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兄弟这么多人里面,如果将来谁有希望不搬,那大约也只有林家五老太爷这一房人,而现在林家五老太爷这一房的人动了,他们将来自然是不会有希望留下来。

林家大老太爷知道五房的动静,自然也知道庶弟弟们心头的那些计较,然而那又能怎么样?

他是嫡长房的嫡长子,他们这一房的人按规矩,都是要留下来守家的嫡长房。

林家大老太爷自然是舍不下林家五老太爷这个嫡亲弟弟,然而如林家五老太爷所言,他这一房动了,别的房,将来到了分家的时候,别的房自然不敢还留恋不放手。

林望景的留下来的院子,林家五老太爷和林望从兄弟商量过后,自然一致认同是要给林广用这一房用。

林家五老太爷跟林家五太夫人说了他们父子商量好的决定,林家五太夫人自然是不会反对,她觉得这是一桩名正言顺的事。

五房的人,都不曾想过这一次的事情,林家会有这么多的杂音,他们会听到那么多若有若无的好心提醒话语。

由园里,也不曾得到真正的安静。

有许多好心的妯娌过来探望将要生产的苏青芷,她们瞧着由园窄小的院子,她们叹息着跟苏青芷说:“小九儿,你和琅儿父亲的心太好了。”

苏青芷微微笑着瞧向她们,这样夸奖的话,她们愿意说,她是愿意听。

苏青芷瞧得明白,平日里和她走动多的人,反而在这个时节没有来凑热闹,而是让身边管事妇人过来瞧一瞧就走人。

现在来由园的人,反而是平日与苏青芷不太来往的人,有的人,从前瞧着苏青芷的神色里,都有掩饰不了的不屑神情。

她们现在来苏青芷面前扮亲近,苏青芷面上是接受了她们试探过来的诚意,然而坐在一起交谈的时候,大家得表现出和气的一面。

苏青芷太多数的时间,她只是静静的听着她们说话。

她们的话语,最初还是客气的试探着,慢慢的,她们关心起苏青芷起居生活。

苏青芷瞧着她们轻笑着说:“院子住得久了,已经习惯了。”

她们很是用心打量一下院子,跟苏青芷满满的诚意说:“小九,你这一房的院子太小,你现在又要再生一个孩子,孩子们大了,你院子里明显是不够用。”

苏青芷一脸羞涩神色瞧着她们,低声说:“我听我们家爷们的话,再说这也是爷们要关心的事情,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苏青芷那一脸迷妹的神色,让从妯娌们心塞不已,原来这位妯娌私下就是这样的人。

唐家婆子一直候在苏青芷的身后,她这时跟苏青芷说:“表小姐,你到了要起身动一动的时刻。”

苏青芷不太好意思的由她扶着站起来,然后她跟妯娌们低声说:“我先去慢慢走一走之后,再来和你们好好的说一会话。”

这群女人见到她这般情形,哪怕她们心里还有再多的话,要好好的跟她说一说,在这样的时刻,她们也不想丢脸丢到外面人家去。

女人们走后,唐家婆子瞧一瞧苏青芷的神色,她在心里暗暗感叹,难怪家里的主子们担心表小姐在夫家受委屈。

别人都寻上门来挑衅,表小姐心大的竟然无一丝生气的神色。

苏青芷其实没有把平日关系疏离的妯娌们当成家人朋友看待,她对闲人的话语,她轻易不会放在心上打滚。

苏青芷侧着瞧见唐家婆子的神色,再想起厨房那一位的用心,她笑着跟她说:“唐婆婆,你们两人在这里别太辛苦了,我这边什么都不错,你们别累着了自己。”

唐家婆子笑瞧着她说:“表小姐,我们现在的年纪,能够做得动,就是我们的福气。主子们还有用得着我们的时候,那更加的是我们的福气。

你只管安心,她在厨房里也没有事事亲手去做,你那位嫡亲大妯娌派来的小丫头,她说小丫头很是机灵知事,她要再仔细的瞧一瞧品性。

如果她们有缘份的话,她不知能不能收一个弟子?”

