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夫人得过知府大人的警告和提醒后,她在面对苏青芷的时候,也不再象从前那样直接。

她笑着关心的问苏青芷:“林夫人,你在安瓮城的时候,冬天去别人家赴宴,也是如此装束?”

苏青芷听她的话,她笑着轻摇头说:“我那时节年少,我的身体比现在好,自然是穿着当季时兴的衣裳和冬鞋。”

苏青芷再瞧一瞧来的夫人们,只有不多的人,如她一样的装扮,大部分的人,穿得都是显身材的薄冬衣。

苏青芷瞧见王氏站在比较边缘的地方,她也瞧见知州夫人站得一样距离湖边比较远。

果然有关自身的时候,大家都懂得保护自个。

知府夫人陪着苏青芷站在湖边最近的地方,知府夫人执意要陪着她赏冬景,苏青芷只能奉陪下去。

在湖边,能清楚的听到男人们那边的热闹,听得到那大叫好诗的声音。

知府夫人的脸色沉郁下来,她侧头瞧着苏青芷问:“林夫人,你和你夫婿在家时,可是时常会做诗给对方品尝?”

苏青芷听她的话笑了起来,说:“我不会做诗,我家夫婿也不是喜做诗的人。”

苏青芷瞧着知府夫人的神色平静,她明白知府夫人话里的意思,然而事实便是,她和林望舒也只是一对生活世俗里的夫妻,他们不会把生活特意去过成诗情画意。

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品茶会

苏青芷的坦然,让知府夫人到嘴边的嘲讽话语直接咽了回去。

知府夫人从前认识的那些家中背景稍稍过得去的夫人们,她们的回应是嘴上谦虚而面上神色却很有几分得色。

苏青芷这里完全是一种我就是这样没有能耐的人,我就是不会做诗的坦然。

知府夫人不愿意这样轻松的放过苏青芷,她一脸质疑神色瞧着她说:“如你们这样皆是识字的人,你们怎么会在家中不做诗?”

苏青芷听她的话笑了起来,说:“楼夫人,你也识得很多的字,那你闲暇的时候,可是常与楼知府在家中做诗?”

知府夫人脸上的笑意挂不住了,她不信,苏青芷会没有听说过一点有关她的事情。

知府夫人认为苏青芷这话是在打她的脸面,然而苏青芷眼里却不曾含有杂色的瞧着她。

知府夫人心头一口气,她怎么也不能放肆的发作出来。

知府夫人勉强的笑着跟苏青芷说:“这些年,我要打点家事,那来得心情做诗。

林夫人,我们围着湖走一圈。”

她转头再跟四周的夫人们招呼说:“我们大家围着湖走一圈,大家也努力一回,也做几首诗出来,让那边的男人们也见识女人们的才气。”

苏青芷愿意跟着走路,可是她不会跟着知府夫人在这个时候来疯狂一回,她也没有那个本钱去任性。

然而却有不少的夫人们纷纷响应知府夫人的提议,有人直接说:“我们这里的人,一个个都识得字,写不了好诗,至少也能做得出打油诗。”

苏青芷顺着话音望过去,只见到那位夫人有些面生,她说这个话应和的人不少。

苏青芷慢下脚步,她渐渐的距离知府夫人身边远了。

她退到王氏的身边,低声问:“我好象不曾见过那位夫人,我听她的话,她很有才气?”

王氏瞧一瞧四周慢慢在走动的人,她低声说:“那是单同知夫人,前几天才从娘家回来。”

苏青芷听着前面知府夫人说话的声音,这一次,她明显是不讨厌读书人,她反而与人说起识字的好处。

难道这些日子知府大人又把她的心哄得暖和了起来?

