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花镇还没回来,穆慧猜到了大宝,二宝的担忧,也想过要不要避开他们喝药,省得他们担心。但想想,这两就是猴精,真的瞒他们了,只怕更糟。于是还是每天当着他们的面吃药。但找了一天,她特意让人煎了一付苦茶,给了大宝,二宝,三宝一人一碗,就好像他们喝的是一样的,表明,这真的是补药,只不过,妈妈是大人。于是要多喝几付,而他们是小宝宝,喝一付就好了。

那天的事。总算是让大宝,二宝安心了一些。当然,被小宝告了端木太太,表明自己受了虐待。端木太太心疼了老半天,虽说没骂穆慧,但是还是抱着小宝亲亲,表明宝宝受委曲了。

结果现在家里请了大夫,还盖了药室,窦太医他们在端木家也是见过的。连花叔都不住正房了,大宝就觉得不对劲了。看妈妈又抱小宝睡了,大宝觉得他们可能要回到母子相依为命的时候了。于是带着二宝又搬回了东屋,天天一早就过来看母亲,陪着穆慧,心情非常之差。于是两兄弟又都迅速的瘦了下来。

穆慧洗漱完毕,小宝的衣裳也被他的保姆嬷嬷穿好,用软布淡盐水给洗了口腔,小宝倒也没闹腾,从穆慧当初带他成功从宫中逃出时起,每天早晚都会这么洗洗,他早就习惯了。看穆慧看自己,还张嘴给穆慧看,自己小白牙很白,很干净。

“你也让窦爷爷看看吧,这头发怎么就长不出来呢?”穆慧歪着脑袋,揪心的看着小儿子。

“找花花。”小宝抽了一口气,直接往外指,太打击人了,明明知道他的伤处在哪,还不停的打击自己,小宝决定不理坏妈妈了,让保姆嬷嬷带他去找花花。

连大宝都不禁微笑起来,现在只要提小宝的头发,就跟要了他的命一样,听都不想听了。

“太太,传膳吗?”福嫂进来,虽说是内管家,但是每天一早进来伺候,也非她不可,没有说,管事就不伺候主家了。

“老太爷,爷,强大爷起了没?”穆慧其实也知道,她白问,这家除了自己,都不爱睡懒觉。只怕,以花镇小强那跳脱的性子,都在外逛荡一圈了。不过,为人媳,人|妻,人嫂,总要有个态度。

“是,老太爷已经打过拳了。爷和强大爷一早出去了,说太太胃口不好,要给太太去打两只野味回来。”福嫂笑着言道,“何大夫,窦大夫那早膳已经送过去了,他们的药也煎得了,刚窦大夫亲自送到小厨房,我让人温着,您现在喝?”

窦太医因为和何从‘一见如故’,也搬到那小院里,两人天天捣鼓着什么,穆慧也跟阿福说了,两位大夫的要求尽量满足。阿福哪里懂,于是胖掌柜就成了小院的管事,要啥,让胖掌柜去,到账上支钱就是了。她听福嫂说过,那里支出惊人。穆慧也无奈,只要不是胖掌柜玩花样,只要是两位大夫需要的,尽量满足就是了。不过,穆慧心里只是期望着,这两位别再折腾出什么毒药出来,吓死人就好。

窦太医还是挺好,每天三顿药都是亲自煎了,亲自送。生怕路上有谁动手脚,送到正院的小厨房,由着穆慧的心腹守着。

穆慧又不能告诉他用不着,说这府里已经清过了,而暗处还有山寨的人把守,现在他们在府里都可以放心说话了,暗卫根本就靠近不了。不过她还是感谢窦太医的谨慎,小心无大错。

第一八六章 弟弟还是妹妹

“拿过来我喝,回头把孩子们送到窦太医那儿,大宝、二宝瘦了,小宝不长头发,看看有没什么问题。”穆慧让人拿药,一边叮嘱道。

“妈妈!”二宝暴怒了,没事看什么大夫,万一再开苦药怎么办?

