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啊,你不会换个先生?你跟大宝一个先生,大宝多认真,回头你不得被先生埋汰死?”小强在车外听到了,忙吼着。

“对哦,娘,我是老二。不用要求太高。家里有大哥呢!”二宝忙对穆慧说道,捧着点心匣子,跟抱橙果的小松鼠似的。

“这是谁教的?!”穆慧要抓狂了。这二货怎么就知道他是老二,不用要求太高的话?

二宝立马缩一边,车外的小强也忙去专心的赶车,而本来也坐在车驾上的花镇直接跳下了车,觉得走可能快点。

穆慧太气,小宝在怀里不安的拍了穆慧一下,意思是,我睡觉呢。穆慧只能轻轻的拍拍小宝,小宝动动小脸。吸吸鼻子,还是睡了。

穆慧本想好好教育一下二宝。但看到小宝,又想到。之前宏阳帝说了,二宝要给小宝当伴读的,到时小宝的文武师傅可都是超极*oss,他还想躲,美不死他。于是穆慧也就不说了,只是对二宝笑了一下,于是二宝觉得好冷。感觉,这样的娘好像比发怒的娘还可怕呢?

国子监其实离皇宫并不远,这些国家重要的部门,其实都在内城里,走不了几步。

穆慧门口下车,虽说她穿的不是三品大妆,但是看那几层,也知道,她是有品阶的夫人,不过就算这样,人家照样不让进,国子监是国之重要部门,除了皇太后,皇后,还真没别的女人可以进。当然,就算是皇太后、皇后,人家也没进过,谁没事去国子监参观啊。他们的儿子,是不用读国子监的。

花镇终于到了,身上的官服这会就跟腌菜一样了,领口也解开了,官帽拿在手上,基本上,若不看补子,这位跟偷了别人的衣裳套在自己身上似的。让穆慧不能直视!

但再像腌菜,那也是官服。守门的小吏看看他胸前的补子,也吓了一跳。正三品武官,这个有点压力。虽说,这位看着真不像官啊。

“给将军请安,敢问将军,可有何事。”小吏一边让人进去叫人,一边给花镇请安,从他问话的态度,也知道,他根本就不认识花镇,只认识那补子。不过,时代不管进步成啥样,只敬罗衣不敬人的,也是大有人在。他们甭管是不是真的,先敬了总没坏处。

“我夫人!”花镇指了穆慧一下。

“夫人安!”小吏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介绍夫人干嘛?不过他从善如流,夫人也不是他能得罪的。请完安,再看向了花镇,您总要回句话吧。

“我家里,我夫人说了算。”花镇又指了一下穆慧,把话说得再直白一点,有事问她。

小吏要哭了,这世道咋了,惧内竟然敢公开了。还说得这么理直气壮,您好歹也是三品大将,有点风度成不。不过看看那腌菜一样的官服,他决定还是跟这位夫人说话吧,看着就端庄大方,一身的贵气。

“犬子在贵院念书,我想带我们爷去看看。”穆慧倒是满意花镇的态度,对小吏温声点点头。

“顺便送点心。”二宝忙举举自己抱的点心。

“夫人,国子监不让女子进入,要不,让将军带着小公子进去看一眼?”小吏忙陪着笑脸,小吏也不敢说太僵硬,容易得罪人。

“哦,那我们就不为难你了,请问啥时辰下课,我们就在门外等他们放学就好了。”穆慧想想也是,好些国际学校也不许家长参观的,除非是家长日,这里管理严格,对学子来说也是好事。看时辰,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提前放学,就在门口等也可以,让花镇看看大宝的同学们,他就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下课?您不知道国子监是寄宿吗?朝中休沐,方能出来。”小吏看着这对夫妇,真不知道该给他们什么表情了。

之前说公子来念书,他也不觉得有什么,虽说觉得夫人年轻了点,但看将军的岁数,有十几岁的儿子也是可能的。结果这两位竟然还要等孩子下课,好接回家去,这两人送儿子进来之前,没看章程吗?

能在这里念书的,除了五品上官员有一恩萌名额外,其它的,都是各地莘莘学子,凭着本事,考上来的监生,有国家补贴读书的。他们大多家都不京城,所以国子监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一所全日制的寄宿学校了。

穆慧真不知道,马上回头看着花镇。花镇也一怔,忙看向小强,“谁跟我说国子监好的?”

