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眼镜学长看着夏清填好资料表,她字体娟秀,还透着一丝丝洒脱的味道,只觉得“字如其人”这句话说的很有道理。

他见夏琳站在一边没有填表,问道,“那这位同学……?”

夏琳笑着解释,“我不是清大的学生,陪我妹妹来的,等会儿就走了。”

眼镜学长点头,“好,那夏清同学,你先在这边休息一下,等我们的人数达到发车数就出发。”

现场已经有十来为新生在等,都是大包小包的带着行李,相比之下,夏清只有一个行李箱已经是最“轻装上阵”的。

她转身跟二姐说,“姐,我在这里等就好,你从这里坐车回学校方便吗?”

姐妹两要分开了,夏琳还挺舍不得的,抱了抱夏清。

“别担心我,这一路我很熟的。那我先走了,我宿舍楼的电话已经给你了,你有空给我打电话。”

九十年代已经有了便携的手机,但价格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夏清她们自然没有,不过大学宿舍楼都会配备公共电话,买了电话卡就能打,也挺方便的。

夏清目送二姐离开,直到夏琳的背影淹没在人海才转身拖着行李箱坐到可以休息的椅子上。

等着出发的新生里,只有两个女生,其中一个圆圆脸长的很可爱的女同学刚好坐在夏清旁边,主动跟夏清说起了话。

“这位同学,我是机电系的,你是哪个系?”

“经济。”

“啊,经济系的分数线挺高的,你考高多少分?”

“七二六。”

夏清说了三个数字,圆脸姑娘“哇”的惊叹了一声,“真厉害,我们省最高分不过七百二十五,你是哪个省的呀?”

两个陌生的女同学坐在嘈杂、闷热的火车站聊了起来,交换了不少信息,等眼镜学长领着他们往停车场走时,已经称得上关系不错的朋友了。

“虽然咱们不是一个系,但都是一个学校,以后肯定有机会见面。”

叶晓敏的欢乐也感染给了夏清,让她再度燃起了大学生活的热情。

或许是曾经读过大学的缘故,夏清对大学生活并没有太多期待,对她而言更像为了获取文凭而来,但新的朋友就像新的开始,让她明白,一切已然变得不同,她应该更加积极的面对四年的新生活。

为了方便新生办理入学手续,所有系的报名都在教务处进行,眼镜学长把新生们送到学校后告诉他们教务处怎么走就离开了。

清大是一所历史感浓厚的大学,校园里保留了不少上世纪的建筑,作为全国顶级学府,新生们不加掩饰的流露出了赞叹和崇敬之情。

叶晓敏看夏清面无波澜的样子问,“小清,你一点都不兴奋的吗?”

夏清对她笑了笑,“我很兴奋啊,只是我比较内敛。”

她真不想说清大校园曾经来过太多次,上辈子虽然没有就读清大,但很多竞赛活动经常会在这里举行,作为参赛选手,夏清对这个学校并不陌生,只不过她见到的是改建后的清大,有很多建筑现在还没有开始建设,所以整体上还是有一些细微差距的。

两人拿到宿舍钥匙后一看,竟然是同一栋,只不过叶晓敏的宿舍在三楼,夏清的宿舍在四楼。

叶晓敏惊喜道,“咱们现在也算邻居了吧?”

“是啊,远亲不如近邻,以后多多指教。”

说完,两人默契的相视而笑。

夏清不是一个能轻易交朋友的性格,之所以迅速接纳叶晓敏,正是因为她感受到了叶晓敏的简单和真诚。

活了两辈子,她自诩在看人方面的眼光还是挺不错的。

夏清的宿舍是403,米色的木门敞开着,走到门前往里看,只见一个穿着蓝色短袖和牛仔裤的短发女生正在汗如雨下的拖地,花岗石地板上浸着湿漉漉的水痕。

宿舍装饰简洁,白色的墙壁,刷了绿漆的钢丝床,一共有六张,预示着这个宿舍将会入住六位室友。

墙角斑驳的书桌、长方形的凳字、绿色的吊扇哧啦哧啦的吹着,一切如同老旧的电影在夏清眼前铺开。

夏清敲了敲门,正在拖地的女生抬头,对方先是一愣,很快就漾起了笑容,“你也是咱们宿舍的吧?我叫朱娟,刚来没一会儿,收拾好东西看地上脏就用拖把擦一擦。”

夏清笑着做了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夏清,金融系的,你也是?”

