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呢?那陆家兄弟,还有其他几个可都来过不止一次,上次为了磨麦子,这几个天自家忙乎了一整天,哪个角落没去过?这突然多了房子算个什么事儿?他怎么和人解释?难道要他和人说,这是山神半夜造的?谁信啊?

“那个,爹,让保住他们两个先住一个屋子吧,那屋子里头东西太多了,等着理出来再分咋样?”

肖海涛看着老肖,那眼睛一闪一闪的,努力用眼神和自家老爹交流,可惜,这父子两个的眼神语言都不怎么样,信号接收不能。昨晚上那个让肖海涛收东西的信息不知道传成了什么样,这才把这家里弄出那么的阵仗,如今…

老肖也对这种隐晦的消息传递方式没了耐心,直接领头往哪三间屋子走去。寻了一间就推开门进去。他倒是要看看,这死小子到底又玩出了什么花样。再能折腾,也不至于比突然多出三间屋子更让人抓狂了。

肖海涛确实能折腾,可这折腾人家其实也很有理由的,他又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以后家里多了两个人,那天淘的事儿就比较麻烦了,不能大模大样的在那么变东西。免得惹出祸事!什么怀璧其罪啊!什么财不露白啊!等等。

虽然说他潜意识里觉得,这事儿其实未必没有可以解决的法子,只是目前实在是时间紧,没工夫去细想罢了,以后总能寻到的。不过以后是以后,就目前来说,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力将短时间里,没有想出法子的时间里需要的东西都一次性买齐全了。当做这个家本就有的家底,这样一来,好歹能让他们多一点缓转的时间。

所以喽,这三间屋子,那是真真半点浪费都没有,南面的第一间显然就是肖海涛留给方言兄妹的屋子,靠着后墙有半旧的火炕,足足有三米多,两米深,被子,木箱都有,简单是简单了些,却也算是齐全,不说别的,单是这火炕的大小,就是大人也能躺下四五个,怎么也容得下这两个孩子。五米长的后墙除了这炕,还有个从炕头上还有延伸出来的一个一米长的小土台子,用木板隔开了炕,正对着后窗,显然这是屋子里烧水烧炕的小灶台。边上还有个小水缸安置在墙角,冬日晚上烧水都不用出门,实在是方便。屋子里头前半部分,那靠窗的地方桌椅也有,虽然是木板拼接的,也算是齐全了。

“这屋子本来我爹是准备用来让山民借宿的,所以这屋子简单了些,东西不够整齐,以后咱们在慢慢的添,保住,来,把你们的衣裳都放到箱子里去。水缸里水我已经挑好了,嘻嘻,说起来,除了厨房,也就是这屋子里有个水缸,有个小灶台能随时喝到热水。保住,你们的运气不错。”

老肖先进的门,一脚跨进去刚扫了那么一眼,还没来得及开口说什么,那跟进来的肖海涛忙不迭的用给方言介绍的语气分说了起来,那是争分夺秒的想要和老肖达成共识。

得,还说什么,权当旅游参观了。这总成吧!

这会儿老肖的火气已经下去了一些,大致也知道了儿子这么大胆,这么嚣张的折腾是为了什么。都说理解万岁,知道了点缘由,当爹的自然而然对儿子下不去狠手了,对肖海涛来说,竹笋烤肉已经飘远…

再来说中间的屋子,那一间就是个杂物房,里头柜子,箱子,箩筐什么的,杂七杂八的很是不少,装的东西也十分的散乱,有各色的碎布料,有数量不多却品种繁杂的各类南北货,几乎杂货铺里该有的不该有的,在这里都能找到些。

“我家原本是开杂货铺的,这是我家铺子以前的存货,反正总能用上,所以就都零零总总的搬了过来,堆在这里的,将来这屋子若是能收拾出来,给妹妹做个房间也不错,只是这时间上可能要长些,毕竟我们也刚来没多久,活计不少,一时半会儿的,也没时间整理。”

“大哥,隔壁屋子够大了,我和妹妹才几岁,人小的很,够住,不用腾屋子那么麻烦。”

方言听着还准备收拾给妹妹的屋子,虽然心里很高兴,很感激,感觉肖海涛这样做那是真心欢迎,接纳他们的表现,是人家热情,他却不能都接着,不然岂不是得寸进尺了?那可是要惹人讨厌的。方言从小跟着爹妈在嫡出的鄙视为难下过活,为人最是小心,对容易惹人生厌的事儿更是习惯性的规避。到了这会儿自然知道该怎么办。

当然了,这会儿说的话那是比以前在祖宅的时候真心多了,甚至很有些积极的和肖海涛说:

“这整理东西最是繁琐费时间,大哥,你要是要做活,这事儿交给我们好了,我们力气小,旁的忙帮不上,这分类什么的总是成的。”

