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鹏忙坐到了辛鲲的边上,十分困惑的举了一块红红的东西给他看。

辛鲲还真不知道有什么菜,一路上,就顾着看菜太少了。忙看了一下,主桌上人少,所以盆小很多,她顺着郭鹏的筷子看向咸鱼。

因为没有鱼头,看不出是什么鱼,不过看卖像还不错。她夹了一小块,试了一下味。跟她在南方吃的咸鱼味差不多,鱼要腌制后,再红烧。要的就是重口味,好吓饭。

“这是下饭菜,所以味道会重一点。”辛鲲让人给他上了饭。

米饭是她让人蒸的,这里还是吃大锅焖饭,不管是麦饭,还是米饭。她都觉得锅是不是没洗干净,米饭里总有油味。

所以,来之后做的每第一件改革不是做各种兵器,而是改了蒸饭方式。让他们别直接蒸了,买了一个新的陶盆回来,熬了米汤后,跟厨娘说了,以后就用这个陶盆来蒸饭。除了费点柴火,并不会给厨娘更多的麻烦。

厨娘知道这是小少爷,人家就这么一点要求,也没说她做菜难吃,只让她用盆来蒸饭,也就没介意了。

而老爷子知道了,也没有多说什么,倒是加了生活费,让厨娘把菜尽量做好一点。当然这是辛鲲不知道的。

辛鲲对吃什么菜没什么要求,对她来说,这地方能吃饱饭,三餐都有,已经很好了。而今天是待客,用的库里去年的新粮,蒸出的米饭透着甘香。虽说米没有后世的精细,但不得不说,因为无污染,米饭非常香。

“挺好吃。”傻子扒了一口饭,点点头,“这么穷的地方,竟然还有这手艺。”

“唉,你这样,会被人打死的。”辛鲲长叹了一声,自己刚刚还有一刻会觉得,他其实挺单纯?忍不住侧头看向了顾宏,“带着他是不是有点辛苦?”

“还好,我是第一次跟他出来。”顾宏侧头想了一下,又挑了一下眉头,他觉得自己之前这位也能活得不错,“这个,小爷其实挺随遇而安的。”

“看得出来,非常好。”辛鲲看看捧着饭碗的傻子点了一下头。

现在,她很肯定,这位是权贵之后了。不过想想也是,因为生活在无菌室里,从小为所欲为,他看到的,都是他从小理所当然的思维。这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你是瞧不起我吗?”傻子也有自觉性,有点受伤的问道,若是他的嘴里没丸子就好了。

“没有,不过你该吃点菜,现在这种情况,有点菜吃要偷笑了。”辛鲲给他夹了一些醋溜白菜,扔进他的碗里。她真的不是关心他,而是觉得这个傻子再继续说下去,她会疯的。

“哦,好的。我不很喜欢吃菜,我娘也常这么说我。”郭鹏又忘记自己要说啥了。

辛鲲又郁闷了,自己长得像他娘?用自己的小碗盛了一些打散了米饭,配着白菜吃。

现在她真的又累又饿。而说实在的,她刚刚被那些肥料恶心到了。现在,她看到那些酱色的烧菜,实在吃不下去了。

“你不吃肉?”郭鹏看她只吃白菜,忙问道,顺便给他夹了一个丸子。

“我现在就想吃点菜。”她无奈的看了一下那颗丸子,不让自己去想其它的不好的,闭目咬了一口丸子。

跟南方的炸丸子很像,不过个头好像大一点,又比四喜丸子小一点。北方人比较实在,肉丸子比较结实,南方的丸子讲究些,吃起来比较松软。

不过这是乡下的随意之作,倒也真不用想这么多。辛鲲感觉也有点咸,不过肉味极香,让她一扫刚刚的不适。

她突然想起,现在的肉和蔬菜,米粮都是传说中的绿色食品,一点不用担心食品安全的问题。

第二十六章 你说了算

“你在想什么?”郭鹏看她吃傻了,于是忙又问道。

“没有,我觉得至少这地方,饭还挺好吃吃的。”辛鲲对他假笑了一下,把丸子放在饭上,然后一口扒进嘴里。吃完了,“李叔,李婶的菜做得真好。”

“嗯,这也得有这么多肉让她做,也只有老爷子才这么大方。”李叔跟他们一桌,陪着老爷子喝酒,看辛鲲夸了媳妇,忙捧了老爷子一下,“老爷子,该让鲲哥儿喝点酒的,这么大了,该学了。”

