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那你带我去吧。我也会装死!”小宝一怔,感觉人生好像又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再大一点好不?”辛鲲想了一下,商量着。

“这么大行吗?”小宝踮起脚,觉得自己好像大一点了。

辛鲲再一次大笑了起来,她真的觉得现在好像自己有那么一丁点的喜欢孩子了,好吧,她只喜欢小宝。目前,她还是没觉得别人家的孩子好玩。

“你又要出什么幺蛾子?”海大夫进来,现在他除了每天和辛鲲一块聊聊医书的问题,一般不怎么想说话。因为辛鲲的问题一般他都回答不了,比如为什么伤风吃药不吃药都会好?

“您要不要增进医术?我准备跟小王爷去打仗了。”辛鲲歪着脑袋对着自己的师父卖着萌。小宝忙伸头跟着辛鲲做了一个一样的动作,期望着海大夫能带上他。

“你这么怕死,敢去打仗?”

“唉,我不是怕小王爷死了,我也活不了吗?”辛鲲终于说了实话。

海大夫点点头,“那就一块去吧!”

“海太爷爷,您舍得小宝吗?”小宝决定再试试。

“哦,你乖,海太爷回来给你买糖。”海大夫还是很喜欢小宝的,摸了他一下,自己出去准备了,真是敷衍的表情都没给他一个。

“所以看到没,舅舅多么喜欢你,我让小王爷给你们留点人,你跟他们玩好不好?”辛鲲大笑着看着小宝憋闷的神情,她觉得小宝可以做表情包了。

第三九三章 平乱

大军开拔,辛鲲如她说的,就在粮草营里,好歹也是六元状元,这回她还是带上自己那六个学生,上回的事已经表明,这六个人有着坚忍不拔的性格的。

其实她也不会管粮草,不过,她管过自己研究小组的账目,到了古代,她总算是把辛家从小康带向了富裕之路。听着粮草官还有一干人等的汇报,她按着他们之前动作画了图表,当然,一画图表,流程她是清楚了,意外也就来了,所以,只要后勤就很好捞钱啊!按着这个表,她发现自己这些年,赚的都是辛苦钱啊。

学生们都已经习惯了辛鲲的教学方式,听她说一次,大家也就跟着明白了,军需官被年轻气盛的学生拎到了仁亲王面前。这是他的心腹,这个自是由他来处置。

当然,辛鲲也是等着看仁亲王的处置之法,他已经看到了,这些粮草数额是巨大的,军需官敢这么贪,那么真是十个头都不够砍的。但是不是的话,那么这些年,这些粮草哪去了?答案呼之欲出!

军需官被砍了脑袋,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辛鲲看着学生们欢天喜地的运回了还没来得及运走的粮草,十分欢欣鼓舞。辛鲲也不想解释,跟着大军开拔,脑子里开始默念那些著名的兵书,对着仁亲王的练兵的思想相互印证着,开头时,她还不懂,也会问问郭鹏,后来,慢慢的,她不问了,每天只是小心的控制着粮草的数量,当然,她最不同的是,她开始做规划了。

信一封封的派阿大和阿二送出去,阿大与阿二原本是郭鹏的人,但这些时日的相处,阿大和阿二只要是不危及郭鹏的事,他们都会做,完全相信,辛鲲不会背叛郭鹏一样。

如此这般,他们终于停了下来,这里出了河北,进入河南的话,叛军很快就要来了。仁亲王此时停下,是以逸待劳,兵书上非常多的介绍。

辛鲲的粮草营在帅帐的边上,所有的打仗,粮草与主帅一样重要,失去哪一样,都会造成失败。辛鲲用热水擦了身子,又窝在小行军床上看起书来。天渐冷了,河南对她来说,也是北方,满是干燥与寒冷。

“鲲弟,他们捞的黄河鲤鱼,我让人给你熬了汤。”郭鹏冲进来,把一罐子汤放到了辛鲲的面前,汤里只放了姜片和盐,别指望好喝了,不过,这是行军,就连仁亲王也只能跟大家一块吃行军灶,虽说内卫营的灶房比外头略好一点。

“王爷有吗?”辛鲲还真不希罕这个,不过,她在意郭鹏的心意。

“有,你看,这只有一半,我让人送了一碗给爹。”郭鹏忙说道。

“嗯。”辛鲲喝了一口,放在嘴里坚持了好一会,勉强的咽下去,摇摇头,“我让人熬粥了,我带了很多糖。”

辛鲲决定还是吃自己的白糖粥,就算用小米来熬,也是极香甜的。

郭鹏接过去喝了一口,摇摇头,也就不逼他了,让人给病号送去。自己就留在了辛鲲的帐篷里,“鲲弟,你这回陪我出来,是因为上回我陪你了吗?”

