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这就拿钱,赶紧给你爹去抓药,让人传话给你大哥,二哥,就说我和你爹快死了,让他们赶紧回来。”杜婆子恼怒说道,心疼钱,但更气外面的两个儿子,大忙了,不说回来帮忙,也就罢了,大忙了,也没让人捎点钱或者东西回来他们老两口。

杜大湖看着手里的一两银子,苦着脸说道:“娘,刚才李郎中说了,这里面有好几种好药,只给一两银子抓四服药,根本不够。再多给点吧,否则钱不够,耽误了爹的病情,那就不好了。”

都是讨债鬼啊,杜婆子心疼地滴血,扣扣索索又拿了一两银子,说道:“省着点花,快去快回!”

杜大湖赶了家里的牛车,赶紧去镇上抓药。

路上正好碰到回杨家村干活的杨家二舅,杜大湖想着尽快抓药,没注意到杨家二舅。

杨家二舅见杜大湖慌里慌张的,便小声对儿子说道:“我先下地,你去杜家村打听打听,杜大湖一大早去县城作甚?”

杨家二表哥,点头道:“那好,爹,我去去就来。”

杨家二表哥到了村子里,想着刚才杜大湖慌里慌张的表情,想必是出了大事儿。李郎中在路边正好发现一片艾草长得好,正拿着小镰刀收割呢。

“李大夫,你知道刚才过去的杜大湖是干嘛的吗?”杨家二表哥轻声问道,事关小姑姑家的事情,都得提高警惕,不能被那家人钻了空子。

李郎中见是杨氏的侄子,便猜到对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想打探杜家大宅的举动,以防万一,想到这,也不替杜长和隐瞒,说道:“杜长和积劳成疾,郁结于心,染上风寒。他们看不上我的医术,就到镇上或者县城去请好大夫了。”

杨家二表哥一愣,问道:“李大夫,那您知道老爷子为何郁结于心啊?”

李郎中摇摇头道:“谁知道呢!说不定是累的呢!”

“多谢李郎中了。”杨家二表哥本就是下田的,后背的竹篓里有镰刀,见李郎中的小镰刀割艾草很慢,便拿出大镰刀帮着割艾草,不一会儿就把面前的一大片割腕了。

李郎中见状,心里赞叹,杨富贵那个老小子养的孩子都不错。正应了那句话,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好的榜样,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啊!

杜长和一家心术不正,杜长和应该负最大责任,正是因为他的纵容和软弱,短视,才让杜婆子变本加厉,家风已经从根子里烂掉了。

“好了,杨家小哥,打听好了,就赶紧回家吧,这些艾草先放在这里,我回去就让人拉回去。”看着杨家二表哥热得满头大汗,李郎中连忙拦着。

若不是李郎中拦着,实诚的杨家二表哥定会给李郎中把这些艾草送回家。

“那我就先走了。”杨家二表哥憨厚笑笑,跟李朗中告辞。

杨家二表哥没有直接去地里,而是去了奶奶家里。小姑,堂妹,表妹妹正在做早饭呢。

“小姑姑,五郎爷爷病倒了,五郎四叔去镇上抓药去了。”小姑姑毕竟是杜家的儿媳妇,这件事请尽快让小姑姑知道,以便行事。

杨氏一愣,没听说公公哪点不好啊,怎么一下子就病倒了,不相信问道:“这可是真的?”

“今天一早我和爹下地,路上看到五郎四叔慌慌张张赶着牛车去了县城。我爹不放心,便让我去打听五郎爷爷家出了什么事请。正好遇到李郎中,是他告诉我的。”杨家二表哥说明原委,让小姑姑自己定夺。

第八十九章 戳到肺管子

杨氏心里咯噔一下,这次看来躲不过去了!