小强开始挠头,他记得才怪。他只依稀记得,老大无聊跟詹士府的詹士聊天时,说起大宝要念书的话题,不知道就扯到,詹士大人的长子在哪念书,然后詹士很得意的说,儿子在国子监,而且是自己考上的,没有用到恩萌,那里教书的都是宏学大儒…

掉了半天书袋子之后,他就听老大说,他们大宝就上国子监了。他不禁有些埋怨起詹士来了,明明听到老大说了,在为大宝挑学校,为什么不说,国子监是寄宿的,读书人的脑子果然七弯八绕,太讨厌了。

小强哪里知道,对他们来说,读书人的脑子不好懂,而对詹士们来说,他们的话也很难懂,思想太跳跃,弄得他们跟上都难,于是当花镇说他儿子也读国子监时,他们倒是想问清一点,不过最终还是没勇气跟他们歪缠,于是只能这样了。

“所以皇上才说让大宝看看就成了?那我去把孩子接出来?”花镇也不指着小强了,对穆慧陪着笑脸。他现在有点明白为什么他说大宝在国子监,帝后就是那种表情了,让六岁的孩子寄宿,是有点残忍。

“皇上让大宝在里头看看就好的意思是,这里最小的学子都至少十七、八岁了,一半是纨绔子弟,一半是各地苦学上进,凭本事考到监生资格的学子。你让六岁的大宝跟这些人在一块,你脑子里是豆腐啊!”

穆慧再一次爆发,之前是觉得让大宝跟完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的监生们一起读书,对大宝的心灵是种摧残。没见现代,连跳级都不许,就怕引起心理伤害,什么当年特别推崇的大学少年班,也没怎么听说了,就是怕拔苗助长。

结果,到了古代,还让她遇上了,她本就嫌大宝的心思有点重,结果这位竟然还嫌不够一般。竟然还让他寄宿,她不抓狂就不是人了。有让六岁的孩子上寄宿的吗?又不是二十一世纪,爸妈要上班的时代。

花镇和小强一块退后了一大步,二宝仰着头,“花叔脑子里全是红烧猪蹄,他不喜欢吃豆腐。”

“去!”这回夫妻俩倒是步调一致了,对着二宝一起喝了一声。

第一一七章 摊上事了

正在穆慧对着花镇一腔怒火时,怀里的小宝不干了,他有起床气的,而且主要是他真没睡一会,现在被爹妈一块吓着了,瘪嘴,就想哭了。不过穆慧发现了,忙轻轻的拍拍他,顺便吓唬了他一下,“哭了就要扎针针哦!”

小宝抽噎了一下,抿着嘴,眼泪就在眼睛里晃,那忧郁的小眼神更加勾人夺魂了。正这时,书院的大门开了,小宝听到了吱哑声,于是他用胸前帕子按了一下眼睛,扭头去看。这八卦气质妥妥的在小宝的身上安营扎寨了。当然,看到门里出来的人,小宝乐了。没法不乐,因为所有人都乐了。

只见大宝穿着一件巨大无比的青衣出来了。袍子是被剪过的,但是还是太长,他边走边还跟小媳妇一样,提着下摆,小心看路。袖子太长,卷了无数,头上还顶了一顶纱帽子。不过,这纱帽也太大,他不时的,还要用手去顶一下。跟边上站着,穿着同款青衣小帽,气宇轩昂的同学相比,大宝看着就是来搞笑来的。

大宝看到大家都笑了,脸红得能滴血了,然后看到了穆慧,小涮的就下来,向着穆慧直奔过来,顺便哇的一声就哭出声来了。

穆慧倒是想笑,这形象,看到的,没有能不笑的,不过,她觉得自己是好家长,不能这么毁了儿子的自尊心,把小宝扔给了笑得不能自已的花镇,自己忙去接儿子。不过,她还是晚了一步,大宝太激动,于是自己踩了前摆,光荣的一个嘴啃泥,两颗小门牙光荣的下岗了。

于是再哭。就是又羞又疼,配上满嘴的血,这回穆慧真不笑了。眼泪都下来了,扑上去。抱在怀里一边拿帕子给他捂嘴,一边怒视着花镇,现在她真的愤怒了。

花镇也不敢笑了,抱着小宝也忙过来,他又不会安慰人,于是他华丽的迁怒了。

“谁给他穿成这样的!”花镇吼着。

“花大人,国子监就是这个规矩,您一早派个副将就把公子扔这儿了。纵是同僚想与大人分说一二,也无人可述。”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美大叔终于出现了,这位显然比刚刚那位级别高多了,气质更不用提了。

“花大人,这是国子监的李祭酒。”长史忙过来介绍。

花镇哪里懂这些官位名称,看着穆慧,“国子监还让喝酒?”