才进门就主动要活计做,显然这是方言用来表示自己不见外的一种方式。当然这也就是他不知道,这到底有多少种东西,也不知等着累瘫的时候会不会后悔这会儿的承诺,要知道人肖海涛为了能广撒网,多储备,免得一时半刻的缺了东西麻烦。那是几乎将自己能寻到的,能想到的,借鉴城里的杂货铺货架的种类,将有可能用到的东西都买了一遍。你说,那会有多少吧!哦,对了,这还是只有日用品等东西呢,其他的粮食什么的在粮仓,工具类在老肖屋子边上,至于这三间屋子中的最后一间?那就是个矿石大汇总,一筐筐的全是乱七八糟的石头,这里头有铁矿石,铜矿石,还有电石,石炭,还有家里剩余的水泥,黄沙,一样样的也堆得满满的。

“咱们家北面那个棚子里头有打铁的东西,我爹能自己做点小工具,所以家里各色的矿石也有些。”

方言能说啥?他再怎么聪明也是个孩子,目前也没有别的山民人家来给他比较,所以不知道这一家子的家底到底是怎么样的厚实,只是对肖海涛口中那一句,以前开杂货铺给吸引了,心下不住的琢磨,既然是有铺子的人家,怎么会当山民?难道是和我们一样?

想到这个,方言忍不住把握住了妹妹的手又紧了紧,惹得一直没有出声,像是个小影子一样跟在后头晃悠的方语忍不住多了自家哥哥好几眼,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越发的往他身后躲了。

“大哥,你家…”

也许是真的很亲近,方言难得多嘴问了出来,而肖海涛眼睛往老肖那里一瞄,发现自家老爹还是那一副打死不开口的装死样,只能略微有些低沉的接口道:

“我家一样是倒霉蛋,唯一比你们好的是,不是自己人下的手,不管怎么样吧,咱们也算是有缘分,正好一起当山民也不错。”

你别说啊,这肖海涛如今糊弄孩子的本事真是不小,这几句不过是大略的点了点,实际具体的几乎啥都没说,却显得那么的亲和,方言都忍不住跟着点头,再没有问起,一副生怕多嘴惹人伤心的表情。

老肖突然有种无力的感觉。他敢肯定,这突然多出屋子的麻烦,这死小子一定知道,就凭他如今这忽悠人的模样,那脑子能没这点神经?可他居然还是这么做了,这臭小子,难不成以为自己这个当爹的就一定能帮他擦屁股?难道就没想过穿帮的可能?

老肖也不去看着几个孩子之间的亲切互动了,一步步的往自己的屋子挪,哎!养个胆子大,喜欢自己做主的儿子,真心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他要赶紧的回屋子躺躺,免得脑细胞伤了头晕!

等等,这屋子里是个什么鬼?儿子?莫不是你昨儿一晚上没睡,净想着给你爹添活了?

第49章 变化2

肖海涛昨晚有没有睡觉真心不是重点, 老肖在看着自己屋子里的变化被惊到的同时,终于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 他是不是应该先把家里各个地方都巡视一遍,好确定一下这平台上的如今到底成了什么样?

变化是真的不小啊, 就说老肖的屋子,靠着后墙的地方被隔出了个8平米上下的小屋, 里头堆着好些箱笼,不用说, 这是给老肖置办的小库房, 专门放值钱私货的地方。屋子里头的家具也多了几样, 这是一次到位了?

还有肖海涛自己的屋子,也被分成了里外两间,里头是卧室, 外头则正紧的成了书房, 一样家具书柜齐全的很,若是个不知道情况的过来一看, 指不定还以为他们搬来不知道多少年呢,不然怎么也不至于置办的如此齐整。

堂屋没啥变化,只是多了几个靠背椅, 倒是隔壁放置工具的耳间里, 东西又多了好些, 就是弓箭也多了几套, 显然这是为各家采买准备的。木桶木盆, 还有半旧的家具,也不知道肖海涛从哪个犄角旮旯寻出来的,款式居然还看着挺和谐,看样子就知道是给各个屋子备用的东西。

走出门口,刚想去别处看看,好重新熟悉一下自家。可一个抬眼,又发现那绕着围墙的种树计划也已经被肖海涛同学给完成了。樱桃树,柿子树,石榴树,枣树,品种不多,数量也有限,每种不过是两三颗,正好沿着围墙排列,高低错落有致。前头还能空出一片地方供老肖种植些旁的东西。

“死小子,怎么不连着种地也一并全干了?这么能,这么能你怎么不上天呢?”

