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广辉和林广喜兄弟现在是瞧见了苏丰君,兄弟两个是直接扑上去,要坐舅舅的脖子上面。

一般情况下,是林广辉坐在苏丰君的肩上,林广喜在苏丰君的怀里,而林静琅伴在他的身边,大家一起在官街上走来走去。

苏青芷初初担心这样会影响到苏丰君用心学业,结果他知道后,笑着跟苏青芷说:“姐姐,我陪着他们三人在官街上来来去去的走动,对我的身体大有好处。”

林望舒也笑着劝苏青芷不要太过操心,他也认为苏丰君带着外甥们玩耍的同时,也能跟着强身,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反而是在休息的同时,苏丰君和孩子们在一处能够更加开通头脑。

第八百三十四章 徘徊

苏丰君来安南城的时候,正是林望舒夫妻应付一对儿女千奇百怪问题最为纠结的时候。

苏丰君自来了之后,他亲近外甥们,林静琅姐弟也天然的亲近他。

然后那些问题自有新的解答人。

苏丰君在外甥们不问他那些奇怪的问题前,他觉得外甥们非常的可爱,恨不得回去的时候,把他们悄悄的带了回去。

等到他们问那些难以解答的问题的时候,只觉得他们和侄子们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幸好苏丰君平时也见过苏丰道如何忽悠侄子们各种怪问题,他照着大致的情况回答了林静琅姐弟的问题。

林静琅姐弟可不知道当舅舅的会忽悠人,他们只觉得当舅舅的人好博学,比父母知道得多。

苏青芷过后跟苏丰君请教,听到他的解释之后,她一样是相当的佩服。

那种蚂蚁为什么要排队?

苏丰君很是直接的回答,它们是乖孩子,只有排成队回家,家里长辈们才不会罚它们多写字。

那花儿为什么有些是红的,有些是白的,有些花大朵,有些花小朵?

苏丰君的回答,那是因为种子不同的原因,种花的人,没有挑选好均匀的种子,才会种成不一样大小的花朵。

苏丰君瞧着苏青芷佩服的眼神,他很自然的跟她,说:“姐姐,我是跟哥哥学的。哥哥说,姐姐小时候跟一般的小女子不同,姐姐的怪问题就多,他没有办法,只能想法子应付你。”

苏青芷很有些气了起来,她小时候只不过不喜欢琴棋书画,就想法子跟苏丰道求情,想着不用再那么辛苦的去学一些无用的东西,而苏丰道一定要她练习一两样出来应付人。

苏青芷是给苏丰道逼着只能乖乖的练习写字,这一来二去时日长了,她反而喜欢了写字。

当然她的字,一直不出色,最多就是如唐家老祖宗所言,一个小女子能够把字写得端正,已经相当的不错。

苏丰君瞧碰上苏青芷的神色,他一样有些好笑起来,他自然听过别人外面的闲言。

许多的闲言,都说苏青芷是长房兄弟姐妹里最没有出息的人,她只是运气不错,她嫁得不错,还嫁了那样一个一心为她着想的夫婿。

苏丰道跟苏丰君则不是这样说,他说,他们兄弟姐妹里面,大约只有苏青芷为人最为通透,她最能明白她要的是什么,而且也愿意朝那个方向去努力。

苏丰道也说了,苏青芷从来不是纠结的人,林望舒遇见她,又懂得珍惜她,是他们夫妻共同的好福气。

苏丰君来到安南城之后,他喜欢苏青芷的家居生活。

在安瓮城里,他是瞧过兄嫂在一起相处的情形,他总觉得嫂嫂太过敬重了一些兄长。

林望舒夫妻在一处私下里相处,分明是比较的随意自在。

在家里面,苏丰君瞧见一个完全放松下来的林望舒,他会故意逗惹苏青芷,也会跟着儿女在一处玩耍。

林望舒待他很好,他跟苏丰君说:“书本上的东西,都不如现实里能够学得多。

我跟你说得再多,也不如你与旁人踏实的学一些本事进去。别小瞧任何人,你只有低头才能与人学到真本事。

不管那些东西,将来能不能够用得上。至少你学了,你能用了,那就是你的本事。

知不足,才有所长进。”