苏青芷低声与王氏提了提,王氏笑着凑近她说:“只有赏冬宴上,楼夫人最最欣赏识字多会做诗的夫人。”

王氏的眼神往男人们那个方向飘一飘,苏青芷瞪大眼睛瞧着她,王氏微微点了点头。

苏青芷轻叹着说:“可惜我不会做诗,就是打油诗也不会做。”

王氏听苏青芷的话,她抬眼瞧清楚苏青芷眼里无任何遗憾的神色,她笑着轻点头说:“楼夫人最初是有心让你占一占风头。”

苏青芷对此无任何的兴致,苏青葙在年少时候,她也曾经写过诗。

然而唐家舅母们是反对家中女子写诗,她们认为有那样的闲情逸致,一个个不如好好的用心学一些能用本事。

因着长辈们的反对,苏青葙一向又听长辈们的话,她后来再不也曾写诗。

当年苏青芷很为苏青葙觉得可惜,她觉得苏青葙既然喜爱,那就悄悄的写啊。

然而随着时日增长,她反而认同了长辈们的想法。

苏青葙是青葱少女的时候,她比苏青芷的性情要来得敏感许多,写诗的人,总是要比一般人多几分激情和冲动。

苏青葙当年的诗,苏青芷看过,她只记得好象写得是什么花儿和草儿什么的。

当年,苏青葙娇羞而有诚意的问过苏青芷看后观感。

苏青芷很是诚实的跟她说:“姐姐,花上面有露珠,不是什么怪事啊。

太阳出来了,露珠就干了。草儿长在路边上,如果不踩下去,它就会遮掩了行走的路。”

苏青葙自此之后,再也不曾问过苏青芷对诗的看法。

王氏瞧一瞧苏青芷的神色,她低声问:“你家姐妹可有写诗不错的?”

苏青芷用力想一想后,她轻轻摇头说:“好象不曾听说过有谁在这方面比较出众,我家的长辈也不喜欢女子把心思用在这方面上。”

王氏赞同的点了点头,说:“我觉得你家长辈有见识,你瞧一瞧现在围在楼夫人身边的人,都是有几分傻气的女人。”

苏青芷听王氏的话,她瞧着那位瞧着她特别不顺眼的知州夫人,现在都是慢慢的跟在人群后面走。

那几个平日里好象很是沉静的夫人们,此时陪伴在知府夫人身边说话。

苏青芷用心倾听了一会后,她觉得没有多大的意思。

这下雪的天气,雪花成片的落下来,是很正常听情形。

可是在那几个夫人的嘴里面,这雪花成片都类似花瓣在飘落。

苏青芷忍不住可怜知府夫人片刻,过后,她觉得她也太过多思了一些,也许知府夫人很享受这样的晚光。

苏青芷悄悄问王氏:“那知府家举行赏冬宴后,我们要不要跟着来?”

王氏微微笑了起来,低声说:“你们家送来了什么样的礼物?”

苏青芷想起林望舒做主送来一套价格不便宜的笔墨纸砚后,她与王氏说了说那一套东西大约的价码。

王氏听她的话,她笑着说:“我家这一次送的东西,也比平日贵了那么一些。

楼夫人请客,我们奉上厚礼,我觉得是全了情意。”

苏青芷轻舒一口气,说:“家中无什么喜事,日日都是平常的家居生活。”

王氏认同的点了点头,她们家每一次跟着举行宴会后,家中的日子都要拘谨好一些日子缓过气来。

王氏有些好奇的问苏青芷说:“你从前在安南城的时候,你们那里的知府家可是喜欢举行宴会?”

苏青芷想一想那时候听来的消息,她笑着说:“我听说知府家会有品茶会,那边不流行请大家吃饭这一类。”

王氏很是羡慕的瞧着苏青芷说:“那你也举行过品茶会?”

苏青芷笑着点了点头,说:“我们新到那里的时候,我请大家来宅院里品过茶。

后来是有新到官员夫人到来的时候,要把人介绍给大家认识,我顺带请大家一起来品茶。

旁的时候,那就是与有交情的人在一起喝一喝白水。”

第一千零三十章 不哄人

自从离了安南城后,苏青芷才发现,原来她对那个地方是有很深浓的感情。

苏青芷到安南城的时候,她与自个说,这是一个过路的地方,她不能对这座城生太深的情意。

然而在时光里面,她对那座城有了感情,她盼着在那座城里的人们都能过上好的日子。

苏青芷来到南府后,她寄了平安信给王喜儿。

王氏瞧一瞧苏青芷的神色,她只觉得刚刚不应该提及这个话题。

她低声说:“林夫人,明天我要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娘家过年。”

苏青芷很是诧异的仔细打量着她,在这样大雪纷飞的天气,她要带着孩子们一起回娘家过年?

