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八小姐嫁进去的这一房人还不错,她让苏青芷只管放心,别随意去好心做了坏事。

苏青芷看信后差点出了一身汗,那个时候她如果不是瞧见一边唐掌柜担心的神色,她差一点就随口应承下来。

她还真没有当那是什么大事,只觉得是苏家八小姐的嫁妆,她只是帮着暂时保管一下。

她是过后想起来,苏家八小姐一向跟娘家人亲近,这样的事情,她应该最先去寻近路的娘家人,她跑这么远来寻她。

她要是沾了手,事后,还真是洗不干净一手的灰尘。

遇这桩事情之后,苏青芷自此后提醒了自个,做任何决定不要急,宁愿慢一些也要稳当一些。

官街上每天能够热闹的事情,其实也差不了太多,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而矣。

苏青芷的心思放在儿女的身上,她有了小儿子,也不曾轻慢过两个年纪大的孩子。

年后,林望景一行人缓缓来了安南城,刘氏是同行人。

苏青芷听说刘氏到来的消息,她面上的惊讶神色瞧得林望舒跟着笑了起来。

林望舒笑着说:“我听那边传来消息,还特意又问了一遍。”

苏青芷听他的话,很快招来管事妇人问话,听她说那边院子安排妥帖之后,她心里放心许多。

苏青芷交待了管事妇人注意家事之后,她跟着林望舒赶去了那边院子。

距离不远,林望舒夫妻到的时候,林望景夫妻还在收拾。

他们夫妻只好在院子里随意走动,林望景这处院子,苏青芷只经过院子门,她从来不曾进来过。

这一次,她瞧了瞧内里的布置,她笑着跟林望舒说:“就这样瞧着,我觉得还是能过得了眼。”

林望舒瞧着她笑了起来,说:“三哥那人是有精致生活的时候,绝对不会怠慢自个。两位先生又是文雅人,自然会好好打理院子里的景致。”

苏青芷转而担心起来,她跟林望舒说:“嫂嫂来了,两位先生只怕不太方便住在此处,我让人把前院整理出来吧。”

林望舒瞧着她笑着摇头说:“不急,等听听三哥三嫂的意思再说吧。”

林望舒和苏青芷由后院转到前院的时候,林望景已经出来候在前院里面,他的身后候着一对年青男女。

林望舒和苏青芷上前给林望景行礼,他摆手说:“自家人别客气了。喏,这两人是大嫂给你们安排的人,他们是夫妻。一会,你们带回去吧。”

那一对夫妻上前来见礼,林望舒和苏青芷瞧了瞧后,林望舒笑着说:“好,一会你们跟我们回去。你们来时,大夫人应该跟你们提过,你们要跟在我们身边两年的事吧?”

那家男人性子瞧上去就是憨厚人,他连连点头,反而是妇人出面说:“是,大夫人来时跟我们交待清楚了。我们会听小老爷和小夫人的安排。”

第八百零三章 温婉

林望舒和苏青芷的次子,林家五老太爷接到消息之后,直接说:“喜事,就叫广喜吧。”

林望景觉得这个名字不错,林广喜的名字在安瓮城林家大宅里传开。

而且林家五老太爷做主,趁着过年时节,就这样的给林广喜上了家谱。

当然林家里也有人出面提醒,说要缓上一年给孩子上家谱为好。

林家五老太爷没有把这提醒的话放在心上,他跟人说,不管早晚,孩子都是要入家谱,那不如早上家谱,免得他要惦记一年的心思。

林望景把这事情说给林望舒听,他是有心希望林望舒能够把唐家那两位妇人多留上一些日子。

他瞧得出来,那两位妇人不是一般的下人。

林望舒明白林望景这个心思之后,他还是摇头跟他说:“三哥,她们是唐家的人,自然是我们这边事了,她们要早些回去。“

林望景只能感叹的跟林望舒说:“我们家的人,就没有唐家人想得深远,连同出嫁了外甥女还能享受到这种好处。”

林望舒瞧着他,微微笑了,说:“三哥,时日越长,你越能够明白,唐家不许纳妾的好处。

一家人的心思往一处使,当长辈的人,自然愿意为家里儿孙们想得长远一些。

我们家的人,自个的事情都理不清,那来得闲心去考虑再长远一些的事情。”

林望景深深的望他一眼后,说:“大侄子大约会跟你一样吧,大嫂没有心思给他身边添人,大侄子媳妇又能生,将来家里那些麻烦事情,是会少了许多。”

林望舒略略奇异,为何刘氏这一次会跟来的事情。

林望景先前是动过心思,可是后来家中长辈们不许之后,他就不曾再动过这个心思。

林望舒好奇的问林望景说:“三哥,你改变天暖时要与朋友们一起出发的计划了?”

