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红眼病,有钱不是错,错得是你没钱还不想着怎么努力,可怕的是人家这么有钱还这么努力,更更更可怕的是为什么还长得这么漂亮?她不符合有才无颜的定律。】

国内的媒体也是疯狂吹捧一番,什么16岁天才美少女,什么深受外国媒体称赞,什么鬼话是媒体们不会编的呢。

由于也是为国争光,央视教育类新闻也播报了这一喜事,主要这个科学家奖是第一次颁发给中国学生,央视还放出了方知浓在赛后接受采访的视频。

一段是外国媒体的采访。

“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什么计划?你的理想学校是麻省理工?”

“目前还是高二,高三就要准备申请大学,是的,我的理想学校是麻省理工。”方知浓用很流利的英语答复。

还有一段中文采访,记者问她获奖后要感谢谁等一些中规中矩的问题,方知浓也就中规中矩地回答。

经过央视的播出,方知浓的名声大噪,多少父母好好的看着电视,再看看自家傻不溜秋的孩子,恨不得把书砸进脑袋里去:“看看人家,才高二!一套房子的钱都已经挣到了,你呢不好好读书,还就知道吃!”

多少血泪在中国上演。

德威甚至是全校播报的,论坛上的讨论也是炸开了,全都高喊着我的女神。

然而什么时候总不会缺少键盘侠,即便如此,天涯上还有不服输的人揪着她说理想学校是麻省理工不放。

【崇洋媚外,北大清华不好吗,就是想出国读书。】

当然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抨击,清北当然好啊,可是在世界上的排名哪里比得上哈佛麻省,你有轿车难道还骑自行车啊。

方季康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家里的亲朋好友都纷纷来询问,方季康想低调都不行,还嘴里说着谦虚的话:“她也就试一试,运气好……”

而此时原本打算在国外玩两天再回国的方知浓,正面对着几个公司代表,说要买下她的专利。

这个时候方知浓就庆幸方如初一开始就让她申请专利了,若不然以后被抄袭了,你也不一定能打得赢官司。

方知浓这个专利就是针对空间交互式3D建模,也不是多核心的专利,留在自己手里也是会废的,索性趁这个时候卖个好价钱,

方如初对卖专利这件事得心应手,讨价还价的本领都练出来了,几句话就给她多加了1000美金,最后卖了8000美金。

对于这笔钱的处理,方季康和于丽英都随她,“你马上也要成年了,爸妈相信你不会乱花的,等你毕业以后,爸妈会再给你五十万作为投资基金,你哥哥有,你也会有。”

方如初高中毕业以后,方季康和于丽英给他五十万,也没说啥,也不说是他零花钱还是学费,他自己先交了学费,还剩下三十几万,他就自己琢磨,和朋友一起开发了一个外挂,帮人刷级、充会员,一个暑假赚了个好几万,但这也不长久。

他就自己倒腾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网吧,前期投资挺大的,致使刚去美国的一段时间他穷得都要和方知浓借钱,后来拿了奖学金,网吧收入也逐渐稳定,他再也没有和家里拿过钱。

到了方知浓这儿,直接变成了投资基金,方如初都替自己感到心酸,算一下方知浓出来比赛一趟,就赚了六万一千美金,要知道2006年的汇率可是8啊,将近五十万已经到手了。

回到国内,学校又是一番嘉奖,国内普通学校比高考成绩,国际学校也会比国际名声,进入名校的学生多,拿的国际奖多,可能名声就大,尤其现在上海地区私立高中越来越多,竞争也变强了。

方知浓没有过多地接受采访,媒体记者们宣扬她是天才美少女,真是让她感到羞耻,尤其小伙伴们还用这个称号来打趣她。

甚至还有人想联系方季康和于丽英,想采访他们怎么培养孩子的。

方知浓可不希望成为刘X婷这样的人物,更不想祸害其他孩子们,那本书祸害了多少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照搬别人的教育模式又有什么用。

不过让方季康去说,估计就是暗暗显摆:我们家孩子读书没补过课啊,就送学校上上课,我们没空看着她写作业的,都是她自己完成的。

还是有一回她和于丽英去接喝醉了的方季康,在门口听到的,头一回发现她爸爸这么会得瑟。

对于自己奖金,方知浓先拿出十万给付遇。

“论坛现在不缺钱,我还有钱。”付遇推辞道。

方知浓可不信,道:“现在不缺难道以后还不缺了?这是我的投资款,你就好好把论坛发扬光大,我未来的荣华富贵可就靠你了。”

付遇愣住了,耳朵悄然红了起来,声音也放柔了:“好,靠我了,我一定加油。”

