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氏但笑不语,又斟了杯酒给他,目光含着浅浅笑,良久之后才道:“侯爷说什么就是什么。这还有几个月,我就慢慢给她置办些家具瓷器布匹绸段什么的,到时嫁妆怎么着也要凑够一百二十台。”

沈瀚之嗯了一声:“这些琐碎的器具就交给你,绫罗出阁那日,定要十里红妆。”

然后又絮絮叨叨说银器要哪家银楼,家具要用什么木头和漆料,茧绸杭绸云锦要从哪家买,瓷器要官窑不要私窑云云。

沈瀚之大约很高兴,难得在宁氏面前滔滔不绝,脸上泛着微醺的红意,目光渐渐迷离。

宁氏见他真的醉了,将他扶起来送上床:“侯爷,这些事不急于一时,以后再慢慢说。”

沈瀚之躺在床上,嘴里还在念叨着,宁如岚要离开时,他忽然将她的手捉住,放在唇边,泛着红光的眸子看向她:“如岚,我今儿个是真高兴,咱们好久没这般说话了。”顿了顿,又道,“这些日子我一直想着,绫罗嫁到王府,如今这身份到底不太体面,我想赶在她出嫁前,给你一个正妻的名分,绫罗也算是有个嫡女的身份。”

宁氏脸上仍挂着云淡风轻的笑意,手却不动声色地抽开,温声道:“侯爷喝醉了,这些话还会莫再说,英才对绫罗是真心实意的,不会在意她身份。您早些睡罢,妾身去念一段经再上来。”

沈瀚之有些怅然若失,看着她转身,试探一般低低问:“如岚,你是不是对我很失望?”

宁如岚微微愣住,片刻后才笑着低声应道:“侯爷喝醉了。”

说完,缓缓去了屏风外的卧榻,拿起佛珠念起经文。

屏风内很快响起男人沉沉的呼吸。宁氏面色平静,微微闭上眼睛,心中一片凄然。

十七年前的豆蔻少女,第一次见到那个温文尔雅的白衣男子,从此芳心暗许,又恰逢家道中落,阴差阳错入门做了妾,幸而当家主母宽厚仁慈,却不知男人锦衣之下藏着一颗怎样的祸心……

☆、34.第一更

几日后的晌午,济宁侯府芍药轩中。

“你说什么?四万两银子?南直隶那边所有的铺子?还加上大兴的田庄?”安氏睁大眼睛看着给她报告的周嬷嬷。

周嬷嬷是她屋子里的婆子,佝偻着身子,连连点头:“可不是么?管家那边已经开始在弄这些,不然老奴哪里能知道。”

安氏问:“这是宁氏的意思?”

周嬷嬷摇头:“我听说这都是侯爷亲自操办的,宁姨娘那边就管置办陪嫁的器物。”

安氏重重跌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喃喃道:“他这是要把整个侯府都给他的长女做陪嫁吗?都是庶出的,沈锦就是掌上明珠,宝珠朗哥儿就是两根草?”

沈瀚之忙着打理沈锦嫁妆事宜,已经好几日未曾来过芍药轩。南直隶那边的铺子和大兴的田庄倒还说,只要把契子弄好,跟铺子的大掌柜和庄子的管事交代清楚,也就差不多。沈锦这两年也帮忙打理过这些庶务,做了她的陪嫁,往后也不是问题。

沈瀚之略微伤脑筋的是那四万两银子,刨去荣王府那两万聘金,自己还得掏出两万。济宁侯府一年的进项不过几千两,侯府上下百余人,花费就要过半。如今账面上也不过就有着两万余两,加上还要让宁氏置办各种器具,少说也需几千两,竟是有些不够。他便让人把自己收藏的几样古董宝贝,拿去卖了,把钱交给了宁如岚,这才松了口气。

沈瀚之到底是个父亲,为长女出嫁忙完这些事,不免有些了却心头一桩大事的欣然。这日晚上他难得放松,在青松阁的书房,让小厮常贵添了香,自己拿了本书卷,靠在榻上夜读起来。

翻了几页,常贵在外头道:“侯爷,安姨娘来了!”

沈瀚之挥挥手:“让她进来!”

