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二小姐又顺带问了问苏丰君的亲事,她很是感叹的表示,这是一门好亲事,只是可惜他们那时节赶不回来贺喜。

唐氏笑了起来,说:“你们在外的人,也是样样难,你们好好过日子,我们在家的人也安心了。”

这一日,苏家二小姐回家之后,她瞧着苏家二姑爷面上的神色,她也安心许多。

苏家二姑爷跟苏家二小姐说:“你这个堂弟为人宽厚,他是不屑用小人心思的人。

两个小舅子的学业和功名事情,大约就如孩子们外祖父所言,他们只能走到这一步,再往下走,也只是白费时间。”

苏家二小姐轻轻的点头,跟苏家二姑爷说:“我大伯这一房的人,大约在聪明上面,就小九差了那么些许,别的人,都不会太弱。”

苏家二姑爷笑着点头说:“唐家人是最会读书的人,他们多少有些象了舅家人。”

苏家二姑爷没有跟苏家二小姐说,他其实觉得现在苏家人的行事作风,多少也有些象他听说过的唐家。

苏家二姑爷一家人走的时候,自然也不曾惊动多少人。

苏丰道兄弟还是赶去送别他们一家人,寒风吹起不知多少的离人心思。

苏丰道兄弟往回走的时候,苏丰君跟苏丰道说:“二姐夫的为人处事细致一些,小姐夫为人果敢一些。”

苏丰道微微的笑了起来,说:“那你对将来的事情,你有什么想法和安排?”

苏丰君笑瞧着苏丰道,他略有些羞愧神色跟苏丰道说:“大哥,我也想外放为官,只是我又觉得我太过自私了,把一家人全甩给大哥照顾。”

苏丰道笑了起来,说:“好,那有机会的时候,也寻外放的机会。

只是这事情要在你成亲之后,现在有空的时候,你也多去她家里走动一下,也应该让人知道你的为人特别的不错。”

苏丰君的脸微微红了起来,低声说:“大哥,我没有那么的好,我觉得她很好。”

苏丰道听他的话,他笑了起来,说:“你这么年轻,就能科考榜上有名,而且名次还靠前,谁都不会小瞧你。”

苏丰道多少了解一些苏丰君的心思,可他也不会让人小瞧了苏丰君,这门亲事,他就是相中了女方家的家风不错。

第九百零八章 失

春天里,春雨绵绵,安南城的人,在官道旁种树的事情,也吸引临县的人来官道边参观。

安南城的人,初初做这样一桩事情的时候,还给人取笑过有一个贪图功名的县长,有一群跟着傻子县长做事的糊涂民众。

只是等到小树苗慢慢成长,等到一县的民众都乐意去做这样的事情,有心人,还是看到内里的存在利益。

林望舒对外面的流言,他是不太在意的人。

他在做这桩事情之前,他就已经上书说明过,在官道两旁种树,是为了防止官道上的水土流失。

林望舒纵然很忙,还是在种树的日子,带着一家人出了城,他要为四个孩子再种四棵树。

这一次,他们要走得远一些。

在路上,他们清楚的瞧见城门外的树苗长得清绿,林静琅姐弟三人的树,也在春风里轻轻飘摇。

林静琅的小脸上满满的兴奋神色,她能够亲自种上一棵树。

只是等到了地方,林静琅发现她想得太好了,她只能为那棵树捧上一把土。

苏青芷带着林广吉也为他的那棵树捧了一把土,他很是欢喜的亲了亲苏青芷。

林广吉的欢喜,让苏青芷瞧着笑了起来,她由着他多玩了玩泥巴。

苏青芷从来不反对孩子们跟土地的亲近,王夫人也跟她提过,孩子们多跟土地亲近,他们的身体会健康一些。

林静琅手里抓着一把泥土,她回头瞧一瞧苏青芷的神色,见到她面上没有反对的神色,直接用手把泥土沾了手捏了起来。

林望舒由着家里妻儿玩耍着泥巴,反正衣裳脏了可以洗。

而一起遇见种树的人,原本觉得会把孩子们的衣裳弄脏,见到林望舒一家人不在意神色,也由着孩子们抓泥巴玩。

有在近处的妇人们,这时候也特意前来与苏青芷说一说话。

她们很是惊讶的问:“林夫人,你不觉得孩子们这样玩泥巴,有些不太优雅吗?”