林望景叹气说:“自然没有改变。你三嫂说,她要跟我来一趟,看一看我住的地方。

我跟她说了,等到我要走的时候,我安排人送她回安瓮城去。”

林望景实在不好意思跟林望舒说过年时,林家五太夫人又做了什么事情。

过年的时候,林家五太夫人听说林望舒不带儿女回来的消息,她当下就黑了脸。

林望景当时就有些不太明白的瞧着她,他明明回家之后,就跟家里人提过,苏青芷刚刚产子的消息。

而且林望舒是一县之长,这样的时节,他是不能轻易离了任职之地。

林家五太夫人这样的神色,分明是忘记了那么一回事。

林望从帮着林家五太夫人解释了,说林家五太夫人年纪大了,近来有些忘事。

结果很快林家五太夫人的行事,用实力证明,她并没有忘事,她只是不想记起她觉得不如意的事情。

她关心林望景在外的生活,她认为刘氏不去安南城照顾林望景,又不往林望景身边安置人,这是不贤不仁的表现。

好好过年的日子,林望景只有这边好话哄了林家五太夫人,背后再好话哄了刘氏。

刘氏因此动了心思来安南城,她不太相信林望景在安南城会这般的安分。

她认为苏青芷一个当弟媳的人,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她一定要走这一趟。

刘氏来了之后,她见到院子里处处安排的井井有条,那心里又有些不太舒服。

她还是见过厨房里的厨子之后,再听人说了一番话之后,她明白过来,苏青芷是不曾进过这一处院子,可是她却派了管事妇夫妻常来这里照应一二。

林宅那边有的好东西,这边也会有的。

苏青芷在安南城里见过刘氏,自是是满满的欢喜。

刘氏瞧着苏青芷也是格外的顺眼,说:“小九,你三哥在此处生活,多亏你事事安排人打点得妥帖。”

苏青芷自然是不会接了这份功劳,她是笑着说:“三嫂,这是三哥和两位先生训导下人们有功。”

刘氏这个时候还不曾见过厨娘,可是她瞧着苏青芷瞧着她的坦然神色,她的心里就安心许多。

她认为林望景在这处院子里就是暗藏的有什么,那也不关苏青芷的事情。

毕竟苏青芷是弟媳妇,林望景有心想要隐瞒她,以苏青芷的性子,大约也是绝对不会知情。

等到刘氏跟厨娘打听清楚之后,再听她身边人跟她说了外面人的说法之后,她的心里是非常惊讶。

原本她的心里认为林望景是能够短期内离了女人的男人,但是时间长了,她对林望景是没有丝毫的信心。

可是她现在听来的消息,林望景在安南城竟然是一个君子如玉的人,实在是惊破了她的一双眼睛。

刘氏是直爽人,她过后跟苏青芷丝毫不拘束的表达了他的想法。

苏青芷听后笑了起来,说:“三嫂,你也太小看三哥的为人处事。

你说相信我家老爷在外面女人面前能持重,三哥可是我家老爷的嫡亲兄长,这是家传天性里面,他们兄弟就没有那个轻浮的种子。”

