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不行,要是让京城知道你不在山西了,那么也可以给过失的帽子,到时候肯定会被皇太后加以利用,对我们是相当的不利的!”马元激动的的说道,此时那一直冷漠的侍卫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们不会知道我不在山西的,你尽管跟我走就是,到时候我在京城当中主持大局,总比让你跑来跑去要方便,嗯?”袁震东哈哈的笑,坚定的看了看马元的双眼,似乎

入了精神和勇气!

三人悄悄出了宅子,在后门上了一辆马车,在车夫的吆喝之中,马车迅速的朝着城门冲了过去。

坐在车上,马元将京师中的形势和袁震东细细叙说了一遍,袁震东结合昨天晚上看的信,冷静的分析了一下,心中已经有了定数,现在重要的就是怎么才能够安全的进入到城中,向来皇太后的爪牙肯定时时刻刻的在城门处把守,自己这样大摇大摆的进去,绝对会被现的,只要能进了城门,凭借马元地伸手应该能和朝廷中的很多大臣沟通上,到时候自己在朝中左右方向,应该还是有转机的。

可是袁震东还是知道这件事情有些困难,自己应该在山西军中,这个时候却暗自来到京城,已经犯了大罪,毕竟皇家的威严是无与伦比的,很多人根本无心再战,所以自己这次回来也是凶多吉少。

皇太后把持朝政,这天召开早朝,已经将这件事明说了出来,让大臣们站好阵营,不要不小心将自己陷进去了就好,朝廷上诸多大臣虽然没有什么表示,心中却在暗暗打鼓,尽管知道袁震东把持着军权,可是这皇家的威力是无与伦比的,真要是到了关键的时候,袁震东手中地权利谁也能说不会分裂,到时候袁震东一旦披上造反的牌子,可就什么都完了!

等到退了早朝之后,众人走出金銮宝殿,这才面面相觑,都能看出眼中地震惊,知道袁震东这座大山是要垮台了,毕竟自古和朝廷的作对的大臣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反而那些农民出身的造反,却总是频频成功,这难道有什么含义在其中吗?大臣们都有些惴惴不安!

突然朝廷传出消息,让袁震东去四川代表朝廷赈灾,因为袁震东是距离那个地方最近地朝廷大臣,袁震东正在路途中的袁震东忽然被亲信追上,告诉他这么一条消息,袁震东一冷,顿时面色阴冷地骂道:“这是什么规矩,居然把我调走了!”

看来是不能去京城了,于是袁震东又让马元跟着自己去了四川,这次出去之后也不知道竟会遇到什么,更不知道没有自己的军营将会生什么,现在自己不在军营当中,并且被调离了,那么当地的官僚肯定会监视自己,自己再难真的走开了,这种种迹象都让袁震东感觉到了愤怒,到底是谁想出这么损的法子,他临时还不想和朝廷翻脸,所以只好马上掉头朝着四川去了。

这一路上余振东的脸都是阴沉地,几乎能掉下冰渣子来,马元和那侍卫都不敢多说话,他们知道自己的主人几乎已经大势已去,可是现在事情还没有定下来,可能还会有所转机也说不定。

御书房中烟雾袅袅,香味弥漫,年轻地皇帝坐在御书房之中看着手中的经书,忽然嘴角翘起一道弧度,朝着一直侯在身边地太监说道:“你说袁震东现在会不会非常郁闷,因为朕调离了他,他却很上了皇太后?”

太监赶紧上前说道:“皇上英明神武,自然不是元稹等着这等凡夫俗子能相提并论的,依我看哪,他就算是寻思一辈子,也找不到这件事情地真相!”

皇帝笑了笑,没有说话,太监也就站到一边去候着了,皇帝想想自己预谋了这个阴谋,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自己的计划行走,外边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压力,只有自己在这里悠然自得的看着经卷,品尝着糕点,实在是有趣的事,自己是皇帝,就应该将天下人玩弄于鼓掌之间,何况是一个小小的袁震东呢!

