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在身边的这个人,她在他的面前,处处尽了体贴的心意。

时日久了,石头也捂热。

傅大人是家中长子,为了男人的前途,傅夫人是不得不留在家中尽孝。

她公婆去后,她来了,可是男人的心变了。

傅大人近些年,瞧着待她不错。可是她在面上还是要待那个妾好,她比谁都瞧得明白,那才是傅大人的知心人。”

苏青芷听后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样的事情,有时候说起来,还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理,最委屈的就是傅夫人,所有的付出最后落一场不值得。

王喜儿跟苏青芷也说了,她家男人在家开私塾不错,至少再也不会有那位夫子的娇女会相中他,借着机会来缠他不松手。

苏青芷觉得王喜儿能想通放下来,王夫子也是有福气的男人。

王喜儿听苏青芷这么说话,她笑了起来,说:“我母亲也说,他是有福气的人,只是他待女人心软了一些。

多亏他有一个好母亲,不顾及面子,为他力挽狂澜,这样才没有把事闹得不可收拾。

多亏他有一个妻子,没有软软弱弱,而是愿意出面去面对,还最后愿意体谅他的心软。”

王喜儿跟苏青芷说,她其实明白,王夫子那时候是心动了,毕竟有人那样倾其所有来对他,他又不是石头做的心。

但是现在王夫子知道他错了,他如果在知道的时候,他不心软,也许不会闹成最后那样狼籍一地,大家的名声都受了损伤。

第八百四十二章 交

王喜儿的通情达理,让苏青芷感叹,她有时候想,如果换成她来面对,她也不会处理得如王喜儿这般的妥善。

王夫子的性情,还是给王家人一个提醒,也给许多人家的父母一个警示、

苏青芷自此之后,也更加认同林望舒教导儿子们的决定。

王夫子的运气不错,他遇见一个当断则利索了断的母亲,又遇见一个乖顺愿意顺从婆婆决定的妻子。

林望舒跟苏青芷明说,如王夫子这般性情,如果生活在林家大宅里面,那是分分钟钟给庶子算计垫脚的人。

苏青芷自是明白,林家的子孙,不会永远生活在外地,林广辉兄弟迟早是要去面对林家大宅里的生活。

苏青芷对儿子们所有的慈母心思,在现实面前,她选择退让。

她宁愿儿子们自小经受住林望舒的严厉教导,将来能够面对生活里的磨练。

王喜儿凑近过来,苏青芷瞧一瞧院子里的人,分明站得都距离她们比较远。

王喜儿低声说:“我准备开一间饭店,不大,两层楼,上下加起来最多放八张桌子。”

苏青芷满脸诧异神色瞧着她,她几时这般的有野心?

王喜儿瞅着她,再低声说:“我跟你说,你可别跟别人提。”

苏青芷苦着一张脸瞧着她,她不喜欢听人说秘密的事情。

可是王喜儿的神色表示了,这个秘密,她是一定要与她分享。

苏青芷瞧着她,说:“你想开一个饭店,你让我保密,是担心官街上的人知道后,大家去你的店铺里用餐,你不得不出面请人免费用餐?”

王喜儿轻轻摇头说:“我那店要是能够顺利开起来,我一定会请官街上夫人们去品尝。

苏九,我在你心里面是那样小气的人吗?”

苏青芷瞧着她笑,说:“大喜儿,你别怨我啊,要有镜子,你瞧一瞧你现在的神色,实在不能怨我会做这般猜想。”

王喜儿坐直身子,她再凑近苏青芷,低声说:“那个饭店,我只是顶一个东家的名字,别的事情,全由我弟弟和他那个房内人张罗。”

