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笑着点着头,“庆叔快去,我等着你的信儿。”

连庆转身急急的出了院子。

连庆跟在三爷林蕴波后面,进了王府外书房,林蕴波面色阴郁得能滴出水来,到了外书房门口,回头吩咐连庆:

“你跟我来。”

连庆恭敬的答应着,跟着进了外书房,三爷等正回事的官员恭敬的退出去后,上前施了礼,皱着眉头说道:

“爷,这是连庆,王妃的那个陪嫁管事。”

平王打断了他:

“我知道。”

三爷顿了顿,才继续说道:

“他说,那个,药,爷上次说的……这药是……,爷知道不知道?是不是先等等?爷再想想?”

平王脸色阴沉了下来,盯着连庆看了一会儿,又恼怒的盯着三爷,有些不自然的说道:

“药的事,我知道。这不是你该管的事。出去吧。”

三爷还要说话,平王站了起来,背过身子,带着些薄怒,不耐烦的说道:

“爷的家务,你也要管?”

三爷微微一凛,忙告退了出来,连庆带着满脸的失望,垂着头匆匆去了春熙院回话。

第五十六章 回门礼李青听了连庆的回报,笑了一会儿,才敛起了笑容,整了整衣服,回了正屋东厢,绷着脸,带着丝戏谑的眼神看着黄嬷嬷,端起药碗,一饮而进,黄嬷嬷心底舒了口气,收起药碗,恭敬的告了退,回去复命了。

郑嬷嬷拧着眉头,看着黄嬷嬷出去了,挥手让屋里的丫头都退了下去,坐到了李青身边,急急的问道:

“这是什么药?夫人怎么说喝就喝了?”

李青含着笑看着她,慢慢的说道:

“嬷嬷有没有听说过一种叫百子莲的东西。”

郑嬷嬷点点头,渐渐恐惧的瞪大了眼睛,“姑娘?这药里?是百子莲?姑娘怎么能喝?姑娘不能喝!秋月,快拿漱盂进来!姑娘,快,快,快吐了出来!”

李青一把拉过惊恐异常的郑嬷嬷,抱着她,把脸贴在了她怀里,“嬷嬷不要怕,不要急,这药不能吐,我也不想吐!这是王爷赏的,我让连庆去问过王爷了。嬷嬷且安静些。”

郑嬷嬷呆住了,半晌,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泣不成声。

李青垂着眼帘,吩咐秋月拿了叠细纸过来,也不言语,只一张张的拿起来,递给郑嬷嬷。郑嬷嬷哭了一阵子,看着李青,哽咽着说道:

“姑娘,回了门,我们就搬到庄子上去住着,明天回来就收拾东西,一早,我们就搬!这王府,我们再不回来了。”

李青笑着点了点头。

晚上,李青请了安回来,秋月和琉璃侍候着她睡下了,李青吩咐郑嬷嬷,“王爷回来,就说我不舒服,让他去别处歇息吧。”

郑嬷嬷带着丝愤恨,点了点头。

深夜,几个小厮侍候着王爷回到春熙院门口,郑嬷嬷提着灯笼正等在院门口,见了王爷,曲膝行了礼,恭敬而冷淡的禀报:

“回王爷,夫人说身子不舒服,请王爷到别院歇息。”

平王只觉得血往头上冲去,额角青筋微微跳动起来,一时竟怔在了门口,半晌才抬起手指着郑嬷嬷,手指轻轻颤抖了几下,却什么话也没说出来,丁一和丁四躬身侍立在不远处,大气也不敢出,只恨不得把身子一时变没了才好。

平王猛得转过身,大步走了出去,丁一和丁四急忙跟在后面,平王急急的走了一会儿,突然站住了,转身往西院走去,走了一射之地,突然停住,又往回走,丁一和丁四跟在后面,一声不敢吭。平王突然又停住了脚步,转过身往前院去了,丁一和丁四暗暗松了口气,知道平王这是拿定了主意要去前院外书房安歇下了。

第二天早上,李青去春晖院请了安,又请了行,回到春熙院,换了衣服,郑嬷嬷有些忧虑的低声说道:

“夫人,王爷也没让人传个信,万一,他生了气,今天可是回门的日子!”

