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们兄弟齐心,其实这支镖队还是能够做大起来。

现在这般情形,只怕那当父亲的人,也早瞧明白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苏青芷就是有心想问一问唐掌柜有关赵青年的妻曾氏的事,瞧着唐掌柜的神态,只怕他是不屑去打听一个内宅女子的消息。

苏青芷再关心了一下她店铺生意的情况,唐掌柜立时高兴起来,说:“主子,如今江南的布料风行。

主子,我们搭上林家的线,如今店铺的生意比往年要好了太多。

我盘算了一下银子,主子,明年的春天,可以在城外挑选一块好的田地。”

苏青芷轻轻的点头,她先前就和唐掌柜提过,她的手上无可用之人,那不如投资在土地上面去。

唐掌柜也认同苏青芷的看法,觉得好的经商人才实在是难得遇见,那就不如稳打稳扎的行事。

当然唐掌柜如果不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人,当年唐家也不会为苏青芷挑选这样的一个来主理她外面的事务。

管事妇人安排好赵青年一家,她回来的时候,瞧着屋檐下正在说话的主子和唐掌柜,她就远远的候在一边。

唐掌柜顺着苏青芷的眼光,他转头瞧见了管事妇人,他与苏青芷说:“主子,如果你这边没有事情,我想明天回安瓮城。”

苏青芷赶紧与他说:“你让我想一想啊,如果你在安瓮城里没有急事,先在安南城休息一天吧。”

唐掌柜轻轻点头应承下来,他来的时候,也余下了一天的空闲时间。

管事妇人招呼小厮引着唐掌柜去了前院休息,她走近苏青芷的身边笑着说:“主子,已经把人安排妥当了。

我瞧着他们夫妻的性子不错,两个孩子也是一脸高兴的神色。”

苏青芷轻舒一口气,对于这样的一家人安排,她还要听一听林望舒的意思。

苏青芷又翻了翻唐家大表嫂的书信,她说了,家里会派医妇过来照顾苏青芷生产,让她只管安心养护身体。

苏青芷只是有些奇怪,她又把唐家大表嫂的信看了看,瞧明白之后,她想着还是要问一问唐掌柜,唐家近来可曾有接连的喜事发生。

晚上的时候,苏青芷与林望舒提了提怀疑的事情。

林望舒瞧一瞧唐家大表嫂的书信,他想一想与苏青芷说:“如果唐家自家要用人,我们就不要太麻烦舅家了。

我们这边可以先去定下几个稳婆,等到日子近了,再请两位稳婆先留住在家里。

至于照顾你和孩子的妇人,也可以在安南城里先寻一寻。”

苏青芷轻轻的点头,她是已经接连生过四个孩子的人,对于生育也没有从前那般的紧张。

苏青芷与林望舒低声说:“我明天写一封信给大表嫂,正好由唐掌柜带过去。”

林望舒冲着她轻摇头说:“此事暂不着急,别因为我们有心的体谅,反而伤了舅舅一家人的好心意。

你把这话透给唐掌柜,他是稳重的人,自然知道如何去说话。”

林望舒提了提赵青年一家人的安排,他还是决定赵青年一家人住在外面,如果他们不介意,那就住在外面那个院子。

林望舒说他会与林望景商量一下,日后,他和刘氏再过来,就直接住进主院为好。

苏青芷在外事方面一向是顺从林望舒去安排,她这一会便轻轻的点了点头。

林望舒瞧着苏青芷很是欢喜的笑着,说:“舅家人,这一次可是为我们寻到合用的人。

赵青年是踏实有几分真本事的人,他跟在我的身边,他可以帮着我做一些事情,我用不着事事要去亲力亲为去完成。

那位曾氏可以伴在你的身边,他们的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可以直接进王家私塾读一读书。”

第九百四十九章 直言

唐掌柜走的时候,苏青芷想了想,她还是决定不让他带话过去。

她过后书信一封给唐家大表嫂,也提了提唐家这些年待她的厚德。

她明说了,她不会因为唐家一时的不便,而误会唐家人待她的情意由厚转薄。

她只希望唐家有事的时候,现在可以不用顾及到她,先把自家事安稳下来,她这边也可以学着自立起来。

唐家大表嫂收到苏青芷书信的时候,她看后欣慰的笑着与唐家大表哥说:“你们男人的眼光,到底比我们小女子的眼光来得好。”

唐家大表哥随手接过她手里的信看了看,他笑了,说:“嗯,这些年,林家姑爷表现得不错,小芷儿果然还是先前爽直大气的性子。”

唐家大表嫂瞧着他轻摇头说:“你瞧着琅儿和辉儿的性子,可曾象他们的母亲?”

