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同事议论纷纷,“有你这么个活广告,别说买,就是不买,也是一种宣传啊!”

“对了,你刚才说什么婚房?你要结婚了?房子还没买?”

有个特别八卦的没什么眼力劲,只顾着问,“还是你之前那个女朋友吗?就是新闻里面那个女博士?”

“什么还是之前那个!我就这么一个女朋友!初恋,就这一个!”

仇复没好气地回答。

“哦~初恋~”

一群理工男怪声怪气的起哄。

郎晨脑子里闪过一丝什么,但是没抓住。

“别提了,买个房子折腾死人,现在还要忙着搬家。翡翠华庭的房子虽然是精装修的吧,可是什么家具和软装都没有,我和我爸还要上班,所有的事都得让我妈跑。”

就在这个时候,仇复长长叹了口气,语气烦闷极了。

“真的,这大半年搬两次家,我都没有再看房、买房的勇气了,一想到买完房子还要装修、还要再搬家,想死。”

一听这“亿万富翁”的烦恼这么接地气,不少同事凑过来开玩笑。

“仇复你这是找着人‘仇富’呢!你这样的有钱人考虑的是再买几套房好麻烦,我们这样的穷人考虑的是连一套的首付款都凑不起好麻烦好不好!”

研发部的同事怪叫着。

“你愁什么啊!你都忘了咱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叫老大给你找个供应商,要个出厂价拉来全套家具,再让你妈用我们公司试用版的‘筑梦家’拉一拉设计,按照效果买点软装呗,能花多少时间?”

营销部的小姑娘嘿嘿地笑着,“你这就叫灯下黑!”

“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顺便给咱们公司做个宣传,也给咱们公司合作的供应厂商来个第一单啊!”

“你用你自己研发的软件,设计自己的新家,多有意思啊!”

“最好再拉上咱们VR部的新同事到你家去实地勘测,拉出个3D建模来,保证十分钟渲染出方案,十秒生成效果图,还要你妈操什么心!”

正是这一句打趣,石破天惊一般!

“仇复!”

在一旁笑着听着的郎晨,面色突然一肃,伸手拉住了仇复的胳膊。

“你跟我来办公室一趟。”

“哦。”

仇复茫然地跟着郎晨走了,也不知道哪句话戳了老大的神经。

本来趁老大“放风”跟着摸鱼跑过来聊天的一群同事,见老大变脸带走了仇复,像是集体失声的鸭子一般戛然而止了话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我就是想试试看老大能不能要到出厂价,不会这么生气吧?”一开始提出“出厂价”的小姑娘惴惴不安,“我家最近也要装修,我就是问一问而已…”

和他们公司合作的都是大家具厂商,要是能多要点折扣,就能省好大一笔钱呢。

“是不是公司的筑梦家没上线前要保密,不能带出去用?”

“就是你,还让VR部的新同事去仇复家实地勘测,你就差没有跪舔仇复了你!老大听到我们想公器私用,能开心的起来吗?这公司又不是仇复的!”

唔,这位同事,你言之有理。

难道他们刚刚目睹了一场“宫斗戏”却浑然不觉?

“不是,我就是随口这么一提…”

提出VR部门去仇复家勘测的程序员脸色煞白,惶恐不安。

“溜了溜了,你多保重。”

“上班上班。”

“我还有事先走了…”

刚刚还讨论的热火朝天欢声笑语的新部门,霎时间冷清下来,只留下一干新来的技术员完全摸不到头脑,面面相觑。

这公司的人,真怪!

第49章 竞争和成全

研究所。

仇复家出了事,虽然后来被告知是虚惊一场, 可江静还是有些不安, 这几天的心总是静不下来。

如果真是小贼闯空门,她妈不会对她遮遮掩掩, 仇家也不会那么急着搬家,还把家里所有值钱东西都寄存在她的公寓里。

他们总是把她当做象牙塔里的公主, 无论有什么事都不愿意跟她说。

小时候是担心影响她的学习, 大了是觉得她没什么社会经验说了除了增添烦恼以外也没什么用, 再后来, 就纯粹是已经习惯了。

前几天,她妈还特别开心的回了家, 一脸兴奋地跟她说,仇复已经答应了以后要给她买一套大房子,而且先领证后买房, 房子写她们的名字。

对她妈来说, 一个男人愿意为你买房, 还愿意在房本上添上你的名字, 那就肯定是已经对你死心塌地了。

在要结婚的关头,先给自家父母买了房, 然后开了这么个“空头支票”,换了其他人家肯定已经要闹起来了, 可因为仇复家有底气, 她妈不但一反常态的不闹不气, 还特别庆幸翡翠华庭那套“小房子”没给他们做婚房。

在她看来, 大概是是觉得那套房子配不上当仇复和她的“婚房”的吧。

明明之前她还急着催他买十八里地外的偏远小区。

“哎。”

心思单纯的江静难以理解围绕在仇复身边发生的一切,甚至觉得有些麻烦。

“好好的叹个什么气。”

和她一起做实验的同事小刘笑嘻嘻地问,“有什么烦心事?”

