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六月了,我们还是抓不到这小子,真想把他作为大人大婚的礼物送去。”他吐着舌头含糊不清的说道。

“说笑,大人要他做礼物干什么。”百户大人和气的说道,“大人和他又不熟。”

四个男人不再说话端起碗喝汤。

“但是为什么千户大人要我们南下查询?”一个男人放下碗说道,“他逃脱应该是逃回去啊,怎么会往南逃?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百户大人摇摇头。

“大人说的总没错。”他说道,“照着做就是了。”

四人应声是,不再说话呼噜呼噜的将胡辣汤喝完起身离开了,而百户大人则利索熟练的收拾碗筷,在夏夜里哼着小曲洗涮着,用毛巾擦拭干净摆放在碗箱里,又逐一熄灭了灶火,这才背着手慢悠悠的离开了。

天色蒙蒙亮的时候,一间客栈里四五个男人小心的站在窗户边向外看去。

“真是奇怪了,怎么突然到处多了这么多锦衣卫?”一个低声说道。

“多就多呗,他们办他们的,咱们办咱们的,互不干涉。”另一个说道。

话没说完就被前面的人拍在额头一巴掌。

“怎么互不干涉?咱们办的是什么正大光明的事吗?”那人瞪眼说道,“咱们这样行事,很容易被锦衣卫盯上的,锦衣卫这些人最能无事生非,到时候打草惊蛇还是小事,把大人牵涉进来就麻烦了。”

那人缩缩头应声是。

“那怎么办?”他又小声说道,“那方家的小瘫子就不看了?”

身旁的男人们都瞪他一眼,将窗户关上。

“不看就不看,他又不会永远躲在汝南城里不出来。”为首的男人沉吟一刻说道,“跟大人说一声,计划有变,等候安排。”

第四十五章 令人惊讶的日常

清晨的院子里响起响亮的咕噜声。

雷中莲收拾完前堂进来就看到朱瓒蹲在树坑边夸张的正用柳树枝刷牙,柳树枝被嚼的扫帚一般飞舞着。

“饭好了没?”他一面喷着水咕噜咕噜的问,回头看厨房里忙碌的身影。

君小姐端着饭菜走出来,喊了声承宇。

朱瓒已经用清水擦了嘴脸三步两步的就去搬桌子。

“这孩子,还在睡觉吗?”他板着脸说道,“太不像话。”

“他昨晚太累了。”君小姐说道,一面将饭菜放在桌子上,抬起头看到朱瓒瞪着自己,神情古怪。

“怎么了?”她问道,并没有下意识的打量自己。

她从十岁起就不是娇滴滴的公主,坐卧行都要自己照顾自己,夜行露宿,说走就走,倒头就睡熟练的很,不管任何情况下整理好仪表更是轻松的很。

她可不会有衣冠不整的时候,除非是故意。

朱瓒揉了揉下巴。

“你小丈夫太累了?”他指了指屋子里问道。

君小姐点点头。

“对啊,怎么了?”她问道。

朱瓒再次摸了摸下巴。

“我换句话问。”他说道,看着君小姐,“你说你是怎么认出我的?”

“我是原抚宁县令君应文之女,我跟随父亲在抚宁长大,抚宁多得成国公庇护,成国公曾到抚宁巡查,小女有幸远远的得见世子爷一面,世子爷丰神俊秀英姿勃勃,令人难忘。”君小姐柔声说道,看着朱瓒。

君蓁蓁长相娇俏。特意说话柔而软糯的时候很是可爱。

朱瓒认真的看着她。

晨光里廊下男女真诚的对视让雷中莲觉得很美,以至于一时忘记了尴尬。

“我明白了。”朱瓒忽的说道,似乎终于解决了一个困扰许久的难题,“你不会害羞。”

一个女子对一个男子表达倾慕时应该会羞涩。

而自己当然没有,也装不出来。

君小姐冲他笑了笑低下头摆着碗筷。

“她也不会。”朱瓒忽的又自言自语一句。

君小姐的手停了下。

“谁?”她抬头问道。

朱瓒冲她龇牙一笑。

“我媳妇啊。”他说道。

媳妇啊。

他成亲了吗?