唐家大表哥瞧着唐家大表嫂好笑了起来,说:“他们又不曾受过那样的苦,如何会象他们母亲的性子?”

有关唐氏的事情,唐家大表嫂从来不会去与唐家大表哥去讨论什么。

唐家大表嫂与唐家大表哥叹息着说:“如果芷儿身边有得用忠心的人,我们也不用太过担心了。”

唐家大表哥瞧一瞧妻子的神色,说:“你已经做得极好了。你看,她在信里,也是体谅感恩你,还担心你太过辛苦了。

她盼着你好,你就别为她太过操心了,让她反过来知情之后,她的心里会有所不安。

她这样的人,有我们这样的护着她,她一定会平平安安。”

唐家大表嫂瞧着唐家大表哥面上掩饰不了欣慰神色,她一样的笑了。

唐家大表嫂一直是顺从家里人的意思,很是妥帖的照顾一个嫁出去的表姑娘,尽的全是嫡亲娘家人的情意。

唐家大表嫂因此与苏青芷有了许多来往,她们姑嫂是亲近了一些,可是她的心里多少还是担心,自家人的一腔情意最终白付出去。

现在她收到苏青芷的这一封书信,那完全是自家小姑子的口气。

唐家大表嫂想起苏青芷在信里直白的话,她忍不住又笑了跟唐家大表哥说:“好好的一个小女子,全给你们教导坏了。

你瞧一瞧,她在信里写的那些大实话。这也是自家人瞧后,不与她去计较什么。

她就差没有直白的嫌弃我年纪大了,对她的事情,再无余力去管了。”

唐家大表哥是知道唐家大表嫂的性子,她从来是不看表面文章的人,而是喜欢真情实意的人。

恰巧在这一点上,苏青芷这些年下来,她一直做得非常好。

唐家大表哥可不去担那个教导坏的责任,他笑了起来,说:“那全是林家姑爷的本事,我好好的一个表妹嫁给他,没有两三年就给他教坏了。

你见过谁家的年礼是酸菜,而且还是一大坛子的酸菜。

这一次安排人过去的时候,把家里那一溜的空大坛子也顺带送过去。”

她笑了起来,说:“好。正好家里的喜事也差不多忙完了。

几天后,我安排那两个医妇跟着镖队人出行,顺带把我们给的年礼带过去。”

过后,唐家大表嫂很自然的与妯娌们共看了苏青芷的书信,大家看后都笑了起来,说:“以后我们家的小女子,还是不要跟兄弟们在一处多玩耍。”