苏青芷抬眼瞧着她们,有些好笑起来,孩子们玩泥巴的时候,大人们来跟他们来讲优雅?

苏青芷笑了起来,说:“他们现在还小,正是玩耍的时候,就是天真烂漫一些,我觉得很正常。”

妇人们瞧着苏青芷的神色,问:“你不担心泥巴里面有不好的东西吗?”

苏青芷略略有些诧异的瞧着她们说:“不会啊,有人跟我说过,在孩子们年纪小时,由着他们自在的跟泥土多亲近,他们的身体也能健康。”

苏青芷笑着随口把王夫人的那话说了出去,很自然引起妇人们的谈论。

等到苏青芷带着孩子们走的时候,还能听见她们在后面的讨论声音。

林望舒是隐隐的听了几句话,坐在马车上面,他跟苏青芷说:“各家有各家培养孩子的方法,我们按自个的方式进行。”

苏青芷瞧着他轻点头,说:“行,我听夫君的话。”

林望舒瞧一瞧孩子们的脸和衣裳,他轻摇头说:“你们说是玩泥巴,我怎么瞧着你们象是给泥巴在玩你们呢?”

林静琅姐弟笑了起来,林广吉不懂事的还笑着响亮的双手拍巴掌。

林静琅瞧一瞧自个的衣裳,再瞧一瞧弟弟们的衣裳,她很有些不好意思的跟林望舒和苏青芷表示,她长大了,下一次不玩泥巴了。

林望舒笑着轻点头,说:“好,琅儿是一个大女孩子了。”

林静琅颇不好意思的转了头,面带羞色说:“夫子都说了,再过一些日子,我们不用跟辉儿在一个院子读书。”

林望舒听了她的话,转头瞧向苏青芷,她轻轻的摇了摇头。

王家一直有分开男女学生授课的愿望,只是自身的条件不足,又因为所入学的孩子们年纪都不大,这事就这样的拖延下来。

林望舒把妻儿送回林宅后,他往前面官府去,这样的日子,他的事情一样不少。

第二日开始,林宅院子门前多了递贴子拜访苏青芷的人。

苏青芷听到通报,她略有些诧异,她收了别人的贴子之后,她还是让管事妇人出面婉拒了各家上门拜访的心意。

苏青芷接了许多张贴之后,她把贴子交给林望舒,他瞧了瞧后,跟苏青芷说:“你不愿意,那就都不必去理会。”

苏青芷轻舒一口气,她不太喜欢与这种沾染上了现实利益的人,私下里有过多的接触。

过后,苏青芷也觉得她有些太过任性,有些人和事,她不能这么的随心与人交往。

林望舒知道后,他笑着宽慰她说:“你做得好,我不曾想过当官发财,内宅里清平,我在外面是非少。”

苏青芷轻舒一口气,说:“好。如果你有需要,你与我说,我也一样能够应酬人。”

林望舒笑瞧着她,说:“行。等到我辞官养老之后,我们可以在安瓮城里走动,那时节,为夫需要你帮着应酬人。”

苏青芷听了他的话,她哈哈哈大笑了起来,说:“那个时候,我已经到了那个年纪了,我可以倚老卖老,我才不会随意去应酬人。”

夫妻说一说话后,林望舒问苏表青芷说:“那个院子可已经让人去收拾过了?”