老肖压着声音,不知道说给谁听的吐槽,那脸色已经到了不动如山的地步。或许这也算是承受力见长的表现。毕竟惊啊惊啊,惊惊就习惯了。

老肖的脚步一刻不停,趁着儿子正拉着那两个孩子的功夫继续转悠着,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搞清楚。看过了前头看后头,那厨房什么的就不说了,也就那样,就是多点啥也显眼的很,不用特意去看。倒是那粮仓,他不知道自家儿子昨晚的大动静里有没有顾及。只是一眼,老肖就感觉儿子和自己分外的贴心,恩,或许是父子连心。

早上说的碎玉米什么的,显然自己是马后炮了,看看这屋子里的那几个架子,看看那几个多出来的米缸,几乎每一个都是满的。除了品种上忽视了些,买的都是白米和白面,有点扎眼,数量上绝对满足了老肖的心里预期。

“还算有脑子,知道粮食要紧,哎,要是没那几个屋子打眼该多好,能省多少事儿?哪怕是拿着粮食换工,让那几个来帮忙兴建也是好的。即使麻烦些,也比这样合情合理些。这一回他倒是痛快了,我这脑子都要成浆糊了。”

儿子把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干完了,当爹的还能说啥?要是就他们两个,他还能让儿子在卖给天淘,可这会儿都见过人了,除了想法子兜过去,已经没有了第二条路,老肖自然只能自认倒霉,一门心思给儿子擦屁/股。

只是这事儿到底该怎么办?怎么才能让这三间屋子出现的更合情合理些?或许该和这两个孩子的事儿凑一起说?只是,孩子能藏几天?难不成这一个冬天都让他们躲躲藏藏的?凑一起又该怎么合上?说送孩子来的人帮着干活起了屋子?虽然这么说不是不行,可到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这时间节点又该怎么掌控?

回到厨房,老肖坐在饭桌前不住的挠头,这一辈子干这脑力活的时候实在是少了些,经验不够用啊!自己怎么就没长个诸葛亮的脑子呢?再不行罗贯中的也凑合,好歹人家编故事挺在行,是现代人所谓的神思维人群,开启脑洞来简直能直上外太空。

或许自己也该学着用这样的方式想想?躲躲藏藏…躲躲藏藏…这要是反过来那就是的大大方方…啊!还真是,这事儿从一开始自己就想岔了,为什么一定是躲躲藏藏的?只要不让那些邻居们上来不就成了?只要他们没上来,没亲眼见到,那时间长了,总有说头可以堵上这么个漏洞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房子,都是如此。

老肖感觉自己近来智商暴涨,居然真让自己想到了好法子。忍不住站起来自傲屋子里开始背着手转圈,嘴里嘀嘀咕咕的,还有那一闪一闪的各种念头纷至沓来。他觉得自己这一瞬间好像被无数智囊附身,开启了谋士人生的外挂。

一会儿觉得,或许自己该这么来,有事儿先想在头里,比如这各家送粮食钱的事儿,寻个法子,自己直接上门去收,这样他们不就没理由过来了?比如那些弓箭,他们光顾着粮食,一个个都忘了这个,自己直接送上门去,肯定只有感激,不会多想,如此一来,收取粮食钱的事儿就顺理成章了。

一会儿又想着,若是这些人没钱可给,让自己一起去打猎,自己又该怎么避免这些人打猎回来后热情的送猎物上山的举动?就是粮食的钱有了,那弓箭的钱又该怎么说?升米恩,斗米仇,这弓箭钱可不是小数,免了是不可能的,或许该和他们商议个还款法子?比如一年分期给?用猎物和工钱抵?把时间拖长,最起码让他们在冬季来临之前都没有理由上山。

至于这之后?冬天不是大雪封山嘛,想来他们也不会没事儿瞎跑的,这样一来,时间就能拖到开年两月份了,这么长的时间,这平台上多出点变化也就不稀奇了,自家本身就是刚来的,不断的添置点家当,不断的充实院子,也算是说的过去。

就是做最坏的打算,这过冬前,他们过来了,只要能撑过半个月以上,应该就能将事情勉强圆过去,他都盘算过了,这三间屋子,若是自己带着孩子慢慢的磨,只要材料齐全其实时间上并不长,能有十天就足够了,这样一来,带上往来运材料的时间,有半个月缓冲,倒是也能糊弄人。

盘算来盘算去,老肖脑细胞直接死了三分之一,终于大致上理出了个脉络,终于能松上一口气了。抬眼望外头一看,喝,居然都已经正午了,合着这一个上午,自己愣是啥事儿都没干成!净瞎捉摸了。

果然自己不是啥聪明人,看看那小说电视里说的那些能人,什么一转眼一个主意,一抬眼一个想头的。真是比不来啊!牛车和动车也就这么个比例了。

当然了,老肖这神思维能转到这些上头,其实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他这都有功夫打趣自己了,自然是已经不发愁了!

