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凝恭请太后移驾御花园。”

“哀家就和妹妹先去御花园的水榭那边先商量正事。妹妹,我们这就走吧。”

冰凝将手中的黄袱包从肩头上拿了下来,然后从袖子里头伸出葱白的手指,拉着我的水袖子,两个人就慢慢的往前面走去。

正文 二百三十八回:忍痛定袁心(上)

御花园是皇室的后花园,自然别有一番妙景。一路行+罗布,佳木葱茏,古柏藤萝,情趣盎然。铺设的甬道旁还有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不过眼前花木之胜利,我却没有心思去一一鉴赏。只是也冰凝两人步履匆匆的往御花园中的那个水榭赶着过去。

走了一刻钟头,已到了湖边,冰凝就和我轻挪莲步,寻到了那个通往湖中水榭的入口,然后慢慢的走到的水亭子之上。

刚才的从御花园入口处到湖边的一阵疾走,使得我和冰凝都出了一些香汗。所以眼下到了亭子上,我就让冰凝一起稍事休整一会。迎着湖面上吹过来的凉风,扑面而来的那种冰爽的水汽,使得冰凝和我都觉得凉爽了很多。

过了一阵子,我就对着冰凝问道:“冰凝,今日在京城西郊的事情,你也都看见了,如今的袁震东大将军这如你所说的那样,已然不将朝廷之中的那些重臣放在眼里头了。袁震东让京师的总督和都统去京师西郊跪迎的事情,哀家原本以为这件事情最多只是市井里头的误传,因为朝廷根本就没有给京师的总督和都统下令,让他们去京师的西郊跪迎这个袁震东。可是袁震东居然真的移文让拱卫京师的总督和都统去接驾。那么这件事情就不同寻常了。”

“皇太后,冰凝明皇太后的意思,皇太后是说这个袁震东不但不把朝廷的重臣放在眼里,已然擅做威福,让朝廷的那些人都听从他的吩咐。这显然是袁震俨然以自己是朝廷的功臣自居,觉得自己曾经对皇上和太后母子有过拥立的大功劳,所以就要接着此处晋封一字并肩王的机会炫耀一下。”

“不,不仅仅是炫耀如此简,哀家以为袁震东这样子做,还是为了试探朝廷对他的态度。如果朝廷对于此事不做任何区处,自然在袁震东可以知道朝廷不会带他如何,也是默许了他地这种行为,如朝廷对他有所斥责,那么既然使得这件事情越闹越大,那么袁震东就可以利用这个借口指斥朝廷对他地封赏不过是表面上的敷衍,实际上是想对付他。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无以自清,百姓偏听偏信,那个时候如果袁震东举兵谋反,那么人心涣散,大局就不好了。”

“皇太后所考的甚是。朝廷的体制是要维持,不过以冰凝看来,这件事情,事宜从权,皇太后和朝廷不必在这个时候就薄了袁震东地面子,不如就这样子任他在朝廷之上作威作福,如果能够使得京师里头的各位大臣都袁震东的骄横跋扈看不过眼,惹得天怒人怨地时候,太后在出面对付袁震东,这到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冰凝妹妹,你的意思是眼下还不打草惊蛇,先不管这个袁震东做出什么事情来,都先由着他。”

“冰凝正是这个意思。皇后你请想,今天冰凝在京师的驿道上看见袁震东的那些亲卫有些狗仗人势无法无天,可是皇太后你再仔细想想,这些人其实在京师里头闹腾地越厉害越好,只要皇太后能够赦免这些人做的坏事,百姓们都会说,皇太后是看着袁震东大将军面子上才赦免这些狗奴才的,如果皇太后不厚待袁震东大将军,这些狗仗人势的家伙早就被朝廷给收拾掉了。只要百姓都持着这样的看法,就不怕他袁震东作威作福,只要人心向着朝廷,那么袁震东也得好好的掂量自己地行为是不是能够为朝廷所容。再说了,据冰凝和皇太后的亲眼所见,眼下袁震东只带了一些为数不多地亲卫过来,这点人马,在藏龙卧虎的京师之中,也没有办法掀起什么波浪来,那么皇太后有何必为这样地事情当心呢。”

冰地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我地心扉。是呀。今日在京城地郊外所见。袁震东这次带过来地人命不过区区数十人。根本没有办法在京师里头做出什么威胁朝廷地事情来。何必为了一时之气就和袁震东翻脸呢。这样可不是什么划得来地事情。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古代圣贤留下地话还是很有它地一番道理地。我也知道。袁震东眼下就是想要朝廷对他做出反应。那么朝廷何必要遂了他地意思。还不如想冰凝所说地那样子。隐忍不发。这样子自己就可以把控制局势地权柄掌握到朝廷地手上。而不必任由袁震东掌控这件事情。如此一来。朝廷反而可以由被动而变成主动。这样地事情自然就是袁震东不想看到地。而袁震东不想看到地事情。不正是朝廷想要做到地事情么。那么如此说来。这样子地局面倒是对朝廷最为有利。

转念想这里。我便开口对着冰凝说道:“妹妹。你想到了哀家没有想到地事情。这件事情哀家决定就依照你地法子处>。事急从权。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

