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下巴微微抬起,嘴抿得紧了起来,这一家子,从主到仆,大概都觉得她是个软柿子,可以随她们捏来捏去!李青眯着眼睛,看着跪在地上的金锁,嘴角慢慢的浮出丝冷笑来,自顾自闭上眼睛,侧身往里躺着,不再理她。

郑嬷嬷回来,轻手轻脚的走到炕前,仔细看了看正闭目养神的李青,见她神色如常,暗暗舒了口气,也不理会金锁求援的眼光,仔细的点清了炕前堆着的行李,就悄悄的站到了东厢门口守着。

不大会儿,一个小丫头子飞奔进来喊道:

“丁大爷要见姑娘!”

郑嬷嬷皱皱眉头,回过头,李青已经坐了起来,冲她点了点头。郑嬷嬷刚走到正屋门口,小丫头子已经带着丁一进了院子,到了正室门口,丁一也不理会掀着帘子的小丫头子,只垂着手,恭恭敬敬的候在帘子外,郑嬷嬷站了一会儿,才微微带着点笑淡淡的说道:

“丁大爷请进吧。”

丁一忙微微躬着身子,小心的低着头跟在郑嬷嬷后面,进了东厢,进屋走了几步,就忙着跪倒磕头请安,金锁惊愕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丁一,李青端坐在炕上,沉着脸,也不叫他起来,只冷冷的问道:

“我那两个丫头接过来没有?”

“回小姐话,已经进了金川府地界,再有十天就能到府里了。”

丁一小心的回答道,李青“嗯”了一声,到韩地也要春节后了,好在只有十来天的路程了,李青声音略微缓和了些:

“你起来吧。”

丁一谢了,站起来,小心的微微低着头,垂手侍立着,李青吩咐道:

“我这里没有人用,这事,你去和连庆商量着办吧。”

丁一心里一紧,刚才那个小丫头子!唉,这文府上下没个让人省心的,不敢怠慢,立即躬身应道:

“是!”

李青转头看了看跪在地上,正仰着脸仔细听着话的金锁,眼里闪出讥讽的光来,就这样的蠢货,还想把手伸到她这里来!嘴角带着丝冷笑,一字一句的问道:

“金锁,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我这儿不要你侍候,你还是自己离了我这里!”

金锁忙磕头道:

“金锁不走!金锁是真心实意的要侍候姑娘的。”

丁一眼角余光瞄着这个一直直着身子跪在地上,支着耳朵听话的蠢丫头,心里苦恼万分,这二奶奶的丫头,还真是跟二奶奶一样,不知进退,这府里就没个知进退的!李青轻轻笑起来,眯起眼睛看着丁一,声音柔和的说道:

“丁一,我新来乍到,不懂规矩,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人就交给你了,你看着办吧。嗯,你带她下去吧。”

丁一忙躬着身子,恭敬的答道:

“是!”

边说边上前一步,干脆的抬手击昏了还想说话的金锁,利落的拖着金锁倒退着出去了。

丁一拖着金锁出了院门,扔给在门口候着的小厮,皱皱眉头吩咐道:

“墨叶把她拖到二门,找间屋子看好了,任谁也不准带走她,等文老太爷回来处置。”

一个小厮答应着把金锁拖了下去,丁一转身带着另一个小厮匆匆出了文府。

菊影阁后廊上,小叶正拉着小蕊低低的说着话:

“……你还是别去了,我告诉你,那位……”

小叶用手小心的指了指东厢,声音压得更低了,“不是个好惹的,你别和她们一样,小瞧了她去,二奶奶已经把你我送给了她,我们就该用心侍候着才是。再说,就算你不去,这院子里也必定有人去说了的。今天早上,你已经莽撞了!”

小蕊不耐烦的低声说道:

“我知道你也是好意,可你也不想想,我们一家子都在这府里,都捏在二奶奶手心里,二奶奶的话,谁敢不听?”

小叶用力拉回了她,“你糊涂!只要姑娘看重你,这府里谁敢不照顾好你老子娘和你一家,姑娘可是王爷的人!”

小蕊鄙夷的撇撇嘴,回过身拨开小叶的手,“王爷身边的姨娘多了去了,她还能越过太太去!你要是觉得是根高枝,你去攀去!别拉着我!”