既然不发愁了,那么自然要活下当下,具体考虑这会儿的事儿。比如说:那两个孩子刚来,怎么也该有一顿入伙饭!!!(不是山寨,不时山寨,不是山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家里不愁吃的,老肖也没有小气吝啬的习惯,既然想到要吃顿好的,那手就自然而然的开始摸索,开始忙乎起来。取了一升白米准备蒸个白米饭,再拿了一个榨菜好做汤,加上刚带回来的莲藕,烟熏肉,鱼,角落里存下的倭瓜,四菜一汤,有荤有素,妥妥的机关待客标准。

老肖卷起袖子,叮叮当当的一阵捯饬,忙乎的热火朝天的,另一边几个孩子也正热情高涨的商量着新生活规划。

“保住,我和你说啊,我都想过了,明儿开始,咱们就一起收拾屋子,这放矿石的屋子先来,把石头都分类装好,不能淋雨的,像是这一袋袋的东西,还有这些石炭,都放到打铁棚子角上那个草屋子里,其他的,装箩筐里,放到棚子里靠石壁的地方,盖上草帘子就成,多利索,很不用占着个屋子,简直就是浪费地方。”

嚓,这会儿你知道放屋子里是浪费了?那你忙乎一个晚上堆那屋子里干啥?合着逗人玩呢?(肖海涛相当的委屈,他这真是疏忽的,一时没想到,又正巧在屋子里点的手机,那些矿石可不就直接出现在屋子里了嘛。)

“还有我爹那屋子边上的小屋,喏,就是这间,本是放各类工具杂物的,咱们也收拾收拾,工具什么的都放到南面那柴房里去,那里头也有个小屋,虽然不大,可搭上架子,能放的东西也不少,应该够用。”

作为三个孩子中的老大,肖海涛这会儿很有些成竹在胸,指挥若定的气势,手指点啊点的,将自己寻思的安置方案解说的分外详细。而方言两个也静静的听着,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彩。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新家实在是出乎他们的想象,原本以为能有个容身的地方,能让他们不至于饿死已经很不错了,不想自己这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就看着屋子,看着屋子里的东西,方言就知道,这家人日子不错,比自家以前老宅的日子也不差什么。

什么?那是城里?那是有店铺的商家?那说的是他爹的嫡母和嫡兄弟,可不是他们这样的庶子人家,他这个庶子的儿子,更是比家里的奴仆好不了多少。反倒是到了这里,虽然肖海涛口口声声的招呼着做活,还越听越多,可嘴里说的却是咱们,这让他心里越发的欢喜。

“这小屋本就是库房,咱们正好将中间那屋子里的杂货整理好了,一个个放到库房里,以后拿起来也方便,我和我爹两个人刚来的时候忙着建屋子,屋子收拾好了,又忙着吃饭过冬的事儿,这杂物一直都没工夫收拾,这会儿正好你们来了,我也算是有个帮手。早点收拾好了,保住,这三间屋子空出来了,就好让爹好生拾掇拾掇给你们当屋子了。”

说话间,他还领着方言两个去了自己的屋子,给他们看自己那里外间的小套房,和他们一起琢磨,那屋子空出来之后,想弄成什么样。不过是三言两语的,那两个孩子刚到新地方的生疏感一扫而空,对未来的生活也颇为期待起来。

或许老肖又该遗憾了,儿子这一手,若是放到现代,培养一下,就是不能当个外交官,去当个销售应该也能出息挣钱。

“这是啥味道?”

肖海涛的鼻子和小狗一般不住的耸动着,那隐隐的香味怎么就那么勾人呢?他感觉自己无力抵抗啊!

“像是蒸鱼。”

“还有肉香味。”

方言的鼻子也动了动,顺带还咽下一口口水。

“呀,应该是爹在做烟熏肉,保住,赶紧走,我都忘了,肚子还饿着呢!”

肖海涛这会儿才想起来,自己倒了家里之后,光顾着傻乐,似乎忘了一样最重要的事儿,那就是吃饭!那烟熏肉不是昨晚上就开始馋了嘛,怎么就能忘了呢!一想到那些肉,肖海涛哪里还有心思想别的?一把抱起最小的方语,顾不得这女娃子一脸的惊吓,快步的就往厨房走,什么参观屋子,什么规划布置,这会儿什么都没有肉更吸引人。

“等等我,团团,不怕啊!我们这是去吃饭了,怕你走不快,对了,你肚子饿不饿?想不想吃肉?”