王氏瞧着苏青芷打量眼神,她笑了起来,说:“我娘家兄长来接我和孩子们回去一趟,我家的老祖母说了,她想见一见我们这些出嫁的姐妹和孩子们。”

苏青芷微微皱眉头,说:“老人家的身体如何?”

王氏轻叹一声说:“我兄长说,家里人发现老祖母比往日要睡得多了一些,便请大夫来瞧了瞧。

大夫悄悄与家里人说,老人家年纪大,她现在有什么想法,让家里人满足她。”

苏青芷瞧着大片大片落下来的雪块,她有些担心的说:“这样的雪天,路上不会太好走。”

王氏叹一声,说:“还好,我家那边比南府还要暖和一些,原本早两天要出发,只是因为我应承来赏冬宴,便推迟了时间。”

苏青芷瞧一瞧王氏低声说:“那你们在春天里回来。”

王氏瞧着苏青芷轻轻摇头说:“我家大人的意思,要看一看我家老大能不能考进那里的一个学堂,如果能成事,我在娘家住到初夏归。”

王氏低声跟苏青芷说:“此事还要暂时请林夫人保密。”

苏青芷轻轻的点头说:“我不是随意乱说话的人。”

她们两人凑在一处说话,前面那群人已经慌乱起来,苏青芷忙抬眼望过去。

王氏轻轻笑了,低声说:“已经有人要写诗了。”

苏青芷停下脚步,说:“那我们要不要停下来,免得扰了她们的诗兴。”

王氏笑着摇头说:“写诗的人,会在一旁书写,我们一样可以慢慢的湖边走一走。”

苏青芷瞧一瞧前面停下来的人不多,大部分的人,还是继续围绕着湖边慢慢走。

苏青芷以为知府夫人会借机歇下来,结果她走在众人面前。

王氏悄悄与苏青芷说:“我们一会转回到客厅去,也不要急着进客厅暖和,要在外面慢慢的走一走。”

苏青芷轻轻的点头,她佩服的说:“楼夫人的身体很好。”

王氏只是轻轻的笑了笑,苏青芷有些奇怪的瞧一瞧她,她便低声说:“林夫人,你日后便知。”

一群女人围着湖边走一圈子,王氏借机介绍了几位年青夫人给苏青芷认识。

苏青芷和王氏自然没有机会单独交谈,她们是一起落在后面的人,她们真正的赏了知府家冬雪的湖景。

女人们在一处,说的最多的还是家中的孩子们。

她们说了,今天家中的男人们也不曾带着孩子来赴宴。

苏青芷瞧向王氏,她一样轻轻的点了点头,说:“家里孩子们年纪不大,是受不住这样的一场大风雪。”

苏青芷的面孔微微的湿润了起来,她瞧见知府夫人身边的大丫头,已经上前为她撑起了一把木叶伞。

而这个时候,知府夫人已经往路口走去,她往后瞧了瞧跟着的人。

她伸手推了推为她打伞的人,然而那大丫头执意为她撑起一把伞。

而且这时候知府夫人身边的人,瞧上去也象是在劝告她接受下来。

苏青芷用帕子擦拭一下脸,她很是庆幸她不喜用脂粉,要不然此时一定是被雪水糊一脸。

难怪她瞧见许多夫人们都是苍白着一张脸,只怕在此前那一年,她们曾经在大庭广众下露出过真容。

许多年青夫人偷偷瞧着苏青芷,她们见到她用帕子探试过的面孔,一样的白皙如玉。

她们互相对视几眼,有关苏青芷的传说有许多,都说她的容貌不怎么样,只是一个擅长懂得装扮自个的女人。

王氏曾经当着她们的面,她一脸慎重神色的说:“林夫人是不染脂粉的女人,她现在的年纪,也用不着脂粉涂抹。”

