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则乱世,但苦的大约都是穷苦人家,家里有权有势的, 想想办法总能活得舒服点儿。

不至于把孩子丢了。

谨姝也不像是走丢的,看样子她在那个破房子里待了挺久的,但应该也没太久,像她这么大孩子, 还是个清秀姑娘, 没有遇上人贩子除了运气好,应该是还没来得及被盯上。

她身上很少东西, 两件破衣裳,很旧了,颜色都不太看得出来, 但洗得很干净,没有乞丐身上那种惯有的馊味儿。

还有一个包袱,里面都是些碎东西,一个珠钗,断了一半, 单看做工应该不差, 珠子是玛瑙, 看色泽和通透度, 都不是次品。但很旧了,还有残缺,也说不清是捡的还是原本就有的。

一个盒子,端端正正放了一块儿石头,不是什么宝石,就是一块儿破石头,唯一的特别之处就是挺锋利的,但应该也没什么用。

一根竹笛,特别短,大概比他的手掌伸直了要长一点。上面有许多划痕,原本挂穗子的地方,只剩了一段残绳。

她会吹,但调子已经不准了。

她那时候大约三岁四岁或者五岁?

看不出来,很瘦小,他也没什么跟小孩子交往的经验,看着小孩儿都差不多。

看言行倒应该不小了,竟然还识字,普通权贵家的姑娘都不见得会识字,何况她这个年纪。

他观察过她许久,也问过,她只是摇头,一脸懵懂的样子,好似什么都不知道。但也可能是不想说,他也就没再问过。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太多,谁都有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哪怕是个孩子,他好奇不过来。

后来熟了之后,她倒是无意说过一些,都是些很细碎的细节,比如她家门前有棵槐树,比如后院的花什么的,但要是问她家到底在哪里,她就不知道了,有会儿会很安静地坐在那儿思考…或者说,出神。

年纪小小的,倒是挺深沉。

她警惕性很高,除了外表柔软单纯无害,骨子里其实很倔强,有时候更是倔强得气人。熟了之后才显得可爱一些,本质是个黏人的小孩。

客观来讲,她这个人,这个年纪,身上很多东西都是很矛盾的。

她很孤独,似乎也很想要安稳,但她给人的感觉好似她本来就没有家似的,安于流浪,也没想过去找家里人。有时候他会猜家里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灭顶之灾那种。但应该是没有,她经常做噩梦,同一个噩梦,这种情况下,大多那噩梦是内心深处最深切的恐惧,她之所以会认为是同一个噩梦,是她经常重复一句梦话:别赶我走…我乖…阿娘…

所以她大概是被赶出来的?

他实在不是很明白,她一个小姑娘,做了什么值得被赶出家门。

但她不说,也说不清楚,他就没问过。

她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做噩梦,更不知道自己说过什么。

但他其实是好奇的,这种好奇与不时的猜测让他没办法再对她保持旁观者的姿态,而且越是熟悉那种情感牵绊就越强烈,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当作什么都没发生地拍拍屁股走人,她还那么小,没有家,没有亲人,孑然一身,孤独没有依靠,离开他,估计活不了几天。

他没有那么强的同情心,也不是什么善人,街上大多是流离失所的穷苦百姓,被国家为了打仗强行征收的赋税压得抬不起头来,乞讨都是艰难,只能靠偷靠抢,人为了一口饭吃,什么都做得出来,多的是穷凶极恶之辈,可怜不过来的。但谨姝怎么说都是救了他一命,他没有那么狠的心。

何况她是个小姑娘。

两个人相依为命了两年,不知道是饿的还是怎么,她始终没长高,一副又瘦又小的样子,更加分不清年龄,他带她去找过一次家,她听他说家的时候,表情毫无波动,没有欣喜,也没有厌恶,好似那是一个与她毫不相关的东西,但她还是点了点头。

她是从那枚断开一半的珠钗上猜测她家可能在温县的,那是温县的一个首饰坊,上面刻着红玉坊的字样,店铺不怎么大,他有次无意遇到一个游商的时候偶然听来的,就带着她去了温县。

去了那个首饰坊,掌柜的看了看,点了头,说是自家的,但钗子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也不是什么独特的式样,一年卖出去无数支,谁家都可能有一支。