“你爹说的?”辛鲲放下书,侧身看着他。

“算是吧!”郭鹏有点尴尬,自己回去跟父亲说辛鲲要参加,仁亲王点头说辛鲲总算还有点良心,知道投桃报李。这让郭鹏有点不舒服,不过,这一段日子看到行军艰苦,辛鲲好像又瘦了,他就觉得有点对不起辛鲲了。

“银丝甲你穿了没?”辛鲲没回答郭鹏的问题,只问她想知道的。

“嗯,有点重,不过算是很薄了,我让爹穿了。”郭鹏有点不好意思。

“不是让你不要告诉任何人吗?”辛鲲无语了,这个她就做了一件,而且真的是集老爷子一辈子的心血与技术的大成之作。

“别的都没告诉,但是这个得先给他穿,不然,我会后悔死的。”郭鹏正色的摇头。

“也是!”辛鲲一想也是,若是自己也不可能有危险时,自己穿着保命的衣裳,让爷爷暴露在凶险之下。不过看着郭鹏单纯的脸,她又纠结了,自己该怎么办?

“鲲弟,你没跟我说,你是不是因为上回我跟你一块出京,这回你才跟我出京的。”郭鹏瞪着他,他必须要一个理由。

“不是,我们没分开过,没你在身边我有点害怕。”辛鲲摇头,实话实说。

“可是这回会危险啊!”郭鹏有点小开心,但是又有点难过,这是真正的打仗,而且面对的也许是一批被胡伦那个狗官逼迫的百业者。郭鹏都想把已经死了的胡伦千刀万剐了,可是现在,胡伦死了,他的家人也死了,两江很多的官员及全家老少都死了,这些人回不了头,而郭鹏他们也不能回头。

“若是连他们都打不赢,你爹就白训这些兵了。”辛鲲笑了一下,轻叹了一声。她要告诉郭鹏,这些暴民一半人都是有目的的吗?他们扇动了暴动,他们席卷了两江,一路向北,队伍越来越大,而且,他们的队形也越来越完整,领头的那人之前在江南只不过是个小船行的老板。现在已经自称为王了,人家的士气如鸿,但他们打出的口号不是取而代之,而是杀昏君,清佞臣。

她看了传来的各地报告,义军一路,安抚百姓,甚至帮忙收割秋粮,一路上,竟然还办了认字班,让跟随他们的那些农民一个个的读书识字,然后告诉他们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辛鲲看着那些宣传,她只有一种感觉,要么是有人跟她和辛瑶一样穿过来的,要么,这些就是从辛家巷里学的。让铁匠读书识字,辛家巷的铁匠外头人给再多的钱都挖不走,读书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所有的威逼利诱。那么,那是谁呢?

辛鲲脑子里划过了蔡关,再后来,也就只有仁亲王一个人了。蔡关是在学堂建立之初跟着研究了很久,而仁亲王好像一直很闲,于是,没事就去辛家巷的学堂里玩,有时,还会自己上去教孩子读书,让人觉得他真是一位贤王…

第三九四章 一家团聚

“鲲弟,你怎么啦?”

“我有点担心京城,我们都走了,王妃,还有爷爷,小宝他们…”

“他们有什么可担心的,真的打过了河北再担心吧!再说,我们留了人在京城,瑶儿他们应该已经到京了,有瑶儿,你真不用太担心的。”郭鹏想了一下,才轻轻的说道。

“你没说蔡大人。”辛鲲看着郭鹏,他没提蔡关,她有时还会想想蔡关,想想要做父亲时,他并没有笑容,而是满眼的空洞。他这回知道自己要随着他们出生,竟然什么也没说。若是平日里,他会冷嘲热讽的。

“他能照顾自己。”郭鹏嗡嗡的说道。

“我是说,你没指望他会帮助爷爷和王妃吗?”辛鲲看着他的眼睛,其实她是算了蔡关的,若是府河的蔡关,她不会信,但是现在,京中,能帮忙的,也就只有蔡关了。结果,现在,告诉自己蔡关不可信,她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郭鹏摇摇头。

“陪我去骑马吧,我一直躺着,全身都散架了。”辛鲲真的是一直躺着,出门是阿大他们抬,这些日子,若不是他的脑子还不错,估计得被仁亲王嫌弃死。但是知道她装病的人,只有海大夫和辛爷,而辛爷现在都不信她没病了,于是她只能让着郭鹏来带她去运动一下。

这个要求郭鹏是乐意的,给她拿了一个斗篷,帮她系上,再背着她出来,辛鲲扶着他的肩膀叹了一口气,“这盔甲真冰啊!”