这个时候。亭子外头传来一阵匆忙地脚步声。我和冰凝抬眼一看。原来是带着一群抬着两顶轿子赶了过来。

到了亭子外面。示意那些抬着轿子地太监都在外面候着。

整顿好这些太监之后。匆匆地踏着“花盆底”儿走到亭子里头跪下来说道:“皇太后。已然带着轿子来伺候皇太后来了。”

我对着:“,你起来吧,哀家问你,哀家早上不在宫里头,有没有大臣前来求见哀家。”

一边站起身来,一边回答到,启奏皇太后,是有一些大臣来求见太后,不过都要以太后身体有些不适,等皇太后身子爽利了一些之后在接见他们给打发了。”

“那么,宫里头有有什么特别的动静。”

“明白皇太后指着别的动是指那个方面的。”

“哀家的意思那些给照例来给哀家来请安的那些后宫嫔妃们是否发现了哀家没有在宫里头,而是离开了宫中去了京师外头。”

“回报皇太后,后台的嫔妃们也都奴婢以同样的理由和搪塞了过去,谁也没有怀疑皇太后今天早上不在宫中。”

说道这里,像想了什么似地对我说道:“还有一件事情,知道皇太后出宫地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让早上的这些太监依旧来伺候皇太后,还告诫他们今天的事情谁也不能向其他地太监或者宫女透露一星半点,否则乱棍打死。鉴于此严厉的命令,这些太监们也不会对任何人提起今个儿早上的事情地。”

我了不由的微微颔首道:“,这件事情你做了很好,哀家很是欣慰。哀家一在,宫里头的事情你都处理的不错,看来哀家往日里头也没有白疼你。”

“皇太后此夸奖奴婢,奴婢都有些担当不起了。”一听我这样夸她,不由得脸色红了起来。

“好了,你也不用不好意思,哀家相信自己地眼光是不会错的,宫这么多的宫女,哀家偏偏挑上了你作为哀家的贴身宫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有些腼腆的说道:“皇太后自然是有知人之明的,不过还是不知道到底什么地方讨得皇太后地欢喜,能够得意贴身伺候在皇太后的跟前。”

“哀家就是喜欢你做事情牢靠,不会出一点差错。这一点是别地宫女这辈子也刚不上你的。”

“皇太后太过于谬奖奴婢了,奴婢不过是心里头存着奴婢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皇太后地这个念头,所以才会事事小心,怀着如履薄冰的心意伺候皇太后地。”有些羞赧的抬起头来说道。

“是呀,哀家也就是看中了你的这一点。如今你已然把轿子给哀家送了过来,哀家回来的时候看到袁震东被百姓簇拥在驿道的中间,哀家估摸着袁震东也快到宫里头了,哀家眼下是要先回宫去,等着袁震东过来。,你就吩咐那些太监们起轿吧。”

“是,太后,奴婢这就让那些奴才们把轿子给皇太后和冰凝郡主抬过来。”

说完,走了出去,对着停在十多丈外面等着伺候的太监们低声吩咐了一声,那些太监得令,马上就振作起来,抬着轿子靠到了亭子前面。

指挥者太监们将轿子安放下来,然后就走进亭子里头对着我和冰凝说道:“皇太后,冰凝郡主,轿子已然准备妥当了,是否马上就移驾。”

我点点头,吩咐道:“好,冰凝,你就坐在后面的轿子一起随着哀家先回长庆宫一趟,继续帮着哀家整顿整顿长庆宫。”

冰凝不敢拂了我的意思,连忙答应到:“皇太后,冰凝这就随着你回长庆宫去。”

说着,冰凝和一对眼,就一左一右的上前来扶着我的两只手,搀扶着我走下亭子的石阶,走到轿子跟前的时候,冰凝快步走到轿子的另一次,顺势揭开轿子,冰凝郡主就服侍着我安然上了太监准备好的两顶轿子里面的前面的那一顶。

等我上了轿子之后,冰凝回过头,走到后面的轿子,旁边伺候这的太监见得冰凝郡主过来了,就帮着冰凝揭开了轿子~头的帘子,服侍着冰凝上了轿子。

见得我和冰凝都安坐妥当之后,就吩咐太监们起轿前往长庆宫。

很快的,太监们抬着两顶轿子就到了我的寝宫之外,太监放下轿子之后,等到轿子停安稳了,就帮我拉开轿子前面垂直的前帘,对着我恭身说道:“皇太后,长庆宫已然到了,奴婢躬请皇太后下轿子。”

我在的搀扶下跨出了轿子,然后对着说道:“你去看看,看御膳房里头有没有什么精致的点心什么的没有,拿几样过来,哀家和冰凝郡主出去了半日,肚子已然有些饿了。”

 

 正文 二百三十九回:忍痛定袁心(中)

连忙应声答道:“是,奴婢遵旨。奴婢马上就去看,如果见着了什么精致的点心,马上就给皇太后拿过来。如果没见着,就让御膳房的人马上做几分出来。太后,你看奴婢如此做是否妥当。”

“想得很周到,哀家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御膳房眼下没有现场的东西,你就催促他们做出几个来,就说哀家等着要呢。”

“明白了,马上就去办理。”

我和冰凝进入了长庆宫之后,立刻屏退了太监和宫女,然后进入内室之中。

冰凝用心的服侍我坐下之后,我就开口问冰凝道:“妹妹,依照你的看法,如今袁震东在朝廷里头要搅出什么事情来,哀家总是觉得袁震东在朝廷里头也要动手了。”