被抢了妹妹的方言,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看着肖海涛走的飞快,才发现自己自己不单丢了妹妹,还肚子咕咕的狂响,口水都快到下巴了,忙快步跟了上去,用袖子胡乱的擦了擦嘴角,然后展开个安抚的笑容,对着趴在肖海涛肩头,眼神带着几分惶恐的妹妹说着闲话。

他知道,肖海涛没有恶意,相反,这还是亲近的意思,是不见外的表现。所以他也要努力的学着接受,也想让妹妹接受这样的亲近。在失去了爹妈之后,这样的亲近,这样的善意真的很难得,也很珍贵。

“爹,爹,饿死了。”

“你饿死鬼投胎啊!急什么。赶紧,一个个都洗手去,那屋子里乱七八糟的也不怕脏。”

“爹,是不是有肉?”

“是是是,有肉,有鱼,放心,够你吃的,我煮了好多饭。撑死你。”

“保住,团团能自己吃不?要不要喂饭?”

“能的,大伯。”

“那就好,赶紧的,今儿做饭晚了,都改饿坏了。”

“爹,我才是你亲生的,你咋对我那么凶,对保住那么好呢。”

“人家比你小,怎么的?你有意见啊!”

“啊!不敢!”

第50章 送货上门

回到家的第一顿饭之后,就像是完成了一个什么仪式一般, 方言兄妹整个的融入到了这个家里, 每天一早起来, 就开始跟着肖海涛折腾,今儿忙乎搬东西, 明儿学着种菜, 后天收拾屋子洗衣服, 没有一天是空闲的,三个孩子基本上将老肖家里的活计都分担出去了七成。

别误会啊,这不是老肖把孩子当包身工在用,而是这几日里, 老肖基本都不在家,前头不是说了嘛, 为了能减少周边山民们来家里的可能,老肖那是一门心思开始玩送货上门的贴心服务。

陆家兄弟眼红老肖的弓箭很久了,住的又近便,自然是第一个去的, 不单是带着弓箭,老肖难得当一次贴心人。自然是日常可能缺的都没落下,什么盐啊, 油啊, 针头线脑啊, 连着旧衣裳也带上了几套。

你还别说, 这东西竟是没有一件是没用的, 这让陆老大感动的,就差没有拉着老肖磕头拜把子了。唯有一个问题实在是不能回避,很让人尴尬,那就是钱,这么多东西,加上前几日的粮食,这算算,实在不是比小钱,一时半刻的可真心拿不出来,要是赊欠,他又有些不好意思开口,这一来,原本直爽的好像一个肠子通到底的汉子,愣是别扭的开始打着弯的说话了。

“老肖啊,前几日,我拿了你6石陈粮,那就是1800文,没错吧,还有今儿这些,100文的雪盐,3斤豆油45文,针线这些琐碎东西20文,还有这旧衣裳150文,若是在加上这8两的弓箭,这样一算,老肖,10两又115文的总账。没错吧?”

“没错,就是这个数字,陆老大,你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就说,吞吞吐吐的,真是墨迹。”

“行吧,我这反正也没脸了,还遮掩个啥!还不如痛快些,老肖啊,事儿是这样的,这粮食的事儿呢,你也知道,我这里自家只留了2石,剩下的都送到其他亲戚家了,都是困难户,本就是为了冬日救命送的粮食,这一时半会儿的想要把粮食钱收回来,真是没什么可能,我自己这里呢,手里也没几个钱,原本想着这几日想法子寻了大伙儿去深山走一趟,好歹能给个大半,不至于为难了你,不想今儿你又送了这些来,特别是弓箭,这东西比我家所有的家当都值钱,实在是没钱买,可你都拿来了,要我眼睁睁的看着你再拿回去,那也舍不得,有了这好公工具,咱们山民才能多点收入,哪里能放过!所以,这事儿…”

话说到这里,老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不就是前不凑手,东西想留下,想问问能不能先欠着呗,这事儿他一早就已经有了预料,怎么可能不同意?甚至还指望着这些个人能因为欠钱对自家不好意思,从而对自家避忌一二呢!

当然话不能说的太直,也不能太不当回事儿,分寸拿捏上还是要注意的额,不然赊账说不得就赊出矛盾来了,所以老肖想了想,这才微微带着几分小心的扯了扯嘴角,对着陆家兄弟说道:

“这事儿你不说我心里大致也有数,咱们各家若是情况好,随手能拿出个十两八两的,还能在这儿住着?日子还能过得这么难?我这次带着这些过来,一开始就没想过立马能收钱回去,反正你这一家子都在这儿住着呢,我也不怕你跑了对吧!至于这一次,能给多少就给多少,至于剩下的,以后给就是了。对了,还有个事儿,我先说前头,若是你们有心,有好药材,像是灵芝,山参的,用来抵充,就是稍微晚些也不打紧,毕竟这东西更难得些。你说咋样?”