苏青芷轻轻的点头,说:“前几天,就让管事妇人带人去收拾过了。”

年后,林望景送信过来,说他们夫妻会晚一些来安南城小住一些日子。

那个时候,苏青芷就让管事妇人安排打扫过那一处院子。

然后又等了一些日子,林望景送信过来,说要把家事安排妥当再来。

苏青芷又派管事妇人安排再去清扫过一遍,又叫人趁着晴天开了窗子,给房子里面吹了吹新鲜的风。

林望景夫妻缓缓而来,他们带走了春天的绵绵细雨,而带来了安瓮城的新消息。

林家那位在偏远地方为官的族兄,在年前,他乘坐的马车失足,他一不小心当中摔断了腿,只能回家休养一些日子。

他回到安瓮城的家中,在妻妾之间,他有些偏心与小妾,结果引起妻子和小妾时不时当着他的面发生争吵。

在那一次两个女人互相推推当中,他有心去伸手拦阻分开纠缠在一起的妻妾时候,给她们合起来失手推了他一把。

他这一次摔得厉害,直接头破血流,然后等到大夫赶来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命了。

第九百零九章 逼

林家那位族兄竟然会因为这样的原因早逝,实在是让人有些无法想象。

林望舒和苏青芷听到这样的消息,他们的心里都有些不太舒服。

因为这事的动静闹得有些大,最后林家嫡系不得不出面主理事情。

林家那位族嫂悲哀之下,她坚决要把小妾关进去。

而那位族兄家里的意思,则是要求林家族嫂从此去家庙里静心。

刘氏跟苏青芷叹息着说:“谁也没有落到好,一个早逝,一个去了家庙修心,一个给直接交由官方发卖为官奴。”

苏青芷瞧着刘氏问:“我记得他们还有孩子年纪也不大?”

刘氏叹道:“未成亲的由兄嫂照看,将来成亲的时候,族里会有一定的支持。”

刘氏跟苏青芷又提了提林家大老祖宗前一阵子身体有些不适,所以他们的行期才会推迟一些。

苏青芷赶紧寻问林家大老祖宗的事情,听了之后,她又有些好笑起来。

老人家现在年纪大了,他有时候会跟儿子们斗一斗心眼。

在年后,他一时兴致来了,在吃上面便放纵了一些,然后就有些消化不良。

一家大大小小就有些心慌,林望景也跟着守了他好几天。

林家大老祖宗这边没有事情,林家那位族兄的事情,又给闹了出来。

刘氏叹息着说:“我现在是年纪大了,越发不喜欢听见那些不太好消息。”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三嫂,这不关年纪大小,谁都喜欢听好消息,无人愿意听坏消息。”

林望景夫妻在那处小院平稳的住了下来,他们夫妻常来林宅。

刘氏来了,她的朋友们也跟着上门来。

苏青芷瞧见傅夫人的时候,她才想起有许久的日子,她不曾见过傅夫人。

刘氏与傅夫人的交情,果然也到了旧情难收拾的地步,这一次,她们彼此都显得有些生涩感。

傅夫人离开之后,刘氏跟苏青芷说:“小九,我怎么觉得她变了?她是不是生过病?”

苏青芷也觉得傅夫人好象是变了,从前她见人是挺直着身子,给人一种风骨的感觉。

而这一次,她的腰没有从前那样的直。

她和刘氏说话的时候,也不象从前那般的声音明朗,有些气弱的感觉。

苏青芷不曾听过傅夫人生病的事情,她跟刘氏说:“等到大喜儿来的时候,我们问一问她,知不知道傅家有什么事情。”

苏青芷和刘氏说着话,恰巧这个时候王喜儿来了,苏青芷和刘氏一下子笑了起来。

王喜儿过来瞧着这对妯娌瞧着她笑的模样,她伸手摸一摸头发,再低头瞧一瞧衣裳。

她问:“我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吗?”

苏青芷招呼她走近过来坐下来,刘氏为她倒了一杯温茶。

苏青芷笑着跟她说:“我和我三嫂正在说傅夫人的事情,我瞧着傅夫人现在的样子,好象没有以前那样的有精神?

