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淑则偷偷的抓破了自己的手帕。即便在上辈子,自己成了张定南的妻子之后,这个婆婆对她也没有这么好过,虽然也送过首饰,可是从来没一下子送这么多的。

她虽然瞧不起张罗氏这个婆婆,可是也知道这个婆婆会挣银子,手里的银子比起罗家只多不少。上辈子自己没拿到,这辈子倒是便宜了刘敏君这个狐狸精了。

转念一想,心里又暗笑,反正以后自己会成为皇后,张承宗可不是张罗氏的儿子,到时候张罗氏和刘敏君都得看她的脸色。张定南也不能好过。

上辈子迫害她的人,她都不会放过的。

张夫人和老太君说话的时候,一直拉着刘敏君的手不松开,倒是让刘敏君有些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自小在家中日子过的并不算好。长辈们不喜爱她,下人们也不是很瞧得上她。若不是三叔和三婶时常照顾她,她也不会在庄子里生活这么多年了。

事实上在庄子里生活这么多年,她心里还是庆幸的。她很明白,若是生活在这个长平侯府上,自己日子反而更加难过。

只是没想到,自己的婚事竟然就这么定了。

宿州的大将军府,一位年轻的小将军。

那个人的世界,是不是像风伯说的,是一个金戈铁马的世界。刘敏君此时心里又是忐忑,却又没来由的有些期待。

那样的生活,比在大宅子里要更加令人向往。

因是特意为将军夫人举办的赏花会,又是为了让两家联络感情的,所以并没有请旁的世家女眷,只是让刘家的主要的女眷过来作陪。

不过刘家也有意让将军夫人看看自家的底蕴,所以让自家每个姑娘都表演了一门才艺。

这些刘家姑娘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过最出风头的,是大姑娘刘敏淑。

她的琴技冠绝天下,据说曾经入宫受到皇后娘娘的褒奖。虽然如今皇室的能力不如以前了,可是在名义上还是天下之主,能够得到国母的称赞,这也是刘敏淑成为京城第一世家女的原因。

张夫人看着这些女孩子们一个个的施展自己的才华,满脸赞赏,“不亏是以才华冠绝天下的刘氏家族,这些孩子们各个都不凡啊。”

刘家女眷们各个都与有荣焉。

刘敏淑笑道,“倒是二妹妹今日藏拙了,一直没出来呢。”

众人看向了刘敏君。

冯贞本来还在感叹这古代女人的多才多艺,感觉自己都不像女人了,听到刘敏淑这针对的话,顿时看向了刘敏淑,暗道这个古代千金也太咄咄逼人了。一般这种情况下,不愿意表演的,多半是才艺不显的。本来大家都表演了,也没人注意。你这故意说出来,不是让人家做靶子吗?

而且这个做靶子的还是张定南未来的媳妇呢。

按着这个时代的规矩,还是自己和萧山未来的主母。

这让冯贞对刘敏淑更加讨厌了。心里更是庆幸这个女的被张承宗给收了,要是嫁给张定南,简直就是灾难。

“夫人,怎么办?”她小声的询问张夫人。这种场合,她这个身份可不好说什么。

刘敏君被人众人看着,也不好再坐着,起身对着几位长辈和张夫人福了福身子,“敏君笨拙,不懂这些。”

冯贞见她这样大大方方的走出来额,而且丝毫没有任何的难受的模样,心里对这刘家二姑娘也更高看一眼了。这心态真是不一般,和张定南一样,都是个能忍的。想想张定南当初在他爹张济世那受了那么大的委屈,在外人面前还没事人一样的。这两人,心里承受能力都很大啊。

刘家人此时觉得有些尴尬,特别是刘太君,觉得十分的没面子,有些下不来台了。三夫人邱氏道,“这孩子平日里在外面祈福,怕是太过专心了,才没学这些。好在敏君聪慧,日后请两个师傅教导,也不会差的。”

其他女眷自然也只能跟着附和。毕竟是自家的女儿,也不能拆台了。到时候丢的脸面也是自家的。

张夫人却突然笑道,“也不用学这些了。这孩子和我有缘,我这辈子就没学会这些,如今过的也好。这孩子也不用学了,日后要学,就学学如何管家便是了。”没事学个什么琴棋书画的,不能吃也不能喝的,用来哄男人高兴的。有什么用处。

对于这些技艺,张夫人很是不屑。在她看来,这些东西只不过是一些无聊的时候的打发时间的小玩意罢了,有个什么用处。

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女人,哪里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什么才艺,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为自己的夫君出谋划策,做点有用的功夫。别人不说,要是让冯贞学这些,冯贞就没这个功夫。