“好了、好了,我让窦爷爷不开难吃的药成不。去看看,反正夏病冬治也可以。”穆慧安慰了二儿子一下,虽说明明是冬病夏治,但这会也只能换过来忽悠一下儿子了。边说,边自己接过药,闻了一下,似乎又改了方子,“又改方子了?”

“是,窦大夫说,加了一味甘草,药会好喝一点。”送药的丫头笑着脆声答道。

穆慧倒也没嫌药难喝,甘草是解毒的,但是甘草还有就是中和药性,估计这药里加了些刚猛之药,要用甘草来调合。低头一饮而尽。

二宝眉头都皱起来,小脸一抽一抽的。而大宝脸还是繃着,但嘴已经抿得看不见了。

二宝看穆慧一喝完,忙拿出随身有小银盒,里面放的是凉果,他看到妈妈还是三顿的喝,非常之心疼妈妈,常买些凉果回来,妈妈一吃完药,凉果就送到了她的嘴上,“快吃快吃,很苦对不对?”

“嗯,很苦。”小宝从外头回来了,花花不在,他只能回来找妈妈了,正好看到妈妈放碗,跟着一块皱眉,顺便搭话。那回吃苦茶,他也分到一小碗,他长那么大,还是第一次吃苦茶,记忆犹新。

“那小宝替妈妈喝好不好?”穆慧突然想逗儿子了,看着小宝。

二宝立马退后一步,瞪大眼睛看着小宝。他内心十分纠结起来,自己要不要替妈妈喝药呢?纠结了半天,他决定。若是小宝不喝,他就替妈妈喝了吧。

小宝张大了小嘴。那表情,就跟受了极大的惊吓一般,不过他现在也是见过世面了,忙指指空碗,“喝完了。”

“妈妈说晚上的那一碗。”

“花花喝,花花不怕苦。”小宝卖起爹来,他真一点也不手软。

二宝点头,这主意靠谱。心里松了老大一口气。

“二宝呢。你乐意替妈妈喝吗?”穆慧也不气,看向了二宝。

二宝毫不犹豫的指向了花镇,“花叔喝,他个大,可以多喝一点。”

穆慧看向了大宝,“你呢?”

“孝经里有说,要替母试药。不过先生说,药不可乱吃,男人的药和女人的药更不可混用;妈妈,明儿让人开男儿能吃的苦药。儿子陪你喝可好。”大宝认真的答道。

“好孩子!”花镇进来了,正好听见,立马夸了大宝。回眼瞪了二宝,小宝一眼,“白眼狼,明天带你们大哥骑大马,不带你们。”

二宝,小宝觉得天都暗了。骑马马,花镇打完仗,回来献俘是赶时间,后面运战利品的人马便慢些。当然也是有让他们先回家过年的意思。现在,运回一批小马驹。三个孩子一人一匹外,还送了二十匹去了穆慧的学校。好预备给将来孩子们上马术课。

而给他们自己孩子的小马驹自然是最好的,都是花镇和小强亲自挑的,小宝虽说还小,可是不耽误他每天去跟他的小马驹培养感情,于是三匹小马就是小宝的那匹最干净,因为他会抱着小马驹亲。

若是花镇带他们去骑马,小宝就能坐在花镇的马上,由他抱着骑,那他也觉得很炫的,结果现在不能去了,小宝泪马上涌出了眼眶,“妈妈,我帮你吃药药,你让花花带我骑马马。”

二宝看小宝在行动,忙蹭了上来,但他还是不愿意吃药,纠结了半天,把小银盒给了穆慧,“妈妈,我天天给你买凉果吃。”

穆慧大笑,其实她真不觉得二宝,小宝不想吃药有什么问题,他们很乖,同龄的孩子,真没有比他们更乖的,但再乖也是孩子,怕苦药,没有什么是非观念,他们选择的,就是他们的本性。真不值得生气。

