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当初在杜家村,你的孩子也是半大孩子,那些人不是也没有心慈手软,想要斩草除根?”广陵王嗤笑道,“妇人之仁,难道你还想以德报怨?”

杜大山被广陵王说的面上一红,连忙解释道:“父亲教训的是,是我心慈手软。于家大房的嫡子是个蠢货,那于子明虽然是个庶子,但十分有才。以于老爷子的性子,一定不会把资源全部放在大孙子身上,于子明如此有才,于老太爷会精心培养。等到于子明予以丰满,为成为于家的一大助力。趁早下手,省得以后麻烦。”

“你说得对。”广陵王肯定道,“于家现在唯一值得培养的就是于子明。于子明死了,于家后继无人!”

“只是咱们对付于子明,于老太爷知道了,会不会疯狂报复咱们的小辈啊?”杜大山比较担心这个,虽然孩子们身边有不少人保护,但不怕贼头,就怕贼惦记,谁知道丧心病狂的于老太爷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呢!

“呵呵!”广陵王笑道,“你能想到这,很是难得。你再想想,于子明是个庶子,一向被大徐氏当成眼中钉肉中刺,于老太爷的态度很明显偏向于子明。现在于子明出去游学,正是大徐氏动手的机会,咱们在后面只不过加一把火,顺势而为而已。等到于老太爷查到真实情况,那也是能查到是大徐氏动的手,跟我们没关系。”

第五百零七章 他们怎么来了?

杜大山一听这话,恍然大悟,顺势而为,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隐藏自己,暴漏别人!如此一来,于子明之死,和广陵王府没关系,毕竟于子明是死在大徐氏之手!

于老太爷要气,要恨,要报复,那也是会针对大徐氏,而不是他们广陵王府。

“父亲高见!”杜大山称赞说道,“今天儿子又学到了一招!”

父子二人在书房里笑得奸诈,但同时大快人心。总是被动挨打,不是广陵王府的作风,是该反击了。

且说杨氏和杜七妹听到李瑞遇刺,都非常关心。杜七妹更是因为李瑞瞒着她,不理李瑞,急的李瑞不停挠头。

李瑞为了哄杜七妹开心,送了不少东西。不在乎东西有多贵,但贵在新颖别致,真难为李瑞这个刚来京城的小伙子,到处买东西哄杜七妹开心。

“七姐,你还不原谅李瑞哥哥吗?”杜九妹一边吃点心,一边歪头看向七姐。七姐平时不发脾气,没想到这一次生吃,还挺吓人的。

杜七妹手里拿着一朵话,正在一片接一片地撕花瓣,一脸小女子娇羞道:“这次让他长点记性,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居然还敢瞒着,以后还不知道敢做什么事情呢!”

“可是李瑞哥哥已经认错了,你就原谅他吧。李瑞哥哥秋天还要考试,可现在却要为了讨好你,每天四处逛街买东西,都没时间读书。若是秋天考不中,李瑞哥哥心里估计非常难过。”杜九妹劝解道,恋人之间小脾气,适可而止啊!她都有点看不下去了!

杜七妹本就不是硬心肠。这次坚持这么长时间,也是为了给李瑞一个深刻的教训!

“好了,今天李瑞过来,我就原谅他。”杜七妹点头,适可而止,她也舍不得折磨李瑞了,跟李瑞闹脾气。其实她也不快乐。

果真没一会儿。李瑞过来了,今天送来的是一套憨态可掬的瓷娃娃,颜色鲜艳。一共六个。

杜九妹见李瑞来了,带着杜轩去一边玩儿去,做电灯泡是不道德的。

“七妹你还生气吗?”李瑞小心翼翼问道,早知道到了京城直接跟岳父说了。都是他自尊心作祟,得不偿失啊!

“那你以后还瞒着我吗?”杜七妹哀怨问道。眼里的情义,让李瑞更加羞愧。

“再也不瞒着你了,岳父已经教训我了,你就别生气了。”李瑞求饶道。“为了见你,我一路不停歇,你生我的气。我夜里都睡不着觉。你看,你看。我这黑眼圈都出来了。”

“哈哈!”杜七妹见李瑞搞怪的滑稽样子,笑声道:“好了,你下次记住就好了,这么重要的事情瞒着我,我当然生气了。以后你也不要出去搜罗好玩的东西了,好好跟舅姥爷一起读书,让他给你辅导一下!”

