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上有血从伤口上透了出来,她将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然后才放下针线篮子,问丹钗道:“知道父亲叫我去做什么吗?”

丹钗摇了摇头。

周世珑从炕上站了起来,整了整身上的衣裳,又对丹钗道:“你去拿个靶镜给我。”

丹钗道是,然后拿了一个靶镜过来。周世珑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然后才带着丹钗从院子里出去。

走在路上时,她没来由的觉得紧张,手心藏在袖子里,但却觉得它微微的在冒汗。

周世珑不知道自己现在是什么样的心情,仿佛是有些雀跃,又有些觉得伤感。

她觉得自己应该讨厌那个对她一闻不顾的父亲的,而事实上从小到大她也确实在埋怨着他。但她被忽视得太久了,久到她一听闻他将她想了起来,心里忍不住就有了几分雀跃。

她甚至在想着,等一下他见到她时,会跟她说些什么。看到她,他会不会愧疚这些年来对她的忽视?哪怕没有愧疚也好,终归是,他终于记起了她。

第159章

景澜院里,白卿慧和王檀正一人一边的坐在榻上。

白卿慧一手拿刀一手拿着苹果在削,苹果已经削了好几个,放在甜白瓷的碟子上,有几个都已经变了色,但却并没有人吃。

王檀看着心不在焉的白卿慧,不由开口道:“慧姐姐,你在我这里都削了快一天的苹果了。”

白卿慧这才“啊”了一声,然后放下手中的苹果和小刀,叹了一口气。她像是想要说什么,但又一副不知道该怎么说的模样。

中午时她突然跑到侯府里来,让王檀吓了一跳。她刚出月子不久,又加上自己奶孩子,平日都是呆在家中带孩子,极少出门。她这样一声不响的跑过来,让王檀还以为她或陶嵇出了什么事。

她来得时候脸色并不好,王檀将她迎了进来,但结果她却只是在削苹果,什么话也没说。

过了好一会之后,白卿慧才有些黯然的开口道:“有时候想想,人心真是难测,哪怕是睡在你枕边的人,你也未必知道他是什么人。”

看来她心情低落的人跟陶嵇有关。

王檀不由开口问道:“你和陶先生可是出什么事了?”

白卿慧摇了摇头,又是一副不愿意再说的模样。她不愿意说,王檀便也不问。

但她自己闷了自己一会,又接着开口道:“你知道江南陶家吗?”

王檀笑着道:“自然知道,江南陶家可是响当当的人家,是江南四大商贾之首。”

而且王檀还知道,陶家现在的当家人陶二爷带着两位夫人和一个妹妹在前些日子上了京,正四处钻营想将妹子往王府里面送。

他们起先想将陶小姐送进康王府做侧妃,康王妃是王檀的表姐蒋雯。蒋雯没说什么,将人请进了王府,然后送上文房四宝,对他们道:“想进王府做妾,可以,先写下卖身契。”

见进康王府不成了,陶家又把主意打到了泰王府上。泰王妃是永宁侯的亲侄女,即林三爷和明玉县主的长女林氏。

听 闻明玉县主自小便是十分迷糊的性子,都说母强则子弱,母弱则子强。明玉县主性子迷糊,泰王妃怕母亲被人欺负了还不知道,便自小养成了十分强悍泼辣的性子。 泰王跟林家几位少爷是表兄弟,自小便常在永宁侯府走动,自然也认得闺阁时的泰王妃。二人算是青梅竹马,长大后顺理成章的成了亲。

陶家的人来王府时,泰王妃也不跟人将道理,直接让一群婆子拿着棍子将人轰了出去,还让人直言:“以后再敢上门,来一次我让人打一次。”