“嬷嬷放心,他又不是十几岁的小孩子,不会错了礼数,我们只管走我们的就是。”

李青笑嘻嘻的说着,象他这种人,要的就是个面子,这脸她丢得起,他可丢不起!李青带着秋月、琉璃、竹枝和竹叶四个丫头分别坐了几辆两轮小车往前院二门去了。

二门院子里,已经套好了车,几个婆子恭敬的侍候在车前,李青下了两轮小车,踩着踏板,扶着秋月的手上了车子,却看到平王已经绷紧了脸坐在车子里了,李青看着他,露出满脸灿烂的笑容,小心的理好衣服,坐到了他旁边。

平王微微有些迷惑的看着李青,李青笑吟吟的端端正正的坐在车里,车子慢慢动了起来,平王绷紧了脸坐在车里,李青笑吟吟的端坐着。

车子走了没多大会儿,就停了下来,丁四在外面恭敬的禀报道:

“爷,夫人,到了。”

平王阴沉着脸下了车子,站在车子旁,回身伸手扶了李青下车,丁四眼里闪过丝惊讶,微微躬着身子,垂下了头,文老太爷带着文二爷、文大爷已经恭敬的迎在了车旁,见平王和李青都下了车,忙上前跪倒磕头请安,平王虚扶了一把,“都起来吧,今天是家礼,舅舅不要多礼。”

文老太爷忙起身,脸笑成了一朵菊花,连声说着“不敢,不敢”。

文老太爷躬着腰引着平王和李青往正堂去。李青在正堂略站了站,就被二奶奶和大奶奶恭恭敬敬的请进内院正堂里坐着去了。

在文府吃了顿沉闷的午饭,就有婆子进来禀报说,平王请夫人回府,李青立即站了起来,二奶奶和大奶奶屏声敛气,连留人的客气话都没敢说,小心翼翼的送李青到了二门。

平王扶着李青上了车,自己也上车坐下了,车子轻轻动了起来,李青回过头,看了看紧绷着脸的平王,微微垂了垂眼帘,声音柔和的说道:

“妾明天一早就搬去逸梅庄。”

平王冷着脸看着她,没有说话,李青仿佛没有看到,继续柔柔软软的说着:

“今晚总要收拾些东西,怕吵着爷,爷今晚还是到西院去歇息吧。”

平王额头上青筋跳了跳,半晌才声音冷冷的说道:

“让你吃那药,是为了你好!你看看你,瘦成这样子,哪里养得了孩子!”

李青回过头,眼睛里闪过丝戏谑,随即垂下了眼帘,嘴角微微翘起,带着丝笑容,郑重的谢道:

“多谢爷关爱,妾感激不尽!”

平王皱着眉头盯着李青,被她眼里仿佛闪过的那丝戏谑掠得心头莫名其妙的涌起些微的不安来。李青身子轻轻往后挪了挪,眉眼带着笑,声音柔软里带出些娇滴滴的妩媚来,“妾有家药铺,叫庆余堂,爷知道的,前一阵子庆叔已经把总号搬到了平阳府,过一阵子妾还想到金川府,还有陇平府开几家分号,想请三爷给写个招牌,也借借爷和三爷的福气,怕三爷不肯答应,爷能不能帮帮妾,求求三爷?”

平王脸色微微缓和了些,点了点头,李青满眼笑意,继续说道:

“妾前些日子在城里看中了间铺子,看来看去,就觉得开饭庄再好不过,就让连庆买了下来,妾想开家饭庄,爷看合适不合适?”

