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有心请客,自然在食物上面会精心准备,会尽量用最新鲜干净的食物。

那样事后,又能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再说食物在客人的肚子里消化成肥料了,这样还能够牵扯到主人夫妻的身上去吗?

第一千零一章 风声

王氏瞧着苏青芷面上的惊讶神色,她轻轻叹一声,说:“其实那事也不是不能说,只不过跟知府家的家事牵扯到,大家便避讳了一些。”

那一年夏天,有富商人家中湖里盛开荷花,荷香阵阵飘出院墙。

那位富商老爷很是骄傲,又受人激励后,他举行赏荷宴会。

那家夫人与知府夫人是牌桌上的好友,便借机会请了知府一家人。

知府大人有心赏荷,知府夫人也赏脸愿意把家中的小女子带出去长见识。

富商夫妻接到消息后,自然是狂喜,便有心把家中赶紧修整得更加的好一些。

时间短,富商觉得家里待客的客厅墙上挂的几副画,他越看越觉得太过俗气了一些,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他便寻了南府城中几位有名才子重新来作画,过后,他自然请了几位才子在那一日来赴宴。

有知府一家人的到来,那一家人很有面子,家里客人们闻讯自然来得很是齐全。

他们自家亲戚们也一样来得齐全,只要能上沾亲的人家,都寻门路来了。

富商一家人很是高兴,人气旺财气跟着旺。

他们家的人手不够用,便从亲戚家中赶紧借了人手来用。

王氏说的时候,她颇有些不好意思瞧着苏青芷说:“我们家就是跟那位富商的表姑沾了边边亲的人家。

那时节,我们太年青了一些,也太不知事了一些,我也去凑了凑热闹。

现在想来,我也不知是庆幸还是怎么的,反正在我的心里面,我觉得南府过后再也不曾有那一天的热闹宴会。”

王氏跟苏青芷提了提那富商的院子,提了提那院子里四处荫静,提了提那些放在亭阁处的冰盘。

她也提了提那湖里满满盛开的荷花,她叹道:“终究是满了一些,有些花朵还低垂到湖岸上。”

