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家与蒋家联姻的喜讯很快就传遍了上京城的大街小巷,热闹的程度不亚于敏福郡主下嫁给状元郎时的场景。

两位内阁的权臣携手一处,只怕这势力将要更上一层楼。

坊间隐隐已有传闻,说是东方透只要娶了蒋音兰,那辽东总兵之职便已是他的囊中物,不出三年他必定会坐稳这个位置。

季重莲听了只是置之一笑。

东方透是个有能力的人,却并没有那么大的野心,若是他真想争夺,真想往高位上爬,当初也就不会从上京城远走,在梁城过了那么些年风流浪荡的日子。

人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如今连东方透这个浪子都要成亲了,蒋音兰自然成了闺阁小姐们热议的话题,有人羡慕她的好运,当然有人也嫉妒她能嫁得好夫婿,人人心态不一,但这并没有影响大家对这场婚礼关注的热情。

叶瑾瑜倒是有些气鼓鼓地跑到季重莲屋里头抱怨,发了好一通牢骚,“他什么人不好娶,怎么偏偏就娶了蒋音兰?!”

“你这丫头,难不成心里还没放下他?!”

季重莲嗔了叶瑾瑜一眼,一手点在她的额头上,郑重道:“云阳对你那么好,你可不能三心二意!”

叶瑾瑜脸上一红,忙推了季重莲一把,“姐姐说什么呢,我和云阳好着呢,你可不能在背后编排我!”

“得,只要你能顾着自己的家,别胡思乱想的就好。”

季重莲放下了心来,有些不解,“蒋姑娘有什么不好吗?外间可是说她四艺皆通,是个聪慧的美人呢!”

“姐姐,那是外面的人不知道实情罢了。”

叶瑾瑜叹了口气,“是,我不否认蒋音兰是有些聪明,也长得漂亮,只可惜她却是个病美人!”

“病美人?”季重莲微微诧异,“可我怎么没有听人提起过?”

“这…”叶瑾瑜叹了一声,“也就只有相熟的几家人知道罢了,蒋音兰确实也聪慧,听说三岁能识字,五岁能作诗,七岁的时候她的琴音造诣已经初具火候,若不是她身子弱了些只怕还会学得更多,你没见过她,她就是一个…”

叶瑾瑜有些纠结着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蒋音兰,半晌才被她憋出了一句话来,“总之你见过她就知道了。”

季重莲笑了笑,忽而想起了什么又敛了面色,有些担忧道:“这样的情况东方大人不可能不知道吧?”

“哪能不知道呢?”

叶瑾瑜摇了摇头,“前几天东方伯母还跑来咱们家里找我母亲,我躲在壁纱橱里偷偷听了几句…”

“你…”季重莲无奈地摇了摇头,“那么大个人了还做些小孩子做的事,你羞是不羞?!”

叶瑾瑜却是没所谓地挥了挥手,翘着唇一脸得意道:“反正她们也没发现我在偷听,不过东方伯母哭得可伤心了,说如果不是东方伯伯应下了这门亲事,她怎么着也不会让东方大哥娶了蒋音兰的,这可是断了东方家的子嗣!”

“那叶夫人怎么说?”

季重莲不动声色地抿了一口茶水,做母亲的都有这种担忧,可东方大人却是全然不顾,这是不是说明他与蒋阁老私下达成了某种协议?

叶瑾瑜双手一摊,“母亲还能怎么劝,只说先娶了蒋音兰为正室,将来再为东方大哥纳几个良妾,能为东方家开枝散叶,相信蒋家也不会计较的。”

“再说了,东方大哥成亲之后是要回到辽东的,蒋音兰也不可能跟着去,到时候还是需要妾室在那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不然一个大男子得有多…”叶瑾瑜正说得起劲,转眼看见季重莲有些怔忡的神情,不由暗自懊恼,她这是说错话了,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裴大哥如今还不是一个大男人在甘肃,身边也没个照顾的人,季姐姐怕不会是想到那里去了吧?