王喜儿娘家和舅家,现在因为儿女亲事成了僵局。

王喜儿的弟弟在城里生活,他的父母是想他回头来,能跟他表妹当一对好夫妻,便不曾象从前那样给予他生活费,想着日子久了,他总会认输归家。

结果王喜儿的弟弟眼光不错,他的通房竟然是小有本事的女子,她有一手好厨艺,再加上王喜儿弟弟平时为人不错,他的事情,多少让他同窗对此多了几分怜悯同理心。

王喜儿弟弟通房为人大气,王喜儿弟弟同窗去他家用过餐,自然有人提议,他们家不如开一处小饭店,至少他们两人的糊口,比王喜儿弟弟接零活来做稳定。

王喜儿弟弟则不是头脑发热的人,哪怕他的通房有心有义,他还是觉得要慢慢打算。

他转头来跟王喜儿说,他的意思为了避免舅家和表妹借此事更加不松手,他想把开的饭店开在王喜儿的名头下,到时姐弟分成收益。

王喜儿心里对此有些怀疑,她经过王夫子的同意,私下里还是塞过弟弟银子。

这样的事情,太过重大了一些,她不能自行决定。她跟夫婿商量。

王夫子要她去了解,那个女子的厨艺是不是如她弟弟所言。

王喜儿还不曾去跟他弟弟商量,他的弟弟第二天就送来那个女子煮的菜。

王家人品尝过菜后,王书记官和儿子们都轻轻点头,认同王喜儿的弟弟不曾虚言,如果是那个女子煮食,那个女子的厨艺还真的不错。

王喜儿过后跟王夫人提了提她弟弟的想法,王夫人说:“亲戚之间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利落分明。

你弟弟是一个明白人,在这样的时候,他是不能在这个城里有稳定的营生。

如果换成平常的时候,那个女子有这样的手艺,我也愿意你在那间饭店占了分成。

现在这样的时候,你娘家和舅家还看扯不清,我们家也不能随意沾了这水,你让我和孩子的祖父商量一下吧。”

王喜儿的心里多少明白,她在她弟弟上门打听消息的时候,也提了提那担心。

她的弟弟却不着急,他低声跟王喜儿说:“姐姐,你现在应该瞧得明白,舅舅家是什么样的家风了吗?

当亲戚来往,我觉得没有什么。可是再进上一步,我做不到。

妻不贤,子孙后代跟着灾祸。

我和表妹两人在她算计我的时候,我们就不可能在一处了。我们只有一条路走,我要和她和离。

那事情,我是想着姐姐顶了名头,我们姐弟两人遇事好商量。

我有几个朋友跟我提过,我跟他们提了提,说姐姐你有心。

姐姐不着急,慢慢来,总要让亲家大伯和伯母慢慢的考虑。”

王喜儿跟苏青芷提了来龙去脉,她瞪眼瞧着她,说:“你很能忍啊,在我面前,一直不曾透过任何的风声音啊?

那现在,王大人和王夫人为何又许可下来了?”

王喜儿脸红了起来,她低声说:“过年的时候,我家亲戚来往多,有亲戚跟我母亲说了,我舅舅家的人,很是脸皮厚,在外面说我娘家人忘恩负义。

我母亲听说后,她很是生气,说我娘家父母都是本分的人,就是舅家有所扶持,也不到忘恩负义的地步。

然后我母亲又把我弟弟的亲事来由跟亲戚们说了说。

过后,我母亲说,我娘家是已经得罪了我舅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种地步,我们再顾念着亲戚间的情意,也只能养了大别人的野心。

有些事情,能做在前面,就干脆做在前面。我把消息透过我弟弟,我弟弟又专程赶了过来跟我公婆见面,他说,他不会害了我。

如果生意不行,亏,也是亏他一人的份。我母亲说,做生意,既然是两人的事情,自然不会由他一人亏。只是亲姐弟也要明算账,别到最后面因为这些小小财物,绝了姐弟情意。”

王喜儿弟弟觉得王夫人说得极有道理,他愿意与王喜儿对半分成。

王夫人则不认同,她认为王喜儿只能占一成的利,毕竟那间饭店最后还是要交还给王喜儿的弟弟。

第八百四十三章 转身

王家不是那种贪婪的人家,王喜儿的弟弟也不是那种不知事的人。

两边商量妥当之后,王喜儿弟弟也不是不识人间烟火的书生,他早已经相中了一处店铺,已经把租银都商定下来,就等着王喜儿这边点头,那边就能正式行事。

那间饭店的名字“王记家常菜店。”

