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爷…”唇红齿白的小厮,苦着脸道。

“怎么了?”少年皱眉道。

“咱们,低调,阁主,不对,老爷说了,要您低调点,低调点。”小厮提醒道,他也不明白阁主为何让小主子来广陵府。

“好了,斑鸠,赶紧去点菜吧,少爷我饿了。”少年抱着脑袋,一副受不住啰嗦的样子。

被叫做斑鸠的小厮,点了菜,顺便把行礼搬到了楼上房间里。

这个少年,名叫冷水寒,十五岁。面貌清俊,身材欣长,那双不安分的眼睛,溜溜转,四处张望。

斑鸠收拾好东西,便下来伺候少爷吃饭。但发现少爷不见了。

斑鸠着急,让人把饭菜先别上,便急急忙忙出去找人。

经过门口小伙计的提醒,便找到了对面的听书茶阁。只是小厮身上没带钱,买不了票,只得垂头丧气回到客栈。

斑鸠气愤之余,让人把好吃的送到房间里。大吃大喝。一点都不给少爷留。

可那冷水寒,也是个人才,身上也没带钱。但人家手快,趁人不注意,偷了别人的一张票,人模人样进了听书阁。

找了个好位置。听得起劲。

可再好听的故事,也不顶饿啊。可是他偷的票,只有茶水,没有买点心票,故而喝了一肚子茶。可肚子还是饿啊。

冷水寒,眼珠子一转,看向边上的胖书生。小桌子有好几碟点心。

“兄台真是英俊异常,风姿卓越。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冷水寒夸人的好话,就跟不要钱似的,说个不停。

赵阔正听得起劲呢,扭头道:“嘘,听书呢!”

这人怎么比他还能说呢!

冷水寒闭嘴,哀怨地看着糕点。

赵阔见状,推推碟子,道:“吃吧!”反正他不吃,也白搭了。

冷水寒肚子饿,也不顾其他,抓起来就吃。

一边吃,一边听书,喝茶,哎呦喂,好享受啊!这次从山上出来,真是来对了,城里的人真多,城里的东西真好吃,城里的人真会玩!

等到胖子赵阔伸手摸点心的时候,却发现三碟子点心全没了,只留下点心渣,最后一块点心正被边上的那小子拿在手里。

这可是有三碟子点心啊,这个瘦巴巴的小子,居然能吃得下,比他还能吃。

冷水寒见状,赶紧咬了一口,这才递过去,道:“兄台,要不给你…”

无耻,太特么无耻了。

刚才他盯着点心的时候,这人还没吃呢!咬了一口,这才给他,谁还能吃得下啊!

赵阔出自商人之家,一向坚持和气生财,以和为贵,拱手道:“贤弟慢用!”

边上的杜九妹等人,掩嘴而笑。

这人跟演舞台剧似的,表情太丰富了,低头告诉紫絮,让后厨再送两盘点心。不过那点心,赵阔只抢了凉快,其他都被冷水寒吃了。

赵阔自诩能吃,但看了冷水寒,不得不佩服,这小身板能装得下这么多东西!

听了好听的故事,听了好吃的点心,冷水寒心满意足。结束之时,大家纷纷打赏,冷水寒傻眼了,身上没带钱。

“嘿嘿,今天出来没带钱,改日打赏啊!”冷水寒笑嘻嘻道,“兄台若是有钱,多打赏一些!”

赵阔脸上肌肉抽搐两下,这人,太特么厚脸皮了。你不给赏钱,无所谓,但你不能无耻到让别人多给赏钱啊!

再说了,我赵阔认你老几啊!

见赵阔面色右边,冷水寒见机赶紧溜走,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兄台,有缘再见啊!”

冷水寒说完,脚底抹油溜走了。

在赵阔,杜九妹眼里,顶多是这个少年动作轻灵,一眨眼就跑远了,可在楼上的广陵王看的真切,眯着眼睛看着冷水寒的背影,这小子和那人有何关系?

