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胜,你做的很好。”

苏丽看着高胜的目光也柔和起来,摸了摸他的小脑袋。

“下次有这种事,还要来告诉老师。这不是告状精,这是在保护同学们的安全。外面实在太危险了,不是你们这群孩子能应付得了的。”

话聊开了,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了少有的轻松,高胜原本心里很害怕,是抱着被骂一顿甚至被开除的心情来“自首”的,结果是这样的好结局,头上一直悬着的那把剑才算是放下了。

但是听到苏丽的话,高胜眼神还是黯了黯。

“我们不是不知道危险,可是我们太想爸爸妈妈了。”

高胜说着说着,突然擦起眼泪。

“哪怕跟着他们吃糠喝稀,哪怕没地方住就睡在外面,至少一家人在一起。外面再危险,还有爸爸妈妈…”

高胜哭了,几个老师都跟着揪心起来,留守儿童是乡村中最大的问题,其次是留守老人。而更可怕的是,这两者通常扮演者互相照顾的角色。

年迈的老人有时候不但不能照顾孩子,还要年幼的孩子照顾;年幼的孩子需要一个长辈的正面积极作用时,往往却找不到能够学习优秀品质的对象。

几个老师沉默着,斟酌着,思考着,要用什么样的话才能安慰他。

“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气氛中,一贯冷静的杜若先开了口。

“你们即使见到了爸爸妈妈,他们也是要把你们送回来的。你们的户口在这里,在外面上不了学。”

“那就不上学…”

“不上学做什么?捡破烂?拖父母后腿让他们还要分心回来照顾你们?他们出去打工、把你们留在农村是为了让你们能读书,读书是为了让你们多一条路走出去,不必再走他们的路,不必让你们的孩子也和你们一样。”

杜若叹了口气。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上学没有那么重要,我们这些老师为什么要千里迢迢来这里?”

高胜的表情还是迷茫的,也许是没有听懂。

但杜若却不担心自己白费口舌,因为他总有长大的一天,孩子长大总是很快的,到那个时候,他就会理解。

是一时的陪伴,还是长久的团聚?

这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选题。

送走了高胜,几个老师互看了一眼,突然觉得自己生来就在城市实在是太幸运了。

小朋友的思想总是很单纯,他们不能理解父母说着“我们是为了你”、又一边丢下他们是什么道理,在他们简单的想法里,他们可以不必吃那么好,穿那么好,只要能一家人在一起,哪怕在天桥底下铺张报纸都行。

然而想要改变他们的人生,改变他们的品格,让他们拥有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力量和勇气,仅仅靠吃糠喝稀还不够,靠的却是教育。

他们的父母也许能把他们带在身边,然而对于那些大城市来说,他们的孩子依然是被排斥在外的。

他们买不起高昂的学区房,朝不保夕的生活也不见得有社会保险让他们落户,也许他们交得起学费,他们的孩子却没有上学的资格。

说起来讽刺,让支教老师去山区支教,远比让一个农民的孩子在城市里上学要容易的多。

杜若目光微冷。

所以,他们来了。

眼见着气氛越来越怪,苏丽第一个有些受不了,突然站起身来,凑到黛文婷身边。

“婷婷,与其让网上的人胡乱猜来猜去,咱们来做一期直播吧!”

黛文婷惊讶地抬起头。

“咱们就针对心潮新闻的‘报道’,做一个正式的回应。”

苏丽还想继续支教下去,可按照这个舆论发展,恐怕最后的结果是连这个支教点都保不住了。

“就在你的直播间里。”

第36章 丧气VS希望

苏丽陪黛文婷做过一次直播,那是她第一次看别人直播,当时只觉得黛文婷很厉害,那么多人一起说话,她都能兼顾到,而且面对一些刁钻的问题,都能插科打诨的化解掉。

她虽然不太懂直播界的事情,可既然有这么好的平台对外发声,不用的就是王八蛋。要是他们之中没有一个当主播的,今天这事说不定就任由心潮新闻的记者胡乱编造,好好的红星小学也要被取消支教点了。