“姐姐,冰凝也是有这样的念头,袁震东既然已然被姐姐和朝廷晋封为朝廷的一字并肩王,那么依照如今袁震东的权势和地位,朝中的大臣里头还真的挑出一两个能够和袁震东匹敌的,而袁震东早就将朝中的宰辅秦兰亭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冰凝以为唯今之计,唯有让崔文杰大人居间调解,不要让袁震东和秦兰亭闹得朝廷都下不了台,这样子朝廷方可以维持眼前的这番局面。皇太后一心想要维持的均衡才不至于这么快就被袁震东打破,朝廷依旧掌握在皇太后的手心里头,如果真的让袁震东将秦兰亭攻倒了,以冰凝看来有很大的弊端,其一就是皇太后失去了可以与袁震东在朝廷中对抗的大臣,崔文杰大人虽然清名素著,也颇得人望。可是崔文杰大人也因为如此,性子有些恬淡,对于朝廷上的这么纷争他是不会热衷的,一旦袁震东得势,以崔大人地脾性,必然对于袁震东一党的诸多要求不想推脱,必然会使得袁震东在朝廷中的势力一步步的做大。这样子朝廷可就不妙了。如果不是这样子,还犹有可说,可是一旦朝廷中地要津位置都被秦兰亭手下的党羽占据,那么朝廷不就成了躯壳了么,朝中大事都照着袁震东的意思办理,那么太后岂不是大权旁落了。”

我听得冰凝如此说,心中甚是忧虑,如果真的让袁震东将秦兰亭一系的人都打倒了,那么朝廷之中,就只有袁震东手下的党羽的势力最为雄厚,那么朝廷诸般事务必然为袁震东一党把持,那么对于朝廷等于让袁震东夹袋中的人物来操纵朝局,那么到那个时候,袁震东只要稍稍的动一些手脚,必然可以将我蒙在鼓里头,如果袁震东擅自命令压下那些进呈给我看到和他大有关碍地奏章,那么我这个深居宫中的皇太后必然什么都看不到了,最多只能看到一些在袁震东的授意下让那些臣子给我报告的各处歌舞升平,平安无事,或者歌功颂德,言之无物的讨我欢心的奏章。那么我这个太后也就快要当到头了,大权旁落那是肯定地,说定到时候我这个皇太后还会有性命之忧。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那该如何是好呢。

我知道这些事情我也没有办法和冰凝一一细说,只能对着冰凝说道:“哀家也是有这样子的忧虑,哀家心里头也是有保全秦大人的意思,可是一山不容二虎,到时候袁震东和秦兰亭真的撕开脸皮在朝廷中斗起来,哀家也不好偏袒哪一个。所以对于这件事情,哀家心里头也是极为担心的,可是哀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办法两消弭这两个人之间地隔阂。这些年来哀家也是一直在秦兰亭和袁震东之间做调停,可是这几年下来,依然收不到什么效果,秦兰亭虽然还比较听哀家的吩咐,不敢违抗我的意旨,所以对袁震东也算是处处退让,不与袁震东做任何正面的冲突,可是这个袁震东得势不饶人,根本就不给这个秦兰亭任何机会,就连哀家的劝解,袁震东也是当面认同,背后照样不听,如此阳奉阴违,可是袁震东手中握着兵权,哀家也没有办法,只好听之任之了。可是就算哀家再怎么样听之任之,如果袁震东还是要把秦兰亭从朝廷之中赶出去地话,那么哀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必须要出手帮这秦兰亭一把。”

“以太后的懿旨,朝廷地那些官员们自然是要听从的了,可是如果太后真地在这个时候出面力挺秦兰亭,势必会得罪袁震东,如果袁震东当国,如果得罪了袁震东,这个大将军起兵造反的话,朝廷部署尚未妥贴,能否挡地住袁震东手下的叛军,还在未知之数。不过这样的事情风险极大,等于拿着整个朝廷孤注一掷,冰凝看来不是很妥贴的办法。”

“那么冰凝你觉得什么样子的办法才是妥贴的办法呢。”我对着冰凝追问了一句。

冰凝跪下来说道:“皇太后。以冰凝地意思。如今这个朝廷之中虽然是表面上看起来衣冠济济。文武大臣数不胜数。可是其实在冰凝开

种人而已。一种是心里头向着皇太后地。另一种就着皇太后。想着皇太后地自然是朝廷地忠臣。可是心里头向着皇太后这些人里头。也分能干地和不能干地。如今朝野都知道朝廷之中最为能干地两个大臣是崔文杰大人和秦兰亭大人。而朝廷之中杀伐征战最为得力地将领就是袁震东大将军。如果袁震东真地和秦兰亭起了冲突。皇太后将如何自处呢。如果帮了秦兰亭大人。势必会引起袁震东地不满。眼下地袁震东可是对朝廷虎视眈眈地。正愁找不到机会。如果给了袁震东一个皇太后偏袒秦兰亭地口实。冰凝恐怕。。。”

说道这里。冰凝好像觉得有什么碍口地言辞。一时无法说出来一样。

我看到冰凝如此。心里头已然知道冰凝下面地言辞肯定是很重要地。只是有些不能对我说出口来。

我就顺势继续问道:“冰凝。你说。你恐怕会发生什么样地事情。”

