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等一会儿,看看会不会有什么异常。”杨茉说完将用完的器械交给沈微言去消毒。

一刻钟对于杨茉来说十分漫长,她不时去看小女孩的皮肤,生怕上面会出现过敏的反应,如果不能用血清,她就真的束手无策了。

还好,血清慢慢地被皮肤吸收,只留下了一个稍红的针孔。

没事,血清可以试着用。

杨茉舒了口气,这才给旁边的男孩也同样做了皮试。

如果不是发生在眼前,杨大小姐有解释了一遍为何这样做,姚御医一定会觉得自己是在做梦。

趁着沈微言去煮器械,姚御医也跟了过去,一把拉住沈微言,用不可置信的声音,“杨大小姐一直这样给病人看诊?上次治疟也是这般奇思妙想?”

虽然用黄花蒿没有用血治疗让人惊诧,可是,用的药物也同样是别人想不到的,沈微言点了点头,只觉得姚御医拉住他的手哆嗦起来。

“你跟着杨大小姐看诊多久了?都学到了多少?”

沈微言将器械放进翻腾的热水中,盖好盖子,“杨大小姐教了我怎么更好的辨认各种疹症,还教了我治疟病和杨梅疮的方法,杨大小姐还用药物熏蒸的法子治病患,还有…用外科的方法将坏血引出…”

姚御医觉得心脏被攥住喘不过气来,睁大了眼睛让人恐惧,沈微言正不知道要说什么才好,姚御医一只手拉住了他,另一只手不停地拍自己的胸口,“你…你…也教教我…将你说的那些…也教教我…”说着到处去找自己的药箱,“我将姚家祖传的秘方给你…不…也给杨大小姐…你们教教我。”

沈微言急忙摆手,“杨大小姐将那些方法教了不少人,并没有收谁的东西,您若是想学,只要去问杨大小姐,就能仔细地学到。”

不收任何东西就将治疗的方子交给别人?这怎么可能,任何一个郎中只要有一科甚至一症之长就能安享一生。竟然随随便便就教给了旁人。

姚御医正想着,沈微言道:“我们过去吧,杨大小姐快要用药了。”

姚御医这才恍然清醒。

杨茉小心翼翼地将血清打入小女孩的前臂静脉血管中,血清是要分三四次通过静脉输给病患,这里没有输液器,只得用简陋的小竹管一次一次地向内注射。

杨茉给两个孩子注射了一次,血清就已经几乎用没了,还要继续抽血才行。

一个人最大的献血量不能超过六百cc,她顶多再采一次血,还要找更多得过天花的人来才行。

杨茉看向柳成陵,柳成陵说两个下属都得过天花,杨茉也在那两个人脸上见到了因天花留下的麻子,先看看情况再说,杨茉想着将剩余的血清交给沈微言,“要将血清用冰镇好。”暴露在常温下很快就会失效。

杨茉安顿好两个小孩子,和姚御医一起进屋子里去看其他病患,还有这么多人等着治疗,就算血清有用,她又去那里找这么多血清来,所以对付天花,最好的方法还是种痘啊。

杨茉从屋子里出来,将头上、脸上的软布拿下来,清洗了手脚这才去找柳成陵,柳成陵这次帮了不小的忙,现在他身边的侍从都在搬动病患,她再提出要用血的事,不但要柳成陵同意,还要那两个人也都愿意才行。

——————————————————

晚上还有啊,加更。

第九十一章尴尬

杨茉想着轻轻敲了敲门,屋子里没有人答应,树下的蝉叫声嗡嗡不停,好半天里面还传出清亮的声音,“进来。”

