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山笑笑道:“嗯,好了,不会亏待兄弟们,都带过来吧,不过要把杜家村的事情处理好。”

“是,大哥。”宋明应下,然后去清点宫嬷嬷给华氏,孙婆子等人装备的礼物。

等到宋明走后,广陵王道:“你那几个兄弟不错。”

“是不错,都是患难之交。”杜大山笑道,“除了冯祥和王四,其他人只会一般的拳脚功夫,当不得大用的,但帮我管理酿酒作坊还是没问题的。”

“嗯,你自己看着办吧。”广陵王沉声道,“慈安堂里有很多无父无母的孤儿,一直都是王府出钱养着。我已经从里面陆陆续续挑了一些,将来做五郎,八郎,七妹和小九儿,满儿的亲卫。”

杜大山听了,很是高兴,尤其是经历了几次刺杀之后,他明白了亲卫的重要性。

不过在自己父亲面前,杜大山反问道:“光给孙子,孙女准备,没给儿子准备啊?”

广陵王一愣,旋即又哈哈大笑,这个儿子可真有趣,这么大年纪了,居然跟他这个做爹的撒娇,不过他喜欢,跟他不见外,真的当他是父亲。

第三百九十章 皇太后力谏晋武帝

杜大山说完,突然觉得自己的语气和小九儿一样,不由得面上一热。

“我的就是你的,你还嫌不够啊!”广陵王满脸笑意,“恒四,恒五,他们上了年纪,以后不会四处出任务了,会跟在身边。至于恒七,年纪和你相当,下面的人甚至年纪比你还小,够你用的了。”

杜大山一听,不有欣喜,那恒七的功夫,真是好啊,他这辈子都赶不上了。能有多一些像恒七这样的人保护他,那自然是很好了。

“够,十分够!”杜大山笑道,“多谢父王了。”

广陵府因为杜大山的到来,让广陵王的日子每天都过得非常惬意。

就在杜大山,杜五郎等人热火朝天地兴建作坊的时候,广陵王的奏折已经送到了晋武帝的手上。

当然了,晋武帝手上,有关广陵王的消息,绝对不仅仅是这个奏折,还有很多暗地里见识广陵王的人送来的信息,知道的远远比其他人多。

晋武帝一时难以决定,和大臣们也不好商量,毕竟他和广陵王的关系不一般,已经不是普通的君王和臣子的关系,只得来找太后。

太后看了奏折,想了想道:“那药酒是杜大山酿出来的,现在杜大山回到广陵府,又不在军中担任职位,绝对不会家里闲着,想要买粮食酿酒,也是正常,这没什么啊!”

晋武帝听了,心里宽慰很多,其实他也愿意相信这个说法,只是做皇帝久了,总会怀疑任何事情。道:“广陵府本就是富庶之地,当地盛产粮食,这杜啸要酿酒,估计粮商能够从当地买到的粮食会少很多。”

皇太后听了,抿嘴一笑,道:“哀家虽然不经常出宫,但也知道谷贱伤农的道理。每年粮食收获。那些粮商压低价格。现在广陵王也收粮食。那些粮商想要收更多粮食也可以啊,那就提高价钱不就是了。”

“只是广陵府很多地方是山路,运输不方便。粮食价格太贵,粮商也不划算。”晋武帝替粮商们说话,其中有两个粮商,就是晋武帝派过去的。所以在听到皇太后的话之后,脸上有点发热。

皇太后听了晋武帝的话。看了晋武帝几眼,最后语重心长说道:“儿子啊,你是皇帝不假,但那也是杜啸的好兄弟啊!虽然哀家说的话。你不爱听,但今日哀家还是要说。当年若不是广陵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你即使得到皇位,也坐不稳。之后又是杜啸救驾。帮你挡了一剑。虽然这些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别人可以淡忘,但咱们母子不能忘。作为异姓王之一,已经赏无可赏,但哀家也提醒皇上,只要广陵王不造反,你就不能以任何理由限制广陵王,这不仅是杜啸对我们娘俩的恩情,更是太祖皇帝对广陵王这一支的恩宠。”