郭鹏大笑起来,“说得好像那银丝甲不会冰一样。”

“按物理来说,应该会更冰,不过那是穿在里面的,我不会觉得冰啊!”辛鲲其实心里还是有点郁闷的,她送给郭鹏的盔甲,凭什么郭鹏要送给仁亲王?虽说,这话自己还真不能说,万一不给,哪儿飞过一个小刀刀把仁亲王的脖子砍了,郭鹏还是会觉得若是自己把银丝甲给他就好了,会内疚一辈子,一点也不会想银丝甲可没有护脖。所以银丝甲不是给仁亲王的护体的,而是给郭鹏安心的。

“什么叫物理?”郭鹏把她放上马,扶着她自己飞身上马,保证辛鲲一定不会在这么一会的功夫倒下。

“就是木头和铁一块放在外头一晚上,你摸木头不凉,但摸铁,说不定手就沾上了。这就是物理,物质的本质,然后通过这个本质,做研究的一种科学。”辛鲲想想看说道。

“不懂。”郭鹏呆了一下,铁和木头怎么比?

“就是说,你把水放在外头,一晚上,水可能会结冰,但是油就不会。因为冰点不一样。铁和木头温度不同,是因为他们对温度的传导性不一样,所以通过这个,我们做避雷针就会用铁的,我们做澡盆子,就会用木头的。这就是性质决定了功能的目的性。”

“算了,你别说了。”郭鹏认真的想了一下,觉得辛鲲说的都对,但是他一点兴趣也没有。轻轻一夹马腹,马慢慢的走起,到了军营外的旷野中,马才开始一点点的跑了起来,郭鹏不敢离远了,他少年就在西北的大营里做小兵,他曾经的一点点浮燥,早就被磨光了。此时,他们就绕着大营,保证安全。

辛鲲看跑了两圈,周围关注的人也都退散了,才跟郭鹏说道,“慢点!”

郭鹏以为辛鲲冷,忙一边慢下来,一边看辛鲲的斗篷不是没包好。

“小王爷,若是王爷举兵反回京城,你怎么办?”辛鲲又看看左右,才小声的对郭鹏说道。出来骑马,就是要确定四下无人了,才能说。

郭鹏怔了一下,双手拉着马缰,实际这样,他的双手是架在辛鲲的腋下,能把辛鲲固定在怀里。

辛鲲没有追问,有时,她觉得郭鹏一点不傻,只是他不乐意在自己的面前变聪明罢了。她只要起到提醒的作用就好了。

他们跑了一会,辛鲲都觉得自己身上暖和起来,被动的运动一下,也算运动了,不就跟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摇摆器效果一样。

“你之前不是说,那是亲爹,他做什么我都得跟着吗?”郭鹏再次慢下来时,突然说道。

“是啊,所以我也在纠结,你跟着你爹,我得跟着你。然后呢?我担心爷爷他们。还有王妃,太凶险了!”辛鲲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这话放到这会儿,她也不觉得自己错了,跟郭鹏把银丝甲给仁亲王一样,这就是命。他和仁亲王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家族的叛徒。

郭鹏笑了,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他喜欢听辛鲲说的,他会跟着自己。无论在哪,他不想也不会离开自己。一扬鞭子,马又快步的跑了起来。现在两人都不再说话了,因为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辛鲲没等到叛军,却等到了辛爷一大家子人,他们边上还有辛鲲的那个小书童。

辛鲲吓了一跳,拉住他,“你叔呢?”

“没事没事,他们回老家了,不过我叔怕太爷他们没人伺候,让我跟着。”小书童忙说道。

“老家还有老人呢!不能不管不顾。”辛爷摆手,自己整了一下衣裳,“快去拜见王爷吧!”