苏青芷瞧着唐家婆子的神色,她略有些好奇的问她:“唐婆婆,这方面还有许多忌讳吗?”

唐家婆子瞧着她笑了起来,说:“她一辈子的本事,都在手艺上面,她是动了这个小心思。

只是她还要仔细的看一看,要看小丫头的品性,还要看i小丫头和她家人如何想,总不能为了一个徒弟,而因此惹来一堆的麻烦。”

苏青芷打量唐家婆子的神色,她跟她直言:“我要不要跟我那位大嫂先透一透风声?”

唐家婆子笑着轻点头,说:“自然要请表小姐先打探一下那小丫头家人的意思,我也不想让多年老姐妹白费了心思。”

苏青芷笑着应承下来,有时候,她们认同下来的好事,未必当事人或她的家人也认为是好事。

明氏管事妇人如今的情况,她是可以让孙女寻一份轻松的差事,在年纪小的时候做一做。

等到小丫头年纪大了一些,管事妇人再为她图谋一份良缘,这一辈子,这个小丫头可以过一份安稳的生活。

第六百五十一章 帮

苏青芷寻了机会跟明氏提了提唐家婆子的想法,明氏听后叹道:“小丫头很是懂事的性子。”

苏青芷明白她的意思,明氏有时候瞧着女儿的神色里面,总带有几分纠结。

其实苏青芷有时候望着林静琅的神色,她的眼里也有明氏一样的纠结神色。

这个时代里,女子嫁人之后,那几乎是一辈子的不变。

女人这一辈子几乎是没有多的选择,她们只有一条路可以去走。

而那条路的顺畅和坎坷的机会,都几乎握在男人的手里面。

如唐家这样家规的人家不多,然而唐家婚嫁上面的条件,也限制了许多的人家。

明氏曾经小心翼翼跟苏青芷提过有心与唐家联姻的想法,苏青芷悄悄的探问过唐家表嫂的意思,她只是无声的摇头。

苏青芷后来在明氏再试探的时候,她只能装成听不明白的样子,明氏心里大约明白过来,她只能微微叹息着。

过后,苏青芷借机会跟她提了唐家的一些事情,她跟她说:“唐家人的关系紧密,几乎都不曾有各自抱成团的现象出现,那是因为嫁进来的人,在唐家没有旁的牵扯关系。”

明氏自是明白苏青芷的意思,她的心里清楚,苏青芷大约是悄悄问过舅家的人。

明氏的心里是真正的亲近起苏青芷,那事虽说成不了,至少苏青芷把那事放在她的心上。

再说苏青芷也跟跟她提了,唐家将来分出去的各房,在这方面的要求则不会那么的严厉。

六月中旬,林望舒和苏青芷的长子不慌不忙的出生,林家五太老爷早已经为他取名为林广辉。

林家五房四房都有了儿女,相对林家人的欢喜,苏家和唐家则是比林家更加的欢喜放心。

苏家在这样的时节还是不方便来林家恭贺,他们托人带信过来,等到林广辉周岁的时候,一定好好的给孩子祝贺一番。

唐家人是欢欢喜喜来送贺礼,天气很热,她们特别叮嘱苏青芷一定要坐好月子,以免影响以后的生育大事。

苏青芷瞧着她们一脸不在意的神色,她是呼吸都放轻起来,房间里气味不太好闻。

在大热天里坐月子,她不好受,她不能梳洗,哪怕每天用帕子擦拭头发,每天换干净的衣裳,她都觉得身上气味大,房间里气味不好闻。

然而来探望的人,一个个在她面前表现出来的轻松自在,苏青芷瞧着她们,都觉得她们实在是太太为人着想。

苏青芷自然不会为难探望的人,她不管她们说什么叮嘱的话,她都会快快的应承下来。

反正在这样的时候上门来的人,说来说去,说的都是祝福的话语,说的都是关心的话语。

林望舒每天会来陪苏青芷,只是苏青芷反而推他快快出去,跟他说:“夫君,这房间里气味大,你见过我无恙,你快些出去吧。”