刘氏细细的想过,林家五老太爷就不是一个多重女色的人,如果林家五太夫人是他合了心意的女人,只怕他也会做象林望舒现在一样的选择。

可惜林家五太夫人的行事,实在是在很多的时候让人哭笑不得。

刘氏暗想着,如果当年林家五太夫人不做那种塞丫头过来的事情,她又能沉得住气,她不去跟林望景吵闹,他们夫妻之间也许会比现在相处得好一些。

刘氏转而想起来,林家五太夫人一样在林望舒身上使用过同样的法子,而林望舒却把事情处理得周全。

当然苏青芷这个心大的人,她一直就不曾闹过事情,仿佛不管是那种结果,她都能平静的接受下来一样的神色。

或许是离了安瓮城,离了林家大宅,刘氏在安南城里回想起旧事的时候,她有些反省就当年的年轻不知事的冲动行事。

她面对林望景的时候,她反而不再有那么多的抱怨,要说有错,他们夫妻年青时候,都犯了一样的错。

刘氏的转变,林望景瞧着还是乐意了许多,他只觉得安南城的风水不错。

瞧,刘氏来了之后,她的性情都变得温婉了许多。

第八百零四章 相约

林宅里新添了下人,刘氏又专门给苏青芷介绍了这对夫妻的来历,苏青芷便安心的用起人。

唐家两位妇人把照顾孩子的事,全盘交付给新来的妇人,她们又仔细的盯着瞧了几日之后,见这位妇人做事还是上了心。

她们便来跟苏青芷言明想要回安瓮城,苏青芷虽说舍不得她们,只是她也知道,她不能再留着人不放手。

两位唐家妇人对唐家来得,一样是得用的人。

苏青芷爽快的应承了她们,她跟她们说会尽快安排事情。

苏青芷这边赶紧去寻王夫人说话,两位妇人要回去,她总要给她们带一些本地的特产回唐家。

苏青芷这边放手,林望舒这边很快的打听到消息,第三日就有一趟镖队去安瓮城,正好把两位唐家妇人和一輌马车安插进去。

唐家两位妇人在照顾苏青芷的母子同时,遇见王夫人婆媳有关孩子们身体事情寻问,她们一样痛快的回答。

她们要走了,王夫人婆媳一样的舍不得。

唐家两位妇人走了,带走了大半车的东西,当中有一半是王家送来的新鲜菜。

唐家两位妇人走后,有一阵子,林宅里的人,都有些不太习惯。

王夫人婆媳和傅夫人来林宅的时候,她们无意当中还是还会提及两位唐家妇人。

王夫子的私塾现在是在官府里的挂了牌子,如今只要能过两年考核期限,日后就能正式招收学员。

内里的一些事情,其实比苏青芷想象得要难得多。

林望舒跟苏青芷提了提当中的一些事情,听后,她很感叹的说:“我们林家的长辈们是有远见有能力的人,才能把家里族学办得如此出众有名声。”

林望舒听后笑了起来,他笑着说:“我听家里长辈们提过,先时家里人的意思,是想着家中这么多的孩子,要单独请几个先生回来分别教导,银子上面很是不合算。

大家想着干脆空一处院子出来办一个族学,只要是族里的人,都能来上学。

只是等到族学操办起来之后,邻居们就来攀交情,自然只有收了邻居家的孩子们,再来就有亲友们上门,这样一来二去,就把规模闹得有些大了,也无法再缩小。

家里的人,只能把这事向官府教导师反应,也说了初衷,只是不当再当私学,很自然的加入了考核。

已经开了张的族学,家里人只能用心把族学做好。

官府那边考核通过,家里把族学,由一个院子扩大成两个院子,现在的族学是三个大院子整合出来的。”

苏青芷想着林家族学的来历,她是越想越觉得好笑了。

林望舒瞅着她,说:“在外面,我们家不是这样说族学的来历。我们家的交待是,先祖心里一心是想着要多为家国培养有用之人。”

苏青芷很是明白的点头,说:“夫君,我明白,先祖们的心思寄望深远,岂是我们这些小辈能想象的,别的都是谬传出来的闲言。”

林望舒很有一种他教导有方,瞧一瞧自家妻子如今更加能够理解他的话里意思。

林望舒转而笑着跟苏青芷提了提王家私塾的事情,他笑着说:“现在就看王家人的心有大了,还要看王夫子在这方面的能力和本事能够走多远了。”