李瑞求之不得,连声道:“好呢,到时候就要麻烦舅姥爷了。”

杜七妹,李瑞和好之后,府里的那点紧张气氛消失不见。李瑞,杜八郎整日跟着风清扬一起做学问,进士科注重策论,治国之道,故而风清扬在教导李瑞,杜八郎的时候侧重点不同。

李瑞在风清扬的辅导之下,进步神速,感觉自己只要这样继续下去,秋天已经可以考中进士。

半个月过后,进入了夏季。天气很热,但街上的人仍旧很多。夏天的时候,各种花卉蔬果,种类繁多。

这一日李瑞,杜八郎休沐。杜五郎,静怡公主邀请众人一起去逛逛。

静怡公主带着杜七妹,杜九妹喜欢逛一些首饰铺子,丝绸铺子,累了就到一家茶点铺子喝茶歇脚。

至于杜五郎,李瑞,杜八郎,纯粹是来凑热闹的,女人们买胭脂水粉,他们男人就在会客室等,喝喝茶,并不觉得无聊。

早上出来之时,杜五郎已经跟母亲说了,中午不回去吃饭,他们已经在醉仙楼定了包厢。

三楼的包厢很大,也很干净,八扇窗户全部打开,徐徐凉风吹进来,缓解了夏日的暑期。

杜九妹坐在床边,看着外面来来往往的人群,脑子里闪现出一副名画《清明上河图》,描写繁华的古代城市繁忙景象。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人影映入杜九妹的眼脸,前面的一个胖胖的,身材矮小,穿了一身绫罗绸缎,眼睛很小,皮肤黝黑。这个人就是化成灰,杜九妹都能认出来这个人是谁!

“五哥,七姐,你们来看看,那人是不是杜大海?”杜九妹没有转头,大声对身后的哥哥姐姐们喊道,她虽然认出来,但不敢确定,便喊哥哥姐姐们来确定。

杜五郎,杜七妹听了,纷纷快走走到窗前,顺着杜九妹所指的方向看去,两人都十分惊讶。

“是啊,那人的确是杜大海,他身后面好像是杜大郎!”杜五郎仔细看了一下,“恒八叔,你派人去查查,是不是他们?对了,只要查清楚他们为什么来京城?还有谁跟过来?住在什么地方?”

对于杜大海一家,杜五郎深恶痛绝,只是碍于礼法,不能动这些人。他们在京城,日子还算平静,不想因为这些人的到来破会这份宁静!

“是,少爷!”恒八应下,下楼派人跟踪。

“待会回家,一定要跟爹娘说,有个心理准备,省得那些人闹出乱七八糟的事情,咱们不好收场。”杜九妹老气横秋说道,一看到这些人,就让杜九妹想起在杜家村的鸡飞狗跳的生活。

“是的呢!”杜八郎附和,“阴魂不散,烦死人!”

静怡公主不解,小声问道:“这些都是什么人啊?”

“那是父亲养父的长子,当年在杜家村没少欺负我们。当年差点卖了小七,小九儿,可恨的很!”杜五郎回答说道,“只是礼法上,那是父亲养父,养母的孩子,我们不能对付他们,落下恩将仇报的名声。尽管他们可恨,但我们每年还给那家人每年好多银子,够他们花的了,不知道他们现在为什么来到京城?”

哎,不知道为什么,杜五郎自从看到杜大海,杜大郎,总有种不好的感觉!

第五百零八章 徐家二房宠妾

可能是当年在杜家村,这家人给他们留下了心理阴影。即使现在已经有权有势,但仍旧不能彻底解决那家人,真是无奈!

“夫君,这里是京城,即使有些宵小乱动心思,我们也不会让那些人如愿以偿的。”静怡公主劝解道,以前她是知道夫君一家在乡村,但没想到日子过得如此艰辛,怪不得夫君手上的老茧那么多,即使养尊处优的日子,仍旧还有,原来都是小时候干活干多了。

对她夫君不好认的都是坏人,夫君厌烦的人,都是可恶的人,静怡公主自动把杜大海一家列为拒绝来往的人。

一天的好心情,因为看到杜大海,杜大郎父子二人,变得不好了,吃过午饭,大家便打道回府,没有心情在外面游荡!

