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真是要死战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金兵占了城墙。

而城外金兵的惨叫声在热油木石下亦是不绝于耳,从梯子上跌落的金兵如雨纷纷,但没有金兵后退,因为在他们的后方有一队队的金兵举着弓弩,一旦发现后退者立刻射杀。

这一次也是死战,无论如何也要攻上城墙。

晚霞笼罩着大地,整个京城如同燃烧起来。

“不知道京城怎么样了。”

一座城池上,一个蹲守的兵丁忽的低声说道。

另一个兵丁用胳膊撞了撞他,对一个方向努努嘴。

那兵丁看去,见一个小兵抱着长枪在抹眼泪。

“一家子都在京城呢。”那兵丁低声解释,“已经二十多天了,只怕保不住了…”

先前的兵丁叹口气。

“上头,还是不说支援去看看?”他低声问道。

“怎么去啊,就这几天,过去多少金兵了。”那兵丁脸色发白,“咱们这里就这点人,去了不是送死吗?”

那倒也是,兵丁低头,忽的脚下一阵震动。

这震动他们已经很熟悉了,顿时城墙上的人都紧张起来,握紧了刀枪向外看去,果然见暮色沉沉的天际有人马滚滚而来。

虽然看不清人数形容,但那整齐的行军气势骇人。

“又有金兵来了。”一个兵丁颤声说道,“而且看起来比先前的那些还要凶悍。”

“这下京城是真的要完了。”另一个兵丁喃喃。

京城完了,这个大周是不是也要完了?那他们以后怎么办?

城墙上的兵丁们神情茫然又绝望。

忽的有人喊了声。

“有金兵过来了。”

这话让城墙上一阵慌乱,以往金兵过境都是直奔京城,对他们并没有侵扰,难道京城已经是囊肿之物,所以金兵要对他们动手了吗?

惶急的梆子声敲响,但下一刻有兵丁又喊起来。

“好像不是金兵!”他喊道。

举着梆子的兵丁愣了下看去,暮色中奔来的是七八骑,他们铠甲森明,披挂严整,身后还有背旗。

这铠甲这背旗,正是再熟悉不过的周兵。

城墙上的兵丁们差点热泪盈眶,这么多天了,终于看到同袍了。

不知道这是京东路哪里的驻军,竟然敢离开城池。

“奉清河伯之命,火令调兵,随我等援京城。”

城下的人马驰近高声喊道,同时将手里的弓弩举起对着城墙上射来。

这动作突然,城墙上的兵丁吓了一跳,羽箭带着一物已经射在了木桩上。

城门下将官们听到梆子声已经奔来。

“怎么回事?”他们神情紧张的问道。

兵丁们忙将调令从箭上摘下,将城门下人马的话说了一遍。

调兵?

援京城?

将官们神情愕然。

翻看手里的调令,的确是清河伯的火令。

接到火令就要听从调派,违者是要斩头的。

但现在谁还在乎斩头不斩头。

“你们进来说吧。”将官们对视一眼,走到城墙边向下看去一面大声说道。

但城门下的人马已经调转了马头,竟然是即可就要走,显然一路做过很多次这种事。

“你们哪里的?多少人马啊?”将官们忙问道。

听到这话,城门下一人回头,指了指身后的背旗。

“我们,青山军。”他大声说道。

第五十八章 如能撑住

青山军…

青山军!

城门上的官兵们神情惊讶,看着这一队人马疾驰向一个方向,在那边一方军阵正在滚滚向前,最前方清一色的骑兵疾驰,再后有粼粼车马延绵,似乎看不到尽头,暮色沉沉中如巨兽过境。

是,青山军!

“是青山军!”

“北地的援兵来了!”

“是北地的青山军!”

“青山军来了!”

城墙上兵丁们抑制不住发出狂喊,更有一个兵丁放声大哭。

“京城有救了,京城有救了。”

京城有救了吗?

将官们神情激动但又复杂。

对于青山军对战金人他们是很有信心,但这么久了,不知道京城还是否守得住。

“大人,大人。”有副将在耳边低语,“不管京城守住没守住,去救援总是大功一件。”

那倒是。

不管京城是在还是不在,解京城之围什么时候说起来都是大功。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只不过有些功不是你想要就能要的。

“现在有青山军在…”副将接着说道。

青山军的威名大家都知道,有他们在这件事应该就能成了。

将官看着前方越过城池向京城而去的大军,粗略估计有不到一万人马。

这些人马跟金兵比起来可不算多啊。

“这些都是急行军,后边应该还有大队伍。”副将说道,一面看着手里的火牌,“而且沿途大家都应该收到这调援的命令了。”

那算下来兵马数目就不少了。

将官神情变幻。

扔完调令的人马追上行进的大军,很快融入其中。

进入其中可以看到,这些骑兵每人都配有三匹马。

整个队列中只听到马蹄声和喷气声,除此之外没有半点喧哗,兵丁们面容有些木然,似乎是无知无惧的木头人。

也正是这样的木然,兵士们的疲倦倒是不怎么明显。

急行的兵马忽的放慢了速度。

一队哨兵从队伍后吹着尖锐的口哨穿行。

随着这声音,行进的兵士们齐齐的下马,换上自己身边的另一匹马,略作调整,随着从前往后的哨声再次催马前行。

这动作前后几乎是一眨眼就完成了,队列的行进似乎从未停下。

天边的晚霞最后一道光亮消失,夜色渐渐笼罩大地。

急促的马蹄声从前方传来,那是一队哨兵疾驰归来。

“前方有金兵万众。”