穆慧想晕了,抱起了还在哭的大宝,艰难的对着李祭酒行了一礼。

“李大人恕罪,外子出身草莽。但心地纯良,万无轻视之意。”

“夫人有礼!”李祭酒也不想搭理花镇了,本就瞧不上他招安的身份。虽说他也瞧不上花夫人六品女官的身份,但总归是在宫中深受信任的人,于是也给了她面子。

“小犬年幼,给大人添麻烦了。此次前来,是想接回,请大人恩准。”穆慧说得很客气。

国子监,相当于此时是教育部,想混出身,这里是必经之路。能当国子监祭酒的,说是天下士子的老师都不为过的。就算二宝,小宝不用他教。但她也知道,能掌握这个位置的,一般都是深受皇帝信任的人,她哪知道哪朵云彩会下雨,于是自然不会轻易得罪他们的。

李祭酒果然抚须微笑,觉得这夫人果然是从宫中出来的,教养果然无人能敌。正得意着,上唇一疼,再看,他引以为傲的两蔽仙人须,被抱在花镇怀中的小宝扯下了好几根。

“你…”

穆慧这回真的没法了,小宝的身份不能说,而此时,小宝就是他们家的老三,他们家的老三扯了先生的胡子,好像是不对。

忙把大宝给了小强,轻拍了小宝的小胖手一下。再次跟李祭酒道歉,也不敢求谅解,只是老实的赔罪。

李祭酒再心疼胡须,却也没法跟一童子置气,但还是脸色铁青的盯着小宝看了一下,“不知所谓,夫人要严加管教,不然…哼哼。”

说完就拂袖而去。

穆慧也无奈,看看还拿着胡子,乐乐呵呵的小宝,轻轻的又叹息了一声。

都闹成这样,还是回家吧,明天谁知道京城怎么传他们家了,花将军大字不识,三个养子没一个着调,估计明天她就是全京城最悲剧的女人,没有之一。

不过明天的事,明天再说吧,她总得把今天过过去。坐在车上,倒是一团和气。

大宝伤心了,于是穆慧不抱小宝,改抱大宝了。二宝看哥哥那牙,手上的点心也送不出去了,正纠结呢。小宝倒是一惯的乐天,爬过去看大宝的牙,顺便还亲热的抱了他一下,表示自己的兄弟之爱。二宝想想,把酥剥开,很豪气的对大宝说,“没事,没事,你光吃馅,皮我吃。”

大宝总算缓过来了,当然,穆慧觉得,他上车的纠结,只怕也是为自己觉得不好意思罢了,当老大当惯了,一直当自己是兄弟的表率,结果,千年的道行一朝毁,没法不伤感加抑郁的。不过有二宝和小宝两个二货的安慰,他很快发现,这两根本不知道什么时,他的自尊心也就回来了,到家时,除了紧闭着小嘴不说话外,其它的已经看不出什么了。当然也是因为那个讨厌的青衣和帽子已经被穆慧除了,不过不敢扔,这是国家财产,虽说不用退回去,但也不能轻易损毁,容易得罪人。

不过穆慧不知道的是,李祭酒摊上事了,他真的摊上大事了。

小宝是有人跟的,结果李祭酒就因为小宝拔了他的胡子,对小宝发脾气的事,也立马被报回了宫中。

能当暗探的,都不是傻子,已经看到了帝后留他们夫妇吃饭,那么难搞的皇后,宠爱他们家的二宝。而小宝是皇帝惟一的儿子,这家人还能得罪吗?这个答案还用说,于是这回的报告。穆慧的形像一下子就正面了,什么谦和有礼,什么忍辱负重…

而李祭酒自然也就成了反面的人物。什么特意找了一件大衣裳给大宝穿,害得大宝磕掉了两颗门牙。从书院一出来,就哭得稀里哗啦,顺便还报告一声,据他们这些日子的观察,大宝是不爱哭的,为人非常稳重,不像六岁的小孩。暗卫一点也意识到,他把顺序说错了。

重头戏当然是李祭酒说小宝的话了。特别是那两声‘哼哼’。

宏强帝果然怒了,自己的胡子都被拔光了,自己说啥了,你就两根被拔,还口出恶言,说什么要严加管教,是想说我儿子不堪大用吗?

