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表现出对你们三姐姐的姐妹情意,一家人,就是要欢欢喜喜的相处在一起。”

苏家八小姐瞪眼说:“二姐姐,三姐姐最烦妹妹们缠在她的身边,我要是表现得跟她亲近挽胳膊什么的,我怕背着人,她就会一巴掌拍到我的手上来。”

苏青芷笑了起来,说:“在人前,我自然会愿意给三姐的面子,我也想三姐姐平平顺顺的嫁出去。

我可受不了,在院子里随意走动的时候,一不小心就遇见三姐阴沉沉的瞧着人,那眼神,实在让人心里发憷不已。”

苏家八小姐心有同感的点头,说:“小九说得极是,这一次一定要让小三儿平顺的定下亲事,让她有机会早早的嫁出去。”

苏家八小姐拍着胸膛跟苏家二小姐表示说,她会通知家里的妹妹们知情,大家一定会表现出苏家三小姐是世间难得的好姐姐样子出来。

苏家二小姐这时反而担心家里的妹妹们演得太过了,那样反而会让苏家三小姐的夫家生出疑心来,这门亲事要是起了波折,只怕家里长辈和三房的人,都饶不过她们这些人。

她把意思说了出来,苏家八小姐皱眉头说:“那样不行,这样不成,那只有那一家人来的那一天,大家能回避,就回避着不见面。”

苏青芷也不想跟苏家三小姐表演姐妹情深的戏码,她认为不必在人前演戏,那位老人家的眼光,一定不会弱于苏家老大人。

第二百零二章

申时将到的时候,苏家二小姐和苏家八小姐告别离开。

而常顺娘紧接着来到芷园,她的脸色非常的不好看。

原来就在前一刻,粱启明上门来通知唐氏,粱家老夫人去了的消息。

唐氏让人悄悄寻苏家老大人夫妻说了一声之后,便让常顺娘亲自来传唤苏青芷前往粱家。

苏青芷和三个随行的丫头,很快的换上素色的衣裳。

按事前唐氏的安排,苏青芷会把身边两个大丫头留在苏青葙的身边,方便她的身边有人可以用。

苏镇磊和苏丰道此时还不曾归来,唐氏带着苏青芷和苏丰君姐弟前往粱家。

路上,唐氏满腹的心事,苏青芷瞧一瞧她的神情,她伸手握住苏丰君的手。

他冲着她笑一笑,立时又收敛起脸上的笑意。

苏青芷冲着他轻轻点头,苏丰君如兄长一样的聪慧,小小年纪里,仿佛就已经知道许多的人情世故。

唐氏带着儿女下了马车,她瞧着粱家门上挂着的白布条,她的心沉了沉。

粱家内里是一片哭泣声音,引得苏青芷跟着红了眼圈。

他们刚进门,粱家已经有人来引着他们前往灵堂,路上,那人还悄悄的跟他们一行人说:“老夫人去了,大家伤心,家里还有些乱。”

唐氏轻轻的点头,说:“节哀。老夫人心善,一定不会忍心上上下下的人,为她如此的伤心。”

苏青芷轻皱头听着粱家的哭声一片,她和苏丰君跟在唐氏的身后,听着前面人通报着,唐氏带着他们行进了灵堂。

苏青芷的眼前,全部是白色,她和苏丰君跟着唐氏低头跪下行大礼,再由主家的人,亲自过来扶着起身。

苏青芷给苏青葙扶起身,她瞧见她已经消瘦得来一阵大风都能吹跑的样子,她跟她低声说:“姐姐,节哀。”

苏丰君那里是由粱启明亲手扶起来,苏青芷回头瞧见她那大姐夫也只余下一个空荡荡的衣架子。

而旁的粱家人,瞧上去也是一个比一个瘦,这样的气氛,苏青芷和苏丰君很快的被粱启明夫妻带了出去。

当着粱启明的面,苏青芷跟苏青葙说:“姐姐,这样的事情,我帮不了你,我把身边的两个丫头派给你用。”