方知浓才意识到他理解的意思,对上他的目光,反而悻悻了起来,打诨道:“兄弟,这就叫做苟富贵勿相忘。”

方知浓参加个比赛回来也没多久就放暑假了,今年暑假高二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乱跑的,十月份就要考雅思托福,都在做最后的冲刺学习。

打定主意不准备出国的付遇自然是要准备他的自主招生和高考,付家夫妇平日里也见不到人影,付遇长这么大以前也自觉,夫妻俩也很信任,基本上属于放任的状态。

即便再放任,考雅思托福毕竟也是重要的事情,付家夫妇在秘书的提醒下,也是分出了几分心思,想关怀一下儿子。

谁知道付遇根本没去考雅思托福!

付遇根本不想给自己留后路,他就是不想给他们任何一点希望。

“付遇!你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去考雅思?我们花那么多钱养你是白花的吗!”付妈妈铁青了脸色。

他们对他有多信任现在就有多失望。

付遇被打了一巴掌,摸了摸脸颊,不以为意:“我打算留在国内读大学。”

“什么!”

“逆子!”

第62章

付家经历了一番家庭大战,雅思托福是还有机会考的,可是付遇根本没有申请国外的学校,现在已经是十月底了,有些学校已经截止申请了,现在申请美国、欧洲的院校已经比较仓促了,只有澳洲的学校还有机会。

但主角不配合,逼着他也是没有用的,付遇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就在自学高中的课程了,前面这么多年的努力都是为了出国留学准备的,陡然要转变为应试教育,也不是大容易。

对他来说最难的反而是语文,高考肯定是选数理的,语文背诵得一大段一大段,在德威对语文的要求不高,都是要出国的人,背大段大段的古文又有什么意思,但德威还是会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任是付家夫妇怎么骂怎么劝,付遇就是纹丝不动,他亦是倔强的性子,也不解释也不说什么,这个年纪的孩子总是有一种固执,我就是希望你们自己发现,就是不想自己说。面对父母,付遇也会有委屈,在委屈之下就更加倔强。

“我们为你在德威花了这么多钱,就是为了送你去国外深造,你倒好,轻飘飘的一句我留在国内了?这么多年白养你了!”付父气得狂拍桌子,声声质问。

付遇垂下眼睑,遮盖住眼底的受伤:“以后我会把钱还给你们。”

“那你外公的钱还给我们吗!”

“我自己会赚!你们有脸提我外公吗!拿外公的钱给你们是侮辱了外公。”付遇突然凶狠地瞪向他们,就像是一头被激怒的小野兽。

提及父亲,付母也有几分愧疚,可儿子的话也毫不留情揭露了她内心对父亲的愧疚与心虚,然而却强装掩饰:“你这是什么话!付遇,我们是你爸妈!你外公也是我爸!”

付遇强忍着泪水,在灯光下折射出水光:“你们也知道啊,外公病了你们在哪里?外公在病床上死死地望着门口等你们的时候,你们又在哪里?”

付父付母一时间也沉默了,若说没点愧疚,那也是对不起良心。

付母也是红了眼眶,当年丈夫创业,她怀着阿遇,但她不想一辈子被家庭困住了手脚,她也有自己的抱负,尤其在听到丈夫公司的花边新闻,她狠心扔下只有五个月大的阿遇,跟在丈夫身边打拼,她的公婆离得远,她就交给她爸爸。

阿遇很乖,爸爸只有她一个女儿,妈妈又去世得早,阿遇在身边也算是个慰藉,她就安心地发展自己的事业,直到爸爸走后,他们不得不把阿遇接到身边,但阿遇真的是个很省心的孩子,她甚至记不得阿遇的班级,有时候想想也是很失职的。

“算了,现在准备也来不及了。”付母无力地说道。

“那不是还有澳洲的学校……”

“他肯本不想去,你还能逼着牛吃草不成!”付母抬高了声音说道。

付父拿出一根烟来点上,都说儿女都是前世的债,以前向生意伙伴夸耀自己儿子省心,现世报就来了,债总是要还的,叹了口烟:“这样吧,你转到XX中学去,我帮你打通打通关系,弄一个保送名额,国外的不去了,国内总要上最好的。”

“我不去,去抢别人的名额吗?我的成绩都在德威,我可以自己考得上。”付遇坚定地说。

“那你道底想干嘛!这也不去那也不去,你就废了!德威都是出国留学的,国内那是应试教育!”

“阿遇,你听话。”

付遇冷笑一下:“我以前就是太听话了……”

付父:“你什么意思!做爸妈的还不能管你了是不是?”

