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对了?”她笑问道。

封平公主连连点头摇着太后的胳膊。

“她真猜对了真猜对了。”她说道。

“这可不是猜的。”太后说道,看向君小姐,神情端正,“君小姐是医术高明。”

这是极高的赞誉了,定远侯老夫人想要提醒一下,站在前边的君小姐已经施礼谢恩了。

“皇祖母皇祖母,我也要诊脉。”几个公主便都围过来。

太后却肃容扫过她们,公主们的声音便立刻停了。

太后的视线又看向殿内诸人。

“君小姐是大夫,治病救人,可不是让你们来玩耍的。”她说道,“君小姐治好怀王,保得先太子血脉,功德无量,哀家要重赏。”

殿内诸人闻言解跪下。

“恭喜太后贺喜太后。”她们齐声说道。

君小姐自然也跟着跪下,在别人起身之后她还跪着,看着太监们将早已经准备好的赏赐一一的呈来。

“太后娘娘赏玉如意一对。”

“太后娘娘赏玻璃屏风一架。”

“皇后娘娘赏万事如意宫缎四匹。”

“皇后娘娘赏宝花一对。”

伴着一声声的宣禀,伴着四周羡慕钦佩和赞叹的视线,君小姐叩头。

“谢娘娘隆恩。”她俯身在地,额头贴着光洁的冰冷的地面。

。…

有着殿前太后和皇后娘娘的当众赏赐,走出太后寝宫的君小姐被更多的人围住了。

“这算是奉旨治病了?”一个命妇笑道,“太后娘娘亲口说了你是大夫,治病救人,可不是让人玩耍的。”

四周的人都笑着点头纷纷称是,同时还邀请君小姐正月里到家里来玩。

这就意味着她被京城的权贵们所接受了。

“我是个大夫,可不能随便去做客。”君小姐含笑说道,“也得看能不能去。”

四周的命妇们都笑了。

“你这么说我们都不知道该高兴你来还是不高兴了。”

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宫门外,宫门外各家的男人们都在等候着自己家的妇人,看上去有些乱乱。