安氏人未进屋,那抽泣声已经先响起。沈瀚之抬头,只见她穿着一声浅色素衣,拿着手绢,捂着脸款款而入,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这是作何?”

安氏噗通一声跪在案几前,抽泣得更厉害:“我的哥儿姐儿真是命苦啊!”

沈瀚之放下书,眉心微蹙:“到底怎么了?”

安氏抹着泪,抽抽泣泣道:“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说侯爷嫁长女,把整座侯府都做了赔嫁,侯爷是不是忘了宝珠朗哥儿也是您的儿女倾城绝魅惑天下!宝珠如今也差不多到了说亲的年纪,你这是断了她的路啊!”

沈瀚之知她是来闹什么的,脸色一冷,没好气道:“给绫罗置办嫁妆我心里有数,你是听谁在你耳边乱嚼的,我看他是在府里待得不耐烦了?”

安氏歪坐在地上,梨花带雨般道:“侯爷给四万两银子难道有假?南直隶的铺子和大兴的田庄都是陪嫁,难道有假?”

安氏心思玲珑,表面上向来是个知情识趣的,甚少这样闹过。也确实是被沈瀚之的大手笔给惊到了,顾不上了甚么温柔贤惠。

沈瀚之冷声道:“我济宁侯府嫁长女,难不成还给不起这点嫁妆?钱没了再赚就是。”

安姨娘道:“侯爷是给得起,可那给的是侯府至少一半家财。钱是可以再赚,但少了南直隶的铺子,咱一年就得少一半收入,再赚回来又要等多少年?宝珠明年该说亲了,后年就得嫁人,到时侯爷能拿出多少银子给她当嫁妆?还有朗哥儿如今也在长大,侯爷几年之后又能拿出多少银子给他娶亲。妾身晓得长幼有序,但绫罗宝珠那都是侯爷的女儿,掌心掌背可都是肉啊!”

沈瀚之本来了却一桩大事的好心情,全被她给败坏,沉声道:“你的意思似说我把该给宝珠和朗哥儿的,都给了绫罗?!”

安氏哭得更甚:“妾身不敢。只是宁姐姐只得一个女儿,自己名下的财产肯定都是给绫罗的。她虽然是落魄世家的庶女,但好歹柳叶儿胡同还有个四进的院子,也值个好几千。侯爷作何还要给绫罗这么多?”

沈瀚之道:“如岚那院子是她唯一的嫁妆,给绫罗是天经地义。难不成我还要用如岚的嫁妆凑数?”见安姨娘还想争执,他挥挥手不耐烦道,“宝珠朗哥儿成亲还要好几年,我不会亏了他们。”

安氏虽然心里愤懑,但也不敢胡搅蛮缠,爬起来娇弱无骨地靠在沈瀚之旁边:“我听说世子跟宁姐姐那边近来走得颇近,宁姐姐也时常给他接济银两,上回苏州送来的绸缎,还给了他几匹。你说姐姐她如何想的?那年府中发生的事,她又不是不知道,胆儿也忒大了些!就算是外甥女是世子夫人,也不该这般没有忌讳。”

沈瀚之略微皱眉:“当真?”

安氏道:“这还有假,朗哥儿都被绫罗拉去了那松柏院几回,我晓得后险些吓坏,就怕染了什么邪祟之气。”顿了顿,继续道,“说起来世子也确实非同一般,在寺庙里养了近十年,刚下山那会儿可是半点人情世故不通,这才进锦衣卫多久,功绩连咱们这些内宅妇人都听说了,据说皇上特别赏识他,可有此事?”

沈瀚之面色沉了沉,似是十分不悦:“你一个内宅妇人管这些作何?世子好与歹跟你也无甚关系。”

安氏看出他的不耐烦,赶紧柔若无骨般趴在他肩头转了话题:“侯爷,妾身也不是要争个什么?只是做母亲的,总想着儿女能好,可我到底只是个出身低贱的宫女,比不得宁姐姐出身世家,从前宁家落败她才做了妾,如今宁家兄长任了浙江巡抚,也算是有了倚仗。妾身可是甚么都没有,当然只能靠侯爷了。”

沈瀚之想到前几日,在宁氏那里受到的冷淡疏离,又见眼下的女人娇柔妩媚地讨好自己,一时软了心思,将安氏揽进怀里:“你为我生了一双儿女,我当然不会亏欠你。”