至于说大宝,她内心真的是充满了骄傲,三个孩子,她其实对大宝最差,大宝因为跟她时,就已经记事了,很多时候,她其实对大宝更像是学生,而不是儿子,她喜欢大宝,但更想栽培他,虽说三个孩子里,她对大宝用心最多,但感情却是最差的。

感情最好自然是小宝,小宝生下来就在她怀里,她对小宝的爱,真与亲生的没什么区别。但因为还小,操心的事还不很多,不过他身后的那些事情太烦,于是她也不时的为小宝操操心,但比起大宝,还是相对少些。

说起来,三个孩子里最省心的,反而是二宝,半大不大,人又有点二,于是三个孩子里,二宝是最贴她心的孩子。

而今天,大宝知道不能乱吃药,而他应该是知道自己是生病了,于是必须吃药,所以,他乐意陪她吃药,但不替她吃药,这娃真是太可心了。

而二宝,小宝又显出性格上的不同了,但这对她们来说,这是正面的,她喜欢这种正面的性格。

抱着三个儿子一人亲了一下,虽然,三个儿子都对她满嘴的药味一脸苦色,但都没动。

“放心,妈妈真的不会死,妈妈现在吃药是为了生孩子,妈妈想给你们生个可爱的小妹妹。”穆慧觉得自己不能再说吃补药的话了,孩子们不会相信,与其把他们吓着,还不如让他们老实的说明情况。

“哦哦哦,换生弟弟的药,我喜欢弟弟。”小宝忙点头脑脑袋,但是,马上觉得不对了,生妹妹?他不喜欢妹妹啊。

“你不是喜欢妹妹吗?”穆慧有些奇怪了,应该说,小宝其实是喜欢女孩的,因为家里都是男孩子,于是在街上看到花衣裳的孩子,他还是很开心的,指着人家姐姐、妹妹的乱叫。

“自己家的,要弟弟。”小宝严肃的纠正,“换药,生弟弟。”

小宝板起脸的样子更像宏阳帝了,让穆慧点了他的鼻子一下,“我有你们三个都要烦死了,我要软软的妹妹,好乖,好听话,然后我给她买漂亮衣服,打漂亮的首饰,然后准备很多很多嫁妆,找个好欺侮的把她嫁掉。”

穆慧真的想想都觉得人生其实这才是最完美的吧,软萌的妹子,甜甜的腻歪在自己的身边,比这群臭小子强多了。

花镇本来被美好的愿景给忽悠了,结果听到后来,也一脸菜色了,准备很多嫁妆,然后把他好不容易养大的女儿嫁掉?怎么这么心塞呢?

二宝仰着头,拉着穆慧,“妈妈,还是生弟弟吧,花那么多钱,送人家,亏死了。我们生弟弟,忽悠别人送我们钱。”

“你呢,觉得也要生弟弟?”穆慧不搭理两个小的了,看向了大宝。

“生妹妹吧,妈妈喜欢就好,妹婿不好,还有我们呢!”大宝淡然的说道。

穆慧觉得画风不对了,想想将来女儿跟女婿吵架,然后花镇,大宝,二宝,小宝就往人家大堂一站,那个…她好同情女婿,不过,这个她喜欢,“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吧,我们生妹妹。”

除了大宝,花镇,二宝,小宝都无语了,什么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明显的三比二好不,为什么二就愉快的决定了三?不过,现在,他们敢反对吗?好像没胆,于是大家都不说话了。

福嫂和四季都听着呢,不过心情那叫一个复杂。他们不知道穆慧是中毒,但是却知道,穆慧吃药是备孕,可是世上有决定生男生女的药吗?太太是不是疯魔了?