几个老师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与其任由网上的网友胡乱猜测,不如正面给个回应。如今已经不是十几年前那个消息闭塞的年代,只要有网,有手机,哪怕在大山里,也能和外界沟通。

于是黛文婷在网上第一次做出了正面的回应,表示自己将在直播间里对此次“抢劫事件”进行回答,希望大家关注云云,并且附上了自己的直播间地址。

此时网上的新闻已经上了热点,心潮新闻如同他们企划的那样,让这个新闻变成了“爆款”,因为红星村抢劫事件的发声,全国各地有关“支教”的恶**件不断被曝光,也有不少以前热心支教却受过伤害的老师纷纷跳出来,这让不少想要支教、或者正准备去支教的老师们产生了疑虑,甚至寒心。

见到“抢劫事件”里的几个当事人老师做出了回应,很多人对此关注起来,有些没办法来红星村这个穷乡僻壤采访的记者也准备就此掌握第一手资料,所以到了礼拜六那天,当黛文婷做好直播准备之后,立刻被后台的数据吓了一跳。

“婷婷,我进不去啊。”

苏丽拿着自己的手机,在黛文婷的直播平台上使劲点也点不进她的房间。

“卡住了!”

“我也进不去。”

“我也是。”

“现在同时在线已经有三十万人了…”

黛文婷握着手机的手微微颤抖,下意识去照了照桌面上的镜子,担心自己的仪容不够完美,“这还是我第一次直播人数超过三十万…”

她不是游戏主播,也不会跳舞唱歌,粉她的大部分都是颜粉,抛开网上那么多造假的流量,她在峰值时也不过就六万人在线,当时在她的平台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博主。

这一下真实在线的已经有三十万人,还有更多的人在往里涌,黛文婷心里发慌,有些不知所措地回头看了眼同伴们。

杜若正在小声的询问秦朗网络能不能保持通畅,江昭辉则是忙碌着为她打光,看着几个镇静着的同伴,黛文婷忐忑的心也渐渐安定下来,咳嗽了一声,对着摄像头打了个招呼:

“HI,大家好,我是博主婷婷,也是这次红星小学支教的老师之一,欢迎今天大家来我的直播间。”

她人影一出现在直播间里,屏幕中顿时刷过一片“小姐姐好漂亮”、“这么漂亮的小姐姐我要舔屏”、“小姐姐我来保护你的盛世美颜”等等弹幕。

几个小伙伴本来是准备在各自的手机里看直播的,但是今天她的直播间卡的不行,虽然黛文婷已经联系了负责维护的工作人员,可解决还要一会儿,所以苏丽便伸过头来,看了眼黛文婷的屏幕。

然后被铺天盖地的弹幕吓到了。

“啊啊啊我看到了另外一个小姐姐,是别的女老师吗?”

“哇这个地方有几个女老师啊?”

一时间,屏幕又刷过好几条有关支教的信息。

黛文婷自然不会让房间冷场,捡了几条有关支教的问题回答了:“我们这个支教点一共来了五个老师,原定计划是支教两个学期,三女两男,除了我以外,还有两个女老师。刚刚是另外一个女老师。”

弹幕依旧在刷着,黛文婷边看着观众的消息,便回答他们的问题,有些人想看看支教的学校什么样子的,她也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握着手机在办公室和走廊里绕了一圈。

“因为在山中的凹地里,所以信号不是很好,增幅器架在办公室外面,要是离开二楼信号就会变得特别差,所以没办法带大家看教室。”

黛文婷温声细语地说,“今天礼拜六,学生们不上学,你们也看不到孩子们。”

这时候平台的维护人员已经解决了卡顿的问题,其他几个老师也成功的进入了直播间,各自捧着手机在办公室里坐了下来。

“这学校看起来一点都不破啊,那个红星乡不是说在穷乡僻壤的地方吗?”