回到家,杜九妹就跟杨氏说了今日所见。

听到杜大海这个名字,杨氏身子一怔,皱眉道:“这些人到哪都不安分,晚上我跟你们爹爹说,派人跟着他们,看看他们到底是想干什么!”

到了晚上,恒八来汇报。

“恒八,说吧,到底是什么情况?”杜大山问道,对于杜大海,他是一点好心情都没有,这样的人太过差劲,茅坑里的石头,臭的很!

“回世子,那杜大海现在住在城南一座三进的院子里,刘桂花,以及杜大郎的媳妇也来了。他们是在半个月搬到这个院子里的,没有什么正经营生!不过附近的邻居曾经看到有大户人家的婆子曾经来过两次,送来不少东西。至于那婆子是哪家的,那个街坊邻居就说不出来了。”恒八回答,“属下已经派人在附近盯着。一旦在看到那个富家婆子,就会跟上去,查清楚到底是哪家和杜大海有关系!

从恒八的话里,可以看出,杜大海不是无缘无故来京城的,是有人让他们来京城。京城,天子脚下。你一个外乡的富户。没有人撑腰,根本就在京城站不住脚。

杜大山是从来没有派人接这些人来京城,会不会是和广陵王敌对的人接杜大海过来的呢?

“嗯。继续派人监视,一定要查到杜大海和哪家人有联系。”杜大山交代说道,事情急不来,只能等下面人探查之后。才能知道结果。

杜大海那人爱钱如命,留他们一家在京城。那就是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炸了,想躲都躲不开!

“是,世子!”恒八下去安排。他们是知道杜大海一家的德行!

杜大海暂时没有闹出事情,故而杜大山没有跟广陵王说,只是跟杨氏和孩子们说了。

虽然杜大海在他们面前只是一个跳梁小丑而已。但杜大海的到来,仍让大家如鲠在喉。总想着把鱼刺拔出来,才能觉得舒坦。

几日后,恒八带来消息,那个大户人家的婆子是徐家的下人,并且还跟杜大海有莫大关系。

徐家,就是徐阁老的徐家。这婆子是徐阁老次子宠妾得力的心腹嬷嬷,沈嬷嬷。

“徐阁老的次子宠妾?”杜大山皱眉,这里也太多弯弯绕绕了吧?

“是的,那个宠妾姓杜,名叫四娘!”恒八回答说道,“据下面汇报,那杜四娘貌美如花,手段了得,现在已经把正牌夫人逼到了家庙里,现在徐阁老的次子房里就是这位杜姨娘当家。去年初,这杜姨娘生了一个胖小子,是二房的长子。”

随着恒八的介绍,杜大山恍然大悟,这杜四娘,很可能就是被王家发卖的杜四妹。

“嗯,继续派人监视他们,若有异常,即使来报。”杜大山吩咐道,原来不是杜大海一家阴魂不散,而是杜四妹啊!

晚上杜大山跟杨氏说了,杜大海是来投奔杜四妹的,现在杜四妹是徐家二房的宠妾。

“哎,早就听说过好人不长命,恶人活千年。这杜四妹做了那么多亏心的事情,不但没死,反而活得越来越滋润,居然成为徐家二房的宠妾。哎,这人做了一次妾,不知道悔改,还要做妾。”杨氏懊恼说道,那时候七妹和娘家哥哥,被这杜四妹害得不浅啊!这样的人早该下地狱,可人家活得好好的,也不知道天上的神仙是不是打盹了,忘了惩罚这个恶毒的女人!

“这个恶毒的杜四妹,以她的脾性,让她父兄过来,绝对不是想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的,绝对另有图谋。”杜大山道,“我已经吩咐恒八派人盯着,若有异动,立即来汇报。”

“是啊,四妹那丫头从小就心狠,自私。当初她被王家发卖,若是杜大海舍得花银子,想必还能找回来。可杜大海根本就没想着去找人,卷了银子跑回杜家村多难,根本就不管杜四妹。现在杜四妹发达了,根本就不会让这些人来享福。可是她偏偏这做了,想必后面定有后招呢!”杨氏附和说道,就耐心等着瞧,现在有人有钱有势,不怕这些人。

之后杨氏跟几个孩子说了杜大海一家是来投奔杜四妹的,顿时让几个孩子目瞪口呆。

“这杜四妹真命大,像个打不死的蟑螂一样。”杜九妹吐槽,对于杜四妹的出现,原来还有上下集啊!

