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方小琴和刘翠如也在他们的新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方季康认识开发商,打了点折扣。

自从搬到新家之后,方毅就在方家住下了,邓霞也时不时来蹭空调吹,刘翠如直接在家里也装了个空调,什么事情还是自家有方便,那房子虽然是爸妈的,可都搬出来了,也是季康造的,哪还能真当自己家。

方知浓和方如初在镇上待到八月份,就回市里去上英语课了,方季康请了个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到家里来上课,九十年代补课的也不多,而且语言教学人越少越好。

方知浓每天上午上英语课,下午去学芭蕾,日子过得非常充实,于丽英因为要接送他们,就买了一辆摩托车,风驰电掣地开来开去,九十年代的年轻人买不起小汽车,最喜欢的就是这拉风炫酷的摩托,虽然家里的钱够再买一辆,但花个二十万还是会心疼。

学芭蕾舞的小女孩子不多,学民族舞和古典舞的最多,主要芭蕾的价格贵,所以她们班只有五个女孩子,方知浓是最小的。

年纪小就意味着韧带好,半个月下来,她就可以劈叉了,但出去玩了一个月之后,八月份再回去,一个月疏于练习,各种动作又很艰难了。

江蓉轻轻按压她的跨部,将臀部贴近地面,说道:“看来在家里没有好好练习啊,浓浓。”

方知浓有些尴尬,只能点点头:“对不起。”

江蓉笑了笑,摸了摸她的小腿:“不管来不来上课,还是要练习一下基本功,不然就是又要从头开始了。”

江蓉人很亲和,原本女孩子对学跳舞还挺害怕的,但看她总是柔和地关心她们,渐渐地也就总是小江老师小江老师的喊她。

江蓉就带五个孩子,她也看过这几个女孩子的资质,基本上都不是太适合走专业道路,送过来学的年纪大了,最小的那个,小腿的骨骼上就可以看出以后应该挺高的,专业的芭蕾舞者因为姿势标准对身材也是有要求的,以扁平、矮小的身材为主,基本上没有芭蕾舞者是没有高个子的。

而且他们的家长也只是希望给孩子培养一门才艺,要求低了,自然不会太严格。

做好基本功,就开始连芭蕾的基本动作,江蓉自己做好示范,然后下来一个一个地检查、纠正。

小孩子定力不好,再加上天气真的太热了,一节课要停好多回,方知浓上一节课,浑身都汗湿了的,她一回到家,于丽英就得先给她洗个澡,扔电风扇下好好凉快凉快。

方知浓裹着小浴巾感受凉风习习,才感觉得到了救赎,跳舞那里虽然有电风扇也是热的不行,夏天没有空调真是要命。

方如初舔着小冰棍走进来,方知浓把自己的光溜溜的身子裹紧点,虽然她还是个孩子,但自我保护从娃娃做起。

方如初一屁股坐床上,晃了晃冰棍的:“要不要吃?”

方知浓眨了眨眼睛,点点头。

方如初呲牙笑了一下:“我吃到最后剩一口给你,妈说了,不能给你吃冷的。”

方知浓:……我严重怀疑你在报复当初一点点之仇。

“好了好了不逗你啦,给你吃给你吃。”方如初见她不说话,还以为逗得太狠了,赶紧把冰棍地送上前,揉了揉她半湿的头发。

“我没生气。”方知浓刚张开嘴,方如初就把冰棍抵她嘴巴上,盛情难却,方知浓张开嘴,一口就咬下去,刚咬下去,她就觉得不对劲了,冰棍是咬下来了,她张着嘴舔了舔门牙,特么竟然松动了!

方知浓赶紧把嘴里的冰棍吐手上,又舔了舔,欲哭无泪地瞪着方如初。

方如初先是愣了几秒钟,随机大笑了起来,变声期的嗓子尤为尖锐:“妈,妈你快过来看,浓浓牙要掉了。”

于丽英正在做饭呢,只听见他喊,也听不清说了什么,忙跑出来:“怎么了?”

