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不能抛头露面,不能与男子交谈。更不得与男子同席而坐,所有内宅避讳的事杨大小姐全都做了,现在还被加上接生婆的名声,杨大小姐就算药铺开的再好,名声也完了,多亏杨家没有了长辈。否则还不一个个都被气死。

惊叹杨大小姐医术的同时,这些话通通在所有人心中转了遍。

“接生的事杨大小姐做不了,请您另请接生婆过去。”胡灵忍不住回话。

那人却道:“葛太太的孩子还不就是杨大小姐接生的。”

胡灵听得这话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怒气。想要将葛家的事说清楚,“杨大小姐不是接生,而是…”

“胡灵,”杨茉抬起头来,“病患需要输血。不能耽搁时间。”

胡灵忙低下头来应承,然后扔下了那趾高气扬的宗室营下人。

杨茉看一眼那下人。“我这里脱不开身,府上另请郎中吧!”

那下人不屑地转过身去,径直出了药铺回到府中,忙向夫人李氏去禀告,“夫人,保合堂里有病人,杨大小姐说她脱不开身,让我们家另请郎中来。”

听了下人的话,李氏将手里的茶碗放在桌子上,“不过就是个郎中罢了,能让她进我们家的门是看得起她…”

旁边的周成继不以为然,“可说了是要请杨氏来接生?”

下人恭敬地道:“小的说了,药铺里的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周成继点点头将下人遣退然后看向李氏,“一会儿族中来人,你就将请了杨氏来接生的事说了,让大家都知晓杨氏和三姑六婆一样低贱,宣王想要纳杨氏为侧妃就要过宗室营这一关。”

李氏始终不太明白周成继的意思,“我就觉得奇怪,若是宣王果然喜欢那个杨大小姐,老爷不是正应该向杨大小姐示好,好让她在宣王面前说好话,将我们儿子过继去承爵位,怎么反倒让我处处与杨大小姐为难?”

周成继拿起茶来喝一口,“谁都知道宣王是不肯应允这门亲事这才离开京城,可为何宣王妃稳稳地坐上这个位置,还一手打理宣王府?那都是因为王妃的娘家是皇上的太傅,皇上如今的心腹重臣,宣王算是什么?皇上猜忌的人罢了,说到底谁能承继爵位由不得宣王做主,真正要听皇上的意思,只要我们顺着宣王妃,就是顺着皇上,这爵位早晚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周成继从来没有将话说的这样明白,李氏听了心中不禁欢喜,“老爷说的这些可作准?”

周成继笑道:“那是自然,宗室营谁不知晓,只不过谁都不会戳破这层窗户纸,皇上想要灭了康王一家的势力,却不像动摇朝纲,便选了这个不声不响的法子,我们家虽然和康王一脉血源最近,但是我们两家从祖上开始就素来不和,这时候不但不会被连累,还能借此翻身,这就是我一直要等的机会。”

李氏听得心中越来越敞亮,“老爷这样说,妾身就心安了。”她嫁过来时就知道,夫家和康王一家表面看着和顺,其实心中水火不容,一直想着要报复康王,现在果然有了机会。

李氏话音刚落,就听得管事妈妈道:“宗室营的夫人们都遣人来问了,说奶奶可有了消息?”

李氏刚要说话,周成继便道:“就说奶奶生的不顺,夫人急的团团转,请宗室营的夫人们来帮忙。”

下人忙下去传话,李氏似笑非笑地看着周成继,“老爷这样一来,不是要将杨氏低贱的作为闹得人尽皆知?”

周成继道:“醇郡王府有机会就夸赞杨氏,说什么神医圣手…难不成就眼看着宣王将杨氏捧起来?这次我偏要在众人面前揭开杨氏那层皮,神医?不过就是稳婆罢了,见了女子生产又在外抛头露面,对男子也是不躲不避,哪有半点礼数,嫁去普通人家做小也就罢了,岂能进宗室营?”

李氏听着丈夫辱骂杨氏,心里万分得意,“那是自然,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不会让杨氏进门,何况宗室营。”

李氏说完又吩咐身边的妈妈,“去看看奶奶怎么样了?”

不一会儿妈妈进来禀告,“稳婆说了,奶奶头一胎没有这样快。”

李氏点点头道:“让稳婆小心伺候,可不能有半点差池。”

妈妈应了,李氏站起身,“我去院子里等,一会儿宗室营的人也要到了。”她要配合老爷演这出好戏。

胡灵很快让人将血瓶拿了过来。

济子篆看向杨大小姐,“要和陆老爷一样,从手臂内侧扎进去输血?”