安氏见嫁妆的事暂时不可挽回,也不敢再闹,一切再从长计议便是,只管着将沈瀚之伺候舒服

未来世界之疏月流离。

然而没过几日,安氏方得知沈瀚之为了给沈锦置齐嫁妆,连屋子里的几样古董都拿去卖了,心中愈发不甘。

……

出了正月十五,侯府来了个大人物,正是宫中如今最受宠的李贵妃,也就是魏王宋玥的母亲,沈瀚之隔了一层的表妹。李贵妃生于姑苏没落世家,如今父母双亡,也无兄弟姐妹,惟有沈瀚之一个表哥,是以来侯府便等同于省亲。

贵妃驾到,侯府自是张灯结彩,大张旗鼓地布置一番。除了轮值的沈鸣,包括伶俜在内的府中上下,都在沈瀚之的带领下,于门口迎接。

李贵妃倒是从简出行,不过跟着二十余人,一顶华盖车辇。她今日着了一身鸾凤祥云紫锦宫服,头上盘飞云髻,插一根千瓣菊金步摇,额前垂一枚鎏金花钿,面上妆容精致,看不出任何岁月的痕迹。

站在表姐身旁的伶俜,默默看着那从辇上缓慢下来的人,她对这位贵妃算不上陌生,因为上辈子算是自己的婆婆。当然,她和李贵妃也只见过几次面,毕竟贵妃深居宫中,她又只是个妾。在她的印象中,这位美貌宠妃,看起来温良贤德,说话处事滴水不漏,像是戴着一张完美面具一般。从一个小小的贵人,做到如今最受宠的贵妃,手腕自是不一般,却也没曾听过她到底做过何事。

当然,这才是最可怕的。

沈瀚之带着人迎上行礼,李贵妃在他面前,掩嘴轻笑,似娇似嗔道:“表哥,快些免礼,自己家里讲究这些作甚。”说完这句话,又惆怅地叹了口气,眼眶已然红了一圈:“如今玥儿就了藩,我们母子见一回跟登天似的,深宫里面又没有个能说体己话的人,也就是每回盼望着来侯府看看表哥一家了。”

沈瀚之微微动容,柔声道:“怡然,我知道你在宫中不容易,不过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凡事有得必有失罢了。”

李贵妃眼中雾气更沉,声音也愈发幽怨:“就是不知这得和失哪个更多一些。”罢了,又展颜笑开,“这正月都还没过去,好不容易来趟侯府,我说这些晦气话作甚!”

沈瀚之面容也稍稍放松,招呼众人伺候着进府。

安氏赶忙上前扶着李贵妃,笑着道:“娘娘,如今您宠冠六宫,皇上定然会体谅你们母子分离,若是您在宫中实在无趣,不妨常招奴婢进宫说说话解解闷儿。”

李贵妃拍拍她的手:“还是妹妹你体谅本宫。”

伶俜看着两人举止亲密,方才想起安氏是宫里出来的宫女,听她自称奴婢,想必以前的主子就是李贵妃。大约也就是因为这层关系,她才能嫁了沈瀚之做妾。

这日的筵席,沈瀚之命东厨的厨子做了地道的姑苏菜,筵席后又设了戏台子,请来的是昆腔班子。

伶俜听了会儿,品不出趣味,便同姨母和表姐说乏了,留着饶有兴致的翠浓和青萝继续,一个人回了静欣苑歇息。

这一觉醒来,已经不知今夕何夕,姨母和表姐还未回来静欣苑,许是还在看戏。伶俜从榻上爬起来,穿好袄子和外衫,准备去找她们。

路过府中的小花园时,忽然听到里面有熟悉的声音传来,她左右看了看,并没看到有下人候着,想了想,悄无声息上前双面王爷俏王妃。

“你说侯爷先前打算为了绫罗扶正宁氏?”这是李贵妃在说话。

安氏道:“奴婢也只是听说,不过这些日子没见着侯爷有动静,绫罗大婚的日子又不足三月,许是说说而已。”

李贵妃沉默了片刻,云淡风轻道:“你放心吧,侯爷不会扶正宁氏的。”

安氏又试探问:“可是侯府这么多年也没个侯夫人,娘娘您说侯爷他到底有没有续弦,或者扶正侧室的打算?”