“你们管过我什么,现在来对我指手画脚,我是你们的傀儡吗?”

任是付父付母怎么说,付遇就是不妥协。

付家夫妇本想用金钱挟持他,然而付遇的外公去世之后,遗产全部给付遇继承了,有一部分是只有18周岁以后才能使用的,但老爷子也安排好了,存了很多定期,每一年都有一份定期解冻给付遇做零花钱,这些年付遇自己也没少存钱。

他们不给交学费,付遇就自己交,夫妻俩还真是拿他没辙,请学校还有方知浓他们劝劝他。

方知浓还真不是很想劝,其实她不是很看得起付爸爸付妈妈的做法,即便去付家的次数不多,见到付家父母的次数也不多,但相处这么多年,她可以感受到付家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疏离。

“叔叔阿姨知道阿遇为什么要留在国内吗?”

付母也很奇怪,但她有个猜测:“难道是和我们怄气吗?”

“不是的,阿姨,你不知道阿遇一直在弄论坛吗?”陈旭阳说道。

“他就为了论坛放弃出国读书?”付母有觉得坐不住了。

看来是真的一点都不了解,方知浓说道:“论坛现在发展得很好,阿遇想把它做大,所以选择了留在国内。”

付母:“那论坛能有多少前途,阿姨想请你们劝劝他……”

陈旭阳辩解道:“阿姨,现在互联网很有前途的。”

“玩电脑有什么前途?”

方知浓道:“未来都是互联网道时代,阿姨,现在大学里面计算机专业就是最火的。在国外,比尔盖茨不就是玩电脑玩到了世界首富。中国的互联网虽然刚起步,但是刚起步就刚起步的好处,说明这个市场还有巨大的资源等着开发。阿姨,你真的知道阿遇想要什么吗?或者说,你了解阿遇吗?”

付母哑口无言,她真有些说不出口说她了解儿子。

她也清楚地意识到这么多年的忽视,他们和阿遇之间有多么大的鸿。

如果一个孩子六岁以前不是父母带的,父母对他是没有权威的,大了以后他听谁的都不会听父母的。所以现在想要修补这份感情,是很难的。

付遇不准备出国的消息也就全校都知道了,学校劝说过,但还是尊重他的选择,并为他提供最大的帮助,积极联系国内的顶尖大学,付遇的履历是很好看的,不提各种全国大赛一等奖以及常年年级前三的成绩,他还创办了一个论坛。

很多好大学还是愿意给他保送名额的,但他想要最好的。

今年就是最后一个学期了,最后一个圣诞节的时候,谁都很舍不得,曾经也骂过学校说过这不好那不好,可真的回想一下,学校真的算是很好了。

方知浓托福考了116,她申请的几所学校都只要托福成绩,托福成绩出来的后,她基本上就稳了,如果之前科学家奖是半只脚跨入名校的大门,那托福成绩就是剩下半只脚。

时光匆匆,过了元旦就是08年了,对中国人来说这是承载了悲欢离合的一年,刚开年就是一场几十年难得一遇的大雪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就没有见到上海苏州下过这么大的雪,

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下雪就是冬天最快乐的事情。

可是当大雪压垮了房屋,城市里的交通瘫痪,这就是一场灾难了,天湖镇还有好多老房子被压垮了,镇上面转一圈都是认识人,方季康让慈善部门去发放救济款,自己的家乡总要扶持起来。

进入三月份,方知浓就开始陆续收到了各个大学的offer,MIT、哈佛、加州大学伯利克分校,都是建筑世界排名前十的学校,并且都给予了她全额奖学金,方知浓还是选择了MIT,也许是少年时在那里受过建筑的启蒙,她更希望在那里延续下去。

即便MIT给予的奖学金不是最高的,方知浓很喜欢MIT的氛围,有趣的人有趣的老师。

沈陈韵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传媒,陈旭阳则是去宾夕法尼亚大学读工商管理,三个人的地理位置很近,方知浓在波士顿,陈旭阳在费城,而沈陈韵正好在两者中间的纽约,开个车周末还能聚一聚。

付遇也得到了清华的保送名额,dewell改名为dowell,如今开始往外推广,大家都叫豆维,注册用户已经突破五万,清华也正是看到了他这方面的才华,才会破格给予保送名额。

德威是国际学校,和国内的大学基本上没什么合作,一些好的高中,都会几个清北的保送名额,除开他自己本身的优秀,付家夫妇也在背后花了点功夫,只是这一家子都不是拉的下脸的,关系还就那么僵持着。