冰凝抬头看了我一眼,还是摇摇头磕了一个头说道:“这番话实在是有悖于口,冰凝还是不敢说。”

我连忙安慰道:“,眼下没有任何人在哀家跟前,只有你这个哀家已然倚为心腹的人。你有什么话不能对哀家说的,你但说无妨,就算说了,哀家也不会怪罪于你的。”

冰凝听得我这么说,抬头着我,然后好像下定了下面决心似的缓缓的开口说道:“冰凝恐怕袁震东大将军会利用这样子的借口,宣称“清君侧”,以匡扶朝廷的名义带兵进入京师,这可就不是师出无名了,如果袁震东真的做了这样的举动,各地的那些不明真相的督抚自然也会犹疑观望,很有可能不会阻挡袁震东挥师进京勤王。如果局势真的发展到了那个地步,势必让袁震东对着整个京师都掌握在手中,朝廷投鼠忌器,更不不敢调动军队进京师勤王。那么到时候的京师之中就有着袁震东一个人说了算了,到时候袁震东在掌握了朝廷上面的大小官员,如果再行挟持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估计普天之下,也没有哪个人敢和那个时候的袁震东抗衡的了。所以冰凝觉得,秦兰亭大人虽然对朝廷和皇太后忠心耿耿,可是局势如果真的到了要牺牲一下秦兰亭大人的时候,太后也要下的了这样子的决心。暂时舍弃秦兰亭大人,行舍车保帅的事情,这样方能保持住大局。如果对付了袁震东,那么皇太后日后也可以让秦兰亭起复那也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皇太后一道懿旨便可以了。无消皇太后太过于费心此事。”

“可是如今堂之中,能偶助我的人已然不多,倘若再将秦兰亭罢黜归乡,哀家几乎无人可用了。”

“太后所虑甚是,不过事情果真的到了冰凝所说的地步,冰凝希望皇太后能够以朝廷的大局着想,不要应为秦兰亭一个人而耽误了朝廷的大事。到时候江山易主,可是怎么也挽救不过来了。秦大人虽然可以被罢黜,但是也不过是一时的权宜之策,日后只要皇太后和皇上仍然是天下万民的主子,自然可以找个机会起复秦大人。如果宗国社稷都倾颓了的话,那么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冰凝的这番话打动了我,我细细想,冰凝的话还是大有道理的。如今朝廷的局势已然有些不妙,袁震东在朝廷网罗了这么多的党羽,已然成了尾大不掉的趋势,如果事有不济,必然会使得袁震东对朝廷有了异心,如此则大事不可收拾。

心里头有着个念想,对着冰凝所说的这番话就不敢掉以轻心了。如果事情真的如同冰凝预见的那样,秦兰亭和袁震东在朝廷之上大起冲突,两派的官员互相攻讦,那么到了那个时候,我应该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是不偏不倚,对冲突的双方都不加以干涩,任由事态发展,还着这个机会来收拾一些我眼中不喜欢的人呢。可以一旦介入袁震东和秦兰亭的冲突,必然需要有个明白的态度,到时候如果真的为了秦兰亭把袁震东给惹恼了,袁震东真的可能如同冰凝所说的那样发动他麾下的部队,长驱直入京师。然后控制住京师的局面,那么到了那个时候,我也没有像如今这般的操控朝局了。如今原本就是艰涩异常,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有受制于人了。

鉴于这样子的认识,我知道今对于袁震东还是不能开罪的,还必须加以敷衍,否则真的可能是的大事情变得糟糕。

这个时候,进来对着我报告说:“后,袁震东大将军已了午门,走不了多久就要到了。太后是否。。。”

我挥一挥手拦住了贴身宫女所说的话。

正文 二百四十回:忍痛定袁心(下)

“秦兰亭和崔文杰,也都进了宫了没有。”我随口道。

“回禀皇太后,秦大人和崔大人随着袁震东大将军后面,也已然入了内城。想来也是快要到殿上了。”

“那么哀家现在就要去殿上,你出去对着那些太监传谕去吧。”

“是,上就让太监们准备妥当。”

看着转身出去了,我便对冰凝说道:“妹妹,你刚才对哀家说的话,哀家都已然听见了,不过今天这样子的日子,估计袁震东还不会做出让哀家和秦兰亭大人难堪的事情来,所以哀家也无需担心秦大人今天就会被袁震东反攻倒算。”

冰凝有些忧心看着我问道:“皇太后,就算袁震东今天不对秦兰亭大人有所不利,可是情势已然是很明显的,袁震东很快就要对秦兰亭大人下手,太后心里头一定要有个决断才是。否则一念不坚,后患无穷。”

“冰凝不必担忧,你的意思家已然记在心中了,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哀家必然也以江山社稷为重的,断然不会为了秦兰亭一个人而置江山社稷不顾了。这一点姐姐还是有明白的,妹妹大可放心。”

冰凝看了看重的脸色,知道我已然听见去了她刚才的那番话语。所以冰凝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转过话头提到:“皇太后,既然袁震东大将军已然进了宫里头,皇太后也是时候去看看他了,比较今天是袁震东晋封王爵地日子,冰凝想,朝廷还是不要让袁震东久等为好。”

我含笑看着冰凝点点说道:“是呀,哀家可不能让袁震东等得太久了。”