杜九妹翻翻白眼,哎,躲都躲不掉,还得去面对讨厌的大宅的人。

“七妹,小九儿赶紧去收拾东西,我们马上回去。”杨氏吩咐说道,公公卧床不起了,儿媳妇还在娘家,这就不占理了。

华氏刚才也听到他们的话,拦着说道:“先别急,待会在家里捡二十个鸡蛋,我跟你一起去看望亲家。”

杨氏有点不好意思,昨天还跟被人说娘亲身体不适呢,今天娘亲好好的,大家不都是知道她在说谎嘛!

见杨氏吞吞吐吐,华氏便想起之前女儿过来走亲戚的借口,摇头失笑道:“好了,我不去,那让你嫂子跟你一起去。”

家里正是忙碌的时候,大嫂跟着下地干活,哪有功夫跟她一起回去了,杨氏拒绝道:“娘,我自己回去就行,家里很忙,不用大嫂送我回去了。”

华氏不同意,道:“也就是几步路的功夫,耽误不了田里的活。你一个人回去,还不被杜婆子给吃出来啊。有些话,你嫂子能说,你不能说。家里的活,不是一天两天干完的,不急于一时。”

杨氏拿了二两银子,让杜五郎去杨屠户那里买了十几斤肉,留给家里十斤,带走几斤。

吃过饭,杨家大舅妈装了二十个鸡蛋,便跟着杨氏等人来到杜家村。

村里很多人吃了早饭下地,看到杨家大嫂挎着一篮子鸡蛋,纷纷问道:“哎呀,这不是五郎的舅妈吗?大忙天的,你咋来了呀?”

杨家大舅妈一脸悲伤。道:“哎呀,这不是我家小姑听说他公公生病了,早饭都没吃,买了点肉给送过来。我婆婆身体不适,只能让我送点鸡蛋过来,给亲家补补身体。”

正好孙婆子背着筐子经过村口,听到杨家大舅妈的话。附和道:“这亲戚仁义啊。我那华姐姐身子不好,还能想着亲家,少见啊。大山媳妇。也是孝顺的,看这块肉,最少得有五斤,这得绣好几个荷包工钱呢!。”

杨氏微微低着头。小声道:“花点钱不算什么,只要公公身体能够尽快好起来就好。”

“孝顺的儿媳妇。杜婆子要是再不知趣,真是太没良心了。”众人纷纷感慨说道,要忙着下地,寒暄了几句。便自动散开了。

杨氏跟着大嫂,身后跟着四个孩子到了大宅。

杜七妹身子略微僵硬,可见对这里有多么惧怕。磨磨蹭蹭不愿意往前走。

杜九妹握住姐姐的手,小声说道:“七姐。别怕,我们去看看爷爷就回家!”作为小辈,爷爷卧病在床,她们不去,那就是不孝。她的姐姐这么好,不能给人留下任何口实。

杜七妹的脸上僵硬地笑了笑,低下了头。

哎,这个姐姐太内向了,以后得找个什么样的夫婿才能保证不被欺负啊。

很快一行人到了大宅门口,开门的是杜六妹,看到杨氏等人,很是诧异,不过看到三婶和三婶娘家带来的东西,连忙堆上笑容,道:“三婶,大舅母赶紧进来吧。”

吴翠花正在厨房里做早饭呢,早上听到公公病重,她们也不敢做饭,现在肚子饿的受不了,才想起来做饭。

“六妹在家呢!”杨氏轻声道,“你爷爷现在好点了没?”

杜六妹见杨氏问起祖父,小声道:“祖父喝了点水,好了一些,但还是一直咳嗽,四叔已经去抓药了。”

阎荷花听到外面的声音,才挺着快要生的大肚子,小声道:“哎呀,三嫂来了,杨家大嫂赶紧里面坐。”

阎荷花平日里没事儿,经常在村子里晃悠,知道杨家,三嫂一家过得不错,从他们的衣服和气色就能看出来,穿得好,吃得好。对于日子比她好的人,阎荷花会不遗余力地巴结,所以在后来几次婆婆大嫂,跟三嫂动手,闹矛盾,她都躲得圆圆的。