平王听着她软软的小意的商量,心底仿佛有朵花慢慢绽放开来,脸虽绷着,眼神却柔和下来,点点头,“你想开就开吧,有什么事,就让连庆去找三爷。”

李青笑颜如花,声音妩媚欢快的细细碎碎的和平王描述着饭庄要如何布置,要做了什么样的菜来吃,饭店的伙计要穿了什么样的衣服才好看,菜单要怎么写才别致。平王仔细的听着,脸上越来越柔和。

车子进了王府二门,平王下了车,伸手扶着李青下来,牵着手小心的把她送上了两轮小车,背着手目送着李青的小车转了个弯,看不到了,才回过身,大步去了外书房,丁四紧紧跟在平王后面,心里愕然不已,昨晚爷气成那样,今天早上把练功房里的花草帷幔砍得没一片整的,这一趟车坐下来,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爷对府里的女人一向严苛,这回好象有些不对。

李青心情轻松的回了春熙院,吩咐郑嬷嬷收拾东西,叫人通知了连庆,明天一早就启程去逸梅庄。

申正时分,李青换了衣服,去春晖院请安,侍候着文老太妃吃了饭,奉了杯茶过去,才笑语盈盈的禀报:

“母亲,我想明天就搬到逸梅庄去,母亲看合适不合适?”

文老太妃怔了怔,放下了杯子,拉着李青的手让她坐在自己身边,仔细的看着她的脸色,笑问道:

“王爷知道不知道呢?”

“和爷禀报过了。”

李青带着满眼的笑意,恭敬的回道,文老太妃眼里有了笑意,拍了拍李青的手背说道:

“你们小两口商量好了就行,不用牵挂我这儿,有空了就回来陪我说说话,啊?”

李青忙站起,曲膝应了,文老太妃笑着吩咐道:

“既然明天就搬过去,你今天也要收拾收拾,早些回去吧,也好早点休息。”

李青笑应着,谢了文老太妃,才告退回去了。

第五十七章 搬家第二天,李青一大早就醒了,换了件银色素面云锦宽袖短上衣,银纹绣百蝶度花裙,头发松松辫了几下绾在头上,插了对颤巍巍的赤金嵌红宝石蝴蝶花钿,喝了碗燕窝粥,就焦急的等着去春晖院请安辞行。

王府大管家孙义焦急的等在练功房外,昨天王爷去了城外军营巡视,深夜才回,他没等到王爷,夫人今天早上就要搬去逸梅庄的事还没禀报,今天寅正刚过,他就赶到了春熙院外,想等王爷一出来就禀报了这事,可谁知道王爷昨天竟睡在了外书房,等他赶到外书房,王爷已经起来去练功房了,王爷练功时不许任何人打扰,他就是再着急也不敢上前,只好在外面守着,他的小厮小义过来,小声的禀报:

“连管事又来催车子了。”

孙义有些头痛,低声吩咐道:

“跟连管事说,车子都准备好了,等禀了王爷就派出去,夫人出行这事,不禀了王爷可不行,你仔细着些和连管事说,别替爷得罪了人!”

小义答应着跑了出去。

平王练完了功,出了练功房,孙义忙迎上去,恭敬的禀报了,平王猛的停住了脚步,站了片刻,没有说话,转身进了外书房,孙义怔怔的站在了外面。

片刻功夫,王爷洗漱完毕,换了衣服出来,吩咐孙义:

“你送夫人过去,看看庄子里还缺不缺东西,还有,不管哪一处,只是夫人觉得不合适,就赶紧让人改了去,让李仁来见我,还有三爷。”

说完,转身去了春晖院,孙义松了口气,恭敬的答应着出去了。

王爷到春晖院时,李青正侍候着文老太妃喝红果汤,平王脸色有些阴沉的盯着李青头上的蝴蝶花钿看了一会儿,陪着文太妃说了几句话,就出了春晖院,带人出城去了长岭马场。

李青辞了行出来,脚步轻快的回了春熙院,郑嬷嬷已经打点好所有的东西,在院门里侧等着她了,见她回来,笑着曲膝接了,“夫人进屋歇一会儿再出发吧,刚才孙大管家来过了,说王爷吩咐他送夫人过去,侍候着夫人安顿好了再回来。”