到这里,线索就断了,他领着她在那里逗留了月余,没事去城里转转,也没见哪里的宅子门前有棵老槐树的。

昨夜里,谨姝说起郑鸣凰的时候,他脑海里一直在闪烁着某些东西,直到这一刻,他才能屡清楚。

郑鸣凰的底细他没仔细探过,但基本的他都知道,温县人,逃难逃到了繁阳,面相好,被留在乐坊学琴,有回郑氏无聊点了乐坊的谱,郑鸣凰歌喉和琴艺都不错,独自弹唱了一首《凤飞兮》,一首颇不常见的调子,是汝南的乡音,郑氏老家也在那里,后来随着夫君辗转到了江东,已经离家很久了。

遂心下触动,多问了几句,郑鸣凰低声细语地将自己遭遇诉说了一遍,还提到了郑家一个旁支,郑氏顿感亲切,认定是本家出来的孩子,乱世之中竟流落到这地步,她那时候方小,但模样已经很好了,刚学了没几日,都能被派出来独自弹唱了,并不是她琴艺真好到可以独当一面的地步,而是她这样的模样招人疼,现下是还小,但乐坊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靠她色相捞一笔。

郑氏就怀揣着那些感慨和对这位本家之女的同情和怜悯就这样把人留在了府里做使唤丫头。

郑鸣凰是个懂事的姑娘,郑氏膝下寂寞,独自待在深宅大院里本就孤独,儿子跟着叔父四处打仗,一年也回不了几趟,她所有的时间都在等待和守望,而郑鸣凰的体贴和陪伴,给了她莫大的安慰,留在府上不到一年,她就把人认到了膝下,翌年开春祭祖的时候,还带了她去宗祠。

李偃家里并不是什么显贵,父亲那一代还是乡人,兄长为了生计去做打手,在府里头给人看家护院,兄长是个手狠的人,做事也干脆,被主家赏识,做了护卫,后来被主家推荐去参军,进的就是静安侯的军队,当时郑氏还是静安侯的夫人为了拉拢静安侯座下几个得力助手才指给他的,郑氏家里是乡绅,比兄长出身要强一些,也没强到哪里去,说实话郑氏并不是个好妻子,年轻的时候善妒,愚昧,脑子不是太灵光,但又颇爱指手划脚,后来兄长出了事她才稍微稳重了一些,好似突然开窍了一般,做事都稳妥许多,为了孩子忍辱负重,至少在那种世道里,安稳地保下了自己和孩子,都是值得李偃尊重她的。

郑氏自知自己也改嫁不了什么好人家,即便她这种不太会看人的人都能看得出来,小叔子是个能做大事的人,果敢,有魄力,智勇双全,一旦得了机遇,就是一步登天的人。

更何况李偃刚回江东没多久就先夺了静安侯的兵,接管了静安侯一直想做却没做成的遗愿——统一江东六郡。

郑氏在看得到光明前途的情状下,更不愿意离开李家了。

郑氏住进了大宅子里,成了府里地位尊崇的大夫人,有侍候的下人,有看家护院的侍卫,有人奉承,有人巴结…

这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

后来她做主立了宗祠,但李偃出生的时候母亲就难产而死了,父亲在他三岁就过世了,他几乎算是兄长带大的,兄长的死给了他莫大的打击,立宗祠的时候,他甚至想不起来父亲和母亲的名字——兄长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大概是怕他伤怀,亦或者觉得没必要提,没怎么提过父母的事。

宗祠立的时候只有父母一个牌位,“先父之位”“先慈之位”,倒是兄长的牌位立得很正式,李偃没怎么进过,偶尔想念兄长也只是独酌一杯,倒是郑氏每年开春都去祭家祀,搞得很正式,大约从这种仪式感里,她能找到一种当家主母的体面。

郑鸣凰就是在宗祠里被认作干女儿的,李家没有女子不进宗庙的规矩,事实上根本也没什么规矩,所有的规矩都是郑氏定的,李偃不太管这些事。

昨夜里,谨姝说郑鸣凰是温县人,汝南王刘雍在温县便有一个宅子,里面养过一个妾室,妾室和下人私通生了个女儿,那个女儿很有可能是郑鸣凰,而从这一层关系上,郑鸣凰和刘郅很可能有着某种关系。