叶瑾瑜赶忙摇了摇季重莲的手,连声道歉:“好姐姐,是我说错话了,都怪我嘴笨!”

“你说得也没错!”

季重莲回过神来听明白叶瑾瑜说的是什么,不由笑了笑,“但是阿衍他不需要人照顾,他从小又不是没吃过苦的人,我相信他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好!”

“姐姐能这么想最好了。”

叶瑾瑜抚了抚胸,心里到底是松了口气,又道:“东方大哥成亲那日姐姐去不去?”

“自然要去,这请帖都发来了,到时候咱们一道吧!”

季重莲牵了叶瑾瑜的手,轻轻地拍了拍,“有你在,指不定我还能得了闲去瞅上新娘子一眼呢!”

“也就凑个热闹吧!”叶瑾瑜感叹地摇头,“只能怪东方大哥命苦!”

季重莲嗔了她一眼,“你这丫头非要说这么扫兴的话,别人难得大喜的日子。”

叶瑾瑜吐了吐舌,“那我不说就是,保证到时候只看,不说!”

“好!”

季重莲笑着应了一声,又将叶瑾瑜从上看到了下,目光在她的小腹处停留地久了一些,有些纳闷道:“怎么都快一年的光景了,你的这肚子还没有消息?”

“姐姐!”

叶瑾瑜微微红了脸,撒娇地摇了摇季重莲的手臂,“这种事情急不来的,顺其自然吧!”

“也是,你年纪还小着。”季重莲顺着点了点头。

叶瑾瑜却是突然噘起了嘴,刚才的笑脸立时换了张苦瓜样,“也不算小了,姐姐在我这个年纪也怀上霜姐儿了。”

见叶瑾瑜似有难言之瘾,季重莲不由认真道:“那是怎么回事?你仔细给我说说。”

叶瑾瑜有些扭捏,“这…让我怎么好意思说。”

“有什么不好意思说的,叶大人和叶夫人可还等着抱孙子呢!”

季重莲摇了摇头,“若是你不愿意和我说,和我大姐说也一样,你们如今是妯娌,嫁的都是赵家的男人,也许有些事情更好启口。”

“我大嫂啊…我更说不出口了。”

叶瑾瑜一脸纠结的模样,挣扎了半晌才附在季重莲耳边低声道:“云阳他那个…节制得很,每个月就与我…与我行房一两次,还是在我小日子前后,我怕就是因为…因为行房太少了,这才…这才没那么容易怀上。”

季重莲听了又好气又她笑,果然学医的也有学医的好处,算都算得到什么时候不易受孕,可赵云阳打的是什么主意,是不想让叶瑾瑜生孩子不成?

思绪转到这里,季重莲突然顿悟过来。

是啊,赵云阳是入赘的叶家,他们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可是会姓叶的。

会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赵云阳才不想让叶瑾瑜怀孕?

没想到平日里这小子看着是闷葫芦一个,私下里却是这般有心机!

可是入赘的事已是事实,就算他心里还有些不能接受,但这样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看着叶瑾瑜仍然一脸懵懂的样子,季重莲又不忍心说破。

他们夫妻的感情还是不错的,至少每次她见到叶瑾瑜都是一张笑颜,这便说明赵云阳待她并无不好的地方。

可这样长久下去拖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若是赵云阳一直想不通,那她势必要去提醒一番。

当然,她不会直接告诉叶瑾瑜,这太伤夫妻感情了,也会让叶大人与叶夫人心中不快。

季重莲想了想,准备找个机会与季芙蓉说说这事,季芙蓉告诉**,再由**出面和赵云阳谈谈,至少了解一下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样才比较恰当。