辛鲲心里一紧,但是还是带着辛爷和李叔一块去见王爷,让人带辛瑶他们去了自己的帐里。

仁亲王看到他们还挺高兴的,忙下座,“老爷子,抱歉,如此不客气的请众位过来,真是失礼了。”

“爷爷?”辛鲲瞪大了眼睛,这是什么意思?仁亲王这是把这一家人都绑了来吗?也是,就他们一家人,连家里守门的那位都没带。那位也是仁亲王府退役的,所以,这也是靠不住的吗?

“是小老爷谢王爷救命之恩!原本鲲儿就让小老儿带全家躲入深山,万不能被人抓住,能到大军之中,倒是让小老儿满心欢喜。”老爷子对仁亲王一礼,回头还笑眯眯的看着辛鲲,“小宝高兴的。”

辛鲲离开京城时,其实是要老爷子先移到郊外,一但情况不对,马上去他们庄子的后山据点。那里做好了准备,隐藏半年,哪怕是有人放火烧山也跟他们没啥关系。但是,京城还没动静时,辛爷他们被绑了过来,说好听就是让自己安心,说得不好心,辛鲲都不乐意往脏处想了。

第三九五章 对策

“谢王爷,前几日下官还在跟小王爷说担心王妃与祖父,现在王妃可好?”辛鲲忙对着仁亲王一揖,再抬头,就是对王妃满满的担忧了。

“她在城中,不过我们也做了准备,万一情况有变,她自有去处。”郭深还挺喜欢辛鲲的识相的。

“那就好,那就好。”辛鲲点头,似安心了很多。

“老爷子,一路上舟车劳顿,先去歇歇。本王与鲲儿聊聊天。”郭深笑着下了逐客令。

“是!”老爷子拉着还愁眉苦脸的老李出去了。

“鲲儿,你不会怪本王独断专行吧?”郭深看他们出去了,才示意辛鲲坐。

“当然不会,小侄这些日子一直担心京城局势。前几日,沈公公非告之罪,被迫在慎行司‘自尽’,小侄就担心家里了。王爷带出小安姐和小宝,真是功德无量。”辛鲲又是深深的一揖。

沈公公不愿被救,他不肯相信自己一手带大的少帝会要他的命,他坚定的等着少帝消气,放他出去。最终,什么也没等到。郭鹏告诉辛鲲时,辛鲲心里瓦凉、瓦凉的,从小到大的感情,原来就经不起这么一个非告之罪。

她那天想的不是沈公公,也不是少帝,她再一次想到了郭鹏。有一天,他会这样吗?为了他的皇位,他可以杀掉所有人。

而此时,辛鲲想的是,她不能接郭深的话,郭深接人,就是控制自己。等人来了,他才找自己谈。答案呼之欲出!

所以她现在想的是,从沈公公的死代入,让郭深想到自己担心京城,更多的是从少帝谋娶小安这点风月之事上带。老魏娶小安时可跟自己说了,他是仁亲王的人。更何况,蔡关也知道了,最早与郭深合作的蔡家人,应该也会把这些事告诉郭深的。

“是啊,少帝无德,竟然谋求臣子之妻,真的想名垂青史不成。他若想名垂青史本王管不着,可是伤了皇室的清誉就是本王万万不能忍的。”说着郭深还锤了案台一下,桌上的茶碗都跳了一下,可见郭深的‘愤怒’!

“所以小侄十分感念王爷大恩。”辛鲲这回都跪下了,郑重的磕了一个头。

“好了,你是自己人,这些年,你与鹏儿一直相辅相成,鹏儿有你这样的朋友,本王也是十分欣慰的。眼看叛军即将到来,你看,本王该如何应对?”仁亲王脸上的笑容也就更加明媚了。

“小侄才从两江归来,说实话是,的确是胡伦这狗官官逼民反,只不过胡伦全家死绝,皇上纵有招安之旨意,只怕也很难安抚这些百姓之心。小侄出京之前就想过了,小侄除了会念几本书,好像也别无所成,在小王爷身边,不过是希望能尽量不起战事。毕竟都是同根同源,万不可轻言兴兵才是。”辛鲲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来之前,小侄就派人出京查探领头的几人,无论巨细,必要报之。小侄想,待叛军到来,由小侄前往招安。”

辛鲲这些日子常派人出去,她现在赌郭深已经知道了,直接说道。当然,就算郭深不知道,她这么说了,他也不会把自己怎么着,因为她都打算去送死了,您还想怎么着?