苏丰君在安南城短短的日子里,他明白林望舒的话。

如果换成先前,他不会觉得林家族兄和王书记官是有本事的人。

而他跟他们接触之后,他发现他们的长处,很自然的跟他们学到了许多他从前不懂的知识,也学到了在无本事出头的时候,要懂得暗藏保护好自身。

苏丰道曾经跟他说过,苏青芷年少看了话本子后,最喜欢与他说的一句话,那就是高人在民间,就看你有眼光识不识得到。

苏丰君那时以为是兄长想念姐姐了,如今听来,这也是另外一种对他的提醒,要他在学业进步的同时,也不要自视甚高而忘了谦虚心。

苏丰君去接了林静琅姐弟,在路上,他跟他们说了好消息,他们的三伯来了,只是这一会在休息。

林静琅姐弟很是欢喜,他们还是记得林望景待他们的好。

苏丰君瞧着他们姐弟两人的笑脸,想了想,说:“舅舅来这里太久,后天,舅舅会跟你们三伯一块回家。”

林静琅姐弟对日子的长短,不是多么的了解,他们着急的问苏丰君:“舅舅,你明天就要走吗?”

苏丰君摇头说:“明天舅舅不走。”

林静琅姐弟放心,只要明天不走,那后天就是比较遥远的事。

他们两人欢喜的跟苏丰君约定下来,明天要苏丰君送他们上学放学。

苏丰君很是痛快的应承下来,他明天不会再去官府,自有时间来接送外甥们。

他们三人进林宅之后,在前院静默轻步的往后院走去。’

天气微微的冷,苏青芷等在院子里面,她瞧见一对儿女欢喜的样子,她略有些惊讶的抬眼瞧着苏丰君。

苏丰君挨近她,低声说:“姐姐,他们听我说明天不走,就很是欢喜。我跟他们说了,我后天会走。”

苏青芷立时明白过来了,她也不想在此时去揭破,就由着孩子们多欢喜一天吧。

晚餐时,林望景深睡不曾醒过来,林望舒悄悄进房去看了看情况。

他回来跟苏青芷说,不用担心林望景,他们一家人和苏丰君用了餐。

晚餐后,林望舒和苏丰君去了前院书房,林广辉是抱着苏丰君的腿不放手,自然也就这样的拖着一块去了。

苏青芷瞧见林静琅眼里的羡慕神色,她在一旁心里微微的有些酸意,林静琅现在的年纪,已经能够感受到男女的不同。

不管林望舒如何的珍视这个女儿,可是他最重的心思,还是会偏移在儿子们的身上。

特别是随着林静琅的长大,他是越发不知道应该如何来教导好女儿。

他的心里面很是徘徊,他知道林静琅将来会面对的现实,而他既想女儿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又不想因此误了女儿的将来。

他的这种心思,苏青芷能够体会到,她也是这样的想法。

只怕当年年轻的苏丰道,在教养苏青芷的时候,他一样有这种顾忌。

第八百三十五章 安稳

苏青芷伸手摸一摸林静琅的头,笑着跟她说:“琅儿,你陪一陪母亲和你小弟吧。”

林静琅抬头瞧着她,微微的点头,说:“好,琅儿陪母亲和小弟在一块玩耍。”

林静琅握着林广喜的小手指,林广喜高兴的冲着她:“啊啊啊。”

林静琅笑瞧着他,说:“喜儿,叫姐姐。”

林广喜冲着她,笑得口水掉下来,叫:“啊啊啊。”

林静琅叹息道:“小弟,你这样太让姐姐着急啊。”

林静琅转头瞧向苏青芷问:“母亲,你急不急小弟说话的事情?”