听了母后的话,晋武帝面上有就几分惭愧。

“母后,其实朕…就是…”晋武帝无言以对,不知道如何接,在他心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提防广陵王。

皇太后看向晋武帝,心情激动,再次说道:“儿子,你是皇帝,帝王之术,牢记心间,不会完全信任任何人,但有的人不能辜负。虽然哀家不说,但你我都知道,灵儿的死,大山的失踪都是怎么回事儿。我们得到了消息,可却担心会影响杜啸作战,故而咱们没有跟他说。即使我们派了很多人保护灵儿,可山高皇帝远,我们还是没有保护好灵儿和大山。当时杜啸心灰意冷,跟个死人一样。为了平衡朝堂势力,还是广陵王站出来,安抚了于家。如此重情重义之人,绝对做不出大逆不道之事。若是辜负了这样的人,那咱们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

晋武帝听了,久久不能平静,好一会儿才抬起头,眼里有几丝水光,道:“母后,你说的对。只要广陵王不造反,朕都不会限制广陵王。”

皇太后见晋武帝这么说,便知道晋武帝想通了,不再钻牛角尖,道:“那于氏回到京城,给于阁老祝寿之后,就带着娘家侄女和杜啸的侄子住进了京城的广陵王府,不准备回广陵府了。”

“按理说,以于氏稀罕杜啸的程度,想必会一直留在广陵府啊!”晋武帝是个皇帝,深谙帝王之术,但却不懂女人的心。

皇太后见儿子难得露出迷糊的样子,解释说道:“你啊,虽然三宫六院,但你却不了解女人的心。”

“母后何出此言啊?”晋武帝诧异问道,从十五岁开荤以来,阅女无数,连他自己都记得宠幸过多少女人,他对女人身上任何一个地方都非常熟悉,怎么会不了解女人呢!

“以前那继王妃于氏年轻,对广陵王还有期盼,可这么多年,都没有焐热广陵王的心。年老色衰,膝下无依,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王妃的尊荣。哀家估计这于氏在广陵府曾经为难大山一家,故而广陵王出手了,毕竟一边是心心念念找了几十年的子嗣血脉,一边是一个不喜欢的继王妃,换成谁都会偏向自己的子嗣血脉,这继王妃在广陵府拿捏不了小辈,还不如回京城逍遥自在。”皇太后解释说道,深谙后宫争斗指导的太后,一语中的。

晋武帝听了,恍然大悟,道:“其实我还挺佩服杜啸那小子的,那于氏当年也是京城有名的美人,哭着喊着要嫁给他。可据朕所知,到现在为止,杜啸都没跟于氏远房,甚至杜啸从来没有其他女人。当然了,这是指杜啸受伤之前。受伤之后,调养几年,太医都说没事儿,杜啸还是整天素着。”

“这就是杜啸的难得之处了,世上很少有男子如此长情了。”皇天后呵呵笑道,“这继王妃于氏回来,定然会哭诉,于家这段时间没有动静,但也会私底下筹谋一些。”

晋武帝想了想道:“大山遭遇过几次刺杀,而且杜家村也有几波刺客,幸亏杜啸在杜大山身边,以及杜家村留了不少亲卫,才没有出事儿。”

“呀?”皇太后诧异,“还有…还有这事儿?”

第三百九十一章 孙婆子衣锦还乡

广陵王归隐这么多年,会得罪什么?难道…难道是继王妃于氏?是她动的手,结果被广陵王抓到,才被赶到京城来的?