“不成,招安了,又能如何?你觉得朝廷能答应他们什么?两江官员死伤无数,若是朝廷一时软弱,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郭深摇头,表示不同意招安。

这神态,让辛鲲都觉得自己是不是猜错了?只要郭深不想反,那么,才会对叛军零容忍。但马上,看郭深的脸,突然明白。

就算郭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但兵部里还是有少帝派的人,虽说一些小官,可是这些小官掌握的东西,慢慢的蚕食下去辛鲲绝对相信,少帝能做出一片天来的。所以现在,带出来的兵,万一是忠于少帝的呢?就算不忠于少帝,人家忠于正统,就算不忠于正统,人家尊重自己的家庭呢?

只要郭深输了,那么就算是士兵,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让人担心的。反而由心腹去训练的叛军更值得信任。

“王爷,小侄近日一直观察两江发来的告急文书,这些叛军训练有素,纪律极佳,小侄相信,只要说动了几个领头的,这些人想要收拢并不困难。而对国有利,真的两军对垒,回头,无论死伤哪边,都是令人痛心的啊!”

辛鲲站起来,对着仁亲王深深的一揖,这是她的真心,打内战,死伤的都是自己人好不,要打进宫啊!沈公公已经死了,派人围了皇宫,杀了少帝,能有多难。非要把人钉死在河南,这有意思吗?最终还不是得大军围城,决一死战?

“爹,我觉得鲲弟说得有道理,劝降比对战强。”郭鹏终于从外头进来了,刚刚他从外头回来,就看到小宝满营的逗大马,边上跟着小书童和侍卫,生怕大马踢了他。老魏一看到儿子,就不搭理他了,冲过去抱开儿子,顺便跟人笑着说,这是他儿子。

郭鹏也不想搭理他们,先去见了辛爷,得到的答案跟辛爷在帐里说得差不多,他心里也更烦闷了,就算他知道,父亲的想法,就算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他会跟随父亲。可是,他的心,真的不心甘情愿。

知道父亲正留着辛鲲说话,他就忙过来了,但在门口,他还是迟疑了,鲲弟会做什么样的处理?听到辛鲲说她去劝降时,郭鹏就想冲进来了,但还是忍住了,他得知道鲲弟怎么想的,显然,鲲弟不想两军对阵,劝降了,其实对父亲也是有好处的,既然想反了,兵当然越多越好,忙进来说道。

“糊涂,正是训练有素,军纪严明,本王才不想留下这些祸害。”郭深摇头,让人去吹号角,请军中其它的将领进帅帐,他带数十万的大军,营地绵延,一个个的骑马去叫,那得浪费多少时间。很快,帅帐里一下子坐满了将军,“刚刚,辛状元请本王允许他去劝降,诸位意下如何?”

“辛状元为何如是想?”一个中年文士模样的将军坐在副帅的位置上,抚须皱着眉头看着辛鲲。

第三九六章 我都被说服了

“鲲弟觉得叛军情有可原,而且军纪严明,看得出管事的人挺精明的,若是能劝降,倒是能为朝廷增添一点助力。”郭鹏忙说道。

“若是不肯呢?”那人皱着眉头,看向了辛鲲,“万一你出了事,那才是天下之大不幸。”

“下官这残破之身,能为朝廷做点事,少死几个人,那就是天下之下幸。”辛鲲低下头,轻轻的说道。她其实真没这么高尚,她想好了,万一郭深要杀了自己,那她就要郭鹏去把那几个领头的杀了,自己在两江还算有点威望,这回叛军中也有自己的传说,只要那些人死了,自己登高一呼,那仁亲王的计划也就全完了。

“王爷,您看?”那文士皱眉看向了郭深,此时,他倾向支持辛鲲,他觉得这位六元状元,好像做事一直很有分寸。再说,先谈判,并不影响什么,万一让他谈成了,也真是天下之幸。

“本王从军以来,还没向谁妥协过,对外族,对叛军,本王从不妥协!”郭深黑着脸。

“对外族,下官就站在王爷的前面,决不会后退一步。但是,现在面对的是我们的百姓,就算他们杀了狗官,可是他们还在帮百姓抢收秋粮,他们没有伤害平民。他们现在站在人和之地,王爷若赢,就输了百姓之心。王爷若输,那么谁来保卫京师?”辛鲲站起,厉声喝道。