皇帝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深沉的计谋,那苍白的脸上总是泛着若有若无的笑容,让人以为他是在天真的微笑,可是谁又能想到,一直不显山不漏水的小皇帝才是整件事情的策划,他将太多的人蒙在鼓里,却又利用这件事情看透彻了太多的人,桌子上放着一份大臣的名单和职务,还有在这件事情之中的表现,以后该用谁,该提防谁,应该除掉谁,皇帝的心中都已经有了一个大概,他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他不得不成长起来,成长起来,就是一代霸主,不成长,就是被人左右的玩偶,几年前,他就已经弄懂了这个道理。所以他学习,所以他有了现在的成就,但是他知道,真正挡在自己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太后,皇太后或许是关心自己,可是并不打算历练自己,这种行为让小皇帝感觉到了愤怒,他深深的喘了一口气,起身道:“和我去看看母后,今天好像还没有过去请安的吧!”

皇帝站起来,将那份大臣的名册小心翼翼的放进抽屉之中!

皇太后坐在凳子上看着院子中的树叶一片一片的掉落,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那漂亮的侍女就站在身后,静静好像是已经丢失了魂魄。

“皇上驾到!”

外边一个太监极其难听的的喊了起来,皇太后微微转身,朝着门口看去。

皇帝满脸微笑的走了进来,在皇太后眼中,皇帝还是太小了,一个皇帝,是不应该整天讲笑容挂在脸上的,皇帝需要的是威严,不是亲和!

“母后,皇儿来给您请安了!”皇帝进门说道。

“还请什么安呀,等下一起吃饭吧!”皇太后起身,由侍女扶着朝殿中走去,皇帝走上前来,朝着侍女使了个眼色,那唤作小花的侍女便匆忙闪开,皇帝搀扶着皇太后的胳膊,像极了一个孝顺的儿子。

“今个怎么有空过来了?你平常不是总和你的妃子嬉笑,今天终于想起来还有个母亲?”皇太后不冷不热的说道。

皇帝轻轻咳嗽了几声,眼神有些飘忽,后笑道:“我是来和您商讨袁震东一事的!”

皇帝手中是有大权的,但是关键是看这个皇帝怎么使用,由于现在皇帝还年轻,并没有太多的人去在乎他到底用玉玺做了些什么事情,这时候忽然说起袁震东来,到是让皇太后微微一惊,抬头瞅了瞅皇帝,心道自己并不曾和他说过,难道这孩子也关心起政事来了?

“哦?你说吧!”皇太后还是那种毫不在乎的语调。

“母后,我只是看您最近为了这件事情而心力憔悴,实在是有些不忍,特地来给您出出主意,您看…”

 

沈家酒娘 二百八十二回:太后定乾坤下)

日,一匹快马载着一个侍卫清晨就冲出城门,马不停四川赶去,似乎又是一个阴谋的开始,官场上的事情,实在是有些冷漠,人的智慧和智商在这上边你也已经被挥到了极限。

半月之后,四川的奏折便成了上来,声称袁震东在攻陷城池的时候只是大肆的收受贿赂,欺压民众,几封奏折在早朝上当中念了出来,皇帝坐在正位上,难得的今天没有微笑,而是淡淡的看着群臣,皇太后坐在他的旁边,说道:“诸位看看这件事情应该怎么办吧!”

群臣中没有一个说话的,都互相看看,保持沉默,现在这种时候谁也不敢出来当先头鸟,稍有不慎,就尸骨无存,他们宁愿保全现在的位置,也愿意冒险区获得某一方面的好感。

于是,几天之间,袁震东不在军营,几乎所有的头目都被换了人选,有些亲身大将被革职,直接召回京都,一下子再也没有了用途,而远在四川的袁震东知道这件事情的时候已经晚了,顿时死了心。

过不多日,果真有圣旨下来,召袁震东入京,可是这一去凶多吉少,袁震东在宅子里徘徊了几日,终于下定决心再去京城中搏一把,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于是便带着马元朝着京都而去。

京都之中似乎一切都很平常,百姓们安静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并不曾感觉到汹涌澎湃的暗流,这时候一架马车缓缓的驶进了京都的城门,袁震东谁也没有去找,因为他担心自己会连累他们,他抱着一丝侥幸,或许皇帝可以赦免自己,然后自己告老还乡,他真的是有些累了,在这个构型都叫的朝廷当中,忽然感觉到自己已经不胜当年,或许真的应该高老还乡了吧!