杨茉推开门,抬起头登时看到一个男人赤裸的上身,眼前的一切不禁让毫无准备的杨茉有些发懵。

柳成陵穿着深蓝绸裤,腰上束着浅黄色裤带,软布搭在肩膀上,可能刚擦完身,水珠顺着宽阔的脊背淌下来,听到声音转过脸,细长的眼睛眯起,很是意外。

她是忙的晕头转向,才径直过来敲了门,既然来求人自然不能让丫环来请人过去说话,却怎么也没想到,他这幅模样还能让人进来。

这样想着,杨茉忙转身从屋子里出去,顺道关上了门,刚走出一步,杨茉就看到柳成陵的随从捧了衣物过来,看到杨茉还欠首行礼。

怪不得柳成陵会让她进屋,他大约是以为随从来了。

杨茉皱起眉头,这下是两厢误会了,怎么那么巧,好不好竟赶在这时候。

看到杨大小姐的背影,蒋平心里一紧,完了,他这是流年不利啊,谁知道取衣服的功夫,杨大小姐会过来。

“爷…”蒋平打开门试探着喊一声,早就已经哭丧着脸,“我让阿玖去拿药了,没想就…”

柳成陵不说话,蒋平忙上前将衣服递过去,等到柳成陵穿上干净的衣服,这才想蹑手蹑脚地走出去。

“站住。”

蒋平顿时哆嗦着收回脚。

冷淡的声音响起来,柳成陵眼睛也没抬,“去周围将生过痘疮已经痊愈的人找过来,人越多越好。”

蒋平一怔,随从有几个已经去帮忙抬病人了,他再走了,那不是没有人在身边。阿玖哪里能照应的来,蒋平觉得自己平日里挺能忍的,这次就有点忍不住,他怕少爷有点闪失,不等几位大人来杀他,他就自己当羊肉一样片了,“爷这肩上还有昨日石块砸的伤呢,听说这样格外容易染痘,要不然去旁边的村落找个干净住处养伤。”

柳成陵踅过身来,“怎么?差事不能做?”

这样的问话将蒋平吓了一跳。立即瘪了嘴,不敢再说别的,“爷放心。我这就去办。”抬脚一溜烟跑了个没影。

杨茉一路回到房里喝了好几杯水,水能稀释血液,方便一会儿再采血,很快肚子就满满的了,杨茉这才又回想起刚才那一幕。还好没有旁人看到,否则就不会尴尬这样简单,怪不得这里的女子都不能随便出门,还好在现代露肉的男人多的是,她又是一个医生,只要想想谁也不比谁多几两香肉。就没啥好害臊的,关键是不要有人声张,在古代生活。她还想保点名声,免得被人唾骂,为世道所不容。

这样想一想,杨茉就觉得轻松了许多,站起身出去看吴家两个孩子。沈微言正盯着两个孩子看,时不时地去把脉。

血清也不是灵丹妙药。用上就能马上好转,“起码要等到明日才能看出有没有效用,”可惜到晚上血清就没了,“一会儿还要从我这里采点血。”

沈微言惊讶地睁大眼睛,血不能放多,这是谁都知道的,“这…不行吧…”

“再取那么一瓷瓶不算多。”

柳成陵走过来,听到杨大小姐的话,这人果然还要自己取自己的血来用,那么小的个子,身体里有多少血。

听到脚步声,杨茉抬起头来,看到了柳成陵,和平常一样冷淡,眼睛也不多抬一下,她忽然觉得孤高的人也有好处,比如柳成陵的病就需要清静寡欲,这样有效的降低脑内压忽然增高的情形,比如现在她就能装作若无其事,不用那么难堪。

一般女子应该害臊,或是哭个胡天忽地将自己关在房门里不肯出来,接下来就是长辈出面,来向他要个方法全了两家的颜面,杨大小姐看了他一眼,见他没有特别的反应,就顺藤摸瓜,装作若无其事。

好像他的态度,让她很轻松就闯过这关,转眼间她就将整件事完全忘了。

“柳公子,不知道能不能问问您身边的侍从,肯不肯让我采些血来,他们都是生过痘疮的。”

看柳成陵的模样挺不愉快,说不定不会帮忙,借人家劳力,现在又要借血,她确实也过分了点,不过就算有一丁点机会,她也要想办法问问。

“听说杨家的保合堂药铺收回来了,”柳成陵忽然答非所问。

杨茉有些惊讶,“才给的旨意,应该要等到这次回京…”

“我的药铺在保合堂旁边,药铺里只有沈微言一人坐诊,现在沈微言出来,铺子里就没有了别的郎中。”

沈微言脸色不禁难看起来。

“不用别的,日后保合堂请来坐堂的郎中,每月初一、十五来我药铺坐诊两日如何?”柳成陵说着抬起眼睛,“白老先生之外的坐堂郎中。”