心中有了主意之后,季重莲便尽量与叶瑾瑜谈起了其他开心的事,不再纠结在这个问题上。

叶瑾瑜也是心眼宽泛的人,季重莲转移了话题之后俩人又说说笑笑了起来。

不一会儿奶娘抱着筝姐儿与元哥儿来了,叶瑾瑜更是开心地和俩个孩子玩了一下午,直到掌灯时分才回到了叶府。

第【228】章 甘肃民俗,总兵怪癖

甘肃的省会是兰州,这里依山傍水,是有名的黄河之都,地理资源十分丰富。

甘肃还是金银矿藏的发源地,这里出产的金银占大宁国金银矿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所以说虽然这里离上京城远了些,却是个十分富饶之地。

甘肃的百姓,包含了汉、回、藏、东乡、裕固、蒙古、哈萨克、保安、撒拉、满、土、维吾尔等十二个主要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

相传三皇之首的伏羲氏便诞生在这里,远自上古,黄河两岸的农业已经萌芽。

甘肃东南部的天水市和陇南地区,是历史悠久、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俗奇特的天然膏沃之地,有小江南之称,境内除有举世闻名的麦积山石窟和秦安大地湾古文化遗址外,伏羲文化、秦文化、三国文化在天水的遗风民俗也十分丰富。

每年正月十六日的伏羲庙会和五月十三日的伏羲文化节,将天水民俗活动推向**。

而唐玄奘在天水的传说,使佛公山乔、万紫山、渗金寺等地,成为主要民俗景点。

境内的拉卜楞寺,作为黄教三大寺,有着精美绝伦的建筑,古朴典雅的临夏清真寺,是穆斯林民众们的聚礼之地,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

规模宏大的莲花山和松鸣岩花儿会,是临夏民俗风情的充分展现。

更有那甘南藏区的浪山节、采花节;临夏东乡族、保安族的婚礼、饮食等习俗,使甘南和临夏成为甘肃民俗的黄金地域。

定西地区和白银市,虽干旱少雨,植被较差,但也不乏引人入胜的民俗风情。

河西走廊是甘肃著名粮仓,更是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河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

闻名于世的敦煌莫高窟民俗、肃南裕固族风情、肃北蒙古族风情、阿克塞风俗、天祝藏区风情、雷台奇观、古酒泉传奇、嘉峪关传说、玉门关和古阳关遗址、桥湾人皮鼓、民间筵悦、民勤骆驼队等奇风异俗在这里熠熠生辉。

兰州,更是一座历史名城,这里民俗风情更是多彩多姿,连城鲁土司衙门、黄河古渡和铁桥、五泉山庙会、安宁堡桃花会、皋兰闹元宵与打春牛、水车与皮筏、太平鼓和太平歌以及雕刻葫芦、黄河石、水烟、白兰瓜等,让人流连往返。

裴衍刚一到甘肃就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了解甘肃各地的民俗风情,对比与他书本上看到的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只能说书本描写的还不够,真正的甘肃还要更美!

这里虽然偏远了些,也被人描述成边境蛮荒之地,可到了这里后,你要真正地去了解它,适应它,最终也会爱上这片土地的。

裴衍如今的总兵府便是从前的连城鲁土司衙门,经过历代的重建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甘肃是个多民族聚居之地,要想打理好这个地方比在梁城时更不容易。

裴衍记得他临行之前皇上曾经交待过他,若是这些甘肃蛮夷收服不了,那么便要将他们逐个蚕食。

那么大一片金银矿放在这些人的手中,虽然每年交给朝廷的赋税已是不少,但皇上怎么能安心呢?

这就像是有人在扼住了他的咽喉。

若是甘肃起了什么变故,那无疑是将自己的国库给腾了个空,这种危险的境地是皇上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但裴衍也大致接触了各部族的土司或是族长,当然其中有人激进,有人随和,有人谄媚,也有人忐忑,想要收服这些人也不是易事。

而裴衍觉得,真正要将甘肃握在手里,他应该做的不是收服或是蚕食,而是将他们融合在一起,这是个艰巨的工程,他给了自己六到十年的功夫。

若是让他做成了,不说是在自己的政绩上写下辉煌的一笔,那绝对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男人是要干一番事业的,但这样一路做下来他陪在妻儿身边的时间便更少了,也会错过孩子们成长的时光,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木家兄弟本就身体强健,如今在甘肃这边倒是适应的很好,现在还在跟着毕焰学武,只是两个小家伙有些想念季重莲和霜姐儿,他又何尝不是呢?