方如初笑得手里的冰棍都要掉了,指着方知浓说:“浓浓咬了口冰棍,门牙松了。”

方知浓嘴巴紧闭死亡凝视他。

于丽英先打了他一下,道:“叫你乱给妹妹吃冰棍。”然后又蹲下,盯着方知浓的嘴巴:“来给妈妈看看。”

方知浓啊了一下,于丽英用手碰了碰,方知浓有了感觉赶紧转开脸,“疼,哥哥坏。”

方如初盘腿坐着,笑着继续吃他的冰棍:“是你自己要吃的哦。”

于丽英自己都觉得儿子真的是挺坏坏的,居然还在面前吃冰棍,看女儿都快哭了的样子,赶紧赶走他:“你去去去,去外面吃冰棍去。”

方知浓最不想来的事情还是来了,她一直很爱护这一口白牙,自从有了自己的小牙刷之后,早晚刷牙绝不拉下,蛀虫逃得过,却逃不过换牙。

方如初啃着冰棍晃了出去。

于丽英把她手里的冰棍给扔掉了,再看了看牙齿,松动得还挺严重的,看女儿这郁闷的小表情,也真是好笑,揉了揉小脑袋:“该换牙了,明天妈妈带你去拔个牙,还能早点长出来,看你以后还偷不偷吃冰淇淋。”

于丽英一直严格控制女儿吃冰,主要是女孩子的身体构造,很容易宫寒或者大了会痛经,从小就注意起来。相对儿子,于丽英对女儿当然更加注重身体,做女孩子太不容易了。两个孩子生病发烧,她也不会随便给他们吃药,能自己痊愈就自己痊愈,很少吃药,挂水就更少了,除非发烧到三十九度以上,长这么大也就挂过一两回。

方季康傍晚回来吃饭,就感觉闺女不大开心,问道:“今天这是怎么了?跳舞不开心?”

方知浓抿着嘴咬了摇头。

方如初在一边笑,毫不留情地卖妹:“吃冰的时候牙齿松了,要掉了。”

方知浓戳饭,瞪了他一眼。

方季康又围观了她的牙一遍,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明天把牙给拔了,这样半掉不掉的还影响吃饭。小孩子都会掉牙的,前两年,你哥哥两颗门牙都豁开了,还有蛀牙呢,钻牙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的。”

方知浓这才露出笑容。

吃饭的时候,方知浓就小心翼翼的,尽量不碰到门牙,吃饭就速度慢了很多,所有人也都陪她放慢了筷速,等她吃完最后一口,于丽英才开始收盘子。

浸在水槽里,原本一家人打算出去走走,于丽凤带着杨芸芸过来了,脸上有哭过的痕迹,手腕上还有点淤青。

于丽凤不欲让孩子听到,沙哑着声音对杨芸芸说道:“芸芸,跟浓浓一起去玩吧。”

于丽英也意识到了,对方季康说道:“季康,你带几个孩子去买点吃吧。”

方季康点点头,也知道自己不大适合在场,带几个孩子一起出去了,离开的时候杨芸芸几步一回头,眼中有彷惶无措。

方知浓牵着她的手,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实际上孩子从大人的反应中可以感受到很多。

客厅里就剩她们姐妹两了,于丽凤才不忍眼泪了,伏在于丽英身上哭:“姐,你说我怎么就找了这么个东西,要不是有芸芸,这一年多我就差没和他离婚了。”

于丽英忙问道:“杨建设是不是打你了?你这手上怎么回事?”

于丽凤吸了吸鼻子,道:“没,我去棋牌室捉他,直接砸了麻将桌,他掐着我的手。这一年半,他正经事不干,就知道打麻将。我和他回去吵,他妈还帮他,说他打麻将也赢了点钱的。赢了的钱呢,用到我们身上了吗?继续拿去赌,赌输才罢休。这两年厂里真的是没生意,他就开始游手好闲了,我让他找个行当,他觉得厂还没倒,他什么事情都不敢还能拿点工资,轻松快活死了,女儿也就不管不顾……”

于丽英也知道这一年以来,妹妹家不大太平,吵架就没停过,建设以前倒也挺好的,这两年迷上了打麻将,跟变相了似的,看妹妹这么幸苦地撑着这个家,也不由得涌起一股怒气:“他也老大不小了,女儿都这么大了,怎么也不上进点。”

“你说看着别人一家家的都在努力往上,就他,吃饱喝足万事足,我一天到晚的忙死了,他爸妈也不说一句好,他躺着什么事都不做,要是一顿晚饭没回来吃,都要念叨。”

说着说着,于丽凤也渐渐平息下来了,大概这一段时间真的是心死了,擦了擦眼泪:“我原本想着,我们家也买个商品房,他爸妈说好,可又不拿出钱来,就靠我自己一个人买?这房子有本事别写杨建设的名字。”

于丽英:“我看你得给他找点事,给点压力,这么大的人了,孩子也要大了,总得要为芸芸着想,你也别什么事情都揽下,女人太要强太累了,你把生活的担子全背身上了,你留给他什么。”

于丽英就觉得作为女人,她妹妹真的不是太聪明,太要强太能干了,留给男的什么,适当地做个弱者,该撒手撒手。

姐妹两说了许久,方季康也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谈好,就带他们逛远一点。

再回去,姐妹两也说完了,杨芸芸也高兴得回来了,抱着新买的玩偶,展示给于丽凤看:“妈妈,姨夫给我买的小熊。”

于丽凤有些心酸,杨建设就从来没有带孩子去逛过街,更别提买玩偶了,笑着问道:“有没有谢过姨夫?”