袁震东来到自己在朝中的宅子,找出官服来准备好,今夜休息一夜,明天就要上朝了,到时候一切自可见分晓。

第二日袁震东便早早地起床。打点好一切之后去了早朝。早朝之前遇上好多以前地同僚都不敢跟自己说话。袁震东更加感觉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头。

朝堂之上。皇帝将袁震东地罪过一一年出。不给他脚边地机会。便已经卸去了职务。捉进了天牢当中。许多以前拥护袁震东地人也跟着吃了亏。

不就之后。经过皇帝和皇太后商议。终于将袁震东在天牢中秘密处死掉了!

袁震东死后。皇帝到了大婚地年龄。但是他觉得自己想做一个一代君王。那么就必须要脱离母亲地管辖和压制。唯有这样。自己才算是一个真正地皇帝。

自古垂帘听政地不在少数。那些皇帝不是傀儡就是懦夫。最后没一个有好下场地。

但是自己不一样。皇帝心中已然有了想法。自己想做一个光明正大。浩然正气地皇帝。那么必须就得独掌政权。只有独自掌握了政权。那么自己才算是一个真正地皇帝。还不是生活在自己母亲羽翼下地小鸟那样。

皇帝想要独自执政,这皇太后也是隐约的感觉到了一些,但是她并没有很在意,眼下袁震东刚死,朝政上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她去处理,她现在对谁都有些不信任,包括自己的儿子在内,所以很多事情她必须都得自己亲自过问,包括很多奏折啊之类的东西,自己不过问一下就算皇帝签了还是不能算数,必须得再经过她的批准。

她其实倒没有想怎么怎么想,毕竟天下父母心,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自己十月怀胎生出来的儿子,所以自己完全不可能去想怎么怎么样。

但是她儿子不这么想,她越是这样,皇帝心里就越是气。

这年纪轻的人啊,容易叛逆,特别是这种皇子之类地,平日里持宠而骄,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做事情都是凭借自己的喜好,根本不干他人。

而如今他只是一心想当个大气的伟大皇帝,就算是生自己养自己的母亲,他也觉得有些碍事,根本就不觉得有任何对自己有利的地方,在他看来,自己才是皇帝,而他母亲则是皇太后,太后理应在把事情都处理完之后去后宫颐养天年,为何还要出来和自己争夺这一大片江山呢?

有了这想法之后,皇帝和皇太后两人是渐行渐远,这样做无异于那些同床异梦的夫妻一般,根本两人之间就少有交流,和之前一心对付袁震东的时候那时候的母子连心一般不一样,两人现在说话也少了,也变的比较拘谨了,连面都没事不见了,不知不觉中,母子之间地裂缝开始越来越大。叶^子悠~悠

这时候山西旱灾,有人报了上来,而在朝会的时候太后是没有出场的,她也没有垂帘听政,按照一般的意思,这些事情会拖上两天,等管事太监和自己的儿子亲自来把问题交给自己来处理,而她也会把事情按照自己觉得最合适的意思处理下去。

而这时候,在朝会的时候,听说山西大灾,为了显示出自己地仁慈和大义,皇帝陛下亲自拟订了诏书,宣布全山西所有官仓大开,官府放赈灾粮,并且从国库内拨出白银五十万两,派遣吏部尚书为钦差大臣,自己代表自己去山西探察灾情,不日出。

这君无戏言,这皇帝说出的话都是圣旨啊,这朝中大臣哪有敢多嘴的,几百个圣上英明让皇帝心里很是愉悦。

事情生后,当天晚上管事太监就向太后禀报了这件事,太后一听大怒,这可是大怒啊,真的是恼羞成怒,这自己儿子

高地厚,只知道逞一时之快,却完全不顾虑朝廷的轻易地就说出打开山西全部的官仓,还要从国库里拨出50万两白银,这简直是把她气地半死。

“去!给我把这逆子叫来!”太后怒了。

太监急忙退去,这太后可是在宫廷内说一不二的主,得罪了她把你砍了你都没半个不字可以喊,很机灵地,太监就退了下去。

一向两母子都是在一起商量研究的,何尝太后要对皇帝怒了,这太监也是成了精地家伙。

这对方对太后来说是儿子,自己可以骂得打得,但是自己是什么,无非就是一个在皇帝和太后跟前两头跑的墙头草,人家随口一句就能让自己人头落地,自己哪能这么傻,去和皇帝说太后要见他,他不就是等于和皇帝说自己去向太后告状么,那等于是说自己站在太后那里,肯定要得罪皇帝,一旦人家不开心,自己地脑袋就不保了。