朱娟摇头,“我是经济管理,不过咱们都是经管院的。”

清大经管院共有八个系,分别是管理科学与工程、技术经济及管理、国际贸易与金融、经济、会计、企业战略与政策、人力资源与组织行为,最后一个是市场营销。

经管院以招收理科生为主,成立于1984年,向来是清大比较热门且分数线较高的几个专业,因此在车站的时候,叶晓敏听到夏清是金融系的新生才会发出她的考分一定很高的感叹。

床铺没有贴名字,这就说明可以自己选择,朱娟选了一张靠窗的下铺,夏清就选了她上方的那张,以后就是上下铺的姐妹了。

床铺在东侧,西侧是一列书桌,北面是衣柜,这也就预示着,想上厕所或者洗漱的话得去宿舍外面。

夏清当年上学时宿舍条件已经非常现代化了,不仅有独立卫生间,还有空调,一间宿舍也只有四个宿友,不过夏清也并没有觉得现在的住宿环境不好,选好床铺就开始收拾起了行李,尽管她的行李简单到除了衣服还是衣服,把秋冬能穿的都带来了。

朱娟拖完了地去公共洗手池洗了拖把回来,见夏清行李已经整理好,问她要不要去买生活用品。

“我已经打听过了,小店里卖的东西很齐全,水盆、毛巾、洗衣皂都有。”

毛巾、牙刷之类的夏清都有,毕竟家里是开小卖部的。

“好啊,那我们一起去吧。”

除了得买几个盆和热水瓶外,夏清还得买张电话卡,先给家里打个电话,再给二姐打一个,他们这会儿肯定担心着呢。

两人拿了钱出门,学校小卖部离食堂很近,各自挑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朱娟看到夏清买电话卡这才想起自己也没给家里保平安呢。

等她们回到宿舍后发现,第三位舍友已经到了,选了中间的上铺,正在挂床幔呢。

她蹲在床上冲两人招手笑道,“你们好啊,我叫周慧慧,天津人。”

这天天黑前,403六名室友来了四个,朱娟、夏清、周慧慧、张金华,夏清也是第一次用公共澡堂,心里建设了很长时间才敢进去。

“夏清,你也太好笑了吧,有谁穿着衣服洗澡的。”

夏清捂着胸前,长长的发丝披在肩头,皮肤白皙细嫩,在灯光下泛着珍珠般柔和的色泽,脸蛋很小,在雾气中干净透亮,眉眼像画出来的一样。

她并没有夸张到穿衣服洗澡,不过是穿着内衣而已。

“你以前没去过澡堂?”

周慧慧跟张金华都是北方人,澡堂文化在北方就像吃饭一样自然。

“那你以前在学校怎么洗的?”

朱娟是南方人,南方不流行泡澡,但上学的时候难免得跟同学一块洗,早就习惯了。

“我们高中宿舍有一个小隔间,自己打水洗就行了。”

“啊,那冬天不冷啊?”

“还好,空间小也不会太冷。”

谁知道上了大学还逃脱不了公共浴室的命运。

因为这个小插曲,室友们的感情突飞猛进,知道若干年后,大家早已毕业多年,甚至成了家生了孩子,聚会的时候还会拿这件事取笑。

“夏清,你还记不记得开学第一天,你脸皮薄,穿着衣服进澡堂。”

不过后来夏清学聪明了,买了一块浴巾,既有遮挡的作用,也不显得过分突兀,可惜那时候她早就名声在外,想圆也圆不回来。

洗过澡换上干净的衣服,用干毛巾把头发擦到七分干,四人一起去食堂打饭。

傍晚的风吹散了白日的闷热,走在石板路上,路两旁栽种了绿植,隐隐传来阵阵芬芳的气味。

路上学生不少,新生跟老生都有,夏清还发现了一个规律,但凡目视前方,对周遭一概不理的都是老生,好奇的左观右望的则是新生。

半路经过露天篮球场,四周为了不少人,有几个男生正在打篮球,周慧慧好奇拉着她们一块去看,只见有穿T桖的,有穿球衣的,两队人马打的热火朝天。

运动让男生们充满了迷人的气息,周慧慧眼睛看的发亮,不断在她们耳边感慨着打篮球的男生如何如何帅气,在夏清眼里跟花痴无疑,让人很难相信她是自己考进来的。

“走吧,我们先去吃饭,再晚饭就没有了。”