杨氏也把和杜大山的分析跟大家说了,让她们心里有数。

“说到徐家二房宠妾,在京城贵府圈里非常有名。一个买来的妾室居然把正房太太送进了家庙,生了儿子,俨然已经成了徐家二房太太。”静怡公主前几天去好姊妹家里做客,还听到这个八卦,没想到这个八卦,还跟她们家有点关系。

当时她们还说呢,要么是正房夫人太笨了,要么就是这小妾太厉害了。这徐家自诩,出了这样的事情,家风也不过如此!

“那杜四妹是个厉害的主儿,经历那么多,比一般女子心狠手辣。当初在杜家村,这杜四妹就曾经想着让七妹踢她做妾,这样杜大海既可以得了银子,杜四妹还不用去做妾。那时候她才不到十四岁,要不是小九儿机灵,还真就被杜四妹得逞了。”杨氏一想到这件事请就咬牙切齿,一肚子坏水的东西,到哪里都不安分,早晚会遭报应的,不会有好下场!

第五百零九章 手段了得

那件事情给杜七妹留下很深的伤害,现在想起来,杜七妹心有余悸。

静怡公主大骇,不敢置信道:“那时候父亲还没有认祖归宗,这杜四妹当时和七妹应该是堂姐妹,她对堂姐妹都能下得了手?”

“怎么就不能!”杨氏怒道,“所以她心狠手辣啊!我虽然长在乡间,泼辣的人见多了,但还从来没见过这样厚颜无耻的人,更没有见过这么心狠手辣之人。不过正是杜四妹有如此心计,所以才能把徐家二房夫人送入家庙,自己作威作福。”杨氏道,心里暗暗下决定!

这次杜四妹要是不动歪心思,她或许会给杜四妹留条活;若是杜四妹不知好歹,还想着找她们一家的麻烦,杨氏绝对不会放过她的,让她身败名裂,一无所有!

且说那杜四妹正坐在一个大书桌后面,看账本,手里拿着笔,虽然写出来的字很难看,但上面的帐却记录地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杜夫人,刚才已经把铺子交给你父兄了,准备几日就可以开张了。”沈婆子笑呵呵道,这段时间经常来回跑,但正好证明了夫人信任她,她也乐得跑腿。斗败了二太太,二房她们最大,日子太好过了,也不枉当初她拼了老底给杜四妹铺路。

杜四妹不喜欢别人喊她杜姨娘,故而身边的人都喊她杜夫人。因为受宠,加上容貌秀美,出手大方,收拢了不少人,所以大家也乐得称呼她会杜夫人。

这沈婆子的确有几分本事,杜四妹被王夫人打得遍体鳞伤。在沈婆子用各种廉价的草药调理之后,居然没有留下一点伤疤。沈婆子拿出仅有的一点盘缠贿赂了人牙子,拜托人牙子把她们卖到大户人家当差,而不是那腌臜的青楼。

沈婆子见多识广,进了青楼,如果没有绝顶的颜色,一辈子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可若是卖进大户人家。可以徐徐图之。找到机会,立即就可以翻身。

那个人牙子拿了钱,没有食言。到了京城之后,把沈婆子连同痊愈的杜四妹卖到了京城徐家。

到了徐家,沈婆子即使再有本事,但都是外来户。不能融入徐家的下人。

这种大户人家,家生子世代通婚。盘根错节,最是不好接触。沈婆子一直和杜四妹一起在徐府下层当差,逐渐摸清楚徐府的情况。

徐府是京城的大户人家,下人们吃穿用度也比外面的普通老百姓好。故而养了三个月,杜四妹完全恢复了。

只是这时候杜四妹的容貌只能算得上是清丽可人,要想笼络住男主子的心。一定要好好保养,于是沈婆子和杜四妹用每个月的月钱买了药材。好好调养。

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把杜四妹调理的白里透红,眼里水波涟涟。不光容貌有个大改变,这沈婆子各种调教人的手段,层出不穷,教会了杜四妹很多闺房秘事。为了一举笼络住男主子,沈婆子甚至给杜四妹准备了一种药物,同房的时候使用,可以让女子紧致如处子,甚至还有处子之血。