杨芸芸弯着眼睛点了点头。

过了半个月,于丽凤和杨建设过来说要借点钱,杨建设要去南面做生意,于丽英自然是借了,当年丽凤还借了他们家五千的恩情她还记得,于丽凤跟她说借一万,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第23章

于丽凤直接让杨建设辞职了的,厂里太多不思进取的年轻人,杨建设和他们一起除了打麻将、下馆子,一天到晚就不干正经事。并且和杨家两老说买房子的事情,钱全用房子上,这样家里也就没钱给他败了,杨家两老原本不出钱,于丽凤就说那就买了平方小的,三个人住住也够了。

杨家两老就这么一个儿子,哪里愿意和他们分开住,立即就把钱拿出来了,前些年于丽凤店里赚的、杨建设的工资都在他们手里,两老自己还有点退休金,手里可不少钱。

经历了几场家庭争吵,杨建设就说自己去南边淘货过来卖,之前于丽凤广州来的衣服就是靠杨家的亲戚,杨建设去广州亲戚那儿探探路子。

于丽凤要求也不高,就求他上进一点,能够分担一下家里的压力,服装店刚开始的时候很赚钱,但这些年随着越来越多的服装店,服装店的生意竞争也大了。

她原本是想让杨建设找个别的行当,好带安安稳稳的,工资稍微高一点,别一天到晚游手好闲就行了,但他想要去南边跑生意,于丽凤想想也好,正好可以躲掉以前那批狐朋狗友。

杨建设就带着借的一万块去广州了。

于丽英也就希望他上进点,让丽凤过得轻松一点。

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就像拔了牙之后,还是要吃东西的。

方知浓拔过牙以后,门牙漏风,说话也会奇怪一段时间,她上英语的时候就不是很乐意开口,教他们英语的是个小姑娘,姓庄,教得挺不错的,来了几天,于丽英也觉得挺靠谱的。

方知浓不爱开口后,小庄就特别爱逗她,经常找她对话,小庄一直觉得她这个暑假赚钱赚得太轻松了,就教两个学生,而且两个都特别的聪明,大的这么大了,不用说,小的更是机灵可爱,她觉得他们的爸妈也真是太幸福了。

其实她也能看得出来这家人的条件肯定很不错,居然还有小汽车。但俩孩子养得也是真好,都非常得有教养,她来上课的时候,基本上都准备好在等她,不管大的小的,上课的时候都是全身心投入的,所以每天两个小时的课,效率非常的高,要知道这样高效率的课,连很多大人都是做不到的,更何况心智还没有发展成熟的孩子,真的很难得。

方知浓每天就关注自己的牙什么时候长出来,她也不能不说话,而且马上要开学了,她就期盼着快点长出来,但显然牙齿有它自己的想法。

一直到开学,才开始冒了一个小尖尖。

方知浓努力控制自己不去舔它,牙可不能歪,上一世她就长了一口歪牙,大人觉得没什么,她一直很在意,高中毕业的暑假赚得第一笔钱就去整了牙。一口好牙给人印象都会加分不少,所以方知浓也一直很注意牙齿清洁,目前看来,只要按照原来的生长迹象,她会是一口好牙。

九月份开学,方知浓就是二年级的学生了,方如初就六年级了,兄妹两在学校里都颇受欢迎,方知浓期末考了两个双百,而方如初参加了奥数比赛,拿了市里的二等奖,老师们怎么会不喜欢成绩好又乖巧懂事的孩子。