我和三嫂说,可以寻你打听一下消息,你这个时候刚好过来。”

王喜儿笑了,说:“傅夫人的事情啊,我这两天是听人提了提。

傅夫人没有什么事情,是傅大人的那个爱妾好象伤了风,傅大人守了两夜吧。”

刘氏和苏青芷相视叹息,刘氏轻摇头说:“遇到这样的一个对爱妾深重的夫婿,这样的日子,傅夫人只能自个先想明白过来。”

王喜儿叹道:“傅夫人早就想明白了,她只是受不了这口闷气。”

刘氏叹道:“傅夫人的心肠不错,这要是换成心硬的主母,总能寻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把这位爱妾打发回去代他们夫妻尽一尽孝心。”

苏青芷也觉得傅夫人这是一心想做贤惠人,她又遇见的是一个难得的多情人,那有些闷气只能生生的受着。

她们三人坐在一处说话,王喜儿无意当中提及前一位林家族兄嫂的事情。

因为王喜儿听见消息,听说那位林家官爷在那个地方当官发了财,那位妾给娘家的年礼特别的丰厚。

刘氏和苏青芷互相看一看,刘氏叹息着说:“那位族爷前不久去世了,那位小妾由官府出面发卖为官奴了。”

王喜儿瞪大眼睛瞧着刘氏,她转头瞧着苏青芷说:“苏九,你家三嫂特意跟我在说笑话吧?”

苏青芷轻轻点头说:“我三嫂不会在这样的事情上面说笑,那位族爷前不久早逝了。”

王喜儿瞧着刘氏说:“我记得他年纪不大啊,瞧上去,他的身体也不象早亡的人。”

苏青芷瞧着她,都不知道应该如何说,只能默然之后,跟她说:“大喜儿,我不知道你有看相的本事。

不过,你也说得对,他原本是不应该这般早去,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刘氏把她知道的事情,又一一说给王喜儿听。

王喜儿听后是一脸惊诧神色,好一会后,她说:“林家这位官爷果然待妾室有情有意啊,最后把命都送到她的手里。”

当日的实情是什么,其实事后林家族兄的妻妾各有各的说法,但是有共同点,就是妻妾都动了手,而林家族爷命的确不太好。

他摔倒的地方,正好是桌子和椅子的边角处,他是由桌角碰过之后,又因为伤了腿站不起来,又接着落在椅子角处。

当然这样仔细的介绍,是林望舒听林望景说后,他说给苏青芷听的,他说那样的情况下,如果林家族兄能够活下来,那是命大、

可惜他的命不坚强,他就是有救的希望,也被妻妾在后续里,互相争执分对错中耽误了救命的时间。

王喜儿问刘氏和苏青芷说:“我可不可以把这事情跟我家里人说一说?”

苏青芷瞧向刘氏,她轻轻的点头说:“这样的事情,又不是能够一直隐瞒得了的事情。

只要你不是特意去宣扬,你与你家人是可以说一说。

也要男人们长一长心,别以妻妾在一处可以安乐的生活下去。”

王喜儿连连点头说:“三夫人,我也是这个意思,男人们总是想象得美。

其实世间那可能有那样的好事,如果有,也不会有那么多妻妾相争的悲事发生。”

刘氏轻轻的点头,说:“是啊,当妻子的人,那会自愿为自家夫婿挑选女人,通常是给现实逼得不得不应承给夫婿纳妾。”

第九百一十章 后果

三个妇人提及这样的内宅事情,她们的心情多少会受一些影响。

刘氏想一想自个现在的生活,林望景一年到头在外面的日子多。

可是他也给了她一个好的交待,他说了,他不会再往家里带人了。

刘氏只要林望景在这方面立得住,哪怕夫妻分别的日子多,她过得辛苦一些,也觉得日子不难过。

林望景在家里的日子里,林家五太夫人背着刘氏,她一次又一次的鼓动林望景,要他下一次出门,一定要带两个贴身丫头服侍。

林家五太夫人待林望景还是非常的慈爱,她在暗地里连同两个丫头都挑选好了。

明氏悄悄的望了一眼,那两个丫头还的确是林家五太夫人精心挑选过人。

瞧上去,也不是那样娇弱的女子,反而有一种端正能做事的模样。

只是林望景特别的不耐烦,他直接跟林家五太夫人说:“我身边有长随和小厮在,我用得着带上两个不中用的丫头吗?