阎荷花不是很精明,但是她知道二嫂精明。二嫂不做的,她也不做,保证吃不了亏。

吴翠花从冒着烟的厨房里出来,看到杨氏,道:“三弟妹,别站着了,带孩子去看看公公吧。这天不早了,我赶紧做点饭,大家都吃点垫垫。”

“多谢二嫂了。”杨氏感谢道,带着孩子们正要去正房。

杜婆子从家里的后院小门进来了,看到杨氏,快走两步,上来就要挠杨氏的脸。

杨家大舅妈一看这样,一把推开杜婆子,恼怒道:“怎么说我也是亲戚,再说了,我们是听说老爷子生病了,才拿着东西,片刻不敢耽误,来看亲家老爷。你当着我打我们家小姑,当我是死人啊!你倒是说说,凭什么打我家小姑?说不出话来,我今天真就不走了!”

杨家大舅妈的身材比之婆婆华氏更甚一筹,身子挡在杨氏面前,那杜婆子就根本动不了杨氏一个手指头。

这杜婆子干张牙舞爪对杨氏,但她不敢对杨家大舅妈嚣张,不过手上不抓了,但嘴里却不饶人,道:“大忙天的,就知道去娘家,婆家一点不管。”

杨家大舅妈把鸡蛋往身后的杜七妹手中一放,一手掐腰,一手指着杜婆子,反驳道:“娘家老母亲生病了,做女儿的还不能去看看啊。这不,我那心善的婆母一听说亲家老爷病了,就让我放下田里的活,带着小姑一起回来。这还不行啊,你还想怎么样!都像你说的这样,姑娘家一成亲,就不能回娘家,这是什么道理。我们小姑嫁到杜家,那可是明媒正娶,又不是做妾,凭什么就不能回娘家!”

杨家大舅妈临来的时候,被华氏拉到屋里嘀咕了几句,若是杜婆子得理不饶人,就压压她的嚣张气焰。一次次的打压,让杜婆子一次次名誉扫地,直到杜婆子不敢轻易招惹小姑子。

杜婆子被杨家大舅妈说得连连后退,尤其是听到“妾”的时候,被戳到了肺管子。女儿出嫁,办得再风光,那也是做妾,平常百姓家的三日回门,也没有。这出嫁这么长时间了,不说出来了,就连封信也没送回来,她也不知道女儿现在到底怎么样!

第九十章 一命换一命

杜婆子的面色越来越难看,喘气的声音跟厨房的风箱一样,呼哧呼哧的,看向杨氏,目呲欲裂,骂道:“家里这么忙,你不在家干活,这又是什么道理!现在就给我下地,不干完活,不准回来。”

杜婆子典型的欺软怕硬,知道说不过杨家大舅妈,便对着杨氏发飙。杜婆子就是不长记性,还以为杨氏跟以前一样是个面瓜蛋,任由人磋磨不敢反抗。

杨氏微微抬头,平静说道:“我家里又没有水田,没有活!”都分家了,她要是再怂,被杜婆子拿捏住,以后有的烦,到了最后,一定是有点活,都让她们娘几个干!

杜婆子见杨氏反驳,冷笑道:“分家了,就以为翅膀硬了,大山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没有我,就没有你们一大家子,你们都得听我的,给我干活也是应该的。”

一听杜婆子提杜大山,杨氏的鼻子发酸,眼泪就要往下掉,杜五郎,杜七妹等人也纷纷低下来头。虽然父亲已经死了,但每次提到,大家都非常想念那个开朗勤劳,甚至有点愚孝的男子。

“我们爹已经死了,你就别欺负我们娘几个了。这次是来看爷爷的,你别为难我们。”杜九妹从边上露出个脑袋,大声说道,太气人了,不知好歹,又臭又硬,见谁咬谁。

杜婆子见杜九妹这个小丫头片子这么说,更是气不打一处出,绕过杨家大舅妈就要去打杜九妹。

杨家大舅妈当然不能让杜婆子得逞,加上杜九妹机灵,说完之后,就缩到大人身后。

“好。你说到大山,那我咱们就说说。大山是你儿子不假,可是他已经被你这个狠心的娘逼到上战场死了,就为了省那兵役的银子。你生了他,但你也逼死了他。大山还了你一条命,他不欠你的,他的妻小也不欠你的。”杨家大舅妈大声说都。一字一句。说的杜婆子没有半句还口之力。