刘家人倒是不知道张夫人的内心真实想法,只是觉得这还真是歪打正着了,也都松了口气。毕竟刘家女嫁出去了,若是不得夫家喜欢,传出来了也丢人。

刘敏君此时才真正的对自己这位未来的婆母好奇了,她偷偷的打量着这位婆母,却发现婆母身后的女子也正看着她。见自己发现后,那人也不慌,反而露出一个善意的笑容。

刘敏君历经世态炎凉,知道人情冷暖,自然一眼就看出这人笑的真心实意,不带一分虚伪。

看来婆母身边的人,也是好人啊。

一叶知秋,要知道主人好不好,只看看她身边的亲近的人人品如何便能知道分晓了。想到张夫人对她的维护,她心里暗自越发的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了。

宴会的气氛更加的融洽,在张夫人这个奥斯卡影后的调节下,刘家和张家的关系在表面上已经达到了亲如一家的模样了。

张夫人离开刘府的时候,刘家几位正房媳妇更是亲自出门相送,长平侯夫人宋氏更是拉着张夫人在门口说了好一会儿话。这一幕很快就传到了京城其他世家的耳中。

“呵呵呵呵,这个刘敏淑,真是个妙人啊。大将军这眼光果真不错。”回来的马车上,张夫人笑的合不拢嘴。

虽然她嘴里说着夸赞的话,可是冯贞却偏偏听出了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冯贞,我们该回去了。这桩婚事,我得大办特办。”

听到终于要回去了,冯贞看着窗外繁华的大街,心里没有半分的不舍。

她相信,总有一天,自己和萧山,也会住到这样的地方。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回去看看河套那边如何了。她离开的时候,张定南和萧山他们可是商量着要和蛮族打仗,接收羌族人呢。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第五十章

长平侯刘府

两位姑娘出阁的日子已经定了下来,也就在半年后而已。因为路途遥远,中间还要耽搁月余的时日。为了保证婚礼如期举行,到时候刘家人要提前送两家闺女过去。

长平侯夫人宋氏最疼爱的便是自己这个长女,如今要远嫁了,自然十分不舍,帮着张罗了一大堆的嫁妆。

刘敏君这边就显得有些冷清了。虽然家族会给出嫁妆,不过也不会太多。这种大家族出阁,一般还是要自家亲娘补贴。不过她自小没有母亲。生母的嫁妆也早就被亲爹和继母给霸占花用了,自然是靠不上了。

不过她心里也不担心。

见过张夫人之后,她就觉得张家人因为她嫁妆少就对她冷眼相待。

否则这京城的世家小姐多不胜数,那位张夫人也不会就看上她了。

刘敏君不担心,三夫人邱氏却替她着急。

她自己没有嫡女,以后也不用出嫁妆,所以自己准备了一些金银首饰和银两。

“这些银子你都带过去,女人身上有些银两,总能有些底气。”三夫人劝道。

“婶娘,”刘敏君动容的看着三夫人,经历人情冷暖,这个家里,对她最好的却不是自己的亲爹。“婶娘待我的恩情,我真是不知道如何回报了。”

三夫人笑道,“傻孩子,刘家这么多女儿,独独你过的最苦。我不疼你还疼谁啊。现在好了,嫁到宿州虽然路途遥远,可是以后也是能够当家做主的人了。我也帮你打听过了,你那婆婆是商户出身,不拘小节,以后也不会诸多挑剔。”

刘敏君轻轻点头,“张夫人看起来极好相处。”

“如今看着倒是的,日后还是得用心伺候公婆。对了,除了这些银两,你还需要什么,我给你带过去。”

刘敏君想了想,道,“我想带些书籍过去。宿州是边城,那边读书人少,买书也不容易。若是能带些书过去,也能打发时日。”她微微脸红,“且日后教导子嗣,也能有所依仗。”

“你想的倒是深远。”三夫人拍了拍她的手,越发的觉得她聪慧。对于他们这书香世家而言,最大的财富是什么?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绫罗绸缎。而是那傲视天下的珍本古籍。这都是先辈们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

只可惜自从公公过世之后,几房之间就开始争名夺利了。

“你要的书,我都会给你带着的。”

刘敏君又道,“婶娘,不知道叔叔身边有没有什么得用的教书先生。我到时候带过去,给二公子做个幕僚。不过若是那些人不愿意,那就罢了”

这也是她的小心思。她知道那些边关将军总会有一些幕僚,在打仗的时候出谋划策。如今她孤身一人前往宿州,不知道未来夫婿是怎么样的。若是自己能带一个得用的人过去,不管未来夫婿是否心仪自己,想必也不会让自己难堪。

三夫人笑道,“你倒是好,要了书又要人,这下子可让你叔叔发愁了。这些人在京都里过惯了好日子,也不知道愿不愿意去。不过回头让你叔叔去问问。说不准有人愿意去。”