只是最近传出后宫要进人,听说陶家倒是不打断送姑娘进王侯府第做妾了,倒是在寻门路想将姑娘送进宫里。

白 卿慧说起陶家,再联想到陶嵇姓陶,王檀立刻想到,陶嵇怕是与这个陶家有什么关系。果然她接着便听到白卿慧道:“我到现在才知道,原来陶大哥便是陶家早年失 踪的陶大爷。”说着不由有些自嘲的笑了笑,道:“真不知我这个妻子是做得太不合格了,还是我不值得信任。我丈夫的身份,竟然是由别的女人告诉我的。”

王檀倒是听说过这位陶大爷的。听闻这位陶大爷聪明绝伦,饱读诗书,自小便有才名,很令陶家上一任的家主陶老太爷的骄傲。只是这位陶大爷有一点不好的是,既不喜欢科举仕途,也不喜欢经商经济,反而喜欢行山玩水。

按理本该是陶大爷继任陶家家主,但这位陶大爷在五六年前一次外出游玩时遇到了匪徒,跟随他的小厮护卫全部身死,陶大爷不知所踪。陶老太爷经不住噩耗,猝然而亡,与陶大爷一母同胞的陶二爷继任家主。

其实外人都传,陶大爷怕是也已经死了,但却没想到,陶嵇便是当初那位响当当的陶大爷。

白 卿慧继续道:“从前他不曾对我说过他的过去,我以为他有什么难言之隐,或是触及了他的伤心处,便不曾问过他。他不曾带我去见过他的父母家人,我也以为他是 没有父母亲人的,还一心想着多给他几个孩子,给他创造一个家。但却哪里知道,他的家却是赫赫有名的江南首富陶家。”

王檀不知该怎么安慰她,只好闭口不言。

白卿慧心中像是有无数的话要倾诉,又继续道:“你知道陶二爷的那位二夫人吗?”

王檀点了点头,道:“知道,听说是陶二爷的表妹。”

商贾人家不像官宦之家那种注重嫡庶,家中娶几个妻子都是不奇怪的。那位二夫人听说是陶二爷的平妻,在她之前,陶二爷已经有了一位嫡妻了。

白 卿慧继续道:“前几日,那位二夫人找到我,跟我说陶大哥其实是陶家大爷。她还跟我说,她跟陶大哥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表兄妹,本是真心相爱感情深厚,后面还 定了亲。说当年她是以为陶大哥死了,后面才不得已嫁给了陶二爷做了平妻。你知道我当时听到这个是什么感觉吗,脸上真是火辣辣的疼,像是被人抽了一巴掌。”

王檀劝道:“你还是该先问问陶先生,看她怎么说。那位陶二夫人说的未必就是真的。”那位陶二夫人夫人明明已经嫁了人,还跑过来对她说这样话,一看就不像安了什么好心。

白卿慧摇了摇头,道:“我现在真是不敢相信他了,谁知道他会不会骗我。”

王檀道:“陶先生虽有些事瞒了你,但他却不曾说谎骗过你。你再想想你的一双孩子,就是为了孩子你也该先问过陶先生再说。”

说道孩子,白卿慧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动容,低头沉默着不说话。

正在这时,莲雾从外面走了进来,对王檀道:“少奶奶,陶先生来了,说要接陶夫人回家。”

王檀看了白卿慧一眼,然后道:“你请他进来。”

不一会之后,陶嵇便从外面走了进来,脚步匆匆的显得有些焦急。先是看了白卿慧一眼,然后才对王檀拱手道:“卿慧给你添麻烦了。”

王檀笑着道:“倒是没添什么麻烦,我也喜欢慧姐姐来陪我说话。只是陶先生心中有什么事,该跟慧姐姐说清楚才是,女人容易胡思乱想,一个不小心就要误会了。都说十年修得同船度,百年修得共枕眠。有缘成一世夫妻不容易,望陶先生珍惜。”

陶嵇有些不自在的笑了笑,道:“少奶奶教训的是。”说着又对王檀道:“家中两个小儿还在寻母亲,我就先带卿慧回去了,等下次再来拜访少奶奶。”说完过去拉了拉白卿慧的手,道:“卿慧,我们走吧,雉哥儿和豿哥儿正哭着找你呢。”

