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一世下来,她改变了不少,环境改变人,她也希望能够纯粹地学一些自己喜欢的,不必在迎合别人,不需要那样拼命,但她也知道刻在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消去的。

所以当她听到两个女孩子在说:“我觉得方知浓好虚伪哦,黄杰表现得这么明显,她还装不知道。老师也什么都找她,就会在老师面前装乖,在别人面前装好人。”

“我也觉得,总是笑得很假。我和她小时候也同班过,就没见她有什么好朋友……”

此时预备铃已经打了,厕所里没什么人,方知浓就站在口子上等她们出来,两个女孩子完全愣住了,年级还小,完全不知所措,尴尬得都不敢看她。

方知浓弯起眼睛,露出一个标准笑容,然后又瞬间垮下来,变成面无表情的模样,冷笑两声:“这叫假笑,知道了吗?”

若说不生气,那是假的,她自觉对这群孩子都是以长辈的心态,所以多有包容,即便小孩子不是那么讨喜,她也还是会让着一些。小孩子的确是直白纯粹的,但她忘了,孩子也是会长大的,不能以最恶的想法去猜测别人,但也不得用最好的猜测去想别人。

方知浓吓坏了两个小姑娘,就进行上厕所了,两个女孩子对视一眼,赶紧跑了。

方知浓上完厕所,踩点进班级的时候,老师已经到了,对她的迟到也没说什么,她进去的时候,目光扫过那两个女孩,都低着头不敢看她。

她自己都忍不住想笑,心情还算不错地回到位子上。

这件事情让她意识到,原本的小萝卜头都已经长大了,都是少年少女了,她也不能在用对待小孩子的心态对待他们了。

但她对那两个女孩子也很失望,其中一个是班级的副班长,平时她是学习委员,交流也不少。此后两个女孩子就也不敢再和她说什么。

方知浓最近也不想管班里的那些事,就给自己报了不少比赛,除了英语演讲,还报了个辩论赛和作文比赛。

作文省力,写一篇就后顾无忧了,辩论赛是抽签,两个人抽到同一个题目的就打擂台,题目比较简单,并且不会是那种主管偏向很明显的题目,小学生心智、思维都还没有发育好,一般想得也比较简单,方知浓赢起来就比较简单。

辩论赛是市级的,W市大大小小的小学一起办的,她一路从初赛打进了决赛,决赛是在W市第一中学的大礼堂举行。方季康和于丽英特地抽了半天空,去看她的决赛。

决赛有三场,先是八进四,然后四进二,最后总决赛。

八进四的时候,有一个人没来,有一个人轮空,谁知道方知浓手气这么好,一下子就抽中了轮空,所以她直接晋级四进二。

四进二她抽中的题目是:家庭教育重要还是学校教育重要?

她选中的是家庭教育,选中学校教育的小男生很高兴,这道题怎么看都应该是学校教育占优势,但辩论赛最有趣的就是扭转别人的想法,黑的说成白的,说到对面怀疑人生才是最高境界。

她没有写稿子,在对面奋笔疾书写稿子的时候,她就已经在想措辞了,在对面讲完之后,她微笑着上前鞠躬:“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方知浓,在说这个辩题之前,我先要感谢一下我的爸爸妈妈。”

她迅速找到了方季康和于丽英,方季康鼓励地竖起大拇指。

“我深刻认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摇篮,并不是说学校教育不重要,而是,我们受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小时候我很喜欢看报纸,因为我奶奶爱看报纸,她很爱惜她的报纸,没看完一份都叠整齐放回去,她也很爱惜她的书,正是如此,这让我小时候觉得,那是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所以我从来不敢在她的书上乱涂乱画,不敢乱撕报纸。教育,不是说,只有在教室里上课是教育。在我看来,当我爸爸为了实现一份合约而连夜加班,让我感受到了承诺的重要;当我的妈妈半夜起来给病人去看病,让我感受到敬业的可贵;当我的爷爷从不放过桌上一粒米,让我感受到粮食的珍贵。家庭教育,很少以言语,向来以身边的一举一动,告诉孩子,应该是这样做的……”

评委席上的老师忍不住连连点头,侧过头说道:“这个孩子的境界很高,感觉不像是一个小学生能说出来的。”

“对,特别有感染力,关键还是脱稿的,很厉害了。”

于丽英都忍不住擦眼泪,眼泪汪汪地说:“我们真的有浓浓说的这么好吗?”

方季康神色骄傲:“不然怎么会有这么优秀的闺女?”