王书记官亲自取的名字,他言明,两家只签三年约,他认为有三年的时间,也足够王喜儿娘家解决了那麻烦事情。

过后,王家在官府把店转给王喜儿弟弟认定的家里人,此事,日后就与王家再无关系。

王书记官出面之后,王喜儿弟弟应承下来,也不再执着一定要许王喜儿五成的利,而是顺从王书记官的意思,只许下一成的利。

他的心里还是觉得很对不住王喜儿,毕竟日后会因为这个店铺,还会与舅家有些麻烦事情要闹一闹。

王夫人很是坦然,说:“那一成的利,就是我们家应付麻烦事的利。”

王喜儿把话转给弟弟听,她跟他说:“你认定了她,日后就不要负了她。她一个女人愿意打理后厨,你还是再请上两位大厨子帮衬吧。”

王喜儿弟弟很是沉闷的低声说:“姐姐,日后我最多也就是考过举人。

我想得明白,我学姐夫一样,我考过举人之后,我去寻一处学堂教书。

我从前是心怀大志,我一心想着努力上进,有一天,我也能出来当官为民操办实事。

可是现在不行,我的夫子跟我说,舅舅家闹出来的婚事,将来会成为我为官之路的挡山石。

我不想还不曾行事,就先把把柄送到别人的手里面。”

王喜儿的心里很是酸涩,王夫子早在这之前,就悄悄跟她提过,她弟弟如果一直不愿意低头,那他的为官之道算是断了。

如王喜儿弟弟这般的情形,如王喜儿娘家的条件,她弟弟如果背景清白,只要科考上榜,也许还能使上力气踏上了为官之路。

然而现在是王喜儿的弟弟就是科考有路可以走,这个自家造成的把柄,却是会在第一关在品性上面,就会给人刷了下去。

王喜儿不敢跟娘家人说,她也瞧得出来,她的弟弟也不忍心跟父母说明这个事实。

王喜儿也不忍心劝自个弟弟忍一口心气,就这样算了,就这样接纳了表妹。

王喜儿弟弟瞧明白她面上的神色,苦笑着说:“那样的一个女人,进了夫家门,只会让夫家一家上下不得安宁。

我要是容忍了,只怕日后亲情全无。我已经书信回去了,一封和离书,一封休书。

而且族中有人来问过我的意思,如果爹娘实在舍不得,由族中出面休了她。”

