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们的课算是暂时结束了,往后直到十月,在被送往各藩王处之前,她们五人一班,每日半天轮流到宫里各职司处学习,其余的时间里嬷嬷们也拘管得不那么严了,她们可以到花园里走动走动,也可以到园中的书阁里看看书。

孟水佩、黄玲儿、李青仍在一组,孟水佩进进出出只盯着李青,李青却是极老实规矩,躲在人后,从不多行一步,多说一句,不当值的时候,就在书阁里看书,孟水佩跟着翻了十来天的律法、经史,渐渐坐不住了,不再跟着李青去书阁,只是当值的时候仍跟得紧。

没了这帖膏药,李青舒服了很多,每日里除了吃饭、睡觉、当值,其它的时间都是在书阁里津津有味的翻看那些大庆朝的律法、礼仪、制度,倒也自得其乐。只是忧心着连庆和郑嬷嬷,不知他们如何了。

一天,象往常一样,李青一个人在书阁南窗下的榻上看着书,周嬷嬷走了进来,李青忙站起来曲膝行礼,周嬷嬷含笑打量了她,示意李青随她来,李青跟着转过一排厚厚的柜子,里面竟有个仅容两人站立的空间,李青挤进去,从柜子缝里向外看去,外面竟是一览无余,可从外面,却一点也看不到里面,真是个绝佳之处。

周嬷嬷低低的说道:

“你刚进来没多久,郑嬷嬷就找到了我。”

李青有些惊讶的看着她,周嬷嬷接着说道:

“我和郑嬷嬷当初一起进宫的,后来,她随着郡主去了厉家,我一直在宫里。我看了你这些时候了,是个难得的,郑嬷嬷奶了你,也算是个有福气的。”

李青看着她,没有开口,周嬷嬷微笑起来,眼睛里带着赞赏,从怀里取了张纸出来,递给李青,笑着说道:

“郑嬷嬷说你不见了这个,必不会相信我,竟是真的!”

李青接过来,是她写的“琉璃世界”四个字,放松下来,笑着解释道:

“嬷嬷知道,这里面总是小心些好。”

周嬷嬷点点头,眼睛看着外面说道:

“郑嬷嬷让我告诉你,他们都很好,有几件事要告诉你,沈家大小姐指给了二皇子为正妃;这次女官,皇上已经应允了让韩地先挑;干活的人已经看好了,只等你有了准信就下定;玉姨娘有了身孕。”

李青听说沈青叶指给了皇后嫡子二皇子为正妃,微微一怔,心中隐隐有些明了,低低的说道:

“多谢嬷嬷,嬷嬷知不知道王嬷嬷和赵嬷嬷是谁的人?”

周嬷嬷回头看看李青,转过去继续看着外面回答道:

“王嬷嬷是沈大人的人,赵嬷嬷不知道。”

“请嬷嬷悄悄留心些这院子里的动静,特别是礼部的安排。”

周嬷嬷点点头,起身离开了,李青也走出来,回到榻上继续看书。

沈府,后院书房。

礼部尚书沈志贤皱着眉头,看着女儿沈青叶道:

“叶子,你真的认为大师的话能影响皇上?”

“父亲,皇上这几年越来越相信鬼神之说。”

沈青叶眼光微转,带着丝促狭说道:

“就算父亲,不也对广慈称大师而不名嘛,他要是说了什么话,父亲必定也会考虑听从一二吧?再说,以寒谷寺的声望,得广慈相助,必事半功倍。”

“可是,大师是方外之人,一向不问世俗之事,那个李青真能说动大师?”

沈青叶露出丝讥讽的笑意,“生在世间,谁能真正置身世俗之外?如果这京城还有人能说动智然和广慈,必定是这个李青。”

沈尚书眉头紧皱,长叹了口气道:

“叶子,你自小聪慧,为父相信你的眼光和判断。为父一直最疼你,只希望你以后日子过得幸福,那二皇子,你真就觉得他好?”

沈青叶垂下头,手指划着椅子扶手,半晌方抬头道:

“女儿以后能过得好,父亲放心。”

沈尚书看着她,“那个李青为父看过了,水一样的人,又极聪明,这种女子……单论争宠,只怕难有对手,叶子,你要想清楚!”

沈青叶眼睛微微收紧,认真的看着父亲说道:

“我不和她争宠,二皇子以后要是独宠她,倒也省心。”

沈尚书脸色沉了下来,“要是她生了皇子呢?!”