林望舒是希望王夫子的本事和心思能长远一些,然而他想起林家族学有现在的规模,也不是一辈人努力而来。

路还长,王夫子还年青,王家私塾只要用了心思,就不会只有短短的路。

苏青芷有了空闲的时间,林望舒把平日里随意写下的一些东西交给她整理。

苏青芷问过不需要特别保密之后,她便放心的在院子里抄写。

年后,林望舒见到林广辉执意要跟着姐姐去私塾读书,他便为林广辉略表示一下教导他认了一个字,就这样当是他亲自的启蒙了长子。

林望舒过后又去王家私塾登录了林广辉的名字。

王夫子顾及到林望舒的面子,再加上平日里林广辉表现得乖巧,他跟着林静琅听课从来不会在上课时胡闹。

王夫子沉默的收下这样小的一个孩子。

因为林广辉的年纪太小,王夫子重点跟林望舒言明了,他会注意一下林广辉在私塾里的安全,却不会专门去教导小孩子认字写字,实在是孩子太小了,别早早把向学的心思给淡了去。

林望舒也赞同王夫子的想法,他不曾想过要儿子早早的就成才,他的意思还是想着儿子多过几年无忧的日子。

只是林广辉喜欢跟着姐姐来私塾里认字,那他只有支持他的行事。

过后,官街上别的人家,也有同样的想法。王夫子是直言表示,只要那孩子如林广辉一样在上课时能安静不闹,他一样能把人收进来。

便有人把小孩子送来试试,结果孩子新鲜片刻之后,便吵着要回家。

苏青芷知道后,她的心里略有些不安,只觉得给人添了麻烦。

她特意送了两块安瓮城来的布料去王家,表达了他们夫妻的心意。

王夫人婆媳自然是不想收下来,只是苏青芷执意要如此,她们婆媳收了下来之后,转头又送了家里的新鲜菜过来。

刘氏来安南城后,她跟着林青芷自然和王夫人婆媳还有傅夫人熟悉起来。

傅夫人想去茶楼听说书,刘氏特意来问过苏青芷会不会不太方便。

苏青芷早听王夫人提过,有许多人家的夫人们是会结伴去茶楼包一间包厢听人说书。

苏青芷跟刘氏解释了这边的风气,只是她还是觉得刘氏最好先问过林望景的意思,以免夫妻因为一点小事而起纠结。

很快的刘氏笑着跟苏青芷说:“小九,你三哥说我要是能认识同好,去茶楼里听一听说书,在安南城里不是多稀奇的事情。

我先和傅夫人去听上几回,过后,我再来与你说一说。”

刘氏很欢快的走了,王喜儿过来在院子门口遇见她欢喜的模样,她同样是一路笑着进来的。

王喜儿笑着跟苏青芷说:“苏九,你那位嫂嫂今天遇见了什么好事?”

苏青芷笑着跟她说了说,傅夫人和刘氏相约去茶楼里喝茶的事。

第八百零五章 安心

王喜儿两眼闪亮的瞧着苏青芷说:“苏九,寻一天,我们两个也去茶楼里坐一坐吧。”

苏青芷笑眯眯的瞧着她,说:“好,以后我要是去茶楼,我也要先跟琅儿父亲说过之后,才能与你约日子。”

王喜儿笑嘻嘻的瞧着她,说:“那好,你这边只要林大人许你去,我家夫子是一定会许我去。”

苏青芷瞧着她,低声问:“那你公婆可会愿意你闲时去茶楼里坐一坐?”

王喜儿对此很有信心的跟苏青芷表示,公婆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苏青芷冲着王喜儿竖起拇指,说:“你福气不错,遇见这般开明的公婆。”

王喜儿笑了起来,跟她低声说:“我弟媳家中做生意,她闲时就会与人去茶楼里喝茶听说书。

母亲跟着去了几次,她说坐楼上包厢听说书,还不如坐下面听得清楚。

只是安南城认识我们家的人太多了,母亲去过一次两次之后,她就不愿意再去了。”

苏青芷因为王喜儿的话,多少是挑动了些许心思,只是她想着家中的幼儿,她跟王喜儿笑着说,还是过些日子再约。

王喜儿过来和苏青芷说话,自然是有旁的事情,近来私塾那里想做一些点心,她们婆媳做来做去也只有那么几样,她想来问一问苏青芷,她能不能问她家厨娘有没有别的易做点心。

苏青芷笑着跟王喜儿说:“这是你和她的事情,你自个去问,厨事上面,你们是内行。”