还能咋样?陆家老大那是满脸的笑,眼睛都能笑的没了踪影,可见老肖说的建议他有多高兴了。边上陆家老二,还有躲在厨房正烧热水,准备上热白开的陆家媳妇,都一个个眉眼舒缓了起来。

“老肖啊,你仁义啊,我们家这是夫福气来了,开始转运了,居然遇上你这么个敞亮人,有了这一遭不说旁的,咱们这几家这个冬天是不用操心有老人孩子饿死了,至于药材,你放心,我去寻摸,这秋冬日山里还能寻寻的,要是有就给你送来。”

“你用不着这么着急,这会儿正是山里皮毛最值钱的时候,还是这事儿要紧,不用那么刻意,再一个这山里到了冬日大雪封山的,这会儿也该赶紧的修修屋子了,不然万一雪大了压着屋顶可怎么好,这么一算,你这活计可不少,时间也紧的很。反正明年开春前,估计是没什么花钱的事儿,你先顾着自己吧,这银钱什么的,明年夏天前凑上就成。”

给出这么一个宽泛的还账时间,老肖差点就成了这兄弟两个的大恩人。看看他们的屋子,小小的院子里,总计八间的泥草房子,近半的屋顶已经要换草了,还有两间屋子的墙壁有了裂缝,正是需要修补的时候,可不是活计不少嘛,前阵子他们一家子为了冬粮全力以赴,将这些个事儿都放到了脑后,这会儿粮食都齐备了,自然这个也放上了日程,若是没有老肖送弓箭这么一出,只怕这几日就该开始收拾了。

“老肖啊,你这人,真是…成,我陆老大就厚脸皮一回,欠账了,对了,,这里有1两又115文,我总不能让你空着手回去,虽然少是少了些,好歹也算是收了点本钱回去,剩下的9两,我尽力入夏前凑出来。我还真是不信了,就凭着我们兄弟的本事,加上新添的好弓箭,还能挣不来这些银子。对了,家里还有些两只野鸡,还是活的,你也拿走,算是我给的利钱。”

两只野鸡不过是60文,价格不高,可这却是陆家老大特意寻来的活物,只为了能多养上一段时间,留到过年的时候做大菜走礼的。可这会儿他哪里还顾得上那么遥远的事儿,满脑子都想着怎么回敬老肖的这份情谊,自然是立马就拿了出来,好让老肖回家多点的东西。

老肖一看,这被剪了翅膀,耷拉着脑袋的野鸡,眼睛一闪,笑呵呵的说道:

“这可真不错,正好放着入冬后能吃口鲜肉,陆老大,没想到啊,你这小点子还真是不少,连带着我也得了便宜,这样的利钱比银子实惠多了,就是拼着被套上放利钱的帽子,我也要拿回去。对了,陆老大,说正紧的,开春后若是可能,你帮我也弄几个活的野鸡,让我也好在家养上几只,给我家那小子弄点鸡蛋吃。都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我家那小子如今正是什么都能往肚子里塞的时候,凡是能吃的,那是多点是点。”

说好了银钱的事儿,老肖对着陆家兄弟越发的不客气了,什么利钱,什么帮忙,那是张口就来,你还别说啊,他这样一来,那陆家兄弟反而越发的心安起来,少了刚开始说起赊欠时的忐忑和尴尬。

这样的诡异转变其实说起来也容易理解,谁让说利息什么的,老肖用的似乎兄弟间打趣的口吻呢,再加上让他们帮忙说的那么坦然直接,让陆家兄弟感觉自家和老肖之间的这几次往来,帮扶,那就是相互帮助,互通有无而已,这原本的欠债人和债权人的尴尬等级就开始模糊起来,自然人也不那么的别扭了。

特别是心粗的陆家老大,居然还能一摸脸,一遍点着脑袋和老肖说起孩子的话题,抱怨家里娃子吃的多干的少,日子过得紧巴巴;一遍询问老肖家那水泥的事儿。

“每年雨水一下来,那泥草墙就被冲出去一层,两三回一来,这屋子就没法子住人了,若不是咱们这山里别的不多,就是石头多,好歹地基用了石头结实的很,这屋子只怕是两三年的就要推倒重建一回了。实在是太麻烦!所以啊,我寻思着,不成的话,就学你那屋子的模样,把这外头的墙用你那什么泥摸一摸,你说咋样?”

“挺好的主意,哪怕是换来少修几次的折腾也值啊!你啥时候要?到时候去我那里拿,也就那么几袋了,不上不下的,修路不成,起屋子不够,也就修修补补的份,用完拉倒。我明儿给你送来?”