王喜儿不希望最终闹到那一步,她在年后又赶了回去。

她看着如坐困城的爹娘,她说不出任何的抱怨话,她也不想跟他们说什么安慰的话,只能悄悄的转达了弟弟的话。

王喜儿的爹娘是一对好心老实人,这样的人,在村里一向人缘不错,可在表妹嫁进来之后,因为表妹折腾出来的事情,也消磨得差不多。

王喜儿弟弟的亲事,村里人最初只觉得他们家有面子,后来见到王喜儿弟弟拒绝这门亲事,还专门从外面接了一个女人回来过日子,大家还一块来劝过要惜福。

王喜儿弟弟自然不好意跟村里人说是给人算计了亲事,他是一直沉默着不说话。

王喜儿弟弟成亲之后,他带着那个女子一走了之,留下正妻在家中。

这种事情,对村里人来说是一个大的冲击,大家的心里多少是偏向了表妹,觉得王喜儿娘家委屈了城里来的儿媳妇。

王喜儿的爹娘可以受了这种委屈,王喜儿的弟弟容忍这种委屈。

王喜儿的兄弟嫂嫂弟妹们在最初也觉得表妹受了委屈,哪怕她是算计了人,可她那也是年少无知做下的糊涂事情。

只是后来王喜儿表妹在家里好吃懒做,一家人忙得脚不沾地,她能够在院子里一脸忧伤的望着花,嘴里还抱怨吃食不好,院子里鸡屎味道重。

从前她不曾嫁进来的时候,她的这种嫌弃,妯娌们当成是城里表妹的矫情。

现在她使着心眼子嫁了进来,把弟弟逼得不回家,大家的心里面多少有些不太舒服。

再多的同情,也抵不过现实的打磨。

何况这位表妹在娘家也不曾吃过任何苦头,她从前来姑姑家一直当的是人上客对待。

她嫁了过来后,可是在新婚的日子,她是受了大委屈的人。

她从心态上面还不曾改变过来,以至于她把自个当成客人,而王喜儿娘家的人,却把她当成自家人对待。

人人对待自家人,是没有那么多的客气可以讲。

王喜儿娘家人渐渐在表妹面前不太客气,王喜儿的娘亲再疼爱这个侄女,为了一家人的安宁,她也要一碗水端平。

结果这位表妹在王喜儿娘亲过的新婚月之后,第一次安排家事给她做的时候,她呼天抢地的闹着要王喜儿弟弟回来,她不愿意在家里受这种委屈。

王喜儿娘家人是目瞪口呆的瞧着她闹腾,他们从来不知道城里的人,闹腾起来比村里人还要厚脸皮。

王喜儿的娘亲在村里丢了脸,她的妯娌们自然不介意提起,为何王喜儿弟弟不愿意的真实情况。

村里人知道真相后,一个个都觉得王家人性情太好,也觉得王喜儿娘亲太为娘家人着想,生生逼得亲生儿子不敢回家来。

王喜儿的弟弟不归家,王喜儿表妹自新婚月后,她在家里闹上那么一回后,王喜儿娘亲也不敢指派她做事了,只能由着她在家里晃荡。

而王喜儿表妹尝到了好处之后,便时不时的夫家闹腾一回。

村子里的人,初时跟着看热闹看笑话。次数多了,村子里的人,也觉得有些烦了起来,也不再来看热闹。

过年前,那位表妹在王喜儿娘家呼天抢地的要王喜儿弟弟快快的归家,她要从一而终。

王喜儿的弟弟已经走到村子边,结果听说那位表妹又在家里闹,他冷冷一笑当时就把手中的东西托付别人,他转身就走了。

第八百四十四章 教

有的好心人,已经悄悄跟王喜儿的父母说,要他们想法子把这位不知事的儿媳妇送归家。

这样喜欢闹腾的儿媳妇,一般的人家是受不起,哪怕是城里的来娇小姐,农家也是养不住。

王喜儿的父母这时节已经后悔了,他们眼里那可爱的小女孩子,不知几时变成现在这种蛮横不讲理的样子。

王喜儿父母先前愿意认下这门亲事,是觉得表妹的为人行事还不错,他们想着时日长了,儿子心里的坎过了,他们夫妻还是能好好的过日子。

结果儿子走了,这个新儿媳妇在家里好吃懒做之外,时不时还会因为一句话与家里妯娌争执起来。

王喜儿娘家的日子不好过,因为表妹太过闹腾了,邻居们也觉得受不了。

族里的老人们最初还觉得他们家有本事,能娶一个城里的儿媳妇进门有面子。

现在觉得这个城里女子还不如村里女子厚道,这个心眼不好,当儿媳妇的人,为人不孝。

王喜儿表妹在不知不觉中磨尽了村里人对她的同情心,又在不知不觉中把家里人对她最后的亲情磨灭了。

现在就是王喜儿的弟弟愿意回头,村里族里家里上下都不会成全他的心思。

何况他一直不愿意回头,这才有了,王喜儿弟弟过年时都不回家来,而王喜儿娘家却能体谅她弟弟的为难之处。

王喜儿的弟弟是细心人,年礼准备的妥帖,除去表妹外,家里那是人人有份。

表妹知道之后,又大闹了夫家。

她在院子里闹腾,夫家关闭着房门在家里坐着,只有那当姑姑的人,是真心疼侄女,她出门好心相劝,结果给当侄女的人,怼她:“你心疼我,怎么不叫表哥归家来?”

王喜儿的娘亲那是一脸无语神色面对她,她为了她,逼得自家儿子大过年都不敢回家。

王喜儿的娘亲给这个侄女闹得烦燥了,说:“你要是实在不想在这里过年,我送你回娘家吧。”

王喜儿表妹眼里闪过欢喜之后,她立时又一脸委屈神色说:“姑姑,那我要表哥回来送我回去。”

王喜儿娘亲听她的话,她多少明白她的意思,瞧着她是一脸无奈的神色,跟她低声:“你在家里这般的闹腾,你是想把你表哥闹回来?