豆芽出了水痘后到底身体弱了些,来到甘肃后又病了一场,若不是桂英没日没夜衣不解带地照顾着,只怕她这条小命也要丢在这里了。

红英是跟着他们一道来的甘肃,平日里负责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还要打理两个孩子的事务,生活也是充实得很。

他每每在信中提及日常的琐碎,季重莲似乎都很爱听,回信里还让他把每天做的事情细化,再顺道讲讲大家都做了些什么。

而这些不仅是季重莲一个人看,她还会讲给霜姐儿听,告诉霜姐儿爹爹在做些什么,木长风与木原野今天练功了没,个子是不是长高了如此等等。

有些唠叨和繁琐,但却是让人觉得很温馨。

至少妻儿远在千里之外也没有忘记他。

楼下响起一阵喧哗声,惊扰了裴衍的思绪,他不由微微皱眉,搁下了手中的笔。

正待说话,已经有人跨了进来。

一身黑色软甲穿在毕焰身上颇有些不伦不类的感觉,两缕长发垂在耳侧,其余大部分束在头顶,又给人一种放荡不羁之感,再配上他那张男女莫变的妖孽容颜,完全是个逆天的存在。

怪不得刚刚到甘肃时这里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对他升起了好感,但自从几个大胆的男人敢于向毕焰亲自表白后被他打得缺胳膊断腿的,人们这才意识到这个长得漂亮的男人也绝对不是好惹的。

此刻的毕焰就斜斜地依在门框边,双手抄在胸前,眼尾一挑嘴角一翘,那种邪魅妖娆的感觉不禁让裴衍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裴衍拿起信纸吹了吹,薄薄的几张信纸都被他给写满了,只等干透了装进信封里就是。

毕焰瘪瘪嘴,“怎么着,又给嫂子写信呢,你腻味不腻味?”

“你一个孤家寡人哪里会明白有家的好处?”

裴衍轻哼一声,目光又向窗外一扫,虽然声音已是渐歇,但似乎人还没有走远,“刚才外面在吵什么?”

如今的总兵府是从前的土司衙门,建筑风格还保留着那时的模样,远远望去就像一座坚不可摧的圆形城堡,整个外围的一圈都砌了高高的围墙。

进出都只有一条通路,中间是一个宽大的圆形坝子,平时被当作了演武场,木架子上摆着各式各样的兵器。

而这里的房子也成圆形围了一圈,足有三层楼之高,所以在坝子里发生了什么,就算裴衍身在三楼也能听到动静。

毕焰低声笑了笑,这才道:“还不是那些热情的土司与族长们,他们知道你在甘肃是一个人,连个女人都没有,这才争相送来美人想要一讨你的欢心!”

裴衍一听便沉下了脸来,“你吩咐下去,哪个敢给我送女人,这个部族三个月的赋税加重一成!”

毕焰肩膀微颤,极力忍住了才没有大笑出声,只应道:“好,好,就知道你会是这种反应,回头我便去办这事!”

裴衍对季重莲的死忠让毕焰无法理解,这就是所谓的爱情吗?

爱情容不下第三个人?

可他见着许多男人嘴里说着爱,还不是一个两个三个的美人接着往家里抬。

男人不都是三妻四妾的,怎么到了裴衍这里就完全变了个样?

裴衍刚来甘肃时也不是没出现过要贿赂他的人,只是那时别人都是抬的成箱的金子和银子,他是收了,不过是记做这个部族额外上交的税收给了朝廷,倒是让那些送礼的人哭笑不得,这是刚好碰到了硬钉子上!