我忙吩咐冰凝派人将皇上叫过来。几天如此盛大地典礼没有皇上在场是不成地。没多久由着御前大臣扈从着。又有一些太监簇拥着来到我地长庆宫请安来了。

皇上虽然年。可是已然上学。御书房地师傅整日指点皇上地礼仪。所以皇上一见我这个娘亲。立刻跪下了给我请个安道:“皇儿给母后大人请安。”

我连忙让监将皇上牵道自己地眼前。让回伸手将皇上抱到了我地位子上。笑着对着说道:“皇儿。待会儿额娘要和你一起出去见这个袁震东。”

“额娘。这袁震东不是好人。”皇帝不假思索地说道。

皇上一语既出。众人都有些呆住了。我一听皇帝说这句话顿时有些愣住了。这个时候幸好冰凝在一旁替我问道:“皇帝。这话你是听谁说地。”

皇上尚在冲龄。所以对于这些事情没有什么戒备地心里。听得冰凝郡主如此问他。反而有些骄傲地仰起头说道:“是师傅跟我说道。”

这个时候我已然反应了过来,皇上亲口说出这样的话,如果传到袁震东的耳朵里头比如引起轩然。所以我脸色一沉,把皇上拉下御座,然后指着皇上说道:“你给我跪下,说到底是哪个师父对你如此说道,快说于额娘听。”

皇上自小对我就甚是敬畏,如今偷偷的抬头看我一眼,见我一脸铁青地脸色,知道皇额娘生了很大的气,一时震怖之下,连忙略带哭音的说道:“额娘恕罪,是儿臣说错了,还请额娘责罚。”

旁边的大臣太监宫女一见我发了火,连忙跪下来说道。“皇太后,皇上还很年幼,难免有说错话地时候,还请皇太后饶恕了皇上的无心之失。”

听着众人都给皇上求情,我却觉得这件事情如果我不善加以处理地话,必然会在朝廷之中和宫廷之内引发极大的风波。于是我寒着脸儿说道。“什么叫做皇上还年幼,难道皇上年幼就可以胡乱说话么。如果皇上听信了什么乱臣贼子胡乱中伤朝廷中的大员的话,岂不是使得这个朝廷乱了套了。”说着我又转过头来对着皇上说道;“责罚,额娘自然会责罚你了,就算你不自请责罚,额娘也是饶不过你的。你快说,是你的哪个师傅如此教你地。”

众人一见皇太后如此震怒,知道如果再替皇帝求情的话,可能会碰上更大地钉子。所以震怖之下那些人都跪在地上不敢再说话,整个大殿顿时寂静了下来,只能听到皇上偶尔发出的低低地啜泣声。”

“哭什么哭,没出息。快回答额娘刚才问你的问题。”我~|着跪在我身边啜泣地皇帝提高音量问道。

“皇额娘请息怒,对儿臣说这些话的是儿臣上书房的师父许天德许师父。许师父说这个袁震东大将军对朝廷有不臣的念头,居然在边疆屯集重兵,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恐怕京师不稳,对于朝廷也极为不利。皇额娘,是儿臣不对,不该将这些听来的话在皇额娘面前胡乱说。许天德师父教儿臣读书识字也都很尽心,还望皇额娘能够饶恕了许师父这一次。”皇帝说完了这些,继续低低着啜泣着。

一听许天德这个名字我立刻就想起来秦兰亭。这个许天德是五年前两榜的进士出身,我还记得那一榜朝廷放的主考官这是秦兰亭大人,所以说这个许天德刚好也是秦兰亭的门生。也是秦兰亭推荐给我,让他担任皇上的圣学的启蒙老师的。所以我还记得这个人。既然事情牵涉到了秦兰亭,我顿时觉得有些棘手。如果对这件事情不做处理,那么大殿之上皇上说的袁震东不是好人的这句话已然入了这么多人的耳中,想要再瞒着也是瞒不住的,自然会有人把这句话传递到袁震东的耳朵里头。那么我究竟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我感到有些困惑。

这个时候冰凝对着我眨了眨眼睛,我顿时明白过来,这件事情如果不好好地做一番料理,比如会让袁震东识破朝廷和我这个皇太后对他的态度。眼下的情势看来,我必须要好好的在这件事情上做上一篇文章,让这个袁震东对朝廷消除疑忌。想到这个关窍,我知道今日我如果不能对于这件事做一个明白的抉断,势必会给朝廷带来一些不必要地麻烦。所以我就狠下心来对着面前跪着的众人说道。

“许身为帝师,不以圣学为经心,反乱政,居然用不情不实之辞在皇帝前面攻讦朝廷的堪其任,有负于朝廷的重托,着开革一切职务,褫夺功名,废为庶人。并派人遣送回乡,着该地官府,严加看管,以观后效。”

“不要呀,皇额娘,如此处置许师父是不是太重了一些。”皇上已然上学,对于我说的这些话还是听得懂的,震颤失次之下皇帝还是想要为他的许师父在我面前进一言的,希望能够挽回天颜,能够让许师父继续教他。

这时候扈从皇上而来的御前大臣一看皇上如此,再则天德的私谊不错。所以也对着我磕头到:“皇太后,微臣也是以为这样子地处罚对于许天德来说有些过重了,还希望皇太后能够法外施仁,为皇上的圣学着想,依旧能够留下许天德师傅给皇上讲课。”