然而她们过后也颇有些羡慕,大约只有日子过得不错的人,才会如苏青芷这般的书信给家人。

那是有极坚强的的自信,她坚信家人还如往日一样的待她。

唐家的人,的确如往日一样的待苏青芷。

只是唐家妯娌们却不敢信表姑娘在出嫁多年后,还能如从前那般的相信唐家待她们的单纯心思。

唐家妯娌们一个个心里很是欣慰,许多的亲情来往,还是需要及时的回报。

这些年,唐家人用心照顾了许多的亲戚朋友,许多的亲戚朋友自然回报了过来。

可是那些是面子上的人情来往,那些是用了心思,她们自然能分辩得出来。

安南城来的年礼,如果说是特别的用了心思,那也是假话,那分明只是根据现实而准备下来的年礼。

然而年年都会有的年礼,还是让唐家的女人多了几分期待,毕竟安南城的酸菜味道不错,只有这独一份的滋味。

当家理事的女人们,早已经学会不去注意面上的阳春白雪的招摇,而是关心起家用的种种。

唐家妯娌们和苏青葙来往的日子多,自然是知道苏青芷往苏家和林家粱家送的年礼,其实大致差不了多少,只是份量的厚薄而矣。

林静琅姐弟来到安瓮城之后,苏丰道夫妻常带着他们来唐家走动,一来二去,大家待两个外甥自然的亲近起来。

相比较年少时苏青芷的内向冷清,林静琅表现得则大方优雅从容。

唐家妯娌们面对这样的外甥女,年纪大的自然会回想起一些从前的事情。

年轻的妯娌们欢喜林静琅的性子易亲近,她们自夫婿嘴里听说过苏青芷的事情,她们只觉得女儿的性子相像其母。

她们与年纪大的妯娌们这般说,只换得她们含蕴的笑意。

她们与自家夫婿说,男人们则个个认同了她们的实话。

唐家大表嫂知情后,她笑着跟唐家大表哥说:“弟媳们到底还是年青啊,她们就不想一想,如果琅儿象她母亲当年的性子,只怕也不会那么容易来亲近人。

她们也不想一想,她们的夫婿为何皆会表现出与表姑娘感情好的原因?

那全是自小多接触多,一块玩耍出来的感情。

在他们的眼里,有一个大气不喜哭闹的表姐妹,当年是他们的面子,这个女子自然是最好的女子。”

唐家大表哥轻摸胡子笑着低声说:“夫人,这些年来,你不会一直在心里为这点小事犯酸吧?”

唐家大表嫂直接冲着他嘘声后,说:“我分得清楚你们待她的确是兄妹情意,而她待你们,的确也是当成嫡亲的兄弟对待。

她待我们这些当嫂嫂的人,那也是诚心诚意。她年纪小小的时候,就直言过,只会盼着家人一世安好。

当日在外面,你们如果有胡闹的地方,小姑子绝对会站在我们当嫂嫂的这一边说话。”

第九百五十章 仔细

安南城里,苏青芷书信给唐家大表嫂之后,她就有心想先寻磨两个可靠的妇人。

在这方面,她还是相信王夫人的本事。

苏青芷把意思说给王夫人听,苏青芷的意思是暂时等一等唐家的答复,王夫人这边先帮着寻一寻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王夫人笑着应承下来,她跟苏青芷提了提,先前照应过王喜儿月子的两位妇人。

苏青芷听后也一样的满意,她是瞧过那两位妇人干净俐落细致的行事。

苏青芷又去瞧了瞧王喜儿,她自从生了儿子之后,她那心思还一直停在小孩子的身上。

苏青芷和她说话,很自然的又听她说一番孩子各种的可爱之处。

苏青芷瞧着她微微的笑了,然后又顺势提了提她别的孩子。

王喜儿的心里面还是有孩子,她很自然的说了说别的孩子情况。

她悄悄跟苏青芷说:“苏九,你说我以后还能不能继续怀孕生子?”

苏青芷深深的佩服她,她对生育抱有的积极心。

她想一想王喜儿的年纪,很是肯定的跟她,说:“你这一次平安生子,自然能有机会再次怀孕生子。”

王喜儿微微笑了,她瞧着苏青芷的神色,略有些不好意思与她说:“我总觉得我能怀孕生子,那说明我年青。”

苏青芷瞧着她,低声问:“你家夫子提过你年纪大的事情?”

王喜儿瞧着苏青芷好一会,低声说:“前几天,他夸我现在风韵犹存,比年青的时候要耐看。”

“噗。”苏青芷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她不曾想过王夫子夸人是这种的方式。

她瞧着王喜儿笑了,说:“你家夫子夸人的方法很是别致,这大约是他能够想象得到最美的赞赏话。”

王喜儿瞧着苏青芷面上的笑意,很是嗔怪的与她说:“你以为我不懂得那个意思吗?他分明是觉得我年纪大了。

他这是嫌弃我了,他又是讲规矩的人,他不能与我直言,只能借着这种方式说出来。”