沈婆子更是发挥了在内在里的精明,给杜四妹分析了。徐家大房太太育有三个嫡子,两个嫡女,而且大太太手段了得,又受大老爷敬重,妾室同房在大房的日子不好过,顶多算得上是暖床的玩物。

再者,大老爷年过五十,对女色不上心。

如此对比,二老爷今年刚过而立之年,风流倜傥,房里的妾室有三个,同房五个,证明二老爷好女色。

这就是杜四妹的机会,只要让二老爷尝过调教过的杜四妹的身子,绝对会放不下。

还有一点,二太太进门十几年,就生了两个姑娘,并没有生下嫡子。其中有个侍妾生了一个女儿,所以到目前位置,徐家二房没有男嗣子,所以二太太对二老爷和侍妾通房鬼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多言语。

综合下来,沈婆子和杜四妹就把目标对准了二老爷。沈婆子肯花钱,全部月钱用来贿赂管事姑姑,终于把杜四妹送到了二老爷书房,负责打扫二老爷的书房。

这杜四妹跟着沈婆子学了近一年的字,背诵了不少诗词,做了充足准备。

近水楼台先得月,杜四妹到了徐二老爷的书房当差之后,便逐渐洗去了脸上的黄颜料,露出洗白的脸蛋,嘴唇红润润,有时候给徐二老爷倒茶的时候,身子俯下,露出一片闪人眼的雪白,以及那肉滚滚的两团浑圆,顶端上的两朵红梅更是诱人。

徐二老爷本就是一个色中饿鬼,这样一个可以和他红袖添香的美人丫鬟在眼前,哪里还会放过这样的好事儿!

一来二去,杜四妹就这样勾搭上了徐家二老爷,用上了沈婆子教的手段,把徐家二老爷迷得晕头转向。没多久就怀孕了,直接被纳为妾室,生了儿子之后,又跟沈婆子自演自导,陷害徐家二太太要陷害她的儿子,就被晕头撞向的徐家二老爷一气之下送到了家庙。

徐阁老为了这件事请还打了二儿子,但证据确凿,二儿子死咬着要把二太太送走。

徐阁老没有法子,只好先把人送走,等过了一年半载,再把人接回来。

从这之后,杜四妹便成了二房的当家人。

“那就好,我那父亲虽然薄情寡义,但做生意还是有一套的。那铺子有徐家做靠山,也不会有人来捣乱,相信他很快就可以赚钱了,到时候咱们手里也能活泛一些。”杜四妹嗤笑道,作为一个买进府的丫鬟,她手里根本就没有银子,好在二老爷经常给她赏赐。这徐府的下人,捧高踩低,没有钱根本指使不动,她大部分的钱财都用来打赏这些下人。

不过因为没有分家,各种钱银都有份例,杜四妹没有嫁妆补贴,所以过得一向捉襟见肘。原本她想找其他人帮忙开铺子,但她听说广陵王一家来了京城,让她有了其他想法。

尤其是杜九妹的流言,更让杜四妹找到了复仇的方向。杜四妹对付杜大山一家,光她们两个后宅的妇道人家绝对不行,这才想起来把杜大海一家接过来。

第五百一十章 不见动静

等到时机成熟,再把杜长和,杜婆子接过来。

这两位是杜大山的养父养母,跟杜大山有割舍不了的关系,这里面大有文章,利用他们对付杜大山一家,最好不过。

“是的呢,杜老爷一说到生意头头是道。等赚了钱,咱们的日子就好过了。”沈婆子笑呵呵说道,她一个老婆子,只有到了后宅大院,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现在看到杜四妹由一个落魄的发卖小妾变成容光焕发的杜夫人,自豪感悠然心生。杜四妹是努力,但没有她的调教,根本走不到现在。

“这些日子,多亏了嬷嬷在身边陪着我,帮着我,咱们才能走到今天。我杜四妹今日在这里跟嬷嬷保证,只要有我杜四妹的一日富贵,就不会让嬷嬷受苦。”杜四妹义正辞严说道,她也明白沈婆子帮助她,也是为了过上好日子,但说到底没有沈婆子,就没有现在的杜四妹。

沈婆子很满意杜四妹知恩图报,道:“好了,老婆子孤身一人,没有儿女,当初看到你就觉得咱聊投缘。只要我能帮你的,我会尽力帮你,咱们互相扶持,总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

“嬷嬷说的是,咱们都能过上人上人的日子。”杜四妹高兴道,想起在晋县,那王家简直就是个泥水坑,哪有京城徐家的繁华富贵!