苏青葙瞧一瞧粱启明的神色,她轻轻点头说:“好。现在这样的时候,我也不留你和君儿。你们年纪还小,祖母是慈爱的人,也不会愿意惊扰到更加多的人。”

苏家老夫人早悄悄的跟苏青芷提过,这样的白喜事,她这种年纪小的人,最好是去去就回。

唐氏很快的由粱家二夫人亲自送了出来,她跟粱家二夫人说:“家里的爷们,要一会再来。”

苏青芷瞧着粱家二夫人的情形,这也是一个瘦得如杨柳一样的中年妇人。

唐氏带着苏青芷姐弟上了马车,在路上,她叮嘱说:“在家里面,你们两人不要随意提及你们姐夫家的事情。”

苏青芷轻轻点头应承下来,家里面如今要忙着苏家三小姐的喜事。

按习俗红白喜事尽量要各自回避开去,只是这一次恰巧的遇上。

他们回到家里后,唐氏带着儿女去了主院,她留下来和苏家老夫人说话的时候,苏青芷带着苏丰君去了苏丰道的院子。

苏丰君欢喜不已,平时的时候,唐氏是不许他轻易出东园的院子门。

苏青芷把苏丰君带往书房,他望着那一柜子的书,他是满眼欢喜不已。

苏青芷坐在琴旁,想着今天一日的事情,她轻轻的拔了琴弦,声音悦耳又悠长的飘散去了。

苏丰道回来的时候,已经听说了事情,他回来换了衣裳,交待弟妹如果不想回去,就在这里等他回来。

苏丰道走了之后,苏青芷瞧一眼苏丰君的神色,跟他商量着说:“君儿,我们去东园瞧一瞧小弟和小妹可好?”

苏丰君欢喜的笑着点了点头,他挨近她的耳朵边,悄悄的跟她说:“姐姐,父亲不在家的时候,你要常来看我和弟妹们。”

苏青芷有些动容的瞧着他,只是转而想一想,唐氏或许把东园管理得不错,可是人在行事,那可能没有风声传出来。

她轻轻的说:“我等你们搬出东园出来居住的时候,我就能常去看望你们。”

苏丰君眼睛里有失落的神色,他虽然不明白一些事情,可是也听身边服侍的妇人,低声提醒过,在父母面前轻易不要提及苏青芷。

那妇人悄悄说,他可以继续喜欢苏青芷,因为那是他的嫡亲姐姐。

在东园门口,苏青芷瞧着苏丰君慢慢的行进去,她时常觉得东园里,只有她一人是外人。

苏青芷记得她搬出东园之后,好象就不曾在东园里面用过餐。

苏青芷没有进东园去,这个时候,苏镇磊去了粱家,只有唐氏在东园,然而苏青芷觉得她安慰不了唐氏的心情,反而只会让她的心情不快。

苏青芷缓缓的转身走了,她想起苏丰道的话,她又折回了苏丰道的去处。

只是在半路上,苏家三小姐不知从那里窜了出来,她挡在她的前面,跟她说:“听说大姐夫的祖母去了。”

这样的事情,原本就隐瞒不了几个人。

苏青芷瞧着她轻轻的点头说:“粱家祖母去得平安,在她这个年纪算是白喜事。”

苏家三小姐一脸失望神情瞧着苏青芷,好半会后,她什么都不说的走了。

其实苏青芷对她也说不出别的话,说起来,她觉得苏家三小姐这一次还是走运了,那位老人家临终时,她都与人方便。

苏家三小姐低垂着头回去面对苏家三老爷夫妻,他们夫妻也是面面相觑的互相瞧了好几眼。

上午时,他们一直心里暗忧着粱家那边的事情,后来一直不曾听到坏消息,夫妻两人刚安心半天,便接到消息。

苏家三老爷瞧着苏家三小姐的神色,说:“你只管安心,你大姐家与我们家,如今是两家人,也不算有什么冲撞。

何况我们两家人今天就商量好,这几天要挑选日子,最快也要十天之后定下来。

那时节,那边已经发送出去了。我明天和你母亲要去一趟,你们孩子们就用不着去。”