“唉、唉,王爷,老夫差点忘记了一件大事,今年两江大丰收,水患分流,这些叛军不缺粮食。”军师拍拍脑袋,叫了起来。

他跟着仁亲王出来平叛也不是一两回了,一直没当一回事,但是,这回辛鲲提示他了,之前他们来灭的都是活不下去的人,这些人没什么组织性,凭的都是要活着的狠劲儿。等着与王师相遇时,他们已经不是饥民了,于是他们怕死了。而这回,明显的这是一群肚子不饿,一路他们还不断的收拢平民,他们有百姓的支持,他们也有钱粮,他们根本不怕他们的大军。

“王爷,还是让辛状元去试试吧。他把我们都说动了,想来也能说服叛军头领的。”一个胖胖的军官忙伸头对仁亲王说道。

“谁不能说服你?”边上一个瘦的冷笑了一下,但还是回头看了郭深一眼,“王爷,要不让辛状元试试吧,不然,他不能体会王爷的苦心。”

“正是正是,反正两军对垒,总要先谈谈的。”边上的将军们开始七嘴八舌起来。

辛鲲默默地看着每一个人,她想知道,仁亲王到底想除了谁的部队。她要告诉仁亲王,其实,他军队管得都不好吗?现在她真的觉得仁亲王是个有点自以为是的人,也许,他打仗真的挺勇敢的,但是勇敢是不能代表他是适合的统帅。

终于郭深清了一下嗓子,大家一块住嘴了,等着郭深开口。

“你才好一点,现在让你去,你祖父怎么办?”郭深一脸担忧,表现出,这是作为长辈应有之义。

“这是小事,祖父若是知道我能为国捐躯,而不是缠绵病榻,这才是好男儿应有之义。”辛鲲双手抱拳,一脸的坚毅。

下头的大将军们,被辛鲲说得大家眼眶都红了。辛鲲在他们的印象里都是病病歪歪的。现在他要去叛军营中,就算两军对垒,不斩来使,但是历史上,被斩的可都是来使。能被派出来的,都是那不值钱的。当然,辛鲲是值钱的,六元状元,小王爷的挚友,真有事,这就麻烦了。

“我陪你?”郭鹏还是一脸平静。

“不用,你去了,就没有诚意了。”辛鲲笑了一下,咧嘴一笑,慢慢的对郭深深深一揖,她不能跟郭深谈,真的用她的法子其实才是一石二鸟,她们劝降成功,然后上报朝廷,领着降将进京,大军分派各处。降将的军队,就放在京城之外,进了宫,想怎么杀就怎么杀,反正沈公公已经死了,这才是最简单的作法啊!

刚刚她其实也想明白了郭深的想法,对他来说,这么多年,不敢越雷池一步,说白了,就是胆气不够。他怕背上抢侄子宝座的罪名,所以,他找人给少帝下药,让他无法有自己的孩子,只要他没儿子,就算他自己不能做皇帝,他的儿子也会做皇帝。

所以,现在很好,有叛军了,因势利导弄不好,他让叛军打进京城,然后,他集结旧部,进京勤王,他就能名正言顺的继承王位,就算有人怀疑,那也大局已定,一定不会引来太强烈的反弹。

这招说起来,其实比自己招降好。从名声上看,是比较名正言顺的,可是他得算一下成功率和折损率!自己这招,成功率是百分百的,折损率不用说了,比他们不断的打仗要好到哪去了。还有就是,时间成本,像郭深这么打下来,没有三年,这事完不了,等他坐上皇位了,问题也就来了,打了三年仗,国库空虚,人心浮动,国民生产总值倒退二十年,傻不傻啊!

出了帅帐,要先去看祖父他们,辛鲲有自己独立的帐篷,她刚刚让人带他们去自己的帐篷里,不过到了帐篷前,她带来的六个学生正在指挥人加盖了三个小帐篷。

这回,她带着这六个学生来,虽说她现在就跟当初导师如何剥削她一样,压榨着这些大小伙们的精力,只不过,她比导师好的是,她真的教他们,并且真的放下权利,也真的为他们请功。这六个孩子也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回御史案,让这六个学子声名鹊起,谁还记得之前二十多个学子随着辛鲲怒敲大理寺!