苏青芷笑着摇头说:“不急,时候到了,他总会说话。”

林静琅转而又跟苏青芷叹道:“母亲,小弟的名字跟师母同了字啊。”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是啊,大家都是欢喜之人。这也没有多大的关系,你们夫子一家人都能够理解。”

苏青芷在林家五老太爷赐名下来之后,她就跟王家婆媳说明的林广喜名字的来由。

王夫人当时就笑了起来,说:“我就说,我家老大媳妇是有福气的人,这读书人家的老太爷都觉得她的名字不错。”

王喜儿也是一样的不在意神色,她笑着说:“我们家老人给我取名为喜儿的时候,那一天他高兴,听说又得一孙,直接说这是喜儿。

后来哪怕知道我是女子,老人家也说这名字就应该是我的。

现在你们家喜少爷给家中老人命名为喜,这名字自然也应该是他的。

我们不是同一家人,也没有那么的讲究。”

后来,苏青芷跟林望舒提了提,他笑了起来,说:“父亲为孙儿取名字的时候,他的心里只有欢喜之情。

这样的好字,是最易遇见同名的人。大家的心里面,都盼着家里小辈欢喜一生。”

过后,苏青芷每逢叫王喜儿为喜儿的时候,她们两人都有些好笑。

王喜儿有一日笑着跟苏青芷说:“苏九,你日后叫我为大喜吧,我娘家的亲友,因我在家中的排行在前,也有叫我大喜的。

要不然,你现在每每叫我喜儿的时候,我总想着,你这是在叫谁。”

她说完之后,两人忍俊不禁的笑了起,其实苏青芷面对王喜儿的时候,她自然是不会想起她的小娇儿。

不管王喜儿这话的真实性,但是苏青芷感念她的好意。

她微微不太好意思的跟她说:“不管如何,总不能你一个大人要让他一个小孩子。

我们在外面会叫他的大名,在家中,自然是随意。”

王喜儿摇头说:“在家里,其实除去母亲有时会叫我这个名字外,也没有别的人叫我的闺名。

父亲一般是叫我为老大家的,家里弟弟和弟妹自然也不会叫我的名字。

我比你年纪大一些,你叫我大喜,我啊,想你多喊一喊,我这日子也能大喜下去。”

过后,苏青芷依旧有时会叫她为“喜儿”,当然在王喜儿的提醒下,她慢慢的也习惯叫她为:“大喜。”

林静琅握着林广喜的小手指,姐弟两人凑在一块说着话,苏青芷在一旁瞧着他们姐弟两个的笑脸,她的心里只觉得岁月无限好。

林望舒回来的时候,他是抱着睡熟的林广辉。

林静琅和林广喜这对姐弟也睡熟了,苏青芷在他们房里守了一会。

苏青芷从房里出来的时候,她见到青年妇人已经候在外面,她站着她轻轻点头。

苏青芷开了房门,她正要往前面行去,瞧一瞧林广辉。

林望舒抱着林广辉从前面行了过来,他走过来,把林广辉放在她的手上,低声说:“你送进去吧。”

苏青芷把林广辉抱在怀里,再推门进去,青年妇人瞧见到她怀里的孩子,她赶紧迎了过来。

苏青芷闪避开去,她把林广辉放在他的小床上,见到他有些不安的皱了皱小眉头,她伸手轻轻的拍了拍他。

她在出门的时候,她跟青年妇人低声说:“明天,我让常顺来守夜,你也回去歇一夜。”

青年妇人赶紧摇头后,她跟苏青芷低声解释说:“主子,前两天,常顺来守过夜。我可以守着小主子们过夜。

小主子夜里睡得好,我一样睡得好。”

苏青芷只是想着他们青年夫妻,这般常常分开的不妥,有心想成全一二。

她见到青年妇人现在好象没有体会她的意思,她也没有多解释,只是跟她说:“孩子们的衣裳,你白天要费心思去做,常顺来守一守夜,你正好白天里有精神一些。”

青年妇人这时也微微有些想明白过来,她脸微微红了起来,赶紧应承下来,说:“主子,我听你的吩咐。”

苏青芷瞧着她微微的笑了起来,说:“等到小少爷的年纪再大一些,你就更加不用守着他们过夜了。”

苏青芷从孩子们的睡房出来,她回去的时候,林望舒已经坐在桌子边候着她。

他见到她来,他伸手把她拉入怀里。

苏青芷略有些诧异的瞧着他,问:“怎么了?”