君小姐在这乱乱中一眼看到了朱瓒。

他正和一群年轻人站着说话,似乎察觉到视线看过来。

二人视线相撞,君小姐对他笑了笑。

朱瓒一脸嫌弃的转开头。

君小姐犹豫着要不要去跟他说句话,朱瓒拍了拍马说了句什么,一群年轻人便都上马呼啦啦的离开了。

第七章 一份大礼

这人,总是怕自己缠上他。

想来也是怪无奈,偏偏很多事她还就跟他缠上了。

他不知道是为什么,所以觉得郁结和恼火。

君小姐看着他远去的背影笑了笑。

“君小姐。”定远侯老夫人从后走来。

君小姐忙对她施礼。

“今日在太后娘娘面前是露了脸了,以后这生意是不愁,而且也不用怕别人再来坏你的规矩。”定远侯老夫人笑道。

君小姐对她恭敬的再次施礼。

当时在大殿里,太后一开始的态度并不客气,那种状况下唯有定远侯老夫人站出来替她说话,这种事真不是轻易就能做出的。

“多谢老夫人。”她真切的说道。

如同九黎公主一样,她们这些人的喜怒绝不会用言语说出来,很多事就靠意会,你懂就懂,不懂就罢了。

定远侯老夫人笑而不语,没有接这个话题,扶着定远侯夫人的胳膊走开了。

君小姐目送她们离开。

这都是医术的功劳,能让这些权贵妇人替她说话,这都是师父给她的安身立命的本事啊。

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受这医术的恩惠,然后会有更多的人替她说话吧。

“君小姐您的马车。”一个太监在后说道。

这是送来赏赐的太监准备装车,君小姐原本停在最外边的马车也被牵过来,君小姐对他们点头道谢退开几步。

车载着满满的赏赐,以及众人羡慕和好奇沿着御街离开了,进了九龄堂所在的街道,早已经等候多时且得到消息的柳掌柜带着人放起了爆竹。

爆竹声震动了一条街,黑压压站了两排的德盛昌伙计们高喊的谢主隆恩又盖过了了爆竹声,将九龄堂得了太后赏赐的消息传遍全城。

君小姐坐在马车里,外边震耳欲聋的喧嚣似乎听不到,她只是看着膝头摆着的匣子。

这是封平公主赏赐她的桂花糕。

君小姐打开匣子,捏起一块放进嘴里慢慢的嚼着。

这桂花糕跟以前做的也不同了,宫里的厨子换了吧,换成了适合新主人的口味。

旧人的血已经被你们洗净了,但旧人并不一定就会被遗忘。

君小姐将桂花糕慢慢的咽下去。

这边的热闹坐在太医院里都几乎能听到,耿大夫有些愤愤的将耳朵里塞着布团扔下来。

“吵死了。”他对外喊道,“这般扰民五城兵马司不管吗?”

“且不说九龄堂有先帝圣旨在,此次治好了怀王太后皇后的众多赏赐摆在堂内,她就是把京城翻了天,五城兵马司也不会去管的。”江友树说道。

他就是知道这个才生气的,耿大夫愤愤的坐下来。

“五城兵马司不敢管,锦衣卫怎么也哑巴了。”他说道,“陆千户不是跟她有私仇吗?难道因为治好了他小舅子,他就也化干戈为玉帛了?”

江友树闻言没忍住啧了声。

“说什么呢,陆千户是这种人吗?”他说道。

陆千户当然不是这种人,而且到底是怀王的生对他重要还是死对他重要还不一定呢。

“以往的凶恶就是吹的吗?”耿大夫忍不住说道,但说完这句话他不由脊背一凉,下意识的缩头四下看,心里有些后悔。

这话可千万不要传到锦衣卫耳内,要不然他们就会让自己见识见识凶恶是不是吹的。

“我是说他们这次对九龄堂太客气了。”他又补充一句。

虽然没人看到听到,但还是觉得说出来弥补一下心安。

“他们可不是对九龄堂客气,而是对皇帝和太后。”江友树说道,“现在九龄堂风头正盛,连皇帝和太后都给予赞誉,难道锦衣卫要去打皇帝和太后的脸面吗?陆千户是恶,不是傻。”

“还不是师父你在皇帝和太后面前说她好话,皇帝和太后才给了她这么大的脸面。”耿大夫嘀咕一句。

“蠢货。”江友树说道。

她治好了怀王,皇帝和太后不给她脸面能行吗?

耿大夫讪讪。

“那怎么办?”他说道,外边的炮竹声已经停了,但他似乎依旧能听到看到九龄堂那边的喧闹,以及满城的权贵都等着写帖子邀请她。

这些权贵们以后可不好伺候了,治好了是他们应该的,治不好肯定要被冷嘲热讽。

江友树笑了笑,站起身来。

“君小姐的确有本事。”他说道,“治好了怀王,也解了我们的危难,那我们也要给她送上一份贺礼啊。”

耿大夫一怔。

“师父,我们要亲自去给她拜贺吗?”他旋即喊道。

江友树笑了。

“那种道贺太俗了。”他说道,“我们要送就送大功德。”

“师父,什么大功德?”耿大夫不解的问道。

江友树却没有再说话只是捻须微微一笑。

正月过了初五,年节气氛未淡反而更浓,进京离京的官员络绎不绝,冬闲的人们也重新在大街上熙熙攘攘,酒楼茶肆街头巷尾到处热闹。

正月里的城门的核查比往日宽松了很多,城门卫们抱着胳膊一面闲谈一面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进城的人们。