苏青芷瞧着王喜儿轻摇头说:“你们夫妻多年,王夫子大约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你寻机会再问一问他。

你可不能把这事就这样的闷在心里,时间久了,你们夫妻感情都会受到影响。”

王喜儿轻轻叹一声,说:“他一直以来时不时与我说一些气人的话,过后,他总是记不得他说的话。

我要是与他生闷气,只怕白头发不知要生多少根。

你说得也对,有关年纪的事情,我还是要好好的问一问他。”

苏青芷只觉得王夫子这一次的运气不太好,他什么话不好说,偏偏要说那暗示女人年纪的话。

苏青芷笑瞧着王喜儿,想一想,宽慰她说:“男人们的心思,我们别瞎猜,你还是问了问再来定论吧。”

苏青芷过后与林望舒提了提,他听后笑了起来,说:“王夫子家的性情不错,这要换我在夫人面前乱说话,只怕我的背上都要多几处印子。”

苏青芷伸手摸一摸脸,她现在的年纪,自然不如豆蔻年纪少女来得青涩稚嫩。

林望舒伸手把她的手扯了下来,笑着说:“芷儿,我比你大了好几岁,如果要老,自然是我比夫人老得快。

近一年来,我照到眼角的皱纹,我有些担心,我老了,夫人会嫌弃我。”

苏青芷给林望舒哄得轻笑了起来,说:“休得胡说,我家夫君年青英俊得很是招小女子们喜欢。

舒哥儿,我可是警告你,你可不能给我在外面招惹了我不想容的人。”

林望舒听她的话笑了起来,说:“别人家里只有醋坛子,我家里却有一口井的醋水,而且还是源源不断的漫生长着。”

苏青芷直接笑瞧着林望舒,然后痛快的点头承认,说:“夫君,那你要时时记得家中的井水,可别让外面的烂泥水沾了衣边。”

林望舒怀拥着苏青芷笑了起来,有人愿意这样的一心相待他,而且还到了不介意自个名声的地步,他只觉得很是骄傲不已。

两日后,王喜儿悄悄与苏青芷说:“苏九,我问清楚了。夫子跟我说,他原本是想赞美我的美貌与我们成亲之初相比差不了多少。

只是他想一想我现在的情况,他要是那样说,只怕我会怀疑他说的是假话。

他也没有想过我会多想,他说,他不曾觉得我年纪大了,就是我将来年纪老了,在他的眼里面,肯定是比他要年青太多。”

王喜儿满脸的甜蜜神色,苏青芷瞧着她的神色,笑着说:“大喜儿,现在知道有些事情,还是要多问一问的吧?”

王喜儿轻轻的点头之后,她红着脸跟苏青芷说:“我家夫子的心思全用在教导学生的身上,他在哄家人的方面,肯定是不如林大人道行高深。”

苏青芷意味深长的瞧着王喜儿,说:“我家夫婿是正人君子,自来不会说甜口的话来哄家人。

我家夫婿一向只会说真话,那有你家夫子本事高,还时不时惦记着说好听的话来哄一哄妻儿啊。”

苏青芷在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她特意拉长声音‘啊’了一声。

王喜儿的脸红了,她红着脸冲着苏青芷说:“苏九,你这是欺负我没有你看的书多,寻不到话回你。”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她笑着连连摇手,说:“大喜儿,你家夫子把你放在心上疼着,我说这样的大实话,你自然是无法否认。”

王喜儿与苏青芷笑过一阵后,她很是感动跟苏青芷说:“夫子与我说了,我近来的心思全放在小儿子的身上,所以我才会误会他话里本身的意思。”

苏青芷笑眯眯的瞧着她,夫妻之间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挨,这是王夫子和王喜儿的生活情趣,她自然不会笨得去打破。

再说她也觉得王夫子的心里还是有王喜儿这个妻子,所以才会时不时说话来招惹她对他的注意。

王喜儿对林望舒与苏青芷相处很是好奇,苏青芷瞧着她眼里的神色。

她好笑的瞧着她,说:“你想问什么?我给你一次机会,你赶紧问吧。”

“我想问一问你,你是怎么做到,让林大人对你始终如一?”