王喜儿见到苏青芷没有任何拦阻的意思,她很是欢喜的跑去问厨娘。

王喜儿和厨娘说了一会话后,她很是欢喜的再来跟苏青芷,说:“苏九,我明天做出来,送来请你们品一品味道。”

王喜儿走后,苏青芷见管事妇人去了厨房,她微微笑着进了房。

这个时辰,林广喜正是睡醒的时候,小小的人儿,现在已经知道张开眼睛四处寻人。

他每一次瞧见苏青芷的神色,仿佛是知道亲母身边的暖萌小样子,都让苏青芷很是喜爱不已。

苏青芷进房的时候,恰巧妇人为林广喜收拾干净,小人儿眼睛瞧向苏青芷,妇人很自然的把孩子递给伸手过来的苏青芷。

她在一旁凑趣说:“主子,二少爷都已经认得出人了。”

苏青芷尽管心里面明白她这话有些夸大,可是她的心里还是一样的高兴。

她笑着跟妇人说:“你晚上要守夜,白天里,我闲的时候,你就去歇一歇。

再等上几月,他夜里少醒来了,我们大家都能轻松一些。”

妇人笑着轻点头,说:“晚上少爷醒来的次数不多,我晚上跟着也歇得好。”

苏青芷抱着林广辉顺带与她又说了说孩子喝牛奶的事情,近来,苏青芷的奶水越发的少了起来,她已经起了心思是断奶。

只是她心里舍不得这种与孩子亲近的机会,就一直不曾断掉。

其实苏青芷也觉得奇怪,她见到那些奶母的奶水可以喂养一年,她一心好好的吃用,也是想能够喂养孩子的时间再长一些,偏偏她每一次都喂养不长。

苏青芷低声与妇人说了她奶水的事情,妇人听后一点都不奇怪,她很是不好意思的跟苏青芷说,其实有一年三房少爷出生的时候,原本是挑选了她当奶母。

她生下儿子之后,她婆婆是用了心思煮多奶的食物,一心想让她奶水足再多一些,结果她还是等到半年之后,奶水越来越少,最后自然是做不成奶母。

她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跟苏青芷说:“我婆婆因为此事,好几年都不好意思来大宅里面见大夫人,她觉得是她对不起人,她不会照顾生产的妇人。”

苏青芷想一想,问她:“你这情况是一次,还是以后也是一样?”

妇人低声说:“后面生女儿时奶水多一些,也不过是多了三个月。

我后来瞧得明白了,有时候,也不是人生得壮实,奶水就会多又浓。

我娘亲跟我说,她生我兄弟的时候,每一次奶水都不太足够,反而是生我们姐妹的时候,奶水就会多一些,时间也会长一些。”

苏青芷难得的寻到一个合适的人,时不时可以随意探讨一些类似这样的私密性话题,她顺带增长了一些育儿知识。

苏青芷因为她的话,她想起唐氏和苏青葙,好象她们每一次是因为要管家理事的原因,才提前给孩子们断奶,那她们就不是她这样的情况。

妇人瞧一瞧苏青芷的神色,她转而笑了起来,跟她说:“我姥姥说,她没有这种情况,家中旁的女人,也没有这种情况。我和我娘亲是我们家有福气的人。”

而厨房里面,管事妇人瞧着厨娘摇头说:“那位王少奶奶为人是不错,可是主子也不曾让你一定要教她做点心,你怎么就这么的实心眼儿啊?”

厨娘自然明白管事妇人的好意,她笑着说:“其实王少奶奶早会做这种点心,她来问我,只不过是给我面子,顺带也跟我交待一声。

她这般会做人,我也乐得再提点一些,她做得象,在外面,我也能得了好的名声。

我们这一行,说来说去,只要用心,就能做得好。

我们在安南城的第一年,有许多的事情都是向王少奶奶请教,她从来不曾因为我是一个下人,而怠慢过我,而是一直很乐意教我做好一些本地菜。

夫人一直是明白人,所以才会让王少奶奶亲自来问我一声。”

管事妇人瞧着她摇头,厨娘瞧着她笑了起来,说:“这些日子,你也瞧得明白,王夫人婆媳是好相处的人。

她们就是有心眼,也不过是想与夫人好好的交往。

他们家的老大人已经无心再升官,只想好好的做好现在的差事。”