隔壁的李大婶听到这边吵闹,便让儿子去找杜长顺。

这种事情不好一直麻烦族长,只盼着杜长顺能好好管管杜长和和越来越不着调的杜婆子。大山都已经死了。还没这不着调的娘拎出来说叨,这大山死了,在地下不能心安啊!

就在杨家大舅妈说完之后,杜长顺。柳氏一起来了。

“杜吴氏,你再说一句。我这就让长和休了你,不管你为我们杜家生了几个孩子!”杜长顺恼怒说道,这个老婆子怎么不死啊,整日搅得家里不宁。

杜婆子杜长顺来了。不敢张狂。

“咳咳咳!”杜长和咳嗽几声,扶着墙走了出来,面色蜡黄。“都别吵了!”

杜长顺原本还很生气,可看到而且气色这么差。吓了一跳,连忙问道:“长和,你这是咋了?”

“没事儿,就是累的,咳咳咳。”杜长和轻声道,不让大哥担心,他一次次让大哥失望,没脸见大哥。

杜长顺听了兄弟这话,气得跺脚,道:“你现在也不缺那几个钱,干嘛还累成这样,干不完可以找人帮着干。要不然就把地赁出去,收的租子就够你们吃的了。”

“没事儿,我还能干!”杜长和气喘吁吁,满头大汗。

“别站着了,赶紧到床上躺着。”杜长顺上前,扶着兄弟进去。

杜长顺见兄弟如此,叹息说道:“哎,二弟,说你什么好呢,家里被那娘们搞得乌烟瘴气,没一天安宁日子。那杨氏可是大山媳妇,你们看不顺眼,但那也是大山媳妇。有她在,就能好好给大山守着,给大山养四个孩子。人家老娘身体不适才回娘家的,而且一听说你身子不好,立马买了肉跟娘家嫂子拎着鸡蛋来看望你。可那杜吴氏干了什么事情,在院子里跟亲家大嫂骂架,这杜家村已经丢脸了,还想让杨家村知道我们老杜家不地道啊!”

杜长和在屋里什么都听到了,说来说去,还是老婆子不在理。

“大哥,是我没管好她,你别生气。”杜长和叹息说道,“家里活干不完,她要着急,就要杨氏来干活,杨氏回娘家了,所以老婆子才生气的。”

杜长顺听了,不知道如何劝解杜长和,听兄弟的口气,好像还挺赞成杜婆子的。

柳氏不是杜长顺,偏袒自家兄弟,看的更加透彻,劝解道:“二弟啊,虽说儿媳妇给公公婆婆干活是应该的,可没说应该给兄弟干活的。我可记得弟妹年轻的时候,别说给我们家干活了,就连你去给我们家挑一桶水,都被弟妹骂骂咧咧好几天呢!”

杜长和听到大嫂说这话,很是羞恼,年轻时老婆子可没少做糊涂事儿。

见兄弟窘迫,杜长顺心生不忍,道:“长和啊,你这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这样吧,家里的地,让他们兄弟三个平分吧。怎么处理,他们兄弟三个说的算。你和杜吴氏虽然没有地,但三个儿子,按年给粮食,给钱,你们有吃有喝,不劳累,还可以养老。”

“大哥,这样不好吗?”杜长和疑惑道,村子里没人这样的啊。

“有什么不好的,大海,大河在县城做事,家里的地顾不上,全部落到大湖头上,他一个人也做不完啊。两个哥哥在现成赚钱,他在家里干活,侍奉你们二来,手上一分钱没有,时间长了,心里还不得有意见啊。虽然都是你儿子,可有的一碗水端平,别弄得到时候兄弟不和。”杜长顺分析说道,“再说了,你这身体这么差,这次好了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你若是在不注意,你也没几年活了。”