白卿慧却怄气般的将身体一晃,将他的手甩了出去,人也并不打算起身跟他离开。

陶嵇轻声的哄道:“我知道你在生气,有什么事我们回家再说。雉哥儿和豿哥儿可一整天没有吃奶了,奶娘的奶他们不愿意喝,正等着你回去给他们喂奶呢。”

白卿慧听到一双孩子饿了一天,倒是不忍心丢下孩子。只得从榻上站了起来。

陶嵇又对王檀拱了下手,道:“我们先告辞。”

王檀将他们送出了门口,然后才道:“陶先生和慧姐姐慢走。”

等晚上周世瑛回来,王檀问他道:“你一开始知不知道陶先生的身份?”

周世瑛默了一会,然后才点了点头,道:“知道,当年陶先生还是我救回来的。”

说 着拉了他在榻上坐下,将她抱到怀里,才慢慢道:“陶先生跟现在的陶二爷是一母同胞。陶家为了最大限度保证家族的首富地位,自来只有嫡长子能继承所有财产, 其他的兄弟,无论嫡出还是庶出都好,分家时皆只能分得一小部分银钱。陶家这一代的嫡出只有陶先生和陶二爷两人,陶先生为长,按理本该是他继承家业的。只是 陶先生并不喜欢经商,反而喜欢游山玩水悬壶济世,反而陶二爷,对家族有着极大的野心。陶先生想让陶二爷来继承家业,这样无论是他还是陶二爷的心愿都得到了 满足。但陶家的老太爷却并不打算放弃陶先生,陶先生只得时常离家出走,好让陶老太爷放弃。大概六年前,我怀着太子的旨意去西北,在半路上正好遇匪而奄奄一 息的陶先生,所以才救下了他。只是等他伤好了之后,江南陶家便传出他遇匪失踪,陶老太爷故去,陶二爷继任家主的消息。父亲去世,陶先生虽伤心,但却也觉得 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让人继续认为他失踪的好,免得他回去了家族继承上又招来一片纠纷。他回一趟江南,偷偷祭拜过父亲,然后便去了西北找我,名曰是要报恩。然 后这些年,我们两人倒是一直在一起。陶先生惊才绝伦,医术又了得,在西北时帮了我不少忙。若是没有他,我西北一行也不会这么顺利。”

王檀突然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开口问道:“当初那些劫匪,真的是普通的劫匪?”

周世瑛给了她一个“真聪明”的眼神,开口道:“劫匪一般皆是贪财,你见过劫匪只要人命不要钱财的。”

王檀又问道:“那位陶二爷的二夫人呢,当年真的跟陶先生订过亲。”

周世瑛道:“这倒是真的。两人自小一块儿长大,曾倒是真有些感情在。”说到这里,他又顿了一下,然后才继续道:“陶先生对自己遇匪的事情也是有所怀疑。”只是到底是同母同父的亲兄弟,知道了也对他狠不下心罢了。

“当年陶先生急赶回江南,除了回去拜祭父亲之外,其实也是怕陶二爷对自己的未婚妻不利,所以想将她接了出来。哪知道…”说着讥讽的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王檀却有些心急,问道:“哪知道什么,你继续说呀。”

周世瑛点了点她的鼻子,道:“你猜不到?”

王檀道:“她跟陶二爷搅和在了一起?”