出行在外,那就不是她们服侍我,反而是我这个当主子的人,要因为她们的女儿身来照顾她们。

母亲,你这是在为我找事吗?

我在外面也没有一天天闲着不干活,你让我省省心吧。”

林望景原本也不想怼林家五太夫人,只是他太过温情的解释,让林家五太夫人误以为当儿子的人,在暗地里等着她送人过去。

林家五太夫人知道儿子的心意之后,她舍不得两个好丫头,只是明氏这里分明是由不得她去祸祸她的嫡亲儿子。

从前明氏是敬重着她,可是近些年来,林家五太夫人做下的事情,一次又一次让她伤心失望之后,她也就面上继续敬重婆婆。

明氏给长女和次子定下亲事的事情,都是在事情差不多的情况下,她才跟林家五太夫人说一说。

明氏的名声在林家大宅这里是相当的不错,就冲着她待下面小叔子的憨厚体贴,大家都觉得明氏是能交的人。

林望舒这一房送回来的年礼,全是交由明氏去安排。

林家大宅里的人,也是知道林望舒月俸不多,他们这一房送年礼过来,也不过是尽一尽心意。】

每一次明氏吩咐人帮着给各房送年礼,都派的是能说话的下人。

林家大宅里的人,每年收了林望舒这一房的礼物,也收得舒服。

有心意的礼物,哪怕是薄了一些,可是有心的人,还是喜欢收到这样实用的礼物。

他们的回礼也带上几分心意,那就是往纸笔上面去尽心。

刘氏瞧着苏青芷的神色,她想一想把林家五太夫人做的事情提了提,听得一旁王喜儿瞪大眼睛。

她瞧着刘氏说:“我一直以为你们的婆婆是一个特别好的,才能由着林大人不纳妾。”

刘氏听她的话笑了起来,说:“我们家男人,这一辈里面,大约也只有林大人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下一辈里面,我想有许多有为的孩子们,知道女色多了,也不能证明什么事情,他们也许会过一种与父辈不同的生活。”

王喜儿瞧着刘氏,她有心想问一问,然而又觉得那话还是要背地里悄悄的问一问苏青芷。

刘氏当然不会跟人提及林家五太夫人的好与不好,而苏青芷历为对家中长辈们的态度要求不太高。

长辈们能给你的关怀,那是你的运气不错。

长辈给不了你的关爱,你现在大了,也不是一定需要他们的关怀才能存活下去的孩子了。

情意重了,苏青芷反而觉得受不起。

妯娌两人是知道王喜儿的为人行事,在她的面前才会偶尔提一提。

王喜儿很是感叹的跟她们妯娌说:“我有时候会忘记我是嫁进了王家,我婆婆待我们就象是嫡亲的娘。

我那妯娌也是说,自从婆婆上一次带我寻上门干掉那个妖媚货后,她说她将来只要儿媳妇过得去,她也要跟我们婆婆一样。

她说,就是嫡亲的娘,有时候都会劝我们容忍下来,可是我们婆婆却容不得,这是婆婆待我们这些儿媳妇天大的恩情。”