原本他也给郭鹏倒了一杯,不过郭鹏不会喝。老爷子也没让他们给辛鲲倒,说辛鲲还小。现在李叔很高兴,觉得辛鲲作为家族继承人是合适的,现在他自是要来把他训练出来。

“算了,我爹说了,喝酒误事,不许我喝。”郭鹏立即摇头。

辛鲲点头,她会喝,不过算了,到了这地方,自己身份还没搞掂,还是安全第一。

“你真的要把六十四花的钢只打一把妆刀?”郭鹏端着碗,十分纠结的看着她。他被那个想法惊艳,一把小刀上,有着相同的六十四朵卷形花,结果是为了妇人们做的,然后又困惑的回头,“妆刀是做什么的?”

“修眉,还有一些…”回话的是辛鲲,一些商业大师们说,女人和小孩子的钱是最好赚的。她觉得那个商业大师是没找到男人们的兴趣点,男人们在自己的兴趣上,那是真的会一掷千金的。而现在,她是不太敢赚男人的钱。

“好好吃饭,吃饭时,最好别说话。”辛鲲没有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她还是爱说话的,不过,现在她都知道这是个傻子了,她为什么要跟他废话,影响自己的食欲。

“好吧,你累了,多吃一点。”郭鹏不得不说,他是个性子不错的大男孩子,忙又给辛鲲夹些菜,这回他知道给她夹了些豆腐。

辛鲲对郭鹏笑了一下,这位其实长得挺不错的。特别是大眼睛,在萌萌的脸上,眼神挺干净。

她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对上这么干净的眼神了。她觉得自己好像有点不能面对这么干净的眼神,默默的低下了头。

郭鹏可能觉得她累了,吃完了饭,就开开心心的跟着顾宏他们走了。

老爷子送他们到门口,远远的看他们都走了,才轻轻的松了口气。

回头看看也累了的工匠和老李,“都回去吧,今天辛苦大家了。”

“老爷子和鲲哥儿才是辛苦,您两位早点歇。”工匠们今天吃饱喝足了,没吃完的剩菜还都分给他们,让他们拿回去给家人,一个个的都喜不自禁。特别是小工们,他们家里若有钱,也不会送来做学徒。这种肉菜,他们也是很难得一见的。

“辛苦了!对了,若是家里问种糜子的事儿,麻烦大家让家里支持一下。我们也要种的,现在这天,能种点是点,让你们种了,只怕朝廷还有补贴。”辛鲲忙跟各工匠说道。

早上她在地里时,有听那些侍卫们在说蔡关要去跟里长、村长们谈话,劝大家改种糜子。她不像那些侍卫们那样被调笑,因为她在乡下有听过类似的事。

所以,若是二十一世纪的乡下,都不会轻易改变,要劝说。那么,这个不知道啥时代的农民,谁知道他们怎么想。

“鲲哥儿放心,我们都是匠户,家里的土地都不多,若是真的县衙说了,我们就按着您说的办。”一个大匠忙笑着说道。

辛鲲点点头,有时就是这样,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要这几个大匠家里听了话,那些漫天要价的就会崩溃。虽说,她不知道这能有什么用,但只要地里粮,就不会饿死人。

所以她对这里要求太高了,四菜一汤,在可预计的灾年,对普通人来说,已经很好了。

“只要分了宗,咱们就可放心的离开了。”老爷子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现在没人了,他们的作坊里却显出了与平时不一样的轻松。

“嗯,分宗的事,族人是同意的,他们不同意的,应该只有我们要给他们些什么。谈价钱的事,我来。”辛鲲笑了一下,种完了地,秋收了,就把给族人的粮食一分,他们就能离开了。

“你打算怎么做?”

“您呢?您告诉我您所希望的,然后我来办。”辛鲲看着老爷子,忙笑了一下。

现在她理解老爷子的心态,自己能置身事外,那是因为自己跟这些族人没任何感情。但老爷子这些年,不说被他们照顾,但也是一种陪伴。

“若是你不打算回来了,村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算了吧!”老爷子看着孙女,小心的商议着。

“当然,房子、作坊、还有土地,还和秋收以后收成。是,我都会给的。”辛鲲点头,这些都是老爷子的东西,老爷子若愿意给,她真的没什么权得来说,NO!