刚开始接到这些消息的时候,晋武帝的吃惊并不比皇太后小。现在听过母后的话,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还不止呢,朕核对过时间,那边杜大山,杜家村遭遇刺客追杀,广陵王到了杜家村之后不久,于阁老的二儿子于世祥意外坠马,大女婿杨功宇在小妾肚皮上中风,得了马上风。看似意外,但朕不相信有这样的巧合。”晋武帝继续解释,以广陵王的能力和睚眦必报的性子,想必是杜啸出手的。

皇太后仔细想了想,眼里精光迸射,道:“想必是于家对杜大山动手了,那于家把嫡亲孙女嫁给杜良,就是想把持广陵王府。现在正主儿找到了,爵位自然都不会落在杜良的头上。那于家的算计,落了空,气愤难平,做出派出刺客的事情,情理之中。只是…只是他们都小看了广陵王!”

“是啊,小看了广陵王!宁可错杀一千,不放过一个的广陵王的,得到蛛丝马迹,即使没有证据,他都可以让于家的人消失。”晋武帝感慨笑道,“现在继王妃于氏,以及小于氏都回京城了,母后,你以后若是有机会见到,多多敲打一番。”

“那是自然。”皇太后点头道,“与其让兵权落入于家之手,还不如在杜啸手里。皇上以后有事儿,就来跟我这老婆子说说,千万别劳心啊!毕竟不是年轻小伙了。该好好保重身体。”

“谢谢母后关心。”晋武帝恭敬说道,是啊,他一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尤其是一些不能跟大臣们说事情,跟母后说了之后,就能找到好的方法。只是母后上了年纪,总有一日会…

不想了。一想到这。晋武帝都会难过不已。只愿母后可以长命百岁,多活几年。

且说那宋明送华氏,杨富贵。孙婆子等人来到杜家村。

杜老族长正准备收拾地方,建造学堂呢,宋明送来了大好消息,道:“大爷爷。大哥说了,作坊要搬到广陵府。那作坊就没用了,所以准备稍作修改,当做学堂,供孩子们读书。”

杜老太爷一听。欣喜不已,道:“那可是有几十间大房子啊,太贵重了。”

“这都是大哥大嫂的一片心意。”宋明笑道。并且送上准备的礼物,“那些房间是很大。很宽敞,但窗户不大,屋里不亮堂,对孩子眼睛不好,故而要重新弄一下,虽然麻烦,但也比重新盖房子快。”

“说的是!”杜老太爷附和说道,“现在天气暖和,我这就找人修理。”

宋明带着礼品,送到相熟的几家人。即使那些平日里关系一般的,宋明也送了四斤点心。

宋明的到来,最受瞩目的不是宋明等人,而是孙婆子。

孙婆子不光得到了广陵王给的一千两赏赐,杨氏更是让宫嬷嬷准备了很多布料,以及广陵府的特产土仪。

村里人不敢来宋明这里查看,便去孙婆子家看热闹,尤其是看到一整车的东西,估计得有上百两银子。

李大婶羡慕说道:“孙姐姐,你这离家两个月,就得了这么多好东西!”

孙婆子包了两匹布,道:“都是大山媳妇给的,这两匹适合你,待会你带回去,几件衣服穿。”

李大婶想要,但又不好意思,道:“这…这也太贵重了吧?”

“咱们是可是好姐妹,赶紧拿着。”孙婆子笑道,又给包了一些广陵府的土仪。

李大婶见状,只得收下,小声问道:“孙姐姐,那王府是什么样的?”

孙婆子见李大婶如此问,感慨说道:“以前做梦都想不到能去那样的地方住下,院子特别大,整个王府,比我们整个村子还大呢,而且家里面花园里就有山,有泉水,那屋子又高又大,都是大瓦房,这大山一家可算是掉到福窝窝里了。”

“听你这么说,那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啊!”李大婶在脑子里想象,也想象不出是何种富贵。

“可不是就是神仙住的地方嘛!那王爷是个好人,虽然平日里不爱说话,但做事面面俱到。五郎,八郎,七妹,小九儿,全部去书院,闺学读书了,人也跟在杜家村时变了个样。”孙婆子赞叹道,世事无常,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李大婶听了,掩嘴而笑,道:“嘿嘿,这要是被杜婆子知道了,还不得后悔地肠子都青了。”