方知浓越说越流畅,中间好几次,下面的家长、学生都忍不住为她鼓掌,几个评委老师也鼓起了掌,最后给出了99 的高分。

“其实我也听好奇,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教育出你这样优秀的孩子的。”主评委老师点评道。

方季康和于丽英手都要拍烂了,恨不得告诉全场,这是他们的闺女。

当方知浓拿着冠军的奖状下台,方季康和于丽英迅速围了过来,把方知浓抱进怀里,狠狠亲了一口:“我闺女真是太棒了。”

方知浓脸有些烧,埋进她的衣服里。

“你们好,我是W市日报的记者肖亚萍,请问可以接受一下我的采访吗?”

一家人抬起头,一台照相机就对准了他们,女孩子拿着一支录音笔,期待地看着他们。

第27章

“你们好,我是W市日报的记者肖亚萍,请问可以接受一下我的采访吗?”

于丽英和方季康相视一眼,方季康礼貌地说:“请问是关于什么的采访?”

肖亚萍笑着说道:“我们是来拍摄辩论赛的,方知浓同学讲得非常好,我们正好在做一个教育的专栏,希望能够采访一下你们关于教育的看法。”

方知浓从于丽英怀里出来,一家三口站一起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肖亚萍这几年做记者奔东跑西,见过的人形形色色,不能说火眼金睛,但这点眼力还是有的,父母衣着讲究,父亲手上佩戴的很显然是欧米伽,母亲打扮得很优雅得体,拎着一个香奈儿的包,看得出来家庭条件很不错。

小女孩态度沉稳,不慌不忙,连她一个大人都忍不住为她的辩论鼓掌,家庭教养真的很不错,这么小气质就很出众。

“可以。”方季康点了点头。

“你们平时陪孩子陪伴得多吗?会带孩子做什么吗?”

于丽英说道:“平时我时间会多一些,我负责接送孩子,但孩子有大事,她爸爸也一定会抽空的。经常会带孩子出去旅游,应该不算少。主要大了以后,孩子要上学,回家要做功课,留给我们陪伴的时间也不多。”

“你们送孩子学兴趣班吗?是孩子自己想学的还是你们送她去的?”

“学跳舞和钢琴,是孩子自己比较感兴趣的。”

……

肖亚萍关掉录音笔,感谢道:“谢谢你们的采访,麻烦了。”

“不用谢。”一家三口牵着手离开,已经开始讨论起去吃什么庆祝一下了。

肖亚萍忍不住对摄影师大哥说道:“这一家人集合了天地精华吧,爸爸帅妈妈美,女儿长大了绝对是个大美女,小小年纪,气质就这么好。”

摄影师大哥也在看自己刚才拍的照片,乐呵一笑:“这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两个人手工回去,肖亚萍赶紧整理了一下今天的素材,音频也整理成搞,摄影师把照片传给她,肖亚萍又忍不住翻了好几遍,这一家子真是怎么拍都好看,她也不禁感慨了出来。

同事就问道:“你不是去拍那个辩论赛了吗?”

“对呀,拍到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小姑娘,讲的特别好,我还让鲁大哥录下来了。拿了冠军,然后我采访了她爸妈,这一家子长得真是钟灵毓秀,而且条件感觉挺好的,爸爸带欧米伽,妈妈拎香奈儿。”

“给我看看。”

“我也悄悄。”

大家都忍不住过去看到底有多好看,大概更好奇欧米伽和香奈儿,照片上,当真是男帅女美女儿俏,可以看出衣着也是很讲究的。

有个家境还挺富裕的女同事点评道:“这件是bbr的风衣,女孩子穿的是G家的毛衣,有钱人家啊。”

主编泡了杯茶,路过的时候也忍不住看了一眼,觉得有点眼熟,又看了一眼,拨开他们:“让我看看。”

主编凑近了看了一眼,电脑前N个脑袋,把肖亚萍都挤歪了。

“我想起来了,哎呦,亚萍,你运气不错啊!”

肖亚萍迷茫地看着他。

主编一只手指着他说道:“你知道他是谁不?”

大家异口同声地问道:“谁啊?”

“方季康,不是咱们W市首富也是第二第三,康达集团就是他的,他老婆,都知道康英大药房吧,就她的。我在市委的饭局上,见过一面……”主编回想了一下,确定应该就是了。

肖亚萍没想到她竟然偶然间的一次突发奇想,采访到了一位大咖,呢喃道:“他闺女姓方没错了……”

隔了几天,方季康就看到了W市日报的第二版面出现了他们一家的照片,花得笔墨还挺多的,还把他闺女的辩论放了上去,方季康欣赏了一下,作为一个老父亲炫耀的心,他订了许多这一天的报纸,给公司里看。

连方伯勇都忍不住打电话过来问他:“你们一家上报纸了啊?浓浓辩论赛怎么也不和我们说,那天我正好有空。”

刘翠如也凑到电话边上:“就是啊,也不和我们说一声的。”