林望舒则是笑着轻轻摸一摸她的脸,说:“芷儿,我觉得这时候的你,比任何时候进美,我也不觉得房间里气味大。”

苏青芷赶不走他,只有听他先说一说林静琅的情况,再听他提一提儿子的情况。

夫妻两人天天会一起看孩子,可是每一天,两人还是会分享孩子的不同成长。

林静琅见到弟弟出生之后,林望舒待她还是一样的好,她的心里面舒服了许多。

大人们是限制林静琅来见苏青芷,她会悄悄的来,苏青芷每一次瞧见她,她会伸手拉住她,她关心的问她所有的事情。

林静琅的心里安稳下来,她的小脸上又恢复了明亮的笑容。

苏青芷见到女儿小脸上不再有那种担忧压抑的神色,她同样的欢喜起来。

她跟林静琅说:“琅儿,你有一个嫡亲的弟弟,他长大后,他一样会喜爱你这个姐姐。”

林静琅欢喜的点头表达说:“母亲,我喜欢弟弟。弟弟天天睡,他什么时候会醒过来跟我说话?”

苏青芷瞧着林静琅盼望的神色,她笑着说:“弟弟现在年纪小,他要多睡睡。等到他醒来之后,他还要再等上好几月,才能慢慢的学着说话。

琅儿,你以后教弟弟说话,好吗?”

林静琅很是欢喜的点头,说:“母亲,我不急,我让弟弟多睡睡。大伯母说,孩子要睡得多,才能长得大。

我现在先教导大侄子说话,以后再来教弟弟说话。”

林静琅是很有责任心的孩子,她记得她是长辈,她记得要教导林广用夫妻的孩子说话。

明氏跟苏青芷提过,说林静琅很有耐烦心,会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的教孩子说话,以至于后来那孩子第一个叫的是姑。

因为林静琅每天跟那孩子说,来,跟着我学,叫‘姑’。

小王氏一向由着小姑子们陪着孩子玩耍,她见到嫡亲儿子第一个字叫‘姑’,换得家里所有的小姑子涌到长园来听大侄子叫她们。

小王氏等足了月之后,才听到嫡亲儿子叫她一声‘母’。

当然现在林静琅还在教导孩子开口说话的时期,她每天会去长园陪着大侄子说话,当然她说的说话,大侄子用婴儿特有的语言回应她。

一对小姑侄难得相处和谐,林静琅会跟大侄子提新出生的弟弟,说她的弟弟现在很是喜欢睡觉,要等到大侄子这样大的时候,她可以带弟弟来看大侄子。

小王氏原本是听见一些闲言,她也瞧见小姑子在弟弟出生之后,她那小脸上由先前的高兴神色转为担心神色的过程。

小王氏的心里是非常生气那些人在孩子面前闲话,她们以为孩子听不明白,谁知道孩子也是懂得听话的人。

小王氏是有些操心林静琅会不会不太高兴弟弟出生,这样会让家里的人没有从前那样的注意她。

结果林静琅在林广辉出生那一天午后,她由林望舒亲自送过来长园,林望舒特意请小王氏在这些日子照顾一下林静琅。

林静琅听着林望舒的话,她很是乖顺的跟林望舒表示,她会帮着大嫂一块照顾大侄子,让父亲只管安心去当差。

小王氏也瞧得出来,林望舒并没有因为儿子的出生,就此冷落了女儿。

这个时候,林静琅仿佛也明白过来,别人再当着她的面说闲话,她已经能高兴的与人说起她的弟弟。

第六百五十二章 落

七月中旬,苏青芷总算出了月子,她狠狠的梳洗了一番,又让人把房间里仔细的清扫一番。

她一身清爽的好好抱着女儿林静琅亲热起来,林静琅嘻嘻笑着闪躲她的亲近。

林望舒从外面进来,瞧见她们母女两人的神色,他微微笑着轻摇头。

房间里门窗打开着,苏青芷深深的呼吸着,她故意用力靠近林静琅闻了闻她的脖子,小小人儿活动过,身上有清浅的汗水味道。

林静琅瞧见林望舒之后,她赶紧伸手给他,叫:“父亲,抱我。”