大概吧,她记不得了,因为原来一直不在家。后来回来父亲母亲以及身份地位的更变接着成亲。自己的事都管不过来,别人的事更没有去关注。

朱瓒的年纪跟皇十二叔差不多,那就是比自己大四五岁。现在也是二十一二岁了,这个年纪早就成亲了,估计孩子都能满地跑了。

君小姐笑了笑。

“拜托你说爱慕我也认真点行不行?”朱瓒说道,伸手敲了敲桌面。“听到自己爱慕的人成亲了,难道就不心碎吗?”

“我没有爱慕你啊。”君小姐抬起头说道。

朱瓒伸手指着她。

“呐。不要说谎否认自己的本心啊。”他说道,“不爱慕我你难忘我做什么?”

“难忘你也不一定是非要爱慕你啊。”君小姐不解的说道,“我对公子才华敬佩也是难忘啊。”

朱瓒眨着眼看着她神情有些怔怔。

“对啊,也可以这样啊。”他说道。

“我对成国公也很难忘。”君小姐说道。“公子总不会认为我也…”

朱瓒抬手。

“停。”他说道,神情带着几分恶寒,“怎么听起来都觉得别扭。”

君小姐再次笑了。门内传来脚步声。

“九龄。”方承宇喊道,自己一步一步慢慢的走着。

君小姐忙上前去接他的手。

朱瓒吐口气。

“这我就放心了。你对我没有非分之想。”他笑道,“这样我跟你们在一起就自在多了。”

雷中莲叹口气,到底还要缠着他们多久啊,这日子简直太难熬了。

吃过饭简单收拾过,九龄堂就如同往日开门。

看到门外等候的人群,朱瓒吓了一跳。

“怎么这么多人?不会是来砸场的吧?”他说道,“你小小年纪靠不靠谱?”

话音未落民众们的反应已经告诉了他。

“君小姐。”

“九龄小姐。”

大家纷纷热情的问候着,自动排到第一位的也在问诊桌案前坐下,其他人则各自按照顺序在堂中摆着的长椅上坐下等候。

“九龄小姐,我可不可以拿个药啊?”间或还有老妇或者老汉们恭敬的询问。

雷中莲就会引着他们。

“这边来。”他说道。

药柜上伙计抓药,雷中莲帮忙包药。

方承宇则坐在君小姐身后,那里安置着一张几案,堆着书卷账册笔墨纸砚,他要么低头看书翻看账册,要么就看君小姐诊病。

堂内人来人往不断,不像别的医馆里愁云惨淡,这里每个进来的人都激动而欢喜,还有轻松随意。

朱瓒甚至看到了几个明显是逛街买菜的老妇进来歇脚,篮子里的装着的鸭子鸡都跑了出来,她们一面捉着鸡鸭一面低声说笑着。

“搞什么啊,这是医馆吗?”他一脸愕然的说道。

“小哥你一看就是外地人。”一个排队等候抓药的老妇听到了说道。

“有那么明显吗?”朱瓒挑眉说道。

“这九龄堂一直都是这样,当初君小姐爷爷在时,都是这样,街坊领居都喜欢来这里坐坐。”老妇一脸怀念,说着又欢喜,“老大夫不在了,还以为九龄堂也不在了,现在好了,君小姐又回来了,九龄堂又开了。”

朱瓒哦哦两声挑眉没说话。

不过看了没一会儿他又哎了声,发现一个大问题。

“等等。”他上前抓住雷中莲,面容肃重,“你忘了收钱。”

雷中莲看着他。

“我们这个月不收钱。”他说道。

“不收钱是什么意思?”朱瓒问道。

雷中莲看向君小姐和方承宇。

“少爷和少奶奶说九龄堂重新开张,为了回报父老乡亲首月医药费全免。”他说道。

“我去。”朱瓒说道,转头也看向这边的二人。

察觉他的视线,方承宇看过来,对他展颜一笑。

“还笑啊,笑的出啊。”他咬牙说道,疾步走过去,“喂,你们知道你们在做什么吗?”