犹豫的管事太监在房间里徘徊,他不知道该怎么对皇帝说,眼下这个小皇帝很明显血气方刚,想自己搞一番作为,光是今天他在朝上大气的决策,果断的决定就可以看出些端倪来,眼下这对母子很明显意见不合。

太后在朝中势力颇大,很多人都是她的手下,她可谓是呼风唤雨。但是另一个是她儿子,她在怎么样能杀了自己的儿子?而且那人不光是她儿子,至少那人还是一国之君,那可是皇帝啊,自古天下之大,皇帝最大,放眼世界,皆为臣子,为谁而臣呢?当然是对皇帝臣服了。

皇帝自然是最大的一个,自己得罪了皇帝,于长远来看也是对自己极其不利的。

眼下在太后跟前跑的就是自己了,是个人都知道,但是眼下太后怒了,要找皇帝,自己如果去找了,皇帝要杀自己,自己如果不去找,太后要杀自己。到头来人家还是母子,自己死的多冤枉啊。

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计谋,他把一个新进宫地小太监叫了过来,那太监名叫小春子。

“大公公,您找小的来不知道有什么事吩咐?”小春子很快就到了。

“春啊,你来这里也不短了,皇帝啥模样见过没?”

“没有,我新进宫的太监,还没到那级别。”小春子低着头,这海大公公虽然平日里对任何人都说话带着三分笑,但是那些资格比较老的太监背后都骂他混蛋,别看他平日里笑嘻嘻的,俗话说笑里藏刀,很明显,海公公不是什么好惹的货色,据说在宫里,凡是得罪他的,就算是一般妃子,最后地结局也会很悲惨,谁叫人家是皇帝和太后面前的大红人呢。

“这样吧,今天呢我有些不舒服,待会过半个时辰,你就去乾清宫一趟,带着太后老佛爷的旨意,去叫皇上晋见太后,知道了么?”

“啊!”一听要自己去见皇帝,还是太后的命令,小春子吓的着实不轻。

“没出息的东西,我培养你,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海公公一脚把他踢到了一边:“你这个没用的奴才!还不快去准备!?”

“是!!”小春子退了下去。

看到小春子走了,海公公急忙快步往皇帝现在所在的乾清宫赶去。

“皇上!不好了!皇上!”他一路急跑冲了进去,没人敢阻拦他。

皇帝看了看冲进来的海公公,对边上地守卫招了招手,把人都支到了远出便问:“海公公你干吗这么慌张,出什么事了?”

“皇上!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海公公很急的样子。

“你这个老狗!有什么事不能好好的说,敢和我在这里耍心计,你脑袋上难道真有九颗脑袋不成?!”显然皇帝有些怒了。

“皇上饶命,小的这就说。”顿了一下海公公说到:“是这样的,刚才我按规矩去太后那里一次,但是没想到的是在我之前有人已经把今天朝中之事告知太后了,太后似乎很生气呢。”

“母后生气?”皇帝的脸上深眉紧锁。

“不光是这样,本来我是不打算说什么地,但是在我之前竟然有人先把情况告诉了太后,很明显有小人在太后那边搬弄是非,皇上你说这可如何是好啊?这搬弄是非可是要挑拨到你们的母子关系的啊,太后在朝中一向势大,皇上还得小心啊。”

“哼!母后虽然是我母亲,但是她毕竟是一女流之辈,而且年岁颇大,思想保守,很多时候做事显的优柔寡断,太没主见。”很明显,皇帝对自己的母亲也颇有不满。

这时候海公公满头是汗,还好自己聪明,就皇帝目前这态度,刚才自己冒冒失失地冲上来无是会撞在枪口上,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可是皇上,太后在朝中势力太大…”

“闭嘴!你这阉官什么时候论到你来罔论朝政地,你可知这是死罪么?!”皇帝把脸一沉。

“奴才万死,但是奴才对皇上一片忠心,就算皇上要杀小的,小地也心甘情愿,只是死前还是要说,皇上小心啊!”