跟夏清一样不解风情的是朱娟,也提议先去吃饭,她来的最早,又是拖地又是擦桌子擦窗户,早就饿的头晕眼花了。

“行吧行吧,那就先吃饭,不过你么也真是,异性相吸,面对这么热血沸腾的场面你们竟然只想着吃饭?”

抱歉,她们就是这么的现实,而且她看过了,场上几个男生,除了一个长得不错的,其他都只是一般般,毕竟是经过21世纪互联网信息轰炸过的,审美已经被拔高到,普通的帅气在她眼里就只是路人的地步。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支持哦,留评的宝宝们小红包回馈,么么哒笔芯~

第18章

夏清她们离开篮球场往食堂走去,刚转身就听到篮球场传来一阵喝彩声。

“学长好样的!”

“庄凡盖他!”

还有女同学“啊啊啊”的尖叫,一听就是进球了。

周慧慧顿时有了回头的冲动,被夏清一把拉住。

“这是咱们宿舍第一次集体活动,不许掉队。”

周慧慧哀嚎一声,抱着夏清的手臂一脸痛苦,“好吧,为了你们我就牺牲一下,不过说好了,以后你们可不能拦我,最好能跟我一起看。”

朱娟跟张金华跟看戏一样看着她,估计是没见过这样的女同学,夏清沉默片刻后,发出了心灵的拷问。

“你是考进来的吗?”

周慧慧立刻惊疑的看过去,仿佛什么秘密被发现了一样,“你怎么知道我是花钱买的?我这么快就暴露了?”

夏清她们还真信了,谁知道周慧慧紧跟着笑道,“你们不会当真了吧?我开玩笑的,当然是我自己考的了,我就是这种性格,喜欢热闹,但学习的时候不会耽误事的,以后相处久了你们就了解我啦。”

朱娟拍了拍心口,“你演技可真好,我们差点就信了。”

夏清也说,“我也是开玩笑的,你别放心上啊。”

周慧慧点头,“放心吧,我妈常说我的心比碗口还大,不装事。”

说完,几个人都笑了。

在宿舍住的第一晚大家都没睡好,一是有蚊子,二是聊天性质太浓,说着说着就半夜了。

就像男生夜话常会提到女生一样,女生聊天也避不过男生,比如有没有谈过恋爱,有没有暗恋过这样的问题。

周慧慧最先坦白,说她以前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男生,长的很帅,篮球打的特别好,每天傍晚都会在学校篮球场打球。

“我一放学就去看他,那是我每天最幸福的时刻。”

夜里,看不清她的表情,但能听出她声音中传达出的喜爱和憧憬,难怪今天看到打篮球的就走不动路呢。

“那你们在一起了吗?”

“当然没有,喜欢他的女生那么多,我们也不是一个班的,他根本不认识我。”

“天天见总会认识的吧?”

“哎,你们不懂,每天像我这样的多了去,他哪会记得啊。”

“那你可以主动啊,他现在读哪个学校?”

“本地的大学,他成绩一般,因为打篮球被特招进去的。”

周慧慧叹气,但凡他成绩好点也行啊,哪怕是个普通一本,她都愿意跟他读同一所大学,但周慧慧对他的喜欢还没有到丧失理智的地步,因此几个志愿填的都是她心仪的学校。

夏清回忆着自己的青春年少,那时候似乎因为父母关系不合的缘故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交朋友觉得全世界都是灰暗的,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想考上大学离开那个令她窒息的家庭。

但没有等到她读大学,父母就已经离了婚。

“夏清,你呢 ,有没有喜欢的男生?”

夏清黑暗中摇头,“没有,不过我还倒是挺想体验一下喜欢是什么感觉的。”

“你长那么好看,喜欢你的男生肯定很多,想体验还不容易?”