刘敏君感激道,“多谢婶娘。”又将之前三夫人给的银子推过去,“有了那两样,这些我就不拿了。婶娘为我用心良苦,我实在不愿再拿婶娘这些东西。”

“你若是再这么说,我就生气了。”三夫人故作生气道,“我少了这些东西,难道就活不下去了?你三叔那可多得是人给他送东西呢。我也不缺这些。你好好的在宿州过日子,日后没准有出头的一天,少不得婶娘还得沾你的光呢。”

刘敏君闻言,忍不住笑,“若真有那一天,我一定将婶娘当做亲娘一般孝敬。”

刘敏淑听说刘敏君和梦中一样,又到处买书准备带到宿州去,顿时暗笑起来。

在梦境中,刘敏君也是带了许多书过去,结果才进门没多久呢,就被高家的那个长女给一把火烧了。她带过去的两个人就更不堪了,在府上白吃白喝的,什么也干不了。后来被人赶出了府上。最后还是被张定南给收留了,在军营里打杂。听说为了这事情,张承宗可还对着刘敏君发了一次火呢。

她知道,宿州那边最缺的可不是这些,而是粮饷。以后张家要造反,招兵买马,可少不了银子。她这次就要多带一些银子过去,等张承宗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帮助张承宗。

以后这天下被打下来了,也是有她的一份功劳的。

抱着这个想法,刘敏淑可是在刘家这边大肆搜刮,不止宋氏的私房钱都被弄了,还让宋氏的娘家那边贡献了一些。又从公库中拿了一部分。这事情惹得刘家其他几房都很是不悦。

特别是还有姑娘没出阁的几房更是气的咬碎了牙。

侯位继承没份儿,家族给闺女准备的嫁妆也被人搜刮走了,真是欺人太甚了。

宋氏和刘敏淑提起这事,刘敏淑却完全不担心。只要自己以后当了皇后,这些人谁还敢说半个不好的。以后还不是得靠着她。

刘家这边弄的风风火火的,张夫人和冯贞已经在回去的路上了。

和来的时候不一样,这次张夫人先行一步,回宿州去准备婚事。而冯贞则在后面慢慢的赶路,遇到大的城镇,都在里面安置一番,将商队的商业网络给铺起来。要么就寻找可靠的人合作,要么就自己开铺子,然后安排人在这边发展。

两人此时倒是没想过以后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只是为了让张定南多养一些士兵,有底气一些。日后即便张将军这边容不下张定南,也能让张定南单干。

对于冯贞来说,只要张定南混好了,自家的萧山自然也能水涨船高了。

一路下来,走走停停,将宿州到京城的直接连成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商业险。不过时间也花的多,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到了宿州。

冯贞没有回宿州去,而是直接回了河套。

已经离开了好几个月了,此时已经是隆冬了。越往北方走,天气越冷,地上的雪也是越发的厚了。

好在这些跟着冯贞的随从都是从张定南的军中选出来的河套士兵,所以都很耐寒,即便这样寒冷的天气也能赶路。

冯贞一个坐在马车里打着算盘,计算着这阵子的开销。想着开年后如何的开源节流。旁边坐着的小丫鬟帮着给她添了热茶和点心。

冯贞顺手的端过来喝了一口,笑道,“青兰,你日后就跟着我,怎么样?”

这小丫鬟还是将军夫人放在她身边照顾的。毕竟她之前自己压根就没有带伺候的人在身边,这次和张夫人分开行动,张夫人也不放心,便将这小丫鬟留给她使唤。

用习惯了之后,她也不想再换人了。

不过小丫鬟却有些不乐意,吱吱呜呜道,“我是将军府的家生子。”

一般如果愿意的情况,小丫鬟肯定会先感谢,然后再说困难。像这样直接说自己是家生子的,那就是人家不乐意。

冯贞笑了笑,暗道自己真是不懂形式。人家在将军夫人身边伺候,总比跟着自己身边要体面了。

她笑道,“那算了,等我回河套之后,你就跟着商队回宿州将军府去。”

“是。”青兰连忙应了。

冯贞暗自叹气,觉得还是要找个合心意的人跟在自己身边才行。不过如今她手里太多的东西了,不能随便找个不能信任的人。也不能找个胆子太小的。最好是有点拳脚功夫就好了。

虽然身兼数职,大不了自己多开点工资不就好了。

反正她现在差什么,也不差钱。

又经过了几天的路程,车队终于到了河套军营。

此时的河套已经是白茫茫的一片。

张定南得了消息,亲自迎了出来,爽朗的笑道,“弟妹,你可终于回来了,再不回来,萧山可要找我算账了。”

冯贞看了看,并没有看到萧山的身影。

张定南笑道,“他去连山族那边练兵了。现在虽然是一片雪原,不过咱们打仗可不能挑时间,此时正是练兵的时候。”

听到张定南这么说,冯贞心里也有数了。攻打蛮族胡部落的事情成了。而且现在和连山族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了。

冯贞终于放心了,“校尉,萧山什么时候回来?”