你与他自小一起长大,你不知道吗?你越是这般的闹,他越是不会回来。

你也知道他的性情,你家和你做下的事情,他是不会低头回来。

你还这么的年纪小,你另外再走一家吧。

你家送来的嫁妆什么的,也不曾拆封,到时候,由你表兄弟们悄悄给你送回去,可行?”

这样的话,王喜儿娘亲私下里劝过许多次。

表妹一直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她把头扭向一边,她这种模样,王喜儿娘亲也不忍心再逼下去。

这一次,她再劝,以为侄女会跟从前一样。

结果王喜儿表妹听了这话,她直接用头磕地,很快就满头的血流了下来,把王喜儿娘亲吓得大叫了起来。

王喜儿娘家,这一个年不曾过好。

年后,王喜儿弟弟托王喜儿带回去的书信,给她又带了回来。

王喜儿跟弟弟说,她寻不到机会,那位表妹一直跟在她的身后。

王喜儿弟弟直接别外托人送回族里两封书,一封是和离书,一封是休书。

王喜儿表妹听说了之后,很自然的想要上吊一次,又要跳河了一次,当然每一次都给人挡了下来。

王喜儿跟苏青芷说:“我从来不知道我这位表妹如此的能折腾,她就跟着魔了一般的闹。

我娘家的面子给她踩在地上,一次又一次,我娘亲也不敢在家里高声说话,只觉得对不起我爹和家里人。

族里老人们出面说了,直接休了她。

这一次,是由不得我娘家任何人来说话,族里出面休妻。

如果我舅舅家不认可下来,族里的人,就会直接请官府来断了这门亲戚。”

苏青芷听王喜儿说的事情之后,只觉得那位表妹太过厉害了,这是祸得别人族里都要出面了。

她好奇的问:“你家表妹如此能干,你爹娘从前不知道吗?”

王喜儿轻摇头说:“不知啊,从前只知我舅娘很厉害,压得我舅舅心服口服。

而且我舅舅这一房是出来单过,别的舅舅们还不曾分家出来。

我表妹每一次来我娘家,那小嘴巴很会讨好人,我爹娘其实是喜欢她的。

她嫌弃家里窜来窜去鸡鸭,过年的时候,我们家会关着鸡鸭的。

其实我们村里的人,在过年时,一般都会关着鸡鸭,把村子里的路好好的打扫过来迎接客人们。”

苏青芷多少明白了一些,那位表妹大约以为村里只有田园优美景色,却不想嫁进来后,她才发现她要面对的现实,是那样的让她失望。

那些鸡鸭狗在院子里四处乱跳,那些各家各户大家随意进出邻居家的习惯,还有各家站在门口大声呼唤人的习惯。

表妹心里有多大的期望,在面对新婚夫婿的冷遇之后,又直面现实生活的粗糙。

当然这种生活也激发了她的潜力,第一次闹腾过后的好处,让她尝到了甜头。

她想着她要闹得夫婿在城中待不下去,她要闹得夫婿赶紧回家来。

苏青芷瞧着王喜儿,问:“那你舅舅家这一次还咬紧不放手吗?”

王喜儿脸色不太好看,低声说:“我舅舅是个精明人,他私下里寻了族里的人,他们商量过后,我表妹在我娘家再待上一些日子,他们帮着寻好了下一家,直接从我娘家出嫁。”

苏青芷瞪眼瞧着她,说:“那是把虚名儿媳妇变成认下的干女儿?”

王喜儿沉沉的点头,说:“我弟弟的这间饭店,我还是要顶着名头。

我弟弟让我学着看饭店的帐目,他说,这一次的事情,他总算是闹明白过来,娶妻还是要娶一个能干人。

他就等到那些事情完了之后,把这人变成我真正的弟妹。”

苏青芷多少明白王喜儿弟弟的话,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安心实意。

她笑着跟王喜儿说:“你那未来的弟妹是一个能干人,你有机会看一看店里的帐目,再跟她学一学本事,然后,你转头也来教一教我吧。”

第八百四十五章 美好幻想

王喜儿瞪眼瞧着苏青芷,她用手指倒指着自个的鼻尖,说:“苏九,你还用得着我去学了再教你?”

苏青芷很是肯定的跟她点头,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你弟弟口中的能人,自然是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王喜儿瞧着她,低声好奇的问:“你不嫌弃她的身份上不了台面?”