于是大家便开动脑筋再想对策,想着裴衍并没有带着妻儿到甘肃,这男人身边哪能没有个暖床的女子,这才起了送美人的心思。

但谁先送呢,这总要有人起个头探探风向如何。

今天这两个是先头炮,却不无意外地惨淡收场,这是碰到了裴衍的死穴上,不给他们长点记性可是要不得的。

裴衍不说话了,毕焰自觉没趣也退了出去。

可怜几个土司与族长,恁着摸不透这新来的总兵喜欢些什么东西,好像油盐不进的模样,可是人就总有弱点,只怕是他们没有一击命中!

从前的甘肃总兵自然是与他们这些人同流合污,赚满了自己的荷包,可换了一个人,怎么能在裴衍的眼皮子底下为自己的部族争取更多的利益,这才是他们目前迫切关注的。

大宁兵强马壮,而他们这些少数民族人少,又没有精良的兵器,就算想要自治,各个部族也是各怀异心,根本团结不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若是想要抗衡大宁无疑于是以卵击石。

所以就眼前的状况来看,还是先摸清这位新上任总兵的脾性来得实际得多。

看着大门口仍然有些吵闹不休的模样,毕焰想了想,直接拐下了楼去。

这些人若是不清楚裴衍的性子,这样三天两头闹上一出也挺烦人,他索性点醒他们!

“呀,是毕大人来了!”

远远的便有个眼尖的瞧见了毕焰,赶忙笑着迎了上去。

如今毕焰已是混上了个从六口的镇抚当着,是裴衍得力的左右手。

所以若是有什么事情见不到总兵大人,能遇到毕大人也算是运气了。

毕焰挑了挑眉,他一向不喜欢这种自来熟的人,看那人一身的服饰,该是回族人。

而另一个好似是满族的,两个男人都是一脸大络腮胡子,笑起来像个圆脸西瓜。

在俩人身后各站着两个蒙面的女子,那一双双大眼睛就像黑葡萄似的,水润润的目光直直地向他射来。

毕焰绷紧了脸色,这些女人难道还以为能诱惑到他不成?

真是异想天开!

“你,还有你!”

毕焰指了指俩人,口气严肃道:“回去告诉你们族长,从这个月开始,一连三个月,你们族中的赋税加上一成!”

回族男子一脸惊讶,“毕大人,这是怎么回事?”

满族男子也是一脸的不解,接着说道:“是啊,毕大人,我们两族犯了什么过错,为什么要加重我们的赋税?”

“你说你们犯了什么?”

毕焰下颌微挑,目光扫向了那四个女子,“咱们总兵大人是那等喜好女色之辈吗?你们休想用美人计来瓦解他,告诉你们,咱们大人可是无坚不摧的!”

回族男子与满族男子对视一眼,均是一脸的苦笑,“咱们也是奉命行事,哪里会知道总兵大人并不喜欢美人。”

“罢了罢了,”毕焰掸了掸衣袖,轻描淡写地说道:“既然你们是初犯,这也算是长个记性了!”

“至于这四个美人嘛…”

毕焰踱着步子绕着四个女子走了一圈,已经有人按捺不住向他抛了媚眼,更有甚者还挺了挺那山一样的胸脯,还有的微微拉下了面纱,惹隐惹现地露出了真容,果然样貌都是不差的。

回族男子与满族男子也是机灵的,见毕焰目光流连其上,赶忙附和着说道:“毕大人若是不嫌弃,这几个美人小的自当双手奉上。”

“那也行,反正这总兵府里还差几个洗马桶的!”

毕焰这话一说完,那四名女子纷纷变了脸色,可送人的话已经说出口了,又怎么能轻易反悔?

回族男子脸色有些苍白,“这次送来的两名女子可是千里挑一,也算是回族的贵女,让她们去洗马桶,大人这是为难小的了…”

毕焰轻哼一声,并不答话。

那满族男子却是灵机一动,凑上了前来,“大人只要喜欢,那是咱们满族的荣誉,这两个女子大人便带回去吧!”说着便把那两名满族女子往前一推,也不管她们是否花容失色,抖得犹如风中的落叶一脸凄凉。

“还是你小子上道!”