说完,转身跑了出去,小叶呆呆的站了半晌,心里只觉得苦涩无比,让丁大爷进来的话是她传的,她还没走回来,丁大爷已经进了东厢去见姑娘,丁大爷对姑娘太过恭敬!金锁那样被拖了出去,被丁大爷拖了出去!

如果……二奶奶可不是个肯担当的,这一院子的人,只怕都没个好下场!现在小蕊又这样,姑娘肯定会觉得她和小蕊一样,小叶机灵灵打了个寒颤,不行,她得救出自己!

第四十四章 定亲(上)丁一到了文府门口,翻身上了马,回头吩咐小厮道:

“你去请了连大爷,就说小姐有事吩咐下来,让他赶紧到王府找孙义孙大爷,我在孙大爷那儿候着他。”

小厮答应着,拨马飞奔出去。丁一飞马直奔王府去了。

王府门口已是一片肃然,黑衣卫十步一隔,钉子般钉在府门两侧,丁一知道王爷已经进了府,到了西侧门,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了接出来的门房,快步走了进去。

春晖院里,正一片热闹。

文太妃穿着刻丝泥金如意云纹缎子袄,勒着大红色如意牡丹抹额,坐在东厢榻上,带着满眼满脸的笑意,眼光片刻不离的盯着紧挨着她坐着的平王,平王面容放松的微笑着,有些无奈的对着面前一桌子的点心,正慢慢吃着,文太妃絮絮叨叨的说着话:

“……知道你今天回来,我让杏儿掐着时间,从前天开始给你准备这些!这东西要现做的才好吃,你小时候,每次从山上回来,都要吃完这一桌子的点心。吃得急得不行,每次我都是强忍着才不掉眼泪!”

“母亲。”

平王无奈的叫了一声,黄嬷嬷满脸笑意的侍立在旁边,王爷那时候还没有太妃高,吃起点心来飞快,太妃从来都是自己端着茶水半蹲在他旁边,王爷吃几口点心,就转过头就着太妃的手喝口热茶,老王爷每次都是等吃完了,再板着脸训斥“慈母多败儿”,唉,仿佛一转眼的事。

“儿子还有件事要讨母亲的示下。”

平王放下点心,笑着开口说道,黄嬷嬷忙示意屋里侍候的人退下,自己正要转身退出去,平王回过头吩咐道:

“姑姑留下听听吧。”

黄嬷嬷曲膝应着,看着众丫头婆子出了门,才又回到榻边,垂手侍立着,平王端起杯子喝了口茶,笑着说道:

“母亲,儿子想娶个王妃进府。”

文太妃眼睛一亮,立即笑成了一条缝,上身往前倾了倾,有些急切的说道:

“好,好,好,早就该娶了,是哪家的姑娘?”

平王顿了顿,凝神细听了一会儿周围的动静,确信无人偷听,才略压低了些声音说道:

“是庆国人,叫李青,母亲就当她没有家人吧,儿子已经让人把她送进了文府,只说是舅舅的外甥女,准备让她从文府出嫁。”

“庆国人?从文府出嫁?”

文太妃有些愕然,黄嬷嬷若有所悟的看着王爷,平王点点头,眉头微微皱了皱说道:

“母亲也知道,文家没个能撑事、管事的人,儿子这身份,又不好直接去管着,这两年,越发闹得不成个样子,李青从文府出嫁,文府也就是她的娘家,以后让她看着些文府,也就能让人放心些了。”

文太妃忙点着头,有些着急的说道:

“不是这个,她是庆国人?”

平王笑着答道:

“是,母亲放心,父亲的交待儿子记着呢,儿子娶她,自有原因。”

“可是,她进了门就是正妃,一年半载的,如果生了孩子,是女孩儿还好,要是个男孩子,这府里,这韩地……可不能再……”

文太妃急切的说道,竟有些哽咽起来,黄嬷嬷垂下了头,那个庆国嫁过来的王妃就是生儿子时难产死的。

平王拉了文太妃的手,温和的解释道:

“母亲放心,儿子都想到了,大婚后,李青不住在王府,儿子让她移到逸梅庄去住着,也不会……母亲担心的事不会发生的,母亲只管放心就是。”

文太妃疑惑的看着平王,“她肯答应?你能让她支撑文家,想来也是个聪明能干的,她肯答应搬出王府,住到城外庄子里去?”