听到大哥的话,和今天李郎中的话差不多,杜长和也觉得自己身子骨不行了,一年不如一年,这才艰难点点头道:“好,都听大哥的。”

杨氏带着孩子们进来,说道:“爹,给公公婆婆供奉,刚才大伯没把我们这一房算上。大山虽然不在了,但大山的血脉孩子,五郎都十二了,也能替大山奉养二老。大哥,二哥,四弟,他们给多少孝敬,我们绝对不会比他们少一分,我们自己不吃,也会孝敬公公婆婆。”

第九十一章 杜长和的决定

柳氏,杜长顺听了杨氏的话,纷纷点头,这才是孝顺的好儿媳妇啊。可在二弟,二弟妹心里,就不喜欢杨氏呢!

杜五郎上前说道:“爷爷,您放心好了,我替我爹给你养老。虽然我是小辈,不能说长辈,但我奶对我娘有偏见,刚才您在屋里想必也听到了,我娘做什么都是错。以后您有活,就让人去喊我,我有空就帮您做。我娘是妇道人家,身子这些年亏了,非常弱,干不了重活。您别怨我娘不干活!”

看到杜五郎如此说,杜长和面露羞愧。这几个孙子里面,也就杜五郎经常帮他干活。刚才他的想法,连他自己都觉得过分。

杜长顺点点头,见二弟面露羞愧,继续劝解道:“大山没了,还有五郎,你可不能让五郎寒了心啊!”

杜长顺心里可比杜长和明白,不遗余力开解二弟,就是希望他能够想明白,不要针对三房,也不要针对杨氏了,免得把孙子孙女推得远远的,弄得亲人不像亲人,反像是仇人似得。

“好孩子!”杜长和点点头,“我听你大爷爷的话,不种地了,没啥活让你做。你是你爹的长子,好好支撑门户,就是孝顺爷爷了。”

杜长和听了大哥的话,仔细琢磨了一下,他有四个儿子,虽然有大山已经没了,但还有其他三个儿子呢。每家给他点养老的粮食和钱,就够他和老婆子吃的了,干嘛还累死累活地种地呢。

杜五郎见爷爷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糊涂,道:“爷爷,我现在自己在琢磨酿酒,等我学会了。酿好酒孝敬您和大爷爷。”

“好,好,我等着五郎酿的酒。”杜长和欣慰笑笑,拍拍杜五郎的肩膀。以后再也不能听老婆子的话了,误导他瞎想,差点又酿成大错!

虽然之前气愤爷爷不作为,但毕竟是血亲。杜五郎感动地眼圈泛红。几乎忘了以前的难处。

杜长和吃了粥之后,杜大湖已经抓来了药。杨氏接过药,跟吴翠花两人去煎药。

杨家大舅妈见杜长顺在。知道今天事情不会闹大了,便放下鸡蛋,告辞离开。家里还有很多活呢,那有功夫跟这不讲理的杜婆子吵架。

“三弟妹。婆婆那人嘴巴就那样,你别放在心上。”吴翠花看了看杜婆子在堂屋里。才小声对杨氏小声说道。

杨氏微微一笑,道:“我不在意,若是在意,早就被气死了。”

“呵呵。三弟妹能想开就好。”吴翠花笑道,这三弟妹是个明白人。婆婆闹几次,被杨氏以及杨氏的娘家人挡住了。没占到便宜,可见杨氏是真的想开了。大

同样。也是真的对这家人失望透顶了,现在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维持表面的孝顺罢了。不过这样,最起码三房可以过几天安静日子。