孙婆子摇摇头道:“大山媳妇,给杜长和,杜婆子准备了一车好东西呢,杜长顺的那车,直接送到县城里了。就那杜大勇家里,也有一车。”

“总的来说,这杜婆子,杜长和还是沾了大山一家的光。”李大婶感慨说道,这都是命啊!杜婆子那么混的人,居然能有这样的好报。

“是啊,只是有的人就是不满足。”孙婆子嗤笑道,“你在杜婆子隔壁,多注意一些,若是那杜婆子,杜大海想坏点子,你赶紧去告诉山脚下的杨家。要是帮上了忙,绝对少不了你的好处。”

“姐姐说的是。”李大婶听了,深以为然,这可是个好机会。

且说那杜婆子,杜长和在家里忙着春耕,见有人敲门,便去开门,原来是宋明过来送礼。

宋明跟这家人没有话,卸下东西,便告辞离开。

等宋明走了,杜大海,刘桂花,才从屋子里出来。

刘桂花虽然对杜大山一家愤恨不已,但看到这些东西之后,仍是眼前一亮,道:“娘啊,这料子我喜欢,留给我穿吧。”

杜婆子一把拽回来,道:“你都这把年纪了,怎么能穿这样的鲜嫩的颜色,留给娟子和六妹穿。你把那匹紫色的布料拿走吧。”

刘桂花现在不敢招惹杜婆子,毕竟杜长和,杜婆子每年有杜大山孝敬的几百多两银子,加上一年好几个节气送来的东西,加起来估计足足有上千两银子呢。若是惹得婆婆生气,她一文也得不到。

第三百九十二章 父女二人议事

只要笼络好公公婆婆,他们一家就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即使一分钱不赚,也能过上好日子。

“还是娘,眼光好,这紫色的看上去贵气。”刘桂花笑道,“对了,娘亲,蔡媒婆上午来了,那娄家还想跟我们做亲,但被我给赶出去了。”

杜婆子一听,瞪眼道:“那样的破烂玩意儿,我们杜家才不要,臭不要脸的娄家,真当自己闺女是个宝啊,癞蛤蟆想天鹅肉!”

这里的破烂玩意,就是当年跟杜大郎定亲,后来就退亲的娄家。现在娄家听书杜大海的一个弟弟是捡来的,身份高贵,是王爷的亲儿子,已经认祖归宗走了。可杜长和收养的情分一直都在,以后也不会断。

天哪,那可是王爷啊!平日里见个捕快都要巴结的,自然不愿意放过这次机会,只是杜大海一家也不是好骗的,好马不吃回头草,再说现在家里条件好了,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非要那娄家娄家的姑娘!

“就是就是,咱们大郎这么好,媒婆都快磨平咱们家的门槛了。”刘桂花掩嘴而笑,“娘,你看看选哪家姑娘?”

杜婆子享受着刘桂花的奉承,现在家里有钱有势的,自然要好好给孙子们筹谋。

“就吴家的姑娘吧。”杜婆子笑笑道,那个吴家姑娘有五百两银子和三间铺子做嫁妆,人也长得好,最合适不过。

刘桂花也看中了吴家,和杜婆子不谋而合,根本就没在意吴家姑娘的娇蛮性子。

现在杜大河和杜鹃定居在葛家村,这次宋明也没忘给他们送去东西,做的面面俱到。

杜大海这段时间感受到县城里那些人对他态度有所改变。再也不用继续龟缩在家里。花言巧语从杜婆子那里得来二百两银子,在县城租了一家店铺,开酒楼。虽然没有郭家酒楼气派,但也还算整洁。

现在开了不到一个月,赚了三十两银子。因为赚了钱,在家里趾高气扬的。

对于杜家大宅的人,杨氏多花钱。多孝敬。都是为了脸面上好看。若是他们老老实实也就罢了,若是不老实,不用宋明等人动手。杜老太爷就能整治杜大海等人。

宋明在杜家村等了一段时间,临走的时候,原本收到礼物的人家,得知杨氏生了。便送来各种各样的回礼。

虽然都是老百姓家里普通用的东西的,但也是一片心意。

宋明都给带上。李瑞亲自做了几只木雕小动物,装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拜托宋明带过来,当然了。也写了厚厚的一封信给杜八郎,里面只有一个小纸头是给杜八郎的,剩下的七八张折得非常结实。这是给杜七妹的。