想想之前暗卫送上的资料,大宝一直很乖巧听话,他是很照顾小宝的,他对大宝的印象是不错的。想想,又把罪过记在了李祭酒的身上。

国子监是要穿统一服饰的,因为考上监生的。其实就已经算是有功名了。算是国家的预备役,每月还有二两银子的补贴。让他们穿一样的服饰,主要也是因为这里的贫富不均,有些学子的二两银子还要拿回去养家糊口的,让他们穿着破衣烂衫的,也影响国家的形像。于是才有了这么个规矩。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大宝不合规矩,就算花家不懂规矩。你不能好好的把孩子给人送回去,再解释一下。花家能是那不好说话的主吗?还有衣服,纵是非要留下他在院里学习。你不能先让他穿自己的衣裳,等过几天把衣服改好了,再拿给他。国子监里也是有打扫,缝补的下人,照顾一个小孩子能有多难?

结果李祭酒是怎么干的,拿个大衣裳剪了给孩子穿,还让他摔掉牙,显就是在学里受了欺侮。而且显是上头有人授意,想给花镇一个下马威,若不是他们夫妇爱子心切,特意去看看,只怕过几天,等着他们的是孩子的尸首吧!

宏阳帝果然是有阴谋家的脑子,越想越觉得,这里头有事儿。并且觉得,就算没事,桩桩件件也都说明,李祭酒就是个心胸狭窄之人。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这才是不堪大用。

不过宏阳帝是当皇帝的,他不会马上行动,但他记下了,于是,从这天起,李祭酒的人生之路充满了荆棘。

回了家,安顿了孩子,又叫来阿福两口子,让挑几色礼物送去李祭酒家。

“几等?”阿福倒是很沉稳,送礼是有讲究的,赔礼,谢礼,贺礼,年节之礼都是各有不同的。

“二等赔礼吧,小宝把他胡子拔了几根。对了,让府里的男仆都不许留胡子。”穆慧轻叹了一声。

阿福笑了,迟疑了一下,“依小的看,一般赔礼即可。”

“为何?”穆慧不想得罪人,但是她也知道,她不是土著,而十五娘心思是慎密,但见识还是少了些。这些迎来送往的,阿福还是比她清醒。

“不过是五品的小官,又不是什么大学士,夫人大可不用放在心上,送个赔礼,也不过是显得咱们将军府的仁厚、谦和罢了。”阿福有些傲娇了。

穆慧明白了,若李祭酒单单只是一个小小的祭酒,没有加大学士衔,倒也真不用畏惧什么,等大宝能上国子监时,那位谁知道还管不管得着这边。

“嗯,你做事,我放心。”穆慧点头,说下件事,“我屋里的四个丫头,除了采雪我还有点印象,其它人面生得很,是才买的吗?”

第一一八章 家事如麻

第一一八章

“不是,这府里的奴才都是原…镇国公府的。不过前些年,老爷不怎么着家,于是规矩松散了些。前镇国公迁到皇陵,京里的宅子也被内务府收回了,好些人用不上了。于是小的夫妇就买了些回来,请夫人责罚。”福婶汗都下来了,忙跪下请罪,但理由倒是让穆慧明白了。

“买回的,都是府里沾亲带故的?”穆慧也是看过红楼梦的,这边府里的下人都是从理亲王府分出来的,弄不好,家里的老子娘,七大姑,八大姨都困在理亲王府里。现在他们坏了事,宏阳帝自不会让他们好过,于是下人们也就发卖出来了。福婶他们总不能眼看着骨肉分离,这么做也就情有可源了。

“是!”福婶心定了一下,一脸愧色的点了头。

“也对,指着他们安心在府里做事,就不能留下什么把柄在外头。做得好!不过规矩不能坏了,既然一家大小都在府里,你就盯着点。跟他们说,我这儿不兴连座,谁犯了错,我只罚一人,不罚全家。不过我也懒得教人,犯了错,我直接发卖。”

穆慧点头,让福婶起来,自己端茶喝了一口,在宫里,她是连茶都不敢喝的,没法子,宫斗的本子看多了,想不多一个心眼都不成。

福婶怔住了,听着主子是宽厚的,不兴连坐,再不会发生一人犯错,全家受苦的事了。可是细想想,越琢磨越冷。犯错就卖,意思是,不管是谁,想一家子在一块都不可能了。心里更加警醒了些。