第二百零三章 怀念

苏青芷接连几天跟着唐氏去了粱家,只是上午去,午时回,她们母女都不曾有机会私下里与苏青葙多言。

粱家的庭院素白一片,苏青芷眼中所见,粱家所有的人,如不是守在灵堂里面,或是在大堂里匆匆见一见客人们,他们都是行事匆匆。

粱家为粱家老夫人立了道场,每日里有道人分三次做道场。

苏青芷因为年少女子的身份,有些场合是不方便出入,她每一次来,都在粱家待客处坐着,而唐氏则能四下里走动。

有关粱家的消息,却悄悄的传言开去,粱家老大人自粱家老夫人去了之后,现在瞧上去还是挺行,他还能事事关注着粱家老夫人的后事安排。

可是粱家的人担心只要把粱家老夫人送回故土之后,粱家老大人就会挺不住。

有粱家相交几十年的老妇人,来待客处稍稍坐了一会,她一边抹泪一边感叹着那些旧时旧事,最后她的家人担心她的身体,还是把她扶持着归家。

苏青芷年纪小,与此时来粱家旁的年纪小的女子,在几天相处之后,自然是有了悄悄说话的伴。

大家凑在一处,难免提及自家的姐姐们,这么一说,发现各自的姐姐全瘦了,一个个小女子的脸上都露出惊怕的神色。

苏青芷瞧得仔细,粱家的下人们不多,瞧上去仿佛各个主子都是亲力而为。

苏青芷觉得这样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只是遇见这样的大事,时日拖得长,一家老小就跟着累了。

有一个小女子衣着锦绣,她平时是不屑与苏青芷几个小女子凑在一处说话,只是她不来凑,大家也不太理会她。

暗地里,大家都知道粱家已经定下分家的日期,等着粱家老夫人的事情完整之后,粱家老大人会就着亲朋好友全在场,把这个家分了。

粱家分了家之后,自然是各有各的亲戚走动,而这个小女子的姐姐是三房的儿媳妇,听说她用的下人们最多。

苏青芷就匆匆见过那位年轻妇人几面,一样的瘦成皮包骨,然而她的神色平和待人。

她的嫡亲小妹则象孔雀一样待人,那瞧人的眼色,高高在上。

苏青芷和小女子们一样的想法,将来都不会走动的人,只要面上过得去就行。

苏青芷自然把各种消息听了满耳朵,粱家这一辈当家理事的妇人们,出身都不太高,反而是少奶奶们的门第稍稍的高了一些。

然而这样的情形,还能不能往下一代走,其实无人能说清楚。

大家心里面都明白,朝堂那里传出过消息,如今太子已经直接参政处理政事。

对小女子们而言,庙堂遥远如在云端之上,那都是家中男子的事情。

一朝君一朝臣子,朝堂有变故的时候,大家的前途自然有变故。

粱家老大人做主挑选了一个日子送别粱家老夫人,他跟不舍的儿孙们说:“你们在她生前孝顺她,如今就这般顺利送别她吧。

一场事情操办下来,我们家的情况也容不得再多些事情出来。”

唐氏终于寻一个机会在院子一角跟苏青葙说上话,苏青芷停在她们不远处。

唐氏低声问:“我听人说,你家祖父言及要多留一日亲朋好友,就是要他们留下来见证分家大事?”