冷水寒回到客栈,斑鸠早就吃饱喝足,到外面去看宅子了。

斑鸠虽然生气,但还是心疼自家主子,桌上还有饭菜。

摸摸肚子,点心吃了半饱,肚子还是饿着呢,冷水寒坐下吃饭。

等到晚上回来,斑鸠已经买了宅子,而且还买了几个丫鬟和婆子,让他们收拾院子。

就在收拾院子的几天里,冷水寒把府城逛了一遍,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等院子收拾好之后,便搬进了院子里。

冷水寒,拿着秀才文书,拎着书箱,带着斑鸠,坐上马车,去了青山书院。

哎呀呀,到处青山绿水好风景啊!怪不得父亲让他来这里学习啊,在这里学上几年,可以洗白白啊!

赵阔,杜五郎,杜八郎刚下了马车,就看到站在书院门口啧啧咂嘴的冷水寒!

赵阔一见这人,变了脸色,道:“小心啊,那里有个厚脸皮小人!”

冷水寒猛地转身,看到了赵阔,连忙拱手道:“原来是兄台啊,那日一别,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是挺快的。”赵阔面上尴尬,说别人坏话,被人听到了。

“那日吃了兄台的点心,今日下学,小弟做东,可好?”冷水寒跟赵阔拉近乎,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赵阔后退两步道:“不用了,不用了。马上上课了,咱们还是早点走吧。”

冷水寒呵呵笑道:“是,是,不打扰兄台了。”

赵阔暴走,杜五郎,杜八郎掩嘴而笑,冷水寒跟着斑鸠一起去办入学手续。

第四百零七章 冷水寒的真实身份

还真巧了,这人也是选择的主课,是经史子集。身份是秀才,将来准备科举的,和李瑞一个班级。

李瑞来到青山书院,进步神速。因为是今年新入学的,个子又高,所以被安排在最后一排。坐在最后面的位子上。原本只有他一人,没想到今日来了一个新同学啊!

冷水寒活络,李瑞精明,两人学识也不错,一拍即合,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成为朋友。

两人都是从外地来求学的,境遇差不多,两人对广陵府非常好奇,聊的一些最新遇到的有趣事情。

“哎呀,有个听书的地方,故事真有趣,我来广陵府的第一天,就去听了。”冷水寒赞叹道,“我已经让小厮,去给我买票,下学了吃过饭,去听晚上那场。”

李瑞一愣,旋即说道:“那听书茶阁,是我家的,你要是喜欢,优惠价卖你一张月票。拿着那张票,每天晚上都可以去听故事。”

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李瑞可以给优惠价,但绝对不会白送的,毕竟才刚刚认识,不算是自己人。

“哎呀呀,李兄,真是真人不露相啊,家里居然有这等好地方。”冷水寒赞叹道,“那好,我就要晚上的月票,咱们可是同窗,你可得多给一些优惠。”

“九五折。”李瑞回答,这是给买月票的折扣,都说给优惠了,自然不能原价购买。

“九五折,这也太少了吧,咱们可是一见如故啊,你好意思赚兄弟我的钱嘛。”冷水寒瞪着眼睛道,“八折!”

“不行。最少九折,不能再低了。”李瑞见冷水寒如此,咬牙降价。

冷水寒的不要脸,那在山上是出了名的,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道:“最高八五折,你可是我兄弟啊!”

“亲兄弟,明算账。我们家的故事好听。点心好吃,别的地方都听不到,每天里面的人满满的。最少八八折,八八大发,图个吉利。”李瑞最后让步,若是这人不同意。那就算了。

冷水寒见压不下来了,只得点点头道:“那好吧。待会给你钱。”

冷水寒表面上吊儿郎当的,跟李瑞斤斤计较,其实也是在观察李瑞。至于机灵的李瑞,何尝又不是在观察冷水寒呢?

