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陵直起身子,伸手整理身上的长袍,将手中的书合上,眼睛轻飘飘地看了看杨茉,一下子变得举止自若,神情自然起来,仿佛刚才歪在旁边打瞌睡的人不是他。

————————————————————————————

感谢天使小妖精1980打赏的桃花扇,感谢tutu1975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感谢zhyping_79打赏的平安符,感谢绯色唯梦打赏的平安符,感谢不大不小刚刚好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感谢alfredlui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感谢zzffffffff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感谢一棵無聊的樹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感谢了了轻烟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感谢rqiu打赏的平安符,感谢向日葵风铃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感谢雙权打赏的平安符,感谢阿萍2011同学投出宝贵的粉红票,感谢木悠悠然打赏的平安符,感谢yh_yh1166打赏的平安符,感谢慧者潜锋芒打赏的平安符,感谢紫昕打赏的平安符。

第一百七十二章 跳墙

即便是极力遮掩,在这样突然的情形下,周成陵还是不能像平日里见到那么泰然,他身上的长袍稍稍有些凌乱,虽然在一盏灯下看的不是很真切,却依然能看到他脸颊有些发紧,周成陵伸出手来整理微微敞开的襟口,杨茉这才发现这人不止是衣袍凌乱,而是稍有些衣冠不整。

也怪不得,这藏书阁里放满了书,让人觉得有些热。

杨茉琢磨着该转身离开,可惜书还没捞到一本,程家的医书不止是多,是非常多,还有各种类似手抄本的东西,想来原本一定珍贵。

“程家人让王爷来藏书阁里找书?”杨茉忍不住相问,程五小姐的模样,不像是知道书阁里有人。

周成陵停顿了片刻,面皮还装作绷得很紧,但是眼睛却格外的亮,像是遮掩的时候欲盖弥彰,“没有,程老爷请我来吃酒。”

程老爷请来吃酒,他却出现在书阁里,加之书阁外面的锁没被打开,如果程家人知晓,就不应该引她来,有些事她觉得疑惑,不问不快。

杨茉道:“王爷是怎么进来的?”

周成陵看了看杨茉身后。

杨茉转过头看到了打开的窗子,窗子下面依稀就是程家的墙头。

周成陵脸上一派认真,“程老爷醉倒了,左右无事,我就进来找些书看…”

杨茉一怔又翘脚眺望,“跳墙?”

周成陵看样子是程家常客,这样来来回回的跳来跳去,程老爷是睁只眼闭只眼,还是半点不知晓。

杨茉和周成陵这边说话,那边程老爷催促下人去寻程夫人。

“老爷说,贵客不见了。”

想到贵客经常去藏书阁,程夫人不禁心中一紧。她本是好心安排杨大小姐去看书,该不会就这样遇到了吧!那可不得了。

管事妈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半晌才道:“夫人,杨大小姐没有下楼,就应该是没事吧!说不定贵客只是走了没说一声,这样的事也是有的。”

宣王还不会静悄悄的走,程夫人越想越觉得六神无主,都是她不好,没想到这一节。

程夫人吩咐管事妈妈,“你让人再去找找。我进去书阁里问一问。”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安排,若是贵客真的在那里,她也好接应杨大小姐出门。免得闹出尴尬的事来。

程夫人想着就推开了藏书阁的门。

杨茉听到下面传来程夫人的声音,“大小姐可找到想看的书?”

万一让程夫人看到她和周成陵都在这里,那情形可就热闹了,恐怕要将程家上下都惊动,杨茉想着转身就要向楼下走去。

周成陵却站起身。将手里的书放回原处,“程夫人会留你在这里多坐一会儿。”

周成陵说着施施然从矮桌上拿起灯吹灭抱在怀里,径直走到窗子下。

现在这种情形不是她走,就是周成陵消失,这样才能算是风平浪静,看周成陵的样子。是准备先走一步了。

周成陵指指楼下,杨茉才想起来还没有回程夫人的话,“书太多。还没找到。”

楼下的程夫人顿时舒了口气,看样子杨大小姐应该没有遇到那位贵客,这样想着程夫人脸上露出笑容来,“我来帮杨大小姐找。”