哎,有时候吴翠花都奇怪婆婆脑子里到底是怎么长得,根本就不懂的吃一堑长一智,一次次在原地跌倒,又一次次犯错。

“想不开又能怎么办,都是不得已为之。”杨氏轻声道,“今天大伯在,大哥一家,还有二哥回来,还要商量如何奉养公公婆婆,估计以后我们四家给二来供奉和节礼。”

吴翠花眼珠子转了转,心里很高兴,若是这样,那除了每年孝敬给二老的钱,以后丈夫和儿子赚的钱全部是她的了。

“其实这样也挺好,公公婆婆不用这么辛苦了。”吴翠花高兴道,希望这次商量的事情,可以顺利一些。

熬完药,杜长和喝了之后,便沉沉睡去。

杜长顺见弟弟睡下了,让人都到外面,道:“田里的庄稼,找两个短工,你们都别下地了。”

吴翠花自然乐意,这几天晒死她,闺女的脸蛋也晒黑了。

杜婆子见不得儿媳妇自在,冷冷道:“我可没钱!”

杜长顺冷眼瞪了杜婆子一眼,道:“你就是个不着四六的老婆子,这钱不让你出,等大海,大河回来,让他们出。”

“这怎么行?”杜婆子见杜长顺不准备给垫钱,不乐意了,她儿子的钱,那也是她的钱。

杜长顺转过头,道:“那怎么才能行!给你家干活,收的粮食给你家,你还想让谁出这个钱啊?”

这个弟媳妇一肚子坏水,特别爱占便宜,给他们家找长工,却还想要他出钱,这杜婆子还这能想!

不是他舍不得这几百文钱,而是这二弟家里不缺这个钱。若是让杜婆子得逞,这人就能赖上。

杜婆子不敢接了,老头子最听这个兄长的话。若是老头子知道了,定会捶她的。

杜长顺走了,杨氏正好跟着一起离开。

杨氏可不想留在这里看杜婆子的脸色,回去之后,回去炖一只老母鸡,晚上送过来给公公补补。

不管如何,表面功夫要做的周全。

一行人到了家,杜五郎一头钻进屋里,去观察生料发酵的情况。杜七妹则是到厨房,准备午饭。

“小九儿,到门外摘点豆角。”杜七妹做饭呢,今天吃大米饭,让杜九妹去摘菜。

虽然已经到了秋天,但晚豆角仍然结了不少。

“哎!我这就去。”杜九妹闲着无事,拎着小篮子,去了门口摘菜。晚长豆很嫩啊,炒着吃,很好吃,若是再有点肉,那就更棒了。

哎呦,黄瓜架子下还有两根老黄瓜呢,烧个老黄瓜汤,味道棒棒哒。杜九妹一边摘菜,一边唱歌:“走在乡间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此处歌词不全,杜九妹哼哼唧唧,以此代替歌词。

就在杜九妹走到菜园地的尽头,突然发现不远处的草丛有个人坐在地上,“呜呜”地不停小声哭。

杜九妹踮起脚,往前走了几步,认不出这是谁家的孩子。这是被人欺负了,还是被家人打了?

“喂?谁在前面啊?”杜九妹见那孩子像个受伤的小兽一样,坐在地上,蜷缩着身子,抱着腿。

那孩子身子一怔,不哭了,两只手赶紧擦擦眼睛,转过头,瞪着眼睛看着杜九妹。

第九十二章 论名声的重要性

杜九妹真想堵住自己的嘴巴,干嘛多管闲事呢。这孩子一看就大有来历,不好惹啊。人家动动嘴,就能要了他们全家的小命。

那个男孩子,仍绷着脸站在原地,瞪着杜九妹,好像杜九妹发现了他的秘密一样。

再者,这孩子身上的确有很多秘密。知道越多,死的越快,杀人灭口就是这样来的。

杜九妹讪讪笑笑,两脚不停往后退,从篮子里拽出一个茄子,看都没看,问道:“你吃黄瓜吗?”

那孩子微微一愣,看到杜九妹手里的被说成黄瓜的圆圆的大茄子,居然笑了。

谢天谢地,笑笑更健康,笑啊,大声笑啊,只要这小祖宗不发脾气就好。

小男孩上前两步,接过茄子,道:“谢谢你的黄瓜!”