这也合理,按说沈微言是柳成陵药铺的郎中,她没有权利让沈微言过来帮忙,这段时日她也劳累了柳成陵不少,不过是每个月两日的坐堂,杨茉点头,“我答应。”

柳成陵这才抬起眼睛看向杨茉,视线格外的清凉,“我已经吩咐下去了,杨大小姐什么时候用采来就是。”

眼见着柳成陵施施然地离开,杨茉忽然觉得刚才的许诺有些不对,坐堂医,只要在药铺里行医的都算,那么将来她会不会在保合堂坐诊?肯定会,那么初一、十五,她不是要去柳成陵的药铺?

要说慌张,她刚刚不可能半点没有,尤其是看到柳成陵不乐意的模样,这才没有多想别的,商人觉得哪里吃了亏,就要从银钱上找补回来,让她药铺的郎中去坐堂就是为了弥补损失,这样想着她就答应了,哪里知道将自己绕了进去。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她又不能现在去反驳,柳成陵说的坐堂郎中,她总算是个东家,到时候她就装作这话没说清楚,让别的郎中去也就是了。

沈微言倒是没想到这一层,只是问杨茉,“这样一来杨大小姐就不用再采血了。”

杨茉摇头,“同一个人的血清用起来更安全些,我再采一次正好够两个孩子今日用的,能不能好转,明天就能见分晓。”

杨茉起身走回屋中做准备,旁边的秋桐十分担心,“这对身体果然无害吗?人都说精气才能化成血,小姐这样劳累,又将血都给了别人,自己身体哪有不亏空的,可在这个地方,要什么没什么,想补又补不起来。”

秋桐话音刚落,春和急匆匆地端药进门,“沈郎中让我给小姐端碗补气血的药来。”

她都没想到用中药补血,这可是吃多少西药,都比不上的。

杨茉让春和将药先放在一边,抬起头看两个丫头,“这下谁能帮我接血?用不用我去求柳公子来帮忙。”

秋桐强作镇定,握紧手帕,“小姐再教教我。”

亲眼看过一次,就知道没那么可怕,秋桐这丫头将来会是个好帮手。

取完血又将血清给两个孩子用上,杨茉才回到屋子里歇着,躺下来还真的有点天旋地转,足以说明杨茉兰这个身体的确单薄,她在现代也献过这么多血,当日是为了救一个病患,那天她还忙碌了一晚,回到家中睡了一觉第二日就又上班了。

那时陈东还是个体贴的丈夫,让她别那么拼命,免得老了没有人陪他夕阳红,哪知人生是这样的不靠谱。

沈微言的药真是很好用,杨茉第二天醒来就觉得神清气爽,梳洗完,春和又捧来药碗,这次杨茉更痛快地将一碗药喝见了底。

这下她知道为什么那些天花病人能熬这么多日子,全要归功于那些中药方和精细挑选的药材,古代用的中药都十分干净,不像现代用的中药,仔细抖抖上面还有残渣,开始用黄花蒿时,她都没想过要仔细挑选,倒是沈微言不耐其烦地去挑去尝。

杨茉吃了些饭,刚要出屋,秋桐匆忙进屋禀告,“那两个孩子的烧退些了。”

哪怕有一点的改变,都是血清有了效用。

杨茉心中的大石一下子挪开了,她没有用错药,这时候用血清治疗是对的。

两个孩子躺在床上仍旧紧闭着眼睛,杨茉试探着用手去摸两个孩子的额头,烧已经退下来了,下一步就看孩子会不会醒过来。

这就代表还要接着用血清,只可惜血清不能批量生产,用起来就格外的珍贵。杨茉正想着,床上的小女孩忽然睁开幼嫩的眼睛,茫然地看着眼前这几个陌生的面孔,怔愣了片刻,立即哭起来,“母亲…我要母亲…母亲…”