若是平常,李瑞会去广陵府看望杜七妹。只是马上要考秀才了。他答应了杜七妹,要考上秀才的。父亲也说了,若是考上秀才,就送他去广陵府的青山书院读书。那样的话,他就可以经常见到七妹了。

宋明来的时候,有十几车,走的时候,却有一百多辆车。因为这次要带走酿酒的大缸,临走之前,用油纸和蜡封住了大缸。租的是晋县车马行的车子,加上几个兄弟们搬家,洋洋洒洒组成了一个大车队。

好在有不少侍卫跟着,可以确保安全。

等到宋明带着大缸赶到广陵府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天后了。

杜大山把王府的几个庄子全部改成酿酒作坊,定做了一万个大缸,也都陆陆续续送过来。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等到宋明来了之后,有了很多窖泥掩护,杜大山从杜九妹的玉佩空间里弄出很多窖泥,总算每个大缸里面都放了大约五斤的窖泥。千年窖泥里的微生物含量惊人,加上酒果的作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酿出美酒。

“爹爹,咱们庄子里也应该养猪,否则那么多酒糟没法处理。”杜九妹建议道。

杜大山道:“早就安排好了,每个庄子上两百头猪,猪圈都盖好了。若是还用不完,那就当成肥料上在地里。”

“那就好,爹爹,现在可以酿酒了,你高兴吗?”杜九妹歪着脑袋问道。

“当然高兴了,再也不要去西北啊了,打打杀杀,太吓人了。”杜大山小声道,“过过小日子,酿酿酒,多快活。现在王爷建了很多粮仓,粗略算算,咱们今年可以酿几十万坛子酒!”

“恩恩,是的,爷爷比我们还兴奋。”杜九妹笑道,“只是爷爷在,咱们可以无忧无虑过这样的日子,就怕以后…”

“哎,是啊,所以平平淡淡过小日子,那是不可能的。”杜大山感慨说道,“不过现在不需要却争去抢,过一天算一天吧。”

杜九妹不是小孩子,自然明白父亲的话。

“爹爹,放心吧,五哥虽然不走科举,但可以守成。八哥,这一两年特别认真,爷爷亲自调教,可以独当一面。至于七姐,性子好,将来嫁给李瑞哥哥,两人好好过日子。至于我,爹,若是需要我去联姻,帮衬家里,直接跟我说,我会为了家族奋斗的。”杜九妹攥着小拳头,郑重说道。

杜大山摸摸杜九妹的脑袋,语重心长道:“前世已经有了一段不成功的婚姻,这一世,我一定会给你找个好人家。放心吧,你爹虽然没有什么本事,但在你爷爷的帮助下,会尽快成长,保护你们的。”

杜九妹听了,红了眼睛,道:“老爸,你辛苦了。”

“有什么辛苦的,都是为了好好活。”杜大山感慨说道,“对了,家里的桃花酿做好了,下个休沐日,请兰姑娘过来尝尝咱们家的酒。”

“嗯嗯!”杜九妹点头。

因为要酒坊扩大,酒果的需求量会更大,所以杜九妹用去年晒干的成熟透的酒果核育苗,一百粒酒果核才出了十六棵小苗,分别移植到花盆里。杜九妹每天都当成眼珠子盯着,浇水,松土全部靠自己。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就果苗已经长了一尺来高,等到三个月之后,长到三尺高之后,便会结酒果。只是新苗,结的数量很少,只能依靠原本的五棵两米多高的酒果树。

第三百九十三章 周夫子归来

这些酒果树,经过杜九妹将近两年的精心照料,已经成为成年酒果树,每两个月结一次酒果,数量可观。

但相对于需求量,还是很少,分到每一个大缸里的酒果,更是少之又少。只能增加发酵时间,以此使其充分发酵。这次所用的原料,都是广陵王府的陈粮。根据杜五郎提供的配方,总共酿造了两种酒。

一种是纯的高粱酒,和在杜家村的酒坊酿造的一样。

第二种则是蓬莱春,是杂粮酒,五种粮食做原料,味道更加绵软和醇香,同时酿酒的难度也增加很多!