王氏提及那一天的盛况时候,她的眼里盛满了光芒。

知府大人来了,他赞了客厅的画,他接见那几位年轻英俊的才子。

知府夫人来了,她带着她家里年轻容貌俏丽多才的女儿们来的。

主人家担心冷落了大家,便安排了一些活动,有品味的成熟男人在湖边赏荷清谈着。

有品味的女人们赏荷过后,就给女主子招待进了客厅里,自然愿意上牌桌的人,这时已经约好了人。

而那些不打牌的人,也围坐在一处说着话,有冰盆的室内,总比外面舒爽。

年青的男女们自然也给主人家安排了活动,他们分开在两个院子里举行了琴棋书画比赛活动。

知府夫人很是贤惠又慈爱的让女儿们出去随意走动,而她的女儿们很是懂事的想要跟在她的身边服侍她。

知府夫人和女儿们的母女情深,让在场的人,当时就表现出羡慕来。

知府夫人力劝女儿们出去交一交朋友,她听说有琴棋书画的活动,更加鼓励女儿们去尝试一番,不求名次,只求能长一长见识。

知府夫人带来的全是适龄女子,一个个貌美如花,各有各的美态。

前来赴宴的夫人们一眼瞧明白知府夫人鼓励女儿们的用心,她们转头悄悄叮嘱自家女儿要懂得收敛,行事万万不可太过张扬。

这一天的宴会很是成功,男子那边几个才子的表现特别的出众。

宴会还在进行当中,那几个才子的才华和容貌,已经让情窦初开的女子们有了向往的意思。

女子这边自然最后是知府家的小女子们表现得出众,她们在琴棋书画上面样样有人拔尖,而且是名符其实的出色。

知府夫人收到许多夸赞的话,至于她的心里是否和面上表现一样欢喜,大多数都不会去关心。

有这样面上的一团阖家欢喜,大家都认为知府夫人是知府大人难得的贤内助,她待庶女们都能这般的上心。

大家在那一时不约而同的忘却了,知府的妾室多数是琴棋书画样样皆通的女子。

知府夫人家的女儿才华和好的名声,经此次宴会到达新的高度。

过后,知府家喜事连连,接连成就了好几桩亲事。

因为是庶女的婚嫁,知府大人夫妻在这方面没有多少的挑剔。

只要男人家世过得去,知府相中那男子的人品,他都愿意把女儿的终身托付出去。

苏青芷听王氏说了好一会,多少听明白了一些事情。

那就是知府家的庶女多,小妾们把所生的庶女培养得一个个也识琴棋书画。

苏青芷为王氏杯里续上了水,她知道重点的话,只怕是要放在后面。

王氏喝了水后,她笑着跟苏青芷说:“林夫人,我说得多了一些,也说得太杂了一些。”

苏青芷摇头说:“不多,正好我可以对南府的人和事多一些认识。”

王氏苦笑着说:“其实后面的事情,也不用我多说下去,你也能够猜得中七八分出来。”

苏青芷笑着摇头说:“我听上去,好象富商这一次宴会很是成功,至少成全了好几对美满的姻缘。”

王氏笑着点头说:“那几位才子里面有三位就是借着宴会的光彩,过后有了好的良缘。”

王氏在思忖着,苏青芷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催讲故事的人,这已经又到了高潮的时候。

她想着不急,时光正好,孩子们在院子里捉迷蒙,刚刚在那院子门口瞧过她后,现在兄弟三人转头又走了。

一会后,王氏缓缓道:“谁也不曾想过,知府家有一位胆子特别大的庶女,她佩服一位才子的才华。

那位才子家景不太好,知府家这么高的门第,他自知攀不上。

然而两人则不知从何时起私下有了来往,那才子家托了媒人上门来,自然给知府夫人客气的婉拒了。

只是有些事情来了后,只怕也挡不住。

那位才子和庶女私奔,直到生下孩子才回到南府来知府门前认亲。”

苏青芷回头瞧着王氏,见到她一脸肯定神色的点头说:“两人衣裳破烂抱着一个孩子跪在知府院子门前,求父母看在孩子的面上,原谅他们的一时轻狂。”

苏青芷瞧着王氏问:“他们两人走了那么久,两边家里怎么会不曾去寻一寻人?邻居们也不曾听见什么风声?”

第一千零二章 失望

王氏听苏青芷的话,她沉默了好一会后,嘲讽的说:“我从前一直是没有见识的人,然而经这一桩事情后,我跟着长了见识。”