林望舒伸手接过林静琅,他亲一亲她的脸,笑着说:“你不是跟父亲说,母亲都不爱理会你了吗?”

林静琅很是不好意思的把小脸埋在林望舒脖子处,她闷着声音抗议:“现在太亲热了。”

“哈哈哈。”林望舒被女儿的话惹得放声大笑起来,苏青芷抬眼瞧着他,赶紧提醒说:“可别把辉儿惊醒过来。”

林望舒立时收敛笑声,他抱着林静琅坐下来,笑着跟苏青芷说:“我们琅儿如今长大了,都很会表达自个的心意。”

林望舒这个年纪正是火力很足的时期,林静琅很快从他身上滑下来,她还是喜欢苏青芷的怀抱。

苏青芷用帕子擦拭林静琅面上的汗水,这个女儿的体制大约象了她的父亲,极其的怕热。

林望舒跟苏青芷说:“父亲和母亲的意思,辉儿满月,我们五房贺一贺,就不用惊动旁的人。”

苏青芷略有些诧异的瞧一瞧他,这是早商量决定下来的事情,为何他又要再一次跟她提一提?

林望舒瞧着苏青芷的神色,他暗自笑了笑,他就知道自家妻子不是那种小心思的人。

他笑着跟苏青芷说:“辉儿是我们的长子,家里不为他操办满月酒,我担心你的心里会认为是家人不器重他。”

苏青芷瞧着他笑了起来,这样大热的天气,孩子小,她的心里是想着要少抱他出去见人。

林家五房为何决定不给林广辉操办满月宴,苏青芷的心里还是觉得有些奇怪。

这个决定来得太过突然,林望舒跟苏青芷解释过,说是因为天气太热孩子小的原因。

这些都是面上的解释,苏青芷的心里多少是有些不太相信这些表面上的说法。

明氏很是内疚羞愧的跟苏青芷表达过心意,苏青芷多少听明白她的意思,其实家里面先前还是提前准备了一些要给林广辉满月宴的事。

只是男人们突然回来说,林广辉不办满月宴,等到明年家里直接为他操办周岁酒宴。

苏青芷很是慎重神色的瞧着林望舒,低声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家里才会这般突然取消原本要操办的满月宴?”

林望舒瞧着她的神色,虽说还是面色不太好看,可也比先前好了太多。

他瞧一瞧已经自顾自玩耍的林静琅,他低声说:“城里有一家人孩子满月宴请宾客,近五十人用餐后食物中毒,有两人还就此没有抢救回来。

大伯和父亲听说后,就决定把辉儿的满月宴移到百日宴,是我觉得不如明年给孩子操办周岁宴。”