老肖真的感觉,这陆家老大是个人才,虽然大大咧咧,虽然心粗,可眼光够,胆子也大,决断更是利索。当初说起水泥的时候那几个山民都感觉不错,可真能下狠手准备往屋子上使的,目前也就陆家老大一个。老肖知道,这事儿追根究底其实还是一个钱的问题,扣扣索索的习惯了,只要是花钱的事儿,这些个一家之主自然是算了又算,生怕后手不济。而陆家老大再欠了那么多钱的情况下,还能想到花钱的事儿,从根本上就已经和他们拉开了距离。

“不用,屋子都还没修呢!哪用那么急。再说了,虽然大头都欠着了,多欠些我也是债多不愁,可到底也要脸,怎么能旧账未清,再添新账?怎么的也要到明年,我把你这欠账弄利索了再说。这会儿和你说这个是想让你帮着留点,别另外几个眼红先抢走了。”

老肖一听这话,怎么感觉前头对陆家老大的赞美似乎有点不牢靠呢?几句话的功夫,老肖觉得他都听出好几种意思来了,破罐子破摔?欠账不好意思,照顾生意?还是先下手为强?

不管是哪一种吧,老肖也没有细究的意思,说到底,这邻居还是隔得远了些,知道个大概的性子就成,何必研究那么细?又不是早年一起窝工地里,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工友。

“成,给你留着,对了,你家白菜还有不?我家那小子想吃辣白菜,我那两颗回去好做。”

“有,怎么没有,还有我娘自己做的酸菜呢,可好吃了,媳妇,媳妇?赶紧的,去拿五颗大白菜来。给老肖放背篓里。”

招呼完媳妇,陆家大郎转头正想继续闲话,不想却听自家那个平时三棍子打不出个屁的弟弟和老肖也搭上了话,还是前面闲话里头引申的大事儿。

“那个辣椒籽前几日我埋了几颗在东坡太阳最足的地方,果然像是你上次说的,已经见长了,按照你上次说的时间分段来看,虽然是慢了些,不过也未必没得收获。我算了算,下雪前怎么也能长出点辣椒来。只是未必能等到完全成熟,估计这两颗出不了种子了。”

“青色的时候也能吃,也够辣,冬日稍稍的在汤里放上一点,能出一身的汗,也不怕风寒了,从这算还是划算的。至于种子,那不是还有的剩嘛,按照正常的种了,一颗里头就能出好些,还怕存不下种子?再不济明年我那里总是还要种的,到时候再给你些就是了。”

辣椒?陆大郎脑子一闪,这才想起刚才老肖嘴里说的辣白菜,心下一动,凑过去问道:

“老肖,你说的那个辣白菜是腌菜?能卖钱不?”

“应该能成吧,反正我那榨菜能卖,估计那辣味外头的人也喜欢吃。”

“那你说,若是明年我这多种点白菜怎么样?正好你收了去做腌菜卖。”

你还别说,陆家大郎的经济头脑还是不错的,不过这东西估计价格不会高,连榨菜都未必赶得上,这样一算,这样小的散钱老肖怎么看得上,所以他很是大方的说道:

“我那是胡乱腌制的,都每个什么方子,可不敢拿出去现眼,倒是你家,婶子做腌菜不是挺好的吗,正好你家到了明年,白菜,辣椒一样不少,正好可以试试,若是腌制出来确实不错,可也算是多了一条好财路了。”

这样的敞亮,仗义,重义轻财的人除了老肖,还能有谁?这一刻,在陆家兄弟的眼里,老肖整个人都在闪光啊!

第51章 河对岸的人

忙着送货上门的老肖连着好些日子走在外头走,不是上这座山, 就是翻那道沟, 明明才是几户人家, 可偏偏路还一个个都不近,一个单程就能有一个时辰, 若是再多说点话, 多耽搁一会儿, 加上都在山上,不好走夜路,立马就能断了当天再绕弯子去别家的可能。由此可见这大山里人均分布的稀松程度有多吓人。

不过这样也不是没有好处的,不说旁的, 这一天一家的走,让没有了时间限制的老肖在每一家都能沉下心来好生的和人絮叨,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深浅,很多时候都和交流的长短有关。闲话说的多了,杂了,自然老肖在不知不觉中对周遭的环境, 人口,地理也多了好些新的认知。

此外,因为这一家家的走, 老肖对自己生存的大山的周边环境也用自己的脚, 自己的眼, 做了最细致的观察, 还将几个邻里的房屋, 工具,田地等等各种情况都有了一些表面的了解。

从这些细节上,多用几分心思,将看到的和家里刚买回来的书相互印证,不断充实老肖对这个时代的认知。也不断的了解这个世界的科技生活水平,不说能做出什么论文研究来,好歹以后的生活中,知道一个大概的分寸。这也是很不错的收获了。生活最实在的智慧就是,人要懂得什么叫和光同尘,什么叫滴水如海。无论是什么时代,在身份不够的时候,越是不起眼越是安全。

说来也是老肖他们苦啊,一直都觉得是回到了历史中的某一个时代,可谁知道这现实比想象的更牛掰!