不过,他们家规上虽说没有太太永远是对的那一条,但是,这家太太最大却是心知肚明的,大家都不敢此时出来触这个霉头,于是低头装没听见了。

当然,二宝是那容易妥协的吗?妈妈决定了,他觉得其实可以改一下,妹妹是可以要的,但是还是得要个弟弟,不然没人拉低成本不成。所以吃了早餐,他就自动自觉的去找窦太医了。何从他不熟,而且穿的黑衣服,他有点怕他,窦太医感觉温和很多,于是他觉得比较好说话。

“你说什么?”何从觉得自己耳朵出了问题,掏了一下耳朵,想想看,这小子竟然让他们在他们妈妈的药里加上生儿子的药,这样,妈妈一口气生一儿一女,就平衡了。

“我说不能让我妈妈只生女儿,要生,就得一样生一个。”二宝气呼呼的叉着腰说道。

“那个,谁跟你们说,她吃的是生女儿的药?”

“妈妈啊,妈妈说她要生女儿,所以要吃药。不是生病了。嗯,之前以为她病了,我和哥哥吓死了呢。但不能光生妹妹,要弟弟。”二宝解释完了,还握着小拳头,给自己和两位大夫鼓着劲。

“哦,要不,你自己想办法让你妈妈生弟弟吧。”何从随手扔了他一本册子,不想搭理他了。妈的,生孩子真以为跟做汤一样,缺什么,扔点进去。有这本事,他们还当什么大夫,直接成神了。

二宝扔回了册子,哪只眼睛看到他是认识字的?虽说他是认字的,不过他坚决的不承认。回头很萌的看着窦太医,“窦爷爷,你说,你能帮我吗?”

第一八七章 为人父母

花家的吵吵闹闹影响不了大局,二月京畿的童试终于开始了。对大多数人来说,童试其实真不算什么,这只针对家有考生的人重要。但花家也十分关注,因为这次,新的吴氏家族有十四位考生。

穆慧帮着吴老爷子弄了个族长之位后,吴老爷子就回族学,加强子孙教育去了,当然了,大宝、二宝去观摩,他们父母都是土豪,他们当儿子的总不能将来做小土豪吧。

但穆慧关注这个,是因为她在等待着,吴家的族学若是一举成名,那么她的新学也就能正式开张了。

她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别看学校其实早就开张了,偷偷的招了贫家子弟进学,学校的规章制度什么的都在慢慢的完善之中,但是,这只是偷偷的,对穆慧来说,她的新学亮相是要在吴氏宗学完美转身开始的。

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

吴家这回十四人其实还是经过挑选的,吴士友那长子十四岁,所以族中,十七岁以下的就没有人参加过童试。他们一族几百人,十二到十七,有能力参加童试的有二三十人,吴老爷子自己在族里考了又考,才弄出最后十四人参加。

为何不能都参加?吴老爷子有自己的想法,一是贵精不贵多,我们派出去的人,一是要全部都要中,二是要有好名次。童试是不糊名的,但也是可以随意调卷的。这是京畿重地,纵是吴家的子弟不可能包揽前十四名,但他们也要不失太远。他们要的就是一举天下闻!

至于说。吴士友家里怎么想,吴启老爷子没问。而为了公平起见。吴家的三个孙子都没去参考,让大家放心,你们一定要考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二月是县试,连考五场,不过这对吴家的学子来说,真不算什么,吴家的先生至少都是中过秀才的,他们对流程非常之熟悉。吴老爷子甚至还在族学的后院。弄了几间屋子出来,做模拟考场。

当然这是穆慧的启发,穆慧就在自己的新学里盖了这样的地方,而且不仅是有童试的考场,还有贡院的考场。她的学生,每年都有大考,初级班的孩子进县试考场,中级班以上的全进模拟贡院。所有规矩都按着他们的来,这么几年考下来,他们新学的学生们还会畏惧考试吗?闭着眼都能出来吧!