再加上兄妹两的好样貌,有时候方知浓去等方如初的时候,都可以看到好多小女孩子围在方如初边上呢,那些个小姐姐对她也是亲切得不行。

方知浓今年还是和小胖子一个班,据说是他妈妈找老师的,安排进了一个班,然后继续安排坐同桌。

小胖子每天都会带很多小零食然后塞进她包里,方知浓想想也习惯这烦人的小胖子,有时候也挺可爱的,还总要请她去他们家饭馆子吃饭,看他的体型,她是相信他说好吃的。

十月份放国庆的时候,家里正式办乔迁酒,请了几个厨子,在院子里、屋子里摆上了十来桌,秋高气爽的,正是好时候。

方季康派厂里的面包车去接于家和于丽凤母女,杨建设人还在南方,九月份的时候淘了一批电子表、运动鞋回来,卖得非常好,就又去倒腾了。

于家人也听于丽英说起过乡下起房子,可当小别墅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于老太只说了句:“我滴个乖乖。”

这要是放在以前,就是资本主义的毒瘤,可如今时代不一样了,国家允许一批人先富起来,而方季康正好赶上九十年代这一波飞速发展的浪潮。

自打方季康的公司越做越红火以后,于老太在沈老师面前也没了城里人的骄傲,以前吧,还能骄傲一下自家是城里人,如今人家乡下的日子都比他们好的,当真是比不了了。

王芬打进院子这眼睛就没停过,如今算是明白乡下人说城里人挤不溜秋地几代人住这么小的房子里,以前她觉得那是嫉妒,要是她能在乡下有这样一套房子,她也乐意做乡下人啊。

其实也是方季康扭转了他们乡下人穷的印象,如今跟着方季康的人,原先一穷二白的,都开始买房买摩托了,果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方主任和沈老师容光焕发,两个六十来岁的人了,说五十岁也都有人信的。方伯勇和方仲伟作为亲儿子,也忙着招待客人,男人们都发根烟,每个人都要喝杯糖汤水,新房子的规矩。

因为上头还有方凯文,照顾孩子的事情也就轮不到他们,方知浓就带于眉和杨芸芸去她房间里晚,乡下的房间就是宽敞,她的房间里比于家以前的老房子还大。

杨芸芸一进来就惊呼:“浓浓你的房间好大啊。”

方知浓找出女孩子爱玩的那些芭比娃娃,一边说道:“我们家大嘛,我的房间也就大。”

于眉忙上前帮她一起从床底下拖出箱子,她以前的玩具都收拢在这里面,果然小女孩们都喜欢芭比娃娃,于眉即便上初中了,也觉得芭比娃娃真漂亮。

杨芸芸给娃娃脱衣服穿衣服,不亦乐乎,说道:“要是我以后也能穿芭比娃娃的衣服就好了,真漂亮。然后我再给芭比娃娃做别的衣服。”

方知浓坐床上搭她上次没完成的乐高,笑着说道:“以后长大了,你可以自己做啊。”

于眉道:“那是裁缝。”

杨芸芸摆弄那些小纱裙,开心地说:“我以后要当裁缝。”

于眉笑了出声,果然是小孩子,现在说想做裁缝,以后哪里还用得裁缝,都是去店里买了。

方知浓随口说道:“也有设计师,就是把自己想要的衣服画下来,然后做出来。”

“我会画画,我会画衣服,我是不是就是设计师了?浓浓,我一会儿画给你看哦,我画一件超漂亮的裙子给你……”杨芸芸童真童趣地比划着。

方知浓敷衍地应道:“好,你以后做出来给我穿。”

谁也没想到,就小孩子的随口几句,竟在十几年后,成了现实。

国庆节期间,方知浓还去考了个业余芭蕾舞一级,学了几个月下来,她已经习惯了每天劈叉压脚背拉升韧带,就怕形成顽固肌肉,腿形就不好看了。

方季康最近就比较忙碌了,听说国家在大力引进互联网,他们公司也买了一台电脑,但此时的电脑不大实用之处就在于,储存必须靠硬盘,所以方季康也没感觉电脑有什么好的。但关键是电脑接入网络需要网线,网线就成了康达近期研究的重点。

方季康去国外也知道外国人都会上网,但在中国还比较少,国家既然大力引进,那肯定是有发展前景的,他就要研究。

去各个大学的研究室谈合作,去国外的公司参观,总之方知浓半个月都没见到过方季康了。

于丽英平时除了接送他们上下学,就要去看看药店和新房,以及第三家药店的进度,她在新家边上又开了第三家药店,此时国家还没有出台政策管理药品市场,所以她可以直接从药厂拿货,拿的多了,价格也就低了。

而如今住宅小区的兴起,也给药店兴起的理由,于丽英愿意为家庭牺牲自己的事业,但并不代表她完全就依靠丈夫,她开药店可以供给自己的开销,妹妹找她借钱的时候,她也不需要过问丈夫,想借就借。

