时正翻看着苏青葙给的册子,她每看一次,都觉得苏青葙生在这样的时代,实在是太过无用武之地。

常顺在一旁陪侍着苏青芷,她只觉得主子年纪起大,私下里瞧着待人越发的冷淡起来。

常顺低头想起她娘的交待,她是不会跟着主子走的人,而如今挑选进来的两个丫头,瞧着就是要跟着主子一块走的人。

常顺舍不得苏家,她的心里也多少明白,苏青芷不会象以前那样,再把心思放在她的身上,她明显已经在瞧着两个丫头的行事。

常顺心里有些发酸,然而她也认为她娘亲决定得对,她不想给主子的夫婿做妾,那只能留下来。

苏青芷抬眼瞧着常顺那个小丫头,那巴掌大的小脸,如今苦得拧巴成一团。

她瞧着轻摇头一下,这么大的小丫头,如今瞧着心思多了起来。

苏青芷把放书册声音放大起来,常顺惊醒过来,她笑着上前说:“小姐,我服侍你睡觉吧。”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不用了,我们各睡各的吧。”

常顺执意要在外屋守夜,苏青芷自是由着她,她不能培养一个副小姐出来。

苏青芷有时怀念常顺初来她身边的情景,那时候,常顺待人处事不是如今这般小心翼翼,仿佛随时要防备有人,从后面偷袭一样。

苏青芷为何想要立起来,也是因为瞧见常顺的模样。

苏青芷以前一直认为反正众位姐妹在苏家的日子,最长也不会超过二十岁,日后嫁人之后,或许是此生不再复见。

她是能让则让,就是不能让,她也不屑去跟小女子们去计较那些小事情。

可是经苏家三小姐把她身边人安排过来的事之后,苏青芷觉得她是太小瞧了她这一群姐妹。

难怪这个时代的女子嫁了之后,都以夫家为根基,跟姐妹们的来往,也以夫家条件为准则。

原来女子在娘家时姐妹太多,那家都会出现上不了台面的人,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有时还是抱团出来。

时日久了,再温良的人,也会对她们冷了一腔姐妹的情意。

粱启明从外面归家,当天,他就让人送来守信,也知会苏家长辈们,一待他收拾整齐,就会过来拜望。

唐氏自然委婉劝说,让粱启明好好在家里休养几日,来苏家的事情,可以缓上几天行事。

只是等到第二日,唐氏在东园见到粱启明的时候,她的心里一样的高兴不已。

苏青芷给唐氏安排陪同在苏青葙的身边,她瞧得明白,这一趟出行,对粱启明是大有好处,他身上的气质沉稳许多。

那个时时散发如沐春风的年少男子,经过时光打磨之后,已经变成如今这个多少能担得住事的年轻男子。

苏青葙明显是欢喜看到这样的粱启明,而那人瞧见苏青葙的时候,那眼神变得温和了一些。

唐氏安排苏青葙姐妹陪着粱启明去给苏家老大人请安。

在路上,苏青芷自觉的退后几步,由着粱启明好侧身寻问苏青葙一些话。

院子人来人往,苏青芷瞧得出来,各房堂姐妹身边的丫头,在这一时,仿佛都忙碌起来。

粱启明低声问苏青葙说:“老大人的身体不适?”

苏青葙很是担心的点了点头说:“祖父如今是经不起变天的日子,这一次,又病了好几日。

如今大夫说了,要祖父在家好好的休养一些日子。”

粱启明如今也不是只知书的人,在外面行走的日子,看到的事情,对他还是有很大的震动。

他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少年人,反而已经懂得了许多的事。

他侧脸瞧着一脸明朗笑容的苏青葙,他的心里暖了暖,许多人变了,他身边的这个女子,瞧着长大了,她的性情,却不象有什么变化一样。

第一百二十六章 教导

来来往往的人,就是苏青芷再有心让两个久别相见的人,单独相处一小会儿,也抵不住闻讯而来的苏家姐妹来一个意外偶遇。

粱启明瞧着一个个娇柔的小女子,侧转头瞧一瞧苏青葙姐妹,他心里只觉得还是有唐家血脉的姐妹两人,瞧着更加的舒服自在。

他冷着面孔,由着苏青葙出手打发走前来行礼的妹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