“那不行,宁缺毋滥,还是得自己喜欢才行。”

像父母那样,没有爱情在婚姻中相互折磨,她如果恋爱,一定是自己喜欢,且对方也要很喜欢自己才行。

第二天中午,剩下的两位室友也到了,原来她们早就出发了,只是家离的太远,一个在祖国最南面,一个在祖国最西面,光坐火车就得坐一天一夜。

……

清大的军训是出了名的严格,几乎能达到新兵入营的强度,第一天新生们仅站军姿一项就已经快累瘫了,甚至有人直接中暑的。

头顶是烈日,脚下的地面也滚烫无比,用顾佩的话说,鸡蛋放在地上都能煮熟。

顾佩就是晚来一天的舍友,跟夏清一样是金融系的新生。

正当所有人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一个穿着白色t桖,米白色裤子的男生,带着另外几个学生往训练场来,手里拉着类似银色水箱的东西,跟总教练说了几句话,把东西搬下后放在了树边。

几分钟后,一声哨香,军姿酷刑结束,自由活动十分钟,大家也才知道,原来那一桶桶的,是食堂煮好的消暑大麦茶。

夏清跟顾佩各等了一杯坐到树下休息,一口大麦茶下肚,濒死的鱼儿好歹缓了半口气,成了半死半活的咸鱼。

“刚刚那个是庄凡学长吧,确实挺帅的啊,听说前两年都被评为咱们学校的校草了呢。”

“他已经升任学生会长了,有这么帅的会长,大家肯定都想加入学生会。”

树后有几个女生在讨论着,看她们身上的军训服就知道也是新生,真不知道她们是如何在刚入学的时候就能打听到这么多事的,堪称信息小能手。

夏清并不想听人八卦,不过是离的近,被动的听了几句。

傍晚时分,训练结束,晚上还有军事理论课,403的舍友们累的连饭都不想去食堂吃。

“前阵子那么热我都没苦夏,没想到上学第一天就这样,我估计40天军训下来我得瘦十斤。”

张金华有点微胖,青春期吃得多不运动学习压力大引起的,一直羡慕那些瘦的女生,像夏清、周慧慧这种的,现在看希望还是挺大的。

“还是吃吧,上完课肯定饿,等下课吃就等于宵夜,吃了更容易发胖。”

夏清说完,张金华动摇了,认真思考了一下,好像、似乎、确实做不到一直不吃。

“那还是去吃吧。”

张金华努力想从床上爬起来,奈何全身的细胞都叫嚣着要休息,特别是小腿,酸的不行。

夏清看她这样,也有些不大忍心,“你是不是运动后没有拉伸?不拉伸的话肌肉会疼的。”

张金华一脸疑惑,“什么叫拉伸?”

赶紧她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以前上学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体育课都是能不上就不上的。

不止张金华,朱娟她们也不明白,夏清只好给她们上了一节运动课。

“你们实在动不了就我去吧,想吃什么跟我说,我给你们买回来。”

食堂可以外带,不过要自带饭盒,舍友们听夏清说帮她们带饭,感动的眼泪都快下来了。

“清清,你真好,我真是爱死你了。”

“这时候如果哪个男生出现愿意帮我买饭我肯定嫁给她,清清,你要是男生多好啊。”

夏清无奈的笑道,“幸亏我不是男生,否则还真被你给赖上了,那我岂不是冤枉。”

除了周慧慧,大家都笑了,连身上的酸痛都缓解了不少。

清大不止一个食堂,因为今天大家没胃口,想吃点酸酸辣辣的,三食堂的酸汤面正合适,夏清拿了几个饭盒,放在帆布袋里就走了。

朱娟有些不好意思想跟她一块去,也是夏清说没关系才留在了宿舍。

“夏清人真挺不错的,之前我看她长得好看,也不怎么说话,还以为她很傲气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漂亮跟傲慢总能联系在一起,成了一个既定的公式。

“太招人稀罕了,说真的,我要是男生就喜欢这样的女生。”

“那还不得看人家夏清乐不乐意,我看她不是那种轻易喜欢男生的类型,肯定很难追。”

周慧慧点头,“确实,如果把女生比作花,夏清就是天上雪莲,我呢就是路边的野花,所以男生追我这种比较容易。”

张金华她们都快笑喷了,“你有多容易啊,忘了你的篮球帅哥了。”