弹幕又开始刷起来,质疑他们的支教地点。

“出了名的贫困乡,有这么好的学校?”

“原本是很破的,听说在窑洞里上学,连窗户都没有。后来来支教的方老师和李老师发动捐款时被一家有爱心的企业看到了,于是投资建造了这间乡村小学。我们来的时候,这个学校刚刚投入使用,所以看起来很新。”

黛文婷也不生气,“我家里人也担心我去不安全的地方支教,是看到这里的各种设施还比较齐全才让我来的。”

她并不掩饰自己是看到校舍比较新才来这里,这样偏僻的支教点能招到三个女老师,本来就不是偶然。

弹幕那边显然有人对这个“爱心企业”感兴趣,问了一连串关于爱心企业的问题。

黛文婷用手支着下巴,看似好像漫不经心地在看着各种问题,其实眼神望着对面几个同事。

一直埋着头的秦朗对她做了个“停止”的手势,而他身边的杜若,更是直接做了个“记者”的口型,示意她那些题目是记者提问的。

虽然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让她说出唐阁的名字,但是黛文婷还是从善如流地笑了下,机智地回答了这些问题:

“我来的时候这个学校已经建起来了,当初怎么建起来的我不太清楚,如果要问这件事,当时网上应该有报道,大家感兴趣的可以查一下。这家企业还是比较低调的,捐了小学后没什么宣传,我对它也不太了解。”

轻飘飘一句话,就把众人的好奇推到了“自己去查”上了。

直播依旧在继续着,即使很多问题都是微博里被报道过无数次的了,可黛文婷的美貌还是能让大部分人产生极大的耐心,哪怕是一些芝麻大的话题,他们也能乐此不疲的舔着屏,看着她认真地回答。

“我没有被猥//亵过,那些是误会。”

终于有人问到了“被偷窥”事件,所有人精神都是一震。

黛文婷看着屏幕,很认真地说:“那天有几个孩子要‘离家出走’,其中一个孩子要走时突然害怕了,躲到学校来找老师,想要我们阻止他们离开村子,结果恰巧碰到我在宿舍里擦澡。他才十岁,我那时候太慌张了,吓得尖叫声满学校都听到了。”

“问我怎么知道的?当然是后来那孩子来自首了才知道的,否则我现在也还在惶惶不可天日呢。”

“被偷窥当然害怕,最害怕的是那种不知道是什么人做的、怎么能出现在学校里的惶恐,现在知道了是误会,就没那么害怕了。”

她抬头看了眼自己的同伴们。

“我要谢谢和我一起来支教的几位老师,是他们一直在支持着我、保护着我。”

这是网上那么多“曝光”支教被猥亵事件中,唯一一个澄清了传闻的“支教女老师”,而且这个女老师还长得那么漂亮。

若说这段时间网上的各种曝光已经让人对这个世界开始绝望的话,今天黛文婷的解释倒让不少善良的人对人性有了希望。

既然提到了“离家出走”,又有网友开始问“离家出走”的问题。

“村子里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里地处偏僻、干旱少雨,地里能种植的作物品质少、经济价值不高,大部分年轻人为了生存都选择出外打工,留下留守儿童和留守的老人互相照顾。

“是的,不是留守老人照顾留守儿童,而是互相照顾。我们班有个男孩子,他的爷爷偏瘫在床,奶奶有严重的风湿,等于一直都是卧床的,全靠那个男孩子为他们洗衣做饭翻身,他才九岁,但是已经做了三年了。”

说着说着,黛文婷的声音也有点沙哑,“你们可能不能理解这里的孩子对‘父母’的渴望,之前就有孩子悄悄打听了我们来村里的路线,想要出去找妈妈,还好被追回来了。这些孩子的父母会和孩子分离,就是希望能创造更好的条件,让自己的孩子能受到教育,能够用不那么辛苦的方式走出去…”

“所以我们来了。”

在她充满感情的一句“我们来了”后,房间里的礼物像是天女散花般洒落了下来,密密麻麻的,刷屏到所有人都看不到其他问题。

“小姐姐好棒,所有的老师都好棒!”