她们只觉得王氏大过心善了一些,只要别人对待她存一分心善,她便要回报别人十分的友善。

她们打量的眼神,换来苏青芷面对她淡淡的笑容。

王氏背着苏青芷冲着她们使眼色,才让这些人收敛一下眼神。

苏青芷轻摸一下脸,她转头对慢步下来的王氏说:“我的脸沾了灰尘?”

王氏笑着说:“没有,林夫人,她们只是好奇心重。”

苏青芷瞧着她微微笑了,说:“是在看我脸上涂抹了几层脂粉吧。”

王氏颇有些不好意思的跟苏青芷说:“林夫人,大家都没有坏心眼。”

苏青芷瞧着她笑了起来,说:“牛夫人,你的身边大约也收纳不了真正坏心眼的人。”

王氏目瞪口呆的瞧着她,过后她笑了,说:“林夫人,你说得太对了。”

她们一行人是最晚走向通往客厅的路口,那些说要写诗的人,都借着手冻墨化不开转往温暖的房间。

苏青芷瞧了瞧路口下人们停置处,她发现那里只有几个人在守候,她们见到她们的身影,现在已经跟着人往边处行去。

在客厅前的院子里,还有一些夫人们在四处走动说话,而有一些人已经进了客厅。

苏青芷瞧了瞧,知府夫人不在外面。

她们听见客厅里传出的说话声音,她伴同王氏和那几个年青夫人在客厅外慢慢的走一走,然后大家都顺手抓一把雪擦拭起双手。

院子里慢慢往客厅行去,苏青芷手上的雪化成了水,已经落入了大地。

苏青芷擦拭干净双手,她冲着王氏轻点头往客厅走去。

她走进去后,王氏身边围了好几个眼,王氏瞪眼瞧着她们低声说:“我说过,在这些事情上面,我是绝对不会骗人。

林夫人的为人很好,她不是一个骄矜的人。

你们也瞧见了吧,林夫人是天生丽质吧。”

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稀奇

客厅里,一角的炉火边上,坐着在写诗的夫人们。

主位上,知府夫人已经在赏诗,她见到苏青芷进来,便冲着她招一招手。

苏青芷笑着行过去,知府夫人把手中写有诗的纸张,就这样的递给苏青芷。

她低声说:“林夫人,为了不影响正在写诗的人,你低声说一说,这首诗写的好不好?”

苏青芷瞧下围在知府夫人身边夫人们的眼神,自然一眼瞧中那位写诗夫人眼里的得意神色。

苏青芷低头看了看那诗,写的是冬日的场景,瞧着顺畅,这位夫人还是有几分文才。

苏青芷把诗作递回给知府夫人,她笑着低声说:“楼夫人,我读着很是通顺,只是我不懂诗,在这方面不敢妄言。”

那位夫人听了苏青芷的话,她略略低声说:“林夫人是不曾瞧上我写的诗吧?

林夫人,那边笔墨纸砚全有,你可以去写一首来,让我也长长见识。”

苏青芷轻抬一下眼角瞧一瞧她,她考虑到还在写诗的夫人们,便笑着低声说:“写诗也要有诗心,一无所有的情况下,你让我去写,也太过高看我了。”

知府夫人面上有得意神色,她心里就是喜欢看别人在她面前争执,然后她借机当一当中间人。

知州夫人有心挤上来说话,只是一直寻不到合适的机会,她这时便低声嘲讽说:“林夫人,你的借口真多,你不会写诗,也直接说啊,不必借着什么诗心来说话。”

苏青芷笑眯眯的瞧着她,说:“你说得对,我早与楼夫人说过,我是不会写诗的人。

只是刚刚这位夫人高看我,我也不能太过直白回别人的话。”