周世瑛点了点头道:“陶先生回去时,便听到自己的未婚妻收了弟弟的定情物,约定出孝之后就迎她进门做平妻。”

王檀不由有些惊叹,自己刚刚失踪生死都还未定,就算是死了,尸骨也是未寒,结果未婚妻就迫不及待的跟了自己的弟弟,这得有多狗血啊,而陶嵇也是够倒霉的。她都能想象,他当年从江南回来是,是怎样的失望。

周 世瑛继续道:“陶先生后面想过,他遇匪的事,与他这位未婚妻也不一定就没有关系。陶二爷自小便嫉妒他这位大哥,加之陶二爷的心思狠厉,陶先生对他一向有所 防备。他每次离家出走,一向不会告诉别人他会去的地方和去的路线。而那一次,他唯一告诉的人只有他的未婚妻。”

王檀暗吸了一口气,若真像陶先生怀疑的那样,他走的路线和去的地方,是那位陶二夫人透露给陶二爷的,那她的心思可不是一般的狠厉。

周 世瑛又继续道:“陶先生这个人我是知道,便是他以前对她那位未婚妻有情,但自她嫁给陶二爷后,他便也不会还让自己对她存着这些情意。男人若是狠起来想要不 爱一个人,那是非常容易的。更何况,他还娶了白卿慧。若他对白卿慧没有感情,或是心里还存着另外一个人的话,他是绝对不会娶她的。”

王檀了然的点了点头,但接着想到了什么,瞪了周世瑛一眼,问道:“那你是不是也是这样,若是有一天想要不爱一个人了,也能很容易的做到。”

周世瑛笑了笑,只觉得这样的王檀十分的可爱。低下头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然后又用鼻子抵住她的鼻子,笑道:“你怎么能拿自己跟那位陶二夫人比,我们檀姐儿这么好,我怎么舍得不爱你。放心,我一辈子都舍不得狠下心对你做下这样的事的。”

王檀“哼哼”了两声道:“甜言蜜语,鬼才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

周世瑛道:“那你就用一辈子看着,我说的是不是真的好了。”

两人正在低声细语的说了一会儿话,然后才整了整衣裳坐直来。

莲雾在这时候从外面走进来道:“少爷,少奶奶,三小姐来了。”

周世瑛听完,连忙对她道:“那快让她进来。”

第160章

王檀坐在榻上,拿着一件蓝色的衣裳在缝。

这个时代讲究贤惠的妻子应该替丈夫量体裁衣,入乡应该随俗。但自她进门以来,她倒是还没帮周世瑛做过一件衣裳,这是第一件。

莲雾走到王檀的身边,轻声对她道:“少奶奶,二少爷和三小姐像是吵起来了,您要不要进去劝一劝?”

王檀听着里面屋子断断续续传来的争吵声,并不显得担忧,反而对莲雾道:“二少爷和三小姐是亲兄妹,你还怕他们打起来不成。”

莲雾不放心道:“这样总归是不好。”

王檀道:“没事儿。”他们兄妹二人就是太缺少沟通了,所以有时候明明关心着对方,却不知道表达出来。这样吵吵反而好,总比两人都无话可说的强。

莲雾虽仍不放心,但既然王檀不担心,她也不好再说。

再过了一会,里面的争吵终于停止。周世珑先从里面走出来,她的眼睛有些红红的,脸上仿佛还闪着没有干透的水迹,她应该是哭过了。

她从撩起帘子从里面走出来,见到王檀,像是用袖子胡乱的擦了一把脸,然后才走过来对王檀屈了屈膝,道:“嫂嫂。”

王檀也不问她在里面和周世瑛谈得怎么样,只笑着问她道:“嫂嫂这里做了莲子羹做夜宵,你要不要一起用一碗。”

周世珑道:“不用了,嫂嫂。”接着听到里屋传来的脚步声,便又对王檀道:“我先回去了。”

王檀也不留她,刚刚吵完架,她应该想一个人静一静,便道:“那好,以后有空就来嫂子这里说话。”说着又吩咐莲雾打上灯笼送她回去。

周世珑刚走。周世瑛则气冲冲的从里屋走了出来,一坐到榻上,便气哼哼的道:“真是气死我了,她竟过来跟我说她要进宫,还说什么不要让我挡住她的前程。宫里能有什么前程,脑子都糊涂了…”