将陆贽的手臂翻过来一看,手臂内侧的血管已经塌陷,身体失血过多才会有这样的情形,杨茉摇摇头,看着半昏迷的陆贽,“不行,陆少爷失血过多,需要大量快速的输血。”

这样一来济子篆就不明白了,“那要怎么办才行?”

“要在离心近的地方扎进去,这样能让血液迅速进入心脏。”也就是现代说的建立静脉通道,这样一来血才能迅速地发挥作用。

只有十分熟悉解剖和循环学的现代才知道建立静脉通道的重要性,最好就是利用病人的上肢浅静脉,现在她能看清楚的是颈外静脉。

杨茉接过针管,用布巾在陆贽脖颈处消了毒,然后低声道:“陆少爷,现在我要给你输血,你无论如何也不能动,免得针会偏移。”

也不知道陆贽是不是听到了,杨茉吩咐沈微言将陆贽按住,慢慢都将针推入颈外静脉,周围的皮肤没有鼓胀,鲜血也没有外漏,代表输血成功。

输上了血,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保合堂的郎中拿着奇怪的血瓶,大家都静静地看着陆贽的情形。

胡灵又送来第二瓶血,杨茉立即动手找起血管来。

济子篆惊讶地道:“不是要输完一瓶再…”

杨茉摇头,“这样的伤,要同时给两瓶血才行。”

济子篆看着杨茉一举一动,杨大小姐无时无刻不让人惊奇,她的那些方法仿佛早就长在了她的头脑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拿出来用,而且不论面对任何的情形,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好不容易将第二瓶血也输上,杨茉这才向济子篆点点头,“接下来就可以看伤口了。”

济子篆思忖了片刻,“杨大小姐可有好的止血方法?”

古代中医在医治外伤上已经有所长,特别是这种在战场上常见的枪伤,这样相比之下,她脑子里更多的是理论,“我懂得不多,该是填塞、压迫止血,若是有断裂的血管要进行结扎。”这时候她让人做的止血钳就派上了用场。

————————————————————————————

最后一天啦,大家不要浪费手中的粉红票,投给教主吧。

第一百四十八医章 古今医术结合

济子篆看向杨茉,“准备好了。”

杨茉点点头,眼看着济子篆将陆贽的裤带剪开,沈微言眼看着鲜血一下子涌出来,顿时怔愣住,外科上的东西他半点不懂,现在看着这种情形就心跳加速,脑子里一片空白。

济子篆伸出手来去摸枪头,杨茉将止血絮递过去,塞入陆贽的伤口,很快丝绵完全被血浸透了。

正当沈微言发愣的时候,济子篆伸手要镊子,杨茉忙递了过去。

沈微言不禁脸上一红,在这方面他连杨大小姐都不如。

济子篆拿着镊子很熟练地将枪头夹了出来。

这是杨茉第一次看到济子篆先生用外科工具医治病患,现代已经知晓不少的古代外科医术已经失传,眼下她看到的填压、取异物的方法和现代的技术没有太大的区别,西方总说中医并不是科学的产物,而是中国古代特色的疗法,现在看来不过是现代人并不了解中医的历史。

济子篆先生吩咐胡灵拿来药水冲洗伤口。

杨茉拿起针管送到伤口中将剩下的消毒水和血水吸走。

济子篆反复地检查着,然后摇头,“血止不住还有肠破损,只怕不好医治。”

杨茉抬起头看着将嘴唇咬出血的陆贽。

不知什么时候陆老爷让陆家人将他抬到门外,陆老爷隔着帘子向里面张望,听得这话陆老爷挣扎着开口,“救救我侄儿…求杨大小姐、济先生救救…陆贽。”

陆正见到这样的情形也上前道:“可有我们能帮上忙的,还要不要血,我再去多找些人。”

如果不能将肠子修补好,就算是输血也不能救陆贽。

陆正看着盆子里放着被血浸透的布巾,心中惶然,陆贽耽搁了那么长时间才开始治。这若是在战场上,一定是没救了,他是上过战场的人,对这些再清楚不过,多少人就是因为这样的枪伤而死。

“都是因为我,”陆老爷眼睛一红,“陆贽是顾着我的病,这才没有说,我是想武举就要到了,多教他一些…谁知道…”

陆正小声劝着陆老爷。“有保合堂的郎中在,一定不会有事的。”

话虽这样说,谁心中都凄然。杨大小姐到现在也没有说肯定能治好,济子篆先生已经是最好的外科郎中,济先生和杨大小姐都束手无策,别人也没了法子。

上次给杨蟠治病虽然是在胸腔开了引流,好在肺伤的不重。她不过用的是急救的法子,这次陆贽是被枪头割伤,讨巧的治疗已经不管用了。

杨茉看向济子篆,“济先生能不能将断裂的肠缝合起来?《诸病源候论》里提到过,肠两头见者,可速续之。先以针缕如法连续断肠,便以鸡血涂其际。”

济子篆听得这话摇头,“都是古籍记载。我也曾用过,效果不好。”

那也不能眼看着病患就这样死了不去医治。

杨茉道:“现在给病患输血,争取了时间,济先生何不再试试,趁着肠没有坏死将破损的地方缝合起来。”

杨大小姐说的话通常都十分有道理。济子篆看向杨茉,“杨大小姐可有更好的法子?”