沈青叶脸上的笑容如花儿般绽放开来:

“父亲,我可是收着颗百子莲呢。给她吃了也不算辱没,她得了宠爱就行了,孩子…就算了吧。”

天气渐渐凉爽起来,李青和外面通了音信,心情一下子平静下来,才突然发现,这园子里的秋色竟如此美丽。书阁南窗下那一大片深粉浅紫的蔷薇,艳丽得仿佛是黄玲儿,想到黄玲儿,李青忍不住笑了起来,至少是个真小人不是。

礼部,门口一个小厮跳下马,飞快的奔了进去,找到沈尚书,在他耳边低低的禀报着,沈尚书听完,脸色变幻不定,来回走了几步,吩咐道:

“去告诉王嬷嬷……”

离宫院子里,婆子过来交待各屋:

“有贵人进了离宫,各位姑娘呆在院子里,不准随意走动。”

黄玲儿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飞快的去了净房。孟水佩急急的找着李青,却四处不见,站在屋里发了一会儿呆,回身打开妆奁匣子,从里面取了条手帕子出来,塞进怀里,出门去了甲号房,叫了谷红琴出来,低低的问道:

“谷妹妹,你昨天丢的那帕子找到没有?”

谷红琴摇摇头,转眼看着她问道:

“姐姐拾到了?”

孟水佩忙摇摇头,挎了谷红琴的胳膊,把她拉得离门口远了些,才悄悄的说道:

“你昨天刚丢的帕子,这会儿肯定还在那地方呢!刚嬷嬷们说,有人进来呢,你那帕子上可绣着名字呢,万一被人拾了去,就是大祸了!”

谷红琴有些着急起来,“那怎么办才好?要不,去找嬷嬷们说说?”

孟水佩忙示意她低声,又把她往边上拉了拉,压低了声音说道:

“那怎么行!嬷嬷要是知道了你这样粗心,肯定会撵了你去做杂役的。”

谷红琴急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孟水佩眼里闪过丝笑意,拧着眉头为难的说道:

“唉,只能赶紧去找了回来了!我陪你去吧,只要找回来不就没事了。”

谷红琴有些犹豫,孟水佩叹了口气道:

“我当你是自己亲妹妹一样,无论如何也不忍心看你惹了这大祸。”

谷红琴感激的点点头,孟水佩拉着她,急急的往前院走去。

前院厢房里,几个婆子正围着王嬷嬷不知在做什么,孟水佩心中暗自庆幸,拉着谷红琴偷偷溜出了院子。

第十九章 谁算计谁(中)黄玲儿极快的理好仪容,换了衣服,眼珠转了转,把衣服脱下又重新小心的理好穿上,也偷偷溜出了院子。

离宫门口,十几个下人、小厮簇拥着大皇子和奚地的使臣金文远来到门口,大皇子下了马,守门的官差和内监媚笑着涌出来,磕头请安不迭,大皇子心情极好,笑着扔了把金瓜子过去,官差和内监忙扑上前去抢,大皇子哈哈大笑起来。

离宫司官已经奔了出来,磕头请了安,低头恭腰的侍候着大皇子进了离宫。

官房内,大皇子倨傲的坐在上面,奚地使臣金文远满面笑容,陪坐在下首,司官哈着腰站在大皇子面前,大皇子用手指点着司官吩咐道:

“今儿,爷带着金大人过来,要给宁和郡主挑些女官。”

司官身子僵了僵,立即媚笑道:

“听爷吩咐。小的这就去让她们准备准备。”

大皇子满意的点点头,司官刚要下去,外面有个礼部堂官求见大皇子,司官抬眼看了看进来的堂官,两人飞快的交换了下眼神,堂官进来给大皇子磕头请了安,大皇子也不看他,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慢悠悠的问道:

“什么事?”

堂官忙躬着腰上前,恭敬的回道:

“回爷的话,下官听说金大人来了,想请金大人移步过去片刻,对一对宁和郡主嫁妆里一些物件的尺寸。

大皇子点点头,吩咐道:

“宁和郡主的嫁妆,要用心些准备,若差一点点,爷定不会饶了你们!”

礼部堂官忙躬身答道:

“爷尽管放心,郡主可是丞相的掌上明珠,借下官几个胆,也不敢差了一星半点。”

大皇子露出满意的笑容,金文远笑着站起,和大皇子告了退,随礼部堂官出去了。离宫司官上前媚笑道:

“爷,这儿又狭小又憋闷,要不,小的带您老到后头园子里坐坐?那儿凉爽,景色也好。”

大皇子哈哈笑着道:

“你这奴才倒是个识趣的!嗯,就到后头园子里坐会去。”

司官忙侧着身子在前头引着,大皇子带着几个小厮进了园子,一路逶迤前行,往书阁去了。

李青正窝在南窗下面的榻上看书,听到说话声,急往外看去,正看到司官引着大皇子直奔书阁进来,李青大惊,急忙抱起书跳下榻钻进了柜子后面,屏息站着。

司官引了大皇子进了书阁,在南窗下的榻上坐下,小厮将茶奉上,大皇子吩咐司官道:

“你先下去准备着,等金大人回来就挑人,爷还有事呢。”

司官连声答应着下去了,李青有些郁闷的在心里叹了口气,幸好书抱进来了,四下看看,然后极其小心的坐了下来,继续翻看起来。

孟水佩带着谷红琴到处找着帕子,谷红琴急得四处乱翻乱寻,孟水佩四下里张望着,转了转眼睛,拉着谷红琴道:

“我们去点翠阁那边看看。”

谷红琴愕然道:

“我昨天根本没去过那边!”