李贵妃慢条斯理道:“侯爷待侯夫人情深义重,应该不会有这打算。”

安氏稍稍松了口气:“若是这样倒也好,虽然这些年,侯爷多歇在我那里,但一直将府中中馈都交给宁氏打理,又最疼爱绫罗,我真是怕他将宁氏扶正。别的不说,我给他生了个儿子不假吧。”

李贵妃轻笑了笑:“你先前说侯爷给了绫罗四万两嫁妆,还把南直隶的铺子,和大兴的田庄都给她做了陪嫁?”

安氏叹道:“可不是么?府中拿不出那么多银子,他连心爱的宝贝卖了都要凑齐这个数字。也不管明年宝珠就要说亲。”

李贵妃沉默了片刻,似是自言自语道:“看来侯爷真是待宁氏母女十分不同。”

安氏道:“娘娘,您看奴婢现在该怎么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侯爷把侯府过半的家财都给绫罗吧?”

李贵妃笑了笑:“绾绾,你在宫里那么多年,宫里的嫔妃想要得到甚么,是如何做的你难道不知?有些事我也就能提点提点你,到底该如何,还得你自己琢磨。”

安氏沉思片刻:“娘娘说得是,奴婢是该好好琢磨了。”

站在墙外的伶俜听了半会儿,见有李贵妃的丫鬟远远走来,赶紧悄无声息走了开。

高门大户的后宅跟后宫没什么不同,女人之间的争斗,虽然不见刀不见刃,但也能斗得千疮百孔。她这个前婆婆看着温柔贤淑,但从贵人到贵妃,恐怕也是踩着多少人的血上去的。照她对安氏的这语气,伶俜灵光一现般,难不成上辈子表姐的死,跟安氏有关?想到这一点,她忽然就有点周身寒凉。

她并不想将人性揣测得如此险恶,但她知道,有时候人性比能够揣测得还要更险恶。

来到先前的戏台子处,原来已经散场,姨母和表姐正吩咐着下人收拾,又打赏今日讨了贵妃欢心的伶人。

见到伶俜走过来,沈锦笑道:“十一,我跟你说,你走得太早了些,今儿那出戏,精彩的在后头。”

心事重重的伶俜看着无知无觉的表姐,勉强笑了笑:“你是戏迷,自然品得出味道,我又对这些没甚兴趣。”

心中却想得是,还有不到三个月就成亲,表姐你这辈子一定要挺过去。

沈锦捏了她一把:“那我不管,我再过几个月就要成亲了,往后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去外头看戏,这段时间我一定要去德馨园看个够,你得陪着我。”

伶俜一听到德馨园三个字,心里又提了起来,赶紧点头:“你要去德馨园,我当然要陪你。”

☆、35.第二更

过了正月,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离沈锦出阁的日子越来越近,这也让本来无忧无虑的伶俜蒙上了一层阴霾。这段时日,她同沈锦几乎是寸步不离,表姐去哪里,她就跟着去哪里。沈锦只当自己这个表妹舍不得她出嫁,心里欢喜,而伶俜却是因为想时刻守着她,对上辈子发生的那件事未雨绸缪。

因为大婚前还有许多事宜要准备,沈锦虽说要去德馨园看戏看个够,但其实也只去了几回。没回伶俜都跟她一起,不过到了二月底,不仅没见过上辈子那位据说跟侯府告状的德馨园园主,与表姐有私情的戏子也还没见到影子。

其实到了这时,伶俜几乎可以肯定,表姐和戏子私通绝对是假。一来是她见到过表姐跟宋梁栋在一起的模样,她虽然未曾有过那样的经历,但也知道那就是陷入爱河的女子模样。既然她心中装着宋梁栋,怎么可能在距离大婚那么短的时日内,去移情别恋他人。