苏青葙轻轻点头,她低声解释说:“大夫前不久给祖父诊过病,言及祖父要好好的休养身体。”

唐氏一脸惊讶神情瞧着苏青葙,她一脸感动的神情说:“我嫁进这个家之后,方知道有夫妻也能如祖父祖母这般的相处,夫妻相携手一辈子,不离不弃的过一生。

如今祖母走了,家里的人,都担心着祖父的身体情况。祖父说要分家,公婆两人说,也好,有分家这一回事,忙一些,或许祖父的心里能够好过一些。”

唐氏悠悠叹一口气,粱家老夫人是有福气的人。

唐氏低声跟苏青葙说:“你们家分家的事情,你是小辈,你就一心一意听从长辈的意思吧。”

苏青葙缓缓的点头,粱家的家底薄,如今经过粱家老大人夫妻接连生病,再做一场白喜事,其实粱家已经空了不少。

苏青芷和几个小伙伴们在这一日里,互相知会对方联系方式。

因为如第二天那样的大场合,一向是由家中男子们和掌家的女人们出来主事,她们这样的小女子,是要安稳的守在家里面。

第二日,苏镇磊兄弟去粱家,唐氏则没有去,她去主院寻苏家老夫人说话。

苏青芷去主院的时候,她听说唐氏在与苏家老夫人说话,她转身去寻苏家二小姐说话。

苏家二小姐见到苏青芷来到,她很是用心打量几眼人,说:“我怎么瞧着你瘦了一些?”

苏青芷伸手轻轻摸一摸脸,摇头说:“没有瘦。”

她便歪歪坐在苏家二小姐的身边,她轻舒一口气,说:“还是在家里舒服。”

苏家二小姐伸手轻轻拍一拍她说:“我见到大姐姐,她瘦得我都快认不出来。”

粱家的白喜事,苏家能去的人,这一次全过去一趟,不管如何都要做面子给苏青葙,让她夫家瞧一瞧,她也是有娘家的人。

苏青芷轻轻点头,跟她说:“二姐姐,你大约是没有见到大姐夫,我瞧着如今他们夫妻是从内到外相配极了,全瘦成一张皮包骨的脸。”

“哧”苏家二小姐笑了,她立时觉得不太好,赶紧收敛住笑声,感叹说:“我母亲说,粱家的家风不错,大姐姐嫁得好。”

这几日,苏青芷在粱家几日,自然能品出一些事情来。

粱家人多是非是有,可是却没有真正的肮脏事情。有的,也不过是小小的事,过后,风吹一吹就散去了。

何况粱家老夫人一去,粱家老大人是要跟大房居住,日后各房之间更加没有多少能摩擦起一的事情。

将来各房分开居住,只怕记起旧事,都只有怀念的情份。

两日后,粱家分家,苏镇磊和唐氏去粱家做见证人。

因粱家老大人在,粱家各房分家之后,暂时不分居出去。

只是粱家老大人不在之后,在送粱家老大人出门之后,过百日,粱家各房搬出主宅。

第二百零四章 容

第二日,休息日。苏家的主院里,各房人来请安之后,见到苏镇磊和唐氏没有离开,他们也顺势的留下来。

长辈留了下来,旁的人,也有顺意的跟着留了下来。苏家老大人瞧着满满一堂的人,想着旧时老友的话,他伸手轻拂胡须,面上满满自得的笑意。

他侧脸瞧向苏家老夫人一眼,那眼里同样是满满的满意。可惜他的眼波就是再抛得明显,苏家老夫人已经是接受无能。

她侧目瞧了他一眼,自从他的旧友来了之后,苏家老大人的心情那是特别的好,又与旧时的好友,再一次搭上关系,那心情更加的好得不得了。

苏家老夫人回头望着苏镇磊问:“昨天粱家分家可顺利?”