“住口!”皇帝勃然大怒。

海公公只是跪趴在地上,一动不动,一副任凭君处置地样子。

“唉!你明知道我不会杀你,杀了你我用谁去!?”皇帝地口气好转:“你不用怕,我好歹也是个皇帝,你的忠心我已经看到了,母亲势力在大,也比不过先皇,先皇的天下还不是一样要让我继承,很明显,这天下以后也就是我的

算权倾朝野,到时候还不是一样都要给我,况且我们她不会对我做些什么的,你放心吧,我不会亏待你的。”

“多谢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候小春子走了进来:“太后有旨,宣陛下前去相见。”

海公公依旧跪在地上,一同小春子竟然这么说话,一点规矩都不懂顿时大喜。

小春子一看地上,那跪在地上的不是海公公么?

“哼!你当你是什么,一小太监得势了?告秘对你没好处,来人啊,给我拖下去砍了!”皇帝显然是很心烦,想也不想就把人拖出去砍了。

可怜的小春子都不知道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错就被拉了下去,直接准备处死。

“好了!你也下去吧,你顺便去一次母后那里,就说儿身体欠佳,今日夜深就不去看望她老人家了。”

“是的,奴才这就告退了。”海公公边擦着额头边退了下去。

空无一人地大殿内,皇帝自己一人看着墙壁上的画痴呆,那画中的是飞龙在天,龙游九天的磅礴气势在画中尽显无,他越看越得意,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他在看来,他即将成为价中之龙,掌管天下苍生,万人之上,一人独大,享受君王快乐,被万民景仰膜拜。

而另外一边,海公公则有惊无险的回到了皇太后那边,面对太后,他把刚才皇帝对他说的最后一句话说给了太后听,顿时太后的脸都变地青一片紫一片,十分的难看。

“太后莫惊,皇帝陛下还小他只不过是自己想闯一番事业,太后何不顺着他呢?”他帮太后揉着肩膀说到:“太后也好安心在这里颐养天年,何乐不为?”

“你个奴才知道什么,你不知道啊,这大开官仓,会造成朝政不稳,对地方失去控制,官仓很多时候是用来平定叛乱来作为补给的,万一国内起了霍乱,难道还要从京城运输粮草过去不成?那山西军队吃什么?难道还得现收不成?”太后摇了摇头:“眼下国家动荡不安,人人都自危,国库空虚,而且到处都得用钱,山西灾情都没有查实,就忽然派出去五十万两白银,都不问一下财政大臣,你以为国库有多少钱可以供给他挥霍的。如果明天山东出灾了,后天湖南出灾了,后来云南出灾了,难道他还有这么多钱可以拿的出来?”

“太后英明,皇上他也是年幼不懂事,太后还得慢慢诱导,毕竟人家现在是皇上了啊。”

“恩,就你最知道哀家的心思,唉,这孩子真是不懂事,这地方的事情,当然得想万全之策,哪能老是这么大开口,这皇帝也是靠地方的供奉才得养着你们这帮奴才的,都像他这样做皇帝,别说你们,就连哀家都迟早要饿死。”

太后似乎有些无奈,不知道是累了还是睡了,也不说话,就躺在大软躺椅上不动了。

第二日,太后等着自己儿子前来见自己,却等了一天都没等到,心急如焚地她显然不习惯这样的生活,她终于觉自己的儿子开始疏远自己了。

这种微妙的变化其实已经潜藏了很久了,而直到最近才开始在表面上浮现出来。

太后虽然很无奈,但是没办法,第三日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准备从后面去听一下自己儿子上朝的情况了。

皇帝上朝,百官朝拜,然后依次说出自己想报之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了。

但是这皇帝他不一样,他也不让大臣先说,自己先开始问,一个个,按着品,然后是顺着地方开始问,问有事没?有困难么?好显地自己很有耐心,很关心臣子。

那些大臣倒也没什么,但是在后面的太后却是异常激动:“你看!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这君不像君,臣不像臣,这国家怎么治理!唉!我不管了!”太后愤然摔袖离去。