这是好事,能哭能闹证明病毒没有伤害到脑子,对杨茉来说,这哭声真正让她高兴。

姚御医如同钉在了地上,眼巴巴地看着吴家的小女孩长大了嘴啼哭。杨大小姐的药起了效用。

他亲眼看着那些药做出来,又看着杨大小姐将药打入两个孩子的身体,就这样他眼睁睁地看着杨大小姐治好了天花。

——————————————————————

好困,睡觉去了。

第九十二章惊喜求粉红票

冯御医吃了一顿饱饭,让车夫慢慢驾车,靠在车厢里睡了一觉才到了满是痘疮病患的道观,在他看来杨大小姐不过有些小本事罢了,童院使是经了几件事被吓破了胆才会这样小心,随便一说就能治好痘疮?她见过几个痘疮病患?看过几本医书?哪个先生好好传授过她医术、药理,他像她这般年纪,还跟着先生屁股后端茶送水,时不时地被打的掌心,哪里敢说“诊脉”两个字,更别提自己写治病的新方。

冯御医想着就不屑地冷哼。

马车停下来,冯御医整理好官服施施然地撩开车帘,却没想到眼前出现一个白花花的影子,他不由地吓了一跳,差点就将抬出去的头缩回车厢里。

姚御医听了消息,没拿掉头上、脸上的软布就冲了出来,想要将这里的情形向上司禀告。

“弄成这样,成何体统?哪有半点为官的模样?就不怕被人笑话,”冯御医差点拂袖在姚御医脸上,“快拿下来,人不人鬼不鬼,大白天要吓唬谁。”

姚御医这才将软布摘下来,露出本来的面目,冯御医仍旧板着脸,“如今院使大人亲自督促,疟病疫情已经大有起色,京里几次让人送公文催促我们平疫病,你这里可有进展?”

冯御医好意思这样说,疟病的药方还是杨大小姐拿出来的,有了治疗的方子还有番僧的药在手,那不是事半功倍,竟然来端着官架质问他,姚御医伺候上司的热情一下子去了大半,不过想到痘疮的进展,眼睛顿时一亮,“杨大小姐能治好痘疮。”

“什么?”懒洋洋的冯御医没有听清楚。睁大眼睛看向姚御医。

姚御医道:“杨大小姐用新药方定能治好痘疮,吴家的两个孩子,大人可还记得,大人说两个孩子生的是逆痘,八成是救不活了,杨大小姐来了,就想出了新药,用了药之后,两个孩子烧都退了些,只不过被我们耽搁时间太长。到现在还没醒过来…”

冯御医的心脏仿佛要从胸腔里扑腾出来,尤其是听到姚御医最后一句话,他就想抡圆了膀子大耳廓子扇过去。好叫这吃里扒外的货清醒清醒,“什么叫我们耽搁的时间太长?如果药有效人岂会不醒?”

说着去看他马车后的一辆车。

车上正是吴家的老太太和太太。

杨大小姐竟然用两个孩子的性命做儿戏,现在孩子没能治好,看她怎么向吴家人交代,冯御医无法描绘现在的喜悦之情。

“我说的是真的。”姚御医如今也不怕上司不高兴,“只要进了太医院莫不研究痘疮,杨大小姐却因一句痘疮是外感行邪毒,毒热炽盛,内犯气营,营血受累。就断定要以血治痘疮,这是何等神人啊。”

“可治好了一个痘疮病人?”冯御医反问过去,“这是巫医的做法。你也跟着胡来,我看你的官帽是不想要了。”

姚御医想要接着辩解。

“痘疮本来就十有六七都会痊愈,那些蕃国使者经过商船来我大周朝买治痘疮良方,靠的就是太医院,你如今放着好好的太医不做。却弄这些巫术,我看你的前程没有指望了。”

被上司说前程没有指望。任谁都要害怕,姚御医见识了杨大小姐这两日的作为,心中不知哪里来的勇气,“那是因为先人从不固步自封才有如今的结果,只要药方能治病,大人何必是出自太医院还是民间郎中。”