李青神采飞扬的笑着说道:

“不用,现在就走吧,我们的车子慢,只怕要两三个时辰才能到,赶紧些好,让桑枝骑着马先过去传个信,我们要到庄子里吃午饭!让她们仔细的炖了鱼汤给我吃。”

郑嬷嬷和秋月、琉璃都抿嘴笑了起来,这些天,怕有什么异味熏了王爷,别说鱼,连葱、韭之类的厨房都不敢送上来。

郑嬷嬷取了件银色用银线绣了几支飘逸芦苇的连着帷帽的斗篷,给李青穿在身上,一行人坐着两轮小车到了二门。

二门里,几辆大车已经备好等着了,郑嬷嬷扶着李青上了中间一辆宽大的朱轮华盖车,秋月跟着上去侍候着,梁静和程燕坐在了车前头,郑嬷嬷带着琉璃等众丫头婆子上了其它几辆车,车队缓缓动了起来,李青笑眯眯的把车窗帘子掀起一只角,轻轻的跟王府挥了挥手,秋月抿嘴笑着看着她。

车子刚出城门,就停了下来,三爷已经等在城门外了,见车子停了下来,下了马,走到李青车子旁,笑着说道:

“夫人,王爷吩咐,让丁统领带五百兵丁送夫人到逸梅庄,以后就驻在逸梅庄外,守护着庄子。”

李青扬了扬眉毛,惊讶的说道:

“原来韩地竟然混乱成这样了!离平阳府不过二三十里路,竟要五百兵丁护着才能安全?!”

三爷一时张口结舌,呆在那里,片刻,才苦笑着解释道:

“不是因为乱,韩地一点都不混乱,这是王爷对夫人的爱护之意。”

李青带着笑,拖着长长的声音说道:

“啊……是爱护之意啊……那就,多谢王爷和三爷了。”

三爷尴尬的嘿嘿笑了几声,让开了路,车队在丁统领和五百兵丁的护卫下,缓缓往前行去。

李青阴了脸,一早上的好心情都被这五百兵丁破坏得干干净净,哼,拿她当囚犯看着了。秋月看着李青阴下来的脸色,笑着宽解道:

“我看哪,这还真是王爷对夫人的爱护之意呢,要不然,哪要得了这许多兵?”

秋月压低了声音,冲车前努了努嘴,“象夫人这样连路都走不动的,就前面那两位,看着夫人就足够了。”

李青瞪着眼睛看着秋月,秋月嘻嘻笑着,并没有什么惧意,李青想了想,也忍不住笑出了声,“你说得对,就我这样的,一个粗使婆子就够了,这里里外外布置得这样精心,真是浪费!”

李青打了个呵欠,吩咐秋月,“给我散了头发,我要睡一觉,今天起得太早,这会儿倒困了。告诉外面,车子稳着些,别吵醒了我!”

秋月笑吟吟的往前面传了话,上前给她收拾停当,李青把自己放舒服了,秋月取了条细绵布夹被给她盖上,李青闭上眼睛,很快就睡着了。

秋月轻轻的推着李青,“夫人,夫人,醒一醒,我们到了。”

李青迷迷糊糊的坐起来,掀起车窗帘子往外看了一眼,眼睛就亮了起来,端坐着让秋月给她绾了头发,穿好衣服,收拾整齐了,才扶着郑嬷嬷的手下了车子。

车子停在了庄子的二门里,李青转眼正想打量打量四周,四个嬷嬷已经上前跪倒磕头请安,李青仔细看去,不禁微笑起来,也是旧相识了,“孙大管家把你们几位派到这里当差来了?”