很显然,对于年轻人心里在想什么太后还是猜不透,并且她根本看不惯皇帝的行事方式,太草率,太轻易,这在她眼里就是天大的毛病。

她觉得君王就得有君王的样子,在朝野之上得坐在龙椅之上,细听百官之言,以扬君威,而不是他那样跑下去体贴下属,完全没有君王之威。

另外他对自己儿子点头,对大臣所报之事皆点头,那个所谓地用人不疑,人不用的道理很是反感,在她看来,知人善用才是硬道理。

而皇帝则不一般,他现在是对手下大臣完全信任,按他地话是你们现在说什么我都信,但是万一查出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对不起,那时候就是重罪。

母子之间地感情裂痕是越来越大。

俗话说的好,夫妻没有隔夜仇,但是这母子之间地间隙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相互的猜忌,相互的质两人之间越来越多的想法很明显的让两人都非常的烦恼。

皇帝觉得自己的母亲管的太多,她根本不想让自己执掌朝政,而只是让自己作为一个傀儡出现。

显然皇太后虽然帮自己的儿子剪除了朝廷中的大患袁震东,可是对于皇太后来说,这个儿子是否能够做一个合格的皇帝,或所能够顺从自己的意思,皇太后已然拿捏不准了。皇太后心中想着:“希望这一次的对手,不要是我的儿子。”

沈家酒娘 番外:最后的陨落--冷九容

天,她还想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她想起了她年轻的时候想着她的邢枫哥,确被迫嫁入沈家做了小妾,等到她真心爱上夫婿时,沈洪心里却念念不忘那个亡人。叶^子悠~悠

等到后来,柳雨湘未死,化成黄烟陌与她那已经成为袁震东的邢枫哥来报仇。

她仿佛是上一辈子欠了沈家的,为了沈家,她不得不抛离与她真心相爱的薛王爷,进入皇宫,成为皇上三宫六院无数个女人之一。

皇上呵,那也当真是个好皇上。可是他千不该万不该的就是,杀了自己的孩儿,害的她冷九容承受丧子之痛。皇上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不惜把亲生兄弟薛王爷送上了断头台。

九容又想起薛王爷死的时候,那时,她觉得整个躯壳都不是自己的了,却要面对朝廷的政变。

在那场政变中,袁震东与她共同经退,挽救朝廷。

也是在那场政变中,她亲手杀死了皇上—皇上的药,被她扔了。

接下来那么多年,她都一直在与袁震东斗来斗去。明明是心中有对方的两个人,可是为什么要偏偏斗个不休呢。

后来,袁震东被她处死了,她的下一个对手,却是自己千辛万苦栽培出来的皇上。皇上是薛王爷的亲生儿子呵,可是他的生母也是死在她九容手中…

一幕幕的故事,像是幻影一般,在九容的脑海中浮现。她忽然觉得自己很累很累了,她好多年都没有好好休息过了,于是,她轻轻的闭上了眼睛…

她做了一个很长很长地梦。在梦中。她梦到了很多很多地人。沈洪老夫人、柳雨湘、还有明月欣儿、冰凝。还有陪伴她争斗一生。却因为张扬跋扈草菅人命而被她赐死地书雨。还有…

还有薛王爷。

等到她明白她毕生地挚爱是薛王爷地时候。已经没有法子挽回了。也许。一切都是命吧。

在梦中。她看到薛王爷骑着白马向他奔跑而来。他仍旧是那么白衣凛然。眉目清俊。一如当年。

他站在灯笼下面。望着她笑。她看到冰儿远远地在天际和她招手。

“王爷…”她呼唤道。

薛王爷就那么站着,静静的凝视着她,一句话也不说,一如当初。

她忽然觉得,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薛王爷。她如今,不是想要对付薛王爷的儿子,她养大的薛巡么?她冷九容向来是与世无争的,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为了权势而不择手段的人呢?

这时候,她听到薛王爷在呼唤她。他的声音温柔而深情。

“容儿,容儿…”他的声音,一声比一声急切。

九容的心里,生出一种欢喜。她忽然觉得,什么都不重要了,她唯一想做的,就是和薛王爷在一起,永生永世,再也不分开。

于是,她像薛王爷奔走而去,裙裾飘然。

第二日,天气有些转凉,明月欣儿特意端了一碗参茶送来。皇太后的脾性,是她最为了解的。

可是,当她走到皇太后床前的时候,她不禁“啊”的一声,手中的青瓷碗打翻在地。

她看到皇太后静静的睡去了,她的面容是那么安详,那么安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