“我跟他这辈子大概率是没希望的,不过没关系,咱们学校的篮球队挺出名的,我肯定能找到新的目标。”

虽然不舍,但周慧慧还是要忍痛放下,从她选择了清大开始,他们就已经走了两条不同的路,他之于她,已经成了一种青春的标志。

看啊,我曾经喜欢我那样一个男生,他打篮球超帅的,三步上篮就跟《灌篮高手》里的流川枫一样。

这就是时光的滤镜。

另一边,夏清到了三食堂的酸汤面窗口要了六份面条。

“小姑娘,你得等了,我得先给庄凡同学煮两碗。”

面锅很大,滚烫的热水中一锅煮下来能分好几碗,但夏清前面有人,也就是说这一锅不够,她还得再等下一锅。

夏清并不着急,只是怕等的过程中先做好的面条在饭盒里坨掉,因此有些犹豫。

“没关系,先给她吧,我等下一锅。”

夏清转头,身边是一位穿着米白色T桖的男生,如果她没记错,正是下午送大麦茶的那一个,近距离看,眉清目朗,确实有当校草的资格。

夏清考虑之后还是接受了庄凡的好意,毕竟这关系到宿舍六个人的晚饭。

“谢谢学长。”

庄凡并不意外于夏清对他的称呼,他在学校里一直是风云人物,学校几乎百分之八九十的学生都认识他,只微微颔首,没说其他的。

夏清心想,幸亏周慧慧没来,否则她看到帅哥指不定会尖叫流口水。

等面条煮好了后,庄凡眼看着夏清从帆布袋里拿出六个饭盒,一份份装好,盖上盖子,放回帆布袋里。

“小姑娘,你这么打这么多份哦。”

“我帮舍友打的,她们军训太累,走不动路了。”

“那你倒是好心。”

夏清提着帆布袋笑笑,“我不累,谢谢阿姨。”

“哎,小姑娘嘴真甜。”

夏清离开后,庄凡看了眼她的背影,没想到她竟然是大一的新生。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大家的支持哦,前期铺叙一下,男主很快会出现的,留评的宝宝们小红包回馈,爱你们,么么哒~

入V通知:此文明天入V哦,大家多多支持呀~

庄凡:我的镜头多,我是男一号

作者:No,宝贝,你是男二啊

第19章

军训结束后的十一长假夏清没有回家, 夏琳也没有回去,两姐妹约了国庆那天去□□看升旗,结束后再去逛街, 添几件便宜的秋装。

“可惜今年没有阅兵仪式, 有的话咱们就能一起去看了。”

宿舍里除了家住天津的周慧慧外,其他几个都没回家,这是入学后的第一个假期,繁忙的学习还没有开始, 新生们自然想找点活动打发时间,既然夏清约了亲姐看升旗, 剩下的就打算去爬香山了。

清大离□□近, 十一前一晚,夏琳借了辆自行车一路从学校骑过来,住到了夏清她们宿舍。

□□广场的升旗时间是根据首都日出时间确定的, 早晨, 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即为升旗时间,因此每个月的升旗时间都处于变化中,十月份的时间是早晨六点十分,算上起床、出门的时间, 她们得四点左右起床, 为了第二天能出宿舍门, 跟宿管阿姨说了好些好话,同意凌晨的时候起来给她们开门。

“你们这些小年轻啊,就是会玩, 不过看升旗仪式是好事,就纵容你们一次。”

宿管阿姨四十来岁,家里的孩子跟夏清她们差不多大, 两个小姑娘长的秀气好看,嘴巴又甜,让人忍不住生出好感来。

舍友们对夏琳的到来表示欢迎,周慧慧已经回家了,床铺自然空了下来,她们就建议夏琳睡周慧慧的床,反正洗过澡才睡也不用担心给周慧慧弄脏了,但夏琳没同意,坚持跟妹妹挤一张。

不经过别人同意就睡别人的床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夏琳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原则的,宁愿跟妹妹挤也不会做惹他人不快的事。