“你真的要弄六十四花的妆刀?”老爷子笑了一下,开了一个玩笑。知道孙女没打算真的把所有东西带走,那么他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其实也就是一个说法,我其实什么样的东西都能打。而且一定非常漂亮。”辛鲲对老爷子一笑。

捅开了一个炉火,扔了一块最初的卷钢块进了炉子,打在横切面上,让花纹在面慢慢的打成细长条,对折。

一边插砧子的定形孔中,利索的用火钳把两根细铁条拧成麻花。

再打成细条,再一次拧成麻花。如此这般的再两折之后,再打成剑坯,这回,她打成了一把长剑。

这回她没有像那把匕首那样的厚厚的一片,最后磨出来。这回她不但打出了刀刃,还在剑脊上打出凹槽。

老爷子不知道,这是西洋重剑的做法,但却知道,这剑打磨出来会非常漂亮。

老爷子只注意到了,孙女对纹路把握非常精确。剑磨出来就是几条完整的麻花纹路。而且每一条都是正看、反看一样。

不过,老爷子有些皱眉。这把剑打出来没什么用。这是用废钢打的,就算这样千锤百炼,依然离神兵利器差得很远。

第二十七章 我打的又不是兵器

“要是有一股新钢就好了。”老爷子把成形的剑拿在手上,好一会儿有点惋惜。他也是一流的工匠,就算不动手,也比一般人要懂得多得多。

他现在想的是,若是这四折的麻花铁里有一股是新钢,那么这把剑将丝毫不逊于名家利器。

“这是给人供起来的,又不是用来杀人的。不过,这剑杀人是足够的,只是不能用来跟名器来硬拼罢了。”

辛鲲抹了了一下汗,举了剑在眼前看了一下,没有液压的锤,她好久没有这么全手工的做这么大件的玩艺了,倒真有些吃不消。

不过她相信,她会睡得很好,以前读书累了,就是打铁,让自己完全的放空。读了那么多年书,好些朋友都抑郁了,就她还是曾经的那个她。

因为她有一个能让她完全放松的爱好,她把自己累个半死,洗净手上的铁黑,把自己窝进松软的床上,她真的是可以啥也不想的。

她刚刚打这个,就是为了告诉老爷子,六十四朵花的钢块根本不算什么,只要有她,都能打出最好看兵器。

“你打东西就是为了好看?”老爷子觉得孙女儿没救了,一个铁匠或者说兵器大师,热爱的不是兵器的利度,而是美丽。这是不是有点问题?

当然刚刚他跟着孙女儿一块在作坊里,他觉得比跟儿子开心。儿子并不喜欢打铁,他觉得干什么都比打铁来得轻松体面。他对老爷家传的手艺一向嗤之以鼻的。

老爷子就他那么一个儿子,也舍不得逼,多年来,他这么纵容村民其实也是被儿子伤了心。既然儿子都不在意的东西,那么就让这些随他进棺材好了。

现在和孙女一块干活,孙女虽说不用他再教什么了,但能祖孙两一块制一件东西出来,他有种幸福的感觉。除了这个观念!

“好看多重要啊!爷爷,古今哪件名器不是顶顶好看的。无论啥时候,都是看脸的!”辛鲲辩解道。

反正她在各大博物馆里看到的古代各大神兵,惟一的共同点就是,非常非常的漂亮!

老爷子一想也是,他了解每一个工匠的想法,打出了心中最好的利器,那么他们就会用尽一切心力把外面装饰得美轮美奂。

可是,这跟孙女儿说的不同,人家是先打出神兵。而不是像孙女这样,打一个漂亮的兵器,然后装成神兵。

“我回去做吞口、剑鞘。既然是要往好看了做,那就做得更好看一点。”老爷了是惯孩子的家长,所以现在,他决定把这个兵器做是再好看一些。

“这个我就不学了,我怕麻烦。”辛鲲立刻摇摇头。

这个主要是她真的不太会,而且这个也费事,她又不是专业靠这个吃饭的,她万不愿意把时间全放在上面。她分得很清楚,她的专业还是读书。她玩打铁,真是为了减压。

“麻烦就不学了?没有说,你专门还要请个人做套子的。”老头轻斥了一声。

“说得是,爷爷,你教我吧!”辛鲲倒也能听得进劝,立即说道。

辛鲲想想也是这个道理,她现在跟以前不同,之前她的正事是读书,现在她的正事可是打铁。

“你总要学会的!明明喜欢漂亮,为什么本末倒置?”老爷子开心了,带着她回家。

辛家在村里房子是最好的,但也就是北方的一个四合院式的砖瓦房子。

就一进,老爷子就住在正堂;而辛鲲现在住在西厢。

之前老爷子带他去看过东厢,那是辛鲲所谓的父母曾经的婚房。

正堂辛鲲还是常进的,因为那里也是全家的堂屋,早餐是在这儿吃的。西边是老爷子的卧室,东边就是平时休闲的地方。无论东西,辛鲲也都没进去过,才来几天,真还没到这上面来。