越发临近五月份,方知浓心情越来越低落,有些时候明明知道结果,却什么也没法做,没法改变的感觉,真是糟糕透顶了。

方知浓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焦灼与不安,她只能尽量发布一些地震来临前兆这样的警示性文章希望能够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很多事情大家都是马后炮,一旦事情发生了才能够联想到之前的不对劲。

她能做的不多,只能在多发布一些预警,在灾后多捐助一些。

今年六月份,方如初将从斯坦福毕业,今年一直留在国内准备创业的事情,四月份才回美国准备答辩,修改论文,六月份全家都打算去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一直到五月十二号,方知浓一天都紧张地坐在电脑前,到了下午,她能够清楚地感到眩晕的时候,她就知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上海地区也能明显感受到震感,可是大家都不知道这是地震,只是眩晕了几分钟,谁会联想到地震呢,等有人知道这是地震了,大家才后知后觉的跑出楼里,都怕还有余震。

到了傍晚,汶川地震的消息才传开来,方季康和于丽英都有些嘘唏,然后商量起救灾捐款的事情。

“刚才报道出来有七点几级,这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我今天已经开始让人筹集消炎药绷带什么的,救人用得上的,多准备点送过去。”于丽英说道。

“灾后重建的时候我再捐点钱吧,这场地震连我们这边都能感受到,这得有多强烈。”方季康叹息,这不知道要有多少人死亡。

方知浓有些沉默地听着。

于丽英觉得女儿最近怪不开心的,问道:“浓浓,你最近有什么事吗?怎么感觉这么不开心啊?”

方知浓摇摇头:“听到地震的消息感觉有点难过。”

方季康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傻孩子,天灾人祸,谁也没办法的,想想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时候,我们也害怕,那个时候大家也都没文化,怕震到我们这里,都不睡屋里睡到外面去。现在好歹条件好了,救援力量强大了。”

方知浓挤出一个笑容,点点头。

接下来就是席卷而来的震区消息,夜里又引发了余震,震后下雨又是泥石流,全中国都关注着这一场特大地震。

于丽英也是忙碌地筹集救灾物资,准备运往汶川地区救灾,现在伤亡人数不断上升,需要的医用物资越多。

她正安排一批绷带送往汶川,挂了电话,方知浓望着她,问道:“妈,我能跟着去汶川看一看吗?”

第63章

方知浓提出这个要求,于丽英当然百般不答应,那边现在多危险。

方季康也说她添乱,但方知浓坚持想去看一看,她想自己花钱买点水和食物送过去,地震过后,水也是短缺物资,震后的水不干净。

也是废了很大的劲,从各个方面劝说,才于丽英答应让她跟随运送救援物资的车去汶川看一看,安排了一个公司代表的职务,地震过后是有公司老总捐款捐物资还不忘亲临现场来一场慈善秀的,不管目的,总归东西钱到位就是好的。

这些年,她也有随父母去贫苦的地方去做过慈善,也一起去慰问过受灾地区,只是地震的突发性太高,方季康还是压制了她几日,等余震过去了再让她去。

人不可能一直活在自己的舒适圈内,但方季康也不会想让自己的孩子去冒险,他另派一辆车,让人看好方知浓。

方知浓花五万块买了一车的水和食物,打算再拿出五万元,用于震后灾区重建,也是尽一点心意。

第二天一早就启程,需要开二十多个小时,两个人轮换着开车,半夜的时候进入川省,道路就比较崎岖了,他们为了安全,是尽量走大道的,但由于地震,好多路都于封掉了。

整个四川都在紧急救援,一切可以用的力量都在往震区派,所以也看到了好几辆物资车辆以及救援队的车,空中还有飞机,有些地方陆地进不去,只能空头物资。

到第二天的中午,车辆开始进入受灾地区,随处可见瘫倒的房屋,随处可见医用帐篷,都是伤患。他们要去的是县区,那边人口密集,所以物资短缺严重。

“诶,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这个地方本来就是地震带,不适合人居住。”开着车的小刘感慨地说道。

坐在副驾驶座的杨秘书道:“没办法啊,能往那里迁移,最难弄的就是这山里,山里不好进去,救援都来不及。”

杨秘书看了看后面趴在窗子上看的方知浓:“浓浓,马上就要进市区了,下面的路不好开,你要不休息一下吧。”

方知浓摇摇头:“没事,我不累,叔叔们辛苦们。”

“我们就当放了个假……”车子就陡然咯噔一下。

“压到了个石头,没事。”这一回特地开了一辆安全性能高的越野车。

这话刚说完,就突然来了个紧急刹车,方知浓整个头都撞前面去了。

“有人拦车。”

小刘和杨秘书下了车窗,那浑身灰扑扑地人奔过来:“能不能帮帮忙!人命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