他轻轻的摇头说:“三哥这一次是真的累了,他睡了这么久,都不曾有醒的动静。”

苏青芷静静的依偎在他的怀里,有些惊讶的问:“三哥为何会这么累?”

林望舒轻轻说:“他说,一路在赶路,有时候,晚上是直接睡在马车上。

他同行的人,只怕是家中有大事,才会这般急急的奔波。”

这一夜,他们相拥入睡,林望舒跟苏青芷低声说:“芷儿,我将来去那里,你一定要跟我在一处。”

苏青芷笑着握紧他的手,说:“我自然与夫君在一处。”

林望舒凑近她,低声笑了起来,说:“芷儿,那我们也不要太多的孩子,孩子的事情呢,我问过大夫,你的身子骨是不错,五六个也足矣,再多,我担心会伤了你的元气。”

苏青芷微微笑了,这个时代里面,儿女就是女人在夫家的安稳所在。

许多女人最终是母凭子贵,苏青芷自然对儿女的事情是顺其自然,她已经有了两子一女,心里早安稳了。

林望舒又轻摇头说:“芷儿,其实我们现在有二子一女,我觉得好好培养他们,也足够了。

当然如果能够再生一子,你在家族里面,更加让人无闲言可说。”

苏青芷默默的数着林望舒的手指,她低低的笑了起来,说:“儿女大事,我们顺其自然吧。如果能生,我也是还想要孩子。”

第八百三十六章 商量

第二天,天色微微明亮,林望景醒了过来,只觉得一身轻爽。

他在内里有了动静,外面的小厮立时醒了过来,他进来服侍人。

林望景瞧一瞧小厮,见到他满脸的欢喜放心神色,他也笑了起来,这是到家的感觉,他由着小厮入内服侍。

厨娘这边早早的醒了过来,听见前院的动静,很自然的把早餐让人送到前面去。

林望舒夫妻早餐一向用的清淡,林望景以前住在林宅的时候,也不是多挑剔的主子,厨娘还是很放心的自主安排了早餐。

林望景从内里出来,又在院子里转一圈,他遇见早起的苏丰君,两人很自然的一起出了林宅的门。

林望景和苏丰君在官街上转过一圈,他们回到林宅,厨娘已经重新叫人换过了林望景的早餐,正好跟着苏丰君的早餐一块送了过来。

林望景招呼苏丰君一起用餐,两人愉悦的一起用过餐。

两人刚刚一起在外面转一圈,互相还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林望景觉得林望舒这个内弟是聪明人,又没有聪明人目下无尘的劣根性。

苏丰君觉得林望景这个人见多识广,为人相当的风趣。

林望舒过来的时候,这两人已经在书房里说话,一人说,一人在记,他瞧了瞧,跟他们打了招呼便往前面去了。

林望景心里多少还操心着他租下的院子,哪怕他知道弟妹会让人去照看,他也想去看一看。

苏丰君要用心读书,林望景带着小厮过去看了看院子后,他也没有多停留而是又直接回到林宅。

林望景想着林望舒事情多,他便跟看书的苏丰君商量说:“我有事要找你姐姐说一说,你帮着一块,顺带帮着记一记我们说的事情,我到时候回去理一理,心里也能有一个打算。”

苏丰君自然明白林望景的用意,笑着起身说:“那走吧,这个时候,我姐姐一般在抄书册,她那里有纸笔墨用。”

苏丰君在安南城的日子,也顺势抄了几本好书。

苏青芷已经悄悄与他说了,还有几本她早抄好的书,正好顺势让他给带回去给苏丰道。

林望景瞧着苏丰君,问:“你姐姐抄书的活计,好做吗?”