知府庶女出走的时候,她是和她的生母悄悄的说了说。

她此生不想象生母一样所托非人,人前欢乐人后悲伤,她要跟她看好的人走。

她的生母大约是求过这个女儿,只是一个执意要奔向她认定光明的人,是不会留下来继续这种无趣的生活。

才子也想得明白,他的名声传出去之后,是有人上门为他说亲。

都是一些家景比较好的人家,才子也动过心思,只是他悄悄打探消息后,他便失望了。

这个时候知府庶女的出现,对他来说,就是难得的佳缘,可惜知府夫人不愿意太低嫁庶女。

这一对有情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能选择私奔。

在他们走后好几天后,知府夫人才发现这个庶女失踪的事情。

知府夫人追问庶女的姨娘,她一直咬紧牙关说不知情。

那姨娘说因为知府夫人不肯给庶女许下那门亲事,那庶女很是伤心的跟她说,她要关紧房门静思一些日子。

知府夫人听了姨娘说的话后,她嘲谑的笑了,她一脸不屑神色瞧着小妾。

过后,知府夫人寻知府大人通报了一声,她也说明了她良苦用心。

她不是不想成全那位庶女的心思,只是那才子家里情况实在太堪了。

一家人口众多,家里能做事的人少,能混日子的人多。

才子是那一家最为聪明的人,也只是小聪明,换成一般的人家,才子这样的人,能当知府家庶女的佳婿。

可是有那样的一家人,知府夫人那敢许下亲事。

有那样的亲家,她担心会拖累到知府夫人的官运。

知府大人气极去寻姨娘说话,也不知那姨娘如何哄的,他反过头来劝知府夫人不用派人再去寻找。

知府夫人原本对庶女就是面子情份,现在有知府大人的吩咐后,她自然不会做白费力的事情。

她把丑话说在前面,如果那庶女将来抱着孩子来吵闹,家里又应该如何应付过去?

知府大人愣了愣后,想起那位庶女平时胆大干脆的样子,他肯定的说:“她是有骨气的孩子,除非是惦记我们当长辈的人。

要不然,我觉得她不会回头。”

好话歹话全由知府大人一人说了,知府夫人自然是无话可说,再说她还有把家里那些到了年纪的庶女打发出去,还真没有那么多的功夫。

才子家丢一个儿子,自家都知道跟知府家有关系,谁也不敢向外嚷嚷。

邻居们好奇的问一问,他们自家人都是一脸骄矜神色说:“他得到贵人赏识,现在跟在贵人身边去处面长见识了。”

直到这对有情人抱着一个婴儿跪在知府官宅大门前,南府的人,才知道曾经还发生过那么一桩狗血事件。

原本应该是讳莫如深的事情,给这对厚脸皮的有情人这样的揭开了表皮。

王氏很是感叹的跟苏青芷说:“原本谁也不知道那位富商的生意为何会走下坡路?

自这对有情人回来后,又听说是在那赏荷宴上结下的良缘,大家都明白了原由。

自那以后,家中院子不大的人家,都喜欢去酒家宴请客人。”

苏青芷原以为知府夫人迁怒读书的女子,是因为她内宅不清平的原故。

现在听说知府大人其实一样是迁怒了人,那就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原因。

夜里,苏青芷把打听来的消息说给林望舒听,他听后笑了,说:“那位富商行事张扬,他的生意会不好,只怕不单单是一桩事情。”

苏青芷却是透了一口气,说:“现在这样多好啊,那一天在家里请客人们饮茶,然后去酒家用餐,再然后就没有了。”

林望舒伸手揉了揉苏青芷的头发,说:“是不错,最起码我们近一年用不着再寻机会大请客。”

林望舒觉得苏青芷这种性子很好,他对官驿驿丞牛大人的印象不错,能打点得好南府官驿的人,也是一个能干的人。

三天后,林宅打开正门迎客,他们迎来的第一批客人就是知府夫妻。

林望舒和苏青芷去正院子门口亲自迎着他们夫妻进来,林望舒招呼知府大人进了前院。

苏青芷招呼知府夫人进了内院,知府夫人很是好奇苏青芷房里的布置。

结果她进了房间,见到格架上空荡荡的,墙上空荡荡,她一时惊讶不已的问:“你格架上不放置东西?”

苏青芷笑着说:“孩子们的年纪小,他们会在房里来来去去的走动,这格架上,我不敢放置易碎物件,只能这般的空着。”

知府夫人只觉得苏青芷很会装,时时端着慈母的架子给人观赏。

知府夫人伸手指一指空白的墙上,笑着说:“那这墙上空空的,是不是你们读书人所说留白的意思?”

苏青芷听知府夫人的话后,她赞赏道:“夫人的话才叫高深,我这墙上暂时也没有想过要挂什么,只是随意空着。”

知府夫人跟苏青芷好奇的说,她想瞧一瞧内室。

苏青芷只能由着她进去观赏,结果知府夫人还是比较失望。

她转头问苏青芷说:“你在家里不看书?”

苏青芷笑了,说:“闲暇的时候,还是会看一看书。”

知府夫人眼光四处张望过后,问:“你家大人为你准备了一间书房?”