因为没见到上辈子那个叫做叶罗儿的戏子,伶俜甚至开始侥幸地想着是不是这辈子的命运早已悄然改变,根本就不会出现上辈子那样的悲剧。

但她到底不敢掉以轻心。

这日,沈锦得了闲,又带她去了德馨园。勾栏瓦肆做得都是男人们的生意,唯有这德馨园不太一样,客人们都是京城里的太太小姐。

戏台子上今日唱得是耳熟能详的《西厢记》,台子上的伶人,举步如和风拂柳,启齿似燕语呢喃,将美人崔莺莺演得入木三分,引得看戏的人又是哭又是笑,好似也跟着入了戏一般。

待一幕戏落毕,台下的太太小姐们陆续散尽。沈锦却不愿离开,拉着伶俜往戏台后的屋子里走:“我就不信刚刚那崔莺莺真是男子扮的。”

伶俜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想拦已经拦不住,而沈锦却直接松开她的手,迫不及待往后面跑去,她只得迈腿跟上去。

因着来听戏的太太小姐都是京城勋贵家的,园子里的小厮也不会阻拦。沈锦直入那后面的梳妆室。

几个戏子正对着镜台卸妆,坐在中间穿着大红戏服的正是刚刚那位崔莺莺。

沈锦站在门口,笑道:“崔莺莺,你当真是男子?”

那崔莺莺缓缓转头,点翠头面还未卸下来,但脸上的油彩已经去了七分,只剩残留的胭脂,却更衬得这人目如秋水,绝色倾城。

跟上来的伶俜,看到那屋子里的美人,眼皮莫名突突跳得厉害。

崔莺莺看向沈锦,唇角微微勾起,轻笑:“小姐可是说我?”

他声音比寻常男子要细,但仍旧听得出是男子。

沈锦轻呼了一声,有些不可置信道:“原来你真的是男子。”

崔莺莺笑:“小姐可见过女子唱戏?”

屋子里一个小厮笑着接话:“叶公子上了妆,可是比女子还女子。”

叶公子!叶罗儿!那个跟表姐私通的叶罗儿!

伶俜定定看着那男子,忽然像是被人打了一棍般。少年伶人一双眸子如含秋波,看得她竟有种惊心动魄的心慌。她见过的美貌男子也不在少数,无论沈鸣宋玥,还是那位秦王宋铭,都是各具特色,千里挑一的模样。但却都不似叶罗儿这种雌雄莫辩的绝色妩媚,仿佛能把人的魂儿勾走一般。

伶俜的心扑通跳得厉害,倒不是被叶罗儿勾的,而是忽然生出一丝恐惧。如果表姐是和这样一个人传出私情,只怕没有人不会相信。

她抬头不动声色地看了眼沈锦,只见表姐眼里的惊艳一闪而过,但那样的神色却十分坦然,与宋梁栋相处时的娇羞任性截然不同。

伶俜怔了片刻,忽然就笃定下来,如果刚刚因为见到叶罗儿,让她对表姐私通戏子一事,还有那么一点将信将疑。那此时此刻,她已经无比确定,上一世的表姐定然是遭人陷害。叶罗儿长得再俊也好,再美也罢,表姐都不会对他动其他心思,因为他根本就不是她中意的类型。

想到沈锦喜欢的是宋栋梁那种粗枝大叶的黑脸男子,伶俜就禁不住有些想笑。

而她在和沈锦一起折身离开时,也确实没忍住笑了出来。

沈锦被她这莫名的笑弄得一头雾水:“你笑什么?”

伶俜抿嘴摇头:“没什么。”

她止了笑,心中又不免开始惆怅,既然表姐和叶罗儿没有私情,那上辈子到底为何被人捉了奸,据说是那德馨园的园主最先发现了丑事,跑到侯府告的状。看起来应该就是跟那园主有关,可一个戏园园主为何要陷害一个侯府小姐?

她不得不又想到了偷听到的李贵妃和安氏的对话,或许那园主不过是个幌子。不管真相到底如何,她本以为不会发生的事,终究还是露出了点苗头。

她必须得赶紧想法设法,让事情不要朝最坏的方向跌去。

在外头候着的竹香,看到两人出来,笑嘻嘻问:“小姐,那崔莺莺当真是男子扮的?”

沈锦笑着点头:“可不是么?比女子还好看。”说罢推了推伶俜,“十一,你说是不是?”