“小姐姐加油,我们支持你!”

“孩子们都是好样的,不要放弃啊!”

原本因为各地支教出问题而丧气的气氛,因为一句“我们来了”终于又重新振奋起来,那些之前都在劝说黛文婷这么漂亮在外不安全的句子,统统变成了支持。

虽然依然有唱衰的声音不时出现,可是看着这样温柔又坚定的眼神,没有人忍心再说出“这些都是无用功,穷山恶水出刁民”,或是“寒门再难出贵子,努力出去了也不过是继续打工”之类的话。

这世界依然有许多不美好,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变得美好一点。

三个多小时的直播一晃而过,期间黛文婷有点累,苏丽接替她回答了一些问题,让她喝点水、吃点东西休息下。

苏丽虽然没有黛文婷漂亮,但是她长着一双杏儿眼,认真的时候眼睛睁得大大的,显得十分元气,也是时下受欢迎的那种女生,而且她声音甜美态度又爽朗,说话更是大大咧咧,没多久也收割了一群“粉丝”,问了不少问题。

之前江昭辉挨打的事情也大致澄清了下,说明了那些动手的是出外打工回乡的年轻人,平时在村里也游手好闲的,有好几个甚至不是村里人,后来老师被救,也是被热心的学生家长发现、最终将犯人抓住的。

红星村的治安其实已经算很好的,几个老师心里本来还有些生气,可看着网上那些什么半夜被尾随、被偷窥、还有个别地方甚至聚众吸毒的,红星村这样的环境几乎已经算的上是世外桃源了。

想想也是心塞。

就在黛文婷坐回屏幕前,准备用一个话题结束今天的直播时,屏幕里却突然刷出一行行的话来。

“我就是一个从贫困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但是我很讨厌你们这些支教老师!”

“为了配合你们的支教活动,我们连寒暑假都没有!”

“为什么城里的孩子寒暑假可以自己分配时间,我们就要来陪你们玩老师学生的家家酒!”

“接受你们好意的时候会有自卑感!”

“每次为了铅笔盒书包衣服这些东西被落在操场上拍照、说谢谢都像是被公开处刑!”

因为已经直播了好几个小时,有些只是单纯来看热闹的人已经离开了,弹幕没有之前刷的那么厉害。

而很多蹲守的记者也有些兴趣缺缺,因为没有问到什么“大新闻”,反倒被几个老师澄清了不少事,在网上各地支教老师都在“诉苦”的时候,这样的“澄清”就没意思了,爆不出什么热点。

他们本以为等不到什么东西了,在最后却看到这么一段,立刻精神振奋,纷纷截起屏来。

黛文婷素质高、长得漂亮,人也和气,却没有什么和人争辩的经验,她能来支教,虽然大部分原因是为了给直播找素材,可在这里支教了一个月,对孩子们也有了感情,心中总还是有些成就感的。

然而这一行行的话,就像是甩了她一个巴掌,更不知道该如何反击。

就在直播间里突然陷入死一般的寂静时,从黛文婷身后的某处,却传来一把不疾不徐的清冽嗓音。

“这位朋友,如果你不爱学习,也可以离开教室回家去玩耍、或者替家人干活,我觉得支教老师应该没有堵住你说话的权利。”

杜若的态度一贯凉薄,当这种凉薄只有声音时,却显得格外理性。

她没有在屏幕里露脸,但所有人似乎都能想象出,那是一个如何冷静自持的女人。

“如果你不需要那些物资,你可以告知相关的负责人你不想要,并把那些东西还回去,他们会把它们分配给更需要的人。”

黛文婷笑了。

杜若说话还是那么犀利,往日里她觉得杜若不近人情,现在却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我们没办法照顾你的感受,正如那些捐赠人也不知道这些东西有没有按照他们的要求被送到孩子们的手里,他们的无私能得到的回报,只有一张张受赠者带着高兴笑容的照片。”