吴家没有穆慧的财力。但做个小规模的,还是办得到的,于是那十四个少年。这些日子就是这么一次一次的从考场中拼过来的,进了真的考场,他们之前的进场时的紧张一下子就没了。该怎么考,就怎么考。

这让监考的大人们都觉得,吴家毕竟传了上百年,果然有世家风范。当然了,吴家分宗,然后老举人整顿族学的事,其实在京里早就传开了。族学有什么可整顿的?于是有心人就问了一下。顺便一查,哦。合着吴家这些年别说中举了,连生员都少得可怜。有些也是大族出身。一看便知其中的弯弯绕。自然而然的,吴家不可说的故事,在士林之中,也就无人不知了。

这会,监考的县官大人也是世家出身,顺便也是旁支,自然与这些孩子同仇敌忾起来。顺便心里又鄙视了吴士友一下,让你们嫉贤妒能!

而吴家的人此时却是冰火两重天中,因为吴士友在孩子们进考场之前,死了。

吴士友一听族中要派十四人去考试时,脸就黑了。他已经分宗而出,他即使能买通几个族中的族老,想让他们收敛一点,但是面对这样的大事,那几位族老也不敢答应他什么。

吴士友知道,他若不在考试之前做一个决断,他的儿女们都完了。于是在考试的那天,吴士友吊死了祠堂门口了。没有一句话留下,就是默默的吊死在那儿。

吓得守祠堂老院公一下子就晕过去了,谁家一早开门,结果门口吊着个死人,会不被吓着?报了官,毕竟吴士友是有功名在身的主,也是做过大官的,京兆尹还真不敢马虎,查来查去,这位真的是自杀死的。

好在族中的孩子提前一天被送到考场近处的旅馆,让他们好好休息,专心考试,也顺便让心沉下来,省得在家里被家人念叨。于是前族长吊死于祠堂之前这事,他们也自然不知道了。专心的去考了试,等再出来时,早已经尘埃落定了。

吴家面对吴士友最后一击,还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怎么说也是前族长,也算家族的一份子,现在这样了,吴启还是主动跟跟吴夫人联系。吴夫人也是聪明人,带着孩子们回归家族。并跟儿子说好,让他回到族学之中念书,上辈子的事,跟他无关,父辈丢的脸,要他自己一点点的捡回来的。

消息传回花家,穆慧还怔了一下,吴士友这是干嘛?为了儿子这么做,是不是惨烈了一点?

“回头你去上个香。”穆慧看看边上玩儿子的花镇。

“哦,好的,小宝,跟我去好不好?”大宝二宝上学去了,家里就只有小宝了,他只能玩小宝了。

“不要。”小宝摇着胖脸的小肥肉,笑得呵呵的。

“好的,那花花回来给你带糖葫芦好不好。”花镇也不生气,用胡子扎着小宝,果然还是儿子最好玩。

“嗯,要不,你送我去外婆家吧。”小宝想想,觉得家里不好玩,他决定要去找外婆玩。

不怪他无聊,宋老爹过完元宵节就跑了。这回不是因为山寨的事,而是因为花镇。没法子,穆慧要调养,与儿子分房。然后儿子一脸苦瓜像,他还是快点跑吧!省得被儿子那苦瓜脸给逼疯。

两位大夫留下了,何从让小强把太医世家们洗了。于是这些日子,这俩疯子就在家里研究着那些笔记呢。至于说,穆慧的病,基本就是顺便了。

穆慧觉得自己养着这俩,合着是为了他们自我提高来了,跟自己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不过也成,他们提高了,自己也能安稳一点,好歹他们若能待到自己生完孩子,她也就啥都值了。

“你又去逛街玩?”穆慧拿小宝已经没辄了,这位一天不去看人吵架,就觉得全身都没力气了。这是什么恶趣味啊?

“哥哥们不在家!”小宝伤感的嘟囔着,现在家里太冷清了,哥哥们住校去了,七天回来一次,而端木家的孩子也全去了,现在两家就小宝一个孩子了,小宝倒是越发被人稀罕了,但问题是,他寂寞了。除了去看吵架,还能干嘛?