轻松下来的杜九妹看到紫色的大茄子,顿时脸红了,不好意思说道:“我看错了!”

“我知道!”小屁孩傲娇说道,“那是我家,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

小屁孩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大大的三进院子,平日里都是和大人在一起,没有话说,突然碰到一个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小丫头,不由自主地想要和她交流。

“哎呀,你家房子真好。”杜九妹赞叹道,“我们两家离得近,你有空了,可以来找我和哥哥们玩。”

“我叫阮君,你叫什么名字?”阮灏君很想有年龄相仿的朋友,主动说了自己的名字,不过这个名字不是全名,少了中间“灏”。

阮君,这么名字有点特别。不过挺高雅的。

“我叫杜九妹!你也可以叫我小九儿。”杜九妹回答说道,既然躲不过,那就坦然面对,只要不做出对他们不利的事情,想必这些人也不会为难她们这些小老百姓。

就在这时,在厨房做饭的杜七妹饭都做好了,却没有看到摘菜的妹妹回来。大声喊道:“小九儿。让你摘的菜呢?”

杜九妹心里一松,终于有借口跑路了,笑眯眯道:“阮君。我姐姐叫我了,改日再见。”

“再…见。”阮灏君略带惋惜,不过也知道不能强留那丫头。

杜九妹跑到家里,才终于放松下来。

杜七妹催得紧。杜九妹赶紧洗菜,切菜。老黄瓜汤,炒豆角,陪着大白米饭,吃得津津有味。

杨氏捉了一只不怎么下蛋的老母鸡。让杜五郎杀了,让杜七妹炖了,等到晚上的时候给公公送去。

杜九妹不理解。世上怎么会有娘亲这样的善良的人呢?甚至有点愚孝,人家都对她们一家这样了。娘亲还上杆子地熬鸡汤给大宅的爷爷送过去。

“娘,那些人不好,我们自己吃好不好?不给他们吃?”杜九妹撅着小嘴,想从娘亲那里得到答案。家里的老母鸡可都是她和七姐一起喂养的,特别肥嫩,杜九妹早就想杀一只炖了解解馋。

杜七妹也不情愿把这么好的东西给那些坏人吃,自从杜七妹差点被杜四妹骗了之后,对大宅的人厌烦至极。不愿意理会,也不愿意接触。

杜五郎是几个孩子里面最多的,也懂得最多,替娘亲准备说道:“小九儿,你还小,还不明白人情世故。那些人对我们不好,所以他们得到了刻薄的名声;我们若是不孝敬他们,就会得到不孝的名声,这对我们这一家不好。”

杨氏见儿子明白,没有像以前那样意气用事,欣慰说道:“你们哥哥说得对,不能只看表面和眼前,我们得看得长远,看得透彻。一个不孝的罪名,不仅让我们族中没有立足之地,更会被村里人唾弃。再说了,经过上次的事情,你奶和大伯安分很多,他们暂时不会来找我们麻烦的。”

杜九妹不得不再一次接受这样的古代教育,想了想道:“既然要送,我们就光明正大,当着很多人送过去。等到快天黑的时候,乡亲们收工回家,我们就全家都去送鸡汤,让村里人都知道我们孝顺。”

“小九儿真是聪明。”杜五郎摸摸杜九妹的脑袋,称赞说道。

这一只虽然不便宜,但却可以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名声,以后娶亲和嫁人都能找到不错的人家。

鸡汤在锅里整整炖了一个下午,稍微一碰,骨头和肉就会分开,香味扑鼻。

杨氏撇去上面的一层厚厚的油脂之后,才把鸡汤连同肌肉装进一个瓦罐里。这个瓦罐平日里都是用来送水,口子边上有三个孔,穿上绳子拎着手里,非常省劲儿。上面还有个小盖子,避免灰尘撒进去,还能保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