苏丰君听他的话,笑了起来,说:“姐姐一个内宅妇人,能接到抄书的活,自然是不会太过难做。

当然也是因为那书铺是舅舅家的铺,姐姐身边跟的管事,又曾经是舅舅家用过的人,两边都是放心人,姐姐本身字写得端正,这活才能持续的做下去。”

苏丰君从来不介意让人知道,唐家待他们兄弟姐妹的好。

苏丰道提了,他们兄弟姐妹有这样的舅家,是他们的福气,这个福气要长长久久,他们就不能当忘恩的白眼狼。

苏青芷在屋檐下抄书,房内的光线还是暗了一些。

林望景和苏丰君行了过来,她随手就把散了纸页收拢了起来。

她笑着迎下屋檐,向着林望景行礼:“三哥好。”

林望景轻轻的点了点头,他瞧一瞧屋檐下的桌椅,他抬手指了指地方,说:“我有事寻你商量,正好君哥儿可以帮我记一记事。”

苏青芷瞧着苏丰君,他微微的点了点头。

苏青芷笑着请林望景和苏丰君坐到屋檐下去,管事妇人早已经机灵的搬来一张椅子,她已经让人去端茶。

管事妇人顺势把炉火搬近过来,又跟苏青芷说:“主子,我再去厨房提一炉火来?”

苏青芷点头应许下来,管事妇人赶紧去了。

这样的天气,虽然有时会下雪,下的也是散雪,天气还是有些寒冷。

苏青芷想借着苏丰君回去的机会,再把一些抄好的书册让他送了过去,就想多做一些活。

年后,林静琅姐弟去了私塾,林广喜又是一个只要有人陪着他玩耍,他便不会吵闹的性子。

再说苏青芷就是在外面抄书,也会时不时的进房陪着他玩一会,让他欢喜的闹上一会。

林望景坐了下来,苏丰君顺势坐在桌子边,苏青芷坐在他的身边,她笑着跟林望景说:“三哥,你有事只管吩咐我,我做得到的事情,我一定会尽力做了。”

林望景轻轻的点头说:“我这一次在南方的时候,遇见一个朋友,他在夏天前,就会赶来安南城,他要安南城花茶。”

苏青芷微微皱眉头说:“那人想要多少的货?这要提前说一说,我好去与王夫人说一说。”

林望景做了一个手势,苏青芷很是惊讶的瞧着他,说:“他是很大的茶商吗?这货可是只能用在夏天,等到秋天的时候,这花茶可是有些寒了。”

林望景轻轻的点头说:“他家的生意做得很大,他也是喝过我带去的花茶,他觉得这生意能做得了。

何况安南城的花茶,也能收着放上两三年。”

苏青芷瞧一瞧林望景轻点头说:“这事情,我要与王夫人说一说,价钱的事情,也要请三哥给一个明数。”

在商言商,林望景又比了一个数字,苏青芷想了想,说:“这数还能不能往上提一提?”

林望景轻摇头说:“这是最好花茶的数,如果花茶品不行,这个数还要往下降。”

苏青芷轻轻点头,林望景这边跟她说:“弟妹,你家里有做好的酸菜吗?你给我一大坛子带回去吧,我那些朋友说回去之后,就想尝一尝安南城的酸菜,这一次他们归心似箭。”

去年厨娘是做了许多的酸菜,因为家里人喜欢吃,而且酸菜也不怕坏,正好是两大坛子,一坛子已经拆了分装了小坛子,还有一大坛子想着过些日子打开。

苏青芷轻轻的点头说:“正好去年秋天的时候,多做了一大坛子,我一会让人取了,直接送到前院去。”

林望景放松了一口气,他跟苏青芷说:“弟妹,有关花茶的事情,你早一些让王夫人给我一个答复。”

苏青芷轻点头说:“行,我一会就去跟王夫人说话。”

林望景和苏丰君起身走了,苏丰君留下的那张纸上,他画了林广喜偏头的小模样,简单几笔,却画出了林广喜那小机灵的样子。

苏青芷把那画收好,她把纸张也收拢起来放进屋内,她很快的抱着林广喜出了房。

第八百三十七章 术业有专攻

王宅里,王夫人听苏青芷说的好消息,她一时之间有些激动不已的瞧着她。

她娘家兄弟是敢想敢干的人,几十岁的人,也不怕风险,去年特意又种多一大片的花。

王夫人的心里很是着急,就担心苏青芷这里要得少,而他们自家零卖不了多少,那花就只会存在自家用。

虽说可以存上一两年,可是家里每年又能收获新的花。

苏青芷瞧着王夫人的情形,她有些担心的问:“你娘家兄弟是不是供不了这么货?”

