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鲲弟,你在做什么?”

“小玩艺。”她不想说,自己看看天色,拍了一下手。

糜子的种子她已经准备好了,好在她之前也是学过的,真的不是一般的麻烦。

种子要风选干净后,摊放在充足的阳光下晒3-4天,然后放进15%的食盐水中浸种,撇去浮在水面的不饱满籽粒,将沉底的饱满籽粒用清水冲刷捞出阴干后待播种。

她最痛苦的是,他们现代的播种是有播种机的,现在她得一个个的用竹签子打进去。人生太苦了。

“鲲弟,你要一个人做吗?”

“你要帮忙?”辛鲲回头看着他。

“当然了,你看,我都没穿外衣。”

“也好,一块吧,学点农时,也不白当回王爷。”她挽了一袖子,拿了一个之前量好的竹子,递给他,指着那个竹子上的刻度,“看到没,捅进地了,扔一颗种子,埋起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

“规矩!”她怎么说?她哪里知道为什么,她只能这样。

又去截了一段竹杆,自己下地,就那么一颗颗的下起种来。

郭鹏老老实实的在对面,跟着她的节奏,慢慢的做起来。

远远的马车上,王妃小心的拉开马车的帘子看着外面,郭深也在,也在探着头看着。

“这个小王八蛋,竟然真的帮人种地?”郭深咬牙切齿的说道。

“要是女孩就好了。”王妃盯着那个对面的辛鲲。

“什么就是女孩就好了,真是女孩,就抢回去做妾?”郭深哼了一下。

“给个侧妃也不是不可以,儿子喜欢就成。你什么时候看儿子这么听话?”

“这是孩子,你什么时候看过女孩又打铁,又种地的?单薄一点,可是你看看他的手,哪里像女孩?”郭深看看辛鲲,侧头看了妻子一眼,“你想说什么?你是说儿子喜欢…”

“儿子是不是太喜欢这个小子了?这么听话。”

“可能是同龄的朋友,又很聪明,这多难得啊。”郭深不以为然,准备下车了。

“你干什么?”

“我去拿我的斧子。”郭深脑子里,可全是他的斧子。

“你行了,快回县衙,走吧,走吧,回县衙。”王妃拍开了郭深,对外头的车夫喊着。

车夫想也不想就赶着车回去了,郭深也就算了。回头看了一眼,儿子还在地里,轻轻的摇摇头。

“王爷,你说,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儿子找亲事了?你说我们要不要回京办几场宴会。”王妃看着丈夫。

“那个小子小时候不是要娶表妹吗?”郭深忙说道。

“别开玩笑了,这种话,千万别在说了。”王妃立刻吼道。

“其实皇家一直没有说娶名门的规矩,虽说鹏儿也算离得远了,但是娶个名门淑女,只怕也麻烦得很,我们又回不了封地,回封地去找个过得去的,倒也简单。”郭深坐好,轻轻的叹息着。

“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都怪太皇太后!”王妃又不干了,想到这十几年的日子,她都觉得憋屈。

郭深眉头一挑,却没再说话。

蔡关正准备出门,却看到姑母回来了,忙迎了上来。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那个小王八蛋下地了。”郭深做了一个怪脸。

“今天他们播种了?”蔡关一怔,忙看向了姑母。

“是,不过,我看那个小子,拿个竹子往地里插,然后往插好的洞里放种子。你们也是这么干吗?”郭深除了是军人,也不是真的啥也不懂。

“他们这么干吗?”蔡关皱紧了眉头,他记得那些村子里是挖了长坑,然后往里放种子。

“谁知道,那个小孩子好像真的挺懂会干活的。”王妃把手搭在侄子的手臂上,慢慢的说道。

“是啊,脑子是好。能用表格写诗的人,的确不是一般孩子。姑母,你们进去歇一下,我要去看看他们怎么下种。”蔡关把姑母推给了郭深,自己去牵马。

“下种有什么好看的?”王妃气鼓鼓的看着丈夫。

“所以说你们家第三代也就他最有前途,他这几年的考绩都是挺好的。”郭深微笑了一下,“你以为成功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

“我从来就没这么以为,我只是觉得关儿一向稳重,只是因为播种,特意跑过去吗?”

“你忘记了,关儿是那孩子的老师,教那孩子读书,一直说那孩子聪明极了。对了,全县种糜子的主意就是那孩子出的,原本关儿今年的考绩完了的。”

“对了,那个我们一路上已经看到出苗了,为什么他们家才下种?”王妃终于想到什么了,他们出京时,蔡关特意指给王妃看过,干涸的土地上冒出绿苗,那对蔡关来说,可是最美的风景了,这是他政绩。

“谁知道,那个孩子做事好像很有分寸。看他打的东西就知道,不然关儿怎么会特意去看他播种。你昨天没看,他的地可比其它人的地看着舒服。”郭深想了一下,跟沿路的土地比,辛家的土地就显得黝黑油亮得多。

“所以呢?因为那个孩子特别聪明?所以除了会打铁,还会种地不成?”