毕焰满意地点了点头,对那满族男子招了招手,他立马便凑上前来,毕焰一手便勾住了他的脖子,“你知道咱们总兵是有夫人的吗?”

“知道知道!”满族男子点了点头,“小的还知道总兵大小有三个孩子,大的是女儿,二女儿与小儿子还是龙凤胎!”

“你小子倒是打探得清楚嘛!”

毕焰咧嘴一笑,“那你就要清楚,咱们总兵大人从前在上京城里是出了名的尊妻爱妻,即使远在甘肃,他又怎么会找女人给自己的夫人添堵呢?至于几个孩子,那更是爱若至宝,掌上明珠啊!”

满族男子怔了怔,随即便是一脸顿悟的模样,感激地拱手道:“多谢毕大人提点之恩!”

说罢也不顾那两个满族女子求救的目光高兴地转身离去。

回族男子却是一脸莫名其妙的样子,心里猜想着毕焰一定与那满族男子面授了机宜,这次满族得了消息掌握了先机,那他们回族岂不是落于了人后?

想到这里,回族男子便是一脸的痛心疾首,悔不当初。

见着毕焰还没有走远,这便拉着两个回族女子追了上去,也不管她们一脸的惊愕和慌恐,堵在了毕焰跟前,气喘吁吁地道:“毕大人,咱们回族的女子也送于您了,只求您在总兵面前说说好话,小的感激不尽啊!”

“晚了!”毕焰挑唇一笑,目含讥讽,“我这人有个脾性,第一次说得才作数,至于第二次嘛…别人再求我收下也不行!”

毕焰微扬下颌,“怎么你回族的女子就要比满族的女子高贵吗?既然如此高贵,你还是领回回族的好,本大人消受不起!”说罢转身就走,高喝了一声,“送客!”

回族男子苦着一张脸,最终只能带着他献不出去的两个美人灰溜溜地离去。

满族男子细细想了毕焰话中的意思,回到自己的部族后将今日发生的事情一一禀报给了他们的族长知晓,族长不仅对他多有夸赞,还赐了他一座精美的帐篷与几个美人给他,完全没有怪罪他被总兵大人多加的那一成赋税之事,至少从今日所见他们已经掌握到了先机。

而自至之后,满族送到总兵府的东西再也不含金银或是美人,而是搜罗了各族的精美服饰,有成熟美妇所穿,也有小孩子的衣服,各式各样,具有极强的民族风味,还有很多在大宁国见不到的孩童小玩意也纷纷被送到了总兵府去。

这一次,裴衍倒是没有再将东西给退回,而是高兴地叫人装箱,一批一批地给运回了上京城去,而因为这个原因,满族今后的赋税都被减了一成,这倒是让其他部族羡煞了眼。

对于第一个敢吃螃蟹的满族人才有如此的待遇,今后其他部族效仿而行,却再也没有收到任何回报。

第【229】章 东方大婚,初见音兰

东方透与蒋音兰的婚礼果然办得出其得热闹,季重莲、敏福郡主,连同着与叶瑾瑜母女相约着一同前去道贺…

至于男客那厢,虽然敏福郡主舍不得与季崇宇分开,但到了那里也只能分道而行,男女客呆的地方可是不一样的。

前不久西凉王已经离开了上京城,不止是敏福郡主出城相送,连皇贵妃也移驾出宫,那离去的场面可比来时还更加热闹。

西凉王离去,敏福郡主开始还有些伤感,但她天生是个开心果,很快便把烦恼丢在了脑后,更何况还有季崇宇陪在她身边,新婚的甜蜜到底冲淡了一些离别的愁苦,再说若是今后她想念西凉了,大可以带上季崇宇一起回家乡看看。

敏福郡主心无城府,说话爽朗,季重莲倒是很喜欢这个弟媳,闲来无事便教导她怎么管理家中庶务,好好料理起他们这个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