王檀坐到他旁边,也不说话,只一下一下的帮他顺着气。

周世瑛则又继续道:“珑姐儿向来不是贪慕虚荣的性子,只怕又是父亲不知跟她说了什么话,令她生出要进宫的念头…”

周世瑛还想继续抱怨,外面香橼突然进来道:“少奶奶,少爷,桑姨娘想要见一见少爷,问少爷有没有空去一趟她院子。”

周世瑛今日倒是多人找,来完一个又接着一个。

周世瑛想了想,站起来对王檀道:“等一下你自己吃完夜宵先睡吧,我去看一看姨娘。”

王檀道好,然后送了他出门。

另一边,周世珑自从景澜院里回了自己的院子之后,便自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呆。

她的丫鬟丹钗见着,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道:“小姐,你要不要吃点夜宵。”

周世珑摇了摇头,道:“不用了。”

丹钗叹了一口气,站在周世珑的旁边陪了一会。但面上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

周世珑见着了,开口道:“你想跟我说什么?”

丹钗是自小服侍周世珑长大的丫鬟,周世珑不受宠,她身边许多丫鬟并不愿意在一个没有前途的主子身边耗费光阴,所以都寻了门路离开了,没有寻到门路离开的,服侍她也并不怎么尽心。唯有一个丹钗一直忠心耿耿的留在她身边服侍。

周世珑对她有时候不止是普通的主仆情谊,周世珑对她亲近,有些话逾越的话也只有她敢说。

丹钗道:“小姐,宫里虽然看起来荣华富贵,但我觉得并不是什么好地方,您何必一定要进去呢。”这世上能做成陈皇贵太妃的毕竟是少数,多的还是枯等白头的妃妾。

周世珑道:“皇上要提拔周家,家里总是要送一个姑娘入宫的。”

丹钗道:“不是还有二小姐吗,我看二小姐是非常欢喜进宫的。”白氏常带着周世珊进宫的事并未瞒着府里人,下人中多的是心思灵透的,一猜便能猜得着。

周世珑道:“我不信她。”

周 世珊是个只重自己利益的人,她连自己的母亲和弟弟都未必有多少的真心。父亲是为了气姨娘才宠爱白氏的,周世珊看得一清二楚,但她却从不曾告诉白氏,由着她 山下蹦跶跟二哥作对,她不会不知道白氏这样做没有好处。但她就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她不过是怕告诉了白氏真相,违背了父亲,会让父亲对她厌弃而已。何况她 还是个有野心的人。

她若进宫,未得宠要依靠继远侯府时,她会帮着二哥和父亲。等她得宠了,她和继远侯府之间她占上风时,她只会要求整个继远侯府来辅佐她,而不是她帮携继远侯府。倘若她再生下儿子,她会拉着继远侯府陷入皇权之争。

何况她在想,若是她如了父亲和姨娘的意进宫,他们是不是会多看重她一眼。

这一边周世珑在想自己进宫的事,而另一边,周世瑛和桑姨娘同样在谈论周世珑进宫的事。

馥香院里,周世瑛从椅子上站起来,不可置信的看着桑姨娘,开口道:“姨娘你在说什么?”听到继远侯说出这样的话他虽不能原谅但还可以理解,毕竟他是男人,会更加看重侯府前程。但姨娘却是珑姐儿的生母,她实在想象不到一个母亲怎么可以做得这么狠心。

周世瑛开口质问道:“这世上哪有这样狠心的母亲,珑姐儿一出生,你就任由着白氏将她抱走。这些年你对她不闻不问,如今你却还能说出让她进宫的话来,你是不是一个当娘的。”

桑 姨娘扭开头,并不敢直视儿子的眼睛,过了好一会才道:“你这是在怨我。当初白氏主动请缨要抚养珑姐儿,你父亲亲自发话,我一个做姨娘的又能如何。若说这些 年对她不闻不问,难道我去关心她对她有好处么,我多与她亲近一分,白氏便要多厌恶她一份,受苦的会是她。这个你小时候不是亲手实践过了吗。进宫是皇上的意 思,难道是我主动想要送她进去那个地方的。为人臣子,哪里能违背皇上的意思。”

周世瑛道:“其他的我们先不说,就说当年珑姐儿被抱走的事,姨娘难道真的是没有办法吗?”