“糊涂,皇帝年幼见识尚自短浅,你怎么也和皇帝一样见识。许天德擅自在皇帝面前中伤朝中的大臣,如此大事,只有有害于圣学,对于圣学根本毫无裨益,你居然还替着许天德说话,皇上身边留下这个一个只会进谗言的许天德,哀家怎么可以放心地下,就是留他在朝廷之上,哀家也是难以放心。你身为御前大臣,居然也说出如此这般不通情理毫无见识的话来,难道你地顶戴也不想要了么。”

御前大臣连着碰了两个大钉子,知道圣意已然不可挽回,所以噤若寒蝉般的不再说话,只在地上不住磕着头,希望皇太后能够不要摘除了他的顶戴。

我对着跪在眼的那个不断磕头的御前大臣冷冷的哼了一声,心中甚是不屑。这个人为了自己地顶戴,居然做到了这样字的份上,看来也算不得什么朝廷地忠臣。所以我就转过头去不在看他。

皇帝看我转头对着他,知我可能还是不肯放过他,所以身子顿时颤抖了一下。

“你不好好的:我念圣贤书,反而听从了许天德地胡言乱语,皇帝,你说说额娘要怎么责罚你才好。”

皇帝顿时对着我磕了一个头说道:“皇儿任凭皇额娘责罚,只要皇额娘怎么说,皇儿无不从命。”

我了看皇帝强作镇定的脸色,觉得皇帝似乎有些长大了。本来想要绕过他这一次,可是突然有想到如果这样对于皇帝不做什么责罚,传到了袁震东地耳朵里头,袁震东必然以为我也是和皇帝持着同样的意见,认为许天德所说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袁震东真的如此想来,那么事情定然会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一旦袁震东以为皇太后和皇帝心里头都对他有猜忌之心,必然会举兵造反。看来今天不得不对我这个心爱的皇儿假以颜色,让袁震东以为我这个太后对他还是极为信任的。

所以我便横心里,对着跪在地上的皇帝呵斥到:“此次你妄听妄言,居然听信了许天德的那些对于袁震东的诽谤之言。哀家罚你自己的房间里头面壁三天,静思己过。三日期满之后,方许出来,三日期间里头,哀家只派人送水进去与你解渴饮用,其余一概膳食均不供应。你可听明白了么。”

皇帝听得些愣住了,没有想到母后这次为了袁震东的事情居然罚处自己如此之重。三日之间只是派人送水进去,其余一概膳食均不供应,那就是说要空着肚皮饿三天。皇帝自从上学以来,一直都是早上习弓马,下午学诗书。下午还好过,只是坐着不动念念诗书而已,但是早上跟着一些健硕的武术师父学习鞍马弓箭,那可是很费劲的事情,可是皇帝少年心性好动,不以为苦反而觉得这些活动极其好玩。所以每天早上都弄得大汗淋漓,尽兴而归。反而是下午的诗书有些艰涩难解,再加上早上活动的过于激烈,下午的时候不免有些疲乏,所以对于下午的诗书教习难免有些敷衍塞责,只求得过且过。而且中午诗书教习一结束,皇帝依然找着一些相熟的小太监做玩伴,架鹰跑马玩的不亦乐乎,玩玩要等到扈从的御前大臣再三说明如果再晚了,就赶不上向皇太后磕头请安了,皇帝方才闷闷不乐的罢休。如此下来,皇帝的体格倒是精壮了不少,而且最为明显的是饭量大增,以前最多只是吃一人份的食物,如今居然猛地涨到了三四人份的样子的食量。如果哪日吃了少了,到了下午的时候就会觉得肚子饥饿难忍,这些事情我也对都是知道的。可是为了让皇帝记住今天的教训,我决定横心一回,让皇帝好好的饿上一次,如果这次的责罚能够使得皇帝牢牢的记住今天的这个教训的话,那也是很值得的事情。

不过在于御前大臣就不是这么想了,那些扈从再皇帝左右的御前大臣和那群太监们,听得我居然对皇帝做出如此严厉的处罚来,心中大感不安。但是御前大臣鉴于刚才已然在皇太后面前碰了两个大钉子的教训,而且限于自己的身份,不好直接向我建言。所以那个时常扈从在皇帝身边的御前大臣对着跟随在皇帝身边的那群太监们使了一个眼色,示意他们站出来给皇帝说句话。

太监们刚才听说了我的责罚皇帝的法子,也都觉得有些太过于严厉了,现在见那个御前大臣给他们递去的眼色,也明白这个御前大臣的意思是想他们出面替着皇帝求求情。所以太监们互相看了看就一起对着我磕头,一个内廷领头的太监代表众人给皇帝说道:“皇太后,如此皇上已然知道自己错了,还请皇太后不要对皇上责罚过重,皇帝如今真是长身子的时节,如果三日不吃东西,恐怕对圣体有虞。还希望皇太后能够念着母子天伦,此番对于皇帝的责罚稍稍减清一些,以示薄惩。”

冰凝也跪下来说道:“姐姐,皇帝还是小孩子,这次也是无心之失,不如轻轻的责罚几句以示薄惩也就算了。不要如此大动干戈,免得让外庭的臣子们觉得皇上和皇太后母子失和。”

正文 二百四十一回:小惩拟大戒(上)