“我看应该是,不然关儿能特意去看?弄不好,那个小子的出产会是最好的。”郭深想想看,抿起嘴笑了起来。一直自视极高的蔡关,这回却比不过一个臭小子,只怕心里不知道要心烦成什么样了。

王妃看丈夫的样子也知道他在想什么,伸手掐了他的手臂一下,但最终啥也没说。

想想也是,蔡关从小就努力,而且重点是心高,现在被个乡下的孩子给比下去了,只怕得难受一阵子。

第六十章 太聪明也是罪

蔡关到时,他们已经种了一小块地了,而其它的地上,一群侍卫都一人拿了一个竹筒子,在那儿戳着。

“你们为什么不挖个长长的深沟,然后放种子?”蔡关看着辛鲲。

“没想过。”辛鲲想了一下,是啊,播种机就是一点点的定点打进去的。不过想想,挖深沟的话,好像是很简单的。

“那我们挖沟吧!”郭鹏忙说道。

“不,就这样。”辛鲲摇头,她是学者,她是非常严谨的。既然播种机就是这么点的,她就要这么点。

“好的。”郭鹏看她的脸,立刻拿着盆子去下一块地。

“等一下,你的种子怎么这样?”蔡关终于看到不同,他们的种子怎么看上去有些不同。

“这种子是经过选、泡、洗、晒过的。你看,这儿有点芽的,这个种下去,怎么可能不出苗。”郭鹏得意的说道,这是刚他问过辛鲲的。

“农官们怎么没说?”蔡关瞪着他,他记得有跟那些农官们没说先育种啊,他以为育种插苗那是稻子的事呢!

“那些蠢货懂什么?鲲弟,等等我,我们一块。”郭鹏正想多说两句,不过呢,看辛鲲又去干活了,忙追了上去。

蔡关跟上前,伸手拿拿了一粒种子,选好,泡过之后,只怕就跟那些秧苗一样,承病性一定比一般的好得多。

“小子,你为什么不说,要先泡种!”蔡关怒看着辛鲲。

“我哪知道现在不泡种啊。”辛鲲已经蹲得头昏眼花了,低着头,有气无力的说道,所以那首《悯农诗》说得一点也没有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那你在哪学的。”郭鹏又凑上来了。

“脑子太聪明了,什么都知道。以后不许浪费粮食了,知道农民伯伯有多辛苦吧?”她抬了眼,看那个蠢脸。

“我从不浪费,都是给啥吃啥的。”郭鹏忙说道。

辛鲲已经没力气说啥了,奋力的播种着。

蔡关想了一下,自己也拿了一把匕首,准备也试试。

“别用匕首,空间不够。”辛鲲看到了寒光,忙抬头。

“所以用挖沟吧!”

“挖沟空间有点大,我怕会长歪。”辛鲲摇头。

“只有种糜子时,要这样种吗?”蔡关蹲着看他们。

“表哥,我们好累,别说话了。”郭鹏不耐烦起来。

“谁让你做了,这点事,谁让你来做了?”蔡关看了他们一眼。

“自己做了,回头长出来,一定会很开心的。”郭鹏呵呵了,他的动作也越来越快。之前,他都是跟随着辛鲲的脚步,跟他面对面的,但现在,也是看到了辛鲲的疲惫,忙加快了速度,自己多干一点,辛鲲就能少干一点了。

“播种没有翻地那么累。”等做完了,郭鹏笑着跟辛鲲说道。

“我觉得比翻地累,各位大哥,辛苦了。已经让人备了些点心,请不用客气,还有凉爽的糯米酒。”辛鲲笑着给侍卫们一弓身。

“小官人别这么客气,干这么点活,还配吃点心?”一侍卫出来笑着说道。

“我听说了,今天吃大肉包子,弄了好些肥肉,还有买的春天的韭菜,特别香。”郭鹏笑道。

“唉呀、唉呀,怎么可以做肉包。”就算是王府的侍卫,大肉包也不是时时有的。

“这是应该的。”辛鲲再弓身感谢。

“表哥一块吃一个,李婶做的小包子可好吃了,早上李婶就去买肉了,我让她多买肥肉了。”郭鹏忙说道。

“不用了,我还要回县衙。”蔡关摆手,“你不回去吗?”