“三个哥儿要重新配人,给二宝的那个。我早上让撵了,人撵了吗?”穆慧缓缓精神,问第二件事。本不想问这个。但现在听说府里都是沾亲带故的,于是不得不问了。

“人关起来了。这刘氏…”福嫂迟疑了起来。

“回禀夫人,原本小的还想跟您讨个人情的,这刘氏原是小人嫂子的娘家人。当初镇国公分这宅子给爷时,就跟过来的。不过之前爷不管事儿,这些婆子久不经事儿,规矩就不像样了些。人没什么坏心,就是嘴巴讨嫌了些。”阿福点到为止。

“原说,你们两口子求了情。我也该卖你们个面子,不管怎么说,你们是府里的老人了,我初来乍到,还得靠着你们帮我把这府里运转起来。”穆慧再次端起了茶杯,她开始不喜阿福夫妇了。阿福显然有点峙宠生娇的意思了。

“小人惶恐,夫人,刘氏口舌冲撞了夫人,原就该罚,小的回头就让人牙子过来。”福嫂可不是阿福。她刚刚就已经被吓到了,听自己当家的一开口,吓得更狠了。直接再跪下,声都颤了。

“行了,我当家第一天,规矩还没出去,直接发卖了,倒显得我不教而诛了,刘氏送到洗衣房去。而且回头传下话,只此一例,以后。再犯糊涂的,就没有这么好的事了。”穆慧轻轻的放下了茶杯。但那声儿,还是打在了阿福夫妇的心上。

“好。第三件事,爷之前说是有四个大丫头的,现在人呢?一早,爷的衣裳都没人管,那么之前屋里那些事,谁在管?”穆慧终于问到了重点。

“哦,当初建府时,爷屋里是按四大丫头,八个二等,十二个三等配的。府里也按着王府的例在管着。不过,爷不喜欢丫头,说他们身上有味,于是一个也不许进屋。后来丫头们岁数大了,小的们也就自己做主,配了人,有两个还放出去了。”这个福婶答起来,倒没什么压力。

“那开销呢,爷什么性子我知道,指着他拿银子回来,他一定不懂。当然,你们问他开口,他倒是会给,不过这么大的府坻,这么多下人,府里也没有产业,那么日常开销哪来?”穆慧的重点其实在这儿。

阿福夫妇一下子就怔住了,对视一眼,沉默了。

穆慧笑了,是啊,花镇的性子她很明白,他就没把这儿当过家,不过是这是之前理亲王送的,于是他就住着,他又没打算在这儿常驻,当时只怕还想着,只要讨了媳妇,他就回西南了。他既然不拿这儿当家了,怎么会花心思管这里的事儿。

看看刚刚阿福说的,他们能自己做主去买回当初的亲朋旧故,还能做主让丫头脱籍放出去做良民。这么大的宅子,养了这么多人,还能运转正常,他们身上的衣裳都还是簇新的,开销从哪来?

“好了,以前的账本我也懒得看了,之前的东西都撕撸干净,别让人抓了自己的尾巴,现在府里的章程就得建起来。该换的牌匾就换了。”穆慧敲打够了,轻笑了一下。

阿福夫妻抬起头,一下子不明白穆慧在说什么。

“好了,我去换衣裳,晚上爷要吃猪蹄,让厨房备上料,不过不许做,我来做。”穆慧提裙进去了,她真的累死了,不过,晚饭还没吃,这也算是他们一家真正的第一顿团圆饭,她还是想自己动手来做。

换了常服,头发也懒得再插那些东西,松松的挽了一个发髻,插了一根银簪,就去厨房了。

此时内外有两个厨房,外头大厨房自然是负责下人们的饮食。而内厨房就是供应主子了,当然,之前也不分内外,基本上,这儿也不存在什么主子。而此时,一下子,有了一家人,之前厨子真的尽了十二分的力来显摆,不过,明显的,大小主子都不满意,这些日子真是难死他们了。

结果刚还传话,说夫人要亲自下厨,这下子,厨子们都不乐意了,这让他们怎么混?太伤自尊了。

料备上了,穆慧看看,还不错,自己开了口,东西就有了,虽说没有之前花镇当屠户时新鲜,但也算不错了。

她再看看其它料,鸡是活的,没开叫的小公鸡对小男孩特别好,让人杀了熬汤。这个毕竟是在王府混过的厨子,手艺没扔下,而且早上穆慧喝过他熬的粥,明显,这是南方厨子,熬汤那是专业的,所以也不去看他,自己专心的做猪蹄。