王喜儿冲口而出的话,让苏青芷笑了,她低声说:“说来话长,要慢慢说,下一次有机会我与你仔细的说一说。”

第九百五十一章 安稳

大雪纷飞,林宅的屋檐下火炉里火花灿烂燃烧,苏青芷就着暖暖的火炉边做着事。

管家妇人和曾氏青远远的候在角落里,两人都静默无声。

苏青芷写好一页纸后,她起身的时候,曾氏青大步上前来扶持她。

苏青芷顺着她的力气站了起来,她回首望着曾氏青,笑着说:“下一次,你不在近处,就不必急急的赶来,我自个能慢慢的起身。”

曾氏青很是小心翼翼的松手之后,低声说:“夫人,我听你。”

苏青芷回头望着她,瞧着她面上紧绷的神色,她在心里轻叹一声。

赵家夫妻都是第一次做随行的差事,只不过赵青年在外面走镖多年,自然很快的就习惯过来。

曾氏青则不曾做过这种差事,她是处处当心。

管事妇人无意当中知道她的名字后,笑着和她提了提与苏青芷的名字重了字,她的心里都很有是担心不已。

曾氏青跟管事妇人表示,她的名字是她老老祖父赐名,据说当时她老老祖父正在念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曾氏青特意跟管事妇人说了那句诗,管事妇人笑着宽慰她说:“你老老祖父是有学问的人,老人家赐了你好名字。”

管事妇人多少知道苏青芷是不会计较这样的小事,她还是悄悄的与苏青芷提了提。

苏青芷知道后,她笑了起来,说:“这是老人家待小辈的慈爱心肠,她说出来这样的往事,让我很是羡慕。“

管事妇人过后与曾氏青提了提,说:“我们成亲之后,通常只会给人称呼为谁家的人,你的名字就是重了主子的字。

主子不会介意这样的事情,她还是羡慕你有一个慈爱的老老祖父。”

曾氏青过后与赵青年提了提这事情,他的心里其实也担心着女主子不好相处。

他们夫妻独立出来行事,夫妻两人心里的压力都很大。

曾氏青与他说了这样的事情后,他笑了起来,说:“林大人是一个很好的官员,他待他的夫人很好,想来夫人的品性一定相当的不错。

你就放宽心,好好的服侍她。将来我们的儿女,他们有出息之后,我们就回安瓮城置一处小院子终老。”

曾氏青听着男人的话,他们一家人过来后,林望舒和苏青芷答应了他们自由身的条件。

过后,林家管事直接安排了他们的儿女进私塾读书,就单单这一点,就值得他们付出所有的忠心。

林宅里多了这样的一对夫妻,对他们的居家生活也添了几分色彩。

赵家的女儿比林广喜要大上两岁,如今正是刚刚懂得男女避忌的时候,为人行事颇有些小大人的样子。

赵家的儿子与林广喜一样的年纪,考虑到小孩子因为家庭变故而受到冲击。

苏青芷私下里还是跟林广喜解释赵家在家里的身份,特别的提点,两个孩子是自由身。

林广喜很快的明白过来,他笑着跟苏青芷说:“母亲,你放心,我会要朋友们多照顾一下赵家姐姐和赵家小子。”

苏青芷听着他的话,她微微的笑了起来,这个儿子的性格大约是最相像他的父亲。

苏青芷把这话说给林望舒听,他听后笑了起来,很多是骄矜的与苏青芷说:“孩子们的性情全象了我,是好事。”

苏青芷瞧着他脸上的笑容,直想给他一巴掌,把那种笑容给打散。

她是这般的想法,手也这般的做了,只是在挨近林望舒的时候放轻了力度。

林望舒不曾闪躲一下,由着苏青芷这样伸手把他的脸给捂住。

苏青芷闷声说:“舒哥儿,我不想看到你这样的笑容,太太伤我的眼睛了。”

林望舒笑着把她的手握在手里,笑着与她说:“小芷儿,可别生气了,孩子们象我,你应该觉得高兴才对。

他们象我,将来才不会吃亏啊。”

他特别的冲着苏青芷眨了眨眼睛,他的神色让苏青芷笑了起来。

她伸手伸进他的衣袍里面,暗暗的捏了捏他腰间的肉,低声说:“我只要在你面前不吃亏就行,你说,你会让我吃暗亏吗?”