但据前世里李偃所知,郑鸣凰应当是恨刘郅的,她肚子里便是刘郅的孩子,李偃之所以会娶她…准确来说也不是娶,只是个名头,放出来个消息而已,他和郑鸣凰最亲近的接触,也不过是她送吃的去他书房,他讨厌不相干的人进他书房,所以郑鸣凰几乎也没靠他太近了,那些显而易见的心思他不是不知道,只是没太理会。

郑氏死在刘郅登基前的那个春天,唯一的遗愿是李偃把郑鸣凰娶了,她拿出了一个物件,是兄长生前的遗物,那是块木牌子,指长,两指宽,上面写着是的应该一个名字,杨什么什么,后面两个字被血迹污染了,只能看得出来最后一个字的小半边,是个竖勾,但猜不出来是什么字。

郑氏瞪着双眼,一直看着李偃,“女人,是个女人,你兄这辈子,败在女人身上,留我们孤儿寡母遭罪。这东西我一直存着,我一直记着呢,做鬼都忘不了。”

“你兄欠我的,你来还,嫂子只有这一个请求,阿凰一个弱女子,我不放心她,她是我亲闺女,我放不下她啊。你不还,就叫子婴去还。”郑氏看着儿子,眼里不复平日里对儿子的温柔和殷切,那里面是冷漠和执拗,“你叔父不娶,你娶,娘从未要求过你什么,只这一项,娘在九泉之下看着呢!”

她甚至逼李麟发毒誓。

李麟是个孝子,无论母亲的要求有多离谱,在郑氏将死的时候,他都不会也不能拒绝。

李偃自然不会叫李麟去为这种难,他也没打算娶郑鸣凰,给她找个归宿就是了。

但是郑鸣凰来找了他,说她怀孕了,肚子里是刘郅的孩子,他问她什么时候的事,她没说。

他最开始也是以为她和刘郅有私情的。

但他不关心这些。

没多久就传出去消息,说他大婚娶了妻,嫂夫人郑氏膝下那个养女。郑鸣凰还是美貌的,提起来所有人都识得,早先家里还不断有人来提亲,但郑氏挑的很,都不乐意。

这会儿传得沸沸扬扬,说郑氏养着郑鸣凰就是为了给李偃备着的。就说什么李偃那个断子绝孙的传闻,各种离谱。

李偃几乎一瞬间就猜到是郑鸣凰做的好事,他认不认这桩事都无所谓,但还没有人敢这么算计他。

郑鸣凰却很平静地承认了:“大不了我死,一尸两命,反正我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要么我帮你对付刘郅。”

“你恨他?”

“嗯。”

那一瞬间他几乎下意识想到刘郅身边唯一的女人,叶谨姝,那女人也是被强迫的,或许是出于移情,又或者旁的什么。

他认下了。

前世里,他至死都没明白郑鸣凰和刘郅之间的关系,爱?恨?或者爱恨都有。

但当一切尘埃落定,她的侍女抱月大约是和谨姝待久了,生出了感情,视死如归地过来告诉他,其实谨姝不是生病死的,是被郑鸣凰用□□毒垮了身子,后来药停了,身子亏虚的厉害,刘郅身边的太医是买通了的,给谨姝开的都是大补的方子,对身体毫无帮助,反而越来越不济,拖到最后,是真的病了。

那个侍女说郑鸣凰是个恶魔。

说…

还没来得及说完,就被赶过来的郑鸣凰捅了一匕首。

两个人站在走廊的拐角,郑鸣凰从他视线盲区走过来,他甚至没来得及挡一下。

那侍女挣扎了几下,脖子软着歪到了地上,口里鲜血还在往外流,眼睛里却是释然,好似终于解脱了。

李偃不知道那时候是什么感觉,只觉得整个人好像出离了愤怒,只觉得一种没来由的讽刺一下子贯穿了他,那种复杂的情绪让他一时喘不过来气。

他把刀架在郑鸣凰脖子上的时候,郑鸣凰盯了他一会儿,倏忽笑了,“我就知道,你心里有她。”

“但可惜了,你和她永远也不可能了。”

“你还不知道吧?她其实有个了不得的身份,是你兄长害的她,而你这一辈子都在把她往深渊推,收收你那可怜的同情和愤怒吧!你不配。”

“就连她死也是你害的,因为你忘不了她,所以我要她死。你不痛快,我就痛快了。”

“是我害的她,其实那兵符也是她帮你拿得,王城构造图也是她绘制的,我只是拿到了手又转交给了你,骗你说是我偷的,可怜她到死都以为,是她帮了你,是她为自己这可怜的一世做了小小的抗争,你说可怜不可怜?”