“我吃了包子再回去。”郭鹏摇头,坚定的说道。

“你缺这几个包子?”蔡关都想找个棍子锤死他了。

“缺!”郭鹏说得斩钉截铁。

蔡关翻白眼,决定回去了。正在这时,李小安出来了,“大家洗手去吃包子吧!我娘准备了一些凉菜,怠慢了。”

蔡关看看那略发黄但是胖胖的大包子,也觉得有点饿了,摸摸肚子跟了进来。

辛鲲早上吃了早饭,就让准备点心,她对上回备饭已经不怎么放心了,烧菜、做席,不适合乡下。还是准备包子好了,多放肉,多准备一些,大家反而随意。

李婶是把辛家的钱当成自己的性子,光吃包子,那得多少肉。于是又去买了粉丝,买了些菠菜,拌了一大盆子,又拍些黄瓜。

辛鲲真是累了,看到拌粉丝、菠菜,倒是很高兴,尝了一下味道,在粉丝里又加了点拍黄瓜,自己慢慢的吃了起来。

“鲲弟,你不吃包子吗?”郭鹏又过来了,一手一个大肉包子,真是一咬全是油。

“不用,太热了。”辛鲲对李小安笑了一下,“跟李婶说,这粉丝太好吃了。”

“黄瓜也好吃!”一个侍卫笑着,天挺热的,喝着清甜的糯米酒,再吃清脆的拍黄瓜,再咬一口大肉包子,真是太安逸了。

“这包子是不错。”蔡关拿了一个包子,咬了一口,点点头,“你还是挺舍得给人吃啊,有这钱,请人干活也上绰绰有余吧?”

“这当然不同,侍卫大哥们一天的工钱能买多少大肉包啊。不过是给面子罢了!”辛鲲对各位侍卫又是一弓身。

“小相公真是太客气了。”

蔡关注意到那些侍卫对辛鲲的态度都不同了,而看了郭鹏一眼,他没说话,而是吃完一个包子后,给大家夹起凉菜来。

“对了,昨天小王爷用扁担跟我们打,还挺不错的。”某位侍卫忍不住说道,“感觉有点像棍法,不过扁担可横可竖,比棍子有变化。”

“对,砍起来,挺有气势的。”另一个忙说道。

“那是,鲲弟,我昨天可跟赵子龙一样,七进七出。”郭鹏得意的跟辛鲲说道。

“那个大家昨天用了几分力?每天若是闲着,再多用几分力吧!”辛鲲懒得理郭鹏,对大家笑着说道。

“你是希望他们揍我吗?”郭鹏看着辛鲲。

“他们揍你,总比你被坏人揍好。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加油!”辛鲲看了郭鹏一眼。

“听着好像有点道理。”郭鹏想了一下,看向了侍卫,“你们觉得呢?”

“是,其实我觉得这个挺好。”侍卫点头,“回头我们也没事像昨天那样…那叫什么,小王爷?”

“设计情境,装着一个场景,然后大家按着情境来做。我也觉得挺有意思的。鲲弟,今天什么情境?”

“您先试着以一敌十吧!”辛鲲头也不抬。

第六十一章 功名

“他也不可能上战场,学这个做什么?”蔡关想看看什么包子,让表弟这么在意。也就跟着进去。吃了一个包子,算是做得很不错了,又试了一下粉丝,他给自己又添了一碗,顺便听他们说话,听到他们谈这个,皱了一下眉头。

“不上战场也要以防万一,各位大哥也是,平时也不能真的对阵杀敌,对付刺客也能有点用。”她淡淡的说道。

“等一下!”蔡关似乎想到了什么,但是没抓住。

“跟提前育苗一样,先把所有的可能性打进去,然后做好准备。跟您应急救灾也一样,还有比如我们不能打兵部的签子了,但是若是你们有应急预案,一家不能做,有了后备,就不用担心吃瓜落。”她知道蔡关在想什么,眉头一挑。

“应急预案?”

“就是这样啊。什么情境都设计进去。万一明年水灾了,县衙该干什么?每一步都设计好,到时按着布置走。水快来了,然后提示农民准备。一面守好大堤,一边撤出妇孺。设定万一大堤守不住,要泄洪,就找一个出产不高的村子开堤。以保住其它的土地。要做的事多了去,但是有准备了,大家都有事做。当然,做预案时,除要想得细,还得可行。预案做得再好,不能实行,白准备。”

“你们铁匠也有预案?”

“没有,不过过些时候我弄清情况会有准备,不过我们的预案会是些工作的安全防护。我们这儿全是火炉,房子又都是木头的,一个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的。所以没事也得跟他们一块训练一下,有事时,大家就能把事情最小化。”辛鲲想了一下,这个是得准备起来。学校里也常做演练,大家没事都得参与,都不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想想,还得准备急救,万一有人受伤了,也得准备起来。

“这个有点意思,回去我要想想。”蔡关突然吼道,“你这小子,脑子这么好,快去读书,童生试就在二月了,你以为你还有很多时间吗?”