伶俜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

叶罗儿的出现,让伶俜的一颗心悬了起来。不管当初的真相如何,她相信叶罗儿也不过是个受害者。只是上辈子表姐死后,这件事就成为侯府讳莫如深的丑闻,没有人再提起,她都没弄清楚那德馨园的园主到底是谁。

倒是沈锦似乎对那日出现的叶罗儿并没有放在心上,成亲的日子眼见着越来越近,她忙着跟母亲一起为自己置办嫁妆,一时也是□□乏术,许久都没再去过德馨园。

伶俜问她为何不去听戏,她都是说快要成亲,没什么去听戏的兴致。女子待嫁,难免有着一些不为人道的小心思。伶俜倒是觉得这样挺好,最好是在成亲之前,表姐都不要再去那劳什子的德馨园。

她有时候自我安慰地想,反正这辈子许多事都已经发生改变,叶罗儿的事,或许真的不会再重演。

……

过了百花节,沈锦带着伶俜去白云观烧香。烧完香出来,沈锦又带着表妹去附近的莲花胡同顺便买些炒货回去。

这个时候胡同的人不多,还未走到那小小的炒货店,忽然不知从哪里蹿出来两个孩子,冒冒失失撞向两人,又嘻嘻哈哈跑了开。

沈锦被撞得一歪,没好气啐道:“小泼皮猴子!”然后下意识一碰腰间,原来是钱袋被摸了去,她气得跺脚大叫:“小贼,把钱还回来!”

那两个小毛孩,坏笑着转头做了个鬼脸,眼见着就要跟猴儿似地跑没了影。就在这时,迎面忽然出现一个穿着白衣长衫的少年,他将其中一个孩子拦住,伸手便夺了他手上的钱袋。

两个小孩想抢回来,见沈锦已经提着裙子气势汹汹冲过来,赶紧舍了银子一溜烟跑了。

伶俜却还愣在原地,原因无他,只因这白衣少年不是别人,正是那好些日子没见的叶罗儿。

是不是该来的总还是要来?

在她的怔忡间,沈锦已经跑到叶罗儿面前。少年一头青丝垂落,头顶只简单单挽了个发髻,插着一根竹簪子,面上更是毫无粉黛。虽则五官仍旧美得雌雄莫辩,但穿着打扮一看便是个男子。

沈锦认出他,咦了一声:“你不是上回那个崔莺莺吗?”

叶罗儿脸色略带苍白,浅浅一笑,将钱袋子还给她:“小姐,你的东西。”

沈锦笑着接过银子:“小毛贼忒可恶,今日多亏了公子。”

“举手之劳,不足挂齿。”叶罗儿颔首,折身要告别。

只是走了几步,忽然伸手撑在身旁的墙上,身子摇摇欲坠。

沈锦大惊:“公子,你怎么了?”

话音未落,叶罗儿已经倒在地上。

此时的伶俜也走了过来,只见地上的叶罗儿,脸色苍白,双目紧闭,虚弱地似乎没了气息。

沈锦蹲下身,摇了摇地上的人,见没有反应,焦急地朝伶俜道:“快……快去把福安叫来!”

今日两个人出来,没带丫鬟,就一个赶车的小厮福安跟着,此刻正在胡同入口候着两人。伶俜再如何担忧表姐跟叶罗儿扯上关系,见着人出了事,也不好叫她坐视不管,何况表姐本事就是个热心肠,叫也是叫不住的。

她急匆匆跑到胡同外把福安叫进来。福安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见着地上的少年,哎哟了一声:“大小姐,这是怎么回事?”

沈锦指挥道:“别问这么多,赶紧把这位公子背上,咱们送他去医馆。”

福安嗳了一声,将人从地上拉起来背上,直直朝外头的马车跑去。沈锦这才发觉地上落下的一个小包袱,帮着叶罗儿拾起来,又拉着伶俜跟上去。

到了最近的医馆,福安将人背进去放在屏风内的榻上,那大夫在里面望闻问切诊治,沈锦和伶俜则在外头等着。

过了须臾,叶罗儿的声音从屏风内传出来:“我这是在哪里?”

那大夫还未回答,在外头竖着耳朵听动静的沈锦,高声道:“公子,你在路边晕倒了,我便将你送来了医馆。”

叶罗儿皱了皱眉,从榻上爬起来,朝旁边的大夫道:“多谢大夫,鄙人无大碍。”

那老大夫皱了皱眉:“公子,你可知自己有内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