秦朗也忍不住埋下头,低低地笑了起来。

“将自己浅薄所学尽可能的传授给你们、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即使在城市里教育资源也不平衡,许多孩子在寒暑假也在马不停蹄地上课以充实自己。对于这些老师不收辅导费却将寒暑假时间用在你们身上的老师,我只想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弹幕已经被一行行“这个女老师帅爆了”刷满。

“最后,支教老师也并不能让教育资源变得均衡,毕竟谁也不会停下来等你。”

第37章 慈善VS绑架

最近一段时间支教时间是热门,本来网上议论的人就多,黛文婷所在的平台又有意要做事件营销,黛文婷的直播当天人数顶峰时已经过了百万,欣赏几位老师甘于寂寞为祖国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也多等,打赏一直就没断过。

待到杜若说出那番大快人心的话时,打赏提示更是如雨一般地洒下,等结束直播后黛文婷一看后台,吓了一跳。

几个小时的时间,打赏已经过了三十万,除去给平台的费用,也有十几万了。

打赏的内容大多是“老师辛苦了给老师一个鸡腿”,“婷婷东西丢了太可怜了我添一件衣服”这样的。

到了杜若的时候,已经是“这个女老师帅裂苍穹,给个加班费”,“小姐姐三观两米八,6666”之类。

其中也夹杂着“孩子们过的好辛苦,给孩子们也加个菜吧”,以及“小朋友们想妈妈的时候就帮着打个电话吧,给你电话费”这样的评论。

黛文婷不是特别红的主播,不过因为粉丝黏性大,打赏一直还算平稳,以往只要坚持定时直播,每个月收入上万是好赚的,却从未像今天这般,一次打赏能上几十万。

她心乱如麻的看着那后台惊人的数字,不信之后甚至觉得有些眩晕。

现在直播刚刚兴起不久,除了黛文婷以外其余几人都不太懂,见她关了直播还不停看手机,不免好奇地瞟了几眼。

“婷婷,还看呢?眼睛不疼?”

苏丽将头凑了过来。

黛文婷下意识地就把后台的页面关了,若无其事地也扭过头,随便扯了个话题:“第一次看到这么多人同时在线,有点膨胀了,哈哈哈。”

“怎么样,我的提议好吧?”

苏丽听到她的话也得意了起来,“既给你涨人气,又成功辟谣了。还顺带宣传了下咱们红星小学,嘿嘿,张校长肯定不愁下次来支教的老师了。”

在新学校修好之前,这地方很少来支教老师,尤其是女老师,现在学校修的漂亮,这地方民风又不错,等辟谣直播发出去了,以后女支教老师肯定也敢来了。

解决了一桩难事,无论是几个支教老师还是张校长一家都挺开心的,晚上吃饭时大婶还加了几个菜。

孩子们有国家的餐补,他们平时吃住的餐费全都靠唐阁资助,要加菜都是自己掏腰包,几个老师都知道是张校长给添了菜,连忙道谢。

“你们都是好孩子,一心为我们学校想,就吃几条鱼一只鸡怎么了…”张校长平日里不苟言笑,被几个老师谢还有些不好意思,难为情地搓着手。

“其实也不是我们太节省,我们当初没想到来这么多老师,以为只有一两个,资助我们学校的那家企业一个月只给二十斤油、二十斤米、二十斤面,以前方老师和李老师在的时候还能有结余,拿多的米面换点肉,现在连我们带老师都七八个人了,米面粮食都不够,只能抠唆着过。”

听到张校长说起赞助的事情,秦朗微微蹙眉,奇怪地问:“一个月只有这么多?不是还要赞助学生一顿午餐?”

“哎,人家负责的人来看过了,说我们学校生源太少,不好确定数字,要新学校后等第一学期统计了多少人才能决定怎么赞助,现在只能赞助教职人员的。现在已经是第一学期了,我电话也打了,可那边一直没消息,我怕是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