“还有大半年呢!”郭鹏有点黑线了。

“为了让你能考好,我决定回去制定你的那个学习的预案。以后两两个月试考一次,三年才两次考试。你要敢在我任期内考不上,我会杀了你。”

“太爷,我八月就搬家了。”

“你户籍可是在本县,你只能回来考。离的千山万水,也得把试回来给我考了。”

“太爷,这个我其实还在守孝,明年二月虽说已经出孝了,不过我父母双亡是为不吉,我想多守几年,连着母亲的一块守了。不是有这种先例吗?”

“鲲弟,那个,那个,你再想想,会耽误说亲的。”郭鹏忙说道。

“那是小事,什么也拦不住我对父母的孝心。”辛鲲瞪了他一眼。

“去,少废话。”蔡关吼了他一声,“我会把你的名报上去,你敢不来考,等着下大狱吧!”

说完了,蔡关拿着碗走了。

辛鲲无语了,他倒是知道,若是报了名不去考试,就是跟政府逗闷子,这会儿跟政论逗闷子结果是很惨的,而且,报名也不容易,要五家做保,若是蔡关真的直接给她报了名,五位联保的人,也会跟着受累。

“别怕别怕,表哥是欣赏你。他可是当你是他的开山大弟子,回头,你考上了功名,就是表哥的学生,回头,走到哪儿,别人都会高看你一眼的。”郭鹏只能好声的安慰。

“你哪支眼睛看到我有读书人的气质?有没事拿着铁锤的读书人?”辛鲲瞪着郭鹏。

“这是爱好,爱好。你会读书是不争的事实啊!你能读书不去考试,这是朝廷的损失。我都看不下去!”郭鹏也双手一叉,一挺腰板。

“去,你表哥一个月赚多少钱,我一个月赚多少钱?我得多有病去考试?”辛鲲也叉腰对吼。

“这不一样吧?鲲弟,你当着官也能打铁的,这样,你打的东西就是雅玩了,那更值钱。你想想,我这把斧头是工部的辛大人亲手所制,可是有价无市!想想看,那时,多少人求你打的样子。”

“我现在只想打你。”辛鲲跳着脚,放下了筷子,回家去了。

“不过我觉得辛小爷想的也没错,这才多久,就赚了您一万两,真是够吃一辈子了,更何况人家还能继续赚,回头就算是考上状元,除了去贪污,多久才能赚上一万两?”一个侍卫由衷的说道。

“若他是官了,就算只做两年翰林,他回乡打铁,也只能传美名,谁敢动他啊!所以你们哪里能懂爷的心意?”辛鲲瞪着他们。

侍卫们一听,也是这个道理,真的有了功名,整个辛家村都不用交税了,这里是辛老爷的故里,县里谁来当太爷,都不敢把辛老爷怎么着。所以,这比一年几万两银子强多了。

“小爷高明!”大家一齐对着郭鹏一躬身。

他们吃包子时,工匠和辛爷也在,不过他们在作坊里,拿了一笼慢慢吃,也懒得跟他们说话。不过等着蔡关发火了,辛爷也就不得不出来了,但也没靠近,有些事,不是他们能插嘴的。

看辛鲲发怒而去,大家也都担心了。结果又听到郭鹏所说的,老爷子又默默的回去坐下。

“老爷子,为什么不许鲲哥儿去考试。”一个大匠小声问道。

“他又不喜欢读书,读书虽然很聪明,不过这不代表读书聪明的人就必须要考功名吧?”

“但是有功名的,跟没功名的能一样吗?”小工说道。

“想要功名自己去考去。”老爷子吼了一声。

“太爷,您真是的。我要能读书,能来做小工。”那小工有点委曲了。

“好了,你长个子呢,多吃一点。”老头轻轻的摸摸那小工的头,给他一个包子。

“太爷,这包子真好吃。”

“你少吃点,别撑坏了。”大匠拍了那小子一下。

“行了,让他吃吧!我让李婶留了些,晚上每人带几个回去,虽说不是什么好东西,好歹让家里人尝尝。”辛爷也知道现在最难的就是这些小工,家里若不是那么困难,也不会把孩子送来干这苦活。

第六十二章 王妃的隐忧

晚上,郭鹏回县衙了,父母还在县衙,他也不敢住在这儿,一回去,就看父亲和表哥在前头跟洪师爷商量着什么,他也懒得听了,直接回了后院。

“今天玩什么了?”王妃看儿子回来,忙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