姐妹两许久不见,自然说了不少悄悄话,夏琳还向夏清的室友透露了不少在家时的趣事,比如夏清胆子小,天黑了不敢出门,上厕所都要人陪,还很怕虫子。

室友们则分享了夏清在公共澡堂的“壮举”,此壮举已经在四楼十几个宿舍中彻底走红了,还有往外扩散的趋势。

第二天凌晨,姐妹两轻手轻脚起床洗漱,拿起昨晚上就准备好的背包一起出门了,宿管阿姨果然已经信守约定,提前帮她们开了宿舍落下的铁门。

十月的凌晨有些凉意,夏琳骑着自行车载夏清,中间夏清怕她累跟她换了一次,骑了四十来分钟才到广场附近,将自行车停在了指定的地点。

广场夜间封闭,升旗前四十分钟才会开放,她们到达的时间刚刚好,排着队在民警的引导下进场,姐妹两选择在金水桥东侧的警戎线外观看,六点十分,国旗护卫队踢着138正步从金水桥走到国旗杆基的围栏,整齐划一,连落地的声音都丝毫不差。

随着一声“敬礼”的口令,升旗手按电钮,护卫队行持枪礼,军乐队奏国歌,直至国旗升到旗杆顶端,36名托半自动□□的卫士齐刷刷把枪放下。

当红色的旗帜在空中迎风飘扬,火红的朝阳、行着军礼的军人,现场数千人齐唱国歌,既震撼又让人万分感动,爱国的情怀充盈心间。

结束后,夏琳擦着眼角的泪说,“真是感人,我决定了,以后找找男朋友一定要找军人。”

话题变换太快,夏清差点没跟上,所以因为护旗手太帅,让她姐有了谈恋爱的想法?

里二姐未来的男朋友就是一位专业军人,不知道自己这个蝴蝶的出现会不会把他们之间的缘分给扇没了。

如果二姐最后没有跟程江在一起,生活也不如中幸福的话,夏清一定会愧疚万分。

看完了升旗仪式,姐妹两步行去了西单,这个年代的西单还不像后世那样繁华,但整条街鳞次栉比的店铺还是非常热闹的。

“咱们先吃点东西吧,我已经快饿死了。”

从天没亮起床到现在没吃东西,夏琳真有些吃不消,夏清则处于饿过了的状态,找了家早餐店开吃,点了几份首都的特色早点,焦圈、豆腐脑、炸酱面之类。

“这顿吃完咱们午饭就省了。”

光炸酱面就满满一大碗,夏琳还特豪气的点了两碗,这是她在首都请妹妹吃的第一顿饭,务必要显出做姐姐的大方来。

“正好,吃完了咱们好好逛,不用记挂着吃午饭。”

她都这么说了,夏清只能埋头苦吃,争取把面条吃完,浪费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正当姐妹两座在角落吃饭时,店里又来了三位客人,一位郭富城头,一位板寸,一位三七分,三人气质迥异,但长相都是极英俊的。

郭富城头白净风流,看人三分笑,这种人善于交际,能轻易跟人打成一片。

板寸头身材挺拔,面容刚毅,目光坚定,一看就跟部队有关。

三七分长的最好,一身西装就跟画报里的明星一样,一举一动透着说不出的贵气,只是气质清冷,让人不敢轻易接近。

“过个节也不消停,一大早就这么多人。”

郭富城头一脸烦躁的找了个位置坐下,板寸头不客气的回道,“闭嘴吧,还不是你拉着我们来吃早饭,一碗炸酱面哪里没有非来这家,不是你我早就回去陪媳妇孩子了。”

“行,我的错,就活该让你们饿肚子。”

斗嘴的是陈广深和聂铭颙,他们两跟没说话的顾巍、另一个没出现的张莱一起,并称海军大院四剑客,几年前合伙开了一家外贸公司,生意越做越红火,已经是首都城内首屈一指的外贸公司了,净利润已经达到近千万人民币。

前天公司来了一笔外贸订单,过于紧急,需要跟不少部门疏通关系,经理张莱跟媳妇出去度假,顾巍一个人忙不过来,刚好聂铭颙部队放假,顾巍就让他到公司帮忙,陈广胜就是个凑数的。

三人忙了一整夜,终于搞定了所有文件和关卡,现在只等货物从海关运输出口了。

点好的早餐上桌,三人都饿狠了,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吃完了你们准备去哪?”