通过一番较量。互相有了一定了解。

冷水寒每天上完课,就去听故事,晚上回来。还把故事记录下来,让人捎回去给娘亲看看。一来二去。李瑞和冷水寒关系越来越好,但两人讨价还价的时候,那就有点惨不忍睹了。

时间一长,冷水寒和杜五郎,杜九妹等人熟悉了,几个人聚会的时候,冷水寒也会跟着。

冷水寒为人跳脱,逗比,很爱搞笑,故而很快和大家成为朋友,打成一片。同时,冷水寒也积累了很多故事,让人秘密送给母亲。

在雁荡湖的冷夫人看到儿子送来的装订好的好几本书信,再看看给夫君的一张写着“一切安好,勿念!”的薄薄纸条,无比自豪,儿子大了也是和母亲关系好。这不,到了外地,给她写了好几本的信。

冷夫人津津有味地看着这些故事,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遭到冷老爷的强烈抗议。不过冷夫人仍没有忘记,派人让儿子送更多的故事过来。

※※※

一转眼到了,冬小麦成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广陵府的田间就是这样的情况,大人小孩齐上阵,希望尽快把粮食收回家,祈求天气晴朗。这边收完小麦,尽快打谷,之后便让小孩子老人在打谷场上晒粮食,看粮食。

妇人和男人们则是开始种植玉米和高粱,水稻。

因为冬天干旱少雨,故而百姓们大部分的土地种上了小麦,有的不平整的田地,则是种上了油菜。然而夏季的作物,对土地要求非常高。

低洼平整的,好灌溉的,可以种植水稻;地势高的,不好引水的,则是种植抗干旱的作物。

老天爷是仁慈的,忙着收获的这段时间,一直晴空万里。即使很热,百姓们挥汗如雨,但脸上的笑容,透露出内心真实的喜悦。

往年,种完水稻,高粱,玉米之后,大家就开始交赋税,可广陵王免了今年和明年的赋税,两年的收成全部归自己了。

家里粮食多了很多,原本还想多卖一些粮食,换些钱用,只是粮商收购的价格,比往日还低了两成。

这让广陵府的老百姓气得骂娘,广陵王给的恩惠,全被这些外地的粮商榨去了。不卖,一粒都不卖,留着自家吃,或者过几个月再卖。

那些粮商也不怕,反正老百姓就指望土地,没有其他进项,只能卖粮食。现在不卖,哼,等着吧,等你们想卖的时候,再降一成。

广陵府城外,修建了九个粮仓,准备放置收购当地的粮食。

杜大山专门做这件事情,拿了家里的二十几万两银子。他们收购当地的粮食,用来酿酒。或许小麦不是酿酒最好的原粮,但有酒果在,出酒量不会减少,味道也不会差。

宋明,陈桥,冯祥等人派人去广陵府下面的村庄张贴榜文,大量收购粮食,每斤小麦五文钱,这可是最贵时的价格。

有很多人不相信,但大部分的百姓相信广陵王的威信,则是拉了少量几袋粮食先来卖,试试看,没成想,原来是真的,当场检验,当场称重,当场给钱,绝不拖欠。

杜大山在四个城门口设置了收购点,严格执行收购标准,一时间,很多人拉着粮食从四面八方到城门口。

源源不断的粮食被送到粮仓里,粮食越来越多,钱财越来越少。

然而小麦价格很高,有那些偷奸耍滑的,居然买了陈粮买过来,直接被负责检查粮食的人通报上去,关到牢房里,一连发落好十几人,再也没人敢钻空子了。

杜大山收粮食的举动,浩浩荡荡,没有半点遮掩。

当地的老百姓,拍手相庆,感念广陵王和广陵王世子的好,在当地非常得人心。

第四百零八章 收购粮食起风波

原本那些粮商以为广陵府世子只是吓唬一下他们,并没有放在身上。五文钱,明明三文钱就能收购粮食,为何还要给五文钱呢?

广陵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会让这个傻儿子糟蹋钱呢!

这不是明晃晃的告诉世人,广陵王世子,人傻钱多,速来!

不知外地的粮商这么想,当地的粮商也以为如此。以前广陵王为了当地的老百姓,也曾经做过收购粮食的事情,但时间都不长,只要把几大粮仓填满就不再收购了。

就在众位奸商暗暗腹诽杜大山笨蛋傻瓜的时候,杜大山已经收购了大约广陵全府两成的粮食,足足十万石。

到了夏天,外面蝉鸣,扰得人心神难安。

“不好了,不好了…”一个账房模样的干瘪老头,像一阵风一样,飞奔进来。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后面有只恶狗追着呢!