从女儿的叙述中,对于杜九妹不着痕迹地把好酒的配方交给杜五郎,杜大山,很是欣慰,这丫头做事总算有章法,毕竟杜九妹年纪小,传出去并不能带来实际的好处,只有无关紧要的名誉。

吃一堑,长一智,小九儿变聪明很多,以后应该不会像前世那样吃哑巴亏了吧。

广陵王也经常过来看看,对儿子孙子孙女们的举动有一定了解。

不光庄子上的桃花酿好了,兰姑娘带着杜七妹,杜九妹埋在桃树下深埋的桃花酿也好了。

亲手挖开深埋的酒坛子,擦掉上面的泥土,打开上面密封的油纸,一股浓郁的桃花香飘了出来。

兰姑娘专注地闻着自己做的桃花酿,很是满意,仅仅是从气味,她可以肯定,今年做的桃花酿,比去年好多了。可突然鼻孔里,闻到一股更加浓郁的香味,比她桃花酿更香。

今年师傅不在,旁边只有杜七。杜九做的桃花酿!难道是她们的桃花酿这么香?

兰姑娘抬起头,问道:“七,九儿,那…那是你…你们的吗?”

杜七妹点头道:“是啊,这是我们的桃花酿,走,咱们去尝尝!”

“嗯!”兰姑娘抱着自己的酒坛子。杜七妹也抱了一坛。待会交换品尝一下。

春嬷嬷早就准备好了四个碗,兰姑娘迫不及待想尝尝杜七妹,杜九妹做的桃花酿。

倒入碗里。桃花酿的颜色特别好看,粉红色的,跟桃花的颜色一样,喝了一口。仔细品味,突然兰姑娘丹凤眼圆瞪。道:“好…好…”

说完之后,一口气喝完了,兰姑娘再次喝了一碗。

兰姑娘喝了桃花酿,面上微红。粉面桃花。

“我们也尝尝兰姐姐的桃花酿。”杜九妹喝的是兰姑娘酿造的那坛子酒,但也不错,值得表扬。

虽然香气没有她做的桃花酿浓郁。但味道清甜,特别爽口。在没有酒果的情况下。能酿出这样的好酒,真不错。

“好喝,好喝!”杜九妹称赞道,这酒更加适合女孩子喝。

杜七妹也尝了尝,眼睛一亮,道:“嗯,嗯,是很好喝。”

“你们…也很厉害。”兰姑娘笑道,“可以…再…再给我…一坛吗?”兰姑娘红着脸问道,她想给师傅留一坛子。

“我和七姐只要一坛带回家就好,其他的都留给兰姐姐和春嬷嬷。”杜九妹脆声道,反正庄子上有更多的桃花酿,不缺这东西,送给兰姑娘一些没什么。再者兰姑娘和春嬷嬷一直照顾她们,这些酒正好用来回报她们。

“那好,我…我就收下了。我送…送你们…两坛。”兰姑娘笑道,娇憨的笑容,即使结巴,也有几分可爱。

杜九妹想到上次爹爹说的话,道:“兰姐姐,我哥哥做的桃花酿好了,休沐日,你有空吗?我想邀请你和春嬷嬷去庄子上品尝。”

“嗯!”兰姑娘连连点头,杜七,和杜九都能酿出这么好的桃花酿,那么她们的哥哥或许能酿出更好的,不尝尝的话,真是太可惜了。

春嬷嬷在一边一直笑,喝了好几碗桃花酿。

怪不得春嬷嬷喜欢在酒园干活,原来也是个好酒之人。有好酒的时候,总要小酌几杯!