得众人都给皇帝求情,我原本觉得自己的那个法子严厉的,对于皇帝这样子的小孩子确实有些过分。可是我转念一想,觉得如果不这么做,让袁震东知道了消息,那才是更加了不起的大事情。朝廷如果应为这件事情而掀起更大的风波,我这个皇太后未免有些不智,既然秦兰亭已然可以牺牲了,那么皇帝又能怎么样的,只不过是罚皇帝几顿饭,如果能够使得袁震东对朝廷没有疑虑的话那倒是一件很值当的事情。所以我就寒着脸说道:“你们不必为皇帝求情了,哀家心意也决定,是绝对不会改变的。如今皇帝虽然尚在冲年龄,可是如果对皇帝做出的这些事情加以袒护,势必使得皇帝日后觉得只要有人为自己求情就可以没有任何事情了,所以哀家一定要给皇帝一个教训,让他日后不会忘记今日之事情。今日朝廷有给袁震东晋封一字并肩王的恩典,皇帝是一定要出面的。所以今日朝会之后,你们就将皇帝带回宫中,至明日开始就让皇帝关在房间里头,不许他离开半步,接下来的三日之内,哀家只许宫女太监给皇帝送水解渴,不允许任何太监和宫女私下带着食物偷偷给皇帝吃,哀家会派专人在皇帝面壁的时候伺候左右,如果让哀家发现如果哪个太监和宫女偷偷的给皇帝送食物的话,一定严加惩处,以儆效尤。你们都听明白了么。”

太监们知道这次我是铁了心了,所以也不敢继续向我给皇帝求情。连忙在地上给我磕头说道:“喳,奴才们都听清楚了。”

我又转过头对着跪伏在我身边的皇帝问道:“皇帝,哀家如此处置你,你可有什么意见没有。”

皇帝原本以为我不过只是对他恐吓一番,只要监们给他求情,这次定然也会没有什么大事情地。可是到了听到我说地如此斩钉截铁的话,知道事情已然无可挽回了。只好啜泣的抬起脸对我说道:“皇儿谨遵皇额娘的慈谕,不敢有任何意见。”不过眼神里头却又一丝怨由的神色。

看着一脸泪水的皇帝,我心中也有些不忍。可是事情一定要如此做,为了大局着想,在这件事情上我也顾不得母子情分,非得在众人面前演出这么一出戏剧不可,否则的话,如果让今天地事情传到朝堂之上,落入那个人的耳朵里头,说不定朝廷会有不测的大祸发生。不过我终究在这件事情上对着皇帝怀有内疚之情,所以就别过脸去对着跪着的那些太监和那个扈从皇帝地御前大臣说道。

“那么你们先带皇帝去换衣服吧,袁震东快要到了,皇帝如果不换好衣服,到时候在朝堂之上是会有所失仪的,如果发生了那样地事情,那就不好了。所以你们速速带着皇帝去换好衣服再过来。”

“儿臣谨遵母后谕令,即刻去换好朝服。”皇帝见到事情已然至此,反而一抹眼泪对我拜别道。

“奴才们也谨皇太后的懿旨,立刻带这皇帝回宫。”那个御前大臣和一众跪在地上的太监齐声说道。

看着御前大臣和那些监引导着身子有些落寞的皇帝快速走出了殿外,我忍了很久的眼泪终于再也忍不住了,浸湿了整个眼眶,不争气的留出来。

见~。立刻从袖子里头取出一方罗帕交给我。然后跪来说道:“皇太后。你别伤心了。皇帝天纵孝德。皇太后应该高兴才是。么突然伤心至此。”

“妹。你不知道。今天我如此重罚了皇帝。不知道皇帝心里头是否对我这个额娘心生不满。觉得我这个额娘根本就不疼他爱他。如果皇帝心里头真地有了这个念头。日后对我这个母后心里头有了隔阂。那么叫我们母子日后如何相处。”我拿着帕子。擦了擦脸色地泪水。缓缓地对着冰凝说道。

“姐。你不必如此。妹妹看来。皇上对你皇太后还是极为孝顺地。今日说错了话。皇太后在众人面前教训了皇上几句话。就说道皇上涕泗横流。而皇太后还是对皇上加以惩处。皇上并无一言。这也足见皇上对于太后是备极孝心地。母慈子孝。天伦至乐事。皇太后就算今日对着皇上地责罚稍稍有些重了。想来皇上还是不会对姐姐有什成见地。姐姐大可以不用为此事挂怀。”

我听地冰凝对我如此地劝慰。便低声长叹了一声道。“但愿如妹妹所说。皇上不会对我这个额娘今日地举动产生什么成见。这样子哀家也就安心了。”

这时候一个太监进来报称说。袁震东大将军已然到了朝堂之外。正在等候皇太后和皇上地意旨觐见。

听得太监说地这个消息。我对着冰凝说了一句道:“妹妹。既然他们都已然来了。那么哀家也要赶紧出去接见他们去了。你陪着哀家先进去换一身衣服好了。”

知道我要换衣服的意思是刚才流泪的时候,不经意;眼泪落到了胸襟前的衣服之上,如果穿着这声衣服,势必引起群臣的惊疑。所以必须把这件衣服给换下来。这样子才可以使得等一下行礼的时候不会出什么岔子。