正在打盹的一个肥胖中年人,顿时吓了一条,揉揉眼睛,没好气道:“大呼小叫,吓死老爷我了,不像话。快点说,到底什么事情?”

那干瘪的老头上气不接下气,道:“老…老爷,不好了,那广陵王世子现在已经收了两成的粮食。照这样的速度下去,咱们别想收到一粒粮食。”

中年胖子,正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粮商之一,卫风。

听到这话,卫风“噌”地一声站起来,不相信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元账房连忙说道:“广陵王世子已经收购了广陵府的二成的粮食。”

“两成?”卫风一愣,“当地的百姓一般会留四成的粮食,只会卖剩下的六成。现在已经被收购了两成,那还有四成了。”

“是啊,属下看到很多人都开始着急了,咱们该怎么办?收,还是不收?”元账房征询问道,他们赶过来,就是为了收粮食了。

卫风紧皱眉头。道:“那。那,现在价格如何?”

“还是五文钱。”元账房回答,“这个价格收购的话。咱们运回去,赚不了几个钱了。”

“还是五文?”卫风一听,气愤地用力在桌上拍打一下,“广陵王世子。为何收购这么多粮食?难道想举兵早饭吗?”

元账房听了,吓了一跳。造反?这可不是随便说的,连忙提醒说道:“老爷,这话…这话可不能乱说…”

卫风觉得说得过分了,这里毕竟是广陵王的地盘。得罪了广陵王,他就别想走出广陵府了。

“我们离得远,没必要在这里收购粮食了。咱们去其他地方吧。”元账房建议道,人家广陵王世子收购的粮食。价格高,当地老百姓当然愿意卖给他了。

不愿意出钱,又没有对方的权势大,灰溜溜的离开,才是最好的决定!

卫风想想,转头道:“去看看其他人呢!”

“是,老爷。”元账房顾不得喝一口茶,赶紧出去打探消息。

这样的状况,不光发生在卫风这里,其他几个粮商派来的管事也着急了。想找个对策,但奈何这是人家广陵府的地盘,人家乐意高价钱收购粮食。

他们在外面也不敢抱怨粮食价格高,因为到处都是卖粮食的,若是被听见了,是要被群殴的,被人打了也找不到谁打的。

十天过去了,杜大山又收了两成的粮食;又过了五天,又收了一成,便开始停止收购了。

这里面的三成粮食用来酿酒,两成粮食是储存起来,万一遇到灾害,用来赈灾的。虽然发生灾害,朝廷会派人赈灾,但广陵府这里山高皇帝远,等到赈灾的粮款到了,估计这里的老百姓都要饿死了。

故而每年广陵王都会收购粮食,以防万一。

这些收粮食的管事们,一事无成地回去了。没有收到粮食,定然会惹怒主子,不过幸好不是被其他粮商收取了,而且广陵王世子收了。

人家广陵王世子天时地利人和,他们这些压低粮价的外乡人搬离粮食都收不到啊!

管事们不管说广陵王的是非,但这些管事背后的主子们,那都是各大势力的代表,尤其是在京城,不安分了,开始散播广陵王大肆收购粮食,密谋造反的流言蜚语。

这个留言一出来,便有很多人推波助澜。

不光坊间百姓,四处传播,朝堂上也是风云涌动。

民间的百姓,年轻的或许还不知道广陵王,但年老的人哪个不是广陵王的拥护者啊!想到年,正是广陵王的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换来大晋朝边关稳定二十年。

大大小小上千场战役,无一败绩。

每次班师回朝,京城老百姓都会出城几十里迎接。仿佛只要有广陵王,谁都别想占大晋朝的便宜。

故而,那些年老的人听到广陵王蓄意冒犯的事情,那些老人都会破口大骂。若是自家小子胡说,拿着扫把追着打。

民间的流言,大家都是听听,开玩笑。

可朝堂上,表面上平静,但内底诡异无比。

继王妃于氏悠闲地斜躺在遍地开花图案的大迎枕上,一边吃着荔枝,一边笑吟吟地听着小于氏在边上说着外面的流言。

“姑母,那广陵王世子也是个傻子,一回来就弄出这么大的事情,看他怎么收场啊!”小于氏说完,嘴巴干,便端起杯子喝水。

真舒服,真畅快!