儿子去上大学了,夫妻两平时没事情就要到方季康家去,对方知浓的事也热心的很,方凯文不在,一腔疼爱全倾注给方知浓了。

方季康心里头骄傲,嘴里头还是得谦虚一些:“她就参加一个市级辩论赛,弄得跟个全国冠军一样做什么。”

“哪有你这么说的,你这个当爸的真是的。浓浓还说的爸妈了,爸妈看到了估计高兴坏了,哎,要是拍下来了就好了。”方伯勇遗憾地说。

方季康心头一动,好似看到有拍摄的,和方伯勇挂了电话,他就立即让人联系W市报社,希望拿到那天辩论赛的视频。

没多久,方主任和沈老师的电话也来了,忙在电话里问起这件事情,显然真的是很高兴,孙女还记得他们,并且肯定他们对她的教育,能不让他们高兴吗。

方季康告诉他们他在找录像,也许有比赛时的录像。

两老再三叮嘱一定要给他们看看。

没多久,报社就送过来了,拷贝了一份,方季康在电脑上看了好几遍,笑容都是止不住的。

然后他让人做成录像带,多做几份,自己藏一份,方伯勇方小琴给一份,方主任沈老师送一份去。

这件事情的发展简直是让方知浓无法预料,虽然不至于是黑历史吧,可当大家时不时拿出光碟看一下她的“英姿”,她还是有羞耻感的啊!

上了报纸之后,学校也非常高兴,国旗下讲话还让她去做了一个讲话。

方如初还打电话过来质问她:“你家庭教育,怎么没有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说了一遍,我呢?”

方知浓翻了个白眼:“我学你离家出走吗?”

方如初:……

啪挂了电话,这个天算是没法聊了。

方家在上海买了一栋别墅,目前还在装修当中,方如初每个周末会接他回来,但他高中生活还挺丰富多彩的,有时候他不是很想回来,男孩子嘛也正常。

有时候方季康和于丽英也会去看他,学校里基本上什么都不缺,好像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

十二月份,方知浓去市里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的半决赛,这是个苏州市级比赛,她获得了二等奖,一等奖似乎是个混血,英式英语的发音特别标准,这个她不得不服气,她说的只能是标准,而人家那是正宗。

但演讲的内容和技巧反而被忽略了,这让方知浓觉得挺形式化的,就因为人家是混血,口音正宗,所以演讲就一定好,太过先入为主了。

很快就要到圣诞节了,方如初的学校就开始放圣诞假了,因为是中英合办,所以是有圣诞假,放完之后,没多久,又要放春节了。方知浓实名羡慕,期盼着自己能快点上初中。

01年对中国人来说也是特别的一年,中国申请奥运会成功了,历史性的跨越举国欢庆,国家也是铆足了劲搞发展,还有七年的时间,希望让外国友人看到一个更加繁荣的中国。

对方知浓来说还是那样,02年的时候,就是小学最后一个学期了,有了上一个学期经历,老师们有一些比赛都会问她要不要参加。

方知浓参加的比赛越来越多,在学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连校领导走过都会亲切地叫她一声“知浓”,受宠若惊。

好处就是,班级里的那群小男生小女生,也算是放过她了,不编排她也不缠着她了。

六年级要小升初,如今市里的中学多了,也分出了好坏,家长们都会千方百计送孩子进好的中学,像方知浓这样的参赛型选手,成绩又名列前茅,老早就收到了不少学校的邀请。

小升初考试结束后,方知浓愉快地结束了五年半的小学。

小胖子还高兴地和她说:“要是我们初中能一个班就好了。”

方知浓心里头有些愧疚,但她只是小胖子人生中的一个过客,把自己家里的电话留了给他,等到时候开学了,也许小胖子就知道了。

第28章

今年暑假,方季康带两个孩子去日本玩了一周,这几年他们也都养成了这个习惯,寒暑假带孩子出国玩,小长假带孩子在国内玩,带孩子玩也是给自己放个假,夫妻两现在各有事业,于丽英为了顾家,生意扩张的速度比较缓慢。

方知浓上初中之后,她才能专心顾生意,方季康最近在创立慈善部门,夫妻两搭档,一起捐助困难地区一批药物,自家的生意得了实惠,又赢了名声。

方季康也开始资助自己家乡,在天湖镇办了个康达小学,康达集团的员工子女可以优惠入学,并且捐助低保户,康达已经到了可以转型的阶段,欲望和野心是会增长的,在镇上的时候,方季康不满于一家小工厂,如今是W市知名企业,方季康又不满于一家普通企业。

不前进就是后退,企业家没有野心那就不是企业家。

暑假的时候,一家人又要搬一次家,上海的别墅可以入住了,全程都是交给家装公司的,进入两千年以后,家装公司也成熟多了,也讲究装修风格了,以前是方知浓没有话语权,这一回家装她就提了要求,按照她喜欢的风格来。

方季康选择到上海来也是因为如今上海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公司纷纷到上海设立分公司或者办事点,W市毕竟还只是一个县级市。