“她真愚蠢,还无能…”

她没说完,李偃举剑贯穿了她的胸膛。

他原本对谨姝也没多上心,但从那一刻起,好像心口被捅了一刀。

对自己的愤怒甚至超过对郑鸣凰的愤怒。

他甚至说不清那愤怒从何而来。

这一世,他醒来就身在山南,他告诉自己,这一次,如果她选择傅弋,他就是截也要把她截到手。

第37章 第37章

刘郅不得不佩服, 李偃手底下人反应速度和办事的效率。

不过半个时辰,人已经找到家门口了。

他的人过来报, 马上搜到这儿了。

“主上, 走不走?”

樊冢提着枪, “冲出去吧,我等誓死保护主公。”

刘郅看着他们的神色,陡然为自己的一己之私, 而感到羞愧。

“不必,外头究竟有多人,我们都还不清楚, 贸然出去不是良策。且这里都是李偃的人,他手底下多能人,指不定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那怎么办?”

刘郅扭头看望谨姝,目光里满是冷凝, “拿她去换。”他其实并不多担心,逊县就是个小县城,也不是军事要地,压根儿也没多少驻兵,虽然不知道为什么李偃竟然在这里, 但他并不认为李偃有能力把他留在这儿。

“这不是主公要找的人吗?咱们费这么大劲把她弄过来,要是被旁人知道竹篮打水一场空,岂不是要笑掉大牙。”

他冷淡地瞥了樊冢一眼, 他并不喜欢旁人忤逆他, 哪怕是口头上。

但这个时候, 他没心情发火。

他出神片刻后,转过脸不再看谨姝,“代价有些大,没必要。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

几个臣属还在劝他,“主公莫管我等,主公要的人,焉有弃了的道理,咱们这些人,护送主公出去该是没问题的。”

他再次说了句,“不必。”

不急在一时。

谨姝冷漠地瞧着他,他觉得很烦躁,抬手捏了她下巴,“知道我为什么要找你吗?你不记得了,我可以帮你想想。”

谨姝还是瞪着他,没说话。

她甚至想啐他一口,但她不想激怒他,她上一辈子特别恨他,但所有的恨随着上一世她的死亡而尘归尘土归土了,她对他谈不上恨或者不恨,这个人与她,再没有关系了。她有李偃了,有真心待她的人,有牵挂她的人,她不能任性。

忍一忍,李偃一定会来救她的。

刘郅扯了个凳子跨坐在她跟前儿,说了句,“都出去。”

一群人哗啦啦都退了,还体贴地关了门。

他们临走前瞧了谨姝一眼,那目光里意味深长。

主上费劲吧啦地把一个女人弄过来,总不会是拿来看的。

这会儿主上要是办了…那李偃就算把他媳妇儿弄回去也要气死了。

“主上这招够狠啊!”樊冢隐晦地笑了笑。

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瞧了樊将军的表情才恍然大悟。

有人忍不住担忧,“这…辱人发妻…李偃不会疯吧?咱们还能活着走出逊县吗?”

樊冢啐了一口,“怕个球!爷爷等他。”

其他人也被樊冢的气势所动,也或许是现下的风平浪静没有对他们造成太大的压力,一群人七嘴八舌地走远了,他们的人不时出去查探,但不敢太明目张胆,缩手缩脚的也查不清楚,好像是逊县的驻兵正兵分六路挨个儿搜查。

这条街已经搜了一半了。

顶多再有半个时辰,铁定就要上门了。

这时候根本没办法出去,一波在东街口,一波在西街口,他们无论拐到哪边,都会遭遇一波,对方人数众多,且对逊县的地势相当的清楚,而且一旦有动静,屁股后头那一波会马上堵上来。

就算他们能以一当十,这种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事显然不是良策。

“再等一会儿,西街口那边马上要掉头往后去了,东街口这一波是往我们这边来的,他妈的,我们到时候干了他们,给主上争取点时间出去。这孙子鸡贼的很,兵分六路,分散的很均匀,哪边有动静,立马就能围上去,咱们等东边那一波再靠近点,估计有一刻钟的时间,再冲出去。”

“不要分开,对方人多,声东击西压根儿行不通,走一块儿还能突围一下。”

几个人商量着,扭头去看屋里头的时候,目光都带着几分别样的意味。

有人“哎”了一声,“不知道主上办完事了没有。”

边儿上嘿嘿笑着,“咱们主上刚猛,哪能这么快啊!”