单说缝合她不如济子篆先生。但是她可以是一个助手,“我可以帮先生一起完成。”

济子篆听得这话,心中一亮,点了点头。

杨茉忙吩咐沈微言去准备东西。

梅香将事先准备好的厚厚一摞软布拿来,盐水、自制的麻药摆了一排。

要说刚才是济家的外科术,现在就是杨氏的方法。

陆正看的眼睛花缭乱。

先用麻药局部冲洗,减少病患的疼痛,杨茉吩咐梅香,“铺布巾。”

白色带着孔眼的布盖上去,杨茉用工具将伤口撑开,好让济子篆将创伤看得更清楚些。

“缝合前要用盐水反复冲洗。”肠破裂有东西涌出,被网膜包裹住,将来这些异物会造成发炎。

济子篆虽然尝试着复原医书上的治疗,却从来没有像杨大小姐这样准备的精细,仿佛这样的手术杨大小姐已经看过很多次,那般的从容,一点不见惊慌。

济子篆怔愣了片刻,听到杨茉低声喊他,“济先生。”济子篆这才回过神来。

破损的肠就在眼前,济子篆伸出夹子去夹,没想到刚到跟前却脱手了。

梅香只觉得身上的汗一下子涌出来,眼前也是一片模糊,有一种要呕的冲动,终于忍不住快步走了出去。

杨茉看了眼梅香的背影,这样的场面对于一个没有医学基础的人来说,确实太过强人所难,还好剩下的人都在坚持着。

“桑白皮的线。”杨茉看向胡灵。

胡灵立即从济子篆的药箱里拿出来。

杨茉用持针器将线穿好递给济子篆。

济子篆看到杨茉用的东西不禁惊奇,这种工具他只是在杨大小姐那里看过,并不知道原来杨大小姐已经用的这样熟练。

用持针器可以减少碰触病患的伤口,在外科课上她们练习打结和缝合用的最多,在古代用到现代的东西,让她有一种久违的熟悉感。

济子篆在仔细地缝合着,杨茉不停地注意着陆贽的情形,满头大汗,强忍着疼痛。古代的麻药毕竟比不上现代,不能让病患完全消除疼痛。

眼看着济子篆完成了缝合,杨茉看向沈微言,“将羊肠管拿来。”

济子篆不禁抬起头,询问地看向杨茉。

杨茉道:“要放置引流管才行。”

肠吻合术是最基本的外科手术,最主要的部分就是术中的冲洗和术后放置引流管。

“煮好一只瓷瓶拿来,瓶口要绑好油纸。”

济子篆觉得虽然是他在动手缝合,真正掌握大局的却是杨大小姐,杨大小姐正好将他不知晓的地方填补上,也许这一次真的能成功。

杨茉将羊肠管拿来放入陆贽的伤口中,然后帮助济子篆一起进行缝合,她还是第一次用桑白皮做的线缝伤口。

“为了避免引流管脱出,要简单进行固定。”杨茉一步步仔细做好,然后用注射器将瓶子里的空气抽走,然后将引流管放置在瓶子中。

最后一步做完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外面的陆正睁大了眼睛,仿佛都已经不会呼吸,保合堂这是什么法子,竟然将一个管子插入人的身体里,这是要做什么?

杨茉将手洗干净然后走出门来。

看着杨大小姐奇怪的打扮,陆正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听得杨大小姐道:“陆少爷和老爷都要留在保合堂,要我们药铺里的郎中一直照应。”

陆正觉得那声音离他十分遥远,他看着被几条管子连着的陆贽。

这样真的能活?

陆贽也能像父亲一样活过来?这杨大小姐真的像外面的人说的那样,有起死回生之术?

他不过离开京城几个月,竟然会有这样大的变化,这个杨大小姐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天哪,今天发生的一幕幕他做梦都会被吓醒。

杨大小姐的声音好遥远,陆正觉得自己好像是听不到半句。

“陆贽就要这样?”陆正半晌才道。

杨茉点点头,“这几日要仔细护理,才能有机会痊愈。”

陆正道:“那我能不能留下?”