午饭的时候,文淑梅过来,几个人一起吃饭,一边喝酒,颇有几分自在。好在下午是经史子集旁听课,不是骑射课,剑舞课。只需要老老实实坐在后面,安安静静听课就好。夫子只会提问主修这门课的人,对于后面的旁听生,根本就没工夫提问。

杜九妹一行人,红扑扑的笑脸,水润的眼眸一眨一眨的,看得其他女生都有点羡慕。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休沐日。

难得今日杨氏心情好,跟着广陵王,杜大山带着孩子们全部来到庄子上。

连夫子,连海平,赵阔来了,这三人专门来品尝桃花酿的。

兰姑娘,春嬷嬷来了,还带来了周夫子。

昨天晚上,云游在外的周夫子终于回来了。尤其是喝了两个学生做的桃花酿,更是顾不得劳累,跟着一起过来了。

杜七妹,杜九妹都不认识周夫子,兰姑娘嘴巴不利索,当着外面不好讲话,春嬷嬷便上前道:“七姑娘,九姑娘,这是周夫子,昨天回来的。”

“夫子好。”杜七妹,杜九妹上前行师徒礼。

不过杜九妹却在心里吐槽,卧槽,周夫子女扮男装,这也是太像男人了。除了不长胡子,这周夫子跟女子不搭边。若不是事先知道周夫子是女子,杜九妹绝对会认错人。

“好,好!”周夫子很是高兴,难得有了新学生!

要是学生多一点,她也不会总是无聊到出去云游啊!

倒是连夫子,看到周夫子来了之后,摇着折扇,道:“哎呦,有的人啊,就知道整日游玩,不务正业!若是不想教书育人,就不要误人子弟了。”

周夫子这才看到后面的连夫子,那张英气逼人的脸,顿时一沉,道:“那也比有的人坐井观天,自吹自大的人好百倍啊!

杜九妹,杜五郎等人面面相觑,这两人看上去,颇有几分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趋势。

倒是在边上一向闷不吭声的春嬷嬷说道:“咱们别在这里站着了,还是去尝尝上好的桃花酿吧!”

第三百九十四章 欢喜冤家俩夫子

杨氏原本被周夫子的话,吓得不知道如何接话,现在春嬷嬷打圆场,杨氏上前道:“春嬷嬷说的是,周夫子咱们去流水亭,去看风景,顺便尝尝桃花酿。”

周夫子昨天已经从春嬷嬷那里得到杨氏的信息,自然乐意跟杨氏好好相处,笑道:“多谢世子妃了。”

女眷们去了流水亭,男眷则是去了绿意阁。这两个地方中间隔着一条五米的宽的池子。这个池子里的水,是从给外面引来的活水。池子里,鲜嫩的荷叶铺面池子,小桥流水。

初夏之时,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桌子上有一些点心,还有几个白色的透明琉璃瓶,里面装着粉红色的液体,边上放了几个透明的琉璃杯子。

周夫子看了,啧啧称赞道:“桃花酿,琉璃瓶琉璃杯,绝配啊!”

“是啊,老身也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看的酒。”春嬷嬷附和道,抿抿嘴唇,若是能喝到的话,少活五年也乐意了。

由此可见,春嬷嬷嗜酒的程度有多深。不过春嬷嬷这人虽然嗜酒,但却不会酗酒,从来不喝醉,更多的在是品酒,享受品酒的过程!

“那咱们今天一起尝尝。”杨氏笑道,身后的丫鬟分别给大家倒酒。

周夫子,杨氏,春嬷嬷,杜七妹,杜九妹端起酒杯,一起喝了酒。

周夫子眯着眼睛,满脸享受,好一会儿才说道:“这酒真好!出自谁手啊?”

杨氏笑道:“是我家五郎,他就喜欢酿酒。”本来杨氏还想说拜在连夫子门下,但想起刚才周夫子和连夫子貌似不对付。当机立断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