所以冰凝就答应了一声,对着那个太监说道:“你先退下,去看看皇太后的轿子备好没有,等下皇太后就要传轿子了。”

“喳,奴才遵旨。”

冰凝搀扶着我的手,进入了里面的房间。

我和冰凝刚刚进入里头,后头就响起了脚步声。一掀起帘子就进来了。

一进来,就袅娜娜的躬身给我请了一个漂漂亮亮的安。

“奴~请皇太后圣安。”微微喘息着开口说。

给我请以后,身子往旁边一闪。让进了四个提着漆盒子的宫女。

这几个宫女一进来连跪在的身后给我请安道。“皇太后吉祥。”

“哀家吉祥着呢,你们都起来吧。”我笑吟吟的对着几个宫女说道。

“你回来了,这些个宫女手中拿着那些漆盒子,里头都装着一些什么东西呀。”我一见带着宫女进来,知道是去御膳房弄的点心回来了,所以就这样发问到。

“回皇太后娘娘的话,冰凝知道主子从早膳之后至今没有吃东西,所以就亲自去御膳房跑了一趟,可是眼下的这个点,御膳房也没有现成的东西,奴婢就在御膳房里头等着催着御膳房的人给太后弄了一些小点心过来,另外奴婢觉得皇太后可能会有些口渴,所以就请御膳房的人另外还做了一些粥食之类的东西一并呈上来给皇太后。原本奴婢想要一个人拿回来的,可是奴婢气力比较小,一个人拿不动这么多的东西,所以”

“难得有心了,哀家确实有些口渴了,这样吧,你就将那些消食的点心和解渴的粥食都给哀家拿出一些来。对了也给冰凝郡主准备一份。”

“是,奴婢遵命。”走到一个宫女身边打开漆盒子,从里头取出几只碟子,几个碗。如何让其三个宫女把手中拿着的漆盒子都放到了屋子中间的一张大圆桌子上,见这些宫女把东西放妥当之后,就对着原本跟着她见来的四个宫女吩咐到:“现在你们可以退下去了,我亲自来服皇太后好了。”

宫女们听的此吩咐,就说了声是,然后一起给我跪过安之后鱼贯的退了出去。

打开两个漆盒子,~里头取出一些云片糕之类的小点心,将几个小碟子装的满满当当的,然后又取过一个天地一堂春的碗儿,打开最后一个漆盒子,然后给我盛了一碗稀饭。做完了这些之后,从一个漆盒里头取出两面银牌,依次在各样食物里头试了试,觉得没有问题,然后就收起这个银牌,依旧放入取出来的那个漆盒子之中,然后对着我说道:“皇,东西已然准备好了,奴婢伏请太后过来吃一点。”

我就拉着冰凝的说:“走到桌子面前。冰凝服侍我在一张椅子上坐下,然后就垂手侍立在一旁,服侍我用膳。”

我看了看桌子上的那个稀饭,觉得色泽上看起来还是颇为吸引人的,顿时掉起了我的食欲。

一旁的见状,就从漆盒子里头取出玉箸和银质的勺子,然后双奉给我。

我接过给我递过来的玉箸和银质的勺子之后,便用银质的勺子挖了一口稀饭放入口中,果然味道很不错,清爽可口,一吃之下,颇有消除今日早上外出而致使有些口干舌燥的好处。

我连忙转头对着冰凝说道:“妹妹,你也坐下了好了,陪着姐姐喝一碗稀饭。这个稀饭还真不错。”

冰凝顿时有些不胜惶恐的说道:“姐姐,你是皇太后,冰凝怎么敢自恃身份,不顾朝廷的规制,同皇太后一起。。。”

我连忙打断了她的话,一把就把冰凝拉着到了自己旁边的位子上,然后开口说道:“冰凝,你什么都好,就是在哀家面前过于拘礼了。哀家早就当你是哀家的姐妹了,可是你还是当我是个皇太后,心里头根本就没有我这个姐姐。”

我这个吓唬顿时收到了效果。冰凝顿时辩白道:“姐姐,妹妹心里头怎么可能没有姐姐呢,只是朝廷的规制,妹妹还是要守得,如果妹妹不守着朝廷的规制,那么冰凝岂不是太看不起朝廷了。”

“既然如此,哀家就让你今日坐在这里和哀家一起吃饭,哀家的懿旨,想来你是不会反对的吧。这下子你可没有什么借口不听哀家的话了吧。”我对着冰凝如此说道。

 

 正文 二百四十二回:小惩拟大戒(中)

既然皇太后有懿旨,那么冰凝怎么敢不遵从呢。敬不如从命,照着皇太后的意思一起和皇太后喝喝稀饭,吃这么一顿饭。”

我对着一旁早已乐不可支的吩咐道:“,你也给冰凝郡主盛上一大碗的稀饭好了,这种稀饭还真不错,很对哀家的胃。明个儿,还让御膳房的人给哀家准备这么一份。”

“掩着口儿笑着说道:“奴婢遵旨,奴婢下去之后就让人去御膳房宣告皇太后的懿旨。令明日御膳房也准备一份也几日一模一样的粥食。”

说完这些,闪到一边,取出一个大碗,然后对着我说道:“眼下呢,奴婢这就给冰凝郡主盛上一大碗的稀饭。”

冰凝连忙再一旁对我说道:“冰凝多谢皇太后的厚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