辛爷就把辛鲲带进了东屋,东边屋子也就一张炕,炕两边都按规矩做着柜子。还有个放古董的架子,不过上面就几个看不出什么年代的旧瓶子,看上去还灰蒙蒙的。

而靠着南边的窗子那儿还是摆了一张老书桌,看着也真的挺老了,好些油灰在里头,没擦干净。

老头也当看不见,从抽屉里拿了一套工具出来,又在另一边翻翻捡捡,辛鲲过去看,一抽屉的各式零配件。

“干活可不能将就,打出剑来,也不过完成一半。他们文人怎么说的,走了九十九步,不过才完成了一半。”

“行百里者半九十。”辛鲲笑了,这句话她很喜欢,也是她做事准则之一,原文的意思是,一百里的路程,走到九十里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困难,越要坚持到最后。

“就是,跟打铁也一样,这把剑算是成型了,可是没淬火。真的失败,前面的努力都完了。”老头点头,他没读过多少书,不过是听人说了,也就听进去了,现在说不出来,但意思却是明白的。

“对!”辛鲲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老爷子此时跟她说的意思,她是明白的。

中国剑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汉唐文人就喜欢身上挂把剑。所以剑也被称为短兵之君,意思是兵器之中的君子。

就像老爷子现在要做的剑柄,就不是简单的。分茎、格、首、箍、缑、缰、穗好几个部分。

这些她都从古书上看过,当时就觉得有些晕菜,谁没事这么做?而去龙泉剑厂看,那儿就是真正的流水线了,所有东西都是分工合作做好了,最后装配在一起。

那时看,真的就是拙劣的工艺品罢了。看老头现在做的,就是在剑箍上雕花,小小的凿子在黄铜的剑箍上雕着潮水图样,这是传统纹饰了,剑首上会有太阳图。这样的剑纹,就一定配上红色的剑穗。

有穗的剑称为文剑,佩戴于文人权贵身上,由早期的剑缰演变而来,在剑术套路中有一定用途。虽说现在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明朝,但制式应该差不多。

而老爷子显然是想把这剑做得更加文气一点,他应该还是觉得这是废钢打的,他没多大的底气,于是把这剑打成这样,好卖给有钱的文人装门面。

她要说吗?这种重剑用什么钢是很重要,但是不是最重要的。这剑是用重量取胜!这一剑打下去,重力加速度时,对方只要不用长枪之内的武器双手来挡的话,一般的刀剑是挡它不住的。算了,她打的东西,都不是真的兵器。

第二十八章 不读书是不行的

第二天,辛鲲没去作坊,她去了村公所,谈分宗。

在于一个村子都姓辛的村子,也按规矩有一间村公所。那是朝廷给建的。但是,之前,大家宁可去辛爷家的作坊聊。

之前辛爷无所谓,但辛鲲现在不喜欢他们去作坊,会耽误大匠们的工作,所以直接约他们去了一直空空的村公所。

村公所里的打扫的,所以,现在她才能坐在首位上,慢慢的吹着茶碗里的茶叶沫子。

今天辛鲲就穿得人五人六了,一身绸布的长衫,当然,这是传说中那个爹的。

从老爹留下的衣服也可以看出,老爷子是把儿子惯得不轻。

留下的这些不要的衣裳,最差的也是粗绸的。而那个房间里,满是漂亮而光亮的家具。

联想辛爷就一件粗绸衫,除了重要的事,他都不会穿,而屋里的家具,他十分怀疑,那是不是用了几辈子的古董了。

所以这些日子,她一直觉得老爷子没把独子教育好。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为没错的老爷子而离家出走这么多年,他应该只是不想成为匠户家的继承人而特意找借口离开的。

之前老爷子要给他做衣服,她就没让,直接就都穿了挂名老爹的留下的那些。

不过那位应该个头不高,她穿着刚刚好,就表示那老爹是又瘦又小了。然后她穿上,老头就开心得哭。

“鲲哥儿,你一回来,就让老叔分宗,你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你爹教你的。”某位族叔终于不吵了,看向了辛鲲。