平王点点头,笑道:

“母亲放心,儿子都安排好了。”

文太妃长长的叹了口气,拍拍平王的手说道:

“我也就是多问两句,你既安排了,必定是极妥当的,文家这一阵子闹的事,我也听说了些,是太过了!

还有玉凤……还是你的主意好,就这样。”

文太妃叹了口气,微微摇摇头,王爷眼神锐利起来,转头看着黄嬷嬷,黄嬷嬷看了看文太妃,上前半步,曲膝禀报道:

“前些日子,文姨娘让老祖宗给她在桃红、银红和大红衣服料子里挑件过年的衣服料子。”

王爷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半晌才开口道:

“这事是儿子的错,母亲请宽心。”

文太妃笑着点点头,王爷又陪着太妃说了会儿话,才告辞出来,去了外书房。

外书房里,大爷林蕴涛和三爷林蕴波已经等在屋里了,林蕴涛身材魁梧,长年在外练兵征战,满身行伍之气,上身笔直的端坐在椅子上,林蕴波正好相反,面色白净,身形略显单薄,因小时候身子弱,几乎是吃着药长大的,从未习过武,只喜欢读书,与文人结交,这会儿穿着淡青色窄衣领花绵长袍,文人雅士气息十足的悠悠然喝着茶,和大哥说着陇平府的事,“……这陇平府消化起来,可不容易,也不知道王爷是个什么章程。”

林蕴涛皱起了眉头,“陇平府也就是沼泽遍地,湿气过重,毒虫瘴气滋生,除了这个,也没什么难的!”

林蕴波哈哈笑了起来,“要是象大哥说的这样简单就好了,这收服人心和攻城掠地可是两回事,陇平府在奚地治下上百年,现如今地方是归了韩地,可要把人心完全收笼回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三弟说得对!”

平王大步进了屋,林蕴涛和林蕴波忙站了起来,正想跪倒磕头,平王伸手拉住了两人,笑道:

“这是在家里,不用那么多礼,坐吧。”

说着,走到上首椅子上坐下,小厮奉了茶水上来,平王挥挥手,书房里侍候的小厮悄悄退了下去,平王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放下杯子郑重的说道:

“三弟说得对,治理和攻城是两回事,陇平府暂时没有大的战事,大哥过完年就撤出陇平府,那里要派个合适的人去好好治理治理,把人心收拢好。”

“嗯。”

林蕴涛点头答应着,平王微微笑着继续说道:

“过了年,大哥去趟卓索草原,一来巡视巡视我们的马场,想办法圈几群野马配种,二来,也是到了打春草的季节,今年,只要是敢来的部落,一个也不放过!正好练兵!”

林蕴涛眉开眼笑的答应着,林蕴波放下杯子,满眼笑意的看着平王说道:

“今年收了陇平府,金川府经营这些年,今年也要收网了,我们林家今年这个年过得喜庆!”

平王和林蕴涛都哈哈大笑起来,平王笑容满面的说道:

“还有喜事,正要和你们商量,我准备娶个王妃进府。”

林蕴涛和林蕴波都怔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晌林蕴涛才开口问道:

“怎么回事?是哪家的姑娘?”

平王凝神细听了一会儿周围动静,才略压低了些声音说道:

“就是木先生!”

林蕴涛和林蕴波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平王微微有些得意的笑着解释道:

“木先生真名叫李青,今年只有十四岁,嗯,过了年就十五了,当时留了丁一在莲花峰,准备找到木先生就把她带到韩地来,没想到,她父亲竟送她入了官,真是天助我。”

林蕴波恍然醒悟般,“就是丁一送进文府的那个李青?”