苏青芷听他的话,她轻舒一口气,难怪林家人有这样的决定,这个时代的人很相信兆头的事情。

林家大老太爷和林家五老太爷做下这样的决定,其实除去担心天热食物易坏之外,也有一心一意为孙辈着想的心思。

林望舒和明氏先前都不敢跟苏青芷说实情,是担心她会在月子里多想事。

林广辉满月这一日,林家五房的人为他热闹了聚会。

而别房的人,也把贺礼送往由园,他们表现出来一样的重视林广辉的满月。

大家都听说了那一桩祸事,心里也猜到这一次不会为孩子举办满月宴的事情,反而一个个都加厚了礼物。

安瓮城里的人家,自然也不会在近期内宴请客人。

苏家,唐氏听说了林家取消了林广辉的满月宴,她轻轻舒了一口气,这样也好,纵然有什么事情发生,大家也不会把不好的事情推到孩子身上去。

反而是赵氏心里有些不太舒服,然而苏丰道跟她说得明白,与其要一家上下担着心为林广辉操办满月宴,还不如让林家人欠下林广辉一个满月宴。

林广辉是林望舒长子的身份,而林望舒又不是一个甘心平淡的人,那就注定这个孩子在林家会受人瞩目的一路成长。

苏家二老夫人听说了之后,她在心里反而暗喜起来,她跟前来探望她的苏家五小姐说:“我和你说,小九那个没有福气人生的长子,跟她一样没有多大的福气。”

苏家五小姐早放手年少时的幼稚纠结,然而她瞧着她的母亲,反而拾起她们姐妹年少时候的纠结心情。

苏家五小姐想一想她的婚姻,她再想一想苏家六小姐的婚姻,她反而觉得苏青芷是极有福气的女子。

林家那样的家庭里面,男人风流才是本色。

苏青芷的夫婿却愿意为她坚持不择二色,这样的女子没有福气,那要什么样的女子才叫有福气?

苏家五小姐瞧着苏家二老夫人跟她提及苏家六小姐的事情,苏家六小姐接连写了几封信给她,要她跟家里人提一提他们夫妻想要归家的心思。

“王家现在这般的情形,他们那能回来?你父亲与我说了,让他们夫妻安心守在祖地好好的休养身子。”

苏家二老夫人听苏家五小姐的话,她立时表达了她反对的意思。

王家如今是瞧着状况就有些不太对,接连好几位官员给抓获下狱。

苏家五小姐微微皱眉头跟苏家二老夫人低声说:“母亲,你不觉得这个时候他们夫妻回来与家人同甘共苦,将来对他们夫妻在家族里处境有好处?”

苏家二老夫人瞧着苏家五小姐苦笑起来说:“你妹夫要是一个能够立得起来的人,只怕不用我们现在在这里说一说话,王家在事发的时候,就会召见他速速回来。”

苏家二老夫人和苏家五小姐面面相觑起来,她们也不曾想到王家有一天会败落到现在这种地步。

第六百五十三章 对待

苏家二老夫人最先也是如女儿苏家五小姐一样的心思,只是经苏家二老太爷说了说之后,她就知道她想错了。

如今女儿女婿在南方,反而是成了他们这一房最好的出路。

王家的败势,多少会影响了姻亲的利益。

苏家二老太爷自分出苏家来,他现在是心里有事,也寻不到一个说话的人。

苏家二老太爷去苏家寻苏丰道祥话,他跟他提了王家的事情。

苏丰道瞧着他好一会后,说:“王家这样的人家,比我们家要经得住风雨,他们家只要沉得住心气,十余年后,家中子弟有出息,还可以卷土重来。”

苏家二老太爷自是明白苏丰道的意思,他在大侄子面前是不好意思提及女儿的事情。

苏丰道瞧得明白苏家二老太爷的担心,苏丰道虽说居在家中,可是他还是不曾断了外面的消息。

不管是唐家还是赵家,都会派人给他送来外面的消息。

王家的事情,其实苏丰道知道得比苏家二老太爷认为的早,然而那又能怎样。

他一个守孝在家里的小官员,安安稳稳坐在家中才是良策。

苏丰道瞧着苏家二老太爷眉目间的深皱纹,他低声提醒说:“二叔,这个时候,王家只怕也只想多静一静,一动不如一静。”

苏家二老太爷心里明白苏丰道的话,他低声说:“道儿,我也明白你的意思,只是你妹夫妹妹到底是王家人。”

苏丰道微微一笑,低声说:“王家那几人所犯的事情,他们家一定会尽量帮着涂抹平一些,妹夫一家在王家从来不是打眼的人,他们夫妻在祖地尽孝,那就用心尽着吧。”

苏家二老太爷瞧一瞧苏丰道的神色,他叹息着点头,苏丰道愿意跟他说这样的话,那是心里还有他这个叔叔。

娶妻要娶贤,苏家二老太爷如今越发明白这话里的意思。

苏家二老太爷心情放松的走了,苏丰道在书房里静坐一会,赵氏寻了过来,瞧着他的神色,低声说:“可是六堂妹在外面不安心?”