“分宗倒真的是因为我。”辛鲲点头,对大家一笑,轻轻的放下了茶盅。

“看到没,就是这个臭小子让老叔不管我们了。”那位像是找到了证据,喜气洋洋的说道。

“我要出去读书这是定下的事,所以你们只要能劝爷爷留下,那个爷爷失去我父亲之后,再不肯让我离开他一步了。”

辛鲲假笑着解释了一下,她觉得自己的解释是很不错的,等于直接告诉了他们,老爷子非走不可了。不过,她可不承担责任,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慢慢悠悠的继续说道。

“当然了,若是各位觉得由爷爷领导,你们能更好的生活,我们也不介意还挂着族长的名头。”

“老叔要跟你去念书,我们又怎么能阻拦,不过,既然要分宗,就得有分宗的章程。”那个质问自己的那位族叔立刻说道。

在坐的是全族的男人,此时他们可并不真的想让老爷子留下。

在他们看来,老爷子这些年能养着他们,就是因为他能赚足够的钱。

若是由他们来做这个族长,他们就能像老爷子那样,请一堆人替自己干活,然后过上舒服的日子。

“这是宗族的账本,我看过了,之前村外的土地其实是族产,是先祖为子孙后代准备的。结果因为种种原由,到了这一代,就成了家祖的私产。基本上,我们不介意把那些土地变族产。”辛鲲还是一脸特别温和的笑容。

“那土地又不值钱,我们是匠户村要土地做什么?”这回吼的人是另一位。

“意思是,你们要作坊,可是作坊世代都是私产。”辛鲲又拿起了茶碗,也没喝,只是慢慢的吹着那浮沫。

“可是作坊你们又带不走。”下面的人愤怒了。

“我们是带不走,可是我们可以卖钱,要知道,我们背井离乡,总要多准备点钱。我们会连着大宅一起卖。”辛鲲对他们假笑了一下,“重点是,那也是世代相传的私产。”

大家张着嘴,因为这个还真不好反驳,虽说他们都是那没什么良心的,但还是平凡的人。

平凡的人再怎么着,也干不出夺人私产的事儿,就算想,他们也希望动手的那个人不是自己。

所以下面的人,都左顾右盼,希望来一个人。

辛鲲也不说话,谈判是门技术活儿,而她不缺这门训练。而作为学者,无论出什么成果,他们都不缺耐心。

他是答应老爷子,宅子和作坊会留在村里,可是问题是,她不能这么给,她若轻易的给了,会让这些人以为他们真不有多么想摆脱家族。

“鲲哥儿,你要知道,这个村子引进一个外人…”领头的那个皱着眉头,这个村子里全是姓辛的,他们不能容忍,这个村子最大的作坊主是外姓人。

“那我没办法,当然了,若是你们愿意出钱买下,我们愿意把村外的土地当成祭田,出息用来祭祀先祖。”

“那田能有多少出息?”一个人粗鲁的说道。

“唉,当初你们不想要,是因为你们觉得要交税,于是…不过,我建议你们是不是应该办个族学,不读书是会挨打的。”她又皱起了脸,一脸堆笑,但眼神里却没有一丁点的歧视。

“你到底想说什么?”那个领头的说道。

“我是说没文化真可怜,一是注册的祭田是不收税的。当然了,收入也只能用于宗族。但是你们要会算账就知道,若是土地成了祭田,收入能用来支付很多费用,比如再买祭田,比如可以办族学,你们的孩子就能免费在族学里读书,还可以在族学里吃三餐,你们明白了吗?”她摇摇头,长长的叹息了一声。

大家一块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反驳。想了一下,某位族叔有点困惑,“可是这村子没人会种地啊?”

“所以我说了,这个村子没一个聪明人,包括我爷爷。把土地浪费了,你们还真的一点不心疼。”

辛鲲摇摇头,觉得真的无语了,明明这个世上有那么多法子,而这些人就能这么傻乎乎的活着。

“什么意思?”那位真的傻眼了。

“意思是,你们不会种,你们不会招几个佃农?”她对他们一摊手,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这些人全都不知道要做。

“可是…是啊,我们为什么不招人来种地?”其中一位跟大家说道。

大家也一块傻眼,是啊,为什么呢?他怎么知道为什么。

于是最终,他们一块看向了辛鲲,辛鲲对他们一摊手。

“现在土地的问题解决了,那谈一下大宅和作坊好了,你们愿意出多少钱?”

第二十九章 分宗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