管事妇人冲着她摆一摆手,说:“好了,你说的,我都懂。我们家主子是好人,我也愿意主子遇到的全是好人。”

管事妇人想一想又跟厨娘低声说:“三夫人现在安南城,你在她的面前,可不能象在主子面前这样的没有规矩。”

厨娘连连笑着点头说:“我明白。我以前在大宅里的时候,就听说过,三夫人心善,但是是一个极讲规矩的人。”

管事妇人想着厨娘一向也只在厨房的时辰多,她也安心下来。

第八百零六章 生

春天都快走了,林望景还在安南城,刘氏是越来越欢喜安南城的生活。

苏青芷自她的脸上飞扬神色,她觉得这个城,是适合女人们生活的城。

刘氏跟苏青芷深有感触的说:“安南城的妇人们,可比我们要懂得享受生活。”

苏青芷怀抱着林广喜,她瞧着刘氏面上舒展的笑容,她跟着笑了起来。

她在这片刻之间,突然想起林望舒提过林望景在南边的见闻,那里街上随处可以见到妙龄女子的身影。

苏青芷瞧着刘氏的神色,她突然想着,刘氏如果有机会去往南边,只怕她心里会越发的欢喜。

只是刘氏从来不曾提过林望景计划会走的行程,苏青芷自然也不能多话。

傅夫人和刘氏相处得融洽,她们仿佛寻到投契的朋友一样。

刘氏有时候略略觉得有些对不住苏青芷,她跟苏青芷直言:“小九,我抢了你的朋友。”

苏青芷听她的话笑了起来,说:“三嫂,傅夫人和你相处得好,你在安南城有伴,我只会高兴,我不用担心你在安南城无人相陪。”

苏青芷是有心多陪一陪刘氏,只是她的心里牵挂着幼儿。

有傅夫人相陪刘氏,苏青芷对此只有感动,而没有朋友给人抢的感觉。

她和傅夫人相处的情形,其实是没有傅夫人和刘氏来得融洽自如。

苏青芷喜欢和王喜儿那般自在的相处,而她和傅夫人之间总有一层膜,大家彼此客气的友好相处。

春天要走的时候,王喜儿平安生下一子,她在家中坐月子。

苏青芷去瞧过她,她很是庆幸的跟苏青芷表示,幸好孩子怀得早一些,要是夏天里坐月子,想一想,那房间里的味道,她边说边一脸嫌弃的神色。

苏青芷瞧着她的神色,她的脸上有一种幸福的肥。

苏青芷低声问了问,王家有没有准备奶牛?

王喜儿笑着点了点头,她提醒苏青芷说:“苏九,你家奶牛用上几月,奶牛的奶水不浓了,可以去奶场再换一头奶牛回来。”

苏青芷给王家送了月子礼物之后,她再次恭喜王夫人之后,问了她,可需要人手帮忙?

王夫人笑着跟她表示,她的次子儿媳妇这些日子会在家里帮着照顾家事。

苏青芷过后,又去瞧过几次王喜儿,其中有一次是陪着刘氏过去送月子礼物。

刘氏在安南城生活得久了一些,她与傅夫人去过好几家茶楼里听说书,她跟苏青芷介绍过各茶楼说书人的不同。

原本苏青芷是有想法,她想听一听热闹的说书,她现在的心态,大约还是无法感受那种宁静说书的美。

王喜儿听说后,她和苏青芷约好,等到冬天里,就着大雪相伴,她们去茶楼坐一坐,听一听热闹的说书。

日子定得有些久远,然而却符合了她们两人的现状,她们大约也只有那个时候,可以有一会功夫闲闲的坐一坐茶楼。

做了母亲之后,苏青芷能够深刻的感觉到她的不同,她为人处事宽厚了许多,她的心里面,不再是空荡荡,而是有了牵挂。

春天里,林望舒公事繁忙,他经常不在家里面,而是奔忙在查看安南城各处的农事。

苏青芷在林宅里处置着家事,她现在发现新来的妇人做得了一手好的针线活。

苏青芷吩咐她有空的时候,可以帮做一做孩子们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