“嗯,听说学里天天在吵架,连打个饭,都能打起来。”穆慧顺嘴说道,她不承认,她在诱惑小宝。

“所以他们舍不得回来了。”小宝霍的从花镇怀里坐起,眼睛瞪得大大的,感觉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穆慧还真不好意思说,二宝快越狱了,不过学里有侍卫,他想尽办法,也没能跑出来罢了。不过,目前看,这效果好极了,二宝功夫学得比大宝强多了。

随着他越狱的密度与强度,花镇派的人都越来越强。花镇反正是十分开心的,在他看来,这才是学武的动力,天天跟着他们一板一眼的学招式,想成才挺难的。于是他开始用这法子来训练儿子了,当然被训的那个还不知道,自己被训了,二宝还在为回家吃饭而努力奋斗着。穆慧也不拦着,她觉得吧,二宝只要坚持下去,到小强这么大时,一定比小强功夫好了。于是很开心的等着看结果。

现在被小儿子问了,她要怎么说?骗儿子好像不太好,主要是她不喜欢骗人。说实话吧,儿子会伤心的,她还是别理他了。

“你说吴大人是为了儿女吗?”

“啊?”花镇根本没听这些,吴士友都不算是朋友。但吴士友到底也帮过他,所以穆慧让他去上香,也是对的。不过吴士友为什么这么做,他还真没想过,这些日子他又闲了。也懒得上朝,于是有更多时间在家里混日子了。所以嘴上说得好好的,但他却还没动。

“应该是为了儿子吧,真的等成绩出来了,吴家父子嫉贤妒能,不许族人进学的事也就落实了,他的儿子将永远跟着有一身洗不净的污点了。这样也许最好,一切恩怨到他这代结束。”穆慧其实也不是真的让花镇来评论,只是自己闲得无聊跟老公说说家长罢了。现在她对吴士友观感好多了,虽说自私,也有点狠毒,但是,他却是位好父亲。

“哦,好的,我去看看。”花镇只能起身了,对吴士友再怎么着,但对自己老婆还是了解的,知道她是觉得吴士友是好爹,于是让自己过去,为吴家撑下场子。于是马上把小宝依依不舍的递给了穆慧,“花花一会就回来陪你玩啊。”

第一八八章 小胖宝的归属

“骑马马好不?”小宝趁机提要求,这些日子,花镇为了安抚他,每天会带他去骑一会大马,这让小胖宝很开心,也越发的喜欢花镇了。

“不好。”穆慧拍掉了小胖宝拉花镇的小胖手,早上才骑过,下午还要骑?这家伙越来越得寸进尺了。而且因为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了,于是两口子越发宠爱他了,原本就有点胖,现在更胖了,让花镇不叫他小宝了,而叫他小胖宝。虽说听着很囧,但不得不说,很贴切。

“那妈妈,我们去找外婆玩吧。”小宝看着花镇出去了,回头看看穆慧,忽悠老爹不成,那忽悠老娘好了,他一点也没查觉,他刚刚没忽悠成功其实是老娘做崇。

“你父皇有没说你要不要念书的话?”穆慧现在越看小胖宝,越觉得这位离皇位越远了,这小东西能对付老狐狸一般的朝臣与宗室吗?

“这不是应该问你吗?”小宝摸了一下头发,觉得这种事,怎么会跟自己说?丝毫不关心,虽说他最近看父皇的频率是比较高了,不过,他跟父皇基本上没什么话可说啊?