孟水佩怔了怔,立即笑道:

“许是风吹过去呢,帕子那么轻,风一吹就跑了,我们快去看看。”

说着,拉着谷红琴奔了过去,点翠阁周围静悄悄没有声息,孟水佩皱着眉头,“会不会是枕水阁?!”

拉着谷红琴又奔向枕水阁,又奔向缀锦楼……黄玲儿出了院子,皱着眉头思量片刻,低头闻了闻身上,昨天居然没用蔷薇花瓣!嗯,先去弄些蔷薇花瓣来。抬脚奔向书阁外的那片蔷薇丛。

黄玲儿奔到蔷薇花丛边,一边飞快的摘着花瓣,一边四下张望着,正看到书阁门口垂手侍立着的小厮,黄玲儿呆了一呆,手里的花瓣落了一地,随即狂喜起来,这是菩萨的安排,这是我的!

黄玲儿稳了稳心神,缓缓抬起手臂,仿佛不经意的理了理头发,然后扭着腰肢,风情万种的沿着蔷薇花丛往书阁方向慢慢靠了过去,媚着眼神,仿佛看着情人般的盯着书阁窗户。可书阁里仿佛没有人,动静全无,黄玲儿微微掂起脚,窗户太高,什么也看不见,黄玲儿咬着嘴唇,拧着帕子,眉头皱了皱,有了主意,眼角瞄着书阁窗户,手伸向了一朵盛开的蔷薇花,随即娇滴滴高声“哎哟”了一声。

南窗榻上闭目斜躺着的大皇子听到声音,站了起来,往窗外望去,黄玲儿正急切的盯着书阁,瞄见窗口的人影,眼眉间立即柔媚如丝,举着兰花指,风情无限的微微扭动着身体,“哎哟”起来。

大皇子看到窗外的黄玲儿,眼睛亮了起来,秋夕节那天,他看到的就是这个可人儿!大皇子急忙回头吩咐小厮:

“把那位姑娘请进来。”

小厮答应着,片刻功夫,黄玲儿含羞带怯,柔若无骨的挪了进来,大皇子紧紧盯着她,头也不回的吩咐小厮:

“守着门。”

小厮垂手退后,关上了门。

大皇子上前半步,直接抱起黄玲儿放到了榻上,一把扯去宫绦,黄玲儿身上的衣服一下子就全部散开了,落了一地,白嫩玲珑、曲线极好的身子丝缕全无的呈现在榻上,大皇子呼吸猛的粗重起来,一把扯去自己的裤子,扑了上去。

李青躲在柜子后面,闭上眼睛,堵住耳朵,可黄玲儿娇滴滴的惨叫声和大皇子出自人性本源的狂喊乱叫,透墙穿壁,无法阻挡。李青索性放下手,也不堵了,心里郁闷得血都要吐出来了。

正是热闹时,门突然被人推开,四皇子站在门口,仿佛看戏般看着室内的无限春光,大皇子正是拼命努力的时候,也不回头,恶狠狠的喊道:

“嗯!滚出去!嗯!”

三皇子站在四皇子后面,看着黄玲儿被高高举着的白花花的两条腿,用扇子半掩着满脸笑容,拉了四皇子出来,示意小厮关了门。兄弟两人站在门口相视而笑。

片刻,室内静了下来,三皇子微微示意,四皇子回身推开了门,大皇子裤子还没有穿好,小厮忙上前去侍候他穿衣,黄玲儿赤条条的蜷在榻上,刚弯腰从榻下拾起件衣服,大皇子回身扯下窗帘,甩在黄玲儿身上,黄玲儿满脸泪痕,忙用窗帘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双腿颤抖着下了榻,面无人色的躲到了大皇子身后。

四皇子摇着手中的扇子,斜着眼睛看着黄玲儿道:

“果真是个尤物,怪不得大皇兄忍不住,宁可违了父皇的旨意也立时要了呢!哈哈,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哈哈哈哈。”

三皇子站在门口,合起扇子,轻轻的在手里拍打着,悠悠然的看着大皇子,含笑不语。大皇子阴沉着脸,干脆的坐在榻上,看着三皇子和四皇子道:

“想怎么样?说吧。”

门口一个小厮飞奔进来,禀报道:

“二皇子和沈大人来了。”

话音未落,沈尚书跟在二皇子后面,带着一群仆从小厮,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三皇子手中的扇子“啪”

的一声打在了手心里,脸色阴了下来,四皇子脸色铁青,骂道:

“是哪个王八蛋告诉他的?!”