自从她得了势,早就通过沈婆子找人一把火烧了王家,虽然没烧死人,但烧了王家的东西,一家人穷困潦倒,只能去投奔亲戚。

之所以留下王主簙一家的命。不是因为杜四妹心慈手软,而是因为杜四妹想要让这些人一直受苦,死对他们来说,便宜他们了。

再者,那王夫人的娘家是官身,若是这一家人死的蹊跷,定会惹来人命官司太惹眼了。说不定还会给她带来麻烦。

有仇必报。这王家已经被她报复了,接下来就是杜大山一家了。离开王家,在杜四妹的心里广陵王府。那就是一座座高山,只能远看,根本高攀不上,可到了徐家。成了二老爷的宠妾,反倒觉得一切大有可为。只是山很高。她要有耐心,慢慢的爬,总有一天可以爬到山顶,把高大的山峰踩在脚底下。

自从获得了杜四妹的消息。杜九妹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每天都问恒八有关杜四妹的事情,而且还弄了本子。亲自记录恒八汇报上来的内容。

从以前几次交锋,杜九妹知道杜四妹就像一个躲在暗处的毒蛇。打不死,早晚会跳出来要你一口,即使不能毒死,但也要受重伤。卧榻之侧岂容别人酣睡,杜九妹可不想被虎视眈眈的杜四妹再咬一口。

只是在杜大海开了铺子之后,一直老老实实做生意,杜四妹也是老老实实的,一时间想让弄明白杜四妹到底想动什么手脚的杜九妹,非常无语。

来啊,来啊,让报复来到更猛烈些吧!你们不动手,我也不好意思反扑啊!

不要以为杜九妹变态,实在是闺阁女子生活太无聊啊!没有好看的网络小说,不能上网,没有电视剧。

眼看着杜九妹就要闷地发霉了,李瑞邀请杜七妹,杜九妹,杜五郎,杜八郎一起去听书。

李大地主之前不光买了宅子,还买了一个两层高的铺子。原本是个饭馆,现在被改成了茶馆,大小,装修都是按照广陵府那边照搬过来,所以根本不用李大地主在这边看着,只是派了一个管事过来便可。

这几日吴师傅带着是个徒弟来到京城,准备在京城新的听书茶阁里大展身手。

这三年,吴师傅收了二十多个徒弟,其中有十三个已经可以独当一面,分配在各个听书茶阁里当差。

京城都是贵人,什么东西都是精益求精,故而吴师傅亲自过来,带来最都有天赋最勤奋的徒弟,希望可以尽快撑起京城的听书茶阁。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沿用老的营销方法,免费三日听书!

李瑞早早让人留下好位置,邀请好友和心上人一起过来听书。杨氏最是喜欢听书,以前在广陵府经常带着孩子们去听书。到了京城,无聊地很,现在可以去听书,自然非常开心。

杜大山难得有空,陪着妻子孩子一起来到听书茶阁。好在李瑞留的位置很多,可以坐得下。

听书茶阁在京城,还是稀罕的玩意,半信半疑,但听说开张三日免费听书喝茶,自然想进来看看热闹。

不一会儿,里面就坐满了人。

吴师傅现在有很多故事,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了在广陵府最火的几个故事。

京城的有钱人多,好奇心强的人多,大家对站在台子上的吴师傅很不感冒,要唱戏,都是貌美的女子或者清秀的后生,一个糟老头子站在上面是什么事儿啊!

不过随着吴师傅,已经两个徒弟的配合之下,开始讲故事。第一个故事《白蛇传》,吴师傅后面的背景是一幅巨画,上面有郁郁葱葱的竹林,以及百花齐放的花海,以及两条人头蛇尾的两个美女,还有一个站在桥上打着雨伞的俊秀男子。

一开始还有人议论,可随着剧情的加深,以及配乐配音的出现,让大家耳目一新,尤其是里面的男女对唱,男女主角的感情起伏,以及法海的棒打鸳鸯,水漫金山寺的波澜壮阔,浩浩荡荡,更是让人听得津津有味!