“要不,你每天去学校玩吧?但你每天能回来,妈妈陪你去。”穆慧想想也是,宏阳帝宠爱小宝,那是当亲爹式的宠爱,不过不是帝王之爱,他老了,他对小宝的感情也越来越繁杂,之前常想着要怎么培养他,怎么让他在朝臣与宗室之中刷存在感,而近期,更多的是他想在儿子心里刷亲密度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宝和花镇的感情越来越好,让宏阳帝有点不舒服了。

之前也是他明明想逼自己送小宝回宫。结果自己差点上当,差点把小宝给送出去了。不过她也明白,宏阳帝的耐心不会太久。说不定,现在又想招。让自己屈服,比如现在花镇为何天天在家?就是因为朝臣过完年后,就一直在攻坚花镇在边关之战上,一是有违天合,二就是贪污。

有违天合就很容易解释了,无非就是杀敌太多,不够光明磊落。这个穆慧呲之以鼻,有病吧。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那些酸人再敢出来胡说八道,她也不介意再敲一次登闻鼓,下回蛮子再犯,她也不介意建议让他们去对着蛮子念道德经,用圣人仁爱之心去感化他们。

但第二条就有点难办了,花镇不缺钱,他缺马。蛮子来犯,都是骑兵,一人三马。随时保证着灵活机动的战斗力。之前边关是没有这么强悍的骑兵,又没有像花镇一样的高手,于是只能死守。以不变应万变。

花镇带着自己兄弟们去了,他们才不会真的让蛮子们牵着鼻子走,他们一开始就绑了蛮王,让蛮子只能在他们的指挥棒下打。因为有点舍不得把他们一口气灭了,家里的弟兄们还没轮上,让他们打完了,山寨的那些人得急死,于是只能先抢东西了。

土匪就是土匪,他们关注点从来就不在打仗上。他们一开始就盯着人家的战马流口水。

于是蛮子们还没弄清战况,战马就被抢了不少。一人三骑,战力又不如人家。除了自己骑的,剩下的都被人抢了。

抢完了马,其实人家也就跑不远了,更加被动的挨起打来。说起来,也算经典战例了,不过若是他们把马上交就好了。问题是,这些土匪谁会上交,连花镇都没这心思。

这时端木堂兄就起作用了,之前就说了,端木聪是内务府上驷院的干活,人家就是管养御马的。之前把他们弄到前线就是为了找机会捞点功劳,结果就那么寸,一下子,人家真的有活干了。好的战马不容易,于是,跟军中的母马们就配上对了,围了一个大大的场子,专职养起战马来。当然了,这些战马对土匪们来说,都是我们的,现在只是寄放在场子里。

几个月的功夫,明显的母马都不够用了。监军本来还挺高兴,这下子可是大功劳,杀敌多少也不如虏了多少战马在捷报上好看,结果人家根本就像看傻子一般看他,直接告诉他,不但战马他报不回京,连生下的小马驹他也别想了,那也是山寨的。

而这些事,花镇根本就没打算瞒,于是这下子,让那些文臣们终于有了证据,你抢那么多马做什么,难不成想谋反。这顶大帽子压下来,连穆慧都觉得有点棘手了。

她其实在等待着宏阳帝的静态,这些日子,宏阳帝对朝上的攻坚,他的态度是有些**的,是想让自己妥协吗?若是自己把小宝送回去,然后他就抹平这事?

呵呵,若是十五娘,她应该会这么做,她是土著,她会君权至上。但是,对穆慧来说,她对上位者,更多的是防犯。比如上一世的穆慧,她是拥有双重国籍的。而像她这样的富商在天|朝比比皆是,他们在另一国度也拥有大把的资产,情况不对,他们直接飞走,根本不跟上位者们逗咳嗽。

所以她一不会劝花镇把马场交出来,二更不会把小宝送回去,交马场,让山寨兄弟们恨她,让花镇失去山寨的控制权?那才是把一家子的命交代了;送回小宝,让小宝恨自己,让小宝觉得自己不爱他?傻不傻,这是她当亲儿子养的,是她用胸口的温度,一点点养大的儿子,拱手让人,她又不姓雷。

不过她也不想把宏阳帝得罪死,送小宝去学校是比较折中的法子。小宝既不在自己身边,也不在宏阳帝的身边,这样,宏阳帝会不会好过一点?毕竟,直接送小宝回宫,宏阳帝只怕也不见得看得住,他不敢强硬,其实也是怕这个。

“嗯,嗯,这个好。”小胖宝忙使劲的点头,刚刚听老娘说学校天天有人吵架时,他就兴奋了。去看热闹,是他最最爱的事啊!