大皇子也站了起来,看看三皇子,又看着正要走进来的二皇子,面色更加难看起来。

二皇子鬓角微微有些汗滴,大步进了书阁,沈尚书跟在后面,已是气喘吁吁,沈尚书进来,上前给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请安,大皇子冷冷的盯着他,一言不发,三皇子忙满面笑容的上前扶起,四皇子仿佛没看见,只斜着眼睛看着二皇子,二皇子环视着众人,眼光停留在光着脚,裹着窗帘的黄玲儿身上,黄玲儿紧紧的抓着帘布,头低着,脸深深的埋在怀里,只能看到满头散乱的长发不停的颤抖着,仿佛感觉到二皇子阴冷的目光,黄玲儿下意识的往后挪了挪,紧紧贴在了墙壁上。

二皇子移开目光,转过头,看着大皇子,温和的说道:

“皇兄这样,岂不是让沈大人和礼部为难?!”

大皇子“哼”了一声,沈尚书在旁,有些尴尬的陪着笑,三皇子面无表情,不发一言,四皇子冷笑着道:

“二皇兄是想说大皇兄让礼部为难了呢?还是想说我和三哥让礼部为难了?”

不等二皇子说话,又转向沈尚书,拖着长音,意味深长的说道:

“沈大人,我们兄弟让你为难了?”

沈尚书带着硬堆出来的满脸的笑,不敢回话,只不停的鞠躬施礼。二皇子伸手拉起沈尚书,也不理会四皇子的话,回头叫了小厮:

“把这贱婢拉出去打死。”

黄玲儿惊恐的抬起头,浑身打着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大皇子回头看了看黄玲儿,转过头斜着眼睛看着二皇子,伸手拦住了小厮,似笑非笑的说道:

“爷刚得的玩意儿,还没新鲜够呢!二弟要做这好人,就做到底吧。”

回头吩咐自己的小厮:

“去,叫顶轿子来。”

小厮飞奔出去,大皇子转身出了书阁,黄玲儿浑身颤抖着,脚步趔趄的紧跟着大皇子出了书阁,路边花丛旁,孟水佩和谷红琴躲在一颗大树后,谷红琴发着抖,孟水佩紧紧抿着嘴,指甲抠进了树皮里,眼神怨毒的盯着黄玲儿,突然伸手猛的把谷红琴推向了黄玲儿,然后悄悄回身飞快的溜走了。

第二十章 谁算计谁(下)谷红琴尖叫着摔了出去,挥舞的胳膊一下子抓到了黄玲儿披在身上的窗帘,黄玲儿瘁不及防,窗帘被抓落在地,尖叫一声,捂着脸浑身赤裸着呆在那里。

书阁中,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和沈尚书已走到门口,见此情景,二皇子眯起眼睛打量着黄玲儿赤裸的身体,三皇子举起扇子,掩在面前,四皇子则指着大皇子,笑得前仰后合,沈尚书别过了脸。

大皇子头上的青筋高高暴起,飞起一脚把谷红琴踢了出去,谷红琴被踢得飞了起来,重重的撞在路边的石头上,口鼻里不停的涌出鲜血来。黄玲儿已拾起窗帘紧紧的裹在了身上。小厮领着顶青布小轿飞奔进来,不等轿子停下来,大皇子一脚把黄玲儿踹进了轿子,铁青着脸转身走了,黄玲儿扑进轿子,轿帘也被扯下来压在了身下,小厮上前拽出轿帘,斜歪着挂上,招呼着轿夫抬起来,跟在大皇子后面飞快的去了。

李青躲在柜子后面,看着黄玲儿两腿间的斑斑血迹,和谷红琴口鼻中不停涌出的一片鲜红,只觉得身子发冷,胃里一阵痉挛,一手扶着墙,一手捂着嘴,垂着头,无声的干呕着,慢慢的,脑子里有些混沌起来,她知道自己的毛病在最不应该犯的时候,发作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人把她拖了出来,急急的拍打着她的脸,李青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周嬷嬷正焦急万分的看着她,李青挣扎着,拉着周嬷嬷的胳膊想坐起来,声若游丝的问道:

“多久了?”

周嬷嬷明白她的意思,把她抱在怀里,拍了拍她的后背:

“只有半刻钟,我在院子里没找到你,想着你必定在书阁里,他们一走,嬷嬷就赶紧过来了。”

李青松了口气,闭了会眼睛,调起些精神来,低低的说道:

“这里……赶紧走。”

周嬷嬷点点头,扶着李青站起来,边警惕的四下看着,边拖着李青往外走去,“我带姑娘去缀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