苏青芷笑着摇头说:“我和孩子们共一间书房。”

知府夫人好奇的要去看那一间书房,苏青芷笑着引她去瞧了瞧,结果瞧着书架上只有少数几本书。

知府夫人很有些失望,她主动上前去翻了翻书,结果发现全是孩子的启蒙书。

知府夫人瞧着苏青芷说:“这就是你平日看的书?”

苏青芷笑着点了点头,说:“家中孩子年纪小,我跟着他们再看一看这些书。”

知府夫人再无兴趣多探访下去,看来看去,这都不象是一个喜读书人的居家样子。

她的心里只觉得苏青芷这个上过族学的人,大约真如她自个所说一样,琴棋书画样样无能。

知府夫人很是失望,她家小妾的房里,还会有书架,架上会放上十多本高深,房角会摆放一架古琴。

第一千零三章 多

知府夫人很失望,后来她坐在院子里,再也无心与苏青芷多说话,而是与后到的夫人们在一处说得热闹。

苏青芷对她和知府夫人的关系,要求一点也不高,两个平平淡淡相处就行。

王氏来的时候,正是大家要往酒家过去的时候,知府夫人神色平淡的面对王氏。

知府夫人和知州夫人走在最前面,两人瞧上去关系特别的不错。

苏青芷离开的时候,她又去看了看林广吉和林广乐兄弟,见到他们在草条垫子翻滚玩耍,她便不曾惊扰两小人儿。

昨天,她和林望舒就跟林广喜兄弟三人商量过第二天的事情。

林广喜会陪着林望舒招待男客,林广吉则留在家里照顾好林广乐。

林广喜是满脸的欢喜神色,他瞧着不太乐意的林广吉,又赶紧把他拉在一旁哄一哄,换取他欢快的应承下来。

至于几个大的林广乐,那是只要苏青芷笑着跟他说话,他就能够笑呵呵的连连点头逗乐苏青芷。

苏青芷很是欢喜小儿子的性子,林望舒则担心小儿子太好哄也太傻了一些。

苏青芷又叮咛了留在家中的两位青年医妇后,她才放心的跟着人群走了。

林望舒定下的是南府的有名怡景苑酒家,这酒家名字取得有些淡淡的书香味道。

酒家的东家夫妻分开在东南两门迎客,苏青芷这些女客到来的时候,男客们一大半人已经进了酒家。

林望舒父子在门口候着客人,酒家的东家陪在他们的身边。

苏青芷到怡景苑后,她和东家夫人欢喜的见了面,互相夸奖了对方的容貌和衣着。

东家夫人陪着苏青芷在门内迎客,女客们缓缓而来,一个个姿态高雅端庄,她们的身边还跟着家中的娇客。

苏青芷再一次见到了南府许多的小美人,又见到知府家书香气息浓厚的两位小庶女。

知府夫人笑意盈然的由女儿们扶持着进了酒家的门。

东家夫人跟苏青芷夸赞道:“知府夫人是我所见过最贤惠的官夫人,也是待庶女最好的嫡母。”

苏青芷很是认同东家夫人的话,别的人家,当嫡母的心思全放在嫡亲儿女的身上,待庶女的教导,绝对是用来陪衬嫡子女的优秀。

苏青芷想一想知府夫人的年纪,大约她的嫡亲儿女都已经成年,她才会这般大度的对待庶女吧。

苏青芷的态度很是平和,东家夫人见后便乐意与她多多说一说话。

苏青芷上一次在知府府上遇见的一些人,这一次她们同样来了,也多了两三个她不认识的夫人。

东家夫人便在一旁轻声提醒她,苏青芷听后便明白过来。

过后,等到人进去后,苏青芷很是感谢的跟东家夫人说:“多谢你陪着我。”