王夫人赶紧摇头,她当着苏青芷的面,直接就要让人去接她娘家兄弟过来。

她转头跟苏青芷,说:“行,今年一定能行,他们又种了一大片花,我正担心年成好,这花多了又不能当饭吃。”

苏青芷笑眯眯的瞧着她,王夫人已经在吩咐去的人,一定要记得叫舅家人带上家里的鲜货过来。

苏青芷想着林望景在家里等消息,她跟王夫人说:“琅儿三伯在家里等消息,这一次的事情,是琅儿三伯牵的线。

我这边呢,我家堂姐没有传出别的消息,我还要去年那么多的花茶。

我要送礼的那一份,我要特别好的品相,那一份的银子,我们另外结算。

一会,你兄弟来了,我去问一问琅儿三伯,能不能由他直接与你兄弟交谈?

你的意思呢?”

王夫人在一旁连连点头,说:“好,我也是这个想法,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想掺和他们男人的大生意里面去。

你这边的事情,我还是跟以前一样会接下来。”

苏青芷瞧着王夫人点头之后,她略有些奇怪问:“大喜儿去了哪里?”

王夫人笑瞧着她,说:“她娘家侄子昨天过来接人,她本来还想去问一问你,要不要跟她去凑一下热闹,结果听到琅儿三伯回来了,就没有过去跟你说一声。

她娘家村里有喜事,村里面嫁出去的女儿,也能接过去一起热闹了。”

苏青芷听后,那是两眼放光啊,这般热闹正是她一心一意想要见识的。

她转而笑了起来跟王夫人说:“我听人说过,象这样能请一村子人的喜事,只怕会是喜上添喜。

大喜儿娘家村里大约也不会只有这一次,日后有机会了,我一定要跟大喜儿过去长一长见识。”

王夫人听苏青芷的话,只觉得她说话中听,她直接表示说:“大喜儿村里的人,要知道你是这般认同的,下一次遇见这样的喜事,大约会直接去你家里请你和林县长去做客。”

苏青芷连连摆手说:“千万别,我家老爷的性子,可不是那种喜欢闹腾别人的人。

我是有兴趣去带着两个大的孩子去长见识,他可是早有见识的人。”

王夫人相信苏青芷说的实话,林望舒在安南城这么久的日子,也不曾去过那家凑过那种热闹事情。

苏青芷也不是一个喜欢麻烦的人,她也不象县丞夫人那样的性子,不管有事无事都要挂着夫婿的名头在街上走几圈。

苏青芷去街上,一般情况下,也只是随意转转,就是有心进店铺,也是因为有所需要。

苏青芷是不太爱好去街上跟人挤得一身汗水,最后还要空手回家。

再说林望舒的月俸只有这么多,家里孩子们一天天大了起来,她一个内宅妇人也要合算着花钱,可不能把所有的银子全花了。

她是有心想和林望舒好好过日子的人,自然要计算着用家用。

苏青芷每次上街,有时是想好不要往家里添东西,结果去了之后,她如所有的女人一样,最后会被那些花样布料和好东西所吸引,然后忍不住一买再买。

这样一来,她想着去一趟街上,还会耽误她的活,又要花了银子,添一些不是特别必要的东西回来。

她下一次去街上的时候,就只进她要买东西的店铺,再听一听王喜儿挑剔话,听多了,她冷静下来,那些东西也没有那么的吸引她的眼光。

然而王喜儿最初则没有享受到这个有人陪着好论价的福利,往往她说那个东西好,苏青芷要是没有瞧上眼,那是直接伸手扯一扯她。

如果苏青芷也瞧着那东西是还不错,她会跟着店家一起说东西好。

最后王喜儿遇见好的掌柜,还是能如了她的心意。遇到不好的掌柜,王喜儿只能忍痛放弃。

王喜儿背后教苏青芷,下一次,她再相中什么东西,要苏青芷在一旁努力挑毛病,她好趁机跟掌柜的压一压价钱。

苏青芷后来照王喜儿的意思行事,哪怕她认同下来的东西,她也硬着头皮帮着嫌弃那东西寻不到去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