冯御医面露凶光,平日里老实本分的姚御医怎么变成这个摸样。

杨大小姐这个妖女竟有多厉害,能这么容易收买了御医。

冯御医想到这里推开姚御医向道观走去。

杨茉才取了血清正要给病人打进去,不经意间看到一个没有经过防护就大咧咧走进来的人影,等他靠近说不得会污染血清,便不再耽搁将小竹筒里的血清直接针扎打进病人体内。

杨大小姐将一个带针的竹筒扎进病人手上,然后推动竹筒后的细柱样的东西,就是这样治痘疮?冯御医想走近看得更清楚。

杨茉已经将小竹筒拔下,似是才发现身后有人,转过头来,手里的小竹筒正好对着冯御医。

“大人,”杨茉显得有些惊讶,“您可要小心,这里面可都痘毒。”

听到痘毒两个字,冯御医立即后退一步用官袍捂住了嘴。

这就对了,免得污染她的血清。

趁着这个机会,杨茉将剩余的血清递给旁边的秋桐妥善放进放满碎冰的小木盒里。

“你这是做什么?”冯御医指指点点。

这位冯御医来者不善,她一个小女子为了自保,自然也要学学阳奉阴违这一套。杨茉向冯御医行礼,“大人,这是治痘疮的药。”

冯御医不想和杨大小姐说太多废话,好些事就要速战速决,“你将这种药给吴家的两个孩子用了?”

冯御医知道的真清楚。

杨茉平静地道:“用了。”

冯御医冷笑,“如今两个孩子可好了?那可是大周朝阵亡将士的遗孤,你哪里来的胆子敢给这两个孩子用新药。”

随着冯御医说话的声音,又有不少的太医院学生赶来。

吵嚷之声一时响彻整个道观。

“真是不像话,这时候不照朝廷的规矩办事,出了问题如何是好?”

“朝廷追究下来,自然不能拿她一个子女,我们却要跟着受累。”

“这算什么,做了新药连太医院也不说一声就用上了。”

秋桐不禁气急,小姐不是没和御医说,从头到尾都有姚御医跟着,太医院就是看不起女子,小姐背后没有靠山,现在才来说这种话。

太医院真有能耐,小姐用的黄花蒿他们别用啊。

“女子,头发长见识短。”

开始有人将目光不加遮掩地落在杨茉身上,杨家的家人忙挡了过去。

“吴家带着不少人来了。”冯御医身边的学生低声禀告。

冯御医眼睛里有多了得意的神色,再三回头去找吴家两个孩子,两个孩子躺在床铺上没有醒过来的迹象。

这次看杨大小姐怎么为自己开脱。

沈微言不禁有些焦急,握紧手驳斥那些学生,“杨大小姐来之前就已经和太医院说明,怎么算是没有禀告?”

太医院的学生看向沈微言。

“呦,这不是沈微言。”

“考了几次太医院都没能考上的沈微言,现在终于找到了去处,天天跟着杨大小姐…将来保不齐是要做杨家上门女婿吧!”

沈微言被奚落的脸色难看。

人声鼎沸时,门口又传来脚步声,顿时有人道:“吴家闯进来了。”

道观是朝廷单设的治疗所,是不能让外面人进来的,太医院有意让吴家来闹事,特意没有多加阻拦,就让吴家一群人直接进到道观里。

杨茉皱起眉头,看向冯御医,“这里是治疗所,这样让人进来,若是将痘毒带出去可怎么办?”

冯御医这时候哪里顾得这样多,眼见平疟之功已经到手,更不能放松。

片刻功夫,杨茉已经见到吴家人。

吴老太太让大太太搀扶着走在最前面,见到杨茉径直走过来。

冯御医脸上浮起笑容,就要吩咐人将吴家的子女情形说给吴老太太听,旁边的太医院学生清了清嗓子,话还没说出口,吴老太太却从他身边走了过去。

沈微言站在远处淡淡地看着,一群人围着杨大小姐,她脸上却没有半点怯意,仿佛早就经过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情形会将很多内宅妇人吓破胆,连这几日在道观里帮忙的学生都不忍看。

蒋平偷看了一眼少爷,眉宇间气势很盛,他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时时做些力所能及的大事,这全要看主子会不会吩咐下来。

“杨大小姐。”吴老太太走上前。

冯御医板着脸生怕自己会忍不住笑出来。

冯御医正得意地瞧着,却没想到,吴老太太突然跪下来,“杨大小姐,谢谢你救治我家两个孩子,若不是为了我们,您也不至于差点被山洪卷走。”

这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