“她能有什么烦心事啊,一路过来学业顺利,事业顺利,现在连婚姻都顺利圆满,简直是人生赢家。”

另一个同事羡慕地问,“听说你们家仇复在翡翠华庭一口气买了三套房?那你马上不是要和李教授做邻居了?”

听到他问起大家都感兴趣的八卦,一实验室的人都把耳朵竖了起来。

“没啊,仇复就买了一套房,给他爸妈住的。”

江静没想到外面人这么传,吃了一惊,“他爸妈还住在老小破呢,换个房子安全点。”

“哎哟,我们都同事这么久了,跟我们还瞒着呐!网上都扒得干干净净了!”

问起她的同事心里有点不高兴,面上却还带着笑意问,“咱们都是自己人,你跟我说说,选翡翠华庭是不是因为李教授住那?”

江静尴尬地笑笑,摇了摇头。

她是知道研究所里有几个教授住在翡翠华庭,但要不是同事问,她都不知道李教授原来也住那。

另一个同事脸上也闪着好奇的神色:“我们这里离翡翠华庭可远了,你以后准备怎么上班?仇复接下来是不是要买辆车接送你上下班啊啊?有计划买什么车没有?”

他老婆娘家是开汽车维修厂的,家里条件虽然比不上仇复那个亿万富豪,但在这个城市的收入也算得上中上,问这个也是想看看,仇复有没有可能照顾照顾他家生意。

“没有,他驾照都没呢。”

江静也不明白好好的怎么就聊到房子和车子上了,内心十分局促。

“这什么年代了,还有人没驾照?”

一群人笑开了,“我们这研究所在这么偏的地方,不是住在旁边没车怎么上下班?仇复没驾照,你抽时间去考一个啊,正好让他给你买辆车。”

“你操心人家这么多,仇复那么有钱,不知道给老婆在研究所附近再买套房子啊?”

这样的话题让屋子里响起一片欢乐的笑声,每个人似乎都觉得特别愉快,就好像买了房买了车的是他们似的。

一群人一边漫不经心地做着手里的事,一边小声开始讨论起什么样的车比较好,自己家的房子又买在哪儿。

反倒是众人话题中心的江静,似乎才是那个局外人,游离于所有人之外,除了偶尔回答几句,就只顾着手中正在测试着的实验数据。

“江静,李教授叫你去她办公室一趟。”

实验室的门被人敲了敲,屋子里欢乐的气氛陡然一收。

“好的,就来。”

江静有些茫然地抬起头,见是老师的助手,连忙答应下来。

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将实验数据再三核对后留存,江静和同事们打了个招呼,去了老师的办公室。

“来啦。”

李教授放下手中的论文,看着面前这个自己最器重的女学生。

“你送上来的论文我看了,写的不错,但是要想上IEDM的期刊,实验数据的论证最好还是要严谨一点,我建议你回去再改改。修改意见我已经批注了。”

“谢谢老师,我会回去‘好好’修改的。”

江静听到李教授这么说,非但没有松了口气,反倒紧张起来。

李教授性格温和,从来不会严厉的训斥别人,如果你做错了什么,他会“提点”你下,如果你能改正则百事全无,改正不了,下次他也不会给你机会了。

他会说“我建议你回去再改改”,那一定是论文里实验数据有哪里出了错。

“还有所里为你申请的有关MOS 晶体管的专利,国内专利已经通过了,美国授权专利还在流程中,现阶段我们还在对外保密,如果这期间有企业来找你联系合作,你最好谨慎一点,不要轻易允诺什么,也不要透露出去。”

李教授又嘱咐着。

“有了成绩也不要骄傲,继续加油,我很看好你。”

听到这里,江静才真的觉得惊喜。

“具有更低功耗组合结构的MOS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是江静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也是上次在学术交流中得到国内顶尖电子工程专家认可的专项技术,虽然李教授是指导人,但这个学术研究成果是江静的,她一结束交流回到研究所,所里就为她申请了专利。

科研人员的在攀登高峰的路途中往往清贫又孤独的,然而一旦产生了学术成果,又通常会获得各种意义上的成功。

譬如研究所里几位教授能买得起翡翠华庭的房子,全靠那些工资和津贴可不行。

每一个课题组攻克的技术难关,最后都有可能在和各方的合作下,转化为巨大的财富。

在科学的领域,无分贵贱老幼,一切以成果说话。

“谢谢老师和研究所对我的栽培!”