“要留下,还可以将陆家的家人也留下几个,帮着郎中一起照应。”杨茉上前去检查陆老爷,这种急性消化道出血虽然暂时止住,还有可能会再次出血。

这是属于内科的疾病,她比较擅长,“老爷也要禁食,平日里不能饮酒,不能吃坚硬的食物。”

陆老爷慌忙不迭地点头,杨大小姐救了他性命,他自然什么都会听杨大小姐的,“陆贽怎么办?还能不能好?”

杨茉不敢说任何保证的话,有可能会出现腹膜炎和各种感染,古代没有消炎药,现在又不能吃草药,只能盼着那些局部用的药粉和术后护理能帮助病患渡过难关。杨茉道:“还要看情形。”

杨茉话音刚落,外面就一阵熙熙攘攘的声音,后院的门忽然被打开,有几个人就闯了进来,“杨氏跟我们去宗室营诊治。”

杨茉摇头,“我药铺里有病情危重的病患,现在不能出诊。”

那人凶狠地皱起眉头,“让你去就去,哪来这么多的话。”说着就要去抓杨茉身边的药箱。

陆正立即伸出手去阻拦那人,“既然杨大小姐没有时间,你何不去别的药铺请其他郎中。”他最看不惯这些人,明明是来请人看诊,竟然用这样的口气说话,连一个请字也没有。

那人伸手去推搡陆正,陆正却纹丝不动,那人没有了法子,两个人顿时僵持在那里。

宗室营里周成继府上,周夫人李氏唉声叹气地和身边的夫人们说话,“已经是第二次让人去叫了。”

旁边的夫人听了用扇子遮住嘴唇,“夫人何必这样客气,不过是个郎中罢了。”

李氏道:“还不是听说杨大小姐长于妇人接产,是其他郎中比不上的。”

话刚到这里,隐约听到有婴儿啼哭声,李氏脸上一喜,她早知道用不着杨氏,让下人去请杨氏不过就是做戏罢了。

——————————————————————

感谢ssssphinx打赏的平安符,感谢coolsake打赏的桃花扇。

第一百四十九章 赔罪

“夫人。”

李氏才站起身来,管事妈妈已经笑着来报喜,“奶奶生了位小少爷。”

宗室营的夫人们纷纷站起身向李氏道喜,“我们也借借喜气,说不得家里也能添丁进口。”

李氏如释重负,满脸笑容,“我这心里一直乱着,要不是各位夫人帮衬,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办才好。”

旁边的夫人笑道:“嫂子是有福之人,奶奶生产不顺也熬过来了,将来的大富大贵还在后面。”

大家都知晓这句话的意思,李氏的孩子将来会承继康王的爵位,最近宗室营将这消息传的沸沸扬扬,更何况如今李氏又有了孙儿,谁都愿意从子孙昌盛的族亲里面过继嗣子。

屋子里十分的热闹,大家喜气洋洋地说话,李氏准备去看看媳妇单氏,就看到单氏什么的妈妈苍白着脸过来,李氏皱起眉头去问,“怎么了?”

那妈妈蹲身行礼,压低声音,“奶奶的胞衣始终掉不下来,郎中用了针也不知能不能顺利…”

李氏放松的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稳婆呢?稳婆怎么说?”

那妈妈道:“稳婆说,胞衣不下,可是难产血崩的迹象,两个稳婆都在给太太揉肚子呢。”

妈妈的面色很紧张,李氏的脸上也没有了半点笑意,旁边的宾客都止住了声音,屋子里顿时安静了。

那妈妈话还没说完,周家大爷呼喝的声音清清楚楚传过来,“治,会给我想办法治,无论如何给我想办法,否则出了半点差错,我饶不了你们。”

夫人们互相望望。没想到孩子生了下来,大奶奶却凶险了,刚生的孩儿怎么能没有母亲,再说孩子出生就克死母亲,那是不吉利的。

李氏吩咐那妈妈,“让稳婆快快治,郎中可开了方子?也快去熬药来。”

那妈妈慌忙不迭地点头,“都已经在办了。”可是稳婆说的清楚,这种情况可是不保大人的。

可怜的奶奶,肚子疼的厉害。胞衣却半点没有要落下来的意思。

“废物,快让人请太医来。”单氏的院子里又传来周大爷的怒吼声。

“怎么办?”李氏等不下去,忙去单氏院子里看情形。

帮单氏生产的两个稳婆。在屋子里劝说单氏,“奶奶快用用力,您可不能泄气啊。”

单氏脸色苍白,汗湿了发鬓,不停地摇头。“没有力气…我…用不上力。”

李氏拨开面前的幔帐,看到两个慌张的稳婆,“快给奶奶盖上被子,请太医来施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