一出《白蛇传》,整整一个半时辰!

结束之后,杜大山带头鼓掌,让人送上一百两的打赏!来的人,有很多也是有钱人,不缺这点钱,十两,二十两纷纷打赏,不收门票一天上午就赚了好几百两银子。

下午刚开场,很多人往里面挤,就为了听到精彩的故事。

杨氏舍不得走,一家人在外面吃了午饭,又听了下午场,这才恋恋不舍回府。

杨氏作为世子妃不好整日出来听书,可孩子们就没这样的拘束。再说广陵王府对孩子要求不严,想出去就出去,没那么多规矩!

最近京城里突然多了最新鲜的地方,听书茶阁,每天都会人满为患。沿用广陵府那边的制度,开始卖票,每天排队的人络绎不绝。

第五百一十一章 微服出巡

静怡公主也非常喜欢听书,听了书之后,经常跟太后讲故事。如此一来,皇太后特别憧憬外面的听书茶阁。对于一个生活在深宫里几十年的人,特别向往外面的生活。

眼看着身子骨比之前好了很多,皇太后忍不住想着出去走走,这不,皇帝今日来请安,笑道:“皇上,哀家自从进宫,将近七十年没有出去。趁着哀家现在身体好,想出去转转。”

虽然于理不合,但太后很少跟皇帝替要求。快七十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待了这么长时间,晋武帝拒绝不了母后的要求。毕竟母后的身体,大不如前,还不知道能活几年。对一些可以满足的要求,晋武帝想让母后如愿。

“母后,您先别急,待会让大夫来给您把把脉,若是太医允许,儿子陪你出去。”既然母后想出去走走,他就陪母后走走,不过前提是幕后的身体可以承受住。

皇太后一听,很是高兴,更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岁一样,道:“快叫太医来,若是没事儿,咱们现在就走!”

今天是休沐日,晋武帝难得一天清闲,一起出去转转也好。不一会儿,太医过来给太后把脉,说了太后身子骨很好,可以出去逛逛。

老年人就怕的就是冬天,春天夏天多出去走走,还能多吸收一点阳气,强健身体。

“快把我早就准备好的衣服拿出来。”皇太后高兴地跟个小孩似的,前几天有这个想法之后,就吩咐人给她做了一件平常富户老太婆穿的衣服。

晋武帝看到母后要穿衣服,哑然失笑:“母后,您这是想微服私访啊?”

“是啊。咱们就像平常人逛街一样,没有仪仗,咱们也可以逛的尽兴些。”皇太后要求道,“皇帝,赶紧换衣服。你若是不去换,哀家可不等你!”

皇太后可不想弄得前呼后拥,走到哪都不自在。那还不如在宫里呢。

“那儿子这就去换。母后您等等儿子。”晋武帝摇头失笑,难得看到母后这么开心,他也乐得成全。

前半辈子母后受了很多苦。后半辈子虽然生活清闲了,但一个人也孤单。到了晚年,晋武帝一直都是顺着太后。

好在太后非常懂事明理,从不提过分的要求。不让晋武帝为难,这也是晋武帝如此心疼。孝顺太后的原因。

晋武帝去换了一身便服,除了肚子上有点肉,还是一个美髯帅大叔。

既然晋武帝和太后都换了平民的衣服,那身边的护卫自然也得跟着换。同时并没有因为微服私访,就减少了护卫人数,反而比往常更多。

皇太后坐在轿子里。路上掀开窗子,看看外面人来人往。以及生意繁忙的店铺,吆喝声,讨价还价的声音,一切都是那么新奇,距离上次出宫已经几十年前了。

虽然皇太后的身体好了很多,但毕竟年事已高,没有精力下来四处逛逛,故而直接让人抬到听书茶阁。

这是静怡公主在皇太后面前经常说的地方,皇太后平日无聊,对里面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尤其喜欢那个《白蛇传》。

晋武帝最近比较忙,对外面有趣的地方并不在意,故而并不知道有听书茶阁。

到了之后,晋武帝一身棕色袍子,快走两步,上前扶着皇太后下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