苏丰道招手示意赵氏坐在身边,他拉着她的手,很是感叹的跟她,说:“自从父亲去了之后,二叔在那些日子跟着老了许多。

他今天过来寻我说话,让我想起了许多的事情。”

赵氏手握着苏丰道的手,许多人,在苏丰道这个年纪,是不用去担这么多的事情,而他现在要担起一个大家的前程。

赵氏的心里很是心疼苏丰道,她低声说:“二叔与父亲兄弟情深,父亲去的那样早又突然,他那可能不伤心。

已经这么久了,二叔愿意来这里寻你说话,那就说明二叔心里面接受了现实。”

苏丰道叹息几声,他瞧向赵氏说:“我一直不曾仔细跟你说过我家的事情,一直由着你自个去品我们家的往事。”

赵氏在心里暗自轻舒一口气,她听她母亲的话,从来不许身边人去打听苏家往事,她只是用眼慢慢的查看着一些人事,然后猜测着一些事情。

赵氏瞧着苏丰道的神色,说:“夫君,你以前跟我说过一次,说母亲为人慈爱,家里长辈们良善,兄弟姐妹都不是多事人。”

苏丰道略有些嘲讽的笑了起来,说:“是啊,大面上,我家是这样的情况,其实各家的情况,也全如我所言一样。”

赵氏明白苏丰道话里的意思,他的话,放在那一家的情况都是用得上。

苏丰道叹息着说:“二叔过来与我说话,他是担心王家这般败落下去,会影响到小六夫妻两人。

从前小六小的时候,她表现得极其安分老实。

反而是她长姐,二堂姐为人嚣张又无心眼,好象有一次她惹下什么大事之后,二叔便请求祖母把二堂姐接到身边教养,顺带也有心请祖母正一正二堂姐的性子。

二堂姐去了祖母的身边之后,她的性子慢慢是要比从前好了许多,与我们这一房关系也近了许多。

小五小六年纪稍长的时候,两人的性子都不如小时可爱,她们相当会识人眼色。

她们私下里时常挑衅芷儿,一般情况下,芷儿是不喜麻烦的人,但也不是那种会由着人一味欺负到底的性子。

时日久了,芷儿与小五小六的关系很差。

她们年纪稍长的时候,二婶为小五定下一门亲事,二叔不太欢喜,可是也不想违了二婶的心意,毕竟他为长女定下那门亲事,也不曾好到那里去。

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小六的心思活了,她动了心想要图谋芷儿的亲事。

芷儿自小就不是多事的性子,也不是那种迎风落泪的人,她为人懂事又自立,表兄弟们都喜欢她,也有心帮着大人一块为芷儿张罗一些事情。

小六每一次都能借机会出头,次数多了之后,芷儿不喜欢出门,我表兄弟们也觉得寻不到合适的人。

王家这个时候对芷儿有了一些想法,小六打听到消息之后,她在外面认识了六妹夫,后来的事情,就是二叔二婶成全一对小儿女的心思。”

苏丰道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但他把事情还是说得清楚明白。

赵氏嫁进来苏家之后,她瞧得明白,苏青芷不亲近父母,反而待兄姐特别的亲近。

苏镇磊待苏青芷的父女之情几乎冷淡至无的地步,而唐氏待苏青芷这个女儿,也不如待另外两个女儿来得亲近自然。

赵氏了解到公婆的往事之后,她的心里觉得苏青芷太可怜,明明不关她的事情,结果父母双双迁怒与她。

赵氏瞧着苏丰道的神色,她低声说:“夫君,是不是二叔二婶想念女儿,他们有心想接女儿女婿回来?”