林望舒笑着摇头说:“夫人,手轻一些,我怎么会舍得让我家小娘子吃亏呢。

你放心,你在我的面前,永远只有占便宜,而且我的便宜,由着你去占,你几时喜欢几时来占。”

苏青芷的脸微微红了,她不是那不知事的小女子,自然听明白林望舒后面话的意思。

她又用力去捏林望舒的腰,给他笑着阻止说:“芷儿,我与你说一说你身边伴妇的家事。”

苏青芷的手由他衣内出来,她微微笑瞧着他,说:“夫君,那你先说与我听一听。”

林望舒笑着用手轻拧一下苏青芷的脸,笑着说:“调皮。我自然会与你细细说一说。”

赵家的家事,林望舒听赵青年说了说,他说了,他们一家人来安南城的事情,其实与他父亲有关。

他的父亲年纪大了,也不想到老了,眼瞧着长子受长子媳妇的影响,他与次子的关系慢慢的生涩了起来。

赵家老父亲的心思,他一直盼着有一天家中的子孙可以不在走这一条道,然而赵青年兄弟内里没有一个读书人。

他现在相中了赵青年的儿子,他认为也许赵家改行的希望,就在他们这一家人的身上。

与其说赵青年是受不了兄长猜忌而另外寻找别的出路,不如说,他是听了老父的一番话后,他的心里面也动了别的心思。

赵青年自少年起,就与父兄过着一种走镖的生活,如果有另外的一种平稳生活,对他来说一样是极有吸引力。

唐家人的引见,赵青年与父亲仔细的思量过后,父子都觉得是极好的机会。

他们一家人来了安南城之后,林望舒的管事出面帮他们把两个孩子安置进王家私塾,他们夫妻都觉得新生活是可以期望的。

赵青年夫妻两人的心里很是感恩,他们不曾想到林望舒夫妻会如此的开明。

他们来的时候,想过要努力求一求主子成全儿子读书的心思。

赵青年夫妻的心,直到这一刻,是完全安稳下来。

他们夫妻心里最大的期望,就是不想儿女们将来走他们的老路。

第九百五十二章 知道

天气冷了,林宅屋檐下,给管事妇人和曾氏青用心的布置成一个暖和的小空间。

林望舒休假的日子,他也愿意陪着苏青芷在这一处坐一坐,夫妻悄悄的借着桌子遮掩互相握一握手。

安南城的官员几乎是换了一批新官员,他们来了之后,特别的勤勉尽责当差,林望舒比往年反而事少了许多。

他笑着跟幕僚说:“果然用新人还是不错,他们事事勤力往前冲,我也用不着如往年那般事事要查实一遍。”

如今只有一位幕僚先生,是后来的那一位,林望舒与他相处久后,也把他当成自家人看待。

早前到来的那一位幕僚先生,因为家事牵累已经回了安瓮城。

林望舒想着现在的事情不多,又想等一等那位幕僚先生处理完毕家事,便跟家里人说了说,幕僚的事情,可以先缓一缓。

现在的幕僚先生感念林望舒的念旧情,林望舒的前程也不会止步在现在的位置,他愿意用心跟在林望舒的身边。

林望舒是看好眼前幕僚先生的本事和能力,他曾提议过,如果他有机会,他不介意他往高处飞。

幕僚先生知道林望舒所言的诚意,他笑着跟林望舒说:“如果早十年前,爷跟我说这样的话,我还年轻气盛一定会有想法。

我现在的年纪,已经足够瞧明白我自个的本事,我还是适合做幕后的事情。”

林望舒见到幕僚实在无心,他也把这份心事按捺下来。

林望舒后来与林望景提了提,他听后笑了起来,夸道:“这也是一个聪明人。

你有机会的时候,你是能扶他上路,可是过后的风风雨雨就要他独自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