东家夫人笑了,说:“我们家老爷打理这间酒家不容易,我这个为人妻的人,在这方面也只能跟着尽心。

还好刚刚来的人,都是我知道一些来由的夫人们。”

苏青芷很是佩服的瞧着她,说:“你是你们家老爷的贤内助。”

这一时客人少了,东家夫人笑着与苏青芷说:“怡景苑的生意一直不错,都是多亏了大人们和夫人们的帮衬。

林夫人,希望将来你们家有喜事的时候,你一样能够想到我们怡景苑。”

苏青芷笑着应承下来,说:“我们有交情在,只要我家大人与我说,我一定会提一提怡景苑。”

东家夫人打量一下外面的情形,她跟苏青芷说:“等到男客那边差不多的时候,林夫人可以去上面招呼客人。”

她的话音刚刚落下来,林广喜已经跑了过来,他很有礼节给东家夫人见礼后,他笑着跟苏青芷说:“母亲,我和父亲那边要进内招呼客人了。”

苏青芷听他的话,她笑了起来,说:“那你同你父亲说一声,我也内招呼客人去了。”

林广喜给苏青芷和东家夫人行礼后,他很快的走了。

东家夫人面上的笑意更加的真挚起来,她陪着苏青芷往内里走,她跟她说:“两边门口,我们还是会派人候着晚到的客人。”

苏青芷随意打量了一下过道,她透过侧门,瞧见大厅里的热闹情形。

东家夫人顺着的眼神望进去,她笑着说:“怡景苑有专门备好的酒宴院子,分男女两个院子,中间隔墙高而厚实,一般情况下,两边互相听不见说话声音。”

苏青芷只觉得南府是一个很奇妙的地方,满大街的女子随意行走,然而酒宴又男女森严的分开。

东家夫人瞧着苏青芷面上的笑意,她多少明白她笑的什么。

然而他们做酒家的人,因这种新兴没有几年的习俗,还是生意兴旺了许多,她也没有什么好与人分辩的话。

苏青芷顺势请教了东家夫人姓,又与她说了娘家姓苏,她排行为九。

东家夫人很是欢喜的瞧着苏青芷,她听人传说这位林夫人可是上过族学的女子,她以为她很是清高,瞧不上她这种商妇。

然而就在门口迎客的短短时间,她能够感受到苏青芷待她的平和,她把她当成平常人看待。

东家夫人很是欢喜的与她说:“我夫家姓楼,我娘家姓布,我在家排行老大,你直接叫我布氏吧。”

苏青芷略有些诧异的瞧着她说:“你们家与楼知府家沾了亲?”

布氏笑着摇头说:“我夫家与楼知府只不过是同了姓,我夫家是南府的人,楼知府是外地来的官员。”

苏青芷略有些不太好意思的跟布氏说:“对不起,我听见你夫家姓楼,就有些误会了。”

布氏笑着摇了摇头,说:“象你这样直接问的人,我们还有解释的机会。

有些人是直接就误会了,他们认为我家老爷是楼知府老家投奔他来的旁支亲戚。

我们又不能见人解释一番,再说能跟楼知府当旁支亲戚,还是我家老爷高攀了官大人。”

布氏觉得苏青芷为人直白,她不是那种躲躲闪闪弯弯折折的人。

苏青芷觉得布氏虽说是商妇,可是她的心眼还是往明处使着劲头。

两人难得的互生好感,可是两人同时也知道,她们目前的情况,可以惺惺相惜,却不易多来往。

第一千零四章 明白

怡景苑是一间大的酒家,只是前面瞧着也不过是大而装饰得不错。

苏青芷跟着东家夫人往内里走,又上了楼了后,她方明白过来,为何她说院墙高厚而隔音了。

东家夫人在她身边低声解释说:“男客一向比女客多,那边院子上下全用上了。

女客这边楼上的位置可以安排夫人们松松的坐下来,楼下的位置可以安排小姐们自在坐下用餐。

那边是直接从楼下而上楼,而女客这边则是由这一处上楼后再下楼。”