陈广胜边吃边唔哝唔哝开口问,聂铭颙头都没抬,只说了“回家”两个字。

“行,你不用说,我知道你心里只有媳妇孩子,我问巍哥呢。”

顾巍是四人中的C位,除了他年龄比聂铭颙、陈广胜大了一两岁外,能够征服另外三个“二世祖”的,自然是他从小到大的优秀履历,不管是拳头、学习还是头脑,因此他们三心甘情愿喊他一声“巍哥”。

“我得回去,家里打了几个电话催。”

顾巍说的“家”就是大院,四人一起长大的地方,不过现在除了父母外,他们四人都不住那,而是各自买了房出去单住。

陈广胜听后略显“贼兮兮”的笑道,“巍哥,我敢打赌,婶让你回去肯定是鸿门宴,上次我就听说婶满大院托人给你物色对象呢。”

顾巍年纪不小了,家里着急是应该的,这些年他不光不愿意结婚,连女朋友都没有谈过一个,索性像陈广胜一样女朋友换个不停也就算了,二十大几的小伙子不谈恋爱简直比花心还要让家人感到恐惧,生怕有个什么“难言之隐”。

顾巍吃完了一碗面条,擦了擦嘴不在意的说,“他们催他们的,跟我没什么关系。”

从小到大,还没人能强迫他做不喜欢的事,家人尊重是一方面,他自己主义正是另一方面,别说小时候父母有权利跟义务管他,现在他早就不需要父母管,早早实现了财务自由,更不担心父母会如何。

不知道是不是一晚上没睡觉陈广胜脑子抽风,他竟然问了一个特胆大的问题。

“巍哥,咱们这么多年兄弟,要不你给我们透露一句,你不会真的对女人不感兴趣吧,其实现在国外在同性伴侣上已经很宽容了,有的地方同性还能结婚……”

聂铭颙吃完最后一口面,心里默默为陈广胜点蜡,果不其然,顾巍理都没理他,拿着车钥匙直接走了。

陈广胜“哎”了两声,他本想坐顾巍的车回大院的,这一走他难不成还得打个的?

聂铭颙拍了拍陈广胜的肩,也拿着车钥匙准备走,“我得回去陪媳妇儿了,你自求多福。”

起身走了两步又回头招呼,“别忘了付钱。”

陈广胜再一次感慨自己命苦,这几个兄弟,一个比一个不靠谱。

顾巍到家后,他妈果然拿着一叠照片,让他过去看,看上谁就安排谁,特别豪横。

“妈,我哥都已经结婚了,孙子你也有了,没必要盯着我吧?”

他又不是皇帝选妃,看画像就能挑媳妇了。

“你哥是你哥,你是你,我两个都得操心。”

顾巍看着他妈头上冒出来的白头发说,“您就是操心太多头发才白,我暂时还不想考虑个人问题,不过我答应你,三十岁之前一定结婚。”

这话顾老太太是不肯信的,她放下照片,一脸严肃的问,“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对姑娘不感兴趣?”

顾巍看了看外面的天,没刮风没下雨,风和日丽,怎么一早上连着两次被人误会自己那方面有问题,其中一个还是他亲妈。

他不恋爱不是生理或心理有什么问题,纯粹是没有遇到能让他心动的人,也不愿意在不够爱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毕竟他的人生,还有很多重要的事要做。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7-22 14:07:51~2020-07-23 00:22: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20章

十一长假结束后正式开学, 大一的课程对夏清来说并不紧张,十月份社团招募,舍友们纷纷选了心仪的社团参加, 比如棋社、电影社、游泳社等, 夏清却选择加入学生会,成为了外联部的一员。

室友们问她为什么加入学生会,可能对大一新生而言学生会是个遥远的存在,是大多数人高中没有经历过的, 但作为有过一次大学经验以及两年社会经验的夏清而言,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才是她的目标。

学生会就是一个小型社会, 在那里她能锻炼自己的能力, 上辈子因为家庭原因,不大爱跟人交流,毕业后在工作中受到了不少挫折。

用哲学的话说, 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既然总结了自己上辈子的遗憾,这辈子她总要有所改变才行。

“夏清,你放学回宿舍吗?”

《金融工程》课结束,顾佩收拾好书包问身旁的室友, 这是上午最后一节课, 顾佩准备先回宿舍再去食堂打饭, 昨晚上换下来的衣服还没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