苏青芷好笑的瞧着她,说:“你弟弟都认同她的清白,我一个外人,要介意那么多做什么。

何况我佩服所有凭本事吃饭的女人,她们当中有许多人,是真正有本事又行事低调的好女人。”

王喜儿慢条斯理的打量苏青芷后,说:“你就是那种好女人。我家夫子说了,能给书铺抄书的人,学识就是不太行,那字也一定写得端正。”

苏青芷笑瞧着她,说:“那是,如我这般心正的人,学识不行,就用端正的字体来凑。”

苏青芷在王喜儿面前是丝毫不会假谦虚,王喜儿瞧着她笑了起来,说:“那我是要用心学一学看帐目,现在我弟弟愿意教我,这个机会,我不能错过。

等到我学成后,我也在你面前好好的张扬一回。”

苏青芷很是支持的冲着她竖起拇指,说:“你一定能成的。你看,你平时算账多快啊。这事只要你弟弟稍微指点一二,你就能成事。”

王喜儿原本不安的心,经苏青芷这么一说定了下来,她满脸笑容跟苏青芷表示,等饭店开业后,一定请苏青芷和孩子们去用餐。

苏青芷连连点头,跟她表示,还没有好朋友请过她在外面用餐,她就等着王喜儿请客。

王记家常菜饭店开张这一日很是热闹,林望舒是座上客,他用餐后,与人赞了一句话,味道不错。

有林望舒这一句话,再加当日王记家常菜饭店是专门请人免费品尝菜,自然有更加多的人涌进去用餐。

王喜儿过后跟苏青芷说:“我以前只知道我家弟弟读书不错,我可不知道他还有做生意的本事。

他说楼上楼下只要这么几张桌子,能把一天的生意撑下来就好。

第一天试营业的时候,也幸亏桌子不多,才贴得不多。”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实在不好意思跟她言明,只怕她那弟弟的初衷是怕太过劳累自家女人的心思。

苏青芷手里抄书的活做得差不多了,唐家掌柜这一时不会来,她闲散下来的时间多了。

傅夫人也自在出入林宅,她主要是想打听刘氏几时会来,她很是感叹的跟苏青芷说:“人生难得一知己,你那三嫂和我就是能事事说得通的人。”

苏青芷的心里也盼着刘氏下一次能跟着林望景来安南城小住,她笑着跟傅夫人说:“我也是有些想三嫂,我也盼着她能来小住一些日子。”

刘氏那边没有书信过来,苏青芷还是让管事妇人安排去那边院子打扫清理了好几天、

傅夫人就是听说了那消息,这才赶过来问苏青芷。

结果苏青芷跟她说,她想着她嫂嫂如果决定要来的时候,她也用不着慌了手脚,先让人马虎的做一遍,等到有消息来了,再说人仔细的打理。

傅夫人只觉得苏青芷的这种态度不错,至少刘氏知道之后,也会感念她的好。

傅夫人家中的珍藏书已经给苏青芷瞧得差不多了,傅夫人近来的心思,专注在儿媳妇的身上,自然是不会有心在林宅多停留。

苏青芷瞧着她那好象后面有人追的快走架式,她的心里面就有些不懂,她这是已经有了孙子的人,她还是这般的紧张,这儿媳妇在她的面前只怕不自在。

苏青芷暗自庆幸林家五太夫人在这方面的松散。

管事妇人跟苏青芷悄悄说,傅大少奶奶这一胎怀得不太稳,傅大人那位爱妾的酸味都快要喷出傅宅之外。

苏青芷很是惊讶神色的瞧着她,管事妇人笑了起来,说:“主子,你不喜欢与人说这些事情。

可是我们这些下人之间,有时难免会交换消息。

她们想听一听林宅的事情,自然会先说一些事情给我们听。”

苏青芷瞧她的神色,她轻摇头提醒说:“这样的私事,撞着听见,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你叫家里人出外的时候,千万不要特意去打听这方面的事情。”

管事妇人连连点头说:“主子,你只管放心,都不是多嘴的人。

其实傅家的事情,也不过是因为傅大人太过护着那一位,家里的下人替傅夫人不值,才会在外面提及那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