只是为了家庭,她扩张事业的脚步很慢。

到年底,他们家的新房子终于装修好了,春节过就打算搬进去了,由于别墅刚办过乔迁酒,市里的新家就不办了,近亲一起吃一顿就好了。

年前,杨建设因为做成了一笔大生意,一万块还上了的同时,还赚了不少钱,衣锦还乡,一向爱炫耀的他也没人住去外面炫了一番,来年开春,就多了好一帮人跟他一起去南边。

于丽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没想到在那些狐朋狗友的亲戚嘴里听到一些传闻,为了证实这个传闻,她没有告诉杨建设,自己只身一人前往广州。

最后是于丽凤将杨建设拖回来决心要离婚了。

第24章

于家两个女儿都是利落的性格,于丽凤做生意这么多年,行事更是果断利落,在她听说杨建设在南面和一个售货小姐打得火热之后,她整整两夜没睡之后,果断收拾了东西,把店交给婆婆,自己去一看究竟。

到广州的时候,她也是迷茫了一下,她没有去过这样的大都市,也不知道杨建设的具体位置,她就一个人根据有一点点印象的地名,找到了杨建设,当一个年轻女性打开门的时候,杨建设的声音从里面传来,于丽凤就知道,她最后一丝希望也没有了。

她在广州大闹了一场,撕了那对狗男女的脸,但她也怕这不是她的地盘,第二天当机立断,拖着杨建设回去,一回到W市就提出了离婚。

杨建设这才慌了,但任凭他怎么说,于丽凤不会再动摇,她不能忍受女儿有个这样的爸爸,他赌,游手好闲,懒,她都可以忍受,但嫖,她不想女儿长大了找婆家的时候,被人说,她爸爸经常在外面乱搞。

这段婚姻里,他作为丈夫是失职的,作为父亲更是失格的。

她也不怕杨家,直接把娘家人都交过来,这些年家里都是她在挣钱,以前她要看公婆脸色,现在公婆少不得还顾及她姐姐姐夫。

杨家这小小的房子里挤满了人,杨家老太也真是慌,一直在说好话:“亲家母,建设也是被那女的勾引的,你这孩子真是不争气,那些女的哪里是好东西,丽凤在家里帮你带女儿,你在外面做这种事情!”

于老太愤懑地说:“建设,我们家丽凤哪里对不起你?你不在家,带孩子照顾你爸妈,开店赚钱,哪里对不起你了!”

杨老太狠狠地打了他几下,杨建设垂着脑袋,胡子拉碴,低声哀求道:“丽凤,我真的知道错了。”

于丽凤嘲讽道:“狗是改不了吃屎的。赌戒不掉,还多了个嫖,杨建设,你对得起我给你借钱去做生意吗?”

杨老头抽了一口烟,说道:“丽凤,他错肯定错了,你就给他一个机会,你好歹为芸芸考虑一下。”

婚姻里头最难扯清的就是有孩子,提起孩子,于家人也心里不禁心软一分,于老太看向于丽凤。

杨老太忙道:“还有芸芸,丽凤,你芸芸不要了?”

“芸芸跟着我,芸芸长这么大,杨建设他是做过什么吗?照顾过她多少,给她买过什么,芸芸上画画班,连一只水彩笔都没买过。就是为了芸芸,这婚我离定了,芸芸以后大了她自己也能知道,我不想别人在她面前说,你爸爸是个吃喝嫖赌全占了的,有这样爸还不如没有!”于丽凤想起女儿,悲从中来,最可怜的就是芸芸,但她不希望这个伤害持续下去。

于老太没想到女儿是真的想离婚,也有些慌了,他们于家还没有出过离婚的先例,这,这得多丢人啊,“丽凤,这出生没办法啊,芸芸没有爸爸也不好,建设也还在广州那边,咱们这边又不知道。”

于丽英扯过于老太,低声呵斥道:“妈,你不懂就别乱说。”

李利芳也是不想小姑子离婚的,先是传出去不好听,其次着离婚该怎么办,孩子都这么大了,“丽凤,离婚还是好好想想。”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你当我是怎么知道的,你当别人不知道,外面都传遍了。芸芸有爸爸和没爸爸有什么区别,有爸的时候和没爸一样,没爸了也不稀奇。”于丽凤铁了心。

杨家人怎么说也没用,一口咬着不想离婚,于丽凤冷笑:“不想离?可以啊,我登报纸,看谁没脸,但凡要点脸,就爽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