苏青芷瞧着布氏感叹的说:“楼东家和布夫人心思绝妙,想来近年来,怡景苑还不曾出现过行差踏错的事故。”

布氏轻轻点头说:“我们行商的人家,也不过是求一个衣食无忧平平安安。”

苏青芷与布氏上了楼,她们自然先去问候知府夫人,然后再问候各位夫人们。

布氏明显是长袖善舞的人,她三言两语把知府夫人哄得高人,又把周边的夫人们夸了夸。

苏青芷只觉得见过的人越多,越能感觉到世间的妙人越多。

布氏陪着苏青芷又到楼下去了,见到小女子嫡庶分明坐的位置,当然知府夫人的庶女是例外,她们与嫡女们坐在一处。

不管楼上还是楼下,位置都显得有些空。

怡景苑布置得当,楼上楼下都有鲜花放置在角落处,正好招得赏花人在一处有话可说。

布氏和苏青芷上楼后,她很快借机告辞走了。

王氏笑着挨近苏青芷的身边,说:“林夫人,你今天见到了我们南府最能干的妇人。”

苏青芷打量一下王氏的神色,见到她的眼里没有不屑的神色,她笑了起来,说:“你说能干的人,那一定是非常能干的人。”

王氏同样打量着苏青芷的神色,她心里隐约明白为何布氏会从头到尾陪着苏青芷走那么一趟了。

王氏笑着轻点头后,她低声说:“反正我是这般的认为,我觉得他们酒家的生意如此好,与东家夫人一样有大的关系。”

苏青芷和王氏说了一会话后,就被知府夫人寻过去陪着众位夫人在一处说话。

苏青芷去知府夫人那里的时候,她顺带把王氏拉着一起过去了。

知府夫人问了苏青芷对怡景苑的感觉如何,站在别人的地方,苏青芷自然点头称赞不错。

知府夫人轻点头,她如同讲笑话一样提了提楼东家与楼知府的渊源,她笑着说:“我家大人说,或许五百年前是一家人。”

大家听知府夫人的话一块笑了起来,有人笑着奉承知府夫人果然博闻。

知府夫人笑着连连摆手,她瞧一眼苏青芷,想起她家那间书房孩子的识字书,她笑着转开了视线。

王氏在苏青芷身边几乎要绷紧身子,她见到知府夫人很快的转移话题,她瞧着苏青芷眼里都带有新奇的神色。

知府夫人此前从来不曾轻易的放过任何一个读书多的官夫人,如苏青芷这样的更加是让她有机会就要捉弄一番。

而这一次,知府夫人明显是不会再把话题转向苏青芷了。

知州夫人原本等着瞧苏青芷的笑话,结果知府夫人很快的把话题放在牌技上面去了。

苏青芷在这方面自然是接不上话,王氏恰巧能接上一两句话。

知府夫人瞧着苏青芷摇头说:“林夫人,你的孩子们年纪大了,你总会有闲的时候,有机会的时候,你还是请牛夫人教一教你打牌。”

苏青芷笑着轻点头说:“好,我听楼夫人和各位夫人说得极有乐趣,那天有空的时候,也要牛夫人仔细的教一教我。”

苏青芷是无兴趣学打牌,然而她却不会推了别人的好意。

苏青芷转头跟王氏说:“牛夫人,到时候,你可别觉得我太笨了,教着教着就放弃了。”

王氏笑了起来,说:“林夫人,我会寻机会教你打牌,一年不行,可以用两年的时间,两年不行,可以用三年的时间。

知府夫人听王氏这样说下去,她一下子笑了起来,说:“牛夫人,你也要上心一些教人,你这样教下去,只怕五六年都教不会一个人。”

王氏笑了起来,说:“我一年只用一天里的一小会功夫来教林夫人打牌,别的时间,我希望能有机会跟林夫人请教一下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