苏镇磊叹息着说:“都没有什么家底可以分,何况粱家老大人一向公正,这个家分得极其公正,长房得了主宅,别的房,各补了银两。”

满满一堂的人,听苏镇磊这么一说,都说不出什么来。

他们听说许多人家的分家,都会闹得家里亲朋好友跟着不得安宁,而粱家这样的分家,瞧上去,苏镇磊和唐氏都是满意结果。

苏家老大人听苏镇磊的话,他瞬间明白了一些事情,只怕那些银子,都是皇上这些年赏赐下来的。

苏家老大人记起上一次见到皇上的情形,他在心里暗暗的叹息一声,皇上对他尚且念着旧情,对粱家老大人自然是不会太差。

苏家二小姐悄悄的对苏青芷使一下眼色,她们姐妹一前一后悄悄的出了房,苏家三小姐在后面瞧见这两人的举止,只觉得这两人太过没有出息了。

苏家三小姐如今面上是喜气洋洋不已,她的亲事,这一次能够定下来,那边已经说了,明天就带官媒上门来,而且定亲的日子,就挑选在三天之后。

至于成亲的日子,则是等她满了十五岁之后,两家会挑选一个吉日。

当然这是苏家这边的意思,苏家三老爷在苏家三夫人和苏家三小姐面前说:“亲家老爷说,这一次最好把成亲的吉日也定下来,一事不烦二主,顺顺利利最为吉。”

苏家三小姐经过一次退亲之后,她的心里也想着就这么一次,把事情全定下来。

苏家三老爷夫妻自然是这个意思,两人瞧着未来女婿是各种的满意,婚期都定下来之后,就用不着一定要等到苏家三小姐满十六,只要过了十五,那就是吃十六的饭。

苏青芷跟着苏家二小姐出了房门,她自然知道谁在她们身后盯着不放松。

苏家二小姐出了门之后,她低声抱怨说:“小九,你要接受我的教训,可不是谁都能亲亲热热的当成嫡亲的姐妹相待,有些姐妹在后面插刀,那种软刀子比硬刀子更加痛。”

苏青芷微微一笑瞧向她,苏家二小姐暗示她好几次,让她不要深信苏家八小姐,她只差没有明言,苏家八小姐就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

苏青芷瞧着她,见到她一定要给她一个明确的应承下来,她笑了起来说:“二姐,我这一天事情多,可没有那么多闲功夫应付心眼多的人。”

苏丰道如今执意要把她打造成一个有品味的女子,他如今在练习古筝,他说等到他上手之后,便会来教导苏青芷弹奏。

相对于古琴来说,苏青芷更加欢喜古筝的轻快明亮,她立时欢喜的点头。

苏家二小姐则很是不以为然的跟苏青芷说:“小九,琴,你弹来弹去,都只有那么几首能上得了台面。这古筝没有那般的易学,你不会是想着只要学会几曲,又了事吧?”