苏丰道瞧着赵氏微微笑了,说:“二婶或许有想接女儿回来的想法,二叔瞧着眼下王家的情形,他是不会动了那心思。

六妹夫如果是扲得清性子,他们夫妻也不至于走到如今这种地步,以至于到现在,他们还不曾有儿女。这样的时节,他们夫妻在祖地是最好的选择。”

赵氏轻舒一口气,苏家六小姐夫妻不回安瓮城来,苏家跟着少了许多的麻烦事情。

第六百五十四章 糊涂

七月底,王家分家的消息,还是惊动了安瓮城许多的人家。

王家几位官员先后出事,虽说是伤了王家的家底,可是在众人的心里,王家还没有在家里老人们都健在的时候,就已经走到分家的地步。

苏青芷听林望舒提及王家分家的消息,她是满脸惊讶神色。

“夫君,我听说王家的老人们一向长寿,他们几个月的时间,就全老了?”

林望舒瞧着她的神色,再听她的话,他顿时好笑的瞧着她说:“王家的老人们经事多,一个个都健在。

王家只是有几人坏事下狱,他们有罪,听说有悔改心思,上面也不会太过严重处罚。”

苏青芷轻舒一口气,她笑瞧着林望舒说:“夫君,那王家为何决定要在这样的时候分家?他们一大家人是想舍了那几个犯事的人?”

林望舒瞧着苏青芷轻轻摇头,他听来的消息,王家分家没有那么简单,只怕是家大业大之后,姻亲们多心思杂,亲戚连着亲戚,才会牵连到王家几个官员丢官。

苏青芷瞧着林望舒深思的面容,她的神色反而明朗起来。

林望舒刚刚起步,他在这样的时候,他能见识到官场风云动荡,苏青芷觉得对他是好事。

苏青芷是好奇王家的事情,一个大家的分家,可不象小家分家那样的平和。

王家当家人提出来分家的时候,自然家里的老人们是反对,他们认为只不过是一时的风波,王家还不至于走到分家的地步

然而等到当家人把各房亲戚做下事情的证据,摆在家里老人们的面前,他们无声了,他们年纪越老越受不住有些事情的打磨。

王家当家人明言,这一次只是连累几人下狱罢官,可是日后呢?

谁都有几门亲戚,谁都想多几门走动热闹的亲戚,可是谁也不想要胆子大得要上天的亲戚。

王家当家人从前听说过家中有亲戚做下的事情,他还在背后提醒过,有些银子是不能收。

林望舒想起听来的消息,他瞧着苏青芷看了又看,他是越发觉得妻子性情恬静的好处。

王家犯事的几位官员,都是家有长袖善舞的妻子,听说他们妻子的名声在外还不错,只是这一次坑夫的名声更加响亮。

林望舒隐约的明白,王家当日为何会起心想要打探苏青芷的消息,如果那时候林静琅的外祖父稍稍成气一些,只怕就没有他的什么事情。

林望舒把能跟苏青芷提的消息提了提,说:“王家如今只有嫡长一支在,别的房全分了出去。而有的房,也干脆借着这一次的事情,顺带又把家分得细了一些。”

苏家六小姐这一房的人,自然是顺势给分了出来,听说他们只分得城外一处小宅院。

苏家二老夫人是在王家分了家之后,她才接到确实的消息,她当时就气极的问苏家二老太爷事前有没有接到消息?

苏家二老太爷用一种她糊涂的眼神瞧着她,说:“王家这样的大事情,如何会来问我们这样的姻亲?”

王家纵然是有些败落了,可是怎么瞧上去也比分出来的苏家二房是要家境好太多。

何况苏家六姑爷实在是有些不太成气,他家的人在王家也一向只是混沌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