旁边一个亲兵队长道,“现在可不是校尉了,圣上已经下旨,封了前锋将军一职呢。”

张定南笑道,“不止我,萧山如今才是校尉了。之前蛮族一站,他可立下不小的功劳呢。”

冯贞闻言,心里顿时大喜。脸上止不住笑道,“我,我竟然都不知道这些消息。”

张定南道,“一个月前的消息。”

冯贞叹气,“难怪,我那时候还在桐城那边,只怕是错过了消息了。”又满脸笑意道,“倒是恭喜张将军呢。”

张定南笑着摆手,“有如今也是多亏了众位兄弟,当然,还有冯娘子的不辞劳苦。如今有了将军的职位,河套的兵马也能多两千人了。”

冯贞知道,他这是担心粮饷的事情。之前没编制的时候,张定南都偷偷摸摸的给弄了一群辅兵了。这些辅兵既然藏好了,自然不会再弄出来占用名额了。也就是说,又招了两千人马。加上之前陆陆续续的招入的兵马,现在张定南手底下估计有八千人了。

这些人吃喝拉撒的可都是要花用的。

她道,“现在商队已经开始运转了,不止可以把边城这边的皮货肉干拿出去卖,也能把各地的物资进行倒卖。加上张夫人那边的酒水利润,银钱足够了。”

张定南面露喜意,“我就知道冯娘子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这次又辛苦了,先回去好好休息,我已经让人去找萧山了,晚上就能赶回来了。”

第五十一章

萧山回来的时候,冯贞差点没认出来。原本就粗糙的脸,现在更是饱经风霜一般,还瘦了许多。看的冯贞差点没哭出来。

萧山乐呵呵的跑进屋里,一把将她抱着转了起来,“哈哈哈,贞儿,你回来啦,你终于回来啦。”

冯贞转的头晕目眩,“好啦,咱们好好说话。”

萧山这才停了下来,只是嘴巴咧着笑个不停,“贞儿,我真是太欢喜了。刚听将军和我说这事情的时候,我心里都不敢相信呢。还以为他们逗我的。”

冯贞笑道,“也就你分不出真假。上次骗你,你倒是信了。这次没骗你,你还不相信。”

“嘿嘿嘿,不管我信不信,我现在可不敢耽搁了,立马就来了。贞儿,我可真是想你了。”说完抱着自己媳妇大大的亲了一口,眼里迸发出灼热的眼神。

冯贞被他看的浑身发热,心里又觉得羞涩难当,只能低着头转移话题道,“听所你如今是校尉了?”

说起是这事情,萧山自然是被提起了兴趣,也暂时放下了心里一些风光迤逦的想法。

他神采飞扬道,“不止我,还有铁牛。我们两个现在都是校尉了。我是振武校尉,帮着将军管骑兵的。铁牛是前锋校尉,管步兵的。”

说起这个,他还有些不乐意,“要不是将军不让骑兵做先锋,我也能打前锋的。”

冯贞虽然不是军人,却也对着冷兵器时代涉猎一二。

两军对阵,特别是大棠人和蛮族人对阵,一般都是蛮族人冲过来,大棠人先用弓箭,□□一番扫射,然后用□□抵挡冲过来的蛮人。等步兵这边杀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大棠的骑兵再上场一番冲杀。

之所以这样,也是取巧之计。毕竟大棠的士兵无论是体力还是骑术都不如蛮族人,大棠也不能有成建制的骑兵,所以如果让骑兵和蛮族人冲杀,那就是以卵击石。不过即便如此,骑兵在大棠的部队里面依然有着特殊的地位,堪称奇兵。

冯贞道,“你如今可是校尉了,是真正的长官了,可不能冲动。凡事要多思考,以免白白的害了兄弟们的性命。”

“娘子说的是,我受教了。”萧山连忙受教的拱了拱手。他知道自己媳妇虽然是女子,但是胸有丘壑,是个有本事的。她说的话,自然也是有用的。

说完正事,萧山又迫不及待的拉扯冯贞的衣服了。“媳妇,可想死我了。”不等冯贞反应,就打横抱起来,快步的进了里屋床上。

翌日晌午,冯贞才幽幽的起床。身边的人早就不见了,一丝热气都没留下。

她不满的扁了扁嘴。

昨天这个家伙也特不知道分寸了,也不知道在哪里学的招式,翻来覆去的用在她的身上。加上这段时间训练的越发狠了,萧山的力气也比以前更大,身上的肉也更结实了,她竟然直接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