猪蹄和鸡汤都是要时间的,穆慧自然不会跟之前一样,啥都自己来,调好味,让人撤了火,就留下一烛火慢炖。又看鱼不错,让厨子过会蒸两条,她和二宝都喜欢吃清蒸的鱼。而鱼汁可以给小宝拌饭。

现在就是大宝了,大宝其实口味比较像花镇,他喜欢吃肉,喜欢吃红烧口味的菜,不太喜欢辣的,咸的,还有酸的。像鸡蛋这样的,他也不喜欢,不过今天他牙磕了,猪蹄只能过会帮他切丁,让他配饭吃了。但还是得有点菜,小宝的牙也不好,青菜这块,她从来就很小心。

盯着一排排青菜,她思索了老半天,还是取了点白萝卜,秋天的水萝卜最是滋润养人,让他们把萝卜切丝,用好的河虾仁来配。清清的炒一碗,又鲜嫩清爽,又不伤牙。

安排完了,厨子还在等着吩咐。之前府里是份例菜,所以每顿他们至少要做八个菜的。后来老太爷和庄太爷离开之后,每顿也得做六个菜的。现在才三菜一汤。

“够了,之前是因为我不在,怕二宝挑食,所以不许他乱吃。现在就这样吧,东西多了,二宝就更挑了。”穆慧对有手艺的厨师还是挺尊重的,特别是这位的手艺,她吃过,她觉得不错,所以她不介意给他好脸。

“夫人要和爷他们一块吃?”

“当然,所以不用小碟子小碗,饭就摆在正院正堂里。”穆慧点头,虽说她也知道,他们一家人在里院吃饭没什么,但加上小强就有什么了,但小强是兄弟,不是下人,她也决定当成一家人就算了。

“那水牌?”厨子觉得有点想哭,之前他写水牌都是用了心的,每天搭好的,充分的发挥了他的手艺,顺便让主子们知道,他可以一个月不重样的做各种好料。结果现在,他怎么办?

“水牌有用,您的手艺我喜欢,非常之好。”穆慧笑着安慰了一下。

穆慧这是真心话,其实每个厨子都是各有所长的,看他的菜单,就知道他的擅长哪些。

比如穆慧当初学厨一是自己挑剔,二也真是为了前夫,为了家。所以她学的,就是家长菜。虽说她的家长菜是经过大师们的千锤百炼出来的。但再怎么说,也是家长菜。

早上吃那烧麦时,她就觉得这厨子不错了,不但外形漂亮,更重要的是,外形这么漂亮,竟然还不影响口感。烧麦想做得好看,皮是关键。可是问题也在这儿,做得好看了,皮就得有韧性,能做出造型来。但这样,上锅蒸了,出来就硬了,也自然谈不上口感了。很长一段时间,穆慧是不吃烧麦的,做得好吃的,外形不好看。外形好看的,一般都不太好吃。今天早上,她试过虾饺之后,她决定试试烧麦,相对于名点的虾饺,对穆慧来说,烧麦其实难度高得多。

筷子上去,皮有些硬,穆慧本就没那个决心再试了,但最后一个虾饺她夹给了二宝,她若不想让自己饿着,就只能吃那个烧麦。她真的很饿了,于是没法子,她还是夹了。

皮硬了,但却也有惊喜。皮虽然硬,但并不难吃。显然厨子也想到了这个,于是他干脆把皮上也做上味道,形成了新的口感,这样,皮软了反而不好吃。皮上的味道与糯米馅的味道又相互融合了,能有这样的巧思,当然是值得让穆慧尊重了。