“嗯,你可以看小十五跑圈了,他瘦了。”穆慧亲亲小胖宝,加重了诱惑。

小胖宝眼睛都亮了,差点没拉着穆慧现在就去了。小胖宝觉得自己简直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

第一八九章 奋起吧,二宝

而在小宝满心期待着去看小十五跑圈时,而在学校的大宝,二宝则正在跑圈。

大宝是陪罚,当然,他是自愿的,他是长兄,进了学校之后,二宝的不着调,让他深深的觉得自己对不起老娘,他没尽到长兄应尽的责任,所以二宝被罚时,他就一块陪罚。

二宝其实也很内疚,不止一次的觉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消停一下,让大哥别跟着一块罚了。可一到吃饭时,他就把那点内疚忘到九霄云外去了。特别是每次从家里回来后的第一顿饭,都是他觉得最痛苦的时候。

这是自从穆慧带他们自己住之后,就没出在他们家餐桌上的食物啊!他是指导过御厨的美食家二宝,他怎么可以吃这种大锅饭?这让他怎么忍!每到这时,他就觉得对不起御厨了,下回进宫见娘娘时,他决定好好夸夸他。

于是每周七天,他有五天半就是跟这些食物和自己做斗争,顺便策划出逃的路线和方法。最后一天,实施行动,然后,罚完了遣送回家。

这是开始时,后来二宝也狡猾起来,上周做好策划,第一天返校时,就开始实施,让学校警惕性最放松时,他好逃跑成功。当然,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现在二宝是不定期抽风,人家制定无数计划,天天上演一出,于是大宝就得天天陪他被罚。

其实大宝也觉得食堂的饭,不怎么好吃。正常人家的孩子,没人会觉得食堂的大锅菜,能跟家里的饭菜比。好吧,这个不用跟自己家比。就算比起通县唐奶奶家后来做的大锅菜,也是没得比的。

但这期,除了他们和端木家的孩子,其它的都是穷孩子。能有大白的馒头,有热乎的汤和菜,他们真的觉得这就是天堂般的好日子。若是两年前,没遇到穆慧的大宝,二宝,能吃上这样的饭菜,他们也会觉得这就是幸福。但问题是,他们遇到了穆慧。两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让这两苦孩子忘记了,他们曾经也有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

大宝比二宝还强一点,他多少还记得点,虽说开头几天,他也是靠着毅力强吞下去的。他也没有二宝那么挑剔,适应了几天,也就惯了。

但二宝被穆慧真的惯坏了,挑嘴的毛病跟穆慧一样一样的,真是宁着饿着,也不肯多吃一口。若不是为了活着,他真的会一口也不吃的。这段时间,真的饿瘦了。当然,也更精干了。

对于二宝不懈的越狱之旅,各种的逃跑,大宝就奇怪了,你逃什么,到了日子就能回家,你回家跟老娘说不来就是了,为什么走最远的路,就只是为了逃?

二宝能说,他是跟老娘打了赌,只要凭着本事,跑出学校,他就能再也不来学校了,而不是像小宝一样耍赖,留在家里。他是凭本事离开学校的,学校是困不住他,而不是他怕吃苦,不想留校。所以不要小看吃货的自尊心。

“其实中午的炖菜,味道还是不错的。”大宝也被罚习惯了,边跑边还能劝劝蠢弟弟了。他一点也没发现,自己的体能是越来越好的事实。

“那叫不错,炖得谁也不认识谁,你叫炖得不错?”二宝火气一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