知府夫人只觉得苏青芷的性子不太好,这种寸步不让的对话,她听后微微皱眉头。

她很是感慨的跟身边人低声说:“我还是羡慕林夫人现在的年纪,可惜我们老了,我们身上没有她身上那份的朝气。”

苏青芷听见知府夫人的话,再瞧一瞧望过来那些年纪大夫人们的眼神,她颇有些不好意思低声说:“各位夫人,我刚刚话多了一些,我应该沉默。”

苏青芷说完这话后,她往后退了几步,便顺势离了包着知府夫人的范围圈子。

苏青芷正想寻位置安稳坐下来,王氏和她的朋友们行了进来。

她和她们凑在一处低声说话,顺带等一等那些写诗的夫人们完工。

夫人们总算把诗写完了,大家围在知府夫人身边听着内里评说,有人直接请各位夫人把自个的诗读出来。

苏青芷和王氏在圈子外面站着,苏青芷好奇的瞧一瞧王氏,在这样的时候,她竟然没有好奇心?

王氏冲着苏青芷轻摇头,两人一起倾听内里夫人们读诗。

苏青芷慢慢的眼睛瞪得圆了起来,那样的顺口溜句子,也能当诗,还能换取大家的夸赞。

她转头瞧向王氏,她低声说:“这位夫人的嫡亲兄长是安瓮城的四品官员。”

苏青芷明白过来,这位夫人就是写一句话,都会让人高看几分,何况她还用心写了四句话。

知府夫人那边很快的有了结果,就是最先写完那诗的夫人和那四句话的夫人两人的诗最好。

知府夫人直接派人把众人认为好的几首诗送到男人们那里去,由他们来指正好与差。

王氏轻扯一下苏青芷,两人顺势走到边角处站着,王氏低声说:“这一会,又到了去外面赏冬景的时候了。”

苏青芷很有些感谢的瞧着她,她是年青身子骨不错,可也受不了这样冷热轮流来的考验。

王氏瞧着苏青芷微微笑了,低声:“那一年,我回去后,我连喝三碗汤药,第二天早起还是有些不太舒服。”

苏青芷悄悄问王氏:“男人们那边会评出女人这边诗的好坏?”

王氏笑了起来,说:“男人们那边才不会理会女人这边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听人说过,男人们评过这些夫人们诗写得如何。”

她们两人说着话,知府夫人已经笑着与人说:“我瞧着时辰还早,我们再出去赏一会冬景,等到一会进来,正好可以用餐。”

王氏轻扯一下苏青芷,两人往窗边窗纱处靠近过去。

她们走近过去,瞧见内里已经有两人站在那里,她们两人冲别人笑了笑,王氏扯着苏青芷往另一边去。

她们来得及时,她们刚在那里站好,就有人往那一处来。

苏青芷瞧见许多陌生面孔,瞧上去,都是比较年青的夫人们。

知府夫人招呼人往外面走,她瞧一瞧四边散往各角落的人,她面上略有些不悦起来。

她四处张望好一会后,她都不曾寻到苏青芷,她往外走的时候,她跟知州夫人低声说:“林夫人早出去了?”

知州夫人面上带着笑容,暗里却叫苦连天,然而知府夫人都出去赏冬景,她自然要跟随。

知州夫人四处张望几下后,她轻摇头说:“先前也没有去注意她了。”