他们新的小区是上海新开发的高档住宅区,方季康的生意伙伴推荐的,户型设计非常人性化,小区里超市、健身房一应俱全,方季康和于丽英还在感叹,放以前哪里敢想象。

搬到上海之后,方季康把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也都接过来玩了半个月,就不办什么酒席的了。他是没什么空,让司机带几个孩子在上海逛了个遍。

2000年以后,方季康把那辆桑塔纳换掉了,给公司公务用,自己换了一辆奔驰,于丽英也自己买了一辆奥迪,两个人都不是多奢侈的人,也不大舍得给自己花个几百万去买辆车,觉得性能好,不掉面子就行。

去年方凯文考上了北邮之后,今年是于眉高考,她成绩一般,只考了一所南京的二本院校,但这好歹也是于家第一个可能也是这一代唯一一个大学生,于丽英这个做姑姑的奖励了她三千。

于明南原本是比方如初大几个月大,但由于方如初提早一年上小学了,所以他今年中考,那个分数根本没办法去上普高,三星普高都没人愿意收。

李利芳也是扬眉吐气了一番,女儿考个本二已经算很好了,工作不用愁,快乐都是对比出来的。看王芬急上火,求爷爷告奶奶想把于明南送进高中,李利芳就隐隐痛快,对于老太亦然,看她偏心出个什么货色来。

于振国和王芬也过来问方季康有没有办法,他们知道方季康现在可是市里的名人,和政府领导关系都不错。方季康的确是有法子的,但有句实话他说不出口也不好意思说出口,明南自己根本不是想学的,你送他进去学也是浪费时间浪费钱,还不如去好好学一门手艺,或者送去当个兵吃吃苦头。

家里的孩子方季康心里都有数,明南显然是被惯坏了的,一点也不懂事,做家长的,孩子做错事就知道打,明南小时候被于老太宠坏了,在他们面前还收敛一些,真应该送去吃吃苦。

但做父母的,方季康也能理解于振国夫妇的心,就也试着帮他们打听了一下,这个分数怎么样才能上那几所学校,反正肯定是要出钱的。

方季康问了几个三星高中,基本上都要出一万左右,于明南这个分数和录取分数线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有些人家差个几分,出一万,校长还是看在他的份上,给了这个价格。

于老太张嘴就是:“XX中学呢?”

李利芳当场就笑了:“那可是最好的高中,明南这分数差得可不是一点两点吧。”

瞧于振国和王芬的神色,竟然还有些期待,他们可不就是想搭一下方季康的人脉,如果他们找人,肯定没办法,可方季康肯定有啊。

于丽凤看不过去,道:“明南这个分数,上个三星高中就不错了,进XX中学有什么用?又跟不上,更不学了。”

于老太嘟囔:“这最好的肯定教的好,也都是好学生,指不定明南就跟着上进了呢!”

方季康就告诉他们,这个分数进去,大概得要去捐一栋教学楼,夫妻两没了妄想,在三星里选了一所相对较好的,交了择校费进去的。

还好方家的孩子读书都不错,方毅是W市第二好的高中,宋俊凯小时候皮,长大了倒也认真了,中考大爆发,考进了全市前五十名,方小琴送他去苏州市里的一所高中就读。

也让方季康少操了好几份心,不由得感慨:“其实孩子最重要的反而是上小学前那几年,那几年教好了,长大了大差不差。”

等把孩子们都送回去,方季康说要请上海的朋友来家里吃饭,和他们一样,住在这个小区,就是经过他介绍,才买的这个小区。

据方季康说,他们这个合作一做就许多年了,当初康达还没叫康达的时候,多亏了他这一单生意,厂里才有起色的。

当天一大早,于丽英就去买菜了,方季康亲自下厨,听到门铃响了,方知浓去开门。

一家三口穿着休闲却不失体面地提着东西站在门口,方知浓道:“是周叔叔嘛?爸爸!周叔叔来了。”

周建为笑着说道:“浓浓都这么大了,上次见到你还小不点一个。”

方知浓是真不大记得,只能笑着说:“叔叔阿姨,你们快进来坐吧。”

方如初过来帮忙提东西,方季康和于丽英从厨房里走出来:“老周来了啊,先坐先坐,今天尝尝我的手艺。”

于丽英嗔怪道:“你们还带什么东西啊,以后就邻居了。”

周太太笑着说:“一点点小礼物,给孩子的。”

周建为摆了摆手:“一回生二回熟,第一次来要的。如初都这么大了,阿樾,在学校有没有见过如初哥哥?”

方知浓有些被周太太那一身淡雅的气质给迷住了,周太太完全就是那种知识家庭出生的女性,温婉知性,忍不住看了好几回。

周樾无奈地说:“爸,我是初中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