继王妃于氏,笑呵呵道:“虽然这样的流言,并不会真的让皇上立即办了广陵王,但也会在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广陵王有三万精兵,算是拥兵自重,现在又大量囤积粮食,任哪个皇帝都不会安心的。”

小于氏得意道:“那是自然,不过广陵王不在京城,我现在一出去应酬就会被人问这问那,烦死了。这样对我们有没有影响啊?”

继王妃于氏混不在意,道:“放心吧,不会有事的。你要记住,只要有于家在,即使广陵王出事,咱们也不会出事儿。”

小于氏讶然,小心翼翼问道:“这是为什么啊?”

要说金银首饰,小于氏非常在行,可说到朝堂上的事情,那就万万比不上继王妃于氏了!

第四百零九章 流言四起太后劝

以前在广陵府,那里都是王爷的眼线,她们根本无法笼络所有人,可来到京城就不一样了。只要好好经营,定能拉拢很多人。

继王妃于氏神秘道:“想不明白,那就没必要知道。最近不要四处乱走,好好在家里呆着。有出去闲逛说是非的时间,还不如在王府里摸摸底,看看哪些人当用,哪些人不当用啊?”

小于氏想想也是,道:“姑母,咱们身边的当用的人不少,为何还要拉拢王府里的下人啊。再说了,这些人都养不熟,很多人都是王府里的家生子,咱们拉拢不过来。即使拉过来了,也不一定能够确定忠心。与其放不信任的人在身边,还不如不用呢!免得有时候会被人咬一口。”

继王妃于氏听了,不由得摇头,这个孙女,就是被她和娘家保护地太好了,根本就不知道如何拿捏下人。

“哎,这些嫂子难道就没教你吗?”继王妃于氏失望说道,“对于那些不确定是否忠心的,忠心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拿捏他们。”

“拿捏?”小于氏不解,“那些可是王爷的人,咱们只要对他们动手,那些人恨不得立即告诉广陵王。”

小于氏不知道如何拿捏这些人,还是觉得应该不招惹那些刁奴。

继王妃于氏摇摇头道:“你啊!拿捏,不是表面上为难,而是抓住他们的错处,软肋等,让他们不敢反抗你,只能听你的话。”

“这…对啊,姑母我知道了。比如负责采买的,油水多。那里的管事一定会贪钱,我要是能查出管事贪钱,那采买的管事,为了事情不败露,只能听我的话。”小于氏眼睛一亮,天哪,她之前怎么就没有想到!

继王妃于氏听了。还不算太笨。道:“好了,不过你手段太粗暴了,要小心点。”

“知道了。姑母。”小于氏很兴奋,像是找到突破口一样,恨不得现在就去,拿捏所有人。恨不得让所有人都听她的话,彰显她广陵王府主子的地位。

继王妃于氏。小于氏正在筹谋控制整个京城的广陵王王府;于家,推波助澜广陵王造反的流言。

然而皇宫里晋武帝,在御书房里,晋武帝眯着眼睛。

来了。还是来了!

这些流言啊!

但为何,他知道是流言,为什么心里还会不舒服呢!总是不自觉地收集各种情况。往这个流言上靠呢?

晋武帝这样坐着,已经整整一个下午。甚至晚膳都没吃!

眼看外面,漆黑一片。

“太后驾到!”外面传来内侍尖细的声音。

晋武帝这才从沉思中惊醒过来,起身迎接母后。

皇太后进来,晋武帝上前行礼。

“好了,别行礼了。皇上晚上怎么不吃饭啊?”皇太后慢悠悠问道,哎,她今天不来,这个儿子估计会一晚上都不吃东西。

晋武帝笑笑,道:“天气热,儿子没胃口。”

“是没胃口啊,还是心里有事儿啊?”皇太后在晋武帝的搀扶下,坐在外面的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