桑姨娘盯着几案上的一个青花瓶,半响没有说话。

周世瑛看着她继续道:“你明明知道父亲是在用这样的方式来逼你服软,你只要向父亲低个头,父亲便会让你继续养着珑姐儿。你将所有的傲气都用在与父亲赌气上了,何曾真的替珑姐儿打算过。”

周世瑛说完这几句话便离开了馥香院。

桑姨娘对着这空荡荡的屋子,好一会儿之后,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

当年怀第二个孩子时,是她和继远侯感情最好的时候。因为瑛哥儿被抱走,所以她无比期待着这个孩子降临。从知道怀他的那一刻开始她就在做小衣服,男的女的都有,做了那么多,她就等着孩子出生以后能穿上她亲手做的衣服。

但最终这个孩子还是没有保住,她那时候恨继远侯恨得要死,恨他害死了她的孩子。恨他恨得心痛,恨得绝望。

再后面她听到十堂姐告诉她,姨母一家被下罪了,姨父自杀,姨母殉死,表哥被发配千里,而动手的是继远侯。

她只觉得那些话像是噩梦一样,让她自责得恨不得自己就此死去。

从小到大,她无父母疼爱,族人依靠不得,是姨母和表哥给了她温暖。可是他们却因为她或死或被发配。她不明白前一刻还说会喜爱她一辈子的男人,怎么转眼之间就能这样来伤她的心,他还不如直接拿把刀将她杀死。

她觉得自己整颗心都死了,她再也不想见到那个男人。

珑姐儿的出生是意外,是她不期待的意外。

那次继远侯喝醉了酒,然后冲进她的院子来,像困兽一样强迫了她。那时候她听着外面磅礴的雨声,只觉得心和身体都这样痛这样痛。

等珑姐儿出生后,她明明知道自己这样不对,但没看见她一眼,都让她想起那令她痛苦的一夜。所以她并不怎么喜欢抱她,也不喜欢看见她。那时馥香院里的丫鬟和奶娘看她的眼神,她知道连她们都觉得她冷情冷心。

再后来白氏提出想将珑姐儿抱到身边抚养,她知道白氏以为她趁着她怀孕又引诱了继远侯,这才又怀了孕,所以恨她恨得要死。她想抱走她的孩子,令她母子分离,令她痛苦。

那时候她对自己说,这样也好,有一个在嫡母身边长大的名声,总比跟在她身边要强。她已失宠,跟着她也只会跟着受下人的冷落。白氏重名声,养在她身边,白氏或许不会对她多好,但至少不会有性命之忧,否则白氏自己也会脱不了关系。

但是她给自己找了再多的借口,也掩盖不了她愧对她的事实。

这些年来,她对珑姐儿不是不愧疚。失去她,她也心痛,也日夜想念。可是看到她,她又忍不住想起继远侯对她的坏。那样矛盾的感情折磨着她,让她将这个女儿推得越来越远。

瑛哥儿说她不配做母亲。

他说的一点没错,无论对瑛哥儿还是珑姐儿,她都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她只顾着恨那个男人,却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丢下不管,她的确不配做母亲。

第161章

顺王将王檀王楹和蒋氏三人送进花厅,再说过几句话之后,接着便回外院去了。

花厅中许多相熟的人家上前来打招呼,蒋氏王檀等人与她们见了一圈的礼,应酬了大半个时辰之后,这才有机会脱身找了个人少的角落里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