杨茉应了一声,转头看周成陵。周成陵从窗子中跨出一纵身跳到墙头上,然后传来轻轻的脚步声。

周成陵这样溜走。让杨茉心中觉得很爽快,她在他面前吃过亏,仓皇而逃也上演了两次,而今总该风水轮流转,让她神清气爽一次。

毕竟他是不速之客,她是被程夫人请进来的。

程夫人走上楼来,杨茉依稀还能看到窗外周成陵的影子。

梅香还在愣着,杨茉伸手拍了梅香的肩膀,梅香这才将灯提起来和杨茉一起去迎程夫人。

程夫人满脸笑容,“这里暗了些,有些书就不好找了,好在这院子里平日里没有旁人来,老爷今日又高兴多喝了两杯睡下了,我就来陪杨大小姐。”

杨茉点点头,程夫人笑着介绍起程家的书来,划分方法是从古到今一字排开,外面是寻常书籍,里面放着的就是难得一见的藏书了。

“就算是朝廷的书库,也是从这里借抄。”

走到书架跟前去看,杨茉这才发现刚才周成陵拿着的也是医书,杨茉好奇地将书打开,一张字条赫然映入她眼帘。

本来她没当做什么,可是将这字条看仔细。

顿时心脏一窒,停顿了片刻,然后又慌乱地跳起来,她全身的血液如同被烧开了般,灼的她出了一层的汗。

那字条写的是:

网状上行激活系统抑制导致意识障碍。

看第一遍惊呆,看第二遍,杨茉手一颤登时将书合上。

网状上行激活系统,这样的说法是现代才有的,不可能会在几百年前的古代出现。

就算大周朝没有闭关锁国,西方的医学术语说不得可以流传过来,但是西方的医术也没有发展到这样的程度。

不可能…

现代的术语用古代繁体字写出来夹在古医书中。

怎么会有这种事。

惊讶过后杨茉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对待解释不清的事,先要试着用最简单的方法解答,也许是她说过的,正好被周成陵记住了…她有没有说过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她有没有提过,若是此时此刻能有一个人帮着她回忆那该多好。

自从在古代行医,她接触的病例已经几十个不止,每次辨症,她都小心翼翼,尽可能地用中医语言讲现代的西医知识,不可能会直接说出一个术语。

要知道稍一失误可能就会让人握住把柄,若是有人就将这句话拿出来,让她解释,她如何能解释的清楚。

所以不可能,绝不可能。

那么梦中呢,有没有说过这样的梦话,会不会因为思量周成陵的病,说出这样的话来。

可即便是她说出来,又是谁写出来?

程夫人没有看清楚,只觉得杨大小姐眉梢带着惊讶,神情低沉,不知道在想什么,像是被吓到了。

程夫人试探着问,“有什么不妥?”

杨茉摇头,“我家也是世代行医,可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本医书。”

那字条的纸有些皱,看不出是什么时候的,上面的字稍稍显得潦草,杨茉心中有许多疑问,一下子全都冲在头顶,她不知道该如何说起。

程夫人笑道:“程家祖上在前朝编纂过各种书籍,家中长辈也是爱书如命,这才传下来,虽说是平日里不给人看,不过组训都是因那些居心叵测之人…”

言下之意,程家有时也默许信得过的人来看书。

所以进这个藏书阁的外人除了她和周成陵应该还有别人,这字条什么时候放进去的就更加不好推论。

周成陵?她见过周成陵的字,绝不是这样。

如果不是周成陵,那么周成陵有没有看到?杨茉思忖片刻,抬起头看向程夫人,“夫人,我想仔细看看这本书。”

程夫人点点头,转身吩咐下人点一盏灯放在矮桌上。

杨茉趁着机会将书慢慢翻动,希望还能发现其他的蛛丝马迹,却除了这张字条,什么也没有。

简单地将书看一遍,杨茉握着那张字条起身向程夫人告辞。

有了这一节,她已经无心留在这里看其他医书。

从藏书阁里出来,程五小姐忙迎过来送杨茉,“改日能不能去杨家看姐姐。”

如今的杨家不过是小户,但凡登门的都是求医,想要过去做客的,程五小姐还是第一个。旁边的程夫人也没有阻拦的意思。

杨茉笑着颌首,“自然好。”

程五小姐笑弯了眼睛,“便是这样一言为定,只要姐姐有空就让下人来知会,我们姐妹是必定去的。”

程五小姐很爽朗,这样的性子让人觉得和她相处十分舒坦。

杨茉回到家中,程家除了奉上诊金外,程家两个小姐还各自送了杨茉香囊做礼物,陆姨娘见了心中高兴,能有京中小姐愿意和大小姐结交,大小姐的名声也会好些。

“这么说侯三奶奶的病完全好了?”陆姨娘已经听到消息。

杨茉放下手里的茶,迎上陆姨娘的目光,“不好说完全好了,要看日后调理的怎么样,若是将来生育,恐怕还要费些周折。”