刘氏的心里面,原本是不太明白苏青芷为何待王夫人也那么诚心诚意,可是听了这事之后,刘氏打心底里也敬着王夫人。

刘氏回去后,她把这事跟妯娌们说了说,妯娌们听后,谁不羡慕王喜儿妯娌的命好。

千万人里面,也只有这么一个好婆婆。

王喜儿原本是打算到林宅来小坐一会儿,结果三人在一处说话,一下子说得太过瘾了,就一直坐到苏青芷要去私塾接孩子们。

林广吉好象是算到时辰一样,他原本在小床上抱着他的小鸭子玩耍,见到苏青芷起身,他就着急的叫了起来。

苏青芷笑着抱了起来,其实这么近的路程,大多数的时候,林静琅姐弟会自行跑了回来。

苏青芷只是借着接孩子的名义,在外面多走上一圈。

王喜儿陪着他们母子走出了林宅,她直到回到家里面,她瞧见王夫人的时候,她才想起她还有事不曾跟苏青芷提过。

王夫人听她去了好一会,结果想要说的事情没有说,她也有些好笑了起来,问:“你们三人坐在一处说了什么闲话?”

王喜儿叹气把那位林家前官爷的事情说了说,王夫人听后一脸震惊的神色,说:“我记得那人没有多大的年纪,你可是听差了人?”

王喜儿肯定的点头说:“母亲,如果不是那人,林三夫人也不会跟我说得那般明白。

那事情到了最终,大家也没有闹明白,他的妻和妾到底是那一个下的重手。”

王夫人叹一声,说:“何必呢,现在可好了,谁也没有落到好。”

那个当妻的人进家庙,日子能想象的不好过。

而那位妾当了官奴,那是轻易不能赎身的奴,她就是有一定的姿色,越发落不到什么好。

何况她娘家的人,前面来在宣扬她这个妾当得好,后面就是知道她的事情,只怕也不会太过尽心。

王夫人心里猜测着妻妾一起动手,只怕那个为人妻的人,下手的时候是会重一些,只是她不曾想过后果会这般的严重。

而妾的失手,大约就是真的无心之举。

第九百一十一章 指点

王书记官听王夫人提了前林家族兄的事情,他听后一样是唏嘘不已。

他瞧着王夫人的眼神里面,更加带有好几分佩服的神色。

王夫人被他瞧得笑了起来,说:“老爷,这事还是老大家的在林宅听后,她回来跟我说的,我先前也是一样的不知道。”

王书记官瞧着王夫人一会后,说:“妻贤夫祸少,果然是如此。”

王家人都知道的事情,刘氏自然更加不会隐瞒林家族嫂。

她听说之后,也是一样的惊讶神色,她一脸的想象不到神情。

好半会后,她说:“我要跟我家爷好好说一说,免得他的心思野了。”

林家族嫂匆匆走了,刘氏在后面慢慢悠悠的说:“这个时候,她就是回去,也遇不到人啊。”

苏青芷瞧一瞧她的神色,如果那一位前面不挂着林姓,以刘氏现时的心情,只怕想要更多的人知道那桩惨事。

刘氏瞅一瞧苏青芷面上神色,说:“小九,你不会有那么重的慈悲心吧?”

苏青芷轻摇头,对那对夫妻最终的结局,她是有惋惜,至于伤心什么的,不如说是更加多的感叹。

刘氏瞧了苏青芷面上的神色,她与苏青芷说:“我约了人一起去茶楼里饮茶,你要不要一起去?”

苏青芷轻轻的摇头,林望舒跟她提过,近来官府有些行动,会牵涉进粮商们的利益。

她现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时期,她悄悄跟刘氏提了提,她轻轻的点头。

刘氏多少有些明白过来,她嘲谑的笑了起来,说:“前两天,我遇见一位妇人,她跟我说,她与你认识,还有过相处。”

苏青芷抬眼瞧着她,她这般深居简出的人,就是与她有过多的相处的人,也是一只手能数得过来。

苏青芷好奇的问:“那个女人是谁?她很会说话吗?”

刘氏轻轻的点头,说:“还行,她说话时,还是四面都能照顾到人。

她要是不与我提,她与你相处过,我也不会注意到她。当然如果只是偶然见面,我也乐得听一听她说的话。

她和你,大约是认识,至于相处的事情,我有些不太信。

你现在的心思,多数时间是用在抄录书册上面,那来的功夫去交往不相干的人。

你今天这么一说,我顿时明白,别人说她夫家是商人,只怕就是你所说的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