但就算再宽松,有两个人还是引起了城门卫的注意。

这是一个妇人,拉着一个孩子。

妇人穿的袄子打着补丁,手里挎着一个篮子,就像一个进城走亲戚或者叫卖的农妇,但她拉着的孩子却裹着厚厚的衣衫,将头脸都包了起来。

妇人一面走一面眼神闪烁左右看,似乎在避着什么人。

城门守卫们对视一眼,为首的守卫对两个兵丁抬了抬下巴,两个兵丁领会向那妇人走去。

“你,站着。”他们说道,拦住她。

那妇人吓得后退两步,把孩子抱在怀里,惊恐的浑身发抖。

吓成这样子,肯定有问题,两个守卫再不客气。

“你干什么的?哪里人?”他们喝问道。

“没,没,我探亲。”妇人结结巴巴说道,将孩子抱紧在怀里。

骗鬼呢。

两个守卫皱眉一个用刀柄抵住妇人的肩头。

“过来过来这边来。”他说道。

而另一个则猛地用刀柄掀起了那孩子裹着头脸的衣服。

“是不是花子偷了孩子啊?”他说道。

伴着衣服被掀开,妇人发出一声尖叫,慌乱的去扯衣裳试图包住孩子,但还是晚了一步,那守卫已经看到这个孩子的样子了。

他的眼顿时瞪大。

“是,是痘疮!”他喊道,将手里的刀对准了这妇人和孩子,“是痘疮。”

痘疮?

痘疮之症是会传染的,所以各地有发痘疮者都要禁闭不得乱行走。

这个妇人竟然带着痘疮的孩童招摇过市行走,还闯进京城来,城门前一阵安静,旋即进出的人群作鸟兽散。

“大胆,竟然敢擅离居所。”城门的守卫们齐齐的将这妇人和孩童围住。

那妇人瑟瑟发抖噗通跪倒在地上。

“大爷!求求神医救命!求求神医救命吧!”她嘶声哭喊道,将头在地上重重的叩去。

而与此同时京城的四门都有带着痘疮孩童的人出现,而在更远处,隐隐可见密密麻麻的或者拉着或者背着抱着孩童的民众蹒跚而来。

站在城墙上看过去的门吏只觉得头皮发麻。

“快,快,关城门。”他举起手喊道。

第八章 请救苦救难

太医院里脚步声声凌乱。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很多还在家太医被叫回来,有些还带着酒意,问给谁看病,来人又不说,莫名其妙的来到太医院,看到竟然站着好些兵丁,一个个神情肃穆。

“难道宫里的贵人出事了?”有太医揣测道。

正说着话见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方大人和江太医从内里走出来,他们的神情亦是肃穆。

“诸位,请随我来。”江太医对众太医说道。

“大人出什么事了?”有太医问道。

江太医却没有回答。

“先去看看再说。”他说道。

诸位太医们只得一头雾水的跟着前行,去的方向并不是猜测的皇宫,或者哪位贵人的所在,而是径直向城外而去。

走到城门前太医们才发现城门竟然关闭了。

“现在还没关城门的时候吧?”太医们不由看看天色。

再说了过年过节期间城门是不关闭的。

这是出什么事了?

方指挥使对守城兵将示意,城门被打开了一边,太医们不解的跟着走出去,刚走出去还没看清什么情况,就听到一阵喧闹。

这声音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夹杂着哭声以及噗通的跪地。

太医们吓了一跳,这才看到城门外乌泱泱的围聚的人群。

出什么事了?

“江大人请看看吧。”方指挥使说道,指着这些民众。

江太医转过头看着这些太医们。

“大家都去看看,这些人是什么病。”他说道。

竟然这些人都是得病的?什么病让这么多人一下子冒出来?太医们神情惊讶的上前。

民众们涌涌上前,太医们也随之看去,虽然民众男女老弱不同,但他们都或者揽着或者抱着孩子,孩子们年纪也是不等或者昏睡或者精神萎靡,露在外边的脸上都冒出点点斑疮。

只看到这斑疮,太医们便停下,神情惊讶。

这哪里还用看,这分明就是痘疮。

“这只是一个城门,其他四面都是如此。”方指挥使说道,“你们确信这就是痘疮?”

江太医看向其他太医们。

“这当然是啊。”太医们纷纷说道,同时神情惊讶,“这么多痘疮的病患怎么来京城了?不是不允许离居的吗?”

这么多病患聚集在京城真是太可怕了。

方指挥使显然知道这有多可怕,在得到太医们的确诊后立刻毫不犹豫做出决定。

“速速将他们驱离京城关禁。”他说道。

早已经待命的兵丁们齐声应喝上前。

听到这番对答的民众们纷纷跪地叩头哭求。

“求大人们让我们进城。”

“求大人们让我们寻神医救命啊。”

无数的声音哭求着。

太医们恍然,怪不得这些人来京城呢,怀王得了痘疮的事年前已经传遍了,而有人治好了怀王的痘疮的消息到现在也该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