陆姨娘颇有感触,“这样已是不易,至少保住了程家的名声。”

在古代为名声而死的女子不在少数,前世杨茉兰和陆姨娘又何尝不是因此丧命。

梳洗过后,杨茉和陆姨娘坐在床边说话。

陆姨娘很是担心保合堂的事,“既然不让收徒,不收也就是了,何必要较真。”

陆姨娘的性子太过软弱,如果杨茉只是准备做个幕后的东家,从一开始她也不会闹出这样的动静,众人议论她收徒之事,一是当她是女子,二是根本没有将她当做堂医。

她若是就这样因此退缩,将来又要如何?

杨茉看一眼跳跃的灯火,笑着道:“姨娘放心,我已经想到了法子,”说到这里顿了顿,“不是旁人不愿意拜我为师,而是我不肯随随便便地收徒。”

陆姨娘不明白,这是又是什么道理。

——————————————————————————————

差点赶不上。

第一百七十三章 出题

杨茉躺在床上睡不着,一遍遍地将手里的纸条拿出来看。

外面传来春和的声音,“小姐,还没有睡着?”

杨茉“嗯”了一声,春和端着灯走进屋,端了杯茶递给杨茉。

杨茉摇摇头,“你去歇着吧,我看看书也就睡了。”

“小姐不要太劳累,这个家都要小姐撑着呢。”今天在府中听姨娘和婶太太说那些田产上的事,姨娘心性软弱很多事不能拿主意,大小姐日后不知还要操多少心。

杨茉点点头躺下来,春和吹灭了床头的灯,然后退了出去。

屋子里宁静下来,杨茉慢慢思量,会不会是这里还有一个穿越者?想一想却觉得不可能,如果是这样,她之前不会没有发现一点的蛛丝马迹,她用西医的方法治病,古代人只觉得她惊世骇俗,现代人却立即会发现其中的端倪,早应该有所表示。

如果不是穿越者留下的字条,那又是怎么一回事。

杨茉在床上翻了个身,面对这样的事,她除了自己找到答案,不能与任何人商量。

第二天一大早杨茉就去摸枕头下的纸条,纸条还在,上面的字也十分的清晰,一时半刻她还想不明白,杨茉将纸条放在紫檀木匣子中。

春和、秋桐两个进屋来伺候杨茉起身,陪着陆姨娘一起吃过早饭,陆姨娘将庄子上的情形说了一遍,“原本都是常家在管,庄头不要说了,已经不是我们杨家从前用的,里面的佃户和长工变化倒是不大,不知道大小姐要怎么安排,是继续用这些人。还是…”

杨茉道:“从前这些庄子也是祖母管的,我们不了解上面的情况,还是让庄头和庄上的管事过来家中,我们问问再说。”没弄清楚之前,贸然换人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尤其是佃户和长工,本来都是附近的百姓,变不变东家对他们来说,没有多大关系,他们真正在意的是一年辛苦下来有没有收入。

“长工和佃户的以前不能欠。别的可以慢慢来做。”

陆姨娘颌首。

杨茉道:“庄头那边好说,只要将近年来的账目要来算一算,看看进项和支出。就知道这人堪不堪用。”有些人勤勤恳恳本分地做好手中的事,有些人手脚不干净,喜欢在账目上下功夫。

陆姨娘将杨茉吩咐的交代下去,然后将杨茉送上马车。

杨茉径直去了保合堂。

旁边药铺的伙计,见到杨大小姐的马车来了。都精神了几分,杨大小姐收徒不成,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做。

杨茉径直走进药铺,然后写好纸笺拿给白老先生看,“先生,您看看我写的是否有误。”

白老先生看向纸笺。上面写着,病患五十岁,劳作、饱餐后发病。上腹疼痛三日加重就诊,腹部平软,胸口压痛,叩诊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偶有恶心,畏寒。发热,脉浮濡偏数重按不足,易怒,大便糖稀…

问,根据病情,本例病患可能的病有哪些。

再问,诊病后应用什么药方。

更问,用药后病情无缓解反而加重要如何处置。

白老先生看向杨茉,“大小姐这是要…”