赵长贵家的忙笑着回道:

“是我们几个求了孙管家,孙管家也觉得我们几个侍候过夫人,总比那陌生的好些,就派了过来。”

李青带着满脸笑容,点点头,“我这儿清苦,委屈几位嬷嬷了。”

赵长贵家的等四人忙磕头连称“不敢”,李青笑着虚扶了下,赵长贵家的等四个嬷嬷急忙站起来,垂手侍候在郑嬷嬷后面,李青笑着吩咐道:

“往后,这庄子里,内院的事,就由郑嬷嬷统总管着,你们四个的差使,也由郑嬷嬷分派,我屋里,由秋月统总管着,外院的事,就找木通,木通作不了主的,自然会去找连管事。”

众人躬身答应着,李青紧了紧斗篷,这郊外,风大,也凉。秋月忙站到了上风口,给李青挡着风,郑嬷嬷微微曲膝建议道:

“夫人,先进去歇息一会儿,厨房已经备好了午饭,先吃了饭歇息好了再看各处也不迟。”

李青犹豫了一下,她睡了一路,倒不累,不过,跟着的丫头婆子们都是一脸的疲惫,就笑着点了点头,粗使婆子抬了个小小的两人抬竹轿过来,秋月和琉璃扶着轿子,穿花拂柳,往后院正堂去了。

未末时分,李青换了件葱黄色苏绣月华长夹衣,一条软银轻罗百合裙,带着秋月和琉璃,在郑嬷嬷、赵长贵家的和孙义的陪同下,在庄子里一路看过来,孙义半躬着身子,在前面引着路,“夫人,这是松间堂,爷作书房用的,也在这里见人,处理公事,夫人慢走,小心脚下,这台阶有点高,后面这架蔷薇是去年秋天爷让人新种的,王府的书房外面也种了一架。”

“夫人,请看,这就是夫人刚才歇息的疏梅居,这处房屋是这庄子里最轩敞阔大的,和刚才的松间堂最近,有条游廊连着,爷来这儿时一直住在这里,爷吩咐了,让夫人住这里就行。”

李青嘴角翘了翘,没有说话,一行人继续往庄子里面走,转过几处建筑,眼前豁然开朗,半湖碧绿的荷叶中夹杂着几支亭亭玉立的粉嫩荷花,在风里轻轻招摇着,李青眼睛亮了起来,紧走了几步,往湖边走去,这湖极大,简直有些望不清对岸的感觉,孙义带着满眼的笑意,跟在后面介绍道:

“这庄子虽说叫逸梅庄,其实最出彩的倒是这湖,和这一湖的荷花,这湖里养了差不多二十种荷花,夫人知道,咱们韩地冷,五月里能开花的品种,也就咱们这庄子里有,这湖里还种着几种晚开的荷花,前前后后,能一直开到十月底。”

第五十八章 闲居与查帐李青赞叹的点着头。赵长贵家的在旁陪笑道:

“听说夫人要搬到这里来住着,孙管家刚开春就让人把这湖底彻底清了一遍,今年这荷花开得越发比往年好了。”

李青听了,笑着回头谢了孙义,孙义忙满眼是笑的连声“不敢不敢”。一行人沿着湖往前走了不远,就看到一处精致的建筑掩映在一片桃柳树之间,李青转了进去,孙义忙介绍道:

“夫人,这边走,这里是桃源小居,是这庄子里景色最好,也是最大的一处院子。”

孙义带着李青转了几个弯,进了院子,转过影壁,只见里面的房屋较疏梅居小巧得多,一色的红柱绿瓦,描梁画栋,精致富丽异常,孙义在边上陪笑解释道:

“这院子,爷说太过奢靡,极少过来。”

李青眼睛弯了起来。穿过迎面的三间轩敞的穿堂,走了进去,这小院一共三进,从前到后都用抄手游廊连着,前院和后院稍小些,中间的正院却非常宽阔,三间正屋连着耳房,檐廊较普通尺寸宽出一倍有余,显见各处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李青满意的站在檐廊下,决定就把她的窝安在这里了。