知府夫人不方便再寻苏青芷,她也担心把事情做得太过外露了,将来会不太好收场。

知州夫人平日里机灵,这一时,她只记得一会要赶紧寻借口早一些回来的事情,也不曾多去瞧一瞧知府夫人的神色。

知府夫人瞧着知州夫人很是有些失望,她只觉得她是越来越不好使唤。

她想着知州夫人大约是年纪大了反应有些慢,知府夫人这一时还不曾想过,是因为知州夫人担心这样进进出出的冷冷热热的交织,她心里担心过后生病的问题。

知州夫人在心里暗想着,她早上交待过管事妇人悄悄的煮上汤药备用。

她回去喝上几碗,应该也无什么大事情。

知府家的风景不错,可是大多数的夫人们来说,年年差不多的风景,她们也瞧不出什么新意,只能远远的欣赏院墙上挂着的冰柱子。

知府家院墙上挂着的冰柱子,也不知下人们有心还是天然生成,反正很有些怪模样,很自然的招惹人又瞧了好半会。

王氏和苏青芷两人在窗纱里站着,听着外面的人,一个个用力夸着知府家的冰柱子都比普通人家的稀奇。

王氏低声嘲谑说:“自然会比我们普通人家的冰柱好看啊,他们家的下人们费了心力弄了出来的,那可能会不稀奇。”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问题

知府家的下人们速度很快,她们进客厅里布置起来,很快餐桌布置妥当。

苏青芷这一时庆幸起来,林望舒的官品不用她跟知府夫人一桌用餐。

苏青芷瞧一瞧对面的窗纱不曾动一动,她便安心与王氏低声说话。

苏青芷想起她带来的布料,她心里想着,她们两人交情不错。

她一会要交待下去,送几块安瓮城来厚布料给王氏,她回家也能做一做面子。

苏青芷随意跟王氏提了提安瓮城冬天厚布料的好处,特别的与她说,最最合适给老人家用做冬衣。

王氏笑着应和着,心里想着苏青芷先前给她的布料,瞧上去花色相当不错,可是也不适合老人家用。

王氏暗想着,难道安瓮城老人家穿着都是往花枝招展方向使劲。

王氏想一想,她又觉得不太可能,老人家那样的年纪,只怕也不会喜欢那种会把她们衬托得更老的花色布料。

王氏很自然的跟苏青芷提了提,她娘家一个堂嫂家纺出来的布料很是轻薄,最最适合夏天里穿用。

两人就着各地的布料不同,很快的说得有些入迷了起来。

她们听见外面的人往内里进来,而且客厅里飘着菜香味道,她们再瞧一瞧那边窗纱轻动,她们两人顺势也跟着出去了。

知府夫人这时刚巧进到客厅来,她一眼瞧见靠近角落炉火边上的苏青芷。

知府夫人再往那一处瞧了瞧,她的心里多少有些想法了。

当然知府夫人不知道这一次是她此生里最后举行的赏冬宴,过后多年,她都不愿意再回忆起这时的情景。

然而这一时知府夫人心情是欢快的,她转头跟脸色有些苍白的知州夫人笑着说:“我家院墙边上的冰柱子比往年来得精彩吧?”

知州夫人轻轻的点头,就是为了赏了那些冰柱子,她在外面没有寻到机会提早进来客厅。

知府夫人瞧一瞧知州夫人的神色,她皱眉头问她:“我瞧着你的脸色不太好看。”

知州夫人是一个识趣的人,她笑着说:“我年纪大了,在外面受冷风吹得久了一些,便不如你这般的面色红润。”

知府夫人心里暗暗的有些得意,她和知州夫人的年纪差不了多少,可是她的心里面一直认为她比知州夫人年青。

知州夫人瞧着知府夫人面上神色,她在心里叹道,知府夫人的心胸就是比她广阔,而她的心眼就是少了那么一些。

用餐的时候,知府夫人特意招呼知州夫人一定要坐到她的身边。

知州夫人很是欢喜的坐到知府夫人的身边,两人相处多年,自然知道什么样的话题最适合在这个时候提及起来。

至于那些诗什么的,知州夫人自然不会提及起来,哪怕她已经瞧见那写诗的夫人们着急的眼色,她都视若无睹的忽视过去。

知府夫人也不会与人提什么诗,眼下这般热闹的情景,用不着什么湿湿的,只要干就是最好的事情。

大家全坐下来之后,十盘大菜缓缓的上了齐全,知府夫人笑着招呼大家用餐。

菜,有些微凉,苏青芷和王氏都只是试探的用了用筷子。

其实她们这一桌的菜都不曾动多少,只那那两盘冻菜大家清了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