“嗯。”

平王笑着点点头说道:

“就让她从文府嫁进来。”

林蕴波思索着,微微皱起了眉头。

第四十五章 定亲(中)平王也收了笑容,神情肃然的说道:

“除了医术,人也极聪明,路上,逃过一次,指挥着几个下人,布迷阵,设陷井,虚虚实实,极有章法,把杨元峰和丁一耍得团团转,竟几乎就逃出了金川府,这局居然是从京城就开始布了,杨元峰竟到现在都不知道她是如何联络指挥那几个下人的!也,明智!要了正妃的身份,却和我约法三章,不居王府,不主中馈,除我以外,不医治任何人。”

林蕴波眉梢高高扬起又落了下来,林蕴涛看看平王,又看看林蕴波,不解的问道:

“聪明不聪明又怎么样?”

林蕴波苦笑着解释道:

“大哥,你想想就明白了,她做了王妃,就有了身份,医术高明,背后又站着寒谷寺,人竟还这样聪明,以后,只怕会有越来越多的想法。”

平王也点着头,想起了文姨娘,人的欲望是一点点长出来的,沉默了片刻,平王咬咬牙说道:

“这件事我会安排妥当!”

林蕴涛和林蕴波相互看了看,沉默了一会儿,郑重的点了点头,平王仿佛有些萧索的低着头,半晌才抬起头,吩咐道:

“大婚的事越快越好,这事就由三弟掌个总吧,李青有个管事叫连庆,嫁妆的事让他去做吧。办得,隆重些!不要委屈了她。”

林蕴波点点头答应着,和林蕴涛一起告辞出来,林蕴涛别了林蕴波,出门去了。林蕴波一眼看到书房外焦急的转着圈的丁一,招了招手,丁一忙奔过来,请了安,林蕴波笑着说道:

“王爷这会儿忙着呢,你再急也得等着,还是先帮着办办爷的差使的好。”

林蕴波边说着,边用手指了指门房间一排几十个正恭敬的等着召见的官员,丁一回头看了看,苦笑着点点头说道:

“听三爷吩咐。”

林蕴波凑到丁一耳边,神秘的说道:

“爷领的可是喜差使,办你们爷大婚的事儿!”

丁一眼睛亮了起来,忙半跪着施了一礼说道:

“三爷真是奴才的及时雨,要是这样,奴才的事儿,倒不用回爷了,直接给您禀报了就得了。”

林蕴波怔了怔,想起他最近的差使来,笑了起来,说道:

“是不是那位小姐的事?你说吧,爷听听什么事儿?”

丁一忙仔细的说了,林蕴波皱了皱眉头,问道:

“孙义和那个连庆都到了没有?”

丁一忙回道:

“现在后头抱厦里候着呢。”

林蕴波点点头,转身随着丁一去了抱厦,孙义和连庆见他进来,忙站起来,半跪着请了安,林蕴波舒服的坐了下来,丁一奉了杯茶上来,林蕴波接过喝了一口,问道:

“你们怎么商量的?先说给我听听。”

丁一回头看了一眼孙义和连庆,连庆温和的笑着,孙义示意他先说,丁一回过头,禀报道:

“回三爷的话,连管事已经依着小姐的吩咐,买了八个小丫头子,小姐身边现有个奶嬷嬷侍候着,还有两个大丫头,再有十天就到了,我和孙义商量着,想从府里再送些有经验的老嬷嬷和粗使的婆子过去侍候着。”

“只是,府里从来没有往外送人的前例,奴才们不敢作主。”

孙义在旁笑着解释道,林蕴波点点头,放下了杯子,站了起来说道:

“你们安排得很妥当,就这样吧,孙义去挑些人送过去,回头我跟王爷说一声,算不得是送人,不过是派过去侍候一阵子也就回来了,我这就要去文府,正好顺便跟文老太爷打个招呼。”

丁一、孙义和连庆忙躬身应了,林蕴波转身出了抱厦。孙义转过头,满面笑容的和连庆说道:

“连管事跟我一起去挑些人吧,连管事挑的人,小姐必定是合意的。”

连庆忙满眼笑意的推辞道:

“孙大管家这是哪里话,王府里哪是让人挑挑拣拣的地方,孙大管家作主就是!”

孙义满眼笑意,拍拍连庆的肩膀说道:

“过不了多长时候,咱们就是一家人了,主子的事,咱们做奴才哪敢不用心,以后连管事有什么事,来找我就是。”

连庆忙谢了,孙义不敢耽搁,忙着去挑人了,丁一和连庆一起,往文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