终于追上了。

李国瑞想要松口气又提起一口气。

“迎…”

身边的女声已经同时响起,李国瑞吓了一跳忙阻止。

“赵小姐,杨大人他们还没跟上。”他说道。

因为辎重行炮车行走缓慢,再加上他们这七千人马好以最快的速度赶路,占配了一人三马,大队人马就落在后方,且沿途还要对付布防驻留的金兵,所以并未紧随其后。

“京城的人等不及了。”赵汗青说道,从背上抽出长刀。

李国瑞当然知道京城境况肯定危机。

“但是赵小姐,对方金兵一来人数多,二来养精蓄锐,我们长途跋涉疲惫而来,对战的话我们不利。”他说道。

赵汗青只是看着前方。

“但战场上有时候是没有办法考虑利还是不利的。”她说道。

话音落听得后方有人马喧闹声。

“大人,仁冀府七千军马来援。”哨兵来报。

李国瑞吐口气。

“竟然真骗来一个。”他自言自语说道。

一路上所过之处他们都扔下了调令,但也不过是随手一扔便疾驰离去,没有时间去详谈分析利弊布置,所以很多时候他们都走了那些驻军还没反应过来,或者在斟酌,况且他们人马也不多,打着青山军的旗号,大概也没人会信,事实上最终的确也没有兵马跟来。

不过他们依旧随手这么做,用赵汗青的话说,能唬拢几个是几个。

“现在人马差不多了。”赵汗青说道,一摆头,“迎战吧。”

北地的夜风已经不再寒意森森,天上浓云遍布,不见星光,死静一片。

但地上却人马喧腾,火把密密。

“伯…国公爷。”

有将官急急的冲上来,看到清河伯,犹豫一下又看向成国公。

“金人拔营退了。”

听到这句话,原本因为将官眼里只有成国公的态度而恼火的清河伯顿时抛下了怒意。

“千真万确?”他问道。

“是,前方已经探明,大鹏王等人部营都在撤退。”将官颤声说道,“具体原因不知道。”

“继续查。”成国公神情依旧平静的说道。

将官要走,又被成国公叫住。

“还有,追击。”

能退就已经不错了,还要去追击,穷寇莫追这句话他不知道吗?难道非要逼得金人来死战吗?

清河伯皱眉要说什么,那将官已经毫不犹豫的应声是转身去了。

随便你们吧!清河伯恨恨想道。

看着身后周兵竟然追击而来,大鹏王拓跋乌气的跳脚,就要带人去迎战。

“五皇子可是下令要回朝。”

听到消息,其他部众的将官奔来,也恼火的喊道。

“现在回去,就前功尽弃了。”大鹏王捶胸喊道。

“大王。”一个将官低声说道,“陛下出事了,不能耽搁。”

听到这句话,大鹏王的眼更加发红。

没想到这么多年,他们的王,又一次伤在周人手里。

“卑劣的周人!这肯定又是朱山干的!”他愤怒的喊道,“所以我们不能退,我要杀光他们!我要杀死他为陛下报仇!”

将官们跪地拦住。

“大王,英武亲王他们已经退走了,如果只我们迎战,必然伤亡惨烈。”他们说道,“我们不是怕伤亡,只是此时伤亡不起啊,大王,五皇子还在朝里等着你,如果你不回去,只怕英武亲王他们就要夺位了…”

大皇帝出事,人心纷乱,各部都开始要保存自己的实力,没有人会舍得让自己的勇士再殊死拼杀了。

士气已散!

又一次功败垂成!

就差那么一点!就差那么一点!只要再撑几天,只要再撑几天!

拓跋乌举手仰天发出一声嘶吼。

“竟然连追击这种挑衅都不予理会。”

成国公走出来,站在旷野的山坡上,看着夜色里如火蛇一般蜿蜒而去的人马。

“可见是出大事了。”

能出什么大事让没有败迹的大军纷纷回撤?

清河伯想到了成国公说的那件事,他的神情有些不可思议。

“难道朱瓒真得手了?”他问道,“那可是金国都城。”

能潜行到金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还要刺杀金国皇帝,这听起来简直是笑话。

成国公笑了笑。

“这世上很多事都像是笑话。”他说道,“比如说我朱山谋逆。”

时时刻刻不忘提及自己,就是这一点让人看着不顺眼,清河伯皱眉。

“既然如此,就更要派兵追…”他岔开话题说道。

成国公却已经转身。

“现在立刻派军南下,增援京城。”他说道。

南下?

清河伯愣了下,微微皱眉,南下是他一直等待且坚持的,但此时此刻听成国公说出来,他却没有那么激动。

那北边,朱世子那边…

“我们这里已经做到该做的了。”成国公神情平静说道,负手看着京城方向,“希望他们也撑住了。”

希望一切都来得及。

尖利的呼哨以及惨叫在旷野上响起,前方七八个金兵哨探被砍落与马下,一队周人哨兵一刀割下他们的首级纵马回转,站在后方军阵中的仁冀府的官兵们都忍不住咋舌。

“青山军果然凶猛。”他们低声说道,眼里闪闪发光。

周人的哨探则多用于刺探,杀伤力并不大,以往对金人的哨探都是退避,没想到青山军的哨探则直接将金人哨探砍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