江静恭恭敬敬地对老师鞠了个躬。

看到学生脸上掩不住的喜色,李教授也跟着笑了。

笑着笑着,他丢出一个消息。

“还有,所里这次评选的先进青年,我们中心的名额,我推荐的是袁函。”

江静一怔。

“我知道,今年无论是在学术论文的数量,还有获得的研究成果上,袁函都不如你,而且我之前还告诉过你我会推荐你…”

李教授看着江静,语重心长。

“会改变主意,有多方面的考虑。最主要的原因是袁函和你不一样,袁函已经三十五岁了,获得所里‘学术杰出青年’这个称号的机会,这是最后一次。”

袁函和她同属于“集成电路”这一组的研究人员,也是李教授的学生,是江静的师兄。

这位师兄属于专业型人才,明明动手能力特别强,可论文就总成为他的软肋,论文数量和质量一直是他的硬伤。

国内的科研环境,还偏偏就特别看重这个,这也导致袁函虽然是实验室里不可缺少的一员,可晋升的前景却不太明朗。

江静脑子里一片空白,看着恩师上下翕动的嘴唇,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只是一次所里的评选,除了一些虚名和奖金以外,没有太多实质上的东西。你年轻,这样的评选你以后还有很多次机会,对你这样注定要在这条道路上大放异彩的年轻人来说,这只是‘锦上添花’,对他来说,却是‘雪中送炭’。”

都是自己的弟子,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教授很担心他们因为这个起了龃龉,所以才特别郑重其事地向她解释。

“而且你师兄前阵子才买了房,房贷压力也重,我也担心他迫于生计压力会选择放弃在所里工作,有了这笔奖金,至少也能在经济上给他多点帮助。”

李教授看着一如既往文静的女弟子,重重地叹了口气。

“他和你不一样,你的未婚夫经济条件很好,能够支持你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不行。”

听到这一句,江静心底的委屈才真正涌了上来。

所里的“学术杰出青年”称号虽然不算什么金字招牌的履历,可所里往常对国家“杰青”、“优青”和“杰出女科学家”这样的评选,往往都是优先在所里的“学青”里甄选再进行推荐,每一次的所里评比,俨然就是一次小“海选”。

就算不考虑这些,这样的“称号”,也是对研究所里的科研人千千万万个孤寂日子的肯定与赞扬,是他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前进动力,怎么能说“不重要”呢?

她能接受自己实验能力比不过师兄这样的理由,也能接受自己经验不如师兄这样的理由,可是…

“教授,我的未婚夫经济条件很好,不是支持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原因…”

江静倔强地捏着拳头,将眼底快要涌上来的热泪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她低着头,声音不大,还微微带着颤抖。

“支持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是我对学术的热爱,以及攻破一个个难题后的成就感。”

李教授愣住了,而后轻笑起来。

“当然,我当然相信你对学术的热忱,否则我也不会力排众议,让你主持新的研究项目。”

他大概明白了这姑娘在不甘什么,好声好气地说。

“你的能力我们都看在眼里。”

“但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时候不仅仅是要‘竞争’,也要有‘成全’。这条路太孤独了,我也希望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相互守望和帮助,而不是单打独斗。”

他的语气温和却强硬。

“我考虑的,不仅仅是个人,还有我们整个团队、整个研究所的未来,你能明白吗?”

和李教授相处四年,听他说到这里,江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叫她来,本就是为了“宣布结果”,而不是和她商量。

握着自己的论文,江静离开了老师的办公室,眼泪终于潸然而下。

不是不理解。

不是不明白。

可还是委屈,还是难过。

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她掏出手机,手指从仇复的电话号码上抚过,几次想要拨出去,却又缩了回来。

他变得有钱了,和她又有什么关系呢?

明明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工作也还是一样的工作,可在所有人的眼里,她都变得不再一样了。

这时候打电话,不是诉苦,是迁怒。

江静闭上眼,在狭小安静的办公室里,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再睁开眼,她打开被老师批准过的论文,认真地逐字逐句阅读。

只有变得更强、最强,强到“无所争议”,所有人看到的才不会是那个“仇复的未婚妻”,而是“女科学家江静”。

桌子上的手机亮了,弹出一条来自于妈妈的短信。

【妈妈:仇复最近肯定没时间看房子,等这阵子忙完,你记得提醒他,房子还是要看的。工作虽然是大事,可是结婚也不能拖!】

江静的目光从短信上扫过,毫不犹豫地关闭了屏幕,重新埋头与论文之中。

***

与此同时,仇复刚刚被郎晨拉入办公室之中,迷迷糊糊地被按坐在沙发上。

他明显感受到郎晨的精神状态不对,刚刚他坐下来时,还看到郎晨兴奋地对着空气挥舞了一记拳头,跟个神/经/病一样。

“难道公司最近又遇到了什么危机,又想到要卖我了?”

仇复想起那些被西装革履束缚着的恐惧,还有被快餐盒饭统治三餐的噩梦,身子忍不住一抖。

不对,他为什么要说“又”?

被仇复当成了“间歇式癔症”的郎晨好不容易才平复完了内心的激动,努力理清了思绪,开始认真向仇复解释起眼下公司又遇到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