“知道啊。”方承宇认真的答道。

君小姐没有理会,正提笔给面前的病人开药方。

“这个只能慢养,先用人参吃一个月吧。”她说道。

人参!

一个月!

朱瓒越过她的肩头伸手捏住她的笔杆。

“当饭吃啊?”他说道。

那问诊的老汉也是激动又惶恐。

“这个太贵了,这个太贵重了,吃不起啊。”他颤声说道。

“我请你吃啊。”君小姐说道。

老汉抹泪。

“我知道是小姐请我吃,可是吃得了一时吃不了一世,我不是富贵人却得了富贵病就算了。”他哽咽说道。

君小姐笑了笑。

“不用吃一世啊,这一个月就好了。”她说道,“我说过药到病除,不骗你的。”

她说着用力的抽笔,朱瓒捏着不放。

“别耽误我看病好不好?”她有些无奈的说道。

“你这是看病吗?”朱瓒低声说道,“你这是糟蹋年景啊。”

君小姐抬起胳膊肘撞向他的肚子。

朱瓒没料到她会动手,身子后退松开了手。

君小姐那好笔认真的写了药方。

朱瓒皱眉要说话,有人在背后用笔杆捅他。

“干什么?”他扭头说道,看着方承宇,“别对我动手动脚。”

第四十六章 聪明人有个建议

这人整天担心别人对他动手动脚,像个小媳妇一样。

雷中莲都替他害羞。

方承宇看着他也很害羞,羞涩一笑。

“不用担心,我们有钱。”他认真的说道,指了指面前的账册,“看,随便花。”

朱瓒看向账册,德胜昌三个字闯入视线,他的眉头挑起来。

“哦。”他拉长声调说道,视线再次扫过方承宇和君小姐,“行啊,原来这么有钱啊。”

说到这里又痛心疾首。

“可是有钱也不能这样糟蹋啊。”

方承宇温和一笑。

“没有啊。”他说道,“千金难买高兴,现在花些钱大家高兴,我们高兴,这么多人高兴,能买到高兴,真是太值了。”

朱瓒看着他,神情古怪。

“有钱人的想法真独特。”他说道。

方承宇带着几分羞涩一笑。

“其实没什么,只是你可能没见过我们这样的有钱人,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他认真说道。

朱瓒哦了声,旋即又皱皱眉。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看着方承宇说道,“我总觉得你这个小孩子在骂我。”

朱瓒靠在柱子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口中啧啧啧的不断已经好几天了。

终于这一日日落天晚,堂里的求医问药的人都离开了,朱瓒才神情肃重的走到君小姐面前。

“我觉得你这样做不对。”他说道,“你这是损人不利已。”

这几日已经问清了看清了君小姐和方承宇的身份来历,也自然听到了那场君九龄大战严老胖的戏。

君小姐整理着桌案没有抬头。

“你错了。我这是利人利已。”她说道,“我九龄堂扬了名又百姓得了好处,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事。”

“你又不是为了跟严家作对争口气,不就是想要你这九龄堂扬名而已。”朱瓒说道,“靠着这医术早晚都能做到,何必花钱呢?”

早晚能做到,可是她没有时间啊。她缺的恰恰是时间啊。

她现在挣到了钱。就自然要用钱来买时间了。

君小姐抬起头。

“因为我有钱啊。”她说道,“有钱自然是想花就花了,干吗要想那么多?”

朱瓒还没说话。方承宇扶着桌子站过来。

“九龄别这样说。”他说道,“那是你有钱你自己这样想,不是所有人都能这样想的。”

说着又看着朱瓒。

“其实我们就是想要为君家做些事,毕竟九龄堂是君家的祖业。想要百姓们更加记住它,恰好我们也不缺钱。这又是做善事,所以没想那么多。”

朱瓒看着他翻个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