第一一九章 不省心

晚饭自是冰与火的考验,穆慧要照顾一大一小两个宝贝儿子,大儿子受了委曲,还掉了两颗门牙,而小儿子牙还软,得吃软和的,还不能有大油的。

用鸡汤煮了面,一人一碗,小宝夹了些无刺的鱼肉,配了点鱼汁。而大宝也是喜欢吃猪蹄的,就得拿小刀叉,切得小丁,放到边上,让他自己取用。

看大宝把头低得快埋进碗里了,也知道他因为没牙而害臊,只能轻声安慰。但这里只有两个儿子吗?还有混不吝的花镇,二货二宝,加上一个傻缺的小强。

“我说那李祭酒忒不是东西。”傻缺小强用手拿了一只猪蹄啃了一口之后,开腔了。

“嗯,我也觉得看着讨厌。”花镇觉得晚上有猪蹄,就表达了妻子对自己没多大的怨念,于是可以放心的骂人了。

穆慧气疯了,做猪蹄还真不是为了花镇,而是因为大宝也喜欢这口味,而做小排,大宝现在没法啃,而猪蹄其实皮多肉少,炖得烂烂的,他比较好嚼。她今天其实很生气,有送孩子去念书不跟自己商量一下的吗?她是让他去找,没让他不商量。

有因为孩子不适合学校,而怪人家校长矫情的吗?虽然校长是有点矫情,但是能当着孩子说老师矫情吗?纵是到了二十一世纪,她也不能容许小孩不尊重师长,这是教养问题。

所以小强开口时,她来不及反驳,于是花镇抢着发言,就直接被炮灰了。

“还说,明明自己错了,却推别人。”穆慧吼了花镇一句。但下头就对小强开炮了,“还有你,让你送大宝上学。也不问问,扔下大宝就跑了。有你这么当叔的吗?好歹在里头看看,拜访一下先生,说几句软和话,打听一下先生的喜好啊!”

小强一想也是,自己怎么就不多待会,拿着猪蹄细想想,忙言道,“嫂子。真不怪我。我再蠢也知道,之前你送大宝去私塾,还给先生送了吃食,并给同窗送了菜。这点小事,我能想不到吗?不过,没等我开言,就被一群先生绕晕了,我真不知道他们说啥,只能跑了。结果你们还进宫了,我想。那穷酸,怎么着也不敢把我们大宝怎么着吧,何曾想。他们这些人,心肝都是黑的呢。”

穆慧定了一下,也是,之前大宝念私塾,一手都是小强跑前跑后,她也就偷偷的去看了一眼,还不敢走近了,怕大宝脆弱了,不好好念书。小强在世情上,倒是比花镇强些。只怕,那些所谓的文人。从根上是瞧不起他们招安的身份的。

“行了,当着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回头打听一下,京里哪家私塾好,让大宝去。”

“嫂子,还是让大宝在家上学吧。请个先生回来教,我们也学那些大家,找一堆书童回来,陪着大宝念书。我们大宝也是有身份的,带着五品勋位呢。”小强不乐意了。

从外头回来,他其实又出去了,国子监不能去了,他就想着,大宝他们总是要念书的,现在他实在看李祭酒不顺眼,就想着,一定要找个更牛的学校,让大宝念。

其实小强也不真傻缺,他本就比一般人更能体会人心,自然是知道,他们这些考上科举的,还有所谓的世家大族,是瞧不上他们这些土匪出身的。

纵是有皇帝撑腰,有些东西,他们从根上都没有。没瞧见,连小吏的女儿都瞧不上老大,宁可进宫当奴婢,也不肯嫁。若不是坏了事,人家现在也不会嫁。

现在他不介意大嫂了,但是他介意那些狗眼看人低的主。下午就决心,一定要让大宝也考个科举,好好打瞎那些人的眼睛。

结果一打听才知道,那些世家大族,人家家里各自都有族学的。而豪门大户,也自请西席,在家里开个小学馆,请先生,对家里的孩子授课,更有甚者是,一家几个儿子的,一个儿子一个老师,人家讲究的就是个因材施教。

而那些世家大族的族学也就是给子弟开蒙用,真学到深了,而占着资源的嫡支,近支,最终还是会为儿子选鸿学大儒在家给儿子单独授课。

然后等有了基础的功名,还得拜朝中大佬为先生,除了教学,还要教些别的。当然,教什么是其次,重要的是,跟着这些大佬的身边,就能得到大佬的提携,搭建晋身的人脉。

所以京里不是没有私塾,但那些私塾真不适合大宝此时的身份,真的让大宝去念,才是再一次走错地方了。

穆慧摆手,这话她也觉得不能在这儿说,当着孩子们呢,说得越多,大宝心思越重。这得再商议。

“好了,大宝得休养些时日,这些日子就在家里练练字,温温书好了。”穆慧轻轻的拍拍大宝的脸,意思很明白,他牙没起来之前,她就让他在家休息了。大宝表示松了一口气,鼓着小腮帮子,样子比刚刚可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