杨茉道:“先生让我想好要怎么择徒,从今天开始,每隔两日我就会在药铺门前公布一个病例,能仔细诊断的人便能进药铺和我学习,不但要写出病患可能有的疾病,还要写出应对的单方。”

杨大小姐这病例看起来简单,但是里面藏着不少的玄机,尤其是杨大小姐诊断的法子,那是普通医者不会用的,这样写出来一定会引起激论,杨大小姐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白老先生捋着胡子颌首,“这脉案写的清楚,依我看可行。”

只要白老先生支持,证明她现代和古代混用的诊断方法能站得住脚。杨茉将纸笺递给旁边的伙计,“让掌柜的腾写下来,贴在药铺门口,广为告知,想要进保合堂学习,先要答题辨诊,经过筛选。”

伙计应一声,忙将杨茉的话告诉江掌柜。

江掌柜不由地一怔,大小姐这是什么意思?明明随便拜师都没有人来,如今却要设下条件,这可不比征郎中、伙计啊,凭的是百年老店的名气和工钱,外面对大小姐本就议论纷纷,现在大小姐反而更这样做法,那些人如何肯来辨症。

江掌柜这样想却想到大小姐的脾气,看似软弱却很有主意,便接过伙计手里的纸笺,立即让人去抄写,不一会儿功夫,保合堂就将杨茉写好的考题张贴出去。

“听到没有,杨大小姐收徒还有条件。”

“保合堂门口贴着脉案,让大家去瞧呢,若是想要拜师,先要解出题目。”

不一会儿功夫,大家就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还从来没见过哪位先生这样收徒,更何况是一个女子。

“杨大小姐能写出什么题目。”

“要不要去看看?”

一个弱女子能写出什么题目来为难人,想到这里很多人跃跃欲试,“走,去解出来为难为难杨大小姐,看她是否有正解。”

“就是,不就是辨症吗?我们也羞臊羞臊她。”

一个女子敢给男人们出题,也太胆大包天。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你们去了就是正中下怀,杨大小姐这样做就是要你们去看脉案,这样保合堂门前才会热闹,不管你们说对还是说错,出名的是保合堂,杨大小姐不费吹灰之力就利用了你们。”

听到这话,大家都觉得正是这个道理。

“都不去。”

“对,都不去,没有人去辨症,杨氏这出戏也就唱不下去,我们就在一旁看热闹。”

保合堂门前一片冷清,江掌柜有些暗暗着急,大小姐这个法子到底能不能行。

一个时辰过去了。正当江掌柜失望时,有个小孩子拿着一封书函送到江掌柜手里,“让我送信的人说不是要拜师,只是要和杨大小姐论症。”

看来是有人要论症却不肯现身,借着孩子的手将书函送来。

江掌柜将信函送进去,杨茉头也不抬,“放在旁边吧!”

就这样放在旁边看也不看?

江掌柜忽然很佩服大小姐,大小姐每次都能这样泰然处之,就是因为这样才能让别人慌乱。

一封封的书函送来,杨茉手边积攒了五六封。

很多小郎中开始坐不住了。“是谁送的辨脉书函?”表面上都说不去辨症,可是背地里却将书函送去。

更多的人来保合堂门口打探情形,于是更多的人看杨大小姐开出的题目。

“叩诊是什么意思?”

“病患劳作、饱餐后发病。上腹疼痛三日加重就诊,腹部平软,胸口压痛,叩诊鼓音,肝肾区无叩击痛。偶有恶心,畏寒,发热,脉浮濡偏数重按不足,易怒,大便糖稀…”

这比平日里药铺里的脉案写的要清楚。而且里面有很多大家不明白的说法。

“很多话都是为了扰乱视听,什么叩击痛,谁听说过。就看后面的脉象,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就是胆胀…”

这么简单?就是胆胀?既然是送去辨症若是思虑不周,写的太简单。恐怕会让人笑话,平日里大家互相较劲,现在有了机会,谁都想比别人高上一筹。

郎中们凑在一起说话,整条街开始热闹起来。

杨茉帮白老先生抄完了方子,才停下来歇着,梅香立即递了杯茶过去,“小姐怎么知道那些人定会坐不住。”

她就是知道,入这行时间久了,还能不知道这行人的心思,不要说大学时大家因为一个病例题讨论的口沫横飞,就是工作时也常见争论的情形啊,若是没有人送来书函则罢,有人送来,别人就会坐不住,起了心思要一较长短,谁也不愿意输给她一个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