而这回,辛鲲说她要平叛了,这些人想也不想就跟着出来了,辛鲲觉得将来不管谁当皇帝,这六位,其实在处理实务上,已经超越在国子监的那些同窗们了。

领头的看辛鲲回来,忙过来,“先生,先准备三个帐篷,老太爷和李叔一个,李婶与辛姑娘一个,魏夫人带着孩子一个,您看成不?”

“你办事我放心,老爷子在哪?”辛鲲看李婶在外头自己已经开始寻摸什么了,也就不管她,问辛爷在哪。

第三九七章 祖孙

“在帮忙!”学生有点尴尬,但还是带着辛鲲去了后头的后勤营中。

后勤里,有个兵器作坊,帮着维修还有准备补给。老爷子果然到了哪都没想过放下自己的手艺,正和兵器监对着一个小工兵聊着,有点相见恨晚的意思。

“爷爷!”辛鲲看老爷子都想自己上手上,忙阻止,对着兵器监笑了一下,“抱歉,家祖就是喜欢这个。”

“唉,看您说的,老爷子没事,想怎么玩怎么玩,这儿归辛状元管,他一来,就把章程改了,现在大家的事简单了,但产量上去了。小的也跟着辛状元混了点功劳。”兵器监也是个搞笑的人,此时一点也想不起,当初辛鲲说要改规矩,他跟要死了老爹一样。

当时若不是有郭鹏在,辛鲲还真的搞不定这些兵油子。辛鲲其实自己不太管他们靠山吃山的规矩,她就看不得那么慢慢悠悠的干活,回头真的打起来了,他们这些工兵若不能创造自己的价值,就得被人搞死。送上战场,不也是死。

“我爷爷多大岁数了!”辛鲲不干了,瞪着兵器监,“让他替他干活,我让你去管马!”

“别别别,老爷子,没事,您没事来教这些小的们干活,看着就成了,千万别累着。”兵器监又对老爷子哈起腰来,其实他也知道辛鲲玩笑,这些日子相处,他也摸到了点辛鲲的脉门,人家是读书人,讲规矩。只要按着规矩来,他就没事。

前些日子他按着‘规矩’给他送了银子,辛鲲还怔了一下,但笑了一下,把银子还给他,让他分给家里负担最重的工兵们,实在不成就存起来,看看谁家有了急事,他们兵器监好歹也有点互助的银子。

兵器监以为他嫌少,心里还想着辛鲲有点心黑,不过一打听,发现他所有人的钱都没收,也都是让他们要么分给家里负担重的士兵,要么就存着,当互助金。再想想,他并没有说不收,而只是让他们拿这笔钱出来再分配。他并不阻止他们的规矩,只是他自己就不参与了。所以刚刚辛鲲真调侃假生病的样子,这些人也是看得熟的了。

“嗯,好些日子没打军刀了,倒是有点想了,前儿鲲儿有点想过在军刀上,玩点花样,回头我们试试。”辛爷笑眯眯的跟兵器监说着话。

“行啊,回头我们等您。”兵器监送着辛爷出来,笑眯了眼。

辛鲲扶着老爷子往自己住的地方走去,两边兵士来来往往,都跟辛鲲打着招呼,看表情也知道,辛鲲这些日子在营里跟这些人混得不错,老头轻叹了一声,轻轻的拍了拍辛鲲的小手。到了冬天,穿着宽大、厚重衣裳的辛鲲显得更加瘦小了。

“爷爷,我要去叛军帐前劝降了。”辛鲲回到帐里,辛鲲给老爷子倒了一杯茶,轻轻的说道。

“凶险吗?”老爷子没问为什么是你,而是手一抖,轻轻的问道。

“可能有点。”辛鲲轻笑了一下。

“叫我们来,就是为这个?”辛爷皱紧了眉头。

“不是!”她看看帐帘,在茶几上写了一个‘反’字,然后顺手一抹,对老爷子笑了一下,“你们来了,我的心也就真的安了。在京城真的太凶险了。”

老爷子也不傻,一个字已经包含了太多,他明白辛鲲的意思了,他们留在京城,若是仁亲王反了,一直跟仁亲王府很近的辛家一定落不着好。但是到了仁亲王过儿,看看孙女,眉头皱得更紧了。

“鲲儿,这个决定太轻率。”老爷子轻敲着茶几,一脸忧虑。

“是我坚持去劝降的,劝了王爷很久,王爷不忍我身犯险境,但是都是同根同族,万不能相煎何太急。”辛鲲笑着握紧了老爷子的手,“我不能让两边无辜的百姓,士兵们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