什么历史中,简直就是穿到了外太空,明明看着字没错,是汉字;衣裳也没错,无论男女老少,长短宽窄,衣襟总是右衽;连着工具也款式雷同。可偏偏,史书里头却少了一半熟悉的朝代,没了三成本该璀璨光华的名人才子,整个的历史,从汉朝开始,就诡异的开始转弯,后面就没有几个接的上的。

老肖和儿子唯一能确定的是,如今约莫在北宋时期,具体年份不用想,肯定是不知道的。要知道光是这么个大概,已经和耗费这父子两个精神了。费劲的掰着手指头,用肖海涛藏到了床底下的某本课本知识,进行大致的对比排列之后才折腾明白。

到了这个程度,再想往细致里寻是不可能了。一来,信息传递和考据不容易,就他们这水平,实在是有些为难人。二来,作为山民,他们似乎也没有知道的必要,能顺顺当当的过日子,才是他们该有的追求。

老肖在走动中将自己不住的往这个时代的人的言行举止中靠拢,同时也将自己的关系,消息触角不住的往外延伸。他没什么大本事,也不是什么会谋算的人呢,可有一点,即使人再笨也会知道,那就是多个朋友多条路。

老肖觉得,从这最近的三个家庭开始,透过这些人的关系网,慢慢的,尽力的让自己被更多的淳朴山民知道,那么自己在这一片山林会更容易被认可;让周边更多的山间村落知道,那么自己杂货铺的计划就会得到更顺利的展开。

凡是只要你去做,总是会有作用的,即使连老肖自己都还不怎么确定,可事实上,这周边已经有不少人知道了老肖,也有不少人间接的已经受到了影响。比如说方树根家。

“他娘,他娘,今儿大哥来了没?”

方树根刚从山里回来,手里还拎着两只野鸡,才进门就开始喊人,小院子内一处明显是厨房的地方,立马走出来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妇人,脸色还带着枯黄,可面上却带着笑,

“来过了,搬走了一石粮食,他说有了这一石就够了,其他的他去寻村子里的其他人家,若是人家要,正好帮着你卖些出去,哪怕是一石只挣上20文呢,那也是不错的。”

听说自家大舅子居然不是自己吃,而是要卖出去,方树根皱了皱眉头,有些不高兴,

“人老肖那里可没挣我啥钱,还是我说家里人多,这才厚着脸皮多拿了,如今到了家里,我拿去挣钱,这怎么成?听着就不讲究。要这样,以后我哪里还好意思寻老肖帮忙带东西?”

他这么说,他媳妇显然不乐意了,将手里的东西往边上一放,板着脸说道:

“你讲究,讲究就能当饭吃啊。别忘了咱们家如今可正是困难的时候,这时候可没那么多家底来讲脸面。再说了,这也是凑巧了,老天要你挣这钱。我哥今儿说,前几日他弄了点好药材,卖了几个钱,正好买了一石黑面回来准备过冬,按照往年来看,虽然估计只能顿顿水饱,可有这些也够凑合这过一个冬天了,如今加上这一石的粮食,更是一个冬天都不愁没有干饭吃。既然这样,将这点便宜分给村子里人也是他记着亲朋邻里,怎么能是不好?”

说起这个,方树根媳妇脸上的笑越发的大了起来,这次自家大哥来,可是带来了好些儿子吃的补药,算算价值,比那一石粮食多多了,可见大哥是真心疼自家儿子这个外甥,一心帮扶他们,既然这样,她自然是要帮着大哥说话的。更不用说,这一次这挣钱的事儿,大哥确实说的没错,不抓紧这一次赶紧挣几个钱,那后头儿子补身子可怎么好。她可不是丈夫那个憨子,只知道吃亏,只知道脸面的性子关键时刻真是不顶用。

想到这个,方树根媳妇忍不住白了自家男人一眼,对着已经有些垂头,坐在那儿闷不做声的丈夫,没好气的继续数落,

“至于挣得钱?这也能叫挣?本就是你的路子,你的脸面,300文的便宜货,你加上20文的人情钱,运货钱,难道不应该?没你,村子里的人哪里能有这样的好事儿?就是最便宜的也不下400文一石。只有别人感激你的,谁会觉得不对?即使知道城里更便宜,可他们能买得到?就是买得到,一路回来不花钱?指不定到时候350文都未必能够。算起来还是咱们家这些更实惠呢。”

方树根的媳妇是药农家的闺女,娘家是个山里的小村落,日子一个个也苦的很,正因为日子过得苦,这算计起来自然是更加的精细,能转个手挣上几个钱,她是怎么也不肯放过的,更不用说本来家里也正是缺钱的时候,哪怕是为了儿子养病的时候能吃的更好些,她也拉的下脸来。再说了,她这加的实在不多,说到哪里都说的过去,既然这样,她自然不会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