“哎哟,说得好像你试过一样。”

“去你娘的,你不想活了是吧!叫主上听见不剥了你。”

“嘿嘿,听不见,主上忙着呢!”

一人捶了下胸口,吼了一句,“操,老子也好久没有碰过女人了。”

“改明儿主上打下江山,别说一个女人,十个八个女人都碰得,到时候叫一块儿,让她们挨个儿趴着,过足瘾。”

“老子…”

几个人说得越来越兴奋,话也越来越下作。

浑然不知墙头那边正趴着两个人。

李麟啐了一口,“狗东西,全他娘脑子里填了自己鸡儿了。”

他和朱婴趴在墙头望风,朱婴抬手捋了他后脑勺,“年纪小小的,学什么下流话。”

“操!?”李麟回拍他了一巴掌,“你是我爹啊你就管我。”

“我是你好哥哥啊…这哥是白叫的吗?”

“得了吧,你比我叔父都大。”李麟嫌弃地看了他一眼。

“哪个狗东西追着叫我哥哥的。”朱婴又拍了他后脑勺,“小心我抽你啊!”顿了下,马上又把指头竖在嘴唇上,“嘘”了声。

有人过来了。

李麟虽然跟他贫着,但注意力却没分散,警醒着呢!朱婴一嘘声,他立马就反应了过来,身子往下缩了缩,手已经按在腰间的匕首上了。

那人只是路过,擦着墙走了。没发现墙头扒着俩人。

李麟压着声音问:“要是打起来,你先走,我断后,别恋战,他们有□□手,一就位咱俩都得射成筛子。

朱婴皱了皱眉,“我能叫你断后吗?毛还没长齐呢,逞什么英雄。”

“现在是争这个的时候吗?”李麟都气笑了。

朱婴翻了个白眼,“那等咱俩死了去黄泉路上争吗?”

李麟算是发现了,朱婴这人就爱和他作对,“我呸!去你娘的,你嘴里还能不能有点儿好话了。”

“不是我说,你最近跟谁学的,嘴上不干不净的,少跟那些兵痞子混啊,一个个舌头下半身带出来的,你这还小,被你叔父知道了得削你。”

“我婶娘都要被那群猪狗不如的混蛋玩意给侮辱了,你他娘的还在操心这些事。”

朱婴这回实打实地削了他一巴掌,“呸,说的什么屁话。当你叔父是摆设,谁敢侮辱一个试试?不是我说,那刘郅就上赶着找死,主公就是听说他人往江东方向过来了,特意带了人回来截他的,没想到他跑得还挺快,才几天就跑到逊县了,跑到这边就算了,光明正大打一场也好,这孙子还玩阴的,玩阴的就算了,还拐带小夫人,主公那暴脾气能抻得住就怪了,只要确定小夫人没事,主公绝对把人堵在逊县打得满地找牙,再关死牢了折磨七七四十九天,三**刑具挨个儿用,叫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嚼着自己下半身那玩意儿含恨而死,就算他那百万大军压境压到城门下头,主公都不会眨个眼,绝对不可能叫他活着回去,你信不信?”

“靠!”李麟被他说的头皮发麻,刚想接两句,就远远听见一声巨响,头马上伸了过去。

是门被踹飞的声音。

墙里头那一群被淫|水浇了满脑子的狗东西登时回头看了过去,原本主上和那拐来的江东王的妻待着的房间里,这时门整扇飞了出来,倒地的巨响可以预想到那一脚力气有多大,荡起的尘土后头,两个身影慢慢清晰了。

所有人倒抽了一口气。

刘郅走在前头。嘴角已经淌了血,脸是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