回到疏梅居,李青打发了孙义回去,郑嬷嬷等人忙了几天,把桃源小居前前后后布置妥当了,李青就搬进了桃源小居,改了名叫桃花源。疏梅居里的东西,一点也没让动,反正也不是她的。

李青安顿下来,花了几天的功夫,把庄子角角落落都走了一遍,打发人去请了月静,庆祝了她的乔迁。月静这个出家人,却比李青更爱奢华,爱享受,打着不历红尘,哪能悟道的旗子,赖在桃花源正屋檐廊下的摇椅上。吹着凉风,吃着松子,把同来的师兄师弟们丢到了一边。

隔天,两人还是就去了月静她们安身的无着庵,无着庵早就修缮一新,扩建出十几间房舍来,三爷定期让人送米薪等日用过来,月静陪着李青转到后堂,坐在榆木扶手椅上,李青看着远处几十个兵丁扮成的根本不象农夫的农夫,钉子般依阵形钉在尼庵四周,不禁哑然失笑,端着杯子,慢慢喝了会儿茶,叫了所有寒谷寺来的尼姑过来,吩咐道:

“三爷送东西过来,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如今大家也算安顿下来了,这东西不能再收,不管在哪里,你们都是寒谷寺的弟子。不能坏了寺里的规矩,更不能带累了寒谷寺的声誉,这庵里,暂且由月如师兄主持,从明天起,几位师兄师弟就开始轮流出去诊病化缘,一切规矩都依着寺里来,每十天,你们中五个人一批,到逸梅庄去跟我说说碰到的疑难病症,还有,”

李青顿了顿,盯着众人郑重的说道:

“任何时候都不准提寒谷寺三个字,只能说是无着庵的。”

众女尼双手合什答应了,李青又和月静欣赏着远处的山岚雾气,喝了会儿茶,才回了逸梅庄。

李青在庄子里今天钓鱼、明天划船学采莲,后天采花蒸花露,月静在庄子里跟着李青混了几天,就被月如叫回了庵里,她是要干活的,不能一直在庄子里偷懒。李青把能想到的花样折腾了一遍,也就一个月光景,渐渐就有些无聊起来。

又过了几天,李青实在是无聊极了,决定管管她的生意,查查她的帐,让人叫了木通进来,吩咐他把这两个月的帐拿过来给她看看。木通面色微变,眼珠转了半转,笑着解释道:

“回夫人话,帐都在半夏那儿呢,夫人知道,他上个月就跟着连爷去了金川府,等他回来,奴才立刻就让他取了帐本来给夫人看。”

李青直起身子,微微斜着眼睛盯着木通,这话不通,京城铺子里的帐是一直在半夏手里的,但到韩地后,铺子多了,半夏就做了总帐房,各个铺子都是单委了帐房的,何况,半夏跟着连庆去金川府是筹备开新铺子的事,不可能随身带着这些帐本子去,李青眉头渐渐拧了起来,声音沉了下来,“不要跟我打马虎眼,怎么回事?”

木通腰弯得更深了,陪笑解释道:

“夫人。真没事!外面的生意都是连爷管着的,连爷做事,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别说现在帐没在这儿,就算在,夫人也应该等连爷在的时候再查,免得伤了连爷的体面。”

李青微微往后靠了过去,目光深沉的看着木通,木通的忠心她是信得过的,说了这样的话,是宁可惹她生气也要堵了她这会儿查帐的念头,一定是出了什么事。也许是连庆交待了不让她知道,也许是木通自己想要瞒了她,李青垂下眼帘,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着说道:

“你说得有道理,那就等庆叔回来再说吧。嗯,十里庄那边怎么样了?我想入了冬就搬过去住。”

木通听她息了查帐的念头,暗暗松了口气,忙回道:

“回夫人话,奴才前天刚去看过,就是夫人说的那个水地龙有些个麻烦,这两天还要改一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