苏青芷瞧着她讪讪然的笑了起来,这人要是亲近起来,果然有些秘密隐瞒不了人。

苏青芷喜欢看苏丰道弹古筝,而那个琴呢,按苏丰道的意思,等到苏青芷练习得差不多的时候,苏丰君有自已的院子,那琴就送与他去。

这种物件通常是花银子的,唐氏待长子好,也是瞧着苏丰道很会为下面弟妹着想。

再说这种琴传到苏丰道这里已经是二手,在这之前,一直是苏青葙在用。

古筝则是完全上新的物件,唐氏首肯之后,由唐家大表哥带着苏丰道亲自去请行家挑选的最适合初学者用的古筝。

唐氏问明白苏丰道的心意,知道他目前只是想跟夫子把古筝学习得上了道,至于精通什么的,他是没有那个时间消耗在里面。

苏镇磊私下里跟唐氏嘀咕好几句话,却被唐氏挤着出了一些银子出来,给苏丰道购买古筝谱子用。

有关苏镇磊的两个妾室和三个庶女在之前闹过一场之后,现在再一次安分下来。

唐氏自然知道前不久苏镇磊特意赶去城外见到那几人,他回来之后,又去寻了苏家老夫人说话。

只是苏家老夫人要他做出选择,要嫡妻和嫡子女,还是要妾室和庶女。

苏镇磊立时醒过神来,他现在只要把人再一次接回来,唐氏再也不会如从前那样,她跟他说得明白,在家里面,她不会再顾及他的面子。

何况苏镇磊在她娘家人的面前,也不曾真正的顾及过她的面子。

苏家老夫人说得明白,在城外,至少她还能帮着照应一二,将来三个庶女的亲事,也能平顺下来。

苏丰道的出色有主见,苏镇磊有时瞧着他,只觉得唐家人把他教导得太好。

苏丰君如今年纪大了一些,苏镇磊瞧得明白,这个儿子只怕要做什么事,那是比长兄要手黑的人。

苏丰君年纪小小,就能照顾得妥当弟妹们,他还转着弯让唐氏打发掉一个苏青荨身边一个不安分的大丫头。

这一方面,苏丰道年纪小小的时候,可是做不到。那时节,有苏青葙护着他,他也没有出手的地方。

苏镇磊瞧着瞧着两个儿子的份上,他也不想和唐氏从面上绝裂,还不如现在这样的日子,唐氏瞧着他各种不顺心,却还是不得不容一容他。

苏镇磊的眉眼一动,苏家老夫人便明白他的心思。

她叹气说:“磊儿,你想两全其美,可是这个世上,那可能有那样完美的大好事。”

第二百零五章 盼

苏家三小姐的亲事进展顺利,两家很快的定下亲事,过后,没有多久,两家商议定下婚期。

苏家二小姐是目瞪口呆的瞧着苏家三小姐亲事进度,从定亲到定下婚期,几乎是让旁人反应不过来。

苏家三小姐的婚期定在十五岁过后,那就是明年秋天,苏家三小姐要出嫁。

苏家二夫人心情很是不愉快,这样一来,苏家二小姐的婚期,也不能推迟了。

苏家二小姐跟苏青芷提及苏家三小姐的亲事时候,她还没有想过,与她牵扯有多深。

只是几天之后,苏家三小姐的未来夫家人归家,定下秋初的时候,他们来人迎亲。

苏家三老爷夫妻认可下来,两家人自此来往,而男家悄悄跟他们夫妻说,年前的时候,那男子还是会专程来苏家送年礼。

苏家三老爷夫妻自从女儿退亲之后,那脸上的郁气,整年都不曾散去过。

如今这门亲事,除却亲家在外地之后,未来夫婿从商之外,别的方面,实在是一门好亲事。

苏家三老爷夫妻如今待苏家老大人夫妻越发的感恩起来,他们想着家里还有的儿女,只觉得尽心孝顺父母,自有公道来。

苏家二小姐在苏家三小姐定下亲事之后,待她也就没有那么多怨言相向,虽说不能再如从前那样的姐妹情深,可是想着明年出嫁后,姐妹也许见一次少一次的情况,她的心气就平了。

苏家老夫人私下里跟唐氏说:“你们父亲牵线,老三夫妻都认可这一门亲事,那我也无话可说。”

唐氏略有些惊讶的神情瞧着她,她也认为苏家三小姐的这门亲事不错,那个年轻男子瞧上去可比先前那人来得有担当有能力有本事。

苏家老夫人瞧着她轻摇头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小三儿如今是欢喜着未来夫婿家生活富足,可是将来独守空闺的人,日子就不是那么好过。

幸好在姐妹当中,她是一个从来轻易不会肯吃亏的性子。

她这样的性子,在夫家想必也吃不了什么亏。”

唐氏则想得通达,她笑了起来,说:“母亲,我见经商的人家,有些都是夫妻双双出门奔波。

三弟妹家的亲家老爷子,我瞧着是开通性子,将来小三儿好好处一处,或许夫家会许她跟着夫婿出门。”

苏家老夫人的眼睛亮了起来,她笑着说:“那就瞧一瞧小三儿的命,能否好到让姐妹们都羡慕不已的地步吧。”

唐氏微微笑了起来,说:“母亲,你和父亲一向慈爱,家中的孙儿孙,也因你们而有福气。”

苏家老夫人缓缓的点头,苏家老大人如今几乎日日在主院里,他待妾室冷淡下来,以至于苏家老夫人担心起他是不是身体不适起来。

她私下里劝过苏家老大人,小病不能拖,拖成大病,那样会更加的辛苦。

苏家老大人听她提及这样的话,他就往妾室那里去向几日。

只是他这样的表白方式,对苏家老夫人来说,反而是安心下来,再隔几日,见到他再来主院,就赶紧吩咐人给他煮上补身子的食物。

苏家老夫人的心里面,是早不当苏家老大人是夫君看待,她把他看成同住的人。

苏家老夫人听说过粱家老大人夫妻的事情,她只是听而感叹下,她如今年纪大得连羡慕的心思都没有了。

苏家老夫人会跟苏家二小姐和苏青芷说:“人,有时候要认命。你不认命,那你就要有运气。

只是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是发现在适当时认命的女人,日子一样能过得好。

不认命的女人,有没有折腾出来有福气的人?我听说,有,千千万万的人里面,大约只能出那么一个人。”

苏家二小姐和苏青芷听后,赶紧凑趣请苏家老夫人讲一讲那千千万万里的独一人,只是老夫人沉默之后,说:“还是不讲吧。如果不是逼到绝处,只怕那女子也不会那样的折腾。”

苏家二小姐很是失望的跟苏家老夫人说:“她一定生活得很好。”

苏家老夫人笑着说:“传言里面,她后来遇到特别忠厚的男人。可是我觉得那个结果,只怕是别人加上去的。”

苏青芷神色平淡,这个时代再嫁的女子,是有,可是仿佛低人一头,这大约就是唐氏最后咬牙忍下来的真相。”

苏青芷感觉到苏家老夫人对她打量,她赶紧跟着说:“祖母,我跟二姐一样的认为,她一定生活得很好,所以才有那样的传言出来。”

苏家老夫人这才放心的笑了起来,她刚刚瞧着苏青芷的面色,那一时,竟然有一种她已历过千山万水,如今只想平静生活的感触。

苏家老夫人此前是不太想苏青芷常跟着苏丰道和唐家人出去玩耍,只是她现在瞧久了苏青芷,只觉得她的性子太过沉闷,都不太象少女的表现。

苏家老夫人每逢此时,她的心里对长子夫妻隐隐就生出抱怨之情,明明是夫妻之间出了毛病,最后那对不懂事的人,全迁怒到女儿的头上来。

当然苏家老夫人每逢跟长子夫妻相处的时候,她又会忘记这一时的想法。

毕竟这个孙女没有几年就要出嫁,而长子夫妻是会长相伴她的人。

有关苏家老夫人的心思,苏青芷从来不曾去猜过,苏家二小姐反而有时会猜一猜。

苏家老夫人现今是待苏家二小姐最为亲近,待苏青芷稍稍次之一些。

苏青芷曾经瞧过苏家老夫人如何对待苏青葙,她的反应很是平常。

苏家三小姐的亲事定下来之后,她喜欢昂着头在苏家走来走去,特别喜欢到苏二小姐面前来,打探她未来夫家几时上门来议婚期。

苏家二小姐给她气得几回之后,瞧着她的身影,就赶紧转身就走。

苏家二夫人悄悄跟苏家二小姐说过:“早早嫁去夫家,有什么好?

你大姐姐嫁得早一些,那是因为粱家老大人夫妻身体都不太,那边有心想完成两位老人家的心愿,而我们家这边也不想到时候误了你大姐姐的佳期。”

苏家二小姐明白的点头,有关粱家的事情,她那可能不曾听说过。

粱老夫人刚走没有多久,粱家孙辈按习俗在一年之内是不能婚娶。

如今听说粱家老大人的身体又不行了,只是粱家的人,还是盼着他能多活上几年。

第二百零六章 聪明人

苏家二小姐悄悄跟苏家二夫人打听说:“母亲,大姐夫家的祖父身体不太好,如果万一的话,那大姐姐岂不是又要守孝?”